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海竿钓鱼视频的启示一样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5钓鱼的启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钓鱼的启示作文(要有关父母教育我一件事)390字_百度知道
钓鱼的启示作文(要有关父母教育我一件事)390字
绝对不能马虎大意,我陆续钓到了很多鱼,而且还在玉米地里挖来了一些蚯蚓,湖里时不是的都有很小的浪打到坡上来,就想做事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一样。  我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收获。到了水库我们把蚯蚓穿到各自的鱼勾里去然后再扔都水里去。”我听到爸爸的教诲以后,要等到鱼儿完全上钩才可以耍上来的,而且,果然。突然我的鱼钩抖了一下,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家乡的一个辽阔的水库钓鱼,有所收获,我的心一急就把鱼钩用力的耍了上来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只要你不要用一点儿马虎做事来才会成功,这时走来了爸爸说:“钓鱼要有耐心。  从此之后每当我做起事来我都会有所警戒,开始变得有耐心起来。  我们把我们以前用过得钓鱼竿拿出来用,结果连诱饵蚯蚓都没有了,我吃饱了之后就到房间去睡了,晚上妈妈还用我钓到的鱼做了一道美味蒸鱼,这意味着鱼儿上钩了
其他类似问题
钓鱼的启示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15页免费6页免费8页免费7页免费23页2下载券35页2下载券2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5下载券6页1下载券20页1下载券15页1下载券21页1下载券
五年级语文上册钓鱼的启示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钓鱼的启示》教学辩课实录
&&&&&&&&&&&&&&
《钓鱼的启示》教学辩课实录
主持人:亲爱的老师们,我觉得我们像一家人一样,所以接下来的活动会更热闹,更有意思,“辩课”活动实际上开始于2008年,2008年,诸校长上了一篇课文,叫《特殊的葬礼》,《特殊的葬礼》实录发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时候,总编李振村就给这篇文章做了一个点评。
结果就在网上辩论了起来,那么这一辩,李老师就在网上看见了,对这个网友的评论又不服气,于是他又开始在网上开始辩了,当时在网上辩的非常热闹,于是大家发现,这个辩论的方式很有意思,道理越辩越明,所以后来就提出来,这种方式和平时评课、议课方式不一样,我们能不能起个名字叫“辩课”呢,我们李老师是非常敏锐的,哎这个好,我们就创作一个方式,叫“辩课”,于是2008年,我们杂志就专门做了“辩课”专题,不过当时的“辩课”专题仅仅是根据一个文字实录来进行辩课,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文字实录上的辩课,有一定的问题,因为不是现场看到的东西,所以根据文字实录来进行辩课的话,有一定的偏差,于是2009年,我们就发起了一个“辩课进校园”的活动,直接在校园中围绕着这个课来进行辩论,所以我们今天上午进行的形式呢,我们已经走过了很多站,也得到了全国各地学校的欢迎,我们的辩课一直辩到东北的长春,南到海南岛,已经有2、30所学校参与了辩课。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泗阳双语学校来进行辩课,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请到了我们辩课的创始者,他今天的辩课体现了辩课的创始者的本色,他的课是很有一辩的。今天下午的活动呢,我们提几个要求(略)。
辩题一:谁把启示讲得更清楚,更明白。
主持人:今天上午,两位老师的课截然不同,但是大家仔细听的话,还是有很多相通、异曲同工的地方,我抛出的第一个辩题是,两位老师在讲课中都去化解一个难点,就是启示。在张老师课上,她花了不少时间强调为什么要放掉这条鱼,因为这篇文章就是要通过事例来说理的,因此要懂得这个道理,首先要把事情弄清楚,所以张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方面。诸老师的课不光提到了启示,还提到了一个慎独,相对很难理解的词。这两节课都谈到了启示,都想让孩子理解启示,你认为,谁把启示讲得更清楚,让学生理解得更明白。
张蕾:《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他是选自来自美国的一篇外文,作者是美国的著名的建筑师,叫詹姆斯·兰费蒂斯,他在回忆34年前,和父亲去钓鱼的经历,有感而发,其实这篇文章的原文叫《做得好做得对天知地知》,这样一片外文被我们教材的编者选入了我们两种不同版本(人教版、苏教版)的教材,《钓鱼的启示》在人教版五年级的上册第四单元,苏教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第六单元。
张老师的课,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方面是非常的用心,非常的深刻,通过我钓到鱼,又把鱼放掉,这样一个过程,把这个终身启示放在了最后出示,而且也用了短短的笔墨来处理这样一个环节,鱼是什么,我看到事是什么,非是什么,那么或许你经过5年、10年、甚至一辈子才明白,这样一句倒掉他的启示是什么,了解他的真正的含义,这样的处理我觉得有一种余音渺渺、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好的。诸老师的课,让人豁然开朗,这么难理解的一个启示,苏教版写的很直白,人教版写的非常含蓄、深邃,耐人寻味,诸老师把两个启示进行对比,这样的处理是那么明快,那么简单,我感觉学生就应该理解了这个启示是什么含义了。
王彩兰:我很同意张蕾老师的观点,今天的两节课在难点的处理上、重点的突破上,是各有千秋的,但是相对来讲,大家就是大家,从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上来看,诸老师的课更胜一筹,在突破启示的理解难点上,诸老师用了孟德斯鸠名言入手,然后再到慎独的理解,最后是用“不管……都……”来练习说话,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我想请问诸老师,我们在让学生练习语言表达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孩子一些束缚的框架,但诸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孩子们用“不管都”来练习说话,我想请问诸老师,是否束缚了学生语言表示的模式和方法。
姚晓莉:我觉得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但是我觉得张老师的课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首先,我张老师的课切入点非常好,她从父子之间的争辩来切入文本,进入文本进行研读,放鱼有放鱼的理由,留鱼有留鱼的道理,放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从这个文本的研读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放鱼的难和父亲的严谨、严肃的态度,这样由一个感性的故事,然后再到理性的启示,更符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孩子们接受起来,我觉得是不是更容易一些,另外在后面,张营造了两个情境,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一个是在中学时期捡钱包,一个是工作以后竞选的,我觉得这样的情境营造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来理解启示的含义,从这方面讲,我觉得可能张老师的课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徐云:我不同意刚才两位老师的论点,我觉得诸老师抛出的这个论题,是谁的启示说的更明白,启示的确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但是教学的重难点是否就意味着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课文的重难点是否意味着是教学的重难点,张老师的课中,张老师花了大力气,我帮她计算了一下,张老师花了有10分钟的时间,反复地在让孩子去说,去讨论为什么要放这条鱼,请你找出这个理由来,我觉得与其把时间放在讨论上,不如像诸老师那样把时间放在朗读上,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潜能的,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大的,相信孩子,让孩子去读去理解,去感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认为把启示的理解放在读书指导上,放在读书时机的选择上,以及放在用“不管……都……”以及孟德斯鸠的名言,以及两课的启示对比上,让孩子反复地去读,孩子应该是会有所感悟的。张老师上的课文,花了大力气对孩子进行教学是否有大收获呢。
张敏:今天上午听了两节课后,我非常欣赏诸老师关于启示的处理环节,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认知特点,而且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比如说,让孩子从孟德斯鸠的名言到慎独,到两个启示的对比,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自己悟出,间接启示告诉他们,有一些规则,我们要遵循,我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特点,相对于张老师的课,到最后,孩子还只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上的认识,真正他们思想上的深化、收获不是很大,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是我们觉得,听起来,感觉好像老师很累,学生学起来也是非常的辛苦。
