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练习五的第十五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第 三 单元/组教材分析项&&& 目&修改栏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总课时数:7课时&教 学 设 计课题&圆柱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教法、学法&观察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2、揭示课题。&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圆柱2.教学例1:认识圆柱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2.教学例1:认识圆柱(1)认识圆柱的面。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2)、认识圆柱的高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三、巩固练习&1.做第17、18页“做一做”习题。2.做第20页练习二的第1―2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板 书设 计&圆柱的认识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 └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作业布置&完成第20页练习二的第3―5题。&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教材注重加强学生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在操作中对问题的 。然后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将圆柱模型展开,引导学生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2、揭示课题。&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二、教学新识1.圆柱的侧面积。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3.教学例44.小结:
&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2)推导公式。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3)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Ch)(5)练习: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习题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3.教学例4(1)出示例4。(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需要注意些什么?(3)尝试计算 (4)订正。4.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够用.&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3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板 书设 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例4:① 侧面积:3.14×20×30=1884(平方厘米)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③&表面积:=(平方厘米)作业布置&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4、8、10、12题。&
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认识了圆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积方面丰富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模型教法、学法&观察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2、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教学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应用公式3、教学例6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2)教具演示。(3)通过观察,讨论。(4)引导归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应用公式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3、教学例6(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2)学生尝试完成例6。(3)集体订正。&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板 书设 计&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作业布置&完成第28页练习五的第4、5、7、13题。
教 学反 思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容积)之后,运用圆柱体内所装的水的体积不变的特征,来求不规则圆柱的容积,从而向学生参透“转化”的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教法、学法&观察比较、合作探究。课时序数& 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问题引入1、提出问题。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2、引导归纳。
&1、教学例7出示例7,(1)读题,理解题意:条件: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问题: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质疑。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3)实物演示。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4)尝试解决。3.14×(8÷2)2×7+3.14×(8÷2)2×18=3.14×16×(7+18)=1256(cm3)=1256(ml)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2、引导归纳。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习题。2、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15题。&四、分享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板 书设 计&解决问题例73.14×(8÷2)2×7+3.14×(8÷2)2×18=3.14×16×(7+18)=1256(cm3)=1256(ml)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五的第8――10题。教 学反 思&&
课题&圆锥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入手,使学生对圆锥进行初步感知,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认识圆锥的特征。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锥体模型教法、学法&观察探究、引导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1、引导观察主题图。2、揭示课题。&1、展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2、揭示课题:圆锥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3、测量圆锥的高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初步感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锥形物体。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后,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2)讨论交流。(3)认识圆锥的高。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4)引导归纳。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三、课堂练习
&1、活动游戏。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完成第32页“做一做”的习题。&四、分享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板 书设 计&圆锥的认识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作业布置&1、&向家长介绍圆锥形。2、&预习圆锥的体积。教 学反 思&&
课题&圆锥的体积&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教材按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导出公式进行编排,通过对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解决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教法、学法&实验操作,讨论探究,引导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问题引入1、提出问题。2、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1、提出问题。出示一个铅锤,并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2、教学例3.&
