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金相组织中珠光体和铁素体 珠光体的区别上什么

铁素体球墨铸铁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铁素体球墨铸铁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铁素体球墨铸铁(ferritic nodular cast iron)
基体为铁素体的(简称),具有一定强度、良好的冲击韧性和塑性,可由铸态或经退火获得。
金相组织 石墨的形态和金属基体组织对其韧性有很大的影响。(1)石墨形态的影响。在金属基体组织合格条件下,石墨形状对伸长率和冲击值影响极大:片状石墨严重割裂了金属基体,其尖角处应力集中,因此片状石墨铸铁呈脆性,冲击值很低,强度被大大削弱;而球铁则不同,只要基体组织合格,球化率愈高韧性愈好。(2)基体组织的影响。铁素体球铁的基体组织以铁素体为主,余为珠光体。渗碳体和磷共晶是有害组织,一般分别控制在3%和1%以下。铁素体含量愈高则韧性愈好。珠光体数量增加,则冲击值和伸长率下降。珠光体一般应在10%以下,且为分散存在,这样对韧性影响不大。
化学成分 在适当的孕育工艺条件下,提高碳当量将增加铁素体的含量,因而冲击值、伸长率随之上升,但碳当量过高,易引起石墨漂浮。石墨漂浮还和铸件厚度与冷却速度有关,砂型浇注中等厚度(10~40mm)的铸件,铸态铁素体球铁碳当量取4.4%~4.9%为宜,退火球铁的碳当量可取4.2%~4.8%,厚大件降低碳当量,薄小件提高碳当量。采用强化孕育工艺也宜降低碳当量。
各元素影响为:
(1)碳。有利于和球化,提高碳量有利于发挥材料的韧性。
(2)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有利于提高韧性,硅的孕育作用能细化共晶团和使磷共晶分散。韧性铁素体球铁的终硅含量一般控制在2.7%以下,如果生铁含锰量≤0.5%、磷≤0.7%,则终硅量可放宽至3.O%左右。
(3)锰。阻碍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分解。球铁的激冷倾向本已相当高,故对铁素体球铁应控制锰含量,一般应低于0.4%。对用退火生产的韧性铁素体球铁,其含锰量允许在0.6%。
(4)磷。在铸铁中会形成脆相,特别是三元磷共晶或复合磷共晶对韧性危害极大,常采用如下措施以削弱磷的有害作用:提高碳量,采取高碳低硅的成分方案,以阻碍三元磷共晶的析出;强化孕育以细化共晶团,使磷共晶分散;920~980C退火,使三元磷共晶或复合磷共晶转变成二元磷共晶,减少磷共晶的数量,改善球墨形状。采用金属型浇注成麻口,即和莱氏体及渗碳体组织,再经高温退火则可避免产生磷共晶。
(5)硫。其含量过高会使球化不稳定,而且会产生过多的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韧性,故要求原铁水硫量尽可能低,最好铁水采取脱硫措施(见铸铁碳当量和铸铁石墨漂浮)。
热处理 欲保证球铁高韧性,需采用硅、锰、磷和杂质甚少的原生铁,许多国家采用高纯生铁效果很好。中国生铁来源很广,杂质含量较高,铸态韧性不稳定,铁lie所以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铸件可采用退火的方法生产韧性球铁。
退火方法可根据对铸件质量要求分为高低温两阶段和低温退火两种。两者相比,常温冲击值相近且较稳定,低温冲击值略有差别,而前者低温冲击值较高而且波幅较小,因为两阶段退火使组织均匀化,减少了碳化物和晶界元素偏析。铸态组织中渗碳体超过3%时应进行两阶段退火,渗碳体不超过3%、珠光体不超过85%时,应进行低温退火。此外,磷共晶超过1%并且呈三元磷共晶或复合磷共晶存在时,应考虑进行两阶段退火。
高温退火温度要高于共析温度,一般为900~960℃,温度低渗碳体分解太慢,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甚至晶界氧化。低温退火温度一般在720~750℃。[1]为提高韧性,低温退火温度应尽量接近,但又不低于720C,这样铁素体晶粒较细。中国厂家几种退火规范列于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转载]0341-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组织
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组织
------牛眼状球铁,不是牛眼状铁素体
在google图片上搜索“牛眼状铁素体”,只找到几张照片。
数量之少,质量之低,有些意外。而且,大家的说法是:牛眼状铁素体;这不对。没有中间的石墨球的话,哪里有牛眼的意境。严格的、专业的称呼是: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
在google图片上搜索“牛的眼睛特写
照片”,也极少。从下面的照片,隐约可以看出:圆圆的黑色的虹膜(中间实瞳孔),周围白色的巩膜[1]。牛眼整体很圆,也常见;所以,“牛眼状球铁”的描述,首先,必然要包括铁素体、石墨。其次,至少从下面这张照片看,眼睛周围的深色皮毛,是不是恰好对应着白亮铁素体外面更广泛的灰、暗的“珠光体”?