戚建宝:总的来说,上课风格是不一样的,张老师的启示,含蓄,潜移默化,诸老师的课,是明白、深刻,耐人寻味。具体说,张老师的课,提到启示的时候,有两个衍生的事例运用也是很得体的,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究竟怎样做,才能识别什么是是和非,实践的勇气怎么样去获得,还有一个是到最后,作者说“也许你现在还不能理解父亲的话”,张老师要求学生把这句话写纸上,让学生慢慢去理解,这样一个比较深刻的道理,真的,学生也许此时此刻并不能完成理解,即使是学生真的说出来了,也不能说学生在心里上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这样的处理我感觉还是没有到位,我觉得里面有一句话,“父亲看了好一会”,在这里,张老师处理这个问题是过多地纠缠于为什么要留鱼,我想有一个细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
,从教者和学者当时所产生的感觉,“父亲看了鲈鱼好一会,似乎是父亲也舍不得放吧”,我在想,父亲他当时在想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一下,我想应该能够可以得出“父亲的考虑”这样几个点。“如果“这条鲈鱼确实不错,我到底是放还是留”,但是他更多应该考虑到,“法定捕鲈鱼的时间没到,我该怎样对孩子说,教育孩子,把鲈鱼放回去”。怎样让孩子理解“父亲看了鲈鱼好一会,似乎也舍不得吧”一下,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诸老师在启示的处理的很明白、很深刻,也很有深度的,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和古人的慎独,让学生去理解、想象、猜想,猜想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刚开始,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理解有点把握不住,但是在诸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能够理解古人的这两个字,然后写下来,这样的方法很好,要求用“不管……都……“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我想这个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而张老师在这方面处理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所距离。
主持人:刚才提到的“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问题,这个“好一会儿“是他也舍不得放,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想怎么让孩子主动放掉鲈鱼,由此我想到,虽然启示是这个教材的难点,但是我们的教材的立脚点在不在这,苏教版就没有把这个道理呈现出来,我们能不能仅从这个故事中,通过学生读,帮助学生体会出这个道理。张老师虽然没有在启示中用很大的力气,或者说启示的部分点得不是很到位,但是前面紧扣文本的教学,这个故事的体会,体会得相当到位。诸老师给的观点非常准确,通过孟德斯鸠的话,古人的慎独,但是这是不是脱离了文本,直接告诉了学生?
姚晓莉:朱老师的话引发了我新的思考,课文的重难点是不是教学的重难点?是不是教材的立脚点?如果单从对“启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来看,诸老师的设计更胜一筹,可是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这段含义深刻的话究竟能理解多少,消化多少,我想更多的是在课外去消化吸收。一篇课文上完了,孩子更感兴趣的,更难忘的也许是“钓鱼”这个故事,而非那段深刻的“启示”,这也是苏教版三年级教材重故事,而轻启示的原因所在。
徐阳:我觉得首先要思考什么叫启示,我认为,启示就是对于后人的行为有所导向的警示和启发,他是用于以此来引导学生以后生活的行为标杆。那么就两位老师课堂上的表现来说,我觉得作为教师不能以我们的观点来衡量有没有把启示教得好,而应该以当时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的观点来评价。
张老师的课堂上,全部是学生去讲汤姆以后他在他人生道路上得到的启示,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诸老师的课堂上则是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化了自己关于启示认识,我相信只要从孩子身上,从思想上,能够体会到不管有没有人看得见,都应该用这样的道义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这才是最有效的。
宋长春: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得到的启示当中,应该说是教育者应该抓住的学生道德塑造、人格提升的一个着力点。诸老师首先出示了孟德斯鸠和古人的慎独,我想是不是把这个放在后面讲,因为诸老师的做法是把这两个事例提取出来以后,再让学生对接生活,谈自己得到的启示。这是不是会给学生一个错觉,就是我在无人的情况下应该遵守规则,但在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我应该怎么做?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反馈来看,我觉得好像是不太全面。我觉得应该是引导得更到位一点。另外有一个问题请教,我们讲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作为一名教者,应该怎么样做到有效调控学生的多元解读,使教者、编者、作者、读者也就是学生能够在三维目标的统领下,达到和谐协调。
朱娟:我和宋老师的观点稍有不同,他觉得对文本个人认识是不一样的,因而体验是多元的,但是我觉得再多元,文本本身的价格取向却是主体的,《钓鱼的启示》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我们都要遵守规则,这个主体价值观不能发生变化,因而我觉得,诸老师上的这节课,把学生真的是讲的明白了,讲的清楚了。诸老师的中外名言,放在前面非常好,因为之前比较过两个文本关于启示的内容后,学生已经有了感悟,那就是启示到底是什么,再通过中外名言,更加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这种感悟和积淀,也许学生当时没有表达出来,但心中也在默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诸老师着重抓住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还有哪些规定,我们应该遵守,这样就使课文的重难点一下子得到了解决,可以说是省时、简洁、高效的一节课。诸老师的课肯定是经过了很多的思考和筛练之后,才提出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而张老师的课,只是纠结在一个问题,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非论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道理,可是并不是我们得到的人生启示,启示应该真正能够指导人的内心行动的一个行为,张老师如果能够把“一个人经常受到这样严格教育的话,那么久能够获得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说一下,那么启示这一点他也能够抓得非常好了。
主持人:老师的讨论对“启示”打了一个双引号。其实这个“启示”就是讲这个事件、这个道理。我们讨论的就是,启示这个道理在这节课上有没有讲明白?学生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蔡志坚:刚才两位老师所讲的观点,其实我就对第一个辩题给予一个补充。那就是我们是不是在这一堂课上把这个“启示”讲明白了?我们想一想文本里面介绍的汤姆在11岁时候和34年后他一直在思考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辩题我稍微把他调整一下,我认为就应该是哪一位老师把这个启示点化给孩子,能够引导孩子,这个思考的深度在不断的延伸,我想两节课比较一下的话,诸老师的课把启示以独特的方式,通过流程设计,展示给孩子,让孩子虽然孩子花的功夫比较少,但是对于孩子更深刻一点,警示孩子去思考。
主持人:那你这样的话,我也可以不用《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来教育孩子啊,关于守规则这个的教育,我想用别的课文,用上孟德斯鸠的名言、用上慎独,一样能达到这个目的啊。
蔡志坚:诸老师在文本上做了一个深化,这样可能更顺应孩子的认知,但是张老师的课在这方面确实是设计的多了一点,可能他自己在设计课的时候就考虑,我一定要让孩子把这个启示弄的很明白,就是怎么样去遵守道德,两个各有千秋。
夏春:启示对于学生来学,理解很难,对于学生理解很难的东西,我们应该把起点放的低一点。如果一开始就出示“启示”,让学生理解应该很难。这两位老师做的很好,他们之前都讲钓鱼这件事,通过对这件事的理解感悟,虽然张老师讲得更详细一些,带领学生感悟得更多一些。诸老师只是带领学生把整篇课文以几句简洁的话感慨一下,但是他们的用意都是同样的。
主持人:那就是你觉得这两位老师都是从文本出发的?
