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1907年的50美分等于多少人民币值多少

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______ 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
7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______ 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今天,科技已经普遍成为大学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情理论知识完全 _____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叹 并驾齐驱
B.震惊 等量齐观
C.钦羡 齐头并进
D.嫉恨 不分伯仲[答案]B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67%[解析]本题考查实词与成语含义。第一空可排除CD两项。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从前半句“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可以看出,应该用“等量齐观”[考点][讨论]
根据解析应该选B才对。还有选项C 应该是钦羡
由于社会的变迁,由于回应社会与国家对大学有各种的需求与冲击,20世纪的大学不断地扩大了它的角色与功能。大学在专(职)业的学科训练上大大增多了,在实用性知识领域的发展早已远远超出佛兰斯纳“现代大学”的理念视野。今天几乎美国所有的一流大学中都有商业学院,并且在大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专(职)业化是过去二十年中一个重要的趋势。世界各国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大学课程必须为各种各类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提供相关的训练。最近中国大陆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重点是科技与教育,这也是今天世界各国振兴国力的一个方向。说到科技,长期以来古典大学,像牛津、剑桥都排斥、轻忽科技,以技术重实用,不登大雅之堂。这里应指出,英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工业革命却是在大学门外发生的,英国的工业力量不来自大学的科学教育。在50年代,丘吉尔震惊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而罗宾斯报告书,且承认了九个高级技术学院(CATS)的大学地位。今天,科技已经普遍地成为大学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理论知识完全等量齐观了。
大学的精神-第45节 大学与社会之互动-第2页)
此题有误。等量齐观:联合式;作谓语;用于否定句。
实用性知识已与纯情理论知识完全 _____了。一句是肯定句,所以排除是B。应该选A。不能因为文章本身的错误,就照本宣科。希望采纳。
应该选A,等量齐观用作否定式,而且震惊比惊叹更能体现罗斯福的“乃开始对技术正视”我也不知道选哪个了第一空可排除CD两项。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从前半句“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可以看出,应该用“等量齐观”
第 33题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首当其冲
D. 无可置疑[答案]A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82%[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困难,排除B项。公共困难问题一般急于解决,所以A项正确。[考点][讨论]
第 35题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______,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融会贯通
C. 此消彼长
障碍[答案]D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36%[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辨析题。"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各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兼收并蓄"形容的多是一个事物,"此消彼长"和文中含义并不符合,所以D项正确。[考点][讨论]外什么不选b我觉得“融汇贯通”“兼收并蓄”应该都可以,但第二空“阻力”不如“负担”合适。融会贯通 指的是知识方面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原文:城市化的进程基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搞建基就会涉及到拆、建,这过程就可能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古迹构成威胁甚至造成不可恢复的磨灭。这需要我们认识到,城市的演变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相辅相成,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是城市的特色与资源,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障碍,因此城市化不能盲目。为嘛不选B。- 0 -不能因为原文用D,就说D是标准答案啊,我觉得B更贴切啊兼收并蓄,体现的是包容而同时存在。相辅相成,体现的是配合而互相提升。从后文“是城市的特色与资源”看,明显配合而互相提升更合适。
&c项显然要排除,A和B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是城市。c项显然要排除,A和B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是城市。对于B,兼收并蓄是来说两者都要容纳进来,但是城市的历史和它的创新是两个容量的东西,一份等量的东西,不能再分成两份都是这样重量的,所以B 不可以。
有类教材是B
有教材是B???求解释啊
啊,为什么有人又说有教材是B呢?求解释!!
对于第一空用相辅相成兼容并蓄 都可以,关键在第二空,阻力 和障碍,阻力和障碍在国考中屡见不鲜
2010年国考
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阻碍 产业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瓶颈 现代
主要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关系把人绕了一下兼收并蓄有好坏兼收的意思,没有吸收先进、淘汰落后东西的意味,历史是发展的,应该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批判性的继承,所以B不合适,应该选D。相辅相成放进去怎么读都别扭
第 41题品牌一词,"品"在前,"牌"在后,这说明要先有"品",才有"牌",也就是说,要是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单靠打广告,搞赞助,即使能做出个名牌,也只是________。这方面的教训_______。所谓的"品",不仅指"产品"、"品质",还包括企业的"品行",也就是说企业还要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掩耳盗铃
B. 昙花一现
C. 名实不符
D. 浮光掠影
屡见不鲜[答案]B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63%[解析]通过第一空排除A、D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偏要想法子掩盖。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通过第二空可排除C项。振聋发聩比喻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考点][讨论]可先排除C和D两项,因为“振聋发聩”强调某种观点的新颖和重要,这里是强调教训多;“浮光掠影”强调学习和观察不深入。A项,“掩耳盗铃”强调欺骗自己,这里强调名牌存在时间短,不能长久更合适,所以选B不错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不胜枚举,谓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
第 43题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______ ,实在________,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______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枯燥无味[答案]A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54%[解析]第一空与"艰辛晦涩"在相反相对的关系意义上即"妙趣横生",排除B、D项。第二空排除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考点][讨论]第三个成语的选择令人费解,但是这就是公考第三空没有区分意义,四个都可以。发觉个问题,很多题在不同机构有不同答案。这道题看到过有选d的。是不是公考还是有运气的成份呢题上说“没有艰涩之感”就说明很容易理解,那么应该填平易近人或妙趣横生;第二空,一本论文状的著作写成很容易让人理解平易近人的书是不可多得的;一本论文状的著作写成妙趣横生的书是难能可贵的;第三空,由于枯燥无味才让人没有看的兴趣,当然就只能垫杯用了。如果选A项,一本令人费解的书反而会使人去研究它,而不是做杯垫了!
本段选自《开车经济学》的序:
&&& 翻译作品通常会让语言的精准在转换中受到损耗,但即便如此,范德比尔特的行为仍然俏皮可爱。细节的描述和案例的引用更是时时逗引人会心一笑。全书九个章节分别从行为经济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揭示了日常交通行为背后的身体、心理和技术因素,却丝毫没有板起面孔拿名词术语唬人。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丝毫没有笨拙艰涩之感,反而妙趣横生,实在难能可贵。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令人费解的书是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的。
也是因为令人费解,放弃A了,只是人们不愿意看,缺乏乐趣,并不代表文章就费解?文章本身的逻辑应该是没有问题,不费解的?那这种题,应该用什么思路考虑?按照常规语言习惯选择最好的,需要多加思索的空,一般就较少考虑?
4题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
B.名声大噪
C.声名鹊起
D.享誉中外
[答案]C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50%[解析]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享誉中外:在国内外社会取得声誉。"声名鹊起"契合题意[考点][讨论]我感觉B和C都可以B和C是近义词,二者都有变得出名的意思,B项“名声大噪”主要侧重于名声大,C项“声名鹊起”主要侧重于名声由小变大。原来如此。管理员解释的还是比较专业的啊。“名声大噪”含有贬义,在这里不符合语境。故选“声名鹊起”。应该是“名声大噪”含贬义色彩吧应该是“名声大噪”含贬义色彩吧名声鹊起和名声大噪区别,前者强调知名度提高的速度,后者强调知名度的程度高。
名声大噪是名声一时近义词。真好 &真好
名声大噪有贬义之意?
如日中天不行吗
我记得高中学的时候貌似是名声大噪是有贬义的意思,我也是这么排除的。
第 27题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______ ,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更是很______的话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可罗雀
B.无人问津
C.门庭冷落
D.人迹罕至
超前[答案]A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64%[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文段的含义是"高校博物馆目前没有条件做到免费开放",所以这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不是超前(因目前其他博物馆可以做到)的话题。[考点][讨论]我认为第一个空,使用门可罗雀显然不合适。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门庭若市;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而此处指的是博物馆终年很寂寞,我认为第一个空应该使用门庭冷落更合适。而查看解析也仅仅分析了第二个空,却没有分析第一个空。非常矛盾而不全面。你应该是看了百度百科对门可罗雀的解释,这个解释是错误的,把含义说狭隘了。
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解析没有分析第一空是因为第一空备选答案含义相近,没有区分意义。
&我觉得第一空应该用无人问津,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说明谈都没谈论过,没去过并一定不知道啊。这就是望文生义的缘故吧!!!!!!!!!!!!
