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中,整数的混合运算定律都适用吗

19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9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学习情;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同样适用;教学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3―74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分数乘法的两部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够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具一体机及课件、教学情境图和课件。【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 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国家,有很多地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你知道哪些地方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吗?(学生:长城、故宫??)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平时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已经做到了生活的有心人。那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图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展示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同时解说:①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② 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祈福的地方,希望来年风调雨顺。③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④ 颐和园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⑤ 莫高窟:以壁画、雕塑、经书而闻名世界,但令人可惜的是很多经典都流落国外。⑥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边疆事物的地方。⑦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1000多年的历史。师:这这些地方漂亮吗?(生:漂亮)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我国拥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吗?(生:骄傲)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呢?(生:想)【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导入新课,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不仅让学生在增加课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 截止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占12,其他遗产占。 6157 ,自然遗产10 北京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72公顷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请大家认真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先找一位学生读信息。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交流。提出:①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②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③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其他遗产各有多少处???(对于③一步问题当场解决,①②问题板书,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2.出示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学指导: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73――74页内容,重点看方框中内容思考:(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在分数四则运算中适用吗(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有哪些?(3)你能运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吗?(5分钟后汇报学习收获,会做类似练习题。)4.看一看:师:请按自学指导的要求认真自学,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学习效果最好!自学竞赛开始。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调查: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放下。指名读情境图中的文字,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信息。2.汇报交流:第一个问题: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生:好。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预设生:北京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师: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想一想怎样用线段图来描述信息当中的数量关系,先请同学说一下我们在画线段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预设生:注意要把谁看做单位“1”,要平均分成几份??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跟进指导,选出代表作品到讲台前,用多媒体展示,并请同学说一说画线段图的过程。师用课件展示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加深学生对本题的理解。那几部分组成的?
师:观察我们要求的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这条线段,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预设生:是由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和4公顷两部分组成的。师生得出: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知识的解决做好铺垫。3、列式计算师:现在你们会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了吧!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生1:(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生2:(2)272×1/4+4=68+4=72(公顷)(板书)4、总结运算顺序师:同学们来看这个式子(272×1/4+4),有乘有加,我们是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生:先算的乘后算的加。师:那么是不是其他的分数混合运算中,我们也是这样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呢?课件出示练习题。生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全班交流。师生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对于分数同样适用。(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小结内容)揭题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19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等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 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 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够灵活、准确、合理 地进行计算。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6年级上册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73―74 页 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doc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口算训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教案、反思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赫章县城关第二小学 教师:王永友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连江官坂中心小学 林华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 34 页例 4、5 及“做一做”,练习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  六年级数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六年级数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_六年级数学_...《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3—78页的例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基本完成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分数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分数乘法的两部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够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配乐播放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国家,有很多地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你知道哪些地方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吗?
(学生:长城、故宫……)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平时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已经做到了生活的有心人。那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图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展示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同时解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祈福的地方,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颐和园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莫高窟:以壁画、雕塑、经书而闻名世界,但令人可惜的是很多经典都流落国外。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边疆事物的地方。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1000多年的历史。
&师:这这些地方漂亮吗?(生:漂亮)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我国拥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接下来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
(多媒体呈现信息窗1的情境图)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随着学生的提问,教师板贴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知识的解决做好铺垫。
二、探究方法,分析比较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初步感知运算顺序
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谈话:要求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
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呈现完整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谈话:这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请做完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3.组间交流,感知顺序
请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1)交流分步解答方法。
=68(公顷)68+4=72(公顷)
(2)交流综合算式。
&=72(公顷)
学生交流想法。&
追问:计算时,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乘法而不是先算加法?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再次感知运算顺序
1.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课件出示完整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不同的做法。
2.组内交流,探究方法。
谈话:老师发现多数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
3.组间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30& +30& &先用30& 求的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处,用30& 求的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多少处,再相加算出两种一共有多少处。
追问:你先求的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所以计算时,先算什么?后求的是一共多少处,所以计算时,后算什么?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体会:这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请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道题先求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3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课件出示线段图)教师结合线段图帮学生再次分析数量关系。
追问:这道题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因为是先求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所以计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明确:在这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三、猜测验证、促进发展
1.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
谈话:同学们再来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2.谈话:除了乘法分配律,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用课件呈现整数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追问: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适用吗?
学生再次在小组内举例验证、交流。
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样适用。(板书: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律沟通,并通过两次举例、验证,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观察、对比体验中,发现整数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运算,既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
1.针对性练习。
1+ & &&&&&&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重点说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
2.情境应用练习。
(1)沈阳故宫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的 少
3公顷。北京故宫占地约72公顷,沈阳故宫占地约多少公顷?
(2)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它的藏品大约有100万件,其中约
为皇家收藏,其余的是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平均每种方式大约多少件?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针对性练习到情境应用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既巩固了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又解决了和情境密切相关的素材,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归纳总结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过程中完成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对这节课能有全面的总结。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学会了什么知识?
获得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受?
谈话: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非常开心。希望同学们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有心人,将数学与生活更好的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
通过全课小结,全面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方法和体验感受,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乐趣,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建构知识的意识。&
& &板书设计
中国的世界遗产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68(公顷)&&&
272& +4&&&&
&68+4=72(公顷)&&&
=68+4&&&&&&&&&&
=21+4&&&&&&&&&&
=72(公顷)&&&&
=25(处)&&&
&&&=25(处)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顺序&&&&&&&&&&&&&&&&&&&
整数&&&&&&&&&&&&&
适用于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歌
认真计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细心审题是关键,“对”“快”两字要牢记;
先算什么要看好,没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过程要对照;心平气和不烦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管哲的blog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客 信 息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5:15:00 | By: 管哲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旧拓新,并运用电子白板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旧拓新。课的开始我出示一组口算题,让学生在复习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接着反思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迁移类推打下伏笔。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出示例1,导入新课,说明通过具体实例来研究其运算顺序是否与之前一样。为学习新的知识从心理需求到知识铺垫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尝试题的出示,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