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卅六都村棠峰毛氏红烧肉视频辈份

您要找的资源已被删除、已更名或暂时不可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2年,衢州市以“四级联创”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形成了市、县、乡、村、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江山市继荣获全省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之后,2012年又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十佳魅力新农村”。龙游县被认定为2012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县”,且得分居全省13个县之首。衢州市“四级联创”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已经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 中国论文网 /1/view-4152695.htm  注重美化环境与提升品质相结合,不断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整洁是基础,提升品质是根本。各地坚持一手抓中心村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促进农村环境整洁和美化;一手抓历史文化村落建设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抓好中心村建设,促进环境优美整洁。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把重点培育与连线成片相结合,持续推进“六化”工程建设,有效地引导人口向中心村、中心点集聚,通过人口的集聚效应带动产业、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同步集聚,推动农村各类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了一批诸如龙游城东小区、开化东晨小区、衢江后山小区等生态优美、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新型社区。全市累计启动中心村培育建设84个,已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60个,其中省重点示范中心村25个。2012年完成了中心村培育建设30个,其中省重点示范中心村7个。   抓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促进环境整洁有序。农房改造建设,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衢州市按照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农民公寓、拆旧建新、集中联建等方式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农房改造建设内涵。2012年,全市共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29106户,其中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6480户。在全省农房改造建设现场会上,衢州市作了典型发言。衢江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让农民愿意搬,搬得出。江山市坚持因村制宜,民主决策,分类指导,多类型多模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建设模式,涌现出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如贺村镇狮峰村的集镇集聚模式、大桥镇店边村的中心村集聚模式、新塘边镇卅六都村的整治空心村模式、四都镇上峰村的撤并自然村模式等。   抓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各地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并重,进一步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等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古村落文化游和农家乐体验游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柯城区积极开展“油菜花文化观光节”、“葡萄文化节”等农业观光活动。衢江区初步形成了黄坛口—药王山—天脊龙门的黄金旅游线、廿里—湖南—乌溪江的生态旅游线、云溪—莲花的现代农业观光线和樟潭—全旺—大洲的历史文化生态线。江山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作为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个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如今,现代农业产业和乡村休闲游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抓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农民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在精神生活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更高追求,从而使自身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文化村落充分体现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而且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在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之后,我市纷纷启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目前,我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班子组成、项目确定、规划编制、部门协调、要素保障、政策处理等相关工作已相继到位,全市5个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保护利用工作已全面启动,被省确认的116个一般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也渐显成效。龙游县注重挖掘开发历史文化项目,开发了社阳乡大公村“清明祭祖灯会”、溪口镇寺下村“状元文化节”、横山镇天池村“草龙文化节”等项目,拉近历史,延伸风景。江山市按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先后实施了清漾毛氏文化村、廿八都古镇、大陈特色文化村等历史文化村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让新村建设项目尽量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形成乡村观光旅游新亮点,既增彩,又生财,让农民在保护保全古建筑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质。   注重突出重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不断显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各地以示范乡镇、精品村为支点,以美丽乡村风景线为骨架,以“村庄整治”为基本面,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学的示范点,亮点纷呈,从整体上改变了衢州的农村风貌。   点上抓“示范”。一方面,培育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示范乡镇、精品村。各地按照“生态优美、底蕴深厚、环境美好、特色鲜明”的要求,从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乃至饮食、特产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掘乡镇、村的个性和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和“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努力打造支撑美丽乡村地域品牌的示范乡镇、精品村。2012年全市已有12个乡镇和40个行政村分别通过衢州市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精品村的验收。衢江区以“环境美、经济强、生活优、民风好”为目标,建成了“畲乡风情”洋坑村、“绿色神奇”茶坪村、“精致华丽”华家村、“三江集汇”乌溪桥村等一批具有个性魅力的特色精品村。开化县列出25个村进行重点打造,组织规划、建设、文化等部门进行专家会诊,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设计,从多方面进行提升,努力把村庄建设成旅游景点。另一方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沿线景观带。各地以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为区域重点,以沿线绿化、干净整洁、小品塑造、立面改造等为建设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了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景观带,并以此来示范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如龙游县突出抓好“一线一环”风情旅游线,即“北部十里荷花万亩富硒生态农业观光线、南部环灵山生态经济圈”,使之成为该县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布局最具特色、生态环境最为优美、农民增收最具潜力、历史文化最为深厚的示范区。