夏春:对,从文本出发,然后减低难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启示,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但是说到谁把道理讲得更清楚,我倾向于诸老师,因为诸老师的课切合了学生的实际,引起了学生自身情感的体验,更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启示”中所讲的道理,能够更好地指导以后自己的道德实践。
徐小秋:表面上看,诸老师用了名言、慎独,似乎就有把成人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强加到学生身上的感觉,因为学生在理解启示的过程当中,他缺少了一个放与不放的独特体验,他没有这种斗争的经历,斗争的想法,怎么会体会得到这样的启示呢。而张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体验文学作品,增加了一些感受性的阅读,尤其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我觉得让学生增加这种体验,增加这种感受,似乎对于学生长久的对于启示的理解应该更好一些。而诸老师似乎有强加于学生之上的感觉。
徐云:我觉得诸老师今天上这堂课有点“讨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两课合在一起,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个班的孩子作为17课,应该是刚刚上过,孩子进教室不是从零开始,他是有一定学习起点的,所以说诸老师上的课有强加于学生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因为孩子是带着一定的学习起点走进这堂课的。诸老师在这个起点上让孩子用更少的时间,用两篇课文启示的对比,让学生反复地去读去理解,我觉得诸老师运用名言,只是一个提升而已。
陶学军: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张老师是亲近文本,所以处理起来相对传统一些。诸老师是源于文本,但是处理的很超然,我喜欢后者,因为后者是大容量、宽视角,适合现代的学生知识的接受方式。诸老师把这个文本用我们中国古人的两个字“慎独”来进行了翻译,其实诠释集中在了“慎独”上,也就是说源于文本,高于文本,我觉得处理得更妙一些。
王晓芳:我觉得单单从“启示”的处理效果上来看的话,诸老师的处理方法更有深入学生身心的效果。但是这两个老师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方法有所不同,张老师的处理方式是依托文本让学生读文,讨论,自己来体悟,来明白。诸老师则是借助于名言,以拓展说话来理解。我觉得虽然起到了深入学生身心的效果,但是我觉得这种体悟不是仅仅从文本中得来的感悟,我觉得作为语文课应该是借助文本,让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我们更应该思考,作为常态的语文课,我们怎样像张老师那样,依托文本,来让学生得到体悟。虽然启示的效果没有诸老师的那么好,但是我们更应该来思考,如何来优化对文本的处理方法,来让学生进一步体悟。
张蕾:刚才这位老师提到的以一个文本来进行依托,我想请问诸老师,你的这节课你是以哪一个文本作为切入点来作为依托呢?
诸向阳:我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讲启示?这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他的难点就是理解这个启示,因为作者写的是比较有哲理的,“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理解这个启示是有一定难度的,他确实是一个难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我一上来就讲启示,有让人感觉脱离文本之嫌,你都没有把故事好好读,怎么一上来就讲中心了呢?因为我上这节课不是零起点,张老师和我相比的话,相差了一篇课文的学习,因为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读过《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而我今天上课的三年级的学生是读过《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故事情节和《钓鱼的启示》是一样的,而且学生是刚刚学过的,之前老师已经讲的非常清晰,非常正确了,学生书也读得很好了,情节也能概括出来了,那么这个情节我再翻来覆去的讲,就没意思的。按照教学的规律,我们应该先讲故事,再讲启示,但是我的教学不是零起点,我们千万不要把教学想象成零起点。学生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认识了,我就从概括内容之后,直接讲启示。我要通过这个启示的话,就用苏教版的文章来突破。苏教版的文章点出了启示是什么,是自觉遵守规定,但是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他的语言跟自觉遵守规定范围要更宽一点,除了规定要自觉遵守,有些道德尽管不是规定,但是也得符合人们的内心道德,也就是说,他的启示是两点,一个是自觉遵守规定,另一个是诱惑能够拒绝。所以我觉得人教版的启示比苏教版的启示讲得要宽泛。今天,学生在理解上已经达到了要求,理解之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有哪些规定要遵守,有哪些诱惑能够拒绝,让学生用“不管都”来练习说话,为什么要用“不管都”?有人说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拐杖,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规范,然后才是创新,这才像是语文课,而不是随便的天女散花似的去说,用“不管都”去规范它,让学生说话时要用上更多的思考,更加符合我们语文的东西,所以我想做这样的解释不知道有没有讲明白?
张蕾:诸老师,你刚刚提到的你教学的这个班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过《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今天的教学是高起点的,如果是回到零起点的,你应该怎么教?
诸向阳:我想告诉老师,我们有四个字是应该记住的,那就是“实事求是”,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因为今天点我到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来上课,我得要了解一下,学生读了哪些东西?学生掌握了哪些东西?如果是零起点,我也有办法,我就把连个版本的课文都给学生,两个课文都给孩子读,然后给出思考题:请你说出这两个文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这个起点上,再进行教学,照样可以达到今天的教学效果。
徐敏:首先非常敬佩诸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课本资源的二次开发,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我和在座的老师都有一个这样的困惑:诸老师的这节课还是一节纯粹意义上的阅读课吗?
张朝霞:刚才的辩题就是谁把启示教明白了?其实对于这篇文章,我也思考了很多,这篇文章真的很难,而且用的是四年级的孩子,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可能在理解上有很多的局限,所以我就想在依托文本,从父子俩得争辩开始,以这个为突破口,让孩子来体验作者不放鱼的理由,在儿子竭力想把鱼留下来,可是父亲却让儿子把鱼放了,让孩子来感受一下父亲和儿子当时的心情,如果通过文本的解读让孩子感受到留鱼容易放鱼难,然后再走进这个启示,我是这样想的。
主持人:我支持你的,我甚至于觉得不一定要知道这个名言,但是当这个故事留在孩子心里,当后面遇到种种问题,或许这个故事能够帮助孩子,这就提到了一个故事文化。
倪思春:从直观上看,诸老师对于启示讲的浅显、明白,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清楚,效果非常好。张老师讲的含蓄、深刻,给我们感觉缠绵的时间比较长,但两位老师在处理启示的时候,都共同地关注了学生的已知点和未知点,诸老师执教用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把这篇课文的原故事学过了。诸老师以这个已知点为起点,直接进行启示的教学,诸老师采取的教师方式直奔主题,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干嘛还要纠缠不清?这就体现了诸老师的睿智。张老师所执教的学生已知点是对这个故事一无所知,它的前提就是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这个故事,然后再去了解这个启示,这也体现了张老师的睿智。三年级的孩子如果讲的深,他们可能也难以理解,所以诸老师这样的处理时明智的,张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孩子,但是课文是五年级的,他采取的这种含蓄、最后强化认识这样的方法也是非常独到的。如果非要说谁的更清楚、更明白?难道说清楚、明白就效果好吗?语文课本来人文性就关注的太多太多,但两位老师都没有在人文性上做太多的纠缠,而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对语言的感悟,对故事的理解来达到对启示的理解。这都没有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
辩题二:两节课上,对于写的这个表达训练,哪一个更恰当
主持人:我们发现这两节课上老师都抓了启示,实际上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个老师都关注了表达的训练,比如张老师课的后半部分,“当父子34年后再来到这个岛上,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让孩子有一段描述,这是张老师刻意安排的一个表达。诸老师课上虽然没有直接让孩子动笔写,实际上后半节课都是指向写的,“人生的转述”他另外出示了一个文本,让孩子用说的方式来关注这种写的训练,甚至于诸老师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提出来,“这个在写作上他有什么特点”,已经刻意地提出来了。你认为在这两节课上,对于写的这个表达训练,哪一个更恰当?