第一空都是近义词吧,只有语境不同而已,第二空的话肯定只有遥远比较合适了
这TM还有人讨论~~~同意管理员的分析
门可罗雀【出 处】:·《·赞 》:“下邽翟公有言,始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辨 析】:“门可罗雀”和“门庭冷落”:都形容来的人极少。但门可罗雀强调门庭冷落得可以张网捕雀, 语义较“门庭冷落”重,且较形象。
【释 义】:罗,捕鸟的网,这里当动词用,捕捉的意思。罗雀:设网捕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感觉B更合适貌似现在看了讨论懂了这道题从第一空来看还是有点难度的,不好区分,但从第二空来空,只有遥远带进去合适点,秒杀A.
第一空,门庭罗雀比门庭冷落书面化,门庭冷落口语化,我们在日常说话中用门庭冷落的多,很少会说门庭罗雀。
第 34题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里,在人们的______中,本已零落的古建筑更加凋零,每天都面临着彻底消失的命运,如果教育能让孩子从小感受古建筑所蕴含的魅力,让他们懂得珍惜,就能最终积累出保护古代建筑最______的力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强大[答案]B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75%[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人们的忙碌"不可能是"古建筑更加凋零"的原因,所以排除A项。文中没有涉及"误解"的问题,"麻木"的程度稍重。排除D项。[考点][讨论]如果后面引出另一种情况,与“珍惜”相对的词语,“漠视”比较合适。
第 36题对经典的质疑不会使经典变得_____。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的认识经典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经典中可能存有的某些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文不值
B.平谈无奇
C. 百无一用
D.黯谈无光
瑕疵[答案]D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57%[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质疑"不是"完全否定",所以排除"一文不值"和"百无一用","瑕疵"是指小的缺点,而缺陷则是某一方面的缺失,词义过重。D项正确。[考点][讨论]辨析:“平淡无奇”和“平铺直叙”:但“平淡无奇”不仅用于说话、写文章,还常用来形容景色和某些事物平常,毫无特色,应用范围广,并偏重在“没有突出、出色之处”。“平铺直叙”一般只用于说话、作文章;偏重在“没有波澜、重点不突出。”
第 39题北极地区冰壶的逐渐融化,更______ 的意义在于北冰洋上将出现新航道,新航道的出现可以让环北极地区国家______ 提出对北极地区的主权主张,不仅可以使本国获得经济和军事利益,而且可以直接对其他国家的科学考察,经济开发等活动进行________。
依次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介入[答案]A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60%[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文中"提出主权"不涉及"合法"和"明确",所以排除C、D项。相对来说"限制"词义较轻,"干预"比较合适。A项正确。[考点][讨论]但是A项均是贬义,做题时觉得,“深远”与意义是很搭配,但后面两个词太过贬义吧。
第 40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______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________,而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_______给触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预留[答案]B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68%[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文中不涉及"刻意""直接"锻炼的问题,所以排除C、D项。同时"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不是"紧张"而是比较的多,选"繁琐"。 [考点][讨论]
用 户 名 :
邮  箱 :
密  码 :
重复密码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在平均水平上不如美国的大学/高校?
按投票排序
不在美国,在英国某TOP 10,提点细节对比,和高票答案差不多。1,国外大学有严格的代表制度(听着好熟啊),我就是我们系的研究生代表,每个月开一次类似参议员的会,学生代表们各种批评讥讽老师不负责任安排不合理,老师门面红耳赤的辩护,我们学院的规定是教师零容忍:只要有学生哪怕匿名投诉,老师就要在会议上做检讨报告,只要有学生反应不懂,老师就得一对一辅导直到懂为止。而在国内,我上了四年本科,四年啊!老师永远是对的,我就听过院领导说过一次公道话:“我觉得现在学生爱逃课啊,跟老师上课的形式太枯燥也有关系。”整整四年,我就听过这么一次公道话。师生关系在国外太和谐了,周五下午的课,有的学生看懂课件以后,课堂上直接起身就走了,老师会微笑地打个招呼:have a nice weekend。能促进改良的制度才是根本。2,我的专业是工程,对程序语言的应用其实很浅,有需要的话,看下对应的算法和案例就行了,所以我在国外三个月学会了基于Python的遗传算法,基于C做硬件开发板,基于Matlab做有限元分析,其实难度都很高,不仅深度完成了实验,并且深深触发了我对算法,对信号的兴趣。这些东西对程序语言的应用并不深入,语句都可以自己看懂,配合老师精心安排的课件和辅导课,很快就能上手,举一反三越玩越深,不仅如此,三个月里我还学会了用键合图,simulink等仿真法,这些都是要自己独立应用并且完成任务的,最终还要交全英文的报告,可以说几个月的工作量异常大。这只能归结于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方式。而一提到国内我又要惭愧了,C语言挂了,学机械却对仿真无比恐惧,到本科毕业能接受的仿真思维依旧是把物体三维模型给画出来。。。想想国内的C语言是怎么教的,教授对着课件哗啦啦一通讲,从C语言的发展史和内涵(这是国内教学最傻逼的地方之一,这些东西应该以阅读和写论文的形式学,而不是授课),到基础语句,然后突然就是指针,然后大多数人都对着PPT跪了。3,硬件,不得不提,在国内毕业设计做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安了一个月才正常,自己的烂笔记本跑起来死卡,背着电脑出门找个能插电的自习室都得找半天,还是211呢,当时幸亏没有不安盗版的洁癖,不然毕业设计也得跪。现在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跟网吧一样满满都是电脑,厕所餐厅走廊到处都是电脑,全部装有常用软件和MATLAB,Eclipse之类的。另有高端的机房软件几乎无所不有,很多设施24小时开放,更不用提热死人的暖气了。收费软件一般都提供教育版免费安装,不花钱也可以装逼拒绝盗版了啊。其实除了设施的豪华,更值得嘉奖的是设施的人性化,比如电子机房的旁边有个书架,摆的是各种软件和程序语言的参考书,在机房学习时这些书帮助巨大。这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亲,你试过deadline前一天在图书馆奋笔疾书赶作业吗,写累了到湖边喂喂鸽子,晚上到学校的酒吧喝一杯,回到图书馆静静地通一宵写完报告,面对昂贵的正版软件,一言不语。。。4,反作弊反抄袭,这玩意是对好学生的保护,更是对差学生的保护。---------------------------------------------------------------------------------------------------------答案主要讨论个人经历的真实事件。毕竟我学的是技术类专业,想看出区别还是很容易的。有人提到避开年级差异横向比较,我也和国内的研究生同学有交流,大概列举一下。授课上,我的硕士期间只有四个月不到的授课,都是和专业挂钩的五门专业课,选择范围也较广,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是论文和实验报告。当我12月初五门课结课,已经对下学期的项目胸有成竹,开心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国内的第一学期还没结束,上的课也是五门,其中三门是:政治课,线性代数和机械制造基础,政治课和线性代数暂且不表,机械制造基础本科就学过,很想当然的安排,而且很多人身在机械制造学科,导师却是做机设机电的,课程很难衔接。最大的问题是,期末考试还早,我那帮DOTA兄弟们,还没开始复习,也就是还没开始学。。。然后再看项目,大多数国内研究生对在校项目的选择性还是很有限的,有时候国内同学甚至会问:我为什么要选project!只要自己够优秀,导师自然会安排好项目给我的!有时候项目做的好不好真的看自己来不来电啊!我很在乎自己研究的领域,哪怕我没学术大牛的命。国外就不用我继续粉墨了,项目涉及面广,选择自由之类的。不过国内有一点好,我这行业发展很迅速,土豪企业很多,只要是个狗屁项目都能拿到赞助,我本科的毕业设计就是个企业项目,企业要求对机器做有限元分析,我的导师不懂有限元分析,我得不到任何指导,胡乱抄其他的PAPER做了一个论文,结果奇葩的事情发生了,企业也不懂有限元分析,他们完全不需要用到我做的成果,他们只是想做几个高大上的项目,体现自己很有修养和技术内涵。。。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提不起一点儿留在英国的兴趣。
