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脑筋爷爷四年级回家作业第54章的第三大题第一题用方盖二和五个零组成个八位数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数数与量量大数的认识 数级和数位 读法和写法面积单位 四舍五入法重量单位容量单位单元教材分析
: 本单元旨在进一步完善学生数与量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数 学学习打下基础。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认识大数, 在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面积单位,在掌握了克与千克的 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吨”这一重量单位,并首次认识容量单位。 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量感,无论是读数、写 数还是凑整都首先要明确每个数字的所表示具体的数;量感是抽 象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因此在“量的认识”的教学中 必须设计大量的实践操作,在做中体验在做中归纳,并在反复辨 析中巩固。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都是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加深,虽然都是新的 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具有这些知识的生活经验。因 此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在数学中提炼出数 学,再用数学去解决生活问题。另外由于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之 前已经学习过其他的一些量的单位,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加强辨析, 以免混淆。 数的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2、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找出最 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 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和方法 利用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学习更大数的读法与写 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对于大数的读写知识, 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是对学生的一种国情教育。 数的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根据数级正确的读数或写数。 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1. 教学内 容 教学要求 练习大 数 的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 P12/2 认 识 及 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读法 2、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多位数。 练 习 册 P3/1 (1)2、大 数 的 1、 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多位数,能够 P14、15 认 识 及 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的分级方法,正 读法 确读出多位数。 2、 以旧引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移,掌握中间有 0、末尾有 0 的数的读 法。 3. 大 数 的 初步掌握根据数级写多位数。 写法 P16/4、5 练 习 册 P3/1 (2)4.练习课能准确地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掌握数位顺序表和理解大数的意义P15/5 P17/练习5.四 舍 五 1、会找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 课本 P18/1~4 入法 十万数??。 2、学会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 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P27/练一练6.练习课能准确地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 练习册 P8/1 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量的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 1 平方千米的量感。知 道一般表示大的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 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学生 1 平方千米的量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 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3、知道表示较重的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吨作单位,了解 1 吨的实际重量。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 算。会通过换算,将不同的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3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换成同一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计算。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 的量感。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 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将低级单位量累积到高级单位量的方式认识高级单位 量。 2、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强化量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形成相关的量所表示的实际大小的 表象,建立起对相关计量单位的量感。 2、能根据头脑中的表象判断周围事物的单位,认识到学习的 作用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量的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建立对相关计量单位的量感。 2、掌握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将不同的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通过加减计算转换成同 一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 单元课时安排: 课 时 1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练习 P17/3, 练 P5/1 2 从平方厘米到 1、知道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换算4计算。认 识 平 方 千 1、认识平方千米 米。习册P19/3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平方千米练习册P5/2~4 3 从克到吨 1、认识吨。 补充2、 知道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 练 习 部 分 单的换算。 4 P6/1 、2重量单位间的 通过换算,将不同的单位表示的两个量 P21/4 计算 之间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表示的两 练 个量之间的计算。 P6/3 习 册5练习课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不同单位两个量之间 补充 的加减计算。 P21/5、6 练 P6/4 习 册6认识毫升和升认识毫升和升,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关 P24/3 系。 充补7从毫升到升熟悉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 P24/3 的换算 充 习补8练习课熟练的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会通 练册过换算,将不同的单位表示的两个量之 P7/1、2 间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表示的两个 P25/4 量之间的计算。 