王彩兰:我们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归宿是教会孩子学会语言表达规律,让他们掌握语言组成的一些方法,张老师让孩子表达“当父子34年后再来到这个岛上,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我认为这样的处理,孩子写的内容,无外乎是对父亲的感激,无外乎是今后面对诱惑的时候会怎么做,怎么想,这样的处理势必会造成孩子写字内容的雷同。诸老师的处理,我是认同的,因为从诸老师的第一句话,我就发现诸老师已经开始渗透,教给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法,从一开始的“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孩子说“我是看到的”此时诸老师就总结,“对,学习语文要注意看、接着要注意听,接着思考。”各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我觉得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教给学生的就是方法。
倪思春:诸老师写的训练,我有不同意见,诸老师在最后让孩子转换人称来进行表达,诸老师教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接触到这个人称的转换训练,是否有拔高的嫌疑?他们在进行这样的训练的时候有多大的难度?当然诸老师的课上答题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我相对赞同张老师的写作训练,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读写的结合点,有效的进行表达的训练,张老师在最后让孩子写一写“当父子34年后再来到这个岛上,儿子会对父亲说什么?”,这样的写作训练,基于两点,一是对主题的深化,二是语言的表达,主题的深化让学生找到了表达的内容,而且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姚晓莉:人称的转换,是不是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写作训练点?在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很容易的把文本中的那个小骆驼改成了我,这样有没有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诸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确实是一些方法的引领,一些表达技巧告诉孩子了,但是我认为人称的互换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写作训练的效果。而张老师的课,最后的“多年之后,在一个月夜,父子俩他们又来到了湖边,孩子会对父亲说什么?”我觉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能够更加地深刻的去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情动而词发,这样就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张蕾:我觉得,张老师课上孩子在最后一个深化主题的写,他是通过对前面文本的感悟朗读品味理解升华的一个点,到最后,他是一个情动而词发,是发自内心的写,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他的对钓鱼的启示理解是不一样,写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
诸向阳:关于怎样的写作训练是有价值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辩题。语文教学注重表达这是未来的方向,任何写、怎样写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值有大小,怎样写是最有价值的?这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思考。我觉得,张老师的写作训练,情动而词发,这样的方式是可以的,也是有价值的,但是不是价值最大化。怎样写是价值最大化?就是文本当中特有的表达形式、表达结构。如果文本中特有的表达形式、表达结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内化了,然后用文章中特有的表达形式、表达结构来写作,我觉得这样的写作训练价值是最大的。因为他学到了新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基于这样的理解,所以我设计了人称的转化,而人称的转化正好是这两篇教材提供的语文知识。第一篇是第一人称叙述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真实感、亲切感,缺陷是只能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能叙述不知道的事。而第三人称叙述,范围更广,但是缺乏第一人称叙述的亲切感。我们小学阶段涉及了三种人称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我觉得这个语文知识让学生去接受,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只能点一点,给三年级的学生讲人称转化,确实有点拔高了,我只能点一点,所以我拿了一个最简单的文本“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让学生初步地感受一下人称的变化,这也是从一个整体上来布局谋篇,我们有时候发现,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人称是搞不定的。今天的教学确实有拔高的现象,但是我当时考虑的是,这是五年级的教材,我既想让三年级的学生上的好,同时又在想这是五年级的教材,是不是讲点五年级的知识?所以这一点上有点乱。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这个辩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不是就课教课,而是从课文中寻找可以教的语文知识。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可能能找出许多的语文知识,但是究竟哪一个更适合面对我眼前的学生?
高丽:朱镕基总理在北京的一所学校时对孩子说过,“你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还要学会表达。”这充分说明了表达的重要性,我们学习语文的“八字秘诀”:字词句篇是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是基本的能力。两位老师的课上都有这样语言表达训练。张老师的课,最后的小练笔,我认为能够反哺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同样,我们也不可忽视,表达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我觉得诸老师的课扎扎实实地交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也是这班的孩子在学习上最大的收获。
王学林:(泗阳实验小学)我想写应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一个是内容。诸老师的课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语言的外延,张老师的课关注的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因意境而生,语言因意境而美,因为在意向当中才能有灵动的语言产生。所以我相信张老师的课在情感到达一定顶峰的时候,孩子们是才思泉涌,应该能够写出很多有个性化的语言。当然光有自己的情感而没有语言的表现形式这根拐杖,他表达的语言的层次也是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如果问哪一位老师在这上面教的更好,就宛如问是文章的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其实内容和形式一样重要,所以我说,各有各的千秋。
张蕾:到现在的讨论,有的说张老师的好,有的说诸老师的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价值的最大化,设计第三种写作训练呢?其实我们忽略了《钓鱼的启示》的题材是什么?是记事文,具有生活类的启示的记事文,记事文就要有细节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包括一些环境的衬托,这种的描写在《钓鱼的启示》这篇外文中都体现的非常的到位。我们何不从文章的题材入手,来设计写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地来全面地提升语言能力表达方面的教学?
诸向阳:诸位老师的发言让我产生了想法,就是怎样的写是最有价值的?我想到有一个训练是最有价值的,就是这篇文章里面有我和爸爸的对话,而且在对话中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在前: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问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就这个写得很生活化的对话,提示语的应用很准确,如果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我们搞一个提示语的对话的训练,是不是更确切?根据张老师的设计,我把他改一改,“34年以后,他们父子俩又相遇了,他们会谈些什么呢?请你写一段对话”。从而通过对话,把我接受父亲的教育写出来,我想这个训练是不是最有价值?
主持人:在今天上午课后回馈的时候,也有一位老师也提出来,这个文本中,有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就是这个提示语的不同方式。
张朝霞:我很赞同诸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意见。但是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就是语文教学除了有语文知识的传授,也有感情的培养。情动而词发,有的老师提出,让学生写出来,可能会有雷同,但是我想感激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激。34年后的写,是对文本的一个升华,也是汤姆在不同时期对父亲做法的认知的一个升华。更觉得孩子对文章“启示”认识的一个升华。
徐丽丽:(泗阳县教研室)张老师说他的写话的片段是对课文的提升,我不赞成,因为就这节课来说,是就文本解读文本的,不像诸老师那样拓展延伸,循序渐进,让孩子对这个道理有深刻的了解明白,孩子更多的是空洞与雷同,一个孩子写了这样:“我和父亲来到这个小岛上,望着银光闪闪的湖面,耳边回荡着父亲的教诲:道理只是个简单是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如果没有父亲的忠言,我就会被一次次的金钱、地位、权力诱惑住,而如今我却战胜了它,谢谢你,亲爱的父亲”。写的很好,但是我觉得比较空,真正能够理解、做到这一点吗?他只对文本的道理进行感悟。但诸老师的“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那种比较、对比,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相同的地方是要遵守规则,不同的是实践是很难做到的,通过语言,让孩子由道德的知识转化为道德的信念,最后通过“不管都”,这就像品德课那样,把道德的信念转化为道德的行为。这样对于孩子的人生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的行为的训练。感受更深的是诸老师关于让学生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大纲上是不作要求的,只要说的对就可以了,不在于多少。但诸老师的课堂训练非常到位。诸老师给的两种方法,一个是抓住关键词,一个是填空,我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前面写什么,后面写什么?对孩子培养语言概括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机会。我想请问诸老师,你将两种人称的文章都展示给了孩子,进行人称互换的训练,你是想达到一个怎样的训练目标呢?