我也忍不住来说两句呐。我现在在加拿大上大学,原来在国内上过一年大学。学的都是工科,有些大一的课甚至是一模一样的,也算是两边都有一些体验吧。————————————————————————————我觉得楼主这个问题问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了。而且很多情况下中国大学并没有不如美国大学,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很多中国很多大学科研经费方面比这边要好得多。所以我觉得题主的问题应该是:在世界上各种排名报告里,为什么中国的顶尖大学没有外国的顶尖排名高。第一个是资源问题。这些排名很多情况下是基于学校科研水平(发论文的多少)或者基础设施(图书馆的资源)来看的。这种比较下,外国的平台明显要高于国内。像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从1900年的测试机器一直到2013最新款的高能搅拌机都有。1900年的时候,中国在干啥?人家当时已经用钢筋混凝土盖好了大楼做科研了。这几百年的积淀哪是我们用三五十年能改变的。硬件的话,现在我们学校的电脑各种专业软件都有,也都是特别好的配置,比家里的电脑强到不是一点两点。这种条件我相信国内的顶级大学也是能够达到的。软件方面,我们的很多教授也都是业界的牛人啊。很多教我们的老师都是制定标准委员会的,对行业的前沿发展以及应用的了解都是杠杠的。很多牛人虽然教课不咋地吧(这是真的, 很多很牛的教授的课听了跟没听都差不多,还不如自学呢。所以说科研水平跟教课好坏是完全没关系),但是如果跟着他们做研究一定是能接触到很前沿,很先进的东西。对比现在国内顶级大学,我并不觉得国内的顶尖教授的水平会不如这边的教授。第二个是监管问题。在加拿大这里,每个学校的专业(至少是工科专业)都是要接受一个委员会的考核评价的。学校开设的专业必须通过了这个考核才能有权利向学生发放学位证书。这个考核内容很具体的,包括了课程内容, 学分设置等等等等,甚至具体到了一门课的平均分问题。而且我们专业里边教授的工资和教课的水准直接挂钩,我记得是是40%的权重。所以这些监管措施的到位也保证了学生得到了很可靠的教育。相比国内,教书对于老师来说并不是硬性指标,很多情况下是纯粹出于个人的热情。所以这方面来讲国内的大学,或者说整个教育体制,都需要向国外学习一下。第三个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或者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我现在的很多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未来喜欢干什么,是有了明确的兴趣所以才选择上工科这种比较苦比较累的专业。班里有一个同学从小对交通系统很感兴趣,尤其是喜欢多伦多特有的那种有轨电车。他大一的时候就知道了所有电车的历史,比如什么第一辆电车什么时候开通的,用的什么型号的轮子之类之类的。像这种真的是一种passion,远远超越了感兴趣或者喜欢的层次,所以再苦再累或者条件再不好,他也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因为他就是为这个而生的。但我在国内的感受是,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也对现在学习的专业没有什么热情,这样的话就是再好的老师或者资源也很难培养出好的人才。(参见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回答吧 )这是教育体制的一大问题,或者也是中国因为学生太多的无奈之举。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我觉得中国大学可能的不足。但是要问外国大学真的比中国好么?真的不一定。这个问题太宽泛了。还要看比较的是什么方面。我觉得国内现在的顶尖大学真的能够媲美外国的大学了。外国大学看起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有好的名誉加上低的门槛。总的来说,中国虽然近些年发展的快,但是有太多东西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比如制度的翻新无法赶上发展的脚步,发展的脚步又赶不上人们的需求。简单的来说,中国有钱了,但是钱却没法买来好的软实力。我觉得钱就像土壤,种子没了土壤就活不成。但是有了土壤,还需要人们的栽培和耐心,才能长成大树。
-----------更新线君又来啦1/9/14---------每个人心中的美帝都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心里的想法,不会因为我这几句吐槽就改变的对吧?假期游了游美帝,感慨颇多在此不赘述主旨是:美帝其实是个分化严重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确有很多漏洞,比如奥观海的医保是个啥啥的内核问题)所以美帝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的分化也相当严重。我看不全,更看不透。这只是一个智力普通的交换生在一所公立大学某专业一学期几门课上下来的感受美国其实黑点很多的,很多地方不如我大中华。想要了解更多还是自己多看书多旅行吧^_^原文是我一个月以前的想法。现在恐怕感慨更复杂一点,不说了请谅解~帖子沉得请快一点-----------更新线君完毕--------------我在复旦读本科,现在在美帝一个四十名左右的大学交流,待了一个学期说下感想。PS纯理科(学弱),不谈政治。我的学校我在的专业排名国内第二,美国学校专业排名大几十吧,应该是可以一比的吧~但是美帝本科生教育的确好诶。1-老师科研水平上不一定是美国好,但是对学生的态度绝对不一样。国内教授给我的感觉是:我能讲的就是这些,会不会是你们自己努力的问题。经常发生大牛教授讲课跟讲天书一样,懂的人不到20%(无数据来源)。我拿着不会的很白痴的东西去问老师,老师懒得理你。美国教授会在课上努力让你懂。有比较负责的老师,得不到反馈就很着急,拼命跟你约时间去office hour,生怕你不去。答疑的时候一点一点讲,一遍一遍讲,我学东西很慢热的其实,连我都觉得老师有点啰嗦了。国内和美帝都有退课制度。我有一个教授(她是德国人)上课问我们,你们觉得难吗?要是太难我就讲简单一点,多留点习题,要不然你们就都退课了QAQ这样。国内没怎么发现老师有这种忧虑,反正你不上也得上,退了也得大四上。还遇见过奇葩的,给分太烂讲课天书,怕影响gpa大家一窝蜂退课,他就发邮件说,你们要是退课大四修,反正也是我教,我就都挂了你们让你们毕不了业= =(我这个是听说的,老师应该是给辅导员发了份邮件敲打大家)不过还是吓尿了好么哦我美帝还有一个华人老师,英语不太好所以讲课差一些(ucla的phd,英语略中式),那门课也号称该系最难,他怕学生投诉他,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听懂。比如讲义做的超级棒超级详细,TA超级负责,练习题很系统,除了普通的office hour之外也天天待在办公室里答疑……国内做到这样怕是很难了2-班级容量不一样当然各个专业不一样我们专业课在国内都是一二百人一起上,老师顾不过来,助教改作业也改不过来国外资源充足一点,我这是公立大学,比较穷,但高阶一点的专业课还是四十人封顶的我就很喜欢很享受这种高中一样的小班感觉=。=反正老师认识我,我不怕他们3-学分差距国内一学期最少二十五学分,十来门课一起上,疲于奔命疲于赶作业,自习时间挤占了很多QAQ书不看个几遍怎么行啊(不过上通识课很好玩很长见识~)国外么一学期12-16分,三四门课正常,多一点的话五门封顶,我选了四门专业课算多了理科专业课都在上午么,下午晚上时间都是自己的看书写作业码代码之余还能做做饭QAQ自己做比在国内食堂营养好多了当然其实美帝课程很紧,作业很多,每周每科作业十来张A4纸很正常但是老师留作业用心,难度逐渐上去。反正无论如何做题是王道,大量题目刷过去之后可以把课本吃透,定义啊定理啊应用啊什么的记都不用记,完全条件反射有木有QAQ国内……老师草草留几道作业题,上来就难的要死,一遍一遍翻课本翻参考书,看不懂问老师又怕被鄙视……臣妾做不到啊QAQ老师你看我找了那么多参考书麻烦告诉我刷哪些题有用啊QAQ= =额反正我就是需要人带一下,自学能力好的学神学霸当然不会像我这样……但的确在美帝学的很舒服4-可以不学政治课么为什么要学政治课啊……思修近纲马基毛概学分十多分呢够美帝一个学期的学分了QAQ放过我吧,马基辨析题真心hold不住啊理科生过去被文科生草割啊求B+已成奢望了啊QAQ5-所谓精英教育(精英教育话题来源请看楼下答案)不论国内国外都与精英教育无关与其说精英不如说是人文思想的关系国内按理说我的大学都是精英了吧,但怎样都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总会有排名有第一第二这是精英教育吗?国外大家在一个教室里,一起抄笔记一起问问题,没有去让谁当leader,更不会强迫你当leader这就是精英教育吗?可能终究还是资源分配的不同导致一个所谓的教育是否精英我可以获得到的资源多,享受的福利多,我的付出能够得到比较恰当的承认和肯定,那么这就是精英教育他不是为了把你培养成精英而是从最开始就把你看作精英至于你怎样选择人生道路,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教育的事情我作为一个异乡人,得到了可能在国内都得不到的教导和尊重我想这是我在美国感受到的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嗯所以我还会再回来的,作为一个可能的女博士= =ps 就偶尔看看知乎今天闲了吐吐槽……好多人&v&国外没有那么好,我挑了比较好的老师说的也有一个美帝老师讲课答疑不能直视啊……每节课稳稳地迟到五分钟是怎么回事?回想起来可能我以前的学习方法不对所以比较痛苦回国之后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找老师问问题的频率。毕竟国内也有office hour制度,只不过没有被重视起来,浪费了呢我旦教授绝大部分还是很愿意回答问题很nice的(怒求给分也nice啊)拦住我们开口的不是他们,更多是我们自己,没好好学,心虚,害怕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有人学得好有人学不好,那就一定是学不好的人自己的问题怒爬起来刷题希望国内教育跟我们一起成长吧(^-^)-------------------我是分割线----------------------------(……回头再看一些话真是不能直视,充满final前的怨念……看着玩就好,亲爱的认识我的同学们求别黑,我就一时脑残随便扯两句你们什么都没看到( ? ▽ ` )?)我爱复旦,我爱那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不是来黑复旦的我爱我的专业和老师~不再改了 12/10/2013--------------------更新线君--------------------------真的不想再改了QAQ12/12/13