常山县以“中国观赏石艺术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花卉苗木博览大道”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国省道等交通要道沿线的洁化、绿化、美化工作。   面上抓“两化”。各地按照“广泛覆盖、全面惠及、提升水平”的要求,深入实施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2012年重点抓好201个待整治村的洁化、绿化两项工作,把连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加快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如龙游县开展清洁家庭创建活动,组织万名妇女进党校学习贺田经验,增强农村妇女洁化、美化家庭的意识。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市里每个季度对各县(市、区)开展一次卫生检查,不定期开展暗访,检查结果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开化县规定县领导下基层必须检查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广泛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等活动。   注重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不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工作中突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各地以规划为龙头,加强指导、精心策划、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形成了一系列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全市已完成了14条美丽乡村沿线创建规划,完成了中心村规划编制288个。衢江区从实际出发,以建设“秀美衢江、幸福家园”为总定位,以“二圈三走廊”为主线,编制了各项规划。常山县按照“一线一特色”要求,完善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规划,着力打造“青石花石文化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花卉苗木博览大道”。开化县立足“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优势,以“建生态乡村、享品质生活”为基本要求,以“一线两环”沿线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六美”乡村建设。二是坚持持续投入。各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城市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2012年市财政追加了10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如柯城区明确区财政每年安排“美丽乡村、幸福柯城”建设专项资金3500万元,其中2000万元专门用于景观带和节点村建设,1500万元用于“十百工程”建设;江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50万元,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坚持项目整合。各有关部门积极整合项目,按照“来源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312绿化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良好氛围。常山县由规划建设局、农办、农业局、民政局和县委宣传部分别牵头抓好规划编制、环境整治、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和乡土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工程建设,将农村公路连网线、农家乐休闲旅游、来料加工业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系列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创建村,在项目、资金和技术指导服务上予以重点倾斜,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局面前所未有。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管理者与维护者。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各地始终把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农民参与度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建设和“幸福家庭”、“五美家庭”等评比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激活农民主体。柯城区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村集体不统包统揽,对一些农户直接受益的项目,诸如饮用水入户、宅间道硬化、赤膊墙粉刷、户厕改造等,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来完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创建“幸福家庭”、“五美家庭”、“和睦家庭”、“爱心家庭”、“五美家庭”等“五美农户”27596户。   注重政策激励与舆论引导相结合,不断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力   各地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全局工作,强化政策激励、舆论引导等的推动力,努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奋发进取、有所建树。一方面,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活动的通知》,市美丽乡村“四级联创”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制定下发了《衢州市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实施细则(试行)》,将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措施进一步明确。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推进美丽乡村“四级联创”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县(市、区)通过协调会、现场会和座谈会等形式,指导各部门、乡镇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寻找工作载体,研究落实举措。如柯城区制订出台了《柯城区“美丽乡村、幸福柯城”建设实施意见》,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价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纳入年度新农村建设考核及争先考核的重要内容;江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2012年建设“中国幸福乡村”的实施意见》等,不仅注重调动各乡村干部打造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同时对如何加强环境的维护、管理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长效保洁机制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有力地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各类活动开展,以制作电视专题片、编写工作简报、征集宣传标语、先进评比、发送宣传短信、设置创建广告牌、张贴创建倡议书、制定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强化舆论的推动力。市农办征集了全市100多条美丽乡村创建参考标语,通过农办系统干部投票,从中筛选出20多条,作为全市统一的宣传标语,籍此进一步扩大美丽乡村“四级联创”的影响面。联合市广电总台,制作了电视专题片《衢州市美丽乡村行》,向社会展示了我市美丽乡村创建成果。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组在江山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专题片拍摄活动,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江山市近年来在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龙游县还通过举办“美丽乡村诗词征文”、“美丽乡村摄影大奖赛”、“美丽乡村农民知识竞赛”、“美丽乡村—荷花节”和“美丽家庭”创评,在全市营造美丽乡村创建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衢州市农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江山市介绍_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地名网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
行政代码:330881身份证前6位:330881长途区号:0570 邮政编码:3240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县级市 车牌号码:浙H辖区面积:2019km2人口数量:约58万人人口密度:287人/km2 行政区划:
江山市相关网站:??????????????