图片源自网络,地址不详了
牛眼状球铁,一般是铸态的;可以通过后续的热处理来调整其金属基体组织[2]。
冷速较低时(壁厚处),球状石墨周围往往分布少量铁素体,呈牛眼状,铁素体的存在会降低强度(&15%);提高冷速(风冷、喷雾),可减少铁素体含量,但产生内应力,可正火后消除内应力退火,550~600℃,1~2h,空冷[3]。
球墨铸铁的基体也有铁素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珠光体三种,在后一种基体中球状石墨的周围总是铁素体,其外层才是珠光体,有如牛眼形状。这是由于共晶转变中形成的石墨是优良的石墨化中心,所以铁素体总是包围着石墨球。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前面两种基体[4]。
牛眼状球铁的组织形貌,是有数的几个从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直留在脑海中的图像。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称呼,也可以算是一个“俗称”;所以,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名。因此,许多情况下,大家并不这样书写。比如,在谢希文编写的《金属学实验》中,对应照片的下面是严格遵照专业水准说明的: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珠光体+铁素体基体)。
下面,提供几张清晰的照片。4%的硝酸酒精蚀刻,4-8s。主要是为了突出铁素体,珠光体就蚀刻过头了。
物镜倍数很低的时候,图案有些像梅花。石墨球越圆整,牛眼区域(石墨球+铁素体)也越圆整。孤立的牛眼区域可以看到,还可以看到多个区域连通在一起。有些区域可以看到大片(块)铁素体,却看不到石墨,这与二维截面截切三维牛眼区域时未截取到石墨球有关(可能还没截到,也可能截过去了)
仔细看铁素体区域,可以看到其内部的晶界。
这些图片算不上很好,原因是:样品使用很久了,仅仅抛光+蚀刻(否则,还是过一道最细的砂纸才好)。
图像的采集,由于有反光程度很差的石墨、珠光体,数量又居多,拍照的时候,开始忘了增加曝光时间,完全放任设备自动设置,找了一些发暗的照片,比如,第一张。很耗时间,所以不做过高的要求了。
参考资料:
崔崑.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81.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金相组织中常见的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济南峰志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济南峰志试验仪器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金相组织中常见的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
1、奥氏体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空隙处
2、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3、珠光体-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4、马氏体-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这种组织极易受腐蚀,光学显微镜下呈暗黑色针状组织,与下贝氏体很相似,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极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上一篇:&&&&下一篇:
点击排行&>&>&>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 收藏 查看&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
球墨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外文名nodular cast iron发展时间20世纪五十年合金元素C、Si、Mn、S、P等五大元素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球墨铸铁由工业生、等钢铁及其合金材料经过高温熔融和成型而得到,除Fe外,还含及其它
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若析出的呈条片状时的铸铁叫灰口铸铁或、呈蠕虫状时的铸铁叫蠕墨铸铁、呈团絮状时的铸铁叫或码铁、而呈球状时的铸铁就叫球墨铸铁。
球状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比其它形状石墨小,能使铸铁的强度达到基体组织强度的70~90%,抗拉可达120kgf/mm2,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
球墨铸铁除铁外的化学成分通常为:含量3.0~4.0%,含量1.8~3.2%,含、、总量不超过3.0%和适量的、镁等球化元素。
市面上球墨铸铁光谱标准样品成分如下:
    名称
  GBW01131a
  GBW01132a
  GBW01133a
  GBW01134a
  GBW01135a
  GBW01136a
  GBW01137a
  GBW01138a
  GBW01139a
  GBW01140a
  GBW01141a
  GBW01142a
  GBW01143a
  GBW01144a