在国内读了两年大学,现在在美帝专排第十的学校学土木,转学生。说说自己眼中中国大学和美帝大学的区别,倒也说不上是谁好谁坏,顺便帮自己整理整理思路。自己在国内上的理论力学,比如说桁架这一块儿,老师当时根本就没讲,稍微带一下子就过去了。有很多内容优势这样,老师浅谈,作为学生的我们根本学不到什么,想要学就必须要自己去图书馆借书死抠。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保持浓厚的兴趣呢?我反正是做不到。再看美帝的大学,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其实和国内差不多,也就那样。但是关键的是国外的作业和TA系统,比国内好太多太多了。一个学期下来,你的作业必须好好做。因为作业是算分的,而且我们用的wileyplus每个人的数据都不一样。。。而且数据难算得要命。。。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自己算完自己的作业,不像国内可以抄。其实说白了,国外老师虽然是教授,讲的东西都比较浅。就拿静力学来说,是这样的。而更多的东西,是你自己做作业的时候,去找TA学的。我就是这样,每次作业都去找TA,TA也都是博士,能学会很多新的东西。所以不用担心学不会没有人教的问题。只要你够勤奋,总是可以学会的。而不像国内的资源这么少。要么问学霸要么问老师。关键是老师第一句话都会问。。。同学,你上课干嘛去了?讲这么多的内容为什么不懂?这句话的伤害力真的是巨大的。。。。其次。就是氛围这一块了。我在的学校属于工科突出,商科很烂的学校。但是给人的感觉普遍是每一个人都很在乎自己的GPA,都很在乎考试。谁说美国人不勤奋,谁说美国人的数学理科比不过中国人,美国学霸强起来真的是秒杀级的。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各方面都很优秀,GPA3.94,还很勤奋。其实美国大学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真正的应试教育。每个学期有4到6个期中考试,每一个都占据15%到20%的分数。学期就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期中考试中过来的。。。折磨的人生不如死。所以美国大学的教育真的叫人时刻不敢放松。每一次考试都有可能让你告别A这个目标。所以每一次考试学生们都会很努力地复习,不像国内,考前两周看书问题做卷子问学霸,考试拿个8,90分不成问题。所以二流大学的氛围,都是1到15周弄别的竞赛,或者lol,dota,最后五周学习,然后放假。美帝的教授态度好得真的是没的说,每一个教授都会尽力教懂你所有的知识。不像国内老师心理的潜台词就是老子天下无敌,老子挂你,你敢怎么样?凶神恶煞的面容对学生发火,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美帝的学术环境很自由,而且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没有老师老子天下第一啥的想法。老教授都是很喜欢学生的。美帝学生普遍喜欢运动,健身房里永远都是人。。。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堂啊。。。最后,是学校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美帝的大学是没有班这个概念的。就连一个固定的,形式上的行政班都没有(比如土木10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课表,很据自己的要求选课,选自己可以承受的学分和学业压力。在国外的大学,快的话你可以两年半毕业,慢的话可以五年,这都死非常灵活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还可以drop,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如果觉得问题太大可以drop掉,把课程时刻保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而且,寒假,暑假都可以上课,给了勤奋的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我目前还是刚来的第一个学期,还没有完全融入美国的生活。其实来美国,每一个人都是个例,就好像有的人过了思念英语还是不好一样。自己的路和自己的交际圈是自己选择的,来美国也是一样。这个独立的,远离父母的环境能帮助你我变得独立,成熟,能看开以前看不开的许多事情。个人认为美帝大学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你我变得成熟,独立,褪去幼稚。其次才是含金量比国内更高的课程。
作为一个再中国大陆,英国和美国都读过本科的人只想讲一个点,就是学生亦或是老师,大陆的很少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国内的专业是按照高考分数分配的,很多同学去了并不喜欢的专业。而美帝这边,专业入学可以不选,你可以大一都修几门各个科系的课,甚至可以晚到大三再定专业。非常灵活,亦或是学神,可以修双专业。作为数学系的学生,我有的英国同学考试不过40来分,但是张口闭口称自己Mathmatician,然后跟你聊起数学神采奕奕,说我又想学数论但是又觉得数论太抽象,想学金数又怕金融知识不及格,总之是真心喜欢并享受现在自己做的事情。扯远了。。。
我觉得我国本科之所以这么渣,在于老师们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教学,他们根本不关心教的好不好。比如说我们的专业课都是系里的牛人正教授教(正教授教本科生,这还是一个很大的宣传点),学校里混得好的大教授无一不是学术研究巨牛,能拉来大项目,这才是他们最关心最花精力的事情,而教学,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不会对他们的事业、前途、甚至名声有任何影响,他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在教学上?把课教好也是很不容易的,要考虑前后的衔接、习题的对应与渐进,他们那么牛,那么忙,怎么可能花这么大的精力在教学上?不像高中有若干个平行的班,年级有统一的考试来评价老师教学的好坏,高考还可以和全省的老师比较,我们一个系100人,每门专业课都只开一个班(因为大多是选修的,所以一门课也就4、50人的样子),每年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卷子也是他自己批,觉得分高了多扣点,分低了多给点,跟谁比去?怎么看得出老师教得好坏,用不用心?即使有评价体系,也不会有相应的激励体系。高中老师的薪资、地位完全取决于教学成绩,而大学无法找到一个办法让老师觉得教课是一件重要的事——总不能教的好的老师多算几篇文章,多给几个项目吧?那也不是学校说了算啊。于是就导致了很多老师把教学当成一种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课前不对课程做精心安排也就算了,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天马行空,神马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对时局政治的看法,对中国历史的理解等等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看着课程教不完了就抓紧念几张ppt,再不行考试给大家分打的高一点,也就皆大欢喜了,但是学到什么就真心呵呵了。不过也确实有些业界良心老师,学术水平好还觉得教学很重要,很用心,而且本身人格魅力也很好,真是高风亮节。由于其本身水平很高,一旦用心起来,教学效果确实好,学校安排大牛们教学恐怕也是想达到这个效果吧。———————————————————————————————————————————有些人说这个只说到了中国,没有解决问题,我建议大家对照着排名第一的答案看,不知为什么,好像国外的大学老师对教学似乎很认真,又是office hour又是问大家学会了没的。所以我作为一个没有出过国的,只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再加上那些答案,应该是对问题有所助益的。同时,就我上过的几门双语课,国外的教材确实要讲解的详细的多,而且层次也要清晰很多,在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我还是觉得上学期学的最清楚明白的课程就是那门双语课,而国内的教材普遍过于简略且思维跳跃,来龙去脉讲的很不清楚,时常令人迷惑。