68.34km2   双塔街道是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建立于2005年11月。境域东接上余镇,南及西南与碗窑乡、清湖镇及虎山街道接壤,西邻坛石镇,北连大陈乡及四都镇,市……
66.64km2  虎山街道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域东连碗窑乡,南接清湖、贺村两镇,西邻坛石镇,北及东北毗双塔街道,市区内以中山路为界,中山路以南属虎山街道。是江山市区两个街……
42.8km2  江山市四都镇地处江山市北部,距江山市区12公里,与衢州市柯城区交界,总面积42.8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5万人口。四都镇制造业基地属江山经济开发区……
67.2km2  清湖镇地处江山市西南郊,距市中心7.5公里,区域面积67.2平方公里,是江山的一个大镇。辖1个居委30个行政村,共9400户,3万2千人。2005年全镇……
124.6km2  概
述:坛石镇,属江山市,位于市境西北部,东北距江山城区虎山街道13公里,距市治衢州46.5公里。清末(1910年)设坛石乡,民国15年(1926年)……
  大桥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巩固建材企业在我市的骨干地位的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建材产品覆盖面,积极发展竹木深加工和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工业。2005……
53.06km2  淤头镇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地,位于江山市中西部,距城区20公里。东接清湖镇、石门镇、南连茅坂乡,西邻新塘边镇、吴村镇,北靠贺村镇。江山港自南往北从镇中……
47.8km2  新塘边镇位于江山市西南面,距市区26公里,淤(头)八(江西省玉山县八都)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区域面积47.8平方公里,有28个行政村,164个自然村,23……
  廿八都名源于宋熙宁四年(1070年),1931年始建镇,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
  青山接仙霞,碧水入钱塘。长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7.6摄氏度,年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250天。境内山川秀丽……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开好局打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机遇年、挑战年、闯关年、发展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82.3km2  贺村镇距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
94.3km2  凤林镇位于江山市境西南部,地处浙、赣两省交界,东北距江山市区25公里,距衢州市56公里。镇辖区东连石门镇,南接峡口镇,北界新塘边、淤头两镇,西交江西省玉……
204.7km2  峡口镇位于江山市域南部,距市区31公里,距衢州市区71公里,辖区东连石门张村2乡镇,南接保安、廿八都2乡镇,西交江西广丰县,北界凤林、石门2镇,全镇总面……
30.9km2  大陈乡位于江山市西北部,距城区12公里,北与常山县青石镇交界,距常山县城22公里,江常公路贯穿全境。全乡总面积30.9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53个村……
95.1km2  石门镇位于江山市区东南部19公里处,东接长台,北接清湖至市区,南与峡口毗邻,规划中的黄衢南高速公路出口处设在石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境内有风景秀丽的江郎……
  一、碗窑乡概况及特色碗窑乡地处江山城市东南部,距市区8公里,是个城郊山区混合型乡镇,全乡32个行政村,1.9万人,境内有蓄水量2.23亿立方米的碗窑水库……
73.4km2  保安乡位于江山市南端仙霞山脉,东邻原周村乡,西接广丰,南近廿八都,北靠峡口,距江山市区54公里,全乡总面积73.4平方公里。乡辖12个行政村,78个自然……
92.5km2  双溪口乡地处钱塘江源头,东邻遂昌,南依福建浦城,距江山市区80公里。全乡总面积92.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6万亩,辖8个行政村,4216人口。境……
135.4km2  张村乡地处江山市东南部,距江山市区28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35.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82099亩,耕地面积6393亩,是江山市偏僻的山区乡。下辖23个……
105.6km2  塘源口乡地处江山市东南部,东邻衢江区,南接遂昌县,江遂、晚长公路穿境而过,北离江山市区35公里,西距衢州机场6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28个行政村,……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属衢州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8°22′37″至118°48′48″和北纬28°15′26″至28°53′27″之间。东北面柯城区,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接壤,北连常山县。南北长70.75公里,东西宽41.75公里,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