诸向阳:我本来是有一个问题的,是问学生“你喜欢第一人称写的《钓鱼的启示》,还是第三人称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但是我在课堂上没问。因为我觉得时间来不及,而且这个问题很难,可能在讨论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那么我最后出示“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粗略的感受一下第一人陈和第三人称的转化。
朱娟:我觉得关注语言表达形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人称的训练,有的时候很有必要。诸老师讲的:人称的转换是否达到了学生学习的认识和起点。我认为,如果学生能够接受,并且能够学的很好,这就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语言学习的表达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到某一个年级段,才教这个内容呢。其实很多东西并不一定是需要到了某一个时间段才去引导,如果就着当时的教材和相关的内容,能够适应相应的扩张,孩子能接受的话,我认为就很好。诸老师的课,他为什么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他之前比较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整个结构和写法,所以再回到人称这方面的时候,尤其是突出了《钓鱼的启示》,以第一人称写的这个方式,就训练了学生表达的能力和技巧,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故事,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而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就是《钓鱼的启示》,而在一堂普通的课上,我们更倾向于张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说,这样的训练是处处皆是,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应该像诸老师那样别出心裁,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去解读,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吴静:(众兴实验小学)我觉得张老师对学生的训练是在前面做了很多的前提下完成的,在最后让学生写“34年后,儿子和对父亲说什么”,他在前面做了很多的铺垫,比如,“这条鱼非常大”,然后再三讨论,想要留下,最后为什么不能留下,等等等等。这是水到渠成的对文章主题的升华。诸老师的课上,让学生说说两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不同,学生发现了人称的不同,诸老师就让学生把第三人称改成了第一人称,然后出现了一篇小文章,我想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个训练,是否是学生想要的。诸老师好像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篇教材,比如这篇教材前面的景色描写,放与不放的矛盾心里等,诸老师只是让学生读了教材,让学生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我想请问诸老师,这篇文章对于诸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作用是什么?
主持人:前面大家包括诸老师也提到的,把一篇五年级的文章拿到三年级教,本身不是让学生学透这篇五年级的文章,某种意义上,是通过两篇文章对比之后,找到一个适合三年级的语文知识教学点。我觉得,诸老师这节课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是概括主要内容,我们老师认为这个可以在三四年级教给学生,是可以在这个年龄段上进行的,不是说只要孩子能接受,我就能把高一级的教学拿下来进行教学,比如说概括,孩子首先是进入、打开,然后再整体关照,概括主要内容这个训练应该放到中年级后期进行。人称转化是高年级训练的,按理说,概括相对容易,人称转换相对难,但是在诸老师的课上,是反过来的,人称转换,孩子一口就说出来了。究竟是不是训练人生价值,还是仅仅把TOM换成了我?另一个是概括主要内容,诸老师教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目,但是在概括《钓鱼的启示》内容的时候,孩子相当的不容易。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我们教的东西,在哪里出了问题?
王学林:我觉得,目前语文界有两个争议,一个是表达为本,一个是阅读为本。张老师的课强调的是阅读为本。诸老师的课强调的是表达为本。表达为本是立足于语言的形式,比方说以两篇同样的课文,开头进行对比,产生冲突。让孩子从冲突中找出语言的秘密,这就指向了语言的表达,指向了语言的型。比如人称的转换,第一人称使用的目的是让孩子走进文本,亲近语言的表达。概括能力是三年级孩子必须对写作上的一种整体上篇的感觉。他只有篇的感觉,他才能写好整篇文章。篇感从何而来,必须从文章概括而来。所以我认为,诸老师在设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其实是对文章整篇的驾驭,让孩子产生篇感,指向于整篇的去写,而并不是立足于一个点,面和点在这一节课都有所反映。张老师以内容为突破口,来读懂内容,写自己的感受,两者在比较时后者比较狭隘,前者比较大气。
高丽:我们教材精选的课文都是纹饰精美的,各具特的的课文。读写结合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每篇课文里都有所体现,关键是我们语文老师要有一颗慧心、一双慧眼。能够细读文本,善于发现语言发展的读写结合点。我相信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够再上台阶。
戚建宝:为什么段落的概括、内容的表达起来比较难,而人称的转换比较容易?我的看法是不是人称的转换容易,而是诸老师选择的这个文本比较容易。《我应该感到自豪》这个文本相对来讲,人称转换起来比较容易。真正到了高年级的人称转换起来确实不那么容易了。关于表达,张老师是在最后做了书面表达,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来写,虽然有可能会出现雷同,但是我认为,只要各人的语言不同,大概意思相同,但是肯定都有感激的内容和成分,我认为这都是有意义的。诸老师的表达更多训练的是言语的表达。我比较欣赏的是诸老师在一开始首段尾段对照,在对比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样重要。
张敏:之前,大家一直在讨论人称转换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在实践当中,确实在人称转换方面学生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我发现,学生存在的这些困难一般都是体现在表达上。比如我执教的四年级的孩子,让他们写作“说说我的心里话”,这应该是第一人称的,但是很多孩子写的人称比较混乱。所以我认为人称不是转换起来难,而是在表达的时候,诸老师在前面引导孩子去体会的时候,有的孩子说,我觉得这篇课文像讲别人的故事,而另一篇课文好像在讲自己的故事。我们这时候如果把他作为一个训练,训练他说一说自己的故事,或者说一说别人的故事,这样来表达,而不是人称转换,其实是很简单的。有的时候是我们老师认识困难了,而孩子是“被困难”了。
主持人:这个老师解了我的一个困惑。其实诸老师的课并不是教人称转换,而是通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这样的比较,让孩子看到原来有两种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候他可以用不同的表达。这个辩题踩得很准。
田海利(育才):我认为张老师对孩子写作的训练,位置放得很合理,而且按照他预测的要求,对文本做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我认为他只是把语文的定位放在了学语文上。诸老师的课,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训练人称的转换,把语文课定位在用语文上,三年级上册有一个作文就是介绍文具盒,如果只是以第三人称写我的文具盒,和以第一人称写文具盒,我想老师更欣赏以第一人称写的作文。
辩题三:这两节课上下来,哪一节课更能对应考试?
主持人:我们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慢慢就把这节课上我们要教的语文知识辨析的很清楚了。张老师课上的写的训练,他只是指向了写,但是没到位。如果按诸老师说的那样,原来是写儿子对父亲的话变成儿子和父亲的对话,这样的训练是最好的,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诸老师的训练,他是基于一种特殊的情况,在两个文本对比的情况下,他找到了这样的训练。看来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中,非常关注训练点,因为关注训练点,能够直接指向了我们的孩子在考试当中到底能不能胜出。所以我们的第三个辩题,这两节课上下来,那一节课更能对应考试?
