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和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新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存在如下問題,請協助或在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需要補充更多。自2012年7月起標示本模板。
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自2012年5月起標示本模板。
僅具部分地域的論述,尚需補充的觀點。自2012年7月起標示本模板。
真實性被質疑。自2012年8月起標示本模板。
需要改寫為連貫的敘述性文字。自2012年5月起標示本模板。
的被評價為在全世界195個國家或地區排名中名列181,與(178)、(184)、(190)、(195)等同為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2010年發布的,地區仍然是極少數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之一。
由於中國政府的和,媒體與網路被包含許多中國官方報導,但一些中國民眾和網民會通過國外電視台和網站得到一些中國官方單方報導之外的報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新聞業採取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對待方法,即報紙是「黨的喉舌」,發出黨的聲音。新聞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工具。江澤民在1996年明確把中國新聞業定位為輿論導向,他視察人民日報社的時候指示「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輿論導向正確,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黨和人民之禍」。
中國至今沒有頒布一部新聞法,說出了原因:「國民黨統治時制定了一個新聞法,我們共產黨人抓它的辮子,鑽它的空子。現在我們當權,我看還是不要新聞法好,免得人家鑽我們空子。沒有法,我們主動,想怎樣控制就怎樣控制。」
在1978年中國大陸之後,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新聞自由」在中國大陸也得到了一些發展成果。如今無論是在報刊雜誌還是電視台上,新聞媒體對於黨政政府官員的過失行為的批評並非一概沒有,也有一定數量的關於各級官員不當行為的質問和披露。中國共產黨的黨報《》和(CCTV)等官方媒體也不再是改革開放之前一味的政治宣傳,而是有了較為實用的新聞報導,官方媒體也出現了一些如《焦點訪談》較為有名的輿論監督節目。
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網路在當今中國社會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一些不為人知的負面新聞如腐敗案件等,都是通過在網路上的傳播而被公眾所知的,之後才被大陸主流媒體報導。
《》是為了紀念日《》發表60周年由等人起草並由303位各界人士首批簽署的一份宣言,旨在促進中國進程,改善狀況。由於內容敏感,迄12月11日止發起人中已有兩人因此事被逮捕。到目前為止,在《零八憲章》上簽名的有上萬人,還有一些人陸續在網上簽名。不過由於網站受到當局干擾,所以即使在網上簽名也已經不容易。
市民遊行支持零八憲章和要求釋放
《零八憲章》發布至今,不斷有人加入簽署者行列。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採取打壓行動。首先是《零八憲章》共同起草人之一被起訴。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最近被調往支教。雖然原因無法確定,但有人認為可能和憲章有關。另外一位在《零八憲章》上簽名的北大教授受到很大的壓力,在兩個學術組織的職務被撤銷。
中國政府在國內各媒體網站對此憲章全面封鎖,禁止報導。有消息稱法學院以黨委名義發布群郵件要求該院學生抵制零八憲章。
於日發表《凌滄洲致中國朝野的公開信》為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請命。其中包括9點:
1, 籲請當局立即開放報禁,落實人民自由創辦報刊、出版社、電視台、電台的權利。
2, 籲請當局立即開放網禁。
3, 籲請當局允許民營出版公司有獨立出書的權利。
4, 籲請當局下令制止一些部門或地方用納稅人的錢資助「」網評員。
5, 籲請當局審查《出版管理條例》是否違憲。如果非得弄個管理條例,立意也應該是來保障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而非處處設置門檻。
6, 籲請當局制定《言論自由保障法》、《新聞自由保障法》、《出版自由保障法》。
7, 籲請當局對踐踏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官員予以嚴懲。
8, 籲請當局有鑒於一年來的天災人禍頻仍,當效法漢唐盛世明君寬和政治,大赦天下,尤其是釋放"因言入罪"的人士。
9, 籲請當局聽取民意,善待民意,學習西方文明的先進成果,順應時代大勢與世界潮流,和平秩序地將國家建設成為有高度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國家。
、等22中國學者律師聯名於日以「抵制央視 拒絕洗腦」為名,宣布抵制製作的低劣「新聞節目」和「宣傳節目」。
日第一中級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
日香港抗議北京駁回劉曉波上訴,遊行要求立即釋放劉曉波
日,國際性作家組織「」美國分會提名劉曉波角逐。前總統、、等多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及、、等人通過project-syndicate網站聯名推薦劉曉波為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人選。
日,諾貝爾評審委員會主席宣布,以「在中國為基本人權持久而非暴力的奮鬥」為由,向其頒發。其妻劉霞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心情激動,感謝每位支持劉曉波的人,並希望正在監獄中的丈夫能到挪威領獎。
在劉曉波獲獎前,對於國際社會將他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警告政府勿頒諾貝爾獎給劉曉波。諾貝爾研究所的所長表示,諾貝爾委員會將不會屈服於外界壓力。他說:「我們在1989年將和平獎頒給,我們已經清楚地表明,我們是個獨立的委員會,我們不會照任何人的話辦事。」
獲獎後,發言人稱,由於劉曉波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制裁的罪犯,將獎項頒發給劉曉波違背了和平獎的宗旨,是對和平獎的褻瀆,並將損害中挪關係。中國也召喚了挪威駐中國大使,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和平獎頒發表示抗議。挪威外長斯托爾則強調,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決定不受挪威政府控制。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對挪威採取敵意,將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聲譽。
