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这个修改病句的方法这样改对吗

修改下列病句。(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n..._百度知道
修改下列病句。(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nbsp,严禁一切猎捕;&&(2)近日;&&&&&&&&&&&&&&&&&&&&nbsp
修改下列病句;&&&&&&&&&&&&&&&&&&&&&&&&&&&nbsp。(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
&&&&&&&&&&&&&&&&&&&&&&&&&&&&&&&&&&&&&&&&&&&&&&&nbsp、收购果子狸和野生动物;&&&&&&&&&&&&&&&&&&&&&&&&&&&&&&&&&&&&&&&&&&&&&&nbsp、出售;&&&&&&&&&&&&&&&& &&&&&&&&&&&&&&&&&&&&&&&&&&&&&&&&&&&&&&&&nbsp。&&&&&&&&&&&&&&nbsp,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nbsp。&&nbsp
提问者采纳
应将“低”去掉,补充“人”或在最后补上“的现象发生”,或改为“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学风”。 (2)“和”改为“等”;“一切”后面无主语
(1)前后矛盾
其他类似问题
病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多宝二中2011年秋季语文版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免费语文教学资源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多宝二中2011年秋季语文版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作者:dyj8686&&加入日期:11-11-24
2011年春季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展示吧!不必有任何顾虑,相信自己,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记住:IMPOSSIBLE&&IS&&NOTHING(没有不可能)!
基础知识 二、阅读训练 三、写作 总&&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 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2分)
对峙(&&&&)&&&&&&&剽悍&(&&&)&&&&&&岑寂(&&&)&&&&&&&丰腴(&&&)
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2分)
翩翩起舞&&&&花团锦簇&&&水泻不通&&&&无计于事&&&&&&&&&&&&&&&&
贻然自得&&&&相题并论&&&流连忘返&&&&轻举妄动&&&&&&&&&&&&&&&&
3.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7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西江月•明月别枝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
&&&&&&&&&&&&&&&&&&&&&&&&&&&&&&&,&&&&&&&&&&&&&&&&&&&&&&&&&&&。
(3)《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句子是:
&&&&&&&&&&&&&&&&&&&&&&&&&&&&&&&,&&&&&&&&&&&&&&&&&&&&&&&&&&&。
(4)《陋室铭》中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是“&&&&&&&&&&&&&&&&,&&&&&&&&&&&&&&,”
(5)《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
(6)杜甫的《春望》中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而反而更增伤感的是:
&&&&&&&&&&&&&&&&&&&&&&&&&&&&&&&&&&&&&&,&&&&&&&&&&&&&&&&&&&&&&&&&&&&&&&&&&&&;
(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的是:&&&&&&&&&&&&&&&&&&&&&&&&&&&&,&&&&&&&&&&&&&&&&&&&&&&&&&&&&&&&&&。
4.修改病句(2分)
①、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文件大小:
文件格式: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本地下载!
* 本站使用了防盗链处理,请直接点击下载地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
" align="center" class="mainbody">
3239&篇文章&&
53&个评论& &&&
&&博主说明:教师姓名:余克俭学校:教研中心博客等级:现有积分:9611距离下一等级:389分博客排名:教师类&第63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
(此卷总分120分,其中含3分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豁亮(huò ) 虐待(nuè ) 坚韧(lèn ) 深恶痛绝(wù )
B干涸( hé ) 溃逃( kuì )谰言( lán ) 分外妖娆(ráo )
C玷污(diàn ) 踌躇(chú )拮据( jǜ ) 挑拨离间(jiàn)
D匿名(nì ) 吝啬( shè ) 歼灭( jiàn ) 巧妙绝伦(lún )
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并在上面打“X”,然后订正,按顺序填入下面方框里。
A安排就绪 B.错综复杂 C.成群接队 D.红装素裹E.杳无消息F. 一代天娇
G.不屑置辨 H.循循善诱I.不攻自破 J.声名狼藉 K小题大作 L.再接再励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又是那个粗枝大叶的孩子,惹得老师和家长很不愉快.