中国大学不是不如美国大学,是中国大学越来越差。当然恢复高考之后中国大学是在持续发展的。首先看中国大学要从中国大学历史的开端看起。中国第一所大学 北洋大学堂 创办于1895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败朝廷第一次认识到了知识对国家的重要性。实际上纵观历史德国,英国,也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在战争中吸取教训创办大学来拯救国家。只不过我们起步的晚,日本也没比我们早起步多少年,看看抗日战争比我们领先了多少,关键是起步了就别停下,可悲的是中国教育在追着人家跑的途中还停下来倒退过。再赶上就没那么容易了。中国大学的发展之路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巅峰,接受了的清朝教育落后的教训,那个时候的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蒋公也算对的起(只谈教育)中国教育事业了。打仗期间中国教育一天都没荒废被视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多所大学因为战争迁校以保证教育的继续进行。其中就有如雷贯耳的西南联合大学:由清华,北大,和南开合并而成。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著名的就有刘文典脚踹蒋介石,最后只以寻衅滋事罪拘禁了七天,试问今天哪个校长敢为学生的不公挑战主席,别说主席了连个市长也不敢踹(咳咳 只谈教育)。其实就一个道理 ,国家需要人材,大学培养人材,学生的羽翼丰满了才能最大化的报效祖国。 那我们现在回头看一看当年这些人有没有有效的回报祖国呢? 两弹一星 勋章获得者:(1926~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
(~)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1921~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白族。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年后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朱光亚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长。(1929~ )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192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浙江吴兴人,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28)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卓越贡献。从他们的出生日期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全部都是在年之间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之中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留学经历,很多都是由国外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所以他们基本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教授与校长。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高等物理领域与科研领域)。我只列举了两弹一星未免片面,不过军事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试想今天的中国手里没攥着核弹与氢弹你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讲道理么?有了这些人当老师 优秀毕业生那就不用说了西南联大毕业生:杨振宁 李政道 1957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升,叶笃正,吴征镒。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ps:同样只有高等物理与科研领域。当时并不只有西南联大,牛逼的大学牛逼的人还有很多这里只拿西南联大举例子。既然谈到西南联大,就来看看当年西南联大教师的规模:,,,,,,,,,,,,,,,,,,,,,,李楷文,,,,,,,,,,,,,,,,等。(为什么不写校长?因为校长没权)这些人多数也是留过洋的,留洋的目的是把别人的知识带回来自己用。人家的大学办了几百年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上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在中国创办第一所大学之后对国外大学追赶的脚步一直都没停过,直到。。。。别说大学了,在一个知识多点都犯法的年代,初高中都停课了。哪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叫做工,农,兵,大学,上大学不是要学习好,而是要生得好。另外个人认为在回复高考前中国的教育不止荒废了十年。十年只是一个象征,至少也有二十年。从建国之后知识分子的地位就在不断降低,直到后来都变成犯人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是养不出人材的。哪还有求知若渴的人?二十年的光阴那,又正是人类科技发展最突飞猛进的年代。中国无数个科学家的履历表上大概都有这二十年的真空期。不过有一点没有被荒废,那就是军事。这个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说这么多只能说中国的精英人材是被自己淹没掉的,唯一的一些还是民国培养出来的,至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大学确实是在向前走,但是人家也没停着啊?哪个中国人不知道国内大学难进好出?有些还是好进好出。所以排除掉这些混的大学,也就剩下211和985好一些了,就算是这些大学,部分专业也是很水的。看看世界前一百的大学哪个是那么好毕业的?再看看国内,哪个大学不好毕业?可以说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学到什么重要的东西,个人认为,想要逼迫学生学到东西还有防止学生抄袭的最好办法,就是末尾淘汰。按专业难度和学生数量进行淘汰,必定会使毕业生的水平大幅提高。
我不请自来。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国大部分的大学生上大学都在学啥。
我时常在反思大学这四年在学什么。首先从课程来说,我是学光学的,对,就是那个今年被教育部裁撤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我大致的罗列了一下都上什么课。抛开基础课和公共课不说,专业课首先要学习电,就是电路信号模电数电。其次是软件,c,汇编,单片机和arm,第三是光学,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各种激光,第四是学习通信类: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什么的。最神奇的是。。。我还要学工图,并熟练的运用cad。我tmd,我到底上了几个专业,经常是一二节上单片机三四节上激光技术,尼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好么,怎么就放到了一个专业里。。。后来我打听了下隔壁学校的这门专业,他们除了这些还要学,机械原理和。。。热学。
真的是把大学当高中上了,九门功课同步学,哪里不会点哪里
我曾经问过我的系主任,为什么会这样,答:学校也很无奈,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要求你们既有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又有大专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我们也没办法。再说了,学校也不知道你们以后能雍道啥,所以就看着都开了,你们多学点谁知道那门课就能用上。。。
好吧,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某校的中文系高材生在毕业的时候如果能有注册会计师,二级建造师软件工程师资格就很好了,最好再来个普通话一甲和国家一级运动员就更完美了。哎呀呀,妈妈再也不担心我找工作了。
老祖宗的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tmd怎么就忘了,我要是啥啥专业一年就能比别人四年学得好,我咋不去中科院呢???什么玩意都是科普,以为开两门课就OK了,想多了吧。果然是党领导下的屁股决定脑袋。不作死就不会死
什么时候不再有假大空,把通识教育真正的搞清楚,什么时候就能看见点曙光。非要把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当成亚里士多德,牛顿,达芬奇来培养,那培养的一定是一坨一坨的狗屁玩意。
请广大的普通高校教务处的同志们,尊重一下客观规律好么,谢谢
再说我就要行刺校长了!!!
先把自己做好,再去跟别人比,乖,叔叔有糖吃,别逗了。。。分割线————————————03-06-14更新
我今天又突然想到了一个很蛋疼的事情,为嘛中国的大学转专业就这么难。。。
转专业难带来了一个更蛋疼的事情,又大把大把的人走在卖专业的路上。(你敢说你们没见过)。
没去美帝上过学,不过家里有亲戚在LA,所以有些事情还是略知一二。没法定性的描述,但是似乎美帝转专业要容易的多吧。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总得给我们个改正的机会嘛。转专业条件苛刻的跟狗一样,你们这是要闹哪样?
一个跟我关系挺好的女生,本来报的是会计,硬生生的送来上我大光信息。招生办你这么diao,得到我批准了吗。
非要送我们去不愿意的专业,老师总是在尊尊教导要我们忍。那就妥妥的。卖。卖专业,卖灵魂,啥都卖。卖啥啥便宜,卖啥啥优惠。
你不给我们选择,大爷我自己选择。再见!