等西方媒體報導對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各國不要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
日,,,,,,,,等人發表了關於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聲明,表示以下六點:
一、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發給劉曉波是一個及時和正確的決定。
二、劉曉波是諾貝爾和平獎的恰當人選。
三、再次要求中國當局釋放劉曉波,讓劉曉波獲得自由,並與夫人同行,親自到領取。
四、在得知劉曉波獲獎的消息後,各地的慶祝或研討是完全合法合理的。但對此類活動進行了嚴厲壓制和干擾。我們要求警方立即停止這種非法行為,立即釋放被拘押公民。
五、呼籲中國當局以理性和現實的態度對待劉曉波獲獎一事,從國內外的熱烈反應中體察、辨清世界潮流與人心所向;中國應融入普世價值以及人類文明的主流,樹立積極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六、呼籲中國當局兌現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總理最近在一系列講話一再表達了推動政改的強烈願望,我們願意積極參與到這一實踐中。期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憲法和中國認可的聯合國憲章以及各種國際公約的框架之內,政府能夠切實保障公民的各項權利,和平實現社會轉型,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民主、法治國家 。
,,,李普,周紹明,鐘沛璋,王永成,張忠培,杜光等476人於獲獎後發表致要求新聞言論自由公開信,要求兌現第35條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公開信表示1949年建國解放,人民當家做主61年,改革開放也搞了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還沒有得到人時代就有的言論出版自由。
其中提到日總理在發表題為《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有光明前途》的講話。但21日《開創經濟特區的美好明天》新聞稿,把溫家寶講話中談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刪掉了。日溫家寶總理在與美國華文媒體和港澳媒體進行座談,再次強調了「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溫家寶隨後在紐約總部出席第65屆一般性辯論發表題為《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的講話,其中也談及了政治體制改革。但9月23日(北京時間)晚間,《新聞聯播》以及報導這些活動時,溫家寶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講話,都被過濾掉了。
建議立即著手制定新聞出版法,廢除《出版管理條例》和地方當局管制新聞出版的那些條條框框。落實第35條給予公民言論出版自由,從體制上看就是從黨政機關直接控制到媒體相對獨立,從「黨的喉舌」轉變為「社會公器」。
教授李煒光在網上發表文章稱「沒有新聞自由,報紙無異於廢紙」。並指出,「新聞自由的精神就是求真實,沒有什麼應該或者必須向人民隱瞞的東西。…… 封鎖信息就是愚弄人民。」
指責中國沒有遵守新聞自由承諾。
於日在紀念時發表文告提名中國的新聞工作者與仍被關在獄中 。
 :在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引來香港傳媒的爭相報導。發表聲明,對於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深感欣慰與鼓舞,並希望中國政府可以無條件釋放所有因言獲罪的在押政治犯。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等在被記者提問對劉獲獎看法時均拒絕回答,其他人士如副主席認為北京政府應該就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事宜多與西方國家進行溝通;亦認為國際社會認同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爭取人權自由,劉曉波以往所做的一切合乎中國內地的憲法規定,北京將他囚禁只會與國際社會的價值觀背道而馳,越走越遠。中,主席表示:「每一個中國人,知道劉曉波獲得諾貝爾獎,都會感到驕傲和振奮;這個獎可以頒給劉曉波,我相信都象徵著世界民間社會以及多個國家政府對中國人一路以和平的方式積極的爭取民主人權法制的肯定」。主席表示「他得獎會引起全世界的人更加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但是我們知道,中國的維權人士並不止他一個;我覺得以後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都應該頒給一個中國人,直到中國的人權狀況有所改變為止」。
 :呼籲大陸當局讓劉曉波早日出獄、重獲自由,並祝賀劉曉波,並指其獲獎是「對大陸人權發展與華人社會都有重大歷史意義」;行政院長表示「縱有施壓(指中國政府對政府施壓),但是諾貝爾獎委員會仍然把獎頒給維權人士,證明人權自由民主普世價值仍然佔大多數;這些價值與目標一致。」。
 :發表聲明稱:「劉曉波獲獎凸顯了世界上對改善人權的日益增長的關注。他並呼籲對獲獎人的不同看法不應該影響國際人權事業」。
:主席稱劉曉波獲獎向全世界所有為自由和人權作出巨大個人犧牲的人們發出強大的支持信號。
 :在聲明中說:「這個獎提醒人們,中國在經濟改革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政治改革並沒有跟上來」,並呼籲中國釋放劉曉波。議員、人克里斯多福·史密夫亦發表公開信對劉曉波的獲獎表示祝賀,史密斯說:「劉曉波是英雄中的英雄,代表了中國所有受到政府迫害的人權捍衛者」。
 :前總統亦對劉曉波的獲獎感到欣聞,他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中表示:「劉曉波正是這項獎的當之無愧的積極的公民。哈維爾曾經多次呼籲授予劉曉波和平獎」。
 :表示「將這一殊榮授予劉曉波,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顯示了對人權的重視」、「這具有普世價值」。
 :稱:「德國將為獄中的中國諾貝爾獎獲者劉曉波提供支持」。伍爾夫在其賀信中寫道:「我對您的勇氣,以及您以和平方式為中國人權付出的努力,表示最高的敬意」。
 :表示不會督促中國政府釋放劉曉波。
 :對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表示歡迎,並稱這個獎是對他「恰當的認可」,同時呼籲中國政府儘快釋放劉曉波。綠黨領袖讚揚組委會將諾貝爾獎授予劉曉波的勇氣,並在吉拉德做出聲明之前批評澳洲政府的懦夫態度。
 :法國政府呼籲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劉曉波,外交部長庫什內(Bernard Kouchner)對劉曉波獲獎表示祝賀。他說:「這一決定代表著對世界各地人權的捍衛。」庫什內辦公室一份聲明中說:「法國與歐盟一樣,在劉曉波被捕後表示憂慮,並在一系列場合呼籲釋放劉曉波。如今,法國再次發出這一呼籲」。