  球铁差不多已在所有主要工业部门中得到应用,这些部门要求高的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耐严球墨铸铁重的热和机械冲击、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以及尺寸稳定性等。为了满足使用的这些变化、球墨铸铁现有许多,提供了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的一个很宽的。
如ISO1083所规定的大多数球墨铸铁铸件,主要是以非合金态生产的。显然,这个范围包括抗拉强度大于800/平方毫米,延伸率为2%的高强度牌号。另一个极端是高塑性牌号,其延伸率大于17%,而相应的强度较低(最低为370牛顿/平方毫米)。强度和延伸率并不是设计者选择材料的唯一根据,而其它决定性的重要性能还包括、、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和冲击性能等。另外,耐蚀性和抗氧化以及电磁性能对于设计者也许是关键的。为了满足这些特殊使用,研制了一组球铁,通常叫Ni一Resis球铁。这些奥氏体球铁,主要用镍、铬和锰,并且列入。
为珠光体型球墨铸铁,具有中高等强度、中等韧性和塑性,综合性能较高,耐磨性和减振性良好,铸造工艺性能良好等特点。能通过各种热处理改变其性能。主要用于各种动力机械曲轴、凸轮轴、连接轴、连杆、、离合器片、液压缸体等零部件。节能要求导致基本上重新设计零件,以达到轻、效率高,这球墨铸铁就必然要提醒设计者集中注意材料。球铁正日益被认为能提供高的强度一重量特性,并且能以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当球铁的吨位增加和渗透是很惊人的,这种材料决不能看到达到了它的全部潜力。基于这一点,不生产球铁的铸铁厂,建议很好地重新考虑这方面的可能性。
因此预料,随着代替灰铸铁、和铸银件,能亲眼看到球铁生产吨位的持续增加。出版的刊物对于帮助造厂在这面的力是有利的,虽然计值会变提高而改善。但铁水温度低于1450“C后孕育效果很差,RG值几乎不变。由表3可得:孕育铸铁的质量指标用铸造焦熔炼的比用冶金焦熔炼的高18%,值得注意的是相对硬度反而降低3%。[1]1947年英国H. Morrogh发现,在过共晶中附加铈,使其含量在0.02wt%以上时,石墨呈球状。1948年美国A. P. Ganganebin等人研究指出,在铸铁中添加镁,随后用孕育,当残余镁量大于0.04wt%时,得到球状石墨。从此以后,球墨铸铁开始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球墨铸铁世界球墨铸铁产量的75%是由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六国生产的。
我国球墨铸铁生产起步很早,1950年就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2009年我国球墨铸铁年产量达87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适合我国国情的稀土镁球化剂的研制成功,铸态球墨铸铁以及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等各个领域的生产技术和研究工作均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球墨铸铁具有高强度的塑韧性,其在国内外发展非常快,产量已经超过铸钢和可锻铸铁,成为仅次于灰铸铁的铸造合金材料。球墨铸铁中的石墨之所以成为球状,主要是在铁水中加入了能使石墨呈球状的球化剂。用球墨铸铁铸造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低价格等优点,非常符合汽车生产的要求,因此,球墨铸铁铸造技术在汽车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曲轴和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汽车底盘零件已分别在我国第二汽车厂、南京汽车厂和第一汽车厂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我国球墨铸铁生产达到了较高水平。球墨铸铁通过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突显出其优越性,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球墨铸铁将会应用于各大领域。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曲轴和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汽车底盘球墨铸铁曲轴模板零件分别在我国第二汽车厂、汽车厂和第一汽车厂相继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铸态球墨铸铁生产达到了较高水平。与之相适应的包外脱硫、双联法熔炼、瞬时孕育、孕育块技术以及音频检测和热分析快速分析等技术的采用,则标志着我国大量流水生产汽车铸件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2)试验研究了大断面(壁厚大于120mm)球墨铸铁的冶金因素以及相应的生产工艺措施。采用适量的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强制冷却、顺序凝固、延后孕育,必要时添加微量锑、铋等可防止球墨铸铁件中心部位的石墨畸变和组织疏松等,现已成功地制作了38吨重的大型复杂结构件,17.5吨重的柴油机体、截面为805mm的球墨铸铁轧辊等。在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中、晚期的冶铁遗址中出土的铁?,而现代的球墨铸铁则是迟至1947年才在国外研制成功的。