我在大学期间拔过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因为丫为了泄愤让我们一个班几乎全部挂科
很多人总说是政治、党的问题,这个东西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影响,我不做评价。但是就前苏联大学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中国大学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上的短板,跟政治基本无关。就算是迫害了无数犹太科学家的纳粹德国,科技也足以笑傲一时,足见政治对科学技术影响根本没有其他回答所说的严重。第一,院系调整。中国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一个对中国高等教育有着非常大影响力的事件。中国从此不再有综合性的大学,而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学校。这件事情,从好处上说,的确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算是奠定了中国几十年来工业发展乃至改革开放的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培养模式更适合造就技术工人而不是科学家。而且近几十年来,很多曾经的专门技术大学纷纷改建所谓的综合性大学,其实这些综合性大学除了自己当年专门的那一方面以外,剩下的都很弱。这个也间接影响到后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二,高等教育从精英到草根再到精英曾经钱学森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虽说要尊重钱老。但是钱的这个问题其实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钱学森出身是非常显赫的,家里本身就是国民党的上流社会,环境是非常优越的。而建国后,高等教育变的草根化了,甚至出现过“富坏右”沾边的孩子不能上大学,优先工农兵,贫下中农的情况。对于很多草根家庭来的孩子来说,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最重要的是就业生活问题。这样的孩子进入了科研体系之后,也只是把科研当做一种谋生方式而已。从人之常情来说,我觉得中国的科研希望还是在未来,越来越多家庭环境优越的孩子,把兴趣放在科学研究上。而对草根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对。第三,历史大势曾经中国革命以苏联为师。但是在科学教育发展上说,中国跟苏联毫无可比性。俄国向西欧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始于彼得大帝,在沙俄时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苏联建立以前,沙俄在欧洲是个并不好惹的国家,欧洲宪兵,他不去欺负人就是万幸了,很少有人欺负他。中国向希望学习始于洋务运动,而且停留在器物层面,不知科学为何物,近代史基本上被虐。加上建国后的政治运动,和平安定时间太短。
其实才没那么多复杂的道理,因为美帝的人不用上大学也可以找到份工作过的还不错,而且美帝的本科巨贵,所以本来就没多少人上大学,平均水平也就不会被傻逼拉低了。
因为外国大学不是必须念的,考试也很难,学费还很贵,根本不可能有多少人为了镀金而混进去混日子,他们进不去,也混不起。天朝正相反,所有人都要进大学,很多人根本没资格念大学,但因为扩招,一样混进大学花了四年时间和金钱得了一张文凭,结果就是现在干什么都要本科学历,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排名第一的答案确实说出了我的一些心声。另外有一些补充:1. 校园公共设施好我也曾在美国的公立大学交换过一个学期,不得不说,美帝的校园设施真的比中国的好太多。宿舍的条件很好,带卫浴,全天热水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而且当时我住最好的宿舍,连卫生都有专人每周来打扫,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值日、卫生这样的生活琐事;另外宿舍都配有洗衣机和烘干机,清洗衣物也非常方便(当时就深深的爱上了烘干机,真是神物!!);学校的食堂更不用提啦,食物丰富多样又可口(一个学期都没吃重样过),食堂宽敞明亮不用抢座位,大妈们还都特别的和蔼友善(反观中国大学的食堂。。。。。。);而且学生的学费中包含了学校健身房的费用,随时都可以去健身——在这种条件中学习,十分安逸,生活上什么都很方便不用操心,心情愉悦,便能将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科研吧。2. 讨论课制度我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当时在美国的大学修习了三门课程。不同于同学,我所选的课程都是百人以上的大课。好在每门课除了老师一股脑的讲课(lecture)之外,还分有若干的小班(discussion session),在大课的时间之外安排课时,由助教带领20名左右的同学进行讨论。我想, 除了教授们本身精彩的演讲之外,正是这些小型的讨论课和十分负责的助教们,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比如有一门是Modern Art现代艺术,是艺术史类的课程。B教授每节课都会在讲座上讲解一些画作和思想理论、社会史,稍微有一些晦涩乏味。每节课都会布置阅读的作业,而讨论课上,TA就会和大家讨论这周的阅读,帮助大家理清其中的主要观点,并带领大家进行一些讨论。正因如此,我便会格外努力的去理解每一篇阅读作业,因为如果不弄懂的话,讨论课很容易就露馅了,在学习进度上落后大家。还有一门课是偏法律的课程,主要讲解一些法案,然后由此引出一些法规。在讨论课上助教会帮助大家熟悉掌握这些法规,答疑解惑;而且助教还会编很多案例,让同学们讨论、运用所学的判定规则。美国的法律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律师们在法庭上的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因此这样的讨论课也非常有意义——因为每个人对于题目中的嫌疑人定罪与否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重要的是如何去平衡利弊、完善自己的论证。如果没有这些讨论课,估计教授讲了什么我听一听也就忘了,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吧。3. 说一点负面的,学费。美国大学提供这样多的便利、福利,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校园活动,充分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其基础大概离不开高昂的学费。以我参与交流学习的公立大学为例——对于州内的学生来说,学费确实比较低廉;但是对于非本州学生(不管是不是美国国籍),学费大概3.6万美元一年,而且这个数字貌似还在涨。另外住宿费也较高,我当时住的是4人的套房,即两间双人卧室、卫浴齐全、还带一个大客厅,这样的条件大约每人1300美元一个月。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真是非常物美价廉了。
来自wiki:美国:预算 11400亿美元(各级公私立学校,2007年)美国教育中国:家教育预算 ()年度预算: ¥3883.91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即使不算汇率,晚个6年,计算总数,中国的预算只是美国的1/3。甚至大家可以算一算加拿大的教育预算是多少,换算汇率之后还比中国还略高。总和都不如,平均水平更无从谈起。中国的GDP早就超越了美国的一半,而且大多数专家都预言我们会在2020年超越美国,但是教育开支却只有美国的1/20,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不如美国的,不仅仅是大学。。。
看到这个话题,不请自来,想多说几句:国内哈工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专业是干什么的,不是黑工大,我爱工大,爱他所以牢骚就多点)。大四去了法国交换,在一所同一楼的答案中的一样的大学,公里学校,法国也没啥排名。。。(不懂为啥非要分出来个三五九等,好像哇塞你是在第一的学校,你就牛逼。。。 大家想想,是么。。。),同一批出来的同专业的同学加上我,有6个,5个去了一个SIAD,大概就是信管专业偏数据挖掘统计类,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貌似吹多了,说自己计算机比较好,喜欢钻研,然后就分到了计算机类,然后从此 ‘噩梦’ 般的生活开始了。国内,我只读了不到三年,说下课程安排: 大一全是基础课,工数,英语,线代,C,之类的blablabla...这个我觉得挺好,反正高中都是理科学过来的,没事做做数学题感觉还不错的。然后大二专业课来了,具体安排我忘了,大概就是每个学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运筹,基础会计,‘基础’数据库,管理学原理,(这里我挑了几门后面做对比的时候会说道的课,别的什么精工实习,电工,这些课我就不提了),国内嘛,你们懂的,我算是自认为学习比较认真的,跟计算机有关的课,我都是很用心的在学,不是背书,真的不是背书,然后考的都很好,然后管理学类的,你们也懂的,老师就是拿本书在读,我就果断弃了,运筹。。。感觉老师做题的时候自己也讲不清楚,考试的时候,就背题型吧。然后过了大二,我擦,一看成绩,偏科严重。。。 数学,计算机类的,基本都是90多分,管理类的,基本都是60多分,这保研无望了,然后大三有个交流项目,就试试吧,然后试一试,就过去了。(说句吐槽的话,不知道别的院是啥样子的,我们院这个考风真的很是不正啊。。。
