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体积的表面积怎么求正方体体积的体积怎么求

用棱长怎么求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的2次方毫米 (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_百度作业帮
用棱长怎么求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的2次方毫米 (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10的2次方毫米 (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解答: 2x10^2毫米=200毫米 所以他的 表面积为200毫米x200毫米=40000平方毫米 因为正方体有六个面 ,所以 40000平方毫米*6=240000平方毫米 正方体的体积为200*200*200=(200)^3=8000000立方毫米怎么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圆柱的表面积?_百度作业帮
怎么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圆柱的表面积?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Ѕ=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一个正方体的东西,从中间将它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正方体在面积小72cm,求正方体的体积_百度作业帮
一个正方体的东西,从中间将它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正方体在面积小72cm,求正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一分为二,则有4个面的面积变为一半,另2个面的面积不变因此,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72÷(6-4*0.5-2)=36(cm²)边长:√36=6(cm)体积:6×36=216(cm³)
设原来正方体的连长为x.一分为二后的长方体是底为x*x,高为x/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x*x+4x*x/2原来长文体表面积为:6x*x则: 6x*x-(2x*x+4x*x/2)=72解得x=6则正方体的体积为:6x6x6=216
减少的面积等于上表面一半+侧面一半+侧面一半+底部一半=2x * x=72
x=6体积=6*6*6=216立方厘米
可以设正方体边长为2Xcm,由题意可知:6*2X*2X-2*2X*2X-4*2X*X=72,解得X=3,V=2X*2X*2X=196则正方体的体积为196立方厘米。
直接用72除以2等于36,36乘以6等于216两个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100怎样计算原来正方体的体积
两个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100怎样计算原来正方体的体积
09-08-23 &匿名提问 发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47页1——3题,练习十的第1——5题。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计量单位、单位间的进率有较系统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容积)的计算。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体积观念,根据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学法指导  讨论法  练习法教具准备  师: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  体积单位的模型各一个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念1、揭示课题 已经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全部内容,现在 来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看看大家是否真的理解这些概念。2、复习概念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纸盒子,师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模型。①什么是长方体?它有什么特征?什么是正方体?它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拿着纸盒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②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怎样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或棱长决定的,并用长、宽、高或棱长表示出来。③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区别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指着手中的纸盒回答问题。④什么是容积?容积和体积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指名让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翻开课本做47页第1题,做完后集体订正。2、复习体积和容积单位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谁能用手势比划出每一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拿出表示这个体积单位的教具让大家观察,使学生加深印象。②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出示课本47页第3题和练习十的第3题,指名让学生口答题目,集体订正。3、复习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①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什么?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各使用什么单位?让学生指着长方体纸盒一一回答之后,让学生做课本47页第2题,做完后集体订正。②用同样的方法复习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二、课堂练习1、          做练习十的第1题。出示题目,指名让学生回答,集体订正。2、          做练习十的第5题。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问:这道题求的是体积还是表面积?在这里求表面积时只要算几个面?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启发学生想出不同的解法,由于这里要求的是一个水槽,没有盖,所以要求的表面积就少一个面。三、全课总结四、作业:练习十的第2、4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宽×高+长×高)×2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最是“缨”花烂漫时——三小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积练习课设计
上传: 曾秀玉 &&&&更新时间: 16:16:25
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练习课
教材解读及设计思路: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是五下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生长点&是对表面积的认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生长点&是体积的意义和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延伸点&是圆柱或其他规则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在已经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和&表面积练习&、&体积&和&体积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练习课的设计,重点是通过理解表面积、体积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熟练技能;难点是通过探索长方体、正方体拼合、分割后等变化后所引起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思想的感悟。
基于此,我在此练习设计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开放性的变式训练,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不断地对比中,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练习的安排关注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
下限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含义,能正确、灵活地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问题。求变化后规则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基本技能)
上限目标: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探索过程,感受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本质。(能力发展)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感悟思想)
学习材料及教学组织
一、谈话引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1. 出示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练习&
师:说说你对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理解?
(重点引导说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
2. 借助图形,沟通联系,熟练技能
(1)(根据下图)已知长方体的上面、左面、底面的面积,高是4厘米,你能求出什么?
(1)独立思考,尝试完成
预设:可以求侧面积(前后左右四个面之和)、表面积、体积、长和宽
(2)交流反馈
依次反馈测面积、表面积、长和宽、体积
关注两种求体积的方法,强化 &体积=底面积&高&
想一想:如果上面的面积15平方厘米不知道呢?还能求出表面积和体积吗?
预设:方法一:先求出长和宽,再求体积
长:20&4=5cm& 宽:12&4=3cm& 体积:5&4&3=60立方厘米
方法二:先求长,再求体积
长:20&4=5cm& 体积:12&5=60立方厘米
方法三:先求宽,再求体积
宽:12&4=3cm&& 体积:20&3=60立方厘米
3.小结:明确长、宽、高与每个面面积的关系才能正确求体积和表面积。
回顾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开放的问题也给不同层面的学生探究的空间。
每个面面积的计算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起点,借助此练习既可以复习长、宽、高与每个面面积的关系,又复习体积的通用计算方法。
二、在长、宽、高的变化中,理解长、宽、高与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1.从长、宽、高变化,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意义。
(仍用前题中的长方体,长5cm、宽3cm、高4cm)
(1)将长缩短到3厘米,想象一下这个立体图形。
引导:表面积与原来相比会怎样?(先想象,再课件演示变化)体积呢?
(2),表面积减少了多少,体积减少了多少?
学生独立计算
表面积预设:
方法一:原来图形的表面积-现在图形的表面积
&&&& 方法二:(2长+2宽)&3
体积预设:
方法一:原来图形的体积-现在图形的体积
方法二:底面积&3
反馈引导:在求表面积中,哪个面的面积没变?
(预设:上、下面没变,也就是底面积没变,前后左右面都变了,也就是侧面积变了)
(3)继续将长缩短到3厘米,想象一下这个图形。
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相比会怎样?(先想象,再课件演示变化)体积呢?
2.小结:长、宽、高变化会引起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
通过长、高的变化,感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在变式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2长+2宽)&3这种方法是将求四个面的面积转化为了求大长方形的面积。
三、计算合并、分割后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感受表面积变、体积不变
2.借助长方体,感受表面积变,体积不变
(1)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分割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会怎样?
表面积会增加多少?请你用算式表示。
A、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表面积会增加多少?&,同桌交流。
B、反馈,全班交流
反馈中体现三种不同的分割方式。
(2)有2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拼组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会怎样?
表面积会减少多少?请你用算式表示。
反馈:体现三种不同的分割方式。
引导思考: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沿着较大面切割和拼合,表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最大,反之则小)
3.小结:相同的长方体分割或拼组为更大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或减少,体积不变。
&数学是研究模式和结构的科学&。在此环节中,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拼组和分割,使学生经历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本质。
四、独立分层练习
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表面积(&&&&&&&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五、总结回顾
回顾一下整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让学生借助板书回忆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品质。
& & & & & & &
长、宽、高变化&&&& 表面积变、体积变
长方体&& 分割&&&& 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
(正方体)拼合 表面积减少、体积不变
&&&&&&&&&&&&&&&&&& 表面积不变 、体积变
& & & & & & & & & & & &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