 :看守政府外交大臣費爾哈亨希望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劉曉波,並表示「諾貝爾和平獎的獎勵能夠幫助加強世界各地人權活動家們的地位」。
 :總理對劉曉波獲獎表示祝賀,並促請中國政府,認真考慮釋放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
 :首相發表聲明,恭賀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認為劉曉波是因為推動了中國的民主而獲獎。
此外,多名前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以及 、 等國的政要均對劉曉波的獲獎表示祝賀。也有多個人權組織要求中國政府儘快釋放劉曉波。
1997年2月發生了。據傳至少92名維吾爾人死亡,漢族死亡人數未知。政府封鎖消息,完全沒有新聞自由的概念。
2002年在最早爆發時,和政府一直沒有發佈相關訊息,亦沒有向方面通報情況。當時政府禁止媒體報導有關病情,當地政府也引導媒體不要過度渲染該地區的疫情,以免引起民眾恐慌。在2002年12月底,關於這種「」的疫情開始在流傳,由於當時不了解病情,相關的評論比較混亂。隨後中國政府在國內封殺了關於疫情的討論,所有的論壇對「非典型肺炎」的消息一律消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上旬。當時中國最大的官方論壇之一——有數位用戶因討論「非典型肺炎」疫情被管理員封賬號。
日,中國衛生部部長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國、北京工作、旅遊是安全的,他還說北京當時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還笑著說,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北京301醫院的退休醫生當時得知,光309醫院與302醫院就有100個SARS病例。所以蔣彥永認為張文康誤導中國人民。蔣彥永依次向上級主管、國內媒體、寫信反映情況,但都沒有結果。最後蔣彥永向《》雜誌揭露中國的SARS疫情並得以發表,人們才了解到疫情遠比中國官方公布的嚴重。4月19日,警告地方官員,瞞報少報疫情的官員將面臨嚴厲處分。一天之後中國政府再度召開記者會,宣布北京的疫情從原先報告的37例增加到339例。幾個小時後,中國共產黨宣布撤消北京市市長孟學農和衛生部部長張文康的黨內職務,兩人隨後去職。4月28日流行病學專家娜塔爾女士在指責中國大陸在疫情爆發之初,未能開誠布公,導致全球的公衛體系拖延了兩、三個月才建立預警與通報的機制。
4月13日,北京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對媒體聲明:4月11日網上出現一條信息,稱北京有「一種尚未被確診的疫情」正在蔓延,已經「奪去了143人的生命」。此信息純屬謠言,北京從未有「不明疫情」蔓延,並強烈要求公安機關追查謠言惑眾者。經公安機關調查證實,涉嫌在網際網路上編造、傳播該信息的幾名犯罪嫌疑人,相互以電子郵件、粘貼在網際網路公開網站留言板和大規模向網際網路用戶發送等方式,有意傳播、擴大有害信息。根據《》291條,公安機關已將涉嫌編造、傳播該有害信息的作案人依法拘留審查。
台灣報導赴台旅遊的中國大陸遊客發現,相對大陸電視新聞裡台灣「天下是很鬧的、窮人是不滿的、官員是操蛋的」,但真實生活卻都很平和;反觀大陸媒體中大陸「天下是和諧的、窮人是感恩的、官員是公僕的。」同樣的新聞,中國網卻將在大陸媒體中「天下是和諧的、窮人是感恩的、官員是公僕的。」這句刪除,標題亦由「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兩岸大交流 陸客最哈台式民主」改為「大陸遊客看台灣:媒體愛報屁事 清潔工穿名牌」。
台海網日報導「二戰國民黨軍人英靈抵台」,竄改新聞照片,照片中「中華民國國軍於巴紐陣亡將士靈位」被竄改為「巴紐陣亡將士靈位」。
是2008年3月發生於的多起示威演變成暴動的事件,地點以的為主,事件波及、等地。、等國也有相關的抗議活動發生。藏族人士為了紀念1959年3月初武裝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49周年,在中國的、印度的部分藏族人士起初集體和平抗議,但後來在拉薩演變成暴力騷亂;騷亂後,中國政府出動大量以、盾牌陣等方法嘗試恢復社會治安。
騷動後的第二日,即3月15日起,西藏自治區政府開始拒絕外國人、外國記者等進入西藏。到北京時間3月17日凌晨大概一時,西藏政府的官員、、、人員以及帶同電腦專家手持境外(主要針對)記者名單到拉薩的酒店內逐戶搜查,他們搜查記者的、,並將有關的照片一一刪去,也沒收流動式的記憶體等。同日早上,由於西藏自治政府表示是「非法採訪」,所以在次日早上9時把15名香港記者(包括、、、這4家電視台、、這2家電台、1份報章《》)帶離拉薩,在11時到達。3月18日,BBC報導達賴喇嘛出生的村莊已被警察封鎖。
方面,除了大量永久屏蔽的網站外,中國政府又在3月16日屏蔽了知名的視頻分享網站,隨後於3月23日重新開放。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否認知道屏蔽之事,並保證展開調查。
3月23日,中國政府在西藏自治區的機關報紙《西藏日報》將此次事件定性為「由境外達賴集團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和指揮的,發生在拉薩的極少數不法分子實施的嚴重打砸搶燒事件」,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敵我鬥爭」。
3月22日,中國政府開始作出一連串的輿論反擊,猛烈抨擊西方媒體對西藏騷亂的報導,指責西方媒體報導不實。
是2008年3月新疆西部維吾爾族人士發起的遊行、示威和抗議活動。事件發生之初,儘管已經謠言四散,不過中國政府始終封鎖消息和否認新疆發生抗議活動。直到4月2日,中國政府才承認反政府示威的發生,並強調已經被公安「及時制止」。
發生於日,位於附近。
美國《》則以「中國立起來」為封面故事,認為中國這次的救援行動迅速,對外國不加隱瞞,全國上下一心捐款或參與義工工作,一改過去中國的自我形象和負面印象。
英國BBC在此次事件中的一系列報導中,對中國政府突發事件處理持正面評價。並認為"地震使中國獲得較為寬鬆環境"。
一改以往在很多突發事件上封鎖消息的做法,官方傳媒,如與在地震後五小時即對外公布。對境內外媒體採訪也基本不阻止,但有零星媒體遭地方政府阻攔的事件發生。截至22日中午,已有100多家境外媒體、300多名記者境外進入汶川地震災區參加採訪報導。與過往限制境外及港台傳媒採訪的情形迥然不同。但也有媒體稱救災初期大陸開放媒體深入災區,是因為當時全力救災無暇管制,第三、四天才開始管制境外媒體深入。
官方傳媒一改以往的慢半拍作風,二十四小時播放救災新聞節目,被境外媒體稱讚大有進步。
時事政治評論家孟玄在《》的《》的「風向」專欄中以為例,提到《》書中解釋控制宣傳,主導輿論陣地的手法,大地震後全國舉行哀悼儀式,凝聚在黨領導下抗災救人,團結人心,展現了對開放的態度。
但是地震屆滿一個月,卻傳出外國記者被拘留並趕出的事件。孟玄對表示,「中國政府最怕失去孩子的家長串連起來,在這個地震報導熱已過的時機縮緊媒體管制,是中國政府高明的一面。……『地震剛發生時,新聞報導可以表現中國好的一面,如救災、總理前往災區勘查、追悼等的畫面,但越到後頭,問題會一一浮現,尤其是那些死難孩子的家長,任何人都會同情他們的。』孟玄說。『因此中國政府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讓這些家長串連起來,家長目前是分散在各地,還沒有串連,散開來中國政府比較容易處理。』孟玄解釋,中國政府最害怕的就是串連,帶著感染力量與憤怒力量的家長一經串連、聯合起來衝撞,再加上新聞報導,終將形成一種風暴,然而未來中國還要搞,當然不希望這件事一直下去。的報導稱,這次的驅逐外國記者事件透露出一個信息:中國地方政府對大地震導致學校倒塌而引發大批父母的怒火爆發,有一種不安感,因為眾多死難孩子的父母們都認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腐敗問題是導致學校校舍成為『』的根源。」
