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京庆熙大学世界排名是那国的庆熙大学世界排名

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8:46:27
【小机场路在何方:借力交通网络建设 发展通用航空】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小机场路在何方:借力交通网络建设 发展通用航空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小机场“路”在何方  并非一线城市的支线小机场,无论在资源和乘客需求量上都无法与主线机场相比,但如果能做好科学分流,不仅能有效缓解大机场的重负,也能带动起小机场的发展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对于那些已经建成又日益严重亏损的小机场,是否应‘关停止血’?”随着全国小机场亏损现状被不断曝出,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争论。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支线航空服务能够覆盖全国70%以上的县域,且对地区经济发展还是存有贡献的,当前的重中之重,应是如何通过政策帮助和小机场的自我变革,来适应现状并寻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如果现在你要去某个小城市出差,是选择坐高铁还是坐飞机?”  当法治周末记者将这一问题随机“抛给”10位路人后,得到的是一个极其“不平衡”的答案――有9人选择乘坐高铁,仅有1人选择了乘坐飞机,这其中除了有对飞机高票价和可能带来的“误点”等考虑外,小机场安全能否保障也成为了很多人不愿选择坐飞机的理由。  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航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起淮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其实我国的机场建设不论是大机场还是小机场,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目前主要的政策依据是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因此不论从机场选址还是到最后建成,涉及机场安全部分都有民航局在把关。  “这些支线机场之所以称为‘小机场’,主要是因为其通航次数相对较少,目前很多小机场通航的也是国航、东航等大型航空公司的飞机,且飞机每日的航前检、短停检、日常检‘三检’也都有进行。”张起淮说。  不过,张起淮坦言,目前部分小机场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风险不是在前期建设上,而是在后期维护,“目前很多小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非常薄弱”。  张起淮曾对一些小机场进行过调查,发现由于长期存在亏损,很多小机场对机场的后期维护并不重视,设备升级换代很慢,机场的消防、医疗救护设施等存在设备老化或不齐全等问题。“这就像买了汽车一样,之后要保养、维修,需要继续投入,如果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自然会出现安全风险。”  在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看来,当前小机场基础设施薄弱,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没钱管,而是不想管。他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称,在机场属地化改革之后,目前是由各地方政府承担起了修建维护机场的任务,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机场时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便想着在后期维护上省省钱。  然而,正是这种想法酿成了一起起惨剧,李晓津以2010年8月黑龙江伊春空难为例,虽然伊春空难调查报告最终将空难主要责任放在了飞行员身上,但机场检测设备老化,缺乏盲降设施等都是致使空难发生的原因。  小机场如何才能有发展,李晓津认为,首先就是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意识不能松懈,“相比一掷千金去建豪华候机楼,更应该将资金投入到机场设施建设中,这不仅是维持机场发展的根本所在,更是对乘客生命安全的保障”。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机场航务部经理梁剑锋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008年朝阳机场刚恢复通航时,由于机场没有盲降设备,导致机场在和很多航空公司洽谈合作时都遭到了拒绝,“如果没有盲降设备,飞机的起降将极大地受到天气影响,进而影响航班的飞行安全性和效益”。此后机场投资建立了盲降设备,这也成为了日后机场和航空公司洽谈时“为数不多”的“资本”之一。  除了基础建设,梁剑锋提出,目前小机场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难题就是人才的引进和保留。他告诉记者,由于机场空管人员工作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因此目前必须招收专业大学的毕业生,但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到小机场来,一是收入有限,二也觉得学习机会和发展前景不大;即便招到一些人才,也很难长期留住,朝阳机场目前空管、气象人员一共18人,基本都是本地或辽宁周边地区的毕业生。  “人才缺失确实是小机场发展的一个现实瓶颈。”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方面国家和相关飞行专业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优秀学生到小机场就业,促进机场发展;同时机场也可以考虑和一些学校建立合作,以提供实习场所等方式吸引人才加入。  可借力交通网络建设  北京、上海等地的大机场供不应求,不堪负荷;很多地区的中小支线机场却根本“吃不饱”,王志强直言,这种机场发展的不平衡,也正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体现。  并非一线城市的支线小机场,无论在资源和乘客需求量上都无法与主线机场相比,但王志强认为,如果能做好大型机场与中小机场的科学分流,不仅能有效缓解大机场的重负,也能带动起小机场的发展。  李晓津对此表示认同,他提出,大机场与中小机场的定位应是互相补位而不是直接竞争。  “目前大机场的不少航线都可以分流给周边的小机场。”李晓津把大机场与小机场的发展看做是一棵树,主线机场作为枢纽,由许多中小机场分支输送,“大机场可以主打一线城市、国际航班;中小机场则完全可以省内航线、短途航线为主,这样国内和国际航班都得到了发展。”  对于航线分流,张起淮则有着担心,他强调大机场为小机场分流,应端正态度,分流航线不是为了“甩包袱”,而是促进中小机场的均衡发展,分下来的航线不能仅是那些客座率很低的航班,也要考虑到中小机场的运营盈利等情况。  航线分流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同各地机场、航空公司等进行整体的统筹和协调,尚需时日,但王志强指出,各地中小机场尤其是那些与大机场相邻的小机场如果能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并利用起高铁等轨道交通与机场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则可在短期内有所发展。  王志强向法治周末记者举例称,刚刚过去的APEC期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迎来了乘客人数的“爆棚”,其中很多乘客都是从北京到天津机场来坐飞机。