    江山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浙赣铁路复线和已建成通车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镜。连接浙闽皖的205国道和经衢州直达杭州的617省道以及通往玉山、广丰等公路干线均经境内,通车里程655.05公里。
  〖环境资源〗
    地势南高北低,仙霞岭斜贯东南,怀玉山支脉盘亘西北,最高处为南部大龙岗,海拔1500.3米,最低处北部渡船头,海拔73米。主要河流为钱塘江水系的江山港,境内流长105千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1℃上下,年降水量毫米,日照时数2063.3小时,无霜期253天左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家畜家禽繁育。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耕地50.39万亩,其中水田40.34万亩;水面6.13万亩(可供养殖2.3万亩);山地231万亩,其中黄土丘陵76万亩。水力发电可开发量8.81万千瓦。地下矿藏有石灰石、萤石、白云石、原煤、石煤、磷矿石、铝土、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硅灰石等20余种。
  〖旅游景观〗
    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67%,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大小水库500多座。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江郎山,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以及清漾毛氏祖居、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境南仙霞岭地处浙闽要冲,旧有“仙霞天险”之称。唐代黄巢起义军在此刊山伐道,进军福建。岭上仙霞关,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郎山三爿巨石耸立,高260余米,形如天柱,雄伟壮观。市郊南有老虎山,西有鸡公山,城北“百祜(hu)塔”、“凝秀塔”隔江对峙。大陈岭、坛石、大桥一带的天然岩洞,奇异瑰丽,各具特色。
    江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南25公里处,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交通便捷。总面积51.39平方公里,涵盖江郎山景区、月亮湖景区、仙霞岭景区、廿八都古镇、浮盖堆石洞群等五大景区。名胜区内飞霞削翠,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身,集奇山秀水、古道雄关、古镇秘宅于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廿八都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以公共建筑--民间工艺--文艺活动--格扇窗--门与门拱--木雕--石雕--彩绘壁画为主要特色。
  〖行政区划〗
    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辖13镇6乡2个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14万。
    截至日,江山市辖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虎山街道、双塔街道;上余镇、四都镇、贺村镇、淤头镇、凤林镇、峡口镇、长台镇、石门镇、大桥镇、清湖镇、坛石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张村乡、保安乡、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
    2000年,江山市辖15个镇、1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7322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须江镇 92898 上余镇 26983 四都镇 12591 贺村镇 25901 清湖镇 27961 坛石镇 22281 大桥镇 15820 吴村镇 17323 淤头镇 22401 新塘边镇 23652 凤林镇 10155 峡口镇 27691 廿八都镇 8675 长台镇 13313 石门镇 19432 塘岭乡 3977 大陈乡 6861 何家山乡 16232 碗窑乡 15731 卅二都乡 7038 茅坂乡 13113 江郎乡 6010 保安乡 5309 大峦口乡 4084 周村乡 3282 定村乡 2835 双溪口乡 3117 张村乡 9132 塘源口乡 9424以下地名与江山市面积相当:
江山市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江山市怎么看? ---说两句吧!
13楼 网友117.136.165.104于 19:59:36发表:寻人:凤林镇 三十二都 张公山村 新屋底 周惠丰
12楼 网友61.167.203.242于 11:31:32发表:这周边有个菩提庄吗?
11楼 网友61.153.225.94于 13:22:05发表:节日回家
10楼 网友115.239.212.199于 15:51:08发表:江山,我当兵的地方,老虎山下,青春的岁月,想念的地方。
9楼 网友221.12.138.182于 15:20:00发表:江山人,赞一个
8楼 网友125.105.206.53于 16:23:46发表:俺是外地人在江山工作,江山风景地理位置还不错,经济开放度一般,城市建设不好,市民文明程度不及长三角地区,江山人能干,特别是到外地的江山人,江山的干部不怎的
7楼 网友223.203.187.6于 10:24:26发表:好想家乡啊,为了生活东奔西跑,不知家乡有什么小投资的好项目,回家发展,多好啊!