9 单元练习 能灵活运用第二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补充5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 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 的关系. 2、能借助生活中的大数,使学生探究得出相关的概念及基本读 法,并说出数的组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大数的过程中激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引入 1、你知道吗?上海的一些区县的人口数(2003 年) 南汇 699119 闸北区 707869 浦东新区 1766946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二、新课探索 师:要认识这些大数必须要一些辅助工具。想想还需要什么工 具?我们以前学的够吗? 1、认识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 1)我们曾经学习了哪些数位?计数单位又是什么?(个别答) (师按数位板书) 2)一万一万的数,10 个一万是多少?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独立数数个别答) 3)10 个十万呢?10 个一百万呢???(依次数数回答)6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师按数位顺序依次板书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也叫什么计数法? 数 …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 亿 亿 亿 位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进制计数法 5)小知识介绍: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成语“屈指可 数”就是这样得来的。但超过十的数,双手的手指用完时, 就在地上搁一块石头或一根树枝,让手指伸直再数。经过长 期实践和总结经验,人类就发现了十进制了. 2、练一练: 1)口答;5 个一万是( )?? 位 位 位 书 : 十 板2)数一数: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一百一十万。 从八百六十万起,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3)算一算:十万里有( 一千万里有( )个一万,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 )个一千万。)个一百万。一亿里有(3、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 率都是 10。 4、学习数位 师: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 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7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1)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个 (一) ,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千万;如果要表示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 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5、练一练: (1)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也计数 单位就不同。教师出示卡片:数字“3”,把它放在不同的 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2)把全国人口数和上海人口数放入数位表中请小朋友分别 说出它们的最高位是哪一位?这个数是几位数? (3)记忆数位 师:这个数位顺序表要比我们以前学的内容要多,小朋友请大 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好办法去记忆它吗?同桌互相商量 一下。 练一练: 十万位的左面一位是( 亿位的左面一位是( 6、数级认识 1)为了读数方便,按照我国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 (介绍 四位分级法) 2)试读:P11 表中读数。注意每级读数要加计数单位。 3)数的组成
里有( )个万和( )个亿和(8)位,右面一位是( )位,右面一位是()位。 )位。)个一。 )个万。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4) 、练一练: (1)
是一个 ( 级, 最高位在 ( 个一组成的。 (2)北京的人口: 你能用这个的方法来表达吗?全 国人口呢? (3)在中国地图上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口数,用刚才的方法 来表达 三、基础练习 (一)填空 1、一千万里有( )个百万;10 个一千万是( ) 。 ) 位数, 分为 ( ) 上, 由 ( ) 级和 ( ) 个万和 ( ) )2、十万位的计数单位是()位计数单位的 10 倍。3、一个数在万级上是 37,在个级上也是 37,万级上的 37 表 示( (二)选择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 A、一千万 2、从个位起第( A、六 B、一亿 C、十亿 ) 。 ) ,在个级上的 37 表示( ) 。)位是百万位。 B、七 ) 。 C、100000 C、九3、最大的 6 位数是( A、1000000 四、本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B、999999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大数的认识数位顺序表9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多位数,能够较熟练的按照四位一级 的分级方法,正确读出多位数。 2、以旧引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掌握中间有 0、末尾 有 0 的数的读法。 3、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掌握规律,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 培养学生抽象、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中间有 0、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填空(1) 2100350 里有( )个万和( (2)
是由( ( )个( 师: )组成的。 )个( ) 、 ( )个一 )个( )和你是怎么想的?(复习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二、探究阶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某年的八月中旬, 第 9 号超强台风“圣帕”在福建惠安登陆, 受台风影响,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 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城镇被淹,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 严重损失,下面是一组有关的数据信息。 (媒体出示)A、 据浙江省防指办最新统计,截至 8 月 19 日 22 时,浙江 全省共计有 3 个市 10 个县 138 个乡镇,倒塌房屋 209 间;减 收粮食 3900 吨;水产养殖损失面积 170 公顷,损失水产品 40010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吨;231 家工矿企业停产,损坏灌溉设施 823 处。 B、 记者 19 日从民政部获悉,截至目前初步统计,台风“圣 帕”已造成福建、浙江两省共 2752400 人受灾,因灾死亡 11 人, 失踪 1 人。 “圣帕” 还造成房屋倒塌 4043 间, 损坏房屋 19100 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1280000 亩,其中绝收面积 120000 亩;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元。 提问:看了以上这些数据,你得到什么信息? 你们会读这些大数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读出这 些大数。 (出示课题) (二)尝试学习,探索多位数的读法。 1、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请同学们看第一条信息中的数据, (媒体显示红色的数 据)你会读吗?(指名读) 你是怎么读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总结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位一位往下读。 说明: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 尝试读含有两级的大数,可以借助数位表或数学书,给学生提 供了学习的工具,同时也给学生留有了足够得自主探索的空 间。 2、亿以内数的读法 1) 提问: 请同学们看第二条信息中的这些数据你会读吗?(媒 体显示红色的数据) 试着读一读,这里有几种学习工具:数位表、数的组成、课本, 你也可以借助它们读一读。 2)出示要求: (1)请你结合你所选的工具把这些大数读出来。