中央電視台在報導時,被指造假炮製火炬手為地震假捐款鏡頭。事後中央電視台致歉稱是火炬手捐款後攝影留念,而文字記者失誤所致,向公眾正式道歉。
2001年,在取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當時中國奧申委秘書長王偉說,「我們將給予傳媒完全的自由度在中國採訪」。據報導,中國政府曾討論是否在期間放寬的屏蔽範圍。
日,外文版和新聞網(英文版)被率先解封。
6月24日指責中國沒有遵守對的承諾,干擾外國記者在和報導奧運火炬接力。
7月初,陸續有香港、《》、《》、台灣、、電視台、、中文版、《》、《》、《》、《》、《》、和圖片社區網站被解除屏蔽;7月底,大批外國記者們在北京的奧運新聞中心發現即使當局已解封大批網站,但仍然有很多新聞媒體網站無法自由瀏覽,其他有關、、及網站亦都無法登入。美國的大新聞機構如《》、《》網站可以接通,但其他一些外國媒體網站,仍然需要通過才能登陸。7月30日,記者們向國際奧組委投訴要求兌現承諾全面開放網際網路。國際奧組委聽到有關網際網路的問題之後,與北京官員進行了會談。
7月31日,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高斯帕(Gosper)說:「我也是最近才得知,當初的確有些奧委會官員和中國協商,同意(奧運期間)屏蔽一些敏感網站。」「我這些年的確多次說過,奧運期間新聞完全自由,如果諸位因為我的這些講話而受到誤導,我向你表示道歉。」當被質疑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兩周前還說絕不會對外國記者進行網路封鎖時,他表示,國際奧委會以前提供了不完全信息。很顯然,曾經在某個場合達成了其所不知道的某種協議。世界多家媒體和人權組織對中國大陸政府違背網路自由的承諾、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封鎖敏感網站表示反對。
7月31日下午,一些相對於中國政府的敏感網站也開始被解除屏蔽,包括、香港《》、台灣《》、BBC中文網、、、、、、和等。中國大陸政府的解釋是:「現在中國進入信息化時代,地球村時代,所有外國網站,應對外國運動員和媒體開放。因為言論不會對中國造成多大傷害,而且,許多信息本來也就是外國的信息,這些外國人回去也同樣知道。」大陸媒體引述北京奧組委官員孫偉德在8月2日談話說,京奧期間,中國將為外國記者接入國際網際網路提供充分便利,外國記者在中國、在北京利用網際網路報導奧運會的渠道是順暢的。少數網站瀏覽有障礙,主要是因為他們傳播的一些內容是中國法律禁止的。根據中國的法律,不得通過網際網路傳播違反法律的信息,以危害國家利益。希望媒體尊重中國有關法律法規。
解除網路屏蔽後,多間國際新聞機構對此表示歡迎和肯定,並希望中國政府能善意對待一些負面報導而不是封鎖,亦能把此開明措施在奧運會之後繼續保持下去。
奧運會結束數月後,中國政府對海外新聞網站的封鎖又重新開始。至2008年12月,重新被封鎖的網站包括、、、、、等新聞機構的中文網站。此外,根據基地在美國的非盈利維權組織「自由之家」16日發布的新聞稿,這次遭中國政府封閉的還有一些被視為敏感的網站,包括「」、和香港的。在12月16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多位外國記者詢問中國政府在奧運期間對某些外國新聞網站中文網頁解除封鎖,現在卻又恢復,到底這些被封鎖的網站違反了什麼法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總體上是採取對外開放的政策,但是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於網站還是要依法做必要的管理,某些網站確實存在違反中國法律的事情。有評論認為,當局此次收緊輿論控制是為了防止進一步轉化為社會與政治危機。
日,宣布,在8月1號到25號期間實施全國性網際網路封網。封網時間確定為奧運城市(北京、香港、天津、瀋陽、上海、青島、秦皇島)從日至日;其他非奧運城市從日至日。在這段時間內,禁止對電信網路工程施工、系統割接與升級,電路調度、業務開通和調整等。任何伺服器等硬體設備都不得進出機房。同時建議,互動式網站最好將帶互動欄目(如BBS)的網站自動暫停。如果發現所謂的有害內容,機房會立刻切斷相關網站的連接,並在封網期間一律不恢復運行。大型網路遊戲廠商在這一個月期間,只能用原有伺服器,而不能開通新伺服器。
中國政府之後所放寬的媒體採訪自由有倒退的跡象,許多外國媒體的新聞來源和中國籍助理仍然受到當局的騷擾和恐嚇。呼籲中國政府尊重新聞自由,讓中國的報導環境能夠符合國際標準。根據該協會2009年7月份的一項問卷調查,自奧運之後外國媒體受到騷擾的事件,涉及外國記者的有225件,涉及消息來源的有85件,涉及中國籍助理的有45件。
在2009年2月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年度報告中說,中國的新聞自由狀況沒有任何好轉。它說,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不但沒有實施它要允許新聞自由的承諾,反而加緊了對媒體的監控和管制。
組織說,中國在奧運會期間少有的成果之一,就是給予外國媒體自由行動和採訪權,但是對一些敏感問題如西藏、異議人士或愛滋病疫情的報導,仍然使記者處處遭受阻礙,甚至暴力對待。
中國政府在日發布的《》中也對中國的新聞工作在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上有了積極的計劃。
5月12日,四川地震一周年前夕,境外記者到災區採訪不斷遭到阻攔。新加坡《聯合早報》等記者都傳出被威嚇或被搶奪相機等事件。
6月4日六四20周年之際,中國政府嚴禁境外記者採訪民運人士和死難者家屬, 同時CNN的記者在進行相關報導期間,攝像機被一些便衣警察輪番用傘進行遮擋以阻攔報導的正常進行。
日時中國政府對烏魯木齊市的與服務進行了限制。7月6日下午,被封鎖。7日,也被封鎖。 同時中國官方卻大力宣傳漢人受襲後血淋淋的場景以及財產破壞狀況,又不交代從維吾爾族的角度對問題的解讀。這種宣傳方式使維吾爾族覺得他們的訴求被完全忽視,也不讓漢人對維吾爾族暴動的動機有所了解,使雙方的對立局勢有如火上加油 。7月11日報導外國記者被短期拘留。同日抱導官方要求外國記者離開。 據報導:有來自大陸境外的記者抱怨自己的採訪受到限制,而、 的記者卻享有特權。有台灣記者在採訪中被武警強行刪除相片,不刪就不讓記者離開。一些外國記者在採訪維吾爾人抗議的事件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查扣,其 中日本東京電視台駐北京記者小林史憲10日拍攝公安當街對維族人士施暴,遭到公安拘留長達8個小時,直到當天深夜才獲釋。7月27日指出,從最近的新疆暴動事件觀察,中國政府除了已建立起龐大的法律、政策架構與資訊技術,進行內部的言論管控2億網路用戶以外,不再只是消極防堵政治敏感訊息,更意圖結合與,形塑有利於正面資訊流通的模式與內容。並且在09年7.5事件後屏蔽了新疆的網際網路達一年之久,在新疆的新疆人上網只能通全疆,根本連不到中國內地的網際網路。
官方指控民族分裂分子為首的「」直接煽動、策劃、指揮境內製造了這起嚴重暴力犯罪事件。但中國政府一直沒有拿出讓世界輿論信服的挑動騷亂的證據,假如有這樣的證據中國政府可以要求通緝追捕熱比婭。事實上,曾三度獲提名。