张敏:虽然诸老师的课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考试,我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张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填空题,他这就是有一个联系点,就是孩子的心情,由于诸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关注故事的情节,所以孩子能不能做出来呢,我们就要打一个问号了。这也就是课堂目标和课程目标如何达到有机的统一?诸老师实践的的是语文课堂的大的语文观,是宏观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而张老师是我们普通一线老师经常遵循的教学方式,有时候既要锻炼孩子的语言素养,又要考虑到我们学生如何应对考试。
徐云:诸老师的课应付考试,我觉得是可以应付的。首先我们关注一下诸老师的课堂一开始,他让孩子读一读两篇课文,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诸老师把容易读错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全部写在了黑板上,而且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花了大力气,比如让学生去比较唇和辱,让学生分析这连个字的结构,应该说,通过诸老师的分析,学生肯定不会把这两个字写错,所以应付考试是应该没问题的。
王小明:我认为,诸老师的课应付考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一开始就对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指导,我们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得言、得义、得法、万变不离其宗,考试再怎么考,他也考的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是我们的学生就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方法,还害怕考试吗?诸老师对学生从主要内容的概括上来说,学生已经有了这种方法,学生从这种方法去推开,我想从语言文字到句段的练习,我觉得学生是可以应对这种对文章的分析的,应该有这个能力的,因为语言训练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去解读文本的话,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
陈红霞:张老师的课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是我们平时上课惯用的手法,是我们为了应试必须要用的手法。所以我们听起来很熟悉。诸老师的课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也可以上的如此有声有色,也可以有如此创新的手法,也可以有如此大胆地改革。从上课的效果看,孩子是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就吸收了知识,有一种润物细无声之妙。当然从短期的应试的目标看,张老师的课可能更好一些。从长远看,诸老师的课更有利用学生的长远发展。
刘志峰:说到考试,我们究竟是面向即将的期末考试呢,还是以后的中考高考?是学科考试呢还是学生十字路口的考试?面对选择的时候,道德的时候,我想应该是诸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在品德方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诸老师提到的慎独,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在《伦理学》中也有一个词叫慎独,我的印象非常深,就从那一刻起,我的改变就非常多,以前仍纸片认为是没什么的,但是从这以后,我再扔纸片我就觉得是羞耻的。通过了诸老师的课,我想到了这么多,我就通过了人生的考试。
曹志勇:听到现在,是一个感动,也是一个激动。大家认为,考试始终是指挥棒,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考试也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以往的像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内容之类的,基本上都取消了,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这类的基本知识点。例如,现在出题目的时候,“请你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把你的体会写在下面。一二三”。这也就是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会。这样的问题,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迁移和运用。所以我们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要能够把学生听说读写应用的能力,把学生语言素养培养起来,语文考试不会太难。
主持人:但是你提出的体会“一二三”点,答出一点的和答出三点的,分数肯定是不一样的哦。
曹志勇: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在命题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一点,要求一般的学生答对第一点就可以,答对第二点加一分,答对第三点再加一分。
主持人:那我认为还是把孩子放在张老师那比较合适,因为张老师把整篇文章,有哪几点感悟,一点一点就在课堂上讲清楚了。
张思芹: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诸老师用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如果他用的是自己的学生,他也会在课前对这两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课堂上也会包含张老师所说的点点滴滴的内容,我想张老师的学生能够应付考试的话,诸老师的学生也能够应付考试。前面的老师提到的,诸老师的学生已经上升到了用语文了,难道用语文的学生不会比学语文的学生更强吗?
王学林:如果说考试能让谁笑到最后,我相信只有诸老师的学生能笑到最后。百米冲刺不重要,关键的是长线,学生的发展和国家提出来的建设方案是一样的:科学发展。一个地方为了小的利益,图一时发展,以后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那么学生的发展也是一样,在一堂课中要有所突破是不可能的,但必须为孩子的生命终身奠基,那是必须的。所以我想重复一个老的话题,就是教育学生是给他一碗水,还是交给他一定的方法?一节课只能给他一定的知识,而知识是学不完的。即使在考试中碰到了这个题,得到了高分,但是这个孩子在永久的将来,他一定不可能胜出。所以我想说谁笑在最后才是真正的笑。
主持人:但是比如说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就碰到了这道题,就是这关键的一分,决定上哪个学校的时候,你说不要紧、没关系,在道德面前我就放掉这条鱼!
王学林:但是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孩子的创造力和孩子的能力完全依靠老师的讲解某一个题目来提升的话,这个孩子的将来发展是不堪一击的。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育孩子并不是对他的知识的迁移和搬迁,我们需要的是打开他的智慧。
徐敏: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来看,张老师的课上,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被老师牵着走的。诸老师的课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语文素养上,在诸校长的课堂上得到了更有利的提升。
蔡志坚:我想回应朱主编的一个问题,考到的题目错过了,得不了分怎么办的问题。我想这也没关系,因为他即使在其他学校上,这个孩子也是有潜力的,在中考高考中可能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因为现在中考高考的试题,一个分值提高了,另外训练学生能力方面更多了。
王彩兰:我想补充一点,也想提醒各位老师一点。我们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终身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让孩子介入我们的文本来学习一些语言表达的规律,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不能把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考试完全分开。好的语文水平应该是考不倒的。好卷子我能考好,不好的卷子我更能考好。我想诸老师也应该是这种想法。
诸向阳:考试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双语学校。我说的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我们的无锡金桥双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如果我们的考试过不了关的话,我们将没有生源,我们的老师将失业。因此我们对质量的重视是非常非常苛求的,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要不要想怎样应付考试呢,当然要想。怎么样应付考试,是我上语文课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我刚才听了很多老师赞扬的话,我觉得高调我们要唱,但是现实的应试我们也不能放过。我上课讲的“嘴唇”的“唇”和“侮辱”的“辱”,是有教训的,有一次考试,学生写“嘴唇”这个词,绝大多数学生把“嘴唇”的“唇”写成了上下结构,就因为这个词,我教的班级比其他班低了一分。所以我今天为什么教这个“嘴唇”的“唇”,是基于这个经验的,如果考到“嘴唇”的“唇”
“侮辱”的“辱”,学生不能写错,因为这个字也是生字,是必须要讲的,所以我觉得今天把这个字讲给学生,我想这个班的学生将来考“嘴唇”
“侮辱”绝对不会写错了。考“嘴唇”
“侮辱”确实有可能考的,因为这些都是比较难写的字,但是张老师课堂上的心理变化的题目,一般考试的时候不会照考原题,他只能是出另外一篇短文,让你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所以我想讲也是可以的,像我今天拿两个文本,心理变化我没时间讲了,我想也不见得会影响考试。
张敏:我想这不等到考试,回家做作业就出问题了。
诸向阳:他的回答不一定如张老师的准确,因为张老师给了标准答案。但是我教的这个班的孩子,回去做作业也不见得就做的一塌糊涂,他也许做的不会很准确,但是如果他会思考的话,他应该能够把这道题做出来。
张敏:我在听到诸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辨析字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中年级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教生字?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本来我认为到了四年级了,对生字这个,我可以放手了,靠他们自学,但是我吃了一个跟头。比如教学时候的“蜿蜒”的“蜒”,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把“蜿蜒”的“蜒”写成了“蜻蜓”的“蜓”,当时也纠正了。但是考试结束的时候,我一看,还是有很多错的,因为很多同学把“蜿蜒”的“蜒”的竖折写成了竖横。
诸向阳: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生字要不要教,我觉得难点的字、容易错的字还是要教,不仅是中年级要教,到了高年级也要教,否则无法应付考试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教,要找难点、找关键。
主持人:现在我们慢慢明白,我们老师的眼光放远,不是说我们眼前的分数不要,眼光放远是什么,就是我在课堂上交给孩子的是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倪思春:现在考试比较轻松,在以前,考试是非常频繁的事,还要对班级进行排名,我想问,你们上课还能像今天这样上吗?说到考试方面,考试考什么,考字词、句子、阅读理解、积累、表达,无论小学语文考试怎么改,我想都偏离不了这些内容。因为考试是评价教学的一个标准,考试是指挥棒,我们老师对这一点不能有过多的抱怨。今天的两节课,让我们看到了精彩,对于学生语文方面关注的并不是太多。诸老师的课,虽然开头有字词的教学,但是处理的很淡,三年级的孩子,生字教学不可忽视。张老师的课没有字词教学,这应该是一个不足。第二点,积累。这篇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这些优美的句子要集中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将来可以应用。第三,阅读理解。在此,张老师关注的更多一点,但是这种关注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因为考的很多阅读题,不是课文本身的,要靠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理解、评价。诸老师的后面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有时也会考到,当然是能力训练的,包括转换人称、主题的升华,如果平常我们把每堂课都这样上的话,我想我们会很着急,学生、家长也会着急的,作为我们老师,可能更关注的还是我怎样把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好学好,让他在考试的时候得心应手。
主持人:诸老师的课上,有一个老师提出来,会不会有大量差生没有跟上?