1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2)把你的读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 3)你发现了什么?有需 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4)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教师给与补充与总结。 板书:读数时先将大数进行四位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 往下读,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添上“万” 字。 5)提问:如果还有亿级呢?试试读: 3、亿以内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的读法 引出: 小胖和小亚收集了 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信息,想考 考大家,你们接受挑战吗?(媒体显示地图)点击:上海 ( 人)湖北( 人) 天津( 人) 重庆: ( 人)提问: 小胖有疑问了,这些数中都有零,为什么有的读有的 不读呢?在多位数中,这些零该怎么读?(小组讨论) 板书: 级中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时,都只读一个零,每一 级末尾所有的零都不读。 你是怎么理解的?举例说明。 说明:学生在前面的经验下,有部分学生已会读,但还有部分 学生分不清什么时候该读“0” ,什么时候不读,因此我在这之 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时候要读“0” ,什 么时候不读,这样就可以既兼顾到好的学生,又兼顾到差生, 让好的学生当回小老师,进行分析,差的学生记住中间、末尾 有“0”的数的读法。 4、练习:读出下列各数1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提问:第一个数中为什么一个“0“也不读?(在末尾) 第三个数中为什么中间的两个“ 0“只读一个?(是连 续的) (三)巩固深化,注重应用练习 1、 “圣帕”过后,受灾人们准备重建家园,社会各界人士也纷 纷加入到捐款救助中来,这里有一组数据,你能读出来吗? A、 南县财政已紧急下拨 1700000 元用于灾民救济和伤员医治, 中国人民银行苍南支行争取支农再贷款
元,用于灾 后重建。 B、截止到 9 月 3 日下午 5 点半,攸县赈灾募捐办公室共收到 单位和个人捐款 240300 元。 读完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同情 心和爱心) 过渡: 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多位数 的读法,下面我们要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学得最好! 2、 数卡游戏:4 个“6” ,4 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 只 读 一 个 零的 有 ( ( ) 读出三个零的有( ( ) 比比哪组找的多。 找规律:你们在摆数字的时候,有什么窍门吗? 生归纳: 多位数中每个数级末尾的零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 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13)只 读两 个 零 的 有)一个零也不读的有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说明: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游戏,以小 组为单位, 用4个 “6” 、 4个 “0 ” 摆八位数, 看哪组摆得最多? 只读一个 “0” 的: ( 读三个“0”的: ( ( ) ; 只读二个 “0” 的: ( ) ;) ,一个“0”都不读的:) ,通过这层的练习,更好得巩固中间、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法,以此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读好多位数对我 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再 找些多位数读一读,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和爸爸妈妈比 比,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五、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高位读起,每一级末尾所有的 0 都不读。14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大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基础上,掌握整万数的 写法和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2、在尝试做中归纳出大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 以内的数。 3、在写数的过程中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整万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2、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1)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 5 位是什么位?第 9 位是 什么位? (2) 百万位的左边一位是哪一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 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个级包括哪几位数位? 2、读数练习:读出各数,并说一说读法。 (1)70000、 700000、 7080000(2) 0 3、写出下面各数: 七百、七百零、七千零八、七千零八十 4、师:万以内数的写法规则是什么? (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15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二、新课探索 1、导入:万以内的数同学都会写了,那么用这个写数方法是 否能写出更大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数的写法。 (出示课题:大数的写法) 2、整万数的写法。 出示 2000 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四十四万、福建省人 口数三千四百七十一万 师: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是整万数) 3、请小朋友尝试自己写出这两个数,也可以借助数位表写数 4、总结整万数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是根据数位表来写,如果离开数位表,怎样很快 写出这些整万数呢?(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写整万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写法来写,然后 在后面加 4 个 0 就可以了。) 5、练一练:按照刚才写数的方法,你能写出下面各数吗? 六十三万、一百二十万、四千零三万 6、教学两级上都有单位的数的写法 (1) 出示:西藏自治区人口数二百六十一万六千三百、 重庆市人口三千零九十万四千五百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应先写哪一级,后写哪一级呢? (引导学生说出, 因为写数要从高位写起, 所以应先写万级数, 再写个级数。 ) (2)总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在写数的过程中,你认为应特别 注意哪一点呢? 板书: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16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7.大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书 p13/6 师:比一比,下面哪个省的人口最多?你是怎么想(指名回答) (2)小结大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开始比。 (3)与以前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沟通 (4)思考:数据很大,有什么巧方法让我们既看得清楚又能提高 正确率。 (划分级线) (5)练习: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6○3823546 三、基础练习 练一练:课本 13 页中的写出下列各数: 六百三十二万五千、九千万零二十二、二十五亿、七百万零四 四、拓展应用 1、写出下列各数: 三十二万三千 六十三亿五千万 一百十万零一 五百零七万零六 七千零九万零七百 二千零一万零三十 八千万九千零四 八百万零三十三 7 9300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读作: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三 2)十八万九千写作:)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四位数相差 9。 ( ( ( ) ) )4)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17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五、本课小结 1、整万数、整亿数和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2、沟通读数与写数,并小结写数的方法 写数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读数时,每 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者几个 0 都只 读一个零. 3、思考: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同学们都理解了,那么含有三级的 数的又应该怎么写呢? 六、板书设计: 大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高位写起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18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 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 的关系. 2、能借助生活中的大数,使学生探究得出相关的概念及基本读 法,并说出数的组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写数的 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回忆 1、填写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数 级 计 数 单 位 数 位 个 ? ? 百 万 级 万 千 百 十 个?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2、大数读写的方法 (1)读出下列各数 4700760、 、 、 (2)写出下列各数 一千九百万零二十 五十二万九千19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三亿零十万八千九百四十二 小结:大数的读写法则。 二、综合运用: (一) 、填空 1、与万位左边相邻的是( 位。 2、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 单位间的进率是 3、五百万里有( 4、10 个一万是 千万。 5 、 405010 是一个 示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这个数读作 位,表 。 。 )个万。( ;10 个 )个一百万是一亿。 是一千万; 个十万是一 ,每相邻两个计数 )位,右边是( )6、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 5,最低位是 2,其余各位都是 0,这 个数是( 7、5040900 是 ( ( 在( ( ) ,读作( ) 位 数 , 其 中 “ 5” 在 ( )位表示( ) 。 )位表示 ) 、 “ 9”) 、 “ 4 ”在( )位表示( ) 。) ,这个数读作8、把 9999 、 10001 、 10000 和 10100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是: ( (二) 、判断 1、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 2、7040600 读作:七百零四零六百。 (20) < () < () < () 。) )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3、 一个一万、 一个一千和一个十组成的数是
。 4、2001103 〉 20 万。 ( )5、9080000 千克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908 千克。 ( ) ) ) )6、读 404000 时,一个零也不读。 ( 7、最大的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 ( 8、7030004 读作:七千零三十万零四。 ((三)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5080000=( 1000000=( )万 )万 =( 8 亿千克=( )万 )千克 ) ) 人以”万”作单位是( 以”亿”作单位是( 三、总结2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四舍五入法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找 出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 2. 初步学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找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 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2、会根据实际需要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 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 524、584 相邻的整百数各是多少?又最接近哪个整百 数?为什么? 2 、什么是整百?什么是整万?什么是整十万?什么是整百 万? 3、引出课题:大数的凑整(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即从整百的凑整引 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而对整万、整 十万、整百万的了解是整堂课的一个知识基础,学生必须清晰 地掌握。二、新课探索 (一)寻找相邻的数。 1、写出与 a、b、c、d 相邻的整万数,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2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画“√” 。(1)写一写:它们分别接近哪两个整万数?并写出相应的整 万数。 (2)说一说:它们分别最接近哪个整万数?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对相邻的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而且 a、 b、 c、 d 四个点在数射线上的位置也比较明了动性, 让学生自己尝 试解决问题,观察和发现与一个数相邻的整万数,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3)小结方法 2、脑中想象数射线,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万数,寻找最 接近的整万数。
7893201(1)试写出与 22975 相邻的整万数。你脑中的数射线是怎样 的? (师:2 万多那这个数就在 2 万和 3 万之间板书出示) : 30000(2)画一画数射线, 写一写 325841 、 7893201 相邻的整万数。 (师:32 万多那这个数就在 32 万和 33 万之间,789 万多那这 个数就在 789 万和 790 万之间,师边说边出示数射线) (3)想一想,有何诀窍。23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对,只要看万位和万位以上的数就可以了,师在数据上分级 并划出相应的数字 22975 、93201 。 )(4)比一比看谁最快: 相邻的整万数是什么, 过渡句:刚才我们寻找了相邻的整万数,知道只要看万位和万 位以上的数就可以了。接下去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3、寻找相邻的整十万、整百万数 (1) 尝试寻找 325841 相邻的整十万数, 说一说你有什么诀窍。 (师出示相应的数射线,并板书 325841) 引导小结:寻找了相邻的整十万数,知道只要看十万位和十万 位以上的数就可以了。 (2)练一练:写出与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万数(3)先独立寻找。再看书上的数射线进行核对 (4)寻找
相邻的整十万数。 (5)尝试寻找
相邻的整百万数,说一说你的方法。 (6)沟通寻找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的方法。 (7)拓展:寻找
