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笑古筝不加摇指的

少儿古筝学习中的摇指是不是一定要用小指支在琴头上?_百度知道
少儿古筝学习中的摇指是不是一定要用小指支在琴头上?
提问者采纳
每师教候能习惯指支琴叫扎桩摇指支弦叫悬摇 悬摇初者说比较容易弹奏并建议初悬摇数能形似扎桩摇指力度幅度更容易控制频率更稳定且初者说更扎实掌握摇指手腕要领太早练习悬摇能留摇指全手臂都起摆错误习惯且初者说表演尽量采取扎桩摇让音质频率都些
提问者评价
说的逻辑性强,我赞成,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刚始习先练习食指摇手腕放前岳山附近再练习悬手摇才扎桩摇说用指支撑遥指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刚始扎桩摇主要练习控制手腕使能摆起练再指提起用悬空揺
刚学的话是要这样的,小朋友不要刻意去练不支小拇指的,我好像是学到7及时,有一个曲子的需要才不支小拇指的,在弹别的曲子时,也支小拇指,小朋友好好加油哦
就像素描一样!主要要下功夫啊!加油啊! ...放松,放松,可以慢慢来,但一定要摇而不是移另外吗,每天都要花些时间在摇指上,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 ...
古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古筝学习两种完全不同的悬腕摇指
古筝学习两种完全不同的悬腕摇指
日期:&&来源:中音在线&&编辑:叶老师&&浏览次数:
导语:  经常看见有人说只会悬腕摇,不会扎桩摇,可是也有人说先学了扎桩,然后就可以转换成悬腕。看上去好像非常矛盾,扎桩和悬腕到底是相辅相成的还是互相排斥的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只不过有一点,他们所说的悬腕摇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一直在自学古筝。在学到摇指的时候,看了很多视频,也练习了扎桩摇。但是在学到悬腕的时候就困惑了。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时候说得完全不一样。看了众多的视频文档以后,终于有一天,看到了宋婷婷写的论文《古筝教学的几种摇指技法训练》,才终于恍若大悟:原来悬腕摇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原文如下:
  (八)悬腕压腕摇
  1.悬腕压腕摇指是在扎桩压腕摇指基础上,小指放松并自然收拢,使力点完全转移到大指上。
  2.其优点明显较扎桩压腕摇指更灵活,音色更丰富。
  3.在弹奏中注意将义甲与筝弦调整为90度角。
  (九)悬腕提腕摇
  1.悬腕提腕摇在当代古筝摇指演奏技法中难度最大,运用最广,音色最美、最通透,表现力最强,此技法由中国音乐学院李婉芬教授首创的,后由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推广并发展完善。
  经常看见有人说只会悬腕摇,不会扎桩摇,可是也有人说先学了扎桩,然后就可以转换成悬腕。看上去好像非常矛盾,扎桩和悬腕到底是相辅相成的还是互相排斥的呢?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只不过有一点,他们所说的悬腕摇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一直在自学古筝。在学到摇指的时候,看了很多视频,也练习了扎桩摇。但是在学到悬腕的时候就困惑了。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时候说得完全不一样。看了众多的视频文档以后,终于有一天,看到了宋婷婷写的论文《古筝教学的几种摇指技法训练》,才终于恍若大悟:原来悬腕摇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原文如下:
  (八)悬腕压腕摇
  1.悬腕压腕摇指是在扎桩压腕摇指基础上,小指放松并自然收拢,使力点完全转移到大指上。
  2.其优点明显较扎桩压腕摇指更灵活,音色更丰富。
  3.在弹奏中注意将义甲与筝弦调整为90度角。
  (九)悬腕提腕摇
  1.悬腕提腕摇在当代古筝摇指演奏技法中难度最大,运用最广,音色最美、最通透,表现力最强,此技法由中国音乐学院李婉芬教授首创的,后由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推广并发展完善。
  2.悬腕提腕摇的最大特点在于手臂完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摇指与弹奏衔接便利自如,音色统一,可以在快速弹奏中随意穿插摇指。
  3.在训练中注意培养小臂肌肉的力度,如果在训练中发现手腕或大臂酸痛,说明用力方向出现偏差。义甲与筝弦成垂直方向,而甲面与筝弦成30度角。
  4.在单弦练习中,注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力点轮换交替;在过弦练习中,要做到无痕换弦,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那种先扎桩摇然后再悬腕摇的,属于第一种,悬腕压腕摇。这种摇指的特点是手腕要往下压,靠小臂旋转发力。而那些只会悬腕不会扎桩的,多半学的是林玲老师教的那种悬腕提腕摇,手腕是提起来的,跟其他弹奏指法的姿势一样,手臂不动,只是手腕动。这两种悬腕摇的发力方法完全不同,当然没办法通用。如果你已经学好了一种要学另外一种,相当于重新再学一遍摇指,不容易的。
  引用下网上 秀逗魔导士 的话:
  “悬不悬腕”并不能成为区分摇指类型的一个关键词。
  “发力的方法”才是区分摇指类型的一个关键词。
  现在筝人所常用的摇指主要是下面两种:
  1:腕动摇奏法:所谓李婉芬教授首创者,演奏特点是以腕部为主要发力点,腕部不塌陷,小指不支撑。
  2:浙派传统长摇:演奏腕部必须塌陷,实际发力主要来自于小臂的转动,常以小指支撑于岳山外。水平到家者也有收起小指的。
  早期的阵营分得很清楚:中国院用前者,中央院用后者。早期毕业的学生能明显区分。
  不过现在因为师资和附中学生渐渐溶合,“腕动摇奏法”谁都可以拿来用了。
  很多同学都为选择哪种摇指苦恼,其实没必要,学会学好一种就足够应用。
  虽然这两种摇指各有趣味,区分运用很有讲究,但腕动摇奏”也并不都是声线单薄,颗粒绵软。“浙派传统长摇”也完全可以做到在弦面随意走动,衔接自如。
  所以没必要一定都掌握,关键是坚持选择并弹好弹精。
  当然要是已经全部掌握并随心所欲那更好。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主&&讲:李雄英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主&&讲:李雄英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页数:173页isbn:7-103-01302-0购买价:18元
&&& 任何一样乐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筝最佳使用时期可达20年之久。既便过...