北京到天津的高铁只有半小时,且天津机场在北京南站设立了城市候机楼,从南站就可以直接办理天津机场的登机手续。而去同一个地方,从天津机场出发的机票要比从北京出发便宜很多,这些都使得一些人作出了新的选择。  王志强觉得天津机场的发展经验同样适用于很多中小机场,而对于一些与大城市相距较远的机场,也可以通过发展本地区的便捷交通来吸引乘客,比如在机场周边开通公交车或地铁,方便本地乘客或游客直接从机场通到市内;当地的一些旅游资源也可与机场合作,通过设立从机场到景点的专程大巴等,吸引客源。  除了与大机场结合,张起淮建议相邻的一些小机场间也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等进行相互联结,比如在各小机场间建立短途旅游航线等,增加收益。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的支线机场已经在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联合发展,江西省宜春市旅游局局长雷恩奇就曾对媒体表示,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目前正在把当地不同景区的服务水平、硬件设施提高,并在交通等方面加大周边几个机场的联合,降低航空成本,打造具有江西旅游特色的机场群。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近年来,随着国家低空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通用航空业被激活,受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除了继续发展客运航空外,通用航空发展对小机场也是一个机遇。  通用航空泛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主要包括私人飞机业务以及农业灌溉、催雨、救援等作业项目。  张起淮强调,发展通用航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机场空间便于各类飞机的起降和停放,而航线相对较少的支线小机场显然比繁忙的大机场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  据辽宁省朝阳机场航务部经理梁剑锋介绍,一天只有两趟航班起飞的朝阳机场除了在与航校进行合作外,目前也在承接着各类通用航空的业务。  10月30日,在朝阳机场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他用手指着停机坪上的一架深绿色的飞机说,“这架飞机刚从黑龙江执行完空中护林作业,今晚在朝阳经停,加油休整后明天再出发”。  仅当日一天,便有6架执行通用航空作业的飞机在朝阳机场经停,梁剑锋笑着摇了摇头,这在大机场是不可能完成的,航班次数多,既没地方停飞机,也没有多余的员工能看护飞机,“况且大机场也不在乎通用航空挣的这点钱”。  然而,对于小机场来说,发展通用航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客运航空带来的亏损,因此也越来越被地方政府所重视。  梁剑锋向记者透露,朝阳市政府已准备将朝阳机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逐步转向通用航空,目前正在与一些通用航空公司洽谈合作,意图兴建私人飞机飞行俱乐部等,开辟新的机场业务。  对于小机场发展通用航空,王志强非常支持,他强调,发展通用航空不仅能为这些入不敷出的小机场带来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机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公益性作用。  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正是2009年9月才刚刚建成的玉树巴塘机场为救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原来机场一个星期只有3趟航班,而在地震期间一个星期机场就起降救援等飞机256架次,是平日保障能力的100倍。  王志强总结道,我国的中小机场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且机场产生的效益也不能仅从当前亏损出发,“机场短期如何盈利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因此亏损并不可怕,但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相信这些中小机场仍大有发展空间”。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是我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
北京大学是我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 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那么,你觉得它应该创办于下列那场事件中呢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江苏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北京大学是我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主要考查你对&&戊戌变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戊戌变法的实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主张的比较: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习什么问题上。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列强利用借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和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自1896年起,巨额的外债,兴修水利和赈灾的巨额资金,使政府财政赤字扩大。(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一些节支增收措施,如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额度,降低官员薪俸、增加商税等,遭到官员的抵制和人民的反对,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戊戌变法: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通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之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包括洋务派),围绕着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其中心是要不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直接联系起来,主张学习和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同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变法培养人才;顽固派则声称变法就是祸乱国家,“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坚持“中体西用”,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反对君主立宪,坚持科举取士制度、反对西学。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论战,是不同阶级的意识对立和利益冲突。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这场论战是中国有史以来,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发起的挑战;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束缚,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利用这次机会使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倒向了维新阵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的提倡,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风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发现相似题