相邻的整千万数。 小结:寻找相邻的数,关键只要看规定的数位和规定的数位以 上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此知识点比较抽象而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可 借助数射线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整万数牢固掌握的基础上,通 过方法的迁移再学习整十万、整百万就容易一些了。24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二)寻找最接近的数。 1、尝试寻找 22975 、93201 最接近的整万数。 2、交流:怎样找最接近的整万数?你有什么诀窍? 小结:关键看千位。 (师在每个数的千位数字下点一点 789 3201 ) 3、介绍“四舍五入法” 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4 或者比 4 小,就把尾数 都舍去(即四舍,板书) ,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 是 5 或者比 5 大,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 1(即五入, 板书) 4、用“四舍五入法”将 93201 凑整到十万位。 (生说方法,师板演) 5、 你发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前面已有知识进行建 模,自己探索,发现凑整到十万位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小 结凑整到十万位的方法后能自主地拓展到凑整到百万位,不断 扩充认知结构。(三)整理知识,归纳抽象 1、写了这么多“接近什么数” “最接近什么数”你发现什么规 律? 小结:①分级 ②划出规定数位和规定数位以上的数 ③在规定 数位后一位的数字下点一点。 2、口答: 最接近的整十万数、整百万数各是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内容脱离了数射线的支撑,这时显得比 较困难。对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没有数射线的情况下怎25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样又快又正确地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找出关键的数位,这是很有必要的。三、基础练习 1、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写成用万、十万、百万作单 位的数。书 P19 2、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写成用整百万数、整千万数、 整亿数。 300000 整百万数 整十万数 整亿数 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
9四 、 本 课五、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法数射线26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四舍五入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 找出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 2. 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一个数用四舍五入发省略尾数,写 出它的近似数。 3、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会根据实际需要一个数用四舍五入发省略尾 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四舍五入? 2、如何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基础练习 1、判断在哪一位上凑整? 1130 在 位上凑整 在 0000 位上凑整 0000 在 位上凑整70900 在 位上凑整6≈2700000 在 位上凑整 在位上凑整2、将
用四舍五入法分别凑整到万位、十万位和百万 位 小结回忆凑整的方法 3、同桌互出一个七位数,互相用四舍五入法分别凑整到万位、27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十万位和百万位三、写一写,并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百万数。 (1) 一千零八十一万九千四百零七 写作 ------------------- , 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百万数------------------。 (2)六千一百零四十八万二千四百三十九写作 ------------------ , 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百万数------------------。 2、 用四舍五入法把
凑成整百万数约是 凑成 整千万数约是 。 ,3、用四舍五入法把 8□7694 凑成整十万数约是 800000,□中 最大填( ( 四、拓展应用 1 、上海市 2000 年的人口约
人,请分别写出与
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2、3□549 最接近 30000,□中可以填哪些数? 3、□73201 最接近 800000,□中可以填哪些数? 4、说一说与
相邻的整亿数以及最接近的整亿数。 五、本课小结 六、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法练习课练习 1 练习 2 练习 3 拓展题) ; 若 凑 成 900000 , □ 中 可 以 填 ) 。28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 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进行推算,从而建立 1 平方千米的量感, 以及与其它面积单位的进率,感受到获得新知的喜悦。 3、通过收集信息、观察、思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掌握相邻的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 的进率。建立 1 平方千米的量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你们已经收 集了这方面的信息,交流一下。 1、刚才交流的信息中出现了哪些面积单位? 2、依次介绍怎样的图形面积是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 厘米? 3、 出示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 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二、新课探索 (一)出示: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 6397 千米, 流域面积 180 多万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面积 230 万平方千米,29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山岭海拔超过 6000 米。是世界最高和 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最大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 山脉之间。面积 260 万平方千米。 【死海】 世界著名的大盐湖。 位于西亚,面积 1000 平方千米。 读上述材料,并猜一猜哪些是面积单位?这个面积单位是什 么? (二)出示浦东陆家嘴地区图: 1、 “陆家嘴地区”这部分地区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是 数年前陆家嘴的航拍图片,照片里有哪些表示性建筑物? 哪些有名的建筑物还没有建设??? 师:这张照片拍摄的区域面积有多大? 2、师:如果将“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改写为“边长是 1 千米的正方形” , 它的面积还可以怎么表示呢?(生: 1 平方千米) 师:对,用“1 平方千米”来表示。谁来告诉大家一个怎样 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是“1 平方千米”? 小结: 边长为 1 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1 平方千米, 写作: 1km2, 读作 1 平方千米或平方公里。 1km2=3、你认为什么时候用 1 平方千米做单位,并举例说明 师:在表示区、市等大的面积时,我们常用 km2 作为单位。如: 上海市的总面积为 6341 km2。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 9600000 km 。 (三)建立 1 平方千米的量感: 假如那么,可以容纳多少人呢?根据你的回答,闭眼想象30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一下,土地究竟有多大? 1、指导推算一平方米上可以挤 17 个人,1 平方千米上可以挤 多少人? 2、指导推算一个教室的面积约 50 平方米,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大约是 1 平方千米? 3、P19/3 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 师:学生独立填写、核对,你是什么想的?设计意图:建立 1 平方千米的量感是本节课的一个关键,但由 于 1 平方千米太大无法出示它的实际大小,只能通过比较的方 法帮助学生想象它的大小。三、基础练习 1、读一读:认识一下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球半径约为 6400 千米,地球赤道长约为 4 万千米,地 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 3.6 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区分哪些是长度单位?哪些是面积单位? 2、学生独立探究“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小结: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 3、填空:24 平方千米=( 5000000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千米4、一个长方形果园,长 25 米,宽 12 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平 方米? 5、将上题改为:一个长方形果园,长 25 千米,宽 12 千米, 这个果园是多少? (学生把此题与上题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3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5、练习:书 P21 第 3 题,求两块地的面积。 