&1、教学例2。(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3)实验探究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4)讨论探究。(5)引导归纳。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2、教学例3.(1)出示例3(2)理解题意。(3)引导分析。 (4)尝试计算,指明板演,讲解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习题。2、完成练习六的第4―7题。&四、分享收获&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板 书设 计&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Sh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六的第8―10题。教 学反 思&&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圆锥模型教法、学法&回归所学,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要检查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2、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梳理1、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4、知识应用。&1、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1)圆柱的特征。(2)圆锥的特征。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1)出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2)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V= Sh)(3)做第37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圆锥体积的部分。4、知识应用。学生独立完成第37页第3、4题。&三、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七的第1、3、6题。&四、分享收获&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板 书设 计&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七的第2、4、5题。教 学反 思&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五2题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五2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五2题
47.1÷3.14÷2=7.5(厘米)(3.14×7.5²+47.1×35)×20=36502.5(平方厘米)望采纳
目送我们走出南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练习题15-第17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练习题15-17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高是底的,这个平;(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13的倍数中,最小的是26;②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③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例;(11)3.954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12)一袋面粉25千克,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13)六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缺勤人数多48人,缺;(14)把两根底面半径都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高是底的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13的倍数中,最小的是26。( )②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③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11)3.954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 )。(12)一袋面粉25千克,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袋面粉的 ,每份重( )千克。(13)六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缺勤人数多48人,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 ,这个班有学生( )人。(14)把两根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钢管用铁丝紧紧捆在一起,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要用铁丝( )厘米。2.选择题。(10分)(1)一根长5米的绳子,剪去 后,又剪去 米。求还剩多少米。正确的列式为( )。①5- - ②5×(1- - ) ③5×(1- )- (2)在三角形ABC中∠A-∠C=∠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3)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①3:2 ②3:5 ③5:3(4)用三个8和两个 0组成一个五位数,两个零都读出来的是( )。①88080 ②88008 ③80808(5)把5千克盐溶解在50千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①1:10 ②1:11 ③5:11(6)要使 是假分数, 是真分数,x应是( )。①6 ②7 ③8(7)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①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8)如果十月份恰好有四个星期日,那么10月1日不可能是( )。①星期四 ②星期五 ③星期一(9)用两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①48 ②24 ③40(10)四个学生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三个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9.94.98,第四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 )份。①96 ②97 ③993.计算。(1)直接写结果。(8分)1- = ÷ = 3.9+123+6.1=3.65×2.5×4= ( - )×12=11×(10+ )= ÷ +0.75×4=( )×( )=(2)用递等式计算。(10分)①97÷1-35.6÷35.6+0×6②2.75×5.8+4.2×2.75③〔48-(13× )+13× 〕÷④〔1- ÷( + × )〕÷⑤〔37.5-( + ×45)〕÷(7.05+6.45)4.解方程。(4分)(1)2.25+3x=11.25 (2)10:x= :5.下面各题,只列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8分)(1)亚新化肥厂五月份产尿素990吨,比四月份增产10%,四月份产尿素多少吨?(2)一根电线长100米,先用去全长的 ,又用去20米,还剩多少米?(3)一批图书,每小时装订480本,9小时可以装订完。如果要提前二小时完成任务,每小时应装订多少本?(4)一批自行车,合格的有495辆,不合格的有5辆,合格率是多少?(5)一个环形铁片,内圆直径是8厘米,外圆直径是10厘米,这个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一条水渠,王村和张村合修12天可以完成,王村独修要20天完成,张村独修要多少天完成?6.应用题。(30分)(1)一种手表现价45元,比原价降低了15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2)一列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行了2小时后,从乙城往甲城开出一列货车,4小时后与客车相遇,这时货车行了全程的 ,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一圆锥形谷堆底面周长是6.28米,高0.9米。若把它装在一个底面半径为2米的圆柱形粮囤里,可以堆多高?(4)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完成了总数的40%,师傅比徒弟多加工80个,师傅加工了多少个?(5)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房子长8厘米,宽6厘米,这间房子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奥林匹克攀登1.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6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20%,问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2.有甲.乙二人,已知甲的体重的 与乙的体重的 相等,甲的体重的 比乙的体重的 少 千克,求甲.乙二人的体重。3.某热电厂有一批煤炭,第一天用去这批煤炭的 ,第二天用去剩下的 ,第三天用去剩下的 ,第四天用去剩下的 ,第五天用去剩下的 ,第六天用去剩下的 ,这时还剩下120吨煤,问第一天.第二天共用煤多少吨?[4.有四个数,每次选取其中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5.用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再用另一块铁皮做底,怎样做才能使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最大?6.一个大圆柱体木料的底面半径是高的 ,把这根木料横截成两个小圆柱体木料,它们表面积的和为108平方厘米,这根大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六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 填空1.用0.2.4.6中的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2.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Y,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3.一根钢丝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钢丝的(