新華社報導,日熱比婭國內親屬12人,分別是熱比婭的兒子卡哈爾、女兒茹仙古麗、女婿開塞爾.阿皮孜、弟弟買買提、姐姐左克拉.卡德爾、養女熱孜亞.卡德爾,還有 5人是熱比婭的孫輩。12人寫公開信給熱比婭,要求其放棄煽動新疆暴力事件。 他們並集體向7-5暴力事件遇害者道歉「作為熱比婭·卡德爾的子女及親屬,我們對(熱比婭)所實施的以分裂為目的的這次暴力事件非常氣憤,並向這次事件中無辜死亡的群眾和他們的家屬說聲道歉。」「同時我們希望所有的維吾爾族兄弟們不要相信(熱比婭)的話,我們各族群眾要團結和睦相處,為建設安定、美麗、幸福的新疆盡自己的一份力。」熱比婭的弟弟和兒女也再次證實熱比婭事先知曉和指導了此次暴力事件。。熱比婭親屬隨後接受了的採訪,表示信件確實是他們寫的,並對熱比婭的行為表示不滿。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的發言人迪裡夏提(Dilxat Raxit)告訴記者稱熱比婭親屬信件是假造的。迪裡夏提向美國之音表示,熱比婭子女和親屬寫信和接受採訪,是在中國政府威逼利誘的結果。他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法制不健全,而且濫用司法的國家,任何人隨時隨地有可能受到任何方式的脅迫,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意願,從事不該從事的事情,他們沒有任何選擇的自由。」迪裡夏提表示,自從熱比婭到美國後,兩個兒子被判刑,女兒茹仙古麗也曾遭到軟禁。家人和親屬也一直受到監控。他並說,中國政府的目的一是詆毀熱比婭的形象,另一個就是將新疆騷亂事件嫁禍於熱比婭和世維大會。用大標題指出,「中共式斗熱比婭」,通過挑撥親人關係,抹黑貶低等辦法打倒對手是文革慣用的手段。亞洲研究員Phelim Kine表示:「信中遣詞用字可見政府的操作,只是無法確知。但是如果信是真的,它們應該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正在秘密調查的證據,拿出來放在政府的傳聲筒-新華社-作全世界的傳播是非常重大的違規行為。」網文章指出,讓的兒子譴責自己的媽媽挑動騷亂,這種做法本身就讓人無法相信譴責的真實性。文章更指出,中國政府這種讓家人互相揭發、讓家人證明家人有罪的做法,令人想起中國發瘋的「無產階級」年代。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表示,一些中國官方主流媒體發表煽動性的言論導致對外國駐華新聞機構的敵視,至少有兩位外國記者接到死亡威脅。很多外國駐華新聞機構接到騷擾電話,收到針對外國駐華新聞機構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還對有關部門警告外國記者不要提問敏感問題表示關切。該協會說,一名記者 在烏魯木齊因為提敏感問題而被拘禁。外國記者協會認為,這類行動違反了國際報導的普遍原則。在在顯示中國沒有 。例如中國官方7月13日以報刊選萃方式全文轉發人民日報資深記者在「」以「我不再看」為標題的一篇文章,批評華爾街日報訪問熱比婭,慫恿大陸民眾拒看,並將此次暴動與相提並論
。又例如人民網一篇署名蘭溪的文章表示「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報導迅速,官方應對有度,第一時間發布死亡人數及受傷人數,而且在事發數小時之後,就正式邀請外國記者訪問烏魯木齊,採取了非常開放的態度,此舉贏得了境外媒體一致的肯定。」並且強烈批評西方政要與媒體不知感恩「回報」,也將此次暴動與九一一襲擊事件相提並論,認為西方政要與媒體呼籲「 各方保持克制」是雙重標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體採訪了「世維會」在美國的發言人,即被中國官媒炮轟偏見。有北京和香港的媒體工作者認為,中國媒體批評西方媒體本身就是不公正不客觀的。前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說,這次新疆事件,西方媒體報導基本上是客觀的。丁剛這種觀點是不客觀的,太不專業,是個笑柄。媒體與傳播系副主任教授也認為,這次西方媒體的報導基本是客觀公正的:「這次國際媒體對新疆的報導,從大面上來說,還是比較客觀的。這次基本上沒講到疆獨、中國政府鎮壓啦。報導主要是說兩個民族之間的問題,主要是說刑事案件,是打砸搶。各國政府也沒有對中國提出批評,抗議,說你鎮壓少數民族和獨立人士啦。」
7月10日,香港《南華早報》記者在烏魯木齊採訪期間,因非法採訪被拘捕。
7月10日,一名美國之音女記者在前往大巴扎附近採訪時,即被武警攔截並沒收相機記憶卡,然後以「不受歡迎媒體」及沒有申請採訪證為由,勒令她離開。
7月07日,新疆發生騷亂後,當局向全世界宣佈歡迎境外記者到當地採訪,但《蘋果日報》記者甫落機即被截住遣返。
於2009年11月訪華在與學生會談時提到他支持的開放使用,反對媒體檢查。
根據社會學系名譽教授在《》發表的以《大陸新聞自由…40年太久,但爭朝夕》為題的文章表示:「傳媒如《》只是黨的喉舌,有人識諷它的內容只有日期是真的,連報告都可以作假(有超過四十度可以不上班的規定,就改成只有三十九點八)。」謝劍亦在文中提出「理應開放報禁,讓人民了解真象和抒發內心感受才是正途,對誨淫誨盜和不負責任的可依法嚴懲。壓抑言論自由和封鎖新聞不但不能團結國族,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更何況無限期專政將使國民人格墮落,也無法面對的和平談判。呼籲當局儘速頌佈一項保障的新聞法,並以此促成,逐漸走向。」
《》、《》、《》、《》等十三家媒體於3月1日同步發表接近一千七百字題為《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並敦促戶籍制度改革》社論,呼籲和提請政府設定時間表,改革並最終撤銷做成不公平而且有違保障的平等原則的戶籍制度,以平息弊政和民怨。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以來,大陸媒體第一次大規模地聯合發表社論,引起各界矚目。北京「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張宏表示,他和其他相關人士已遭報復。他在3月9日的1封信中說:「在這件事出來後,我本人獲得了相應的處罰,其他同事和合作媒體也受到連累。」此信重點大致在說明,他何以撰寫這篇社論,信中又說,他如今已是一位「獨立的評論人」。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說,張宏已被解除高級編輯職務 。
據多家媒體4月22日報導,南韓軍方基於與美國聯合收集的情報,已認定是發射的魚雷,造成了南韓。
而在報導卻指出韓國人(音譯)在給美國國務卿的信中表示,「通過明顯的證據與常理的推斷,天安艦肯定不是魚雷炸沉的」。並報導申尚哲因此被韓國海軍以損害名譽罪起訴。5月20日報導俄文電刊載「俄專家:天安艦若被魚雷擊沉 韓海軍就是飯桶」。不報導北韓匿蹤微型潛艇的消息,製造國內支持朝鮮輿論與氛圍。
6月1日接受電視台專訪時表示,中國改革政治體制應注重解決四方面問題。第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公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但表示已不對中國政府抱任何幻想,形容溫家寶「說得比唱還好聽」。丁子霖認為民主需自己爭取,不能靠恩賜。
日報導,所屬的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總裁王茂亮、總編輯陳君聰以及多名負責人,因深圳衛視最近在《正午30分》播出有關「」事件的報導,播出「六四要平反」的畫面,採訪要求平反「六四」的人士,已經被停職,正接受調查中。
由引發的中國浪潮愈演愈烈,已由迅速向、、、等省份擴散,這一現象使得依靠起家的感到極為尷尬。頒布命令,禁止報導罷工事件。6月12日引述內地報界人士說,他們現在接到上級命令,不許對罷工事件進行報導與評論 。
中國新聞主管當局日下達通知,禁止國際記聯的記者前往舟曲縣地帶採訪 。國際記聯組織對此已經表示關注和不滿。