  蒙古筝,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其...
Copyright &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010- 邮箱: 京ICP备号古筝摇指的效果和琵琶轮指的效果听起来是不是差不多呀?_古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381贴子:
古筝摇指的效果和琵琶轮指的效果听起来是不是差不多呀?收藏
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古筝还要轮指呢?
我觉得是不一样的~~古筝的摇指 只是在琴弦的一个地方固定的摇~~音色稍微有点单一而轮指的话,是四个指头轮 音色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好像还比摇指的声音显得有颗粒感~~
个人觉得琵琶声音还是古筝声音好听~~
听起来不一样呀 很容易分开的琵琶颗粒感超好 我不会告诉你其实我在学校学柳琴的时侯都在偷偷听琵琶 再偷偷的学
个人也觉得琵琶声音还是古筝好听,琵琶指甲跟古筝指甲带的相反的吧~其实乐器都通的啦~
是的,琵琶颗粒感强。各有各的韵味。都挺好听的
古筝摇指跟琵琶轮指怎么会一样?两者没有可比性。再说了你说的轮指是三指轮还是四指还是五指轮?摇指又指那种?大指单音摇?还是双摇还是三摇或五摇,扫摇?区别很大的,没有可比性无论音高还是音色。虽然琵琶很贴近古筝,但是两者确实没法比…
表示我现在听听还是能分得清的。。。有个朋友是学琵琶的、已经十级了。。超级好听的~~就是特喜欢那个轮指~但是摇指也很好听啦~~所以不觉得有可比性= =o(╯□╰)o都好听嘛~
肯定不一样啊···其实我分不太清楚古筝、琵琶的音色。但是很明显,筝的音音越高越接近琵琶。因为琵琶的音颗粒性更强,筝悠远一点。
回复1楼:竹竹小朋友多听听古筝和琵琶就能分清了,呵呵。两者区别太大了……
我喜欢古筝那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当然了,各有各的好,琵琶也不错,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想接触接触琵琶。。。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如何速成古筝沧海一声笑?_百度知道
如何速成古筝沧海一声笑?
点古筝概基本指托双托摇指类没扫弦现想速曲看沧海声笑谱标记认识没教视频说比较清楚或者别能速首曲啊
单手我想弹双手...
提问者采纳
右手:6(用撮加低音6)5(托)3(抹)2(托)1(摇指)左手:倍低音1(拇指肉指配右手撮6)倍低音136琶音(配右手遥指1)右手:32165同左手:倍低音1(拇指肉指配右手撮3)倍低音235琶音(配右手遥指5)其参考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我句句给写吧65321
食指指食指指 1235食指完653212
第二段665321
不会扫弦就不扫嘛。没事,多练练就好了,不要着急。淡定最好。
扫弦是琵琶指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往外按顺序往外扫弦。古筝只有扫摇。不知你是不是问这个。
扫摇,在普通摇指法(不扎桩情况)上再用中指,无名指往里扫一个八度的弦。
想速成一首曲子,当然要多听。网上有沧海一声笑。如果有绝对音感就更好了。
我也只是一个刚入8级的小卒,其他的等大师回答吧!o(^-^)o
找你老师,或者找个懂的人,让他给你改成单手谱~~~我当时就是学的单手的,但是自己找人写的。很简单的~~65321 ~网上那些都是很复杂的。看起来都晕。
只有5个音的曲子,会一点音乐的人,一定会…的
想速成 就练最简单的那段吧 刚进门就狠容易会 都是大托的那一小段
沧海一声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海一声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