一个关于反物质武器的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婧
《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一书近日出版发行。在书中,中国科学家从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和智力起源等四大基本难题出发,提
出了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专家们认为,这些难题的解决必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的认识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中国科学院《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编委会在本书“前言”中指出,“虽然100个难题仅是交叉科学难题中的一部分,但这是中国科学家自己提出来的。它对倡导中国科学家继续勇于和善于提出、解决重大科学难题特别是重大交叉科学难题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近日走访了中科院科技政策局研究员、本书主编李喜先。
“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
《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是1998年出版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的续集。李喜先说,与第一集相比,本书更强调门类科学、各门学科之间大跨度、多方式的广泛交叉,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本书“序言”中指出:“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交叉科学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因而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
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生动例子。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就是科学家克里克、沃森、富兰克林、威尔金斯等合作的结果。他们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又合作又竞争、充满学术交流和争论的环境中,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表明,在多学科之间、多理论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科学键”,从而能开拓众多交叉科学前沿领域,产生出许多新的“生长点”和“再生核”,如粒子宇宙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太空科学、科学伦理学等等。迄今,交叉学科的数量已达2000多门之多,其中许多都是交叉科学的前沿。据了解,《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中荟萃的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包括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和暗能量、极高能宇宙线、宇宙中的生命、作为生命起源标识的分子手性起源、日地系统扰动、软物质、量子信息、纳米颗粒的毒性、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细胞进化论、第三遗传密码、混合计算、基因社会学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前沿。
“新问题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与往常普通大众更多关心科学成果取得了多少,又有多少成果转化为产品相比,为什么仅仅是一些科学问题的提出就能产生如此重大的意义呢?李喜先说:“科学系统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始于问题和终于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科学系统中,有无科学问题,特别是有多少重大科学难题,是判断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科学革命存在性的重要标志。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他本人正是因为提出了解决牛顿力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而建立了相对论。数学家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路甬祥在本书“序言”中也提到:“许多科学哲学家都认为,科学问题是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一切科学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始于问题和终于问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出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因此,善于和勇于提出科学问题,用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旧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性的想像力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提出大跨度、综合而复杂的重大交叉科学难题就显得更具有意义了。”
“交叉科学除了强调自然科学的内部交叉,应更多的与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交叉”
作为本书的主编,李喜先从开始提出编书思路、征稿到稿件的审阅、筛选,最后结集出版可谓费尽了心血。他介绍,编委会采取了自由征稿和定向征稿两种方式,并通过多渠道发出了一万余份征稿启事。先后返回约200份稿件。这些稿件经编委会初审,明显不满足要求的即退稿,一般经3位相关专家评审。有些文章跨越两到三个学科,各领域专家之间就谁也说服不了谁,难以取得一致。审稿十分复杂,因此对于争议很大的问题,反复评审,其中为了一篇争议很大的稿件还专门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讨论。
李喜先指出,交叉科学难题的提出和解决,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叉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重大的社会问题单独依靠某一学科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讲,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多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结合在一起才能突破。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它要靠环境科学、法律学以及伦理学和环境哲学结合起来才有利于解决。单靠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环境治理是远远不够的。交叉科学除了强调自然科学的内部交叉,应更多的与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交叉。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注册时间日
人类未解之谜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如果你是好看簿的用户,请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如果你还不是好看簿的用户,只需,然后登录好看簿,再刷新本页面即可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复活节岛巨人石像
阅读:44次
上传日期: 17:32:30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突然想到一个关于反物质的问题。。。。。。_201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98,541贴子:
突然想到一个关于反物质的问题。。。。。。收藏
煤,石油什么的能源可以看作是被用了几千万年将C元素固化了,现在的使用资源就是在将固态的C元素变为气态。正物质和反物质的遭遇时冥灭为宇宙最初的能量,那么到以后如果,人类大规模运用反物质能量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正物质的大量减少给宇宙造成类似地球的结果呢。。。。。。。。。。当然这个是很远很远以后的事情了。。。。。。
1楼 09:29&|
那我火星了。。。。。。。。。。。
3楼 09:32&|
凡是有一利必有一弊
6楼 09:35&|
不是优秀吧,应该是优越的心态。。。。。。。
7楼 09:39&|
大规模!你要知道非常少的正反物质碰撞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难道想做星际劫匪?
8楼 09:43&|
这么多能源,去搞啥,你要用这么多能量去造宇宙吗?话说就是使劲用,也就是九牛身上的一个原子
9楼 09:46&|
恩 一辆汽车用的汽油能有多点呢?这么几百年积累下得有多少?反物质能量巨大,而且基本不受“资源”限制,如果有发展的话以后肯定是星际航行等的首选能源,一台飞船消耗少,十台消耗少,那几百几千几万……几兆兆的飞船呢,几百万年后呢。。。。。。。。。反正是想以后了,就想远点吧,不过几百万年在宇宙来说也不长。
10楼 10:31&|
楼主想想恒星就行了,宇宙中有几百亿恒星(不知道,肯定此这多)每天消耗的能量有多少?宇宙肯定也是有年龄的,人类这个宇宙中渺小的种族也只会把宇宙的终结的时间提前几秒,几天而以
11楼 10:39&|
每个星系大约有1000亿左右的恒星,目前已观测的星系大约有1000亿个,也就是说恒星有1000亿的平方那么多。 如果是大规模的运用,爆炸一次地球就没了,所以不用担心用完了,根本用不完……放鞭炮还有炸到自己的呢
12楼 10:55&|
反物质很难弄的
13楼 11:11&|
本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爱因斯坦与霍金的宇宙题目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9页免费12页免费16页免费14页免费8页免费12页免费7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5页1下载券63页1下载券4页免费23页免费13页免费
爱因斯坦与霍金的宇宙题目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克反物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