於日報導8月13日的藏民在縣政府門外舉行抗議活動,抗議開採金礦污染當地的耕地、草場和自然環境。縣府官員下令拘捕部分抗議人士。8月17日警察開槍,造成4名藏人死亡、35人受傷。於8月30日報導中國官方證實有豐富的金礦資源的白玉縣警察開槍「意外」於8月15日射殺一名藏人。新華社說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發言人表示,白玉縣公安局於8月14日以非法開採金礦的罪名逮捕了一名來自的商人。一位名為巴布的藏人帶領30多名村民,去白玉縣公安局要求釋放這名商人,警方鳴槍示警,巴布被流彈擊中身亡。
美國有線新聞網()於9月專訪在出席的,專訪於10月3日環球公共廣場(Global Public Square)節目播出。節目主持人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問到溫家寶對和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是否影響中國成為強大且有創造力的國家,溫家寶答道,「言論自由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已被寫入中國憲法。他強調,中國有4億網民和8億手機用戶,他們能透過網際網路表達意見,包括批判的觀點。「我常上網,看過針對政府工作的尖銳批評,也有一些是讚美政府的話。我常說我們不僅應讓人民享有言論自由,更重要的,我們還必須創造條件讓他們能夠批評政府的工作。只有在人民的監督和批評下,政府才會做得更好,才是真正的人民公僕。當然,一切要在憲法與法律容許的範圍內進行,如此才能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家維持秩序。」
扎卡里亞質疑﹕「當我訪問中國時,許多網站都被屏蔽了,獲取信息十分困難。比如說在你尚未發表「再回興義憶耀邦」前,網站無法找到的資料」。溫家寶回應道﹕「我和中國人民都相信,中國將繼續進步,人民對民主自由的訴求是不可抵擋的。我希望你會逐漸看到中國的進步。」
扎卡里亞問到﹕「你如何看待人們所說:『我們喜歡溫家寶所講的一切,但卻看不見政改的行動?』」溫家寶總理回答說﹕ 「我想任何一個對他的國家有責任感的人,都會對(政改)深有感悟且付諸行動。我想一個政黨在成為執政黨後,肯定與其還在爭取執政權時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政黨要按照憲法和法律做事。」溫家寶以4句話願景作結束﹕「讓每個人都能過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讓每個人都生活得有安全感。讓整個社會充滿公平正義。讓每個人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強調會盡力推動政治改革,「風雨不倒,至死方休」 。
獲獎當日,在網路上的多人反映本地網路上已無法發出帶有關鍵詞「劉曉波」的簡訊,而中國大陸轉播的境外電視台也遭到了部分屏蔽,如的在播報諾貝爾和平獎時就被中斷了畫面;CNN直播諾貝爾獎的畫面在快宣布和平獎得主時,訊號中斷近5分鐘。 多數中國大陸媒體均未報導劉曉波獲獎的新聞,報導者一般也均按新華社轉述外交部發言人批評諾貝爾委員會「褻瀆」諾貝爾和平獎的通稿轉載。、、和幾大門戶網站的2010年諾貝爾獎專題均遭刪除。同時,劉曉波的家中被封鎖,其妻被限制起來不允許同外界接觸,各地自發祝賀這一事件的網友被抓捕。
大多設在中國大陸的網站均執行了審查,在搜索「劉曉波」顯示「抱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本吧暫不開放」;在提交「劉曉波」顯示「HOHO發表失敗,請重試」;在上關於2010諾貝爾和平獎的新聞以及劉曉波背景的的分享也被移除。而由於的阻擋,中國大陸用戶在搜尋引擎上查詢「劉曉波」、搜索「2010諾貝爾和平獎」時,連接均被重置;瀏覽「劉曉波」頁面也會被重置。
中國大陸民眾無法經由正常新聞管道得知獲獎以及,,外相夏偉林,總理吉拉德,看守政府外交大臣費爾哈亨,總理哈珀,還有多個人權組織要求中國政府儘快釋放劉曉波的新聞。
12月10日頒獎當日,委員會以空椅代表,主席亞格蘭德表示劉曉波無法前來證明授予劉曉波這項獎是必要的、應該的。他提到1935年委員會將和平獎授予時,禁止任何一個人前來接受任何一項諾貝爾獎。他接著提到了、和的類似遭遇。亞格蘭德肯定的高速增長。他說:「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肩負著的命運。」如果中國能夠建立起一種徹底保障公民權利的,就將對世界產生深刻的積極影響。但亞格蘭德強調,要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就離不開言論和思想自由。對劉曉波的重判恰恰暴露了中國的弱點。劉曉波不過踐行了《》規定的權利,「他的所作所為無錯、無罪,因此他必須獲得釋放」。「他的觀點最終會使中國變得更為強大。我們祝福他、祝福中國未來一切順利。」知名女在頒獎典禮中朗讀劉曉波的「我沒有敵人」。
報導指出,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挪威公共電視(NRK)等網站都無法連線。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BBC英文網首度遭中國斷訊,而CNN網站則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遭到封鎖。「」指出,過去兩個月,中國政府外交人員造訪旅居挪威的中國僑民,對他們施壓,要求他們參加10日的反諾貝爾獎遊行,「如果不參加抗議活動,未來的生活將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的(Twitter)用戶當日上傳各式空椅照片,以示支持劉曉波,結果「空椅」二字也在中國部分網站成為了。。
10月10日,發表《俄媒稱諾貝爾和平獎淪為西方政治工具》
10月14日,開始高調批判劉曉波和諾貝爾獎。10月14日,各大新聞網站均頭版高調轉載《人民網:從達賴到劉曉波獲和平獎說明了什麼》,開始直接地批判劉曉波。 10月15日新華網發表《諾貝爾和平獎是西方給劉曉波政治犒賞》。10月25日新華網發表《所謂「因言獲罪」是對劉曉波案判決的誤讀》。10月26日「中國網」又發表《劉曉波其人其事》。
在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於10月8日宣布之後,10月14日登出一篇文章《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大錯特錯」--挪威學者批評諾貝爾委員會居心不良》。文章中說「挪威科技大學教授10月1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嚴厲批評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劉曉波,說『這是大錯特錯』,『諾委會這麼做居心不良』,其目的是想在中國推行西方價值觀和政治制度。」
報導,科爾斯塔教授得知新華網的報導後,立刻在挪威首都發表聲明指出:「這純粹是造謠。是的故伎重演。」他說,有人企圖假借挪威人的名義損害挪威諾貝爾獎的名聲,其卑鄙目的永遠不會得逞。科爾斯塔教授表示,完全贊成諾委會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中國人士劉曉波,同時祝願中國人民早日獲得自由。