四、拓展应用 你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右边图形的面积: 2km mm 2km 2km 2km 4km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平方千米 1km2=3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指导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的表象,进一 步丰富学生 1 平方千米的量感。 3、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4、感受作为上海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 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方法推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可以用到哪些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 “平方千米”在什么时候用? 二、新课探索 (一)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1、师:这些面积单位各有多大,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有什么关联。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概括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 10×10=100。 ) 3、填空:33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1) 8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样想:因为 1 平方分米里面有 100 个平方厘米,8 个 平方分米就有 8 个 100 平方厘米, 也就是 800 平方厘米。 (2) 3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这样想:因为每 100 平方厘米是 1 平方分米,300 里面 有 3 个 100,就是 3 平方分米。 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小结:一般来说,换算面积单位的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 个面积单位哪个大。然后再进行口头推算。 (二)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1、首先通过上海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上海市区的广阔面 积。以此感性认识为基础,说明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 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1 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 米呢? (学生独立探究“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引 导学生借助平方分米、平方米间的进率来推算。 ) 填空:17 平方千米=( 5000000 平方米=( 2、继续推算:1 平方千米=( 3、小结规律: 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三、基础练习 1、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34)平方米 )平方千米 )平方厘米?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我家大方桌的桌面约是 1( )。 亮亮大拇指的指甲面约是 1( )。 浦东新区的占地面积约 523( ) 。 课本的封面约是 2( )。 崇明县的占地面积约有 1041 ( ) 。 我家房间的地面约是 14( 老师的手掌面约是 1( )。 )。我国领土的面积有 960 万( )2、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练习: 54 km 830000 m =2 2m = m2 =2cm212 km= m2= 29 km= 8 km= 23 km= 54km= 3、实际应用 m2 m2= m2= m2=cm2 cm2 cm2 cm2(1)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 13 分米,宽是 6 分米.它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2)一条人行道长 20 米,宽 4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面 积是 25 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米 10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0 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 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10035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克到吨(1) 教学目标: 1. 知道表示较重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吨作单位的,了解 1 吨的实际重量。 2. 知道克、千克、吨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 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感知 1 吨有多重后的满足感。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吨”的量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克与千克:师(手拿一枚两分硬币)这个硬币重多少? (引入:克)多少个两分硬币是一千克呢? 2.克与千克的进率:1 千克=1000 克 3、重量单位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有什么? 二、新课探索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那么一吨有多少呢?有 800 瓶这样的大瓶!如果将这 800 瓶全部倒入一个水池,可以装满一个长、宽、高都是 一米的水池,这样的饮料的重量大约是 1 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吨” (板书:从克到吨)设计意图: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形象、快速地 建立吨与千克之间的联系。(二)结合实践,学习新知 1、学习吨的字母表示法:1 吨可以用 1t 表示。 2、谁有办法将“吨”带进教室吗?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36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做单位的物体呢? 为什么你没找到以 “吨” 做单位的物体呢? 3、学生介绍一下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举例。 4、看课本,观察第 20 页上各种动物的体重,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这些大型动物体重非常大、非常重都可以用“吨”来表示 他们的重量) 5、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说说哪些 物品的重量要用“吨”来作单位?其它物品用什么重量单 位比较合适。 6、介绍一下,新浦东号: 上午 10 点 30 分,随着“新浦东号”的命名,我国这艘集 装箱“巨无霸”在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大型船坞缓缓出坞。这艘 集装箱船可一次装载 5668 个标准集装箱, 是目前国际航运市场 最具先进水平的第六代集装箱船,其技术和附加值远远高于前 几代集装箱船。船长 279.9 米,宽 40.3 米,航速 26 节,载重量 为 6.6 万吨,并配有 610 个冷藏箱插座,集装箱箱位达到 5668 个。超大型特大型集装箱船被国际造船业公认为是最具高技术 高附加值的船舶之一,目前仅日、韩等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 (三)学习克与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1、吨与千克的进率是多少? 2、通过填空题的计算得出相关的进率。100 桶 10 千克的水大 约重 1 吨,那么 1 吨=( 3、巩固练习 )千克呢?你是怎么想的?37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5t=( )kg 3t=( )kg 2000kg=( )t 6000kg=( )t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基础练习 合作完成: 1)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 10 千克, 几箱苹果是 1 吨? 2) 一个鸡蛋的重量是 50 克, 如果 1 个人 1 天吃 1 个鸡蛋, (不 考虑会否坏掉) ,1 吨鸡蛋大约可以吃多长时间? 