)。4.在0―5六张卡片中,选出四张卡片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其中一个两位数能整除另一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可能是(
)。5.写出一个比例,使它们的两个外项之积是18。如(
)。6.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之比是5:6,它们高的比是(
)7.一架战斗机最长飞行时间是6小时,每小时能飞行2000千米。如果这架战斗机从训练基地出发,大约飞行(
)千米后必须返回(途中不能加油)?8.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零件的直径是2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面积是(
)9.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2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
),余数是(
)。10.走同样一段路,小强要10分钟,小明要15分钟,小明与小强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11.一桶油重20千克,5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
)%,4天吃了(
)千克。12.十三亿六千万零八百,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13.把2.2小时:110分钟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14.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最多可以剪成(
)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15.(
)公顷=6.7平方千米
3升3毫升=(
)分= 2小时15分
7.27千克=(
):20=20÷(
)%=八成17.分解质因数:自然数A=2×3×T,自然数B=2×T×5,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6.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8.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量得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19.如果6A+5=8,那么3A+5=(
)。如果4X=5Y,那么Y:X= (
)。X和Y成(
)比例。20.自然数W(W&1)只有两个约数,它们是(
).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度,它的顶角是(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22.用一根长12分米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当长和宽都是整数时,面积有(
)种情况,最小是(
)平方分米.23.在一个长8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直径为2分米的圆片,最大可以剪(
)个.24.用2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25.有5盒录音磁带,每盒长10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请你设计一种最为合适的包装方式,使得包装更省纸,(重叠处不计)需包装纸(
)平方分米.26.一份稿件共5000字,小强20分钟打了40%,照这样的速度,他还要(
)分钟才能打完这份稿件。27.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
)种不同的长方形,其中周长最小是(
)。28.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都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高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29.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5倍,小明与爸爸的年龄比是(
),比值是(
)。30.一个棱长为8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平均切成八个小正方体后,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3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加上8,分母加上10,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个最简分数是(
)。32.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量得这个长方体的宽和高都是2分米,表面积增加了(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二. 判断题1.分子和分母是不同的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2.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3.自然数P的最大约数减去它最小倍数,差是1(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如果把边长增长A分米,则面积增加A2平方分米(
)5.两根同样长1米的绳子,一根剪去它的50%,另一根剪去0.5米,那么剩下的绳子也一样长。(
)6.小明和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他们的年龄之比不变. (
)7.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8.我们教室的空间大约是30立方米.(
)9.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
)10.有一个角是45°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11.一块长5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铁皮,可以截成32块.(
)12.如果8G=7W ,那么W:G=8:7
)三. 应用题1.小强对他们班家里有电脑的同学作了一个调查,他发现他们班家里有电脑的有18人,没有电脑的有20人,你知道小强班上同学家的电脑普及率吗?2.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45%,距离中点还有200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3.一个小圆锥体玩具被芳芳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底面积为3平方分米,高4分米的圆柱体量杯中,他发现正好水面上升了1分米。你能求出这个小圆锥体玩具的体积吗?4.国强化肥厂计划今年生产化肥250万吨,结果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计划的52%,如果下半年生产的和上半年的同样多,可超产多少万吨?5.两辆汽车同时从溧阳开往南京,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1.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6.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第二天又加工了15个,两天加工的零件和这批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水是由氢和氧按1:8化合而成的,现在实验室里有4千克氧,共可以化合成水多少千克? 一. 填空1.用0.2.4.6中的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2.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Y,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3.一根钢丝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钢丝的(
)。4.在0―5六张卡片中,选出四张卡片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其中一个两位数能整除另一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可能是(