中文網報導,德國之聲10月17日通過電話對科爾斯塔進行了採訪。科爾斯塔表示,自己確實接受過中國記者的採訪,他也看了新華網的相關英語報導,其中引述的他的觀點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此外,他並沒有發表聲明指責新華社造謠,對此他一無所知。科爾斯塔還強調,自己在接受挪威以及外國媒體的採訪時曾經多次表達過對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不滿。德國之聲並且報導有網友指出,幾乎所有有影響力的國家和國家機構都對劉曉波獲獎表示祝賀,而民意多數也同情被判重刑的劉曉波,反對"以言治罪"的中國政府。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卻為了配合當局進行宣傳,刻意對新聞資訊進行過濾篩選,無視眾多西方民間支持劉曉波的主流意見,不與報導,只引用符合北京觀點的報導,營造虛假的輿論氛圍。
由於,10月23日逾千人上街反日示威。日本放送協會()及報導,10月24日在、、、等城市有人號召反日示威。報導,由於網上有人反日號召示威,封校,學生不能出入校門。除陝西省學校封校外,等地中學以上的教育單位近期都不放假,網上有關反日遊行的信息被政府刪除。中國官方媒體彷彿無事發生,未與報導。
報導採「韓國軍官承認韓方首先向朝鮮方向發射幾十發炮彈」為標題為撐腰,在各方反應一節中無視的強烈譴責而報導稱相信炮擊屬個別事件;無視對襲擊予以譴責,而只報導潘呼籲雙方立即保持克制。
中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到美國進行訪問,內容巨細靡遺。但是中國官方媒體,以及受到政府新聞檢查的外國電視報導,對歐巴馬總統與胡錦濤就人權交手的對話卻略而不提。承認中國對保護人民的個人自由仍待努力。(BBC)在中國播出的電視影片,談到人權問題,胡錦濤才講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畫面就突然中斷。 「」只對記者會一筆帶過,沒有報導問答內容。「新華社」的英文網站有提到人權,並引用胡錦濤的話說,「中國承認並尊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但必須與各國國情相結合」,可是刪除了他承認中國人權有待加強的談話。
於1月30日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埃及總統辭職下台的消息,中國大多數報紙和網際網路都只轉發來自的簡短消息。美聯社說:中國大陸低調處理導致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辭職的大規模群眾示威,可能是擔心任何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危及到北京政權的穩定。外交部12日發表簡短聲明,未提及穆巴拉克辭職,也未說明埃及的局勢發展。在上說,「中國的革命,缺少的就是兩個關鍵:關鍵時刻和關鍵少數。只要在關鍵時刻,能有關鍵少數站出來,革命就會成功。」他質疑,埃及十五個人,利用網路的變革創造歷史,但大陸這麼大、人口這麼多,連這十五個人都找不到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前天對埃及局勢做出「希望形勢的最新發展有助於埃及盡快恢復國家穩定和正常秩序。穩定還是共產黨的一貫論述」的發言。但各大搜尋引擎都禁止搜尋相關文章,各大新聞網站全是引自新華社的通稿。
美國駐華大使於2月11日看望北京人權律師,並與她合影。
在使館開設的微博上,引述演講的五段談話,但整篇文章遭封鎖。報導,希拉莉的談話內容包括美國將花費兩千五百萬美元,保護網路作家,同時幫助許多大陸網友突破「」限制,讓他們能有無限制的視野。洪博培還以「您是否認同柯林頓夫人所說:集會與結社自由同樣適用於網路空間 」與大陸網友討論。報導指出,該網頁隨後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管理人員封鎖。美國駐華大使館發言人羅培雨也證實了這項消息。洪博培也只簡單說「相當失望。」
2月20日媒體報導,陝西《華商晨報》因去年報導兩韓炮擊時,使用了一位觀察家的觀點,對此北韓方面提出抗議;以及今年除夕違規報導當地一家五星級酒店大火,被當局宣布處分,總編輯許麗警告,副總編輯王曉昱遭到免職。成為華商系繼去年關停在天津的大眾生活報、在京的四家雜志後最嚴重的事件。
口號包括「開放報禁、新聞自由、自由萬歲、民主萬歲」。
在第二次集會中,、台灣、、、德國記者們,和北京分社社長及記者以及一名記者等在王府井被當局拖走、非法拘禁或猛烈毆打()。有美國之音記者在沒有採訪的情況下,被帶兩名身份不明人士帶走,令其站侯一小時,直到警察前來刪除照片和錄音。
3月1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外國記者在中國應該尊重並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有關部門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目的是維護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並強調警方當日只是使用最少程度的警力處理,並已為為記者提供合理引導。
7月3日下午,因大批中央政府政要趕往301醫院探視,引起駐外國媒體重視,傳出病危消息。7月6日在在電視新聞中報導「江澤民已去世」的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數天前開始封殺有關江澤民的討論。6日已開始刪除一切含有「江澤民」、「」、「」字樣的留言。7日中國官方媒體稱江澤民去世的報導「純屬謠言」。但沒有報導其他進一步的細節。「博訊」網站6日自稱收到「北京權威人士」闢謠。此人指江澤民已死的報導「絕對不真實」,並說,「江澤民前一段感冒發燒,但已經恢復了」。
7月24日通知各媒體要求: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各媒體要及時報導鐵道部發布的消息,各地媒體不派記者去採訪,特別是要管好子報、子刊和網站,不要連結高鐵發展相關信息,不做反思性報導。
據、、等媒體報導,中共中央宣傳部7月29日夜間通過手機簡訊下達對此事故報導的禁令,禁令中稱:
鑒於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導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導,不發任何評論。
2日新聞頻道「24小時」製作人王青雷因日前嚴詞批評鐵道部,已被停職,節目組也被整肅。
29日晚間,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各大,將有關事故的新聞和專題淡出各自的新聞頁面首頁。
《》7月31日以「事故後中國媒體新聞封鎖」為題對此次事故數天後中國媒體集體失聲進行了報導。報導中稱:「在動車事故和政府反應引發眾怒後數天,中國政府頒布了一條針對此次災難的新聞禁令,只有內容積極或由官方發布的消息可不受限制。」;「此次禁令由中共宣傳部在星期五晚些時候突然下達,迫使許多報社編輯瘋狂地將星期六版面的報紙撕毀,以卡通或其它內容代替調查性的文章和相關評論。主要門戶網站已經刪除相關新聞報導和視頻的連結。」;「出於極度憤怒,許多記者堅持在網上發布信息。」該報導還提到,「一位《》的編輯在寫到:『今夜,百家報紙在撤版,千位記者被斃稿;中國,萬個遊魂無處安放,億個真相正在破碎。這個國家,無數隻惡棍的手,在羞辱著你。』該微博後遭刪除」。「一位記者寫到:『我的報導今天無法出版,看樣子我不得不寫點別的東西,我還是寧願空著那一頁,只留一個詞—『無語』。」;「北京的一位編輯稱:『一共來了三次電話,第一個晚上九點左右來的,命令我們儘可能為此次事故的報導『降溫』,一個小時後該家報社接到指示『只能印新華社通訊稿,自己收集的一律不得刊印,不得有評論,不得有分析。」;「官方甚至還推遲刊印了由新華社準備的文章」。
中共委書記鄭雁雄:「境外的媒體信得過,母豬都會上樹!」
更多資料:和