6楼 网友223.203.187.6于 10:17:47发表:好想家乡啊,为了生活东奔西跑,想回家了,不知有什么小投资的好项目。
5楼 网友183.157.54.243于 19:58:47发表:我也是江山的这今年变化真的好大
4楼 网友125.105.167.170于 19:29:52发表:震华家电城
3楼 网友59.56.172.220于 22:40:23发表:就一个字好
2楼 网友59.56.172.220于 22:39:05发表:我也是江山人,只不过已在厦门呆了19年了。今年回家一定好好玩一下
1楼 网友119.121.50.50于 6:45:34发表:作为一个在外地打工的江山人来说,我是值得骄傲的。
有些不足的地方我还是想说一下:例如(峡口镇/枫石村/碗厂)的做瓷器的遗址怎么不提出来呢/跟我们的那些(中国)或(外国)兄弟姐妹们讲一下不好吗,你们有人老说:那里要做什么旅游景区,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没有搞呢。你们这样说出来做不到。难道不觉得心里那个吗|
全国地名搜索
衢州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衢州江山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font color="#0881
地址:中山路118号
邮编:324100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属衢州市,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8°22′37″-118°48′48″和北纬28°15′26″-28°53′27″之间。东北面柯城区,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接壤,北连常山县。南北长70.75公里,东西宽41.75公里,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浙江省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1987年撤县设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60.69万,下辖12镇5乡2街道、291个行政村13个社区。浙赣铁路复线和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首个“中国村歌之乡”、“中国幸福乡村”。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面积2019.4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陆地)、全衢州市土地总面积的2.02%和22.86%,有平坂和溪间谷地、岗地、低丘、高丘、低山、中山多种地貌类型,其中岗地和丘陵山地共占总面积的88.8%,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71.2%。大面积的山地为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地貌的立体分层也为多种经营奠定了基础,山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
  【矿产资源】江山市属震旦系至第四系诸地层基本齐全,特别是石灰系、二迭系两套地层发育良好,而且分布较广,具有一定成矿条件,矿藏以非金属矿为主,有石灰石、萤石、白云石、原煤、石煤、磷矿石、铝土、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等20佘种。据探查,原煤地质储量约500万吨,石煤地质储量约1亿吨,萤石矿地质储量约100万吨,硅灰石储量约100万吨,硬质耐火粘土地质储量100万吨以上,石灰石分布颇广,以市域北部地区最为集中,且储量大。
  【水资源】江山市雨水量充沛,年降水总量1648.1毫米,河流年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底下径流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000立方米。
  【生物资源】江山市优越的气候条件、多样的地貌、土壤营造了优越的生存空间,生物种类繁多。自然植被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4个组、7个类型、15个群系,木本植物87科、232属、643种,其中属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树种27种。动物方面,有脊椎动物200种左右,其中哺乳类40-50种,鸟类107种,爬行类20-30种,两栖类10多种,鱼类约10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0多种,列入一级保护的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虎、云豹等。
  【旅游资源】江山市山川秀丽,河湖清幽,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主要景区有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巍峨参天的三石、伟人峰、一线天等江郎八景,有仙霞岭的仙霞古道、千年古关,廿八都古镇及戴笠故居,市区有形象传神的老虎山、鸡公山、西山、须江公园、古码头,隔江相望的百枯、凝秀双塔及大陈岭溶洞群。此外,还有古生物遗迹、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窑址、古寺庙、碑刻等珍贵文物。