我国古代的铸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含硅量都偏低,也就是说,在约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铁器中的球状石墨,就已由低硅的铸件经柔化退火的方法得到。这是我国古代铸铁技球墨铸铁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球墨铸铁以其优良的性能,在使用中有时可以代替昂贵的铸钢和锻钢,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国际冶金行业过去一直认为球墨铸铁是英国人于1947年发明的。某些学者甚至声称,没有现代科技,发明球墨铸铁是不可想象的。1981年,中国球铁专家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出土的513件古汉魏铁器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断定汉代中国就出现了球状石墨铸铁。有关在第18届科技史大会上宣读,轰动了铸造界和科技史界。国际冶金史专家于1987年对此进行验证后认为:古代中国已经摸索到了用铸铁柔化术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这对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义。1947年英国H.Morrogh发现,在过共晶灰口铸铁中附加铈,使其含量在0.02wt%以上时,石墨呈球状。1948年美国A.P.Ganganebin等人研究指出,在铸铁中添加,随后用硅铁孕育,当残余镁量大于0.04wt%时,得到球状石墨。从此以后,球墨铸铁开始了大规模。球状石墨周围的“牛眼状”铁素体球墨铸铁管和水平连续铸造球墨铸铁型材。中国已相继建成几个球墨铸铁管厂,且近几年还将有几个球墨铸铁管厂建成。2000年,中国年产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达90万吨。此外,中国自行研制的水平连续铸造球墨铸铁型材生产线已通过国家鉴定,并已有多家企业投产。再加上中国引进的一条,至2002年,中国年产球墨铸铁型材的能力达数万吨。  系统地测定了稀土镁球墨铸铁的性能及其他性能,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有关数据。测定了稀土镁球墨铸铁的、、等性能,结合金相标准研究了石墨和基体组织对球墨铸铁性能的影响规律。系统地测定了铁素体球墨铸铁在常温、低温、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各种性能。此外,还研究了稀土镁球墨铸铁的应力应变性能、小能量多冲抗力和断裂韧性,并开始用于指导生产。结合球墨铸铁齿轮的应用,还系统地研究了球墨铸铁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以及球墨铸铁齿轮的点蚀、剥落等。加入稀土提高性能
在高强度低合金球墨铸铁方面,除了对铜、钼研究较多外,还对镍、铌等进行了研究。在利用天然钒钛生铁制作钒钛合金球墨铸铁方面,国内一些单位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虽然在性能上不够稳定,但多年来的系统研究与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耐热球墨铸铁方面,除了中硅球墨铸铁以外,系统研究了Si+Al总量对稀土镁球墨铸铁抗生长能力的影响。我国研制的RQTAL5Si5耐热铸铁用作耐热炉条的使用寿命是的3倍,是普通耐热铸铁的2倍,并与日本Cr25Ni13Si2的使用寿命相当。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它在石油开采机械、化工设备、工业用炉器件上均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在耐酸球墨铸铁方面,我国生产的稀土高硅球墨铸铁比普通高硅铸铁的组织细小、均匀、致密,由此,抗蚀性能提高了10%~90%,并且其机械强度也有显著改善。
稀土能使石墨球化。自从H. Morrogh最先使用铈得到球墨铸铁以来,先后许多人研究了各种的球化行为,发现铈是最有效的球化元素,其他元素也均具有程度不等的球化能力。
结合国情,我国对稀土的球化作用进行了大量研制工作,发现稀土元素对常用的球墨铸铁成分(C3.6~3.8wt%,Si2.0~2.5wt%)来说,很难获得同镁球墨铸铁那样完整均匀的球状石墨;而且,当稀土量过高时,还会出现各种变态形的石墨,白口倾向也增大,但是,如果是高碳过共晶成分(C&4.0wt%),稀土残留量为0.12~0.15wt%时,可获得良好的球状石墨。
根据我国铁质差、含硫量高(冲天炉熔炼)和出铁温度低的情况,加入稀土是必要的。球化剂中镁是主导元素,稀土一方面可促进石墨球化;另一方面克服硫以及杂质元素的影响以保证球化也是必须的。
稀土防止干扰元素破坏球化。研究表明,当干扰元素Pb、Bi、Sb、Te、Ti等总量为0.05wt%时,加入0.01wt%(残余量)的稀土,可以完全中和干扰,并可抑制变态石墨的产生。我国绝大部分的生铁中含有钛,有的生铁中含钛高达0.2~0.3wt%,但稀土镁球化剂由于能使铁中的稀土残留量达0.02~0.03wt%,故仍可保证石墨球化良好。如果在球墨铸铁中加入0.02~0.03wt%Bi,则几乎把球状石墨完全破坏;若随后加入0.01~0.05wt%Ce,则又恢复原来的球化状态,这是由于Bi和Ce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稀土的形核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研究表明,含铈的孕育剂可使铁液在整个保持期中增加球数,使最终的组织中含有更多的石墨球和更小的白口倾向。经研究还表明,含稀土的孕育剂可改善球墨铸铁的孕育效果并显著提高抗衰退的能力。加入稀土可使石墨球数增多的原因可归结为:稀土可提供更多的晶核,但它与FeSi孕育相比所提供的晶核成分有所不同;稀土可使原来(存在于铁液中的)不活化的晶核得以长大,结果使铁液中总的晶核数量增多。奥氏体-贝氏体