5月1日發表題為《不要讓自己成為笑料》的評論文章,批評西方媒體在報導薄熙來案時造謠生事,搗亂中國。
2013年1月,廣州《》新年特刊發布獻詞,原名《中國夢,憲政夢》,但在發布時在廣東省委宣傳部門的壓力下刪改,至發布時出現多個常識性錯誤,引發《南方周末》采編人員抗議,進而引發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廈門《海西晨報》6月26日頭版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消息,大標題應為「習近平直言謀大事」,但卻誤植為「習『進』平直言謀大事」。據報導兩名編輯因此事被停職。
從2012年起,國際媒體不斷有和、相關的消息報導,但中國大陸媒體卻從未正面報導過周永康案,「周永康被調查或被軟禁」的種種報導和傳聞均無法得到證實或證偽。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6月18日下發通報要求各新聞單位整頓記者站、網站、經營部門、采編部門,禁止記者站跨行業、跨領域採訪報導,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媒體機構同意私自發布批評報導。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月7日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對微信實行實名制,規定新聞單位、新聞網站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非新聞單位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轉載時政類新聞。其他公眾賬號未經批准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違者會受到服務商的警示、限制發布、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並被保存記錄及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雖然和以前是與的,但是兩個殖民地的新聞自由程度卻較號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為高。根據「」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允許和的媒體繼續在以後自由報導新聞和發表言論。2010年,的新聞自由在全世界178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34。這種地區性的現象,除了香港和澳門可以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的有線電視免費收看,或是在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通過付費方式收看外,在中國大陸很難收看和瀏覽到港澳地區其他的電視媒體和報刊。
. 歐洲圓明網.
. 【正悟網】引用美國之音.
. BBC中文網. 日.
,中國時報
田野. . VOA. Apr 3, 2009 .
Nobelprize.org.
. Nobelprize.org.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BBC中文網.
. 紐約時報.
. 鳥馬文章.
. . . "In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there are journalists in jail or being actively harassed: from Azerbaijan to Zimbabwe, Burma to Uzbekistan, Cuba to Eritrea. Emblematic examples of this distressing reality are figures like J.S. Tissainayagam in Sri Lanka, or Shi Tao()and Hu Jia()in China. "
. 德國之聲. .
. 博訊 萬維讀者網.
. 《北京青年報》. .
. 中國時報. .
. 中國網. .
無線電視記者電話報導,日早上
. 中國時報.
(中文(繁體)?).
無線電視六點半新聞報導,日
Michael Bristow. . BBC. 日.
Jane S Kevin J. Delaney. . 華爾街日報. 日 .
. 西藏日報. 日 .
,新華網,日新增。
,新華網,日新增。
,BBC,日新增
(中文(簡體)?).
Lindsay Beck. . . 日
蘋果日報 兩岸國際版 24-5-2008
也有境外媒體報導中共中央宣傳部指示中國媒體不要繼續派遣記者前往四川災區而中國媒體掙脫控制自行報導災情,詳見
. 新華網. .
,聯合新聞網
孟玄. . 世界新聞網. .
柯宇倩. . 木子網引用. .
(中文(中國大陸)?).
,福建之窗,日
. Google - 法新社.
. BBC新聞網. .
. BBC中文網. .
. BBC新聞網. .
. 齊魯晚報. .
. 德國之聲. .
(簡體中文).
. 第一財經日報. .
蘋果日報 日
. YouTube.
Graham-Harrison and Yu Le, Emma. . Reuters. 6 July 2009.
. AFP. 7 July 2009.
石濤. . 德國之聲中文網.
. TechCrunch.
. Fast Company.
. FRANCE 24.
AFP, staff reporter (11 July 2009). "Foreign media ordered out of Kashga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 A5.
. 澳門每日時報. .
. sinonet.ca.
. 中央社. .
全文手工錄自央視網講話錄像
,央視網,日。
,博訊網,日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 , February 2008
, The Tech - MIT's Newspaper, June 8, 2007
. VOAnews.
. 原載7月10日《環球時報》. .
. 人民網-《環球時報》. .
. Chinese Media Net, Inc. .
. 美國之音.
顏寧. .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
. MSN產經新聞.
. NHK新聞.
. 明報. 日 .
網易. . .()
騰訊新聞. . .
德國之聲:
世界新聞網
孫亞萍.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
-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
世界新聞網
世界新聞網
世界新聞網
新浪網引澳洲日報
(中文(台灣)?).
Damian Grammaticas. . BBC. 28 February 2011
. 美國之音. 02.27.2011
(中文(中國大陸)?).
,美國之音中文網日
,美國之音中文網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日
,香港電台日
,美國之音中文網日
世界新聞網
世界新聞網
. 中央社即時新聞. .
. 聯合早報. .
. 世界新聞網.
SHARON LaFRANIERE. . 紐約時報.
高毅. . BBC中文網.
. 中國廣播網 (新華網).
:隱藏分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