  【行政区划】
  截止2014年3月,江山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60.13万,下辖12个镇5个乡2个街道、291个行政村13个社区。
  双塔街道辖:天余村、新塘坞村、丰足村、莲塘村、灵泉村、坳里村、和贤村、郑村村、赵家村、塔东村、缸甫底村、五家山村、上耀村、黄家村、陈村村、召石村、金家村、路垄村、社后村、杨敦村;县前社区、周家青社区、民声社区、城北社区、乌木山社区
  虎山街道:溪东村、孝子村、平棋村、达道村、何家山村、江山底村、店前村、彭里村、金坞村、麻车村、荷塘村;市心社区、东门社区、安泰社区、南门社区、西门社区、江东社区、城南社区、桐岭社区。
  上余镇:大溪滩村、余航村、山头村、一都江村、李坪村、高洋村、大夫第村、木车村、迎宾村、方家村、上余村、七一村、五程村、湖珠村、陶村村、塘岭一村、江村畲族民族村、塘岭二村、塘岭三村、苦叶田村、望江村。
  四都镇:四都村、傅筑园村、江北村、上峰村、双溪村、埠头村、前岭村、金山村。
  贺村镇:贺村村、友爱村、狮峰村、富益村、明星村、溪淤村、幸福村、丰益村、大贤坂村、河东村、敖坪村、湖前村、八里坂村、东山头村、吴村村、耕读村、水晶山底村、羡稼村、诗坊村、龙头村、南塘村、寺后村、长埂村、山底村、青塘尾村、佛堂村、后源村、严麻车村、贺山头村、三塘村&淤头村、淤前村、高路村、达埂村、棠坂村、永兴坞村、石后村、市上村、礼贤村、华塔村、陈塘村、山塘村、通贤村、万青山村、乌鹰垄村。
  清湖镇:清湖一村、清湖二村、清湖三村、路陈村、蔡家山村、新塘底村、路口村、童家村、七斗村、蔡家村、毛塘村、浮桥头村、祝家坂村、泉家垄村、乐意村、九村村、十村村、贺周村、和睦村、华夏村、贺仓村、读溪口村、东儒村、花园岗村、前村村、清泉村。
  坛石镇:坛石村、定家坞村、郭丰村、郭丰坞村、新叶村、占塘村、潭边村、上王村、占村村、鳌头村、横渡村、上溪村、五圳村
  大桥镇:大桥村、冷水村、陈家村、上仓村、福塘村、湖游村、葩坞村、新桥村、桥头村、仕阳村、仕阳尾村、西坂村、店边村、芳源村、黄石村。
  新塘边镇:新塘边村、勤俭村、千坞村、外坞村、毛村山头村、毛家仓村、达路边村、爱丰村、塘边村、东亭村、日月村、东陈村、上平天村、恩深村、永丰村、东山村、彭村村、上洋村、卅六都村
  长台镇:长台村、长兴村、贺新村、花园村、长安村、朝旭村、华峰村、乾湖村。
  石门镇:溪底村、泉塘村、延龄村、新群村、清漾村、岭底村、金炉村、界牌村、琚家岗村、灵岗口村、长山源村、达篷村、郎峰村、西山村、江郎山村。
  凤林镇:凤祥村、凤里村、凤溪村、中岗村、大悲山村、高坂村、白沙村、卅二都村、苗青头村、花溪岙村、桃源村、茅坂村、英岸村、株树村、政棠村、官田村、游溪村、南坞村。
  峡口镇:峡西村、双潭村、峡北村、峡东村、峡南村、同桥村、地山岗村、新和村、连丰村、王村村、柴村村、广渡村、三卿口村、枫石村、合新村、定村村、大峦口村、峡新村。
  廿八都镇:浔里村、花桥村、枫溪村、兴墩村、坚强村、山峰村、林丰村、浮盖山村、周村村。
  大陈乡:早田坂村、大唐村、夏家村、大陈村、红星村、乌龙村。
  碗窑乡:源口村、协里村、双龙村、红石桥村、桑淤村、和源村、府前村、达河村、碗窑村、金龙村、天井村、凤凰村。
  张村乡:先锋村、秀峰村、塔山村、安顶村、太阳山村、琚源村、双合丰村、玉坑口村、毛长甫村、龙头店村、双溪口村。
  塘源口乡:塘源口村、仓坂村、塘源村、青石村、洪福村、仓源村、前墩村、百石村、冷浆塘村。
  保安乡:保安村、后坂村、西洋村、赵宅门村、化龙溪村、裴家地村、龙溪村。
  【历史沿革】
  江山历史悠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1987年撤县设市。
  春秋战国时,江山为姑蔑一部分。春秋末国属越国,战国后期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属会稽郡太末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太末县为末治县,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太末县名。先后属末治县、太末县。东汉初平三年(192),析太末县西部置新安县,属会稽郡新安县。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266),划会稽郡一部置东阳郡,属东阳郡新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信安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东阳郡改为金华郡,隋朝初年,又易名婺州,大业三年(607)复为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信安县之南川置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得名,隶属越州总管府衢州,为江山建县之始。武德六年,属婺州管辖,垂拱二年(686),恢复衢州,江山属衢州信安县,689年复置须江县,属衢州。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吴越宝正六年(931),钱B因县南有江郎山,改须江县为江山县,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名礼贤县,1276年复名江山。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属衢州军政分府管辖。民国元年,直属于省。三年,省以下设道,属金华道,16年废,24年,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37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