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中国、美国、芬兰3个国家宣布研究成功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国际上统称ADI),这种材质的抗拉强度达1000MPa,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齿轮以及各种结构件,与合金钢相比,奥-贝球墨铸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已相继建成几个球墨铸铁管厂,且近几年还将有几个球墨铸铁管厂建成。2000年,我国年产球墨铸铁管达90万吨。此外,我国自行研制的水平连续铸造球墨铸铁型材生产线已通过国家鉴定,并已有多家企业投产。再加上我国引进的一条生产线,至2002年,我国年产球墨铸铁型材的能力达数万吨。(一)严格要求化学成分,对原铁液要求的碳硅含量比灰铸铁高,降低球墨铸铁中锰,磷,硫的含量
(二)铁液出炉温度比灰铸铁更高,以补偿球化,孕育处理时铁液温度的损失
(三)进行球化处理,即往铁液中添加球化剂
(四)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
(五)球墨铸铁流动性较差,收缩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浇注温度及较大的浇注系统尺寸,合理应用冒口,,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六)进行热处理各种铸铁代号,由表示该铸铁特征的汉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组成。当两种铸铁名称的代号字母相同时,可在该大写正体字母后加小写正体字母来区别。同一名称铸铁,需要细分时,取其细分特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排列在后面。
铸铁名称,代号及牌号表示方法
铸铁名称...............代号牌号..................表示方法实例
灰铸铁....................HT.........................HT100
蠕墨铸铁..................RuT........................RuT400
球墨铸铁..................QT.........................QT 400——17
黑心可锻铸铁..............KHT........................KHT300-06
白心可锻铸铁..............KBT........................KBT350-04
珠光体可锻铸铁............KZT........................KZT450-06
耐磨铸铁..................MT.........................MT Cu1PTi-150
抗磨白口铸铁..............KmBT.......................KmBTMn5Mo2Cu
抗磨球墨铸铁..............KmQT.......................KmQTMn6
冷硬铸铁..................LT.........................LTCrMoR
耐蚀铸铁..................ST.........................STSi15R
耐蚀球墨铸铁..............SQT........................SQTAl15Si5
耐热铸铁..................RT.........................RTCr2
耐热球墨铸铁..............RQT........................RQTA16
奥氏体铸铁................AT.........................----
...牌号中代号后面的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有两组数字时,第一组表示抗拉强度值,第二组表示延伸率值。两组数字中间用“一”隔开。
合金元素用国际元素符号表示,含量大于或等于1%时,用整数表示:小于1 %时一般不标注。常规元素(C、Si、Mn、S、p)一般不标注,有特殊作用时,才标注其元素符号及含量。....白口铸铁:白口铸铁中的碳全部以渗透碳体(Fe3c)形式存在,因断口呈亮白色。故称白口铸铁,由于有大量硬而脆的Fe3c,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很难加工。因此,在工业应用方面很少直接使用,只用于少数要求耐磨而不受冲击的制件,如拔丝模、球磨机铁球等。大多用作炼钢和可锻铸铁的坯料。
....灰口铸铁;铸铁中的碳大部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片状石墨存在。断口呈灰色。它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好,减磨性,耐磨性好、加上它熔化配料简单,成本低、广泛用于制造结构复杂铸件和耐磨件。
灰口铸铁按基体组织不同,分为铁素体基灰口铸铁、珠光体--铁素体基灰口铸铁和珠光体基灰口铸铁三类。