反正我觉得,心凉了,没意思,所以想走)然后来到法国,背景省略N字,我的情况就是国内靠着突击,把法语最基础的考试过了,然后到了法国学了6个月的法语(不过我前三个有认真学,后三个月经常翘课,去旅游,打工之类的),9月份进专业,当时有两个专业可以选,一个是纯计算机类,一个是信管类偏计算机类(或者说是计算机偏项目管理类),我当时就想,我擦,这么好,还可以挑专业的,然后老师非常nice的给我们建议,说,反正大三(法国本科就三年)这两个专业,课程完全一样,考试完全一样,你们不用着急定哪一个专业,读完这一年是可以再换的(真好,还带你反悔的)。----------------------------------------------分割线---------------------------------------然后开始上课了,我选的是偏项目管理的,就是不是纯计算机的。第一节课,傻眼了,翻译过来叫做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用java语言实现各个经典设计模式,换句话说,就是java课的第二阶段。这里插一句三年的法国的课程安排 (我特地又把以前的课程表翻了出来) 30分大三上:面向对象编程1 5分:主要用java实现各个设计模式,每周或者每两周一个编程作业,算期末成绩,课程安排,一周一节大理论课,一节习题课网页设计 5分: 就是php,html,css的简单网页设计。。。(这课我翘的有点多,没学过这些东西,果断弃了)算法(复杂度分析)3.5分 用ada语言实现各种经典算法,排序之类的,你们懂的,分析复杂度编译原理(词法分析)1.5分,一学期都在讲词法分析,写编译器的那种,我第一节课没跟上,加上法语不好,听不懂,果断弃了,一节理论课,一节习题课交替进行基础数据库 5分 全新课程,没有前续课程,从数据库范式,各种交,并,连接讲起,学的很开心,因为以前大学学过。C 2.5分,C语言,没啥好说的,老师教的不认真,最后被同学逆袭了,投诉他了,不让他教了。系统分析设计1 2.5
这个是一门神课,就是分析情景,一个某某小公司,想做有什么样的业务流程,我们给他做系统,怎么把模型建立出来 (回过头来,这个门太有用了!!!)英语 2.5分 没啥好说的,完虐法国人英语企业认知 2.5分
主要讲世界上比较牛逼的IT公司怎么来的,战略是啥,法语不好,听不懂大三下:新型网络技术:神课,XML相关课程,XML XPATH,XQUERY,XLT,XSLT,JSON,AJAX 相关,把xml做为了一个中心,学习各种相关,大作业做了一个从oracle取数据,然后转成各种xls,pdf,html,swing table 等等,一切当时能见到的输出格式系统分析设计2: 神课,接上学期的系统分析,现在不是说某小企业要做一个什么系统了,是他们现在有一个系统了,但是他们觉得不好用,某些业务流程体现不了,我们怎么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改动,用最小的方案,预算去利用原系统,去升级成一个新系统。(这课完全就是显示中做项目需求分析阶段的模拟。。。 太实用了,可惜以前没体会到。。。。)沟通交流: 教你怎么去沟通。。。倾听,倾听顾客需求英语:继续碾压基础会计1 国内学过点,不过有地方不一样,比较轻松,天天就是填表格,做题,不是国内那种读书似的教学法律(产权,计算机类纠纷): 没啥好说的,听不懂,但是我现在知道很实用。。你开发个软件,之后又了纠结怎么办校内软件设计实习:学校里面很多老师在做项目,挑一个你感兴趣的,去实习,3个月,我做了一个跟android相关的,用一个开源视频物体跟踪框架,去控制手机的音乐播放,非常成功。是我之后找到实习的关键点计算机网络1:7层协议,然后写java程序模拟TCP几次握手,分析一大串01报文,看看是谁和谁握手了,总是,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中的一部分课程。研一:两学期,继续60分学分的节奏,我继续选择这个专业。觉得写的太啰嗦了,写些核心课程数据库:数据库层面去模拟情景要求,写函数和过程,考的也就是这个面向对象编程:各种情景,建模,对象模型,然后分层,自己写持久层,业务逻辑层,swing做表示层,主要体会分层思想的好处,反复搞了一个学期UML建模:没啥好说的,学习uml,然后反复情景,UML建模,非常专业的那种,讨论,报告,展示运筹:做题 生产管理:听不懂,弃了数据挖掘:简单的工具,讲讲数据挖掘的意思,做些题目项目管理:大三的沟通交流老师上的 ,就是让我们分组,然后一个学期组个各种活动,学习怎么组织活动,怎么统筹,安排,演讲,还有一些ms project等工具会计:财务分析加沙盘模拟,企业认知:未来IT走势研二:系统设计:J2ee,.net,在之前的基础上,引入各种工具,框架,ssh,svn,maven,让我们真心体会到了工具框架的优势(相当霸气,以前都是手写的)高级数据库管理:作为一个DBA应该要知道的事情,我们考试题,很多都是OCM的原题。。。(其实是我遇到问题了,问一个ocm,他问我你准备考ocm?我说不啊,我们考试题)网络安全:主要讲一些在项目中如何管理去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软件上,硬件上超级大作业:分组,给大一的设计了个网上选课系统,做了6个月,总之,一切都是按照现实项目流程来的。说下为什么说是噩梦,因为,国内动手能力不行,空有一些理论知识(至少我国内计算机课程还是很认真的在学),无奈,这边所有的课程都是跟java有关,java法国人大一大二,学了两年了,我只能课余时间自学(主要语言不好,上课听不懂)。21天入门java,当时看的是孙鑫的视频,然后熬了一个礼拜,把第一个大作业赶上,然后一切都走上正轨了。然后自学了ada的入门,编译原理的词法分析,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这门课跟编译原理有关,而且只是一部分,找不到资料,就果断弃了。大三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java上,每两周都有大作业,每个大作业基本都要一周,每晚4个小时那种。考试的时候,第一学期考了10门,挂了5门,第二学期8门挂了4门,通过补考,把平均分赶上了。主要考试的时候,语言问题,对考题理解有很大出入。这种情况一直到研一下才有好转,能够轻松驾驭课程,然后大作业的时候可以带着法国人去做,终于摆脱了抱大腿的节奏。(国内的话,我只说我们专业,计算机课程能有个大作业就不错的了,大作业嘛,你懂的,各种求抱个被抱,说的夸张点,国内专业两个班,按照专业的培养要求,企业级信息系统人才,估计40个人,能找出5个能写程序的就不错了。要是您说,咱有分析能力嘛,写程序让程序员去做,ok,那您扪心自问下,该分析项目的时候,您是真的花了N天去分析,还是要deadline了,突击下就完了。国内,考不好,去跟老师求求情,不是太离谱的,老师都放了,好像有及格率这个一说吧,不及格的多了,老师面子上挂不住,国外。。。我们专业有太多,只差0.5分的,需要补考,然后补考不过,然后就真的挂了。。。)anyway,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能看出,其实我们专业就是培养项目经理的,整个教育流程的核心就是,在java语言的基础上,辅之各种必要的技术,数据库,项目管理啊,设计啊,分析。让你既有了项目分析,管理的背景,又加上不错的技术功底。我们只学有用的,学完了,拿去公司,就可以用了。我记得当时刚进专业的时候,问系主任,我选的专业好不好就业,他说,你不用担心这个,只要你能读下去,公司来抢你,不是你去找公司。后来明白了,从大三到研二,从刚开始的两个班,四个组,将近60人,到研二的1个班,一个组19个人,这个淘汰率我就不用多说了(当然不排除很多浪漫的法国人,在学习我们专业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点,比如他对计算机感兴趣,对项目管理不感兴趣,然后他又回去读纯计算机了。大三时候加我4个中国人,最后研二的时候只剩我一个,和中途加进来的,也就是我先的女朋友两人了。)再说说法国的教育吧,优势在哪,很明显,法国人少,教育资源就相对充足,你可以去挑教育资源,挑老师,就是排名第一的答案,老师不好了,你可以提意见,不行就去反映。老师呢,虽然有自己的项目在忙,但是绝对绝对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的。我们专业的老师对我们都超级的nice,举个例子,我去年过年想回家过年,要请两个礼拜的假,跑去跟系主任说,我大概的意思就是,我三年没过年了,我想家了,我想回去了,系主任二话没说,就说ok,你回去吧,我帮你写信跟各个老师沟通下,你也说下你的安排,然后让他们调整下考试的日期。。。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啊。