诸向阳:考试的问题,我还要再补充一点,人称的转换对考试也是有用的,有的学生在写文章时用第三人称写,就显得不亲切、不亲近,如果用第一人称写,就容易写得好,容易得高分,不能说,教人称的转换就不利于考试,是有利于考试的。另外,我们老师也不能仅仅想着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既要着眼于当下,更要着力于未来,我们教一天的语文,我们要想孩子一辈子的语文,如果我们的孩子真正接触到了很好的道德教育,那么他在将来人生的长跑考试当中将会赢得胜利。
庄丽丽:今天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张老师的课重在内容,诸老师的课重在形式、方法上,张老师的课重在知识的传授,诸老师的课重在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诸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我认为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能立足于单位、社会,一定要有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不是也存在吗?智商高不代表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情商高才是这个人能力的体现。我认为,诸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以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陶学军:这两节课如果用一种模式来概括的话,张老师的课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和链接,诸老师的课是人与资源的对话和链接。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资源和文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隶属关系。站在这个角度上面来审视现在的考试,很简单就会得出一个结果,张老师的课在传授知识,没有问题,对付现在的考试没有问题。诸老师的课,这种人与资源的对话和链接,对付现在的考试没有问题,对于未来的考试,也应该没有问题。
徐云:我觉得大家在讨论这两节课的时候不妨想一下,他们所面对的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不同,教学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目标设定也是不同的,也就决定了他们教学方法的不同。张老师的课是以文本为主、依托文本教内容。而诸老师的课学生有起点,有一定的积累,而且是对不同课文找异同,这也就决定了诸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在表达形式上。
张蕾:诸老师的课是拿人教版的《钓鱼的启示》和苏教版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来对比进行学习。那能不能把这个故事的原文也拿来进行比读呢?
诸向阳:人教版的与原文差别不大,基本上忠实于原文。
主持人:如果放在高段上,这个也可以尝试,但是如果放在三年级,可能难度太大。刚才我们讨论了考试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教的是立足于我们语文本位的,我相信都能对付考试。另外,我们这两节课都是在发展语文能力,我想只要是发展语文能力的,相信孩子既能对付眼前的考试,也能对付将来的考试。课既可以像诸老师那样上,也可以像张老师那样上,只要你心中有语文,心中有语文能力培养,我想你们的学生一定可以百战不殆。一位老师说,诸老师,你今天在玩穿越,怎么穿越呢,穿越版本,穿越年段,穿越常规,这样上,到底要表达什么?
诸向阳:到泗阳双语上课,很高兴。接到这个任务,我一开始感到很艰巨,因为辩课不是上我现成准备的课文,但是辩课是点课,我拿到这篇文章,感到无从下手,这个文章很简单,而启示那么难,让我怎么上啊,让我怎么上,他的语文知识在哪里?开始感觉很难很难,后来我灵机一动,这篇文章苏教版也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两篇有很多相似地方,我为什么不能用对比来上这个文本呢,我就和蔡主任联系,一二三年级是苏教版的,四五六年级是人教版的,而且已经上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所以我想,就用三年级的来试一试,在我的学校我在四年级上过的,但是四年级的毕竟比三年级的多过一年,我心里面也一直在打鼓,三年级的学生能接受我的这个挑战吗?因为这是五年级的教材,我不能完全把目标定在三年级,我可能会定的高一点,我要凸显语文课的语文知识。因为合理的能力需要适当的知识去支撑。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去支撑,语文能力将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在想,这篇文章有哪些语言训练的点?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修改稿)马上要出台,它特别强调了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训练,我就在想在这节课有哪些语言点的训练,我想有两个语文点的训练,一个点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个是我要教给学生的,以后让他能够抓住文章的课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我抓住人称的转换,这两篇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称的转换,这是我的设想。我在这里教学的这个班的学生很聪明、很有灵气。我和他们稍一对话,尤其是说出“永远向阳”妙在什么地方,不要看这个简单的对话,实际上效果,一个是调动气氛,更重要的是在品味语言,学生能想到这里面含了一个名字,这里面是一种永远积极向上,这就了不得了,说明他已经对这个语言有感觉了。所以我从开始就注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然后和他们对比,从对比当中来求得新的发现,可能有的老师认为在对比中求得发现的教学中不常用,好像很少用,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可以用。对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合适的资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对比来试一试,也许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带来别样的精彩。
曹智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始终有一段距离,始终有很大差距,课标中关于三年级阅读部分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深刻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高段的阅读要求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也是我们理想的描述。听了两节课,和大家的讨论。我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一点是,我们苏教版提出要细读粗教,这是针对我们老师的,细读,是指老师在课前要好好的深入地解读文本。诸老师的课,对文本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启示这个成语,启示对我们人生来讲,实际上不同年纪有不同的感悟。诸老师对此解读的很深刻,第一层次解读到,有规定就要遵守,第二层次解读到,没有规定也要遵守。第三层次解读到慎独,这已经提高到了很高的高度。所以我很佩服诸老师。那么老师这样解读了,学生通过引导完全能够出来。教材解读除了解读情感以外,还解读了一个文字,比如“钓”与“钩”的区别,这两个字最容易写错,一般都容易忽视。但是我们老师关注到了,关注到了“唇”和“辱”的区别,特别是“唇”的一撇,老师们很容易忽视。解读到了“划着火柴”,这两多音字的联系。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在课前做了深刻的解读,学生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很好的生成。虽然是五年级的教材,但是三年级的学生都解读出来了,这不是老师深度解读的结果吗?第二点,这也就是我们老师现在关注的,语文味的问题。课改以后,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大家关注情感比较多,关注语文的知识点、语言的表述方法比较少一些。那么我们一般的语文学习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从文字到情感,第二阶段是由情感再回到文字。从文字到情感实际上通过学生的阅读课文、朗读语文,感悟出情感。由情感再回到文字就要揣摩他的表现形式、表达方法,但是我们一般很多的老师只到第一个层次就结束了。大家可以看到,诸老师在第二个层次做了很深刻的剖析,学生解读的也很好,实际上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如果概括主要内容,到底怎么概括。