四、拓展应用 1、看图填空建立 1 吨的表象(你是怎么想的?)牛 500 千克 ( )头 1吨 油 100 千克 ( )桶 体重为 25 千克的同学 ( )个同学 水泥 80 千克 ( )袋2、选择: (出示媒体) (1)4000000kg= ( (2)8t-6500kg= ( (3)3226kg+2t= ( )t A、4 B、4000 B、1.5 B、5226 C、400 C、15 C、3228)kgA、1500 )kg A、5.2263、列式解答:特奥会准备了一批纯净水供观众和运动员饮用, 有 750 桶,每桶纯净水重 20 千克,派一辆载重为 2 吨的小 货车来运送,那么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五、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那些体验?重量单位之 间的进率是多少?从克到吨的进率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1t=1000kg 1t=1000kg=1000000g38从克到吨 1kg=1000g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克到吨(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重量单位,会熟练的进行重量单位间的换算; 2.能正确判别日常生活中称物体重量所使用的单位,并会进 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3.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熟练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复习 1.我们学习了那些重量单位,你能把它们从小到大写出 来包括国际单位符号吗? 2.那么他们的进率是怎样的?(都是 1000) 板书:1 吨=1000 千克 习进率) 3.揭示课题 二、基本复习 1、卡片出示: (1)3t=( 2t=( )kg )kg )t )kg )kg )kg 8000kg=( 5t=( )t )kg )t )kg )t( )kg )kg 1 千克=1000 克(师生对口令,复4000kg=( 8t+1t=( (2) 5t280kg=( 9t15kg=(6000kg=( 12t-6t=( 8325kg=( 3t20kg=(指明核对交流,并说说你的想法 2、判断(出示媒体)39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1)小胖重 50 吨( (3)8000kg+2t=10t( (5) 6000kg=6t ( )) )(2)11t-2t=9kg ( (4) 6000kg=6g ( ))(6) 1t=1000kg=100000g ()3、完成“基本训练”42 页的练习 4 并核对。 4、比大小: (幻灯出示) 500 千克( 1200 米( 2t15kg( )1 吨 )12 千米 )2150kg 8 吨( )3500 千克 )分米300 毫米( 1230m()1km230m特别是最后两题,要引导学生思考。 5、出示图片和实物重量配对: 苹果 西瓜 洗衣粉 180 克 大象 5 千克 乒乓球 5吨 卡车 500 克另一边:5 克生汇报,要求说出理由。 师:你还能举一些用千克做单位的物体的例子吗?用吨的 呢?用克的呢?(再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小结:克、千克、吨各在什么时候用? 6、填写合适的单位 一只鸡蛋重 20 ( 一辆卡车载重 20 ( 一袋面粉重 500 ( 三、提高练习 1. 刚才我们从化单位、比大小、判断单位复习了重量单 位,下面我们来动动脑筋,看看谁能最快想出来! 2. 出示图片: 想想在括号里填什么数, 它的总重量就是 1 吨:40) ) )妈妈的体重为 56 ( 一张课桌 重 5 () ) )一条带鱼重 300 (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1)水泥每袋 50kg (2)面粉每袋 25kg (3)油每桶 10kg (4)猪每头 100kg()包( )袋 ( )桶 ( )头一题题显示,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3. 口答: (1) 一头大象重 6000 千克,比 1 吨多多少千克? (2) 一头水牛重 400 千克,一头黄牛重 300 千克,一头 水牛比一头黄牛重多少千克? 4. 比较后再练习: 6000kg=( 5. 8t+6500kg=( 四、本课小结 今天学会些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从克到吨练习课 1t=1000kg 1kg=1000g 1t=1000kg=1000000g )g 6000kg=( )t)kg(从克到吨的换算)4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克到吨练习课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并能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会熟练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大到小有(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1 吨 =( 1 吨 =( 二、知识运用 1.填入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辆卡车重 2 ( ) ) 一瓶饮料重 500 ( 一头小象重 2 ( ) ) )千克 )克 ) ( ) 1 千克=( )克 ) ( ) 。一位小朋友重 34( 2.填空:师:单位化聚要分哪些步骤? (1)6t=( 2t=( )kg )g 3000kg=( 360kg=( )t )kg )g )kg )kg )g )t 25000g=( 500000g=( )g )kg )kg )kg )kg )kg )kg(2)g=( 2t500kg=( (3)700g + 1600g =( 8625kg C6t =( 45000kg - 23t =(3kg400g=( 7t20kg=(2300kg + 2t =( 9t C 3500kg =( 9t C 3t =(3.一台电冰箱重 72 千克,一辆载重 4 吨的卡车一次能装运多 少台?4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4.开学了,同学们搬书,平均每个同学搬 2 千克,全校 1500 名同学可以搬书多少吨? 三、拓展练习 1、 有 15 吨苹果要运到水果交易市场, 租一辆 4 吨货车运费 500 元,租一辆 1 吨货车运费 200 元。 ①请你设计租车方案。②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可运吨数 大货车 小货车 渗透最优化的解题策略 四、本课小结 今天学会些什么?有什么收获? 运费五、板书设计: 从克到吨练习课 1t = 1000kg kg = 1000g 1t = 1000kg =43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毫升到升(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 的量感。 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 3、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 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毫升和升之间 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两种已装有水的容器)同学们,老师已在这两个容 器中分别装了一些水,你知道哪个容器里装的水多吗? 2、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谁说的正确呢?请在小组里讨论。 师:因此要用一个统一的、确定的单位来计量水的多少。你们 也都渴望知道计量水的单位倒底是什么? (如学生都不知道,则请学生观察带来的物品,如矿泉水,各种 饮料等。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测量水、油等液体时,可以用毫升和升做单位。 (板书课题:从毫升到升)2、投影出示 22 页的两个水壶 师:现在这里的杯子一样大吗?可以比较那个水壶的水多吗?44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二、新课探索 (一) 认识毫升 1、1 毫升是多少? (1)那么 1 毫升究竟有多少呢?请你们先估计一下 (2)观察教师的演示 出示量筒,介绍这是一个 5 毫升的量筒。 用滴管向量筒中滴入 1 毫升水,请学生观察 1 毫升水的实际是 多少。 (边说边板书:1 毫升可以写成 1ml) 2、学习日常生活中用毫升表示的物品。 ⑴出示 22 页日常生活物品,请学生说出以下物品的容量。 ⑵你还能说出更多用毫升表示容量的物品吗? 小结:毫升是容量单位,用于测量较少的液体或气体。 (二) 认识升 1、学习 1 升 (1)在测量液体容量时,还有别的单位吗?下面请同学们带 着以下 4 个问题自学书第 23 页。 问题一:测量液体的另一单位是什么? 问题二:它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问题三:可用什么符号表示? 问题四:它与毫升之间有什么关系? 2、1 升有多少? (1) 根据所得到的关系, 我们一起来感知 1 升究竟有多少呢? (2)先讨论如何用桌上已有的容器来得到 1 升的水并组织交 流(选择最佳方案.)45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3)观察并交流对 1 升的想法 3、小结:1 升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喝的 2 瓶矿泉水的容量。升和 毫升都是用来计量液体容量的单位,但在测量较多液体的 多少时,一般用升来做单位。 