由于灰口铸铁内存在片状石墨,而石墨是一种密度小,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和韧性趋于零的组分。它的存在如同在钢的基体上存在大量小缺口,即减少承载面积,又增加裂纹源,所以灰口铸铁强度低、韧性差,不能进行压力加工。为改善其性能,在浇注前在铁水中加入一下量的硅铁,硅钙等孕育剂,使珠光体基体细化,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是用碳、硅含量较低的铁碳合金铸成白口铸铁坯件,再经过长时间高温退火处理,使渗碳体分解出团絮状石墨而成,即可锻铁是一种经过石墨化处理的白口铸铁。
可锻铸铁按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不同分两类;一类是黑心可锻铸铁和珠光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铁素体(F)基本+团絮状石墨;珠光体可锻铸铁组织主要是珠光体(P)基体+团絮状石墨。另一类是白心可锻铸铁,白心可锻铸铁组织决定于断面尺寸,小断面的以铁素体为基体,大断面的表面区域为铁素体、心部为珠光体和退火碳。
石墨变细小而均匀分布,经过这种孕育处理的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球墨铸铁:在铁水(球墨生铁)浇注前加一定量的球化剂(常用的有硅铁、镁等)使铸铁中石墨球化。由于碳(石墨)以球状存在于铸铁基体中,改善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大大提高。并具有耐磨、减震、工艺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广泛替代可锻铸铁及部分铸钢、锻钢件、如曲轴、连杆、轧辊、汽车后桥等。缩孔缩松
球墨铸铁由於其糊状凝固的特徵决定所生产的由於补缩不良经常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为了能在铸件生产以前预测这些缺陷情况,早在印年代国内外就开展了铸造过程数值类比。铸造过程数值类比是使用数值类比技术,在计算机虚拟的环境下类比实际铸件形成过程,包括金属液体的充型过程、冷却凝固过程、应力形成过程、判断成型过程中主要原素的影响程度,预测组织、性能和可能出现的缺陷,为优化工艺减少废品提供依据。
1962年丹麦的Forsund第一个采用电子计算机类比铸件的凝固过程,此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兰西等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于70年代末开始,大连理工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这一技术的研究,并分别于1980年发表了研究报告(郭可韧等,大型铸件凝固过程的数字类比,大连工学院学报,─16;沈阳铸造研究所,铸件凝固热场电子计算机类比,铸造,─22,此后在我国高等院校投入大量人力开展了这项研究。
在“六五”、“七五”期间国家攻关项目中部有计算机在铸造中应用的攻关项目,“六五”的项目为“大型铸钢件凝固控制”、“七五”项目为“大型铸钢件铸造工艺CAD”,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大大推展了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已分别能提供FT─Star和华铸CAE─Inte 4.0商品化学的软体并在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数值类比由前处理、中间计算和后处理三部分组成,包括几何模型的建立,格点划分,求解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数值计算,计算结果的处理及图形显示。其所用的数值类比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1)凝固过程数值类比,主要进行铸造过程的传热分析。包括数值计算方法的选择,潜热处理、缩孔缩捡预测判别,铸件、铸型界面传热问题处理。
(2)流动场数值类比,涉及动量、能量与质量传递,其难度较大。使用的数值求解技术有MAC 法、SAMC法,SOLA─AOF法以及SOLA一─MAC法。
(3)铸造应力类比,此项研究开展较晚,主要进行弹塑性状态应力分祈,目前有Heyn模型,弹塑性模型,Perzyna模型,统一内变量模型等。
(4)组织类比,尚处起步阶段。分巨视、中观和微视类比。能计算形核数,分析初晶类型,枝晶生长速度,类比组织转变,预测机械性能。目前有确定性模型,Monte、Cellular、Automaton等统计法模型、相场模型等。
计算机及其应用是迅速发展的技术领域,铸造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理应加强投入。研究开发计算机在铸造研究及生产领域的应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睁眼型式,闭眼浇注”的状态,计算机的应用也必将会促进球墨铸的应用和发展。
球墨铸铁件的生产过程中,在热处理、抛丸清理后或机加工时常会发现一些直径大约为0.5-3mm,形状为球形、椭圆状或针孔状内壁光滑的孔洞,这些孔洞一般在铸件表皮下2-3mm分布,这就是所谓的皮下气孔。
皮下气孔的形成是由于含镁铁液表面的张力大,容易形成氧化膜,这对阻碍析出气体和入侵气体的排出有一定影响,这些气体滞留于皮下就会形成气孔。另外,球墨铸铁糊状凝固特点使气体通道较早被堵塞,也会促进皮下气孔缺陷的形成。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光体球墨铸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