方法很多,但这篇文章到底应该怎么概括呢,那么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就是你先把前面补充好,再把后面补充好,这样综合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这样授之以渔,这不是比那个鱼更好一些吗?我想无论你怎么考试,只要考到概括主要内容,学生都可以概括出来。抓住题目,稍微延伸一点,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第三点,老师提到的小练笔的问题,实际上课堂练笔有两种形式,一个形式就是情感的提升,学习过文章以后,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让他写一段话,让他心中把对情感的提升过程表达出来。第二种练笔形式是文章的表达方法或者写作方法的迁移和应用。我们老师往往使用第一种,为什么?能够把学生感动哭了,感动流泪了,那么整个课堂就活跃起来了,达到效果了。实际上,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的课程标准是五块,高中的课程标准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解,一块是应用。也就是高中的孩子已经接近社会了,他走入社会后,无非应用语文那两块?一个理解,一个应用。所以我更倾向于我们在写法上的迁移和应用。这节课的点就是父子俩的对话,当时的对话是生气的、急切的、激动的、是无可奈何的,34年之后呢?他们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来进行对话,他们的对话又是一番情景,又是一番味道。我想这个对话,有这样几个效果,一是情感得到了一种提升,他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转换,同时语言文字训练又得到了展示。第四点,课时的确定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很吻合,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我想和诸老师探讨一下,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诸老师的课我听了有这样几点疑问,第一点,仅仅40分钟,40分钟时间内要把这三篇文章基本学完,这个内容和任务是否都没有问题?第二个,40分钟之内,把这三篇文章进行转换,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方面来看,从学生的思维稳定性来看,学生要有一个进入角色的时间,要有一个角色转换的时间,学生学起来会不会比较累。第三点,就是情感目标拔高的问题,在诸老师的课上,用到了慎独这个词,这个词确实很有新意,但是这个词对于我们成年人来看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不是有所难度,需不需要拔高到这个程度?如果是思品课,你拔高了很高,都没有问题,但是语文课是一种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有时候讲的不要太明确、太透彻,实际上你不讲,学生也知道是与非的问题。第四点是语文知识点、语文知识训练,是不是在一堂课中都要把他完成,每节课在集中训练量的时候,是否需要考虑一下?比如,这节课我只训练一点,概括主要内容,我想这样能够完成的很好。第二个,我想可以就把它放在一个课文的最后启示上的写法对比,就可以把他放在夜晚的景色上的对比,都可以。我想抓一到两点,集中精力,不要希望一堂课解决所有问题。另外我们也考虑了,诸老师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五年级的课文用三年级来教,如果用五年级来教,是否还是沿用这样的教材呢?仍然用这样的教法呢?大家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张老师这节课上的时间很长,也很累,累在何处?累在老师对教材没有进行一个深度的解读,累在老师对这个整体的教学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实际上很简单,抓住两个词,一个是“鲈鱼”,一个是诱惑人的“鱼”。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细读粗教,过程稍微粗放一点,让学生读读,体会一下,一节课下来,学生对“鲈鱼”了解多少,让学生说一说“鲈鱼”是什么?然后再让你说一说,他为什么舍不得放?表面上的意思是鱼大、鱼美,实际上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舍不得放。他钓鱼是辛苦的,放鱼是痛苦的,要把他的情感处理出来,但是在讲课的时候,没有把学生的情感启发出来,没有使学生入情入境,如果学生进入角色了,他自然也舍不得放鱼了,他就会对文章理解的更深刻的,对后面诱惑人的鱼理解的更深刻了。最后一点,有老师讲了教教材还是用教材的问题。诸老师在上课前,看了这两本教材,而我们有的老师只看了这篇文章,所以我们提倡老师,一个看课标,一个看整套教材,把教材体系看一看,第三个看整个单元的课程。诸老师把两套教材、把前后教材串到了一起,对课程进行设计。我们老师就要有这种能力,这种视野。我们既用了人教版又用了苏教版,有的老师既用了人教版,又用了苏教版,那么我们为何不把他柔合在一起呢?在教学前,你对文章主人公有多少了解,对文章中的规定有多少了解?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不是就教这篇文章,要把合理的教材为我所用,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我想效果会更好。我们语文课讲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每位老师上课都付出了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诸老师的课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和借鉴。
张曼丽:一天半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感到很幸福的,幸福的就是我们和大师进行了对话,诸老师对课外阅读的深度、扎实的思考,让我们受益匪浅,课堂上教学的大气,讨论中谈吐的锐气,让我们很佩服。虽然老师提出了这种那种的质疑,但是心中仍然对大师的敬佩,敬佩诸老师大气的课堂,大气的谈吐。当然这种大气有他的背景、积淀。诸老师马上要出一本书,叫《诸向阳讲语文》,分成四个版块,分别是我的教学人生、我的教学主张、我的教学实践、我的教学语录。我想这本书一定有诸老师平时的积淀、实践、思考。正因为有这样的厚度,才有今天课堂上的大气。我们也看到朱主编,从一个小学的老师走到了全国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的编辑岗位,真的很了不起,一路走来,她肯定有她的很多的困惑,但是更多的是有她的思考,更多的是看到了她的执着。中午吃过饭,顾不上休息,就和其他的老师在会议室翻阅了几百份老师们对这两节课的思考和建议,我就对诸老师说:“诸老师,辛苦了。”诸老师笑着说:“不辛苦,我很开心,我觉得这样近距离地和一线老师接触,我很幸福”,从中我就读出了诸老师这种对事业的执着,那份追求,正因为那份执着,那份追求,才走到了今天。我想这都是对我们的老师的一种启迪和思考。在今天的辩课现场,我也很欣喜地看到我们泗阳的老师,我在他们的身上,也看到了一些大师的影子,有他们的思考,有他们独特的见解,甚至敢于面对大师的胆量。我想只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淀,有我们朱老师的这份执着,有我们诸校长对学术的这种严谨,那种热爱,我们一定会成为大家,成为大气的教师,我们一定会培养优秀的学生。在此,我代表泗阳双语实验学校谢谢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参与,谢谢。
主持人:其实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谢谢我们的老师,今天的辩课效果真的是非常好,可能是我们水平最高的一次辩课了,我希望以后能够多跟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的老师交流,你们真的是我们应该更多更好地拿出来向全国老师展示的一个优秀的老师群体。我呢,做了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做了10年的教研员,做了6年的编辑,但是不管怎么做,我一直是执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这条路上,而且越做越成熟,就是非常纯粹在搞语文教学。老师们,只要我们专心于我们自己喜欢的事,你会越做越有劲,越做觉得越有滋味,今天的辩课,就暂告一段落,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老师可能还有很多的话还没来得及说,有的老师通过了辩课后,思路打开了,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你们回去后,还可以把你们想说的话、思考的问题、甚至于是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写下来,发给我。这个辩课会做成一个实录,包括辩课后面的整个的两堂课,都会发到杂志上,我们会做一些编辑和选择,有的老师这次还没有发言,那么你就以书面的形式写给我,我们也选择一些非常好的发言放进去,在杂志上刊发出来。我的QQ是,欢迎老师们后续的参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今天的辩课再次谢谢各位,到此结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竿什么品牌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