  日江山县解放,属衢州专区。1955年改属金华专区。1985年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属衢州市。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县级),属衢州。
  2000年,江山市辖15个镇、14个乡。须江镇、上余镇、四都镇&、贺村镇、清湖镇、坛石镇、大桥镇、吴村镇、淤头镇、新塘边镇&、凤林镇、峡口镇、廿八都镇、长台镇、石门镇、塘岭乡、大陈乡&、何家山乡、碗窑乡、卅二都乡、茅坂乡、江郎乡、保安乡、大峦口乡、周村乡、定村乡、双溪口乡、张村乡、塘源口乡。
  日,江山市辖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虎山街道、双塔街道;上余镇、四都镇、贺村镇、淤头镇、凤林镇、峡口镇、长台镇、石门镇、大桥镇、清湖镇、坛石镇、新塘边镇、廿八都镇;张村乡、保安乡、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2012年6月,江山市辖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廿八都镇;张村乡、保安乡、碗窑乡、大陈乡、塘源口乡、双溪口乡。
  2014年1月,撤销双溪口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张村乡。调整后,张村乡辖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秀峰村秀峰路61号。双溪口乡引坂村、高滩村、东积村、东积尾村、老佛岩村五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即双溪口村)的村,并入张村乡的行政区划。&
江山市气候概况
  (1)地形、地貌
  江山市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其中平坂和溪间谷地占11.2%,山地丘陵占88.8%,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为河谷地带,整体为不对称的“凹状”。市域东南部为仙霞岭山脉,从福建浦城与江山市交界处枫林关入境,往东延伸,以中山为主,山势陡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5座,最高峰1500.3米;西北为怀玉山支脉,从江山大桥镇杨岗入境,为江山与常山的分界线,以低山为主,山势较缓,最高峰湖山尖895.4米;中部为河谷盆地,东起江山四都一带,呈长条状向西南延伸至江西省境内。盆地内,江山江两岸,峡口至茅坂段为冲击平原,西部为红岩低丘,东北部长台溪切穿和睦一带高丘,形成山前的红土低丘和冲击扇。
  (2)水文、地质
  江山市年径流总量2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20.5亿立方米,地下径流2.3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江山港江,为钱塘江的上游支流,属山区性河流,落差较大。水位、流量、流速的变化,深受降水变化影响,变化量较大。汛期一般出现在每年4月以后,特别是5-6月为降水集中的梅雨季节,汛期河水含沙量高,枯水期出现在7-8月伏旱期及以后时期。
  江山市区域构造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测区位于华夏台背斜与钱塘江负向斜交界处,在江(山)一一绍(兴)深大断裂带之西南段西北侧,钱塘江负向斜的西南缘。肖(山)一一球(川)活动性大断裂带位于江山西北,距市区30公里。本区在江(山)一一绍(兴)等深大断裂带的控制下,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环境多变,地层较齐全,构造复杂。
  (3)气候、气象
  江山市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有盆地气候的某些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7.0℃,无霜期为249.7天左右,因地形影响,市域内雨热水平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中北部海拔250米以下河谷丘陵和平坂,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南部中、低山地,年平均气温不足17℃。1月平均气温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在5℃以上。东部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区,不足4.5℃。南部中、低山区4.5~5.0℃。全区日照时空分布不均,河谷平坂地区,全年日照可达2063.3小时,山地丘陵地区,云雾较多,日照百分率较小。降水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南部山区为多雨区,年降水在2000毫米以上,中北部降水量较少,最多不过1700毫米。市境相对湿度75%~85%。南部山区较高,周村83%;中北部平坂丘陵较低,坛石为76%。本区内灾害天气较多,危害比较严重。
热点关注政府
实用工具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氏宗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