B.演出的那天晚上,大家表示要不遗余力地把歌唱好。
C.他的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做什么工作都要大显身手。
D.每年,成千上万的大中院校的师生络绎不绝地来这里学习。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风好。
B.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C.不要以为非长篇大论不算好文章。
D.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5.填入下列句子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就出线形势分析,甲队比起乙队来,虽然在战术变化、个人技术上稍逊色些,但在意志品质、身高体能方面有他们的优势,
A.因此,乙队和甲队可谓是各有特色.
B.所以,甲队不是没有希望出线
C.所以,乙队还是有希望出线的。
D.因此,甲队和乙队不会轻易输给对方.
6.对《书湖阴先生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A这首七绝,从院内写到院外,都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称赞。
B用“茅檐”比喻“庭院”,表现了主人屋舍的简朴。
C主人爱干净,从“静”字可以看出来,主人非常勤快,从“长扫”可以看出来。
D第二句展示了屋主人情趣的高雅。
7.名句填空:
(1)无限河山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3)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辨已忘言。
(5)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7)《〈论语〉六则》中阐述教师教育学生不感厌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已学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与“友谊”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
例:诚信是通过友谊之桥的一张通行证。
9、读下面的小故事,联系学习、工作、生活某方面,写出故事给你的感悟。(不超过20字)
猫女要出嫁了。猫父为她置办了丰厚的嫁妆― 许多干鱼和鲜虾,可猫女一条也不要,她只求父亲将祖传的织网绝技教给她。猫父欣然答应了。
10、下面一道数学题中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读后试用简洁的话加以阐释。
如图,已知线段a,b 为三角形的两边,α为其夹角,在什么情况下三角形面积最大?
讨论,设三角形面积为S:
(1)、当 00<α<900时, S=1/2 absinα<1/2 ab,
(2)、当α=900时,S=1/2 absinα=1/2 ab, a
(3)、当900<α<1800时, S=1/2 absinα<1/2 ab. α
由(1)(2)(3)可知,当α=900时,三角形面积最大。 b
二、综合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 环而攻之( ) (2) 兵革非不坚利(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4)亲戚畔之(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说说下面两个句中“之”字各自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1)委而去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顺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从本文第4段中概括出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种瓜小唱①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人。春天,孩子找来了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②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③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④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渴望甜香,得到了苦涩。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⑤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失败使后人变聪明。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⑥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但人总不会习惯天天吃苦瓜。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⑦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⑧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是不是?15.文章首段写到不知道种子“到底能结什么瓜”,为什么还是种下了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的叙写突出了什么?这一,段的叙写和下面两段有什么关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⑤段中,作者由苦瓜中联想到了几点生活的哲理?试概括,每点不超过15个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最后一段中“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让土地荒芜,要抓紧时间播种。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中说“到底能结什么样的瓜,是一个迷离的梦”,这一句已对后来收获的是令人“失望”的苦瓜有所暗示。B、文章第②段写到想象中“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突出了自己对收获的满怀希望。C、文章第⑥段提到“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这表达了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什么是甜,才有成功的希望这一哲理。”D、文章在写作上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奋斗和收获关系的认识。
(三)、说明文《夜 明 珠 之 谜 》(作者:刘永青)
①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夜明珠”的传说。
②据历史记载,最早发现“夜光石”的是古代印度。人们发现在一小山岗的一块石头周围,总有许多蛇盘踞着。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块石头夜里能发出微蓝色的亮光,引来许多趋光的昆虫。一些青蛙前来捕食昆虫,自己却又成了蛇的美餐。尝到甜头的蛇于是便来到这里“守石待蛙”了。当时,印度人称这块奇异的石头为“蛇眼石”。