这一点就是,老师很好第二:教育体系,我在国外经历的教育绝对不是填鸭式的,从我说的课程介绍就能看出来,很多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从理论到实际,拆分成很多课程,每个学年,学期,甚至各个课程件都有交叉,用理论课,加实践课,加编程大作业,加上考试的几重考验,你只要坚持下来了,你真是是会了,你不是背书背来的。 还有就是,我在国内我真心不知道我是学啥的,以后可以做什么,国外的话,老师就跟我们说,你们不是coder,你们是manager,如果你们想做coder,你们可以随时换专业,所以,这个系非常注重分析,组织能力的培养。(虽然我继续偏科严重,由于语言的问题),加上,从大三开始,每年都有企业开放日,请各个公司项目manager,HR过来做做,然后每年都有模拟面试,还有外面很多课都是公司里面的人上的,基本三年下来,这个城市(IT城)大大小小有名的公司的HR都熟了,基本都说过话,各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很多大公司都去参观过。了解其工作环境,公司氛围,让你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公司。(其实还是资源问题,专业人少,公司多)。总之三年过后,说的夸张点,我们是一群见得了客户,编得了程的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强。还有,大三有3个月的实习要求,我没找到,回国实习的研二有6个月的实习要求,我在ATOSworldline 度过了非常愉快的6个月的时光。回国头来对比下,或者让我再选一次,我觉得其实在国内读完大一就应该过来的(工大基础学部的老师都非常的认真,然后认识了我现在的女朋友,后来怂恿她大学毕业,过来读研的,她本来要去美国的。。。),这样至少我很多前续课程不会落下,之后学的也不会那么坑爹。PS:国内让我体会到了大学的精彩生活,国外让我体会到了大学的精彩学习, 也没啥遗憾的。
本人在校研究生(电气工程专业)一枚。。。以自己和留学同学的对比为例:1.本科的时候一天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一节课,大一大二基本可以把一个星期排满,每天至少三节课。高数英语大物等大课,基本可以排出一半的课时;剩下的时间没有给你什么巩固数学公式,推算力学公式的时间,你还得去上大学生心理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写作。。。等完全充数凑学分的课。。。这些有什么用?上了节心理科跳楼的大学生就减少了?上了节职业规划就能找到好工作了?上了写作课你写作文的水平就堪比文科生了?时间全都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了。2.到了大三大四,开始上专业课了。。。先别说课程安排有多牛B,就说考试周吧。大三暑假的考试周两周考了6门专业课,还是门门都是高学分的重点。对于电气专业的学生,稳态暂态电机发电厂电气继电保护不必说,还要学弱点的模电数电电力电子微机单片机,再加上计算机的C++仿真用的matlab,还要学习老掉牙的汇编语言,更别说去焊接个收音机金工实习电弧焊和磨锤子了。。。好家伙!!!一个本科上下来,高中生的全能发展有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交给你了,连技校的手艺活都教了,可是怕你毕业找不着工作拉学校就业率的后腿。。。当时我还跟我妈开玩笑说,我毕业要是找不着工作,我还能给人焊接窗户的安全护栏去。。。3.再说现在的研究生课程,以为读了研,上的课全是高大上?那你就错了!数学课选的矩阵论和数值分析。这是什么课?就是高等的线性代数和高等的数值分析。专业课就是高等电力系统分析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本科课程的高等版,再加上依旧老套的职业规划知识产权等等凑分的课,理论学习部分结束了。。。4.上课的是大牛教授?你又错了!大牛教授的任务怎么能是上课这种费力不挣钱的事情。一个星期上两节课那么点钱的课时费,人家一个项目几十万上百万上下好吧,一个项目只需要支付给研究生少则几百块多则几千块的劳务,剩下的就是各种开会各种出差各种谈项目合作。。。同寝同学的导师是行业有名的大牛,全国各地到处开会谈项目,他一个月能见着老师一次就不错了。。。连自己的学生都见不到自己的导师,你还指望本科生能听到大牛的课?做梦去吧。5.本科同学有去国外读研的,国外本科情况不是很了解,就研究生课程来说,比我们这强很多。我们这的研究生基本就是上基础课修够学分,帮导师做项目顺便自己搞科研。说是搞科研,自己汗颜一下,基本无创新,照搬照抄改改这那的就不多说了,强一点的看着外文文献抄抄改改的,再强一点就是换个方法搞同一套东西,翻来覆去的就是排列组合的现实版。然后借用师兄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你还担心什么?6.留学的硕士生同学远没有我们这么轻松了,光就课程阶段,人家学的那个是真叫硕士生专业课啊,字典一样厚的教材,把这门课讲的详细不能再详细,结课考试是根据课本写论文,不管你是学得好还是学的差,为了应对这门课,同学至少要把厚厚的原文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别管是走马观花的看还是认认真真的看,总归能学得到有用的专业知识,然后向教授交一篇兀长的论文,不好好写就会挂掉。我们的课程考试呢?一张卷子五道计算题,考试前老师划重点,课本五章内容,一章一道题。这用学?这用听课?到了读研这个阶段,大家智商再低也能用三天时间学会做五道计算题了。最后试卷一发,哇全是原题,分数一出,哇全是90+,哇100分的一大堆,老师上课不点名,考试简单,分数一出又好看,学生好评率又高,于是这门课就这么愉快的结束了。。。7.就本专业而言,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什么学校什么课程分数什么论文都是浮云,你的生源是不是你工作单位所在地,你爹是不是能在找工作时助你一臂之力,你是男生还是女生,这三点完全秒掉你的学习成绩高与低,找工作与学习成绩无关,那你还费力学习什么,拿到文凭就OK了。就这种,学生糊弄自己,糊弄老师,老师糊弄学生,在当前浮躁的金钱至上的大教育背景下,从老师到学生无人搞科研,能比人家强到哪去?
首先,说中国大学不如美国大学有点太过绝对了,中国大学还是有优于美国大学的地方。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法学)说说中美大学的不同吧。1. 非教学职工中国大学非教学职工人数太低了,一般学生工作都是党委团委管,基本上是不出事儿就不管你的。美国法学院非教学职工比例很高,有专门帮你选课,帮你心理咨询的,帮你求职的等等。2. 师生关系首先大部分美国学校的师生比例应该是要比中国高的,所以自然也就有更多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中国虽然老师少,但是基本上你主动去找老师,老师还是愿意帮你的,我国内本科就得到了不少老师的帮助。而且美国也不是所有教授都像大家想象的这么nice,我contract教授的女儿在NYU念JD,她的同学有一天下课去教授办公室问问题,教授说:“你觉得我一个NYU的教授有时间回答你的问题么?”然后就把她轰出去了。(没在NYU待过,不敢说这是普遍现象,不过NYU师生比例的确有点低,但是我觉得这个教授的做法挺作死的,估计要被投诉)。另外还有个个人感受就是在国内比较容易和教授深交,美国和教授就不太容易聊到私生活方便,当然,这很有可能是我个人情况。3. 求职中国法学院教学偏理论我已经在无数答案里吐槽过了。中国法学院模式现在基本是这样的:刚进来,领导说好好学习,刷绩点;大三领导跟老师打招呼,要司考了啊,给司考让路;大四领导跟老师,找工作了,给找工作让路。就导致翘课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所谓帮学生找工作最多也就是开个动员会,稍好点还能找点律所来开宣讲会。美国法学院安排的就挺好的,美国法学生也要考bar,找工作,但是学校会帮你安排的好好的,指导你准备考bar,找工作,不会说让你被学业占满时间,然后再开后门让你占用上课时间去准备bar或者找工作。找工作的简历,求职信,writing sample都有人给你改,我的writhing sample系主任前后替我改了三遍,在此表示感谢。4. 学科交叉法学院相对比较封闭,感受不明显,我上个月跟一个学生命科学的phd去woodbury的时候聊了一路这个话题,他告诉在国内的时候,学生物就是学生物,学物理就是学物理,美国就不一样,所以物理学家搞化学,化学家搞生物很常见。5. 学费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学费跟美国,尤其是美国私立大学是没法比的。但是现在国内的情况是,很多家庭完全有能力交更高的学费,但是大学却无法提供相应的精英教育。(总裁班不算)我所说的精英教育不是说开高尔夫球课,建海景房宿舍。(抱歉。不是黑X大,我对X大的国际法水平还是很尊重的,但是说实话,高尔夫球课海景房宿舍跟精英教育真的没太大联系)我愿意多交学费请更多的知名客座教授,我愿意多交学费让法学院有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全球各种moot和seminar,我愿意多交学费提高师生比例。问题是,什么时候中国能出现这样的法学院呢?
希望看到侯业来答。。我作为党员,用马克思主义谈谈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说经济基础,教育硬件天朝有待发展,不是说没有努力,功力未到,多给些时间2。正如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说上层建筑,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后,僵硬,甚至有些残忍3。还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说上层建筑里的人的观念,以上两条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局限性。对待学业知识的错误观念,不要以为大学不用学习,不要以为外国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人家外国照样学习学到凌晨三点,只是这不是媒体宣传的侧重点,也不是学校教育的侧重点,人家注重的是综合素质,但是废寝忘食的学习确实发生了。希望各位正确认识知识的重要性,把学术搞起来。
直接原因:美国大学学费高。根本原因: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美分硬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