)。5.写出一个比例,使它们的两个外项之积是18。如(
)。6.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之比是5:6,它们高的比是(
)7.一架战斗机最长飞行时间是6小时,每小时能飞行2000千米。如果这架战斗机从训练基地出发,大约飞行(
)千米后必须返回(途中不能加油)?8.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零件的直径是2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面积是(
)9.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2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
),余数是(
)。10.走同样一段路,小强要10分钟,小明要15分钟,小明与小强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11.一桶油重20千克,5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
)%,4天吃了(
)千克。12.十三亿六千万零八百,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13.把2.2小时:110分钟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14.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最多可以剪成(
)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15.(
)公顷=6.7平方千米
3升3毫升=(
)分= 2小时15分
7.27千克=(
):20=20÷(
)%=八成17.分解质因数:自然数A=2×3×T,自然数B=2×T×5,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6.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8.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量得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19.如果6A+5=8,那么3A+5=(
)。如果4X=5Y,那么Y:X= (
)。X和Y成(
)比例。20.自然数W(W&1)只有两个约数,它们是(
).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度,它的顶角是(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22.用一根长12分米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当长和宽都是整数时,面积有(
)种情况,最小是(
)平方分米.23.在一个长8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直径为2分米的圆片,最大可以剪(
)个.24.用2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25.有5盒录音磁带,每盒长10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请你设计一种最为合适的包装方式,使得包装更省纸,(重叠处不计)需包装纸(
)平方分米.26.一份稿件共5000字,小强20分钟打了40%,照这样的速度,他还要(
)分钟才能打完这份稿件。27.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
)种不同的长方形,其中周长最小是(
)。28.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都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高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29.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5倍,小明与爸爸的年龄比是(
),比值是(
)。30.一个棱长为8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平均切成八个小正方体后,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3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加上8,分母加上10,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个最简分数是(
)。32.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量得这个长方体的宽和高都是2分米,表面积增加了(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二. 判断题1.分子和分母是不同的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2.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3.自然数P的最大约数减去它最小倍数,差是1(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如果把边长增长A分米,则面积增加A2平方分米(
)5.两根同样长1米的绳子,一根剪去它的50%,另一根剪去0.5米,那么剩下的绳子也一样长(
)6.小明和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他们的年龄之比不变. (
)7.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8.我们教室的空间大约是30立方米.(
)9.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
)10.有一个角是45°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11.一块长5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铁皮,可以截成32块.(
)12.如果8G=7W ,那么W:G=8:7
)三. 应用题1.小强对他们班家里有电脑的同学作了一个调查,他发现他们班家里有电脑的有18人,没有电脑的有20人,你知道小强班上同学家的电脑普及率吗?2.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45%,距离中点还有200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3.一个小圆锥体玩具被芳芳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底面积为3平方分米,高4分米的圆柱体量杯中,他发现正好水面上升了1分米。你能求出这个小圆锥体玩具的体积吗?4.国强化肥厂计划今年生产化肥250万吨,结果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计划的52%,如果下半年生产的和上半年的同样多,可超产多少万吨?5.两辆汽车同时从溧阳开往南京,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1.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6.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第二天又加工了15个,两天加工的零件和这批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水是由氢和氧按1:8化合而成的,现在实验室里有4千克氧,共可以化合成水多少千克?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专业论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练习题15等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练习题 2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练习题班级___姓名___分数___ 一.填空题 1. 读作(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测试卷试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一、填空。 (14%) 1、把一根长 的铁丝平均分成 7 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 ,每...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练习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练习题 班级___姓名___分数___ 一.填空题 1. 读作(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总复习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总复习练习题_数学_小学...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总复习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总复习练习题_数学_小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有效参与合作构建高质课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 一、对号入座。...   2、互质的两个合数的积是60,这两个数分别是...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总复习试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数的认识总复习 姓名 1、由 8 个亿,8 个千万,7 个万,6 个千,5 个百组成的数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