③许多历史资料说明,夜明珠并不是珍珠,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块加工成的圆珠。1916年,日本宝石学家铃木敏认为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红色水晶,他称之为“红色的宝石”;还有一种特殊的钻石,也能成为夜明珠。目前,在全球内已发现能发光(即夜色现象)的矿物有莹石、金刚石、方解石、锂辉石等。
④历史记载中的夜明珠在考古中从未见到原物。近九年来,关于夜明珠的报道却屡见报端,而且随着时间的后延,个体也越来越大。古代的夜明珠,质量是用“两”和“钱”计算的,近期报道的夜明珠大到以千克计算。例如,清代慈禧藏宝库一颗夜明珠213.5克,而月在南京和广州发现的夜明珠分别为7千克、12.96千克、20.5千克等。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颗夜明珠重达345千克,直径为60厘米,得几个人抬才能把它移动。这颗巨型夜明珠是2002年春在河南南阳发现的一块1.5吨的大萤石,经过4个多月的琢磨加工而成的。
⑤萤石是人造“夜明珠”的主要原料。萤石(CaF2)是含钙的氟化物,因含稀有元素而常呈现多种诱人的颜色;当萤石成分中混有硫化砷时,在光照或受热的条件下,即能在黑暗中显出较强的萤光。
⑥现在,除了用萤石琢磨夜明珠之外,也有用萤石粉或磷光粉和其他物质按一定比例、在一定的湿度和压力下凝固成块状物,再经切割、琢磨制成珠状发光体。
⑦由此可见,夜明珠并不神秘,珠宝商店展柜里那一颗颗幽幽生辉的“夜明珠”均是人类巧夺天工的产物。
选自《科学大众》2003-6期,有删节
20、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盘踞 (2)、迄今 (3)、屡次 (4)、琢磨
21、文题“夜明珠之谜”,一是指夜明珠的之迷,二是指夜明珠的 之谜。
22、试用自己的话简述夜明珠的发光原理。
2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具体说明其的作用。
24、文章主体部分②――⑥段按照 和 的顺序说明。
25、大自然中有许多谜,比如,梧桐落叶、大雁南迁、江水东流等等。相信这些现象早已引起你探索的兴趣。请谈谈你对某一现象的探索经过和结果。
(四)、议论文《希望在于创新》(作者:汪金友)
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人们得出一个共同认识,这就是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②回顾过去,近观现实,我们可以想一想,联产承包是创新,经济特区是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创新,基本经济制度是创新……还有各行各业的改革,各行各业的开放,也都是创新。创新使我们认识了世界,走向了世界,创新使我们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③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新也会变成“旧”,因而需要“更新”。我们应该突破前人,后人也肯定会突破我们:我们可以突破别人,别人也可以突破我们。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创新,在新的奋进征途中继续奋进。
④在学习十六人报告的时候,不少同志都谈到,创新应该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精神。绝不能认为创新与己无关,只等着上边创新,等着领导创新,等着别人创新。
⑤一般地说,创新就是创造和发明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等等。创新的―个鲜明特征,是要想没想过的,做没做过的,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创新有大有小,却无处不在。重大的发现,重大的创造,重大的改革是创新: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创新意识,也都有创新的机会和舞台。
⑥创新不是盲目蛮干,而要有科学精神。不遵循客观规律,或者调查研究不细,专业知识不精,或者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创新山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就要打破旧模式,改变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甚至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新观点新思路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一‘些人暂时不认识、不理解,这不奇怪。我们既不要因为有阻力而失却了创新热情,又要善于用事实用实践说服和教育更多的人支持、理解和参与创新。
⑦既要创新,又要把消极影响和各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同样重要。经过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要把“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统一起来,把“富于创造性”和“符合科学性”统一起来,把“大胆”和“稳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把握好各种关系。
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对我们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希望在于创新,未来在于创新。我们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以创新的精神与创新的实践,不断把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选自《人民日报》
26、按一般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特点,用“‖”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27、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文中句子回答)
28、本文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例如第⑶段首句“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文章的一个分论点。阅读⑷、⑸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另一个分论点。
29、⑹、⑺两段提出创新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一是要,二是要 。(每空不超过5字)。
30、文章第⑴段引用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话阐明创新的重要意义,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段的引用有什么作用?