与“北京大学是我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6382176412775312242977084938韩国庆熙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相比...那个好一些....如果在那里上大学要几年...学费大约多少
韩国庆熙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相比...那个好一些....如果在那里上大学要几年...学费大约多少
庆熙大学在世界有排名吗......他和咱们的北大清华,哪个好
跟清华北大差距还是有的,亚洲排名来看,跟复旦差不多吧。网上有很多全亚洲大学排名的帖子,可以去查看。庆熙大学学费较贵,奖学金奇缺需要注意,毕竟私立学校在费用上要高一点。首尔校区的情况,书本加上学费怎么也要一个学期1.5-2万人民币(不同科系价格不同),住宿加上生活费每个月最少也要人民币吧(住宿最少也要)。打工机会倒是很多,但是对于语言一般的本科留学生来说选择性不多,也就是端盘子做服务生,发传单之类的,倒是能吃饱饭,不过很艰苦。庆熙大学的有些专业在韩国非常热,比如酒店旅游专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招生考试领域专家徐建国:城市的起源(八)天下熙熙——历史上的城市化
&发布日期: 13:37:00&来源:本站&&&&&&&&&
字体:&&&&&&&
北京的春天倘若下一点小雨,洗去沉沉的雾霾,住客的心情是会好很多的。倘若再读一段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的历史,就更加令人愉悦了。无他,故事精彩绝伦,而且在那时我们的经济文化的确是很先进的,只是到了近世,才渐渐落后于西方。
文明先进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都市的,粮食、交通、安全都会是问题。据考,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也就是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京师长安有60多万人,东都洛阳有3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宋朝的城市,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北宋汴京的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不管是在中国,还在全世界,超过200万人口的大都市,这都是第一次出现。临安比1000年前庞大的罗马城,又大了一倍左右。同时期,欧洲的城市相对较小,当时崛起的名城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也就是不到十万人的规模,与汴京、临安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宋朝以后,中国城市规模大幅下降,最大的城市人口竟不及百万。元朝建都大都(今天的北京),人口最多时不过80多万。明清两朝,北京的人口维持在70-80万的水平。直到工业革命以后,地球上才再次出现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不仅城市的规模大,古代中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也很高。早在战国时期,城市化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5%的水平。唐朝天宝年间,城市总人口达到1100万人,全国总人口约为5300万,城市化率达到20.8%。宋朝的城市化率,则达到了22%的水平。明清以后,城市化的势头减缓,城市化率反而下降了。
这些数字看起来枯燥无味,不妨和新中国以后的城市化率比一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化率只有可怜的10.6%。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到 1957年的时候上升至15.4%,恢复到春秋战国时的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也只有不到18%。到了年间,城市化率才达到南宋时期的22%的水平(如下表)。看起来,历史上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很高的。
资料来源:赵冈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和《中国统计年鉴》。
翻阅资料,不难发现,在城市化水平领先的时期,我们的人口迁移是很自由的。战国时期,“野与市争民”,城乡人口已经开始对流,国鄙之分已经没有那么严格。《孟子o万章下》载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为庶人”,看来已没有了“国鄙之分”。《周礼o地官》曰:“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这就是从法令上赋予迁徙的自由了。人口有了迁徙的自由,难怪城市会长得那么大。
反观中世纪的欧洲,人口被固定在封建庄园的土地上,难以自由迁移,城市的规模自然要小得多。在我国,刚解放的时候,人们也是有迁徙自由的,到了1960年以后,这个自由被一定程度地收回了,结果就是从1960年到1978年这将近20年间,城市化率几乎没有上升。1980年代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不鼓励农民进城,城市化率只有小幅上升。到了1990年代,政策上开始鼓励农民进城打工,城市化率才开始大幅增加。
迁徙自由不仅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空间,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历史上,人口和土地是最重要的两大生产要素,土地天然是不能流动的,流动的只能是人口。有了城乡人口的对流,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要好很多,从中激发出许多技术进步,这也就难怪唐宋时期我国经济如此繁荣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不仅允许人口自由迁徙,还允许在县治以下设市,跟着出现了很多小型的商业市镇,城市化率进一步提升,进而超越盛唐。只可惜,这种繁荣的格局在元朝以后中断了。直到19世纪中页“五口通商”(“五口”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以后,中国的城市发展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徐建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来源:澎湃新闻网
Copyright(C)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ns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庆熙大学的明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