三、基础练习 1、针对练习 根据感受到的 1 毫升及 1 升的容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单位。 出示:1 瓶眼药水 5( 一罐洗手液 525( ) ) 一瓶可乐 1500( 一瓶七喜 2( ) )* 同样是饮料为什么可乐用毫升做单位,而七喜却用升做单 位? 师小结:在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头脑中可想象一下该物品,另 外还要根据提供的数据来决定单位。 2、□中填入升和毫升(投影出示书 24 页) (1)一瓶橙汁的容量是 1500□ (2)一盒牛奶的容量是 980□ (3)一个热水瓶的容量是 5□ (4)一个水桶的容量是 12□ (5)一个电热水壶的容量是 2800□ (6)一盒冰红茶的容量是 375□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药水瓶容量是 200 毫升( (2)一个玻璃鱼缸容量是 100 毫升( ) )46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表示液体多少的单位是什么?它们之 间的进率是多少?五、板书设计: 从毫升到升 1 升=1000 毫升47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从毫升到升(2) 教学目标: 1、会用毫升和升来描述液体的多少。 2、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得到不同单位加减法的方法。培养 动手能力。 4、能用毫升和升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1、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收集家中有关毫升和升的物体, 你们收集了吗?来小组里先交流一下。再集体交流。 (生交流) 通过交流你对毫升与升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表示容积或液体用毫升和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 mL,升用 L 表示。液体较多时用升,较少时用毫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毫升和升的知识。 (出示课题:从 毫升到升) 2、在( )中填入升和毫升(投影出示书 24 页) ) ) )(1)一瓶雪碧的容量是 1250( (2)一个脸盆的容量是 8((3)一瓶洗发水的容量是 400( (4)一个杯子的容量是 90( )(5)一支钢笔墨水的的容量是 1( (6)一盒牛奶的容量是 120( ))3、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毫升和升的进率,谁记得?48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板书:1 升=1000 毫升) 4、 、师:今天我们学习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来进行简单 的换算。 (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索 1、怎样进行升和毫升的单位换算 (1)尝试填空并说说怎样想? 6000 毫升=( )升 90000 毫升=( )升 72000 毫升=( )升 7 升=( 80 升=( 840 升=( )毫升 )毫升 )毫升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单位的换算,但是既然学习了容积的 单位进率,那么单位的换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 增加单位换算这一环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许多单位的换 算,知道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 以进率,所以放手让学生先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反馈交 流,这样更加深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又一次复习了单 位的换算这一知识。 (2) 、练一练: 3000 毫升=( 20000 毫升=( 56000 毫升=( )升 )升 )升 4 升=( 70 升=( 20 升=( )毫升 )毫升 )毫升小结:换算的方法与以前的单位换算相同:先看小单位到大单 位还是大单位到小单位,该用乘还是除,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 少。 三、基础练习 1、填空并说说怎样想?49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6000 毫升+7 升=()升80 升-72000 毫升=()毫升先尝试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练一练: 9000 毫升-5 升=( 56000 毫升+43 升=( 四、拓展运用 1、试一试: (出示) :在 2500 毫升的浓缩橙汁里加上 10 升水 (1) 看了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以制成多少毫升橙汁饮料,可以制成多少升橙汁饮料?) 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 (2)如果把这些橙汁饮料平均分给 15 名同学,每个人最多可 以分到多少?还剩多少? (学生试做,反馈交流) 2、从 1 升海水中可以得到 26 克盐,从 374 升这样的海水中可 以得到多少克盐? 小胖已经得到 1464 克盐,如果小胖要得到 5000 克盐,还需 要多少升这样的海水? 五、本课小结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会了将不同单位表示的量转换成什么? (同一单位表示的量)再进行加减计算。 )毫升 )升 72000 毫升+8 升=( 847 升-49000 毫升=( )毫升 )升六、板书设计: 从毫升到升 1 升=1000 毫升例题 例题 试一试50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教学内容:升和毫升练习课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容量单位有( ) ( ) 。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 1 升 =( 二、知识运用 1.填入合适的容量单位: 一脸盆水 6 ( 一瓶眼药水 4( 2.填空: 师:单位化聚要分哪些步骤? 5l=( 130m=( 20l=( )ml )ml )ml )ml )m 7 )ml ) ) )毫升一瓶饮料 500( 一盒牛奶 1 ( ))6000ml=( 3l6000g=( 200m=( 23000ml + 2l =( 5000ml C 45l =( 7l C 4500ml =( )cm)l )kg300ml + 1600ml =( 8000mC5km =( 9l C 3l =()ml )l )ml反馈:独立完成后交流。 3. 4 个人去吃“肯德基”外带全家桶,商店搞活动送一瓶 2 升 的可口可乐,平均每人能喝到多少毫升可乐?51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4. 小明家有 3 口人,每人每天喝 200 毫升牛奶,全家人一天 喝多少毫升牛奶?一星期呢? 三、拓展练习 1、 下面这段话, 是一位小朋友文章中的一段,你觉得可能吗? 请你帮助他? 今天清晨 6 点钟,我从 2 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 10 小 时快速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口气喝了 200 毫升的牛奶, 吃了 200 吨的早饭。我背起了 2 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 400 千 米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见了体重 35 克的小胖阿方。来到 教室,我马上拿出了 1 毫米长的钢笔和 2 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 作业。 3、综合运用 (1)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了许多单位名称,你来说说有哪 些。 (2)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秋游 今天小胖去秋游。 他早餐吃了 250 ( 的面包。然后走到离家 1.5( ) 的牛奶和 200 ( ))的学校。8()汽车准时 )的上从校门出发。经过 1 小时到达了面积为 153 万( 海野生动物园。 在动物园里小胖看到了 5.5 ( 5( )重的大象等。) 高的长颈鹿、设计意图:容积单位学习后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单位名称已经基 本学完了,也学了很多,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等,在这里设计秋游这个小情景,在这 个情景中将以前学过的单位放在一起, 让学生看一看, 说一说,52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了解学过的各种单位名称。(3)今天天真热,两位带队老师准备给大家买点饮料 超市促销活动:买 2 瓶 2 升装的可乐送 1 听 355 毫升的 可乐。小胖班有 30 人,每人喝 500 毫升,至少买多少瓶 2 升 装的可乐? (同桌讨论交流,最后反馈)五、本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从毫升到升练习课 1 升=1000 毫升练习题53
第二单元 数与量―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