31、分析第⑵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再在省略号处补写两句与它们意思相关、句式相同的话。
32、⑸段中加点的“一般地说”为什么不能去掉?
33、“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创新意识,也都有创新的机会和舞台。”请联系学习、工作、生活某个方面的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积极创新的。(50字左右)
三、作文(50分)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物,都给了我们帮助、教益和启迪。
请以“感谢”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 1、B 2、C接―结 F娇―骄 G辨―辩 L励―厉 3、D 4、C 5B
6、A 7、(1)-(7)略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声誉是立足社会的一枚信用卡。 9、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终身收益。或 掌握一门谋生技艺胜过现成的金钱财富。 10、人缺乏自信或过于张扬都不能取得成就;只有谦虚而不自闭、自信而不张狂才能有所成就。
二、(一)11.(1)围困 (2)兵器 (3)使……安居 (4)背叛 12.略 13.(1)所守之城 (2)得道者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二) 15.一是会有叶有花有实,二是种下收获的喜悦和希望 16.我对瓜苗的精心照顾和寄予的厚望。反衬、突出内心的失望 17.①一辈子奋斗的人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②经历苦的人终能找到甘甜 ③苦斗中本身就有甜滋味(能答出两点即可)18.不虚度年华,以有限的生命努力奋斗,使人生充实而有意义。19.C
(三) 20、(1)jǖ (2)qǐ (3)lǚ (4)zhuó
21、发光 身世(成份)
22、夜明珠中含有硫化砷,在光照或受热条件下就能在黑暗中发出光。
23、列数字、作比较,说明现在发现的夜明珠比古代的个体大,而且随着时间后延愈来愈大。
24、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25、探索结果须符合科学,经过的叙述须具体而有条理。比如,苹果落地是因为地球的引力、江水东流是因为西高东低、大雁南飞是因为躲避严寒等等。(经过叙述从略)
(四) 26、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27、希望在于创新。
28、人人都应该创新。
29、讲科学,克服消极(或避风险)。
30、作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31、事实论证。社会办学是创新,企业改制是创新,“一国两制”是创新。
32、“一般地说”指通常认为,这里指从“大”的方面解说“创新”的含义;去掉“一般地说”就排除了“小”的方面的创新,与下文“创新有大有小”不一致。
33、举一例说明,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改进,可以是工作思路的拓展,还可以是生活方式的改革,只要体现创新精神即可。
社会作出贡献,我们就能在生后留下一丝痕迹而成为永恒。(言之成理即可)
2005年初中语文模拟试题(二)
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阴晦 (huǐ) 祭祀 (sì) 拮据 (jū)B、栈桥 (zhàn) 桑梓 (zǐ) 五行 (xíng)C、带挈 (qiè) 腆着(diǎn) 正月(zhēng)然D、避讳 (huì) 恣睢(zì) 气闷 (mēn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知因我积了什么阴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 (生员;秀才)。B、今夜,在异乡……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 (尽情显露)他的忧伤。C、想着先年 (前一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D、她仔细又苛刻 (细心到了苛求的程度)地对着镜子照了又照。3.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是(3分) (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_______很高兴,_______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_______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土生的,五行缺土, ____________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A、也而且也因而 B、也因为而且所以C、因此而且也所以 D、因此因为而且因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是一条白金表链,式样简单朴素,只以货色来宣示它的价格。B、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C、大家计划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D、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B、语言是否简明是衡量一篇优秀应用文的重要标准。C、经过一晚的苦战,这几道数学难题终于被他克服了。D、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难道不能说不是好学生了吗?
6. 下面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再接再励飞黄腾达不屑一顾包罗万像
(1)_______改为________(2)_______改为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2).&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泊秦淮》中,表现作者对国家命运关切和忧虑及对世道愤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默写《夜雨寄北》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电台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去应聘,请按不同目的各写一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句话不能超过20个字,标点不计。A应聘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应聘播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故不为苟得也(&&&&& )&& 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③蹴尔而与之& (&&&&& )&&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
11、文中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句中“有甚于生者”的是什么?又说“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句中“有甚于死者”的又是什么?(2分)
12、第二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 (2分)请举例说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2分)(丙)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5分)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分)
①比三日立市(&&&&&&& )&&&&&&&&&&&&&&&&&&&& ②去而顾之(&&&&&& )
15、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给短文拟一个题目。(1分)
16、短文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有何感想?(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谈骨气》回答问题 (20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艮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在日被国民党枪杀之前,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17.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用现代汉语翻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个句子。(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天祥、古代不食嗟来之食者、闻一多的事例分别证明孟子的哪一句话?(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二段中说“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试举举出如文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这样的人物各两例。(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选文末说孟子的话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你认为它有什么积极意义呢?(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星空》回答问题&& ①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 ②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③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
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羡,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④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⑤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侯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⑥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⑦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22.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个句子。&&&& 23.第③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不超过18字)。&&&& 24.文章以“星空”为题,却花很多篇幅描写达里湖,其用意是什么?
&& 25.文章在艺术上除了气象博大之外,还有神话色彩,请在文中找出有神话色彩的语句。(至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第⑥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 (1)&&&&&&&&&&&&&&&&&&&&&&&&&&&&&&&&&&&&&&&&&&&&&&&&&&&&& && (2) &&&&&&&&&&&&&&&&&&&&&&&&&&&&&&&&&&&&&&&&&&&&&&&&&&&&&
(三)绿色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破、制造氧气的天然加工厂。人和动物要不断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各种燃料燃烧也要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到一定浓度时,人就会感到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血压增高。但你不必担心空气中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因为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恒定。据测定,每15亩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600公斤氧气。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气调节器和净化器。绿色植物能调节小气候。夏天,绿化地带的温度比非绿化地带要低1―3度;冬天,绿化地带温度又比非绿化地带高0.1―1度。灰尘、工业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小,能引起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矽肺等病,绿色植物是吸附灰尘的能手。据测定,在绿化地带空气中灰尘的含量比非绿化地带要减少一半以上。不少绿色植物还能放出一股芬芳的气味,其中含有植物杀菌素,能够杀灭大量细菌,如香樟、桉树、柏树、衫木、夹竹桃等都能分泌杀菌素。而且许多绿色植物吸附有害有毒气体,如松树、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硫,夹竹桃、香樟能吸收汽车废气。27、文中两次出现“据测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请你拟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2分)例l: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例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看世界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说?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赛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以“多想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一、1.D 2.C3.B 4.A 5.A 6.(1)励改为厉(2)像改为象7.(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余略8 . A大学新闻系毕业,有书面,口头表达的应变能力 B 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善于朗读,仪表端庄。9、苟且取得& 即“苟且偷生”的意思;同“避”躲避;用脚践踏;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10、舍生取义;由“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中心论点。11、义;不义。12、举例、对比;“一箪食,一豆羹”或“万钟”受之与否的例子&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14、接连地;环视而看。15马价十倍。16、迷信权威;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17.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18.荣华富贵不能使人迷乱,贫穷卑贱不能使人改变,威迫武力不能使人屈服19.(1)文天祥:富贵不能淫;(2)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闻一多:威武不能屈20.如文天祥者有叶挺将军;如古代穷人者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如闻一多者有鲁迅、马寅初等。(答对一个得1分,最多可得6分)21.略。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22.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 它们好象在蒙古包外等候了多时 / 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找对任意一句即可)23.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的景象。24.由观赏达里湖而领略了自然美的真谛,为下文写星空之美作铺垫。25.(1).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2).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3).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26.(1)在草原和湖畔能平视星空,似与繁星很靠近。(2)在湖畔所见的星星很有灵性,活泼而友善。27.、3分。不能删。(1分)理由是“据观测”表明具有科学依据,如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28、3分。绿色植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答“绿色植物的作用”只给2分)29、2分。评分标准:语言不精练扣l分。不得体不给分。(错1字扣0.5分,扣完为止。)
[相关文章分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共: 0 条记录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改病句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