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和硅的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构有何异同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一化学必修1-书后习题(人教版)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高一化学必修1-书后习题(人教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2:28:2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高一化学必修1-书后习题(人教版).PDF
官方公共微信晶体结构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晶体结构
晶体以其内部、、分子在空间作三维的规则排列为其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任一晶体总可找到一套与三维周期性对应的基向量及与之相应的晶胞,因此可以将晶体结构看作是由内含相同的具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晶胞按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彼此相邻“并置”而组成的一个集合。晶体学中对晶体结构的表达可采取原子分立分布的方式,亦可用具连续分布的函数的方式。类&&&&型晶体别&&&&名晶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结构即晶体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存在的物质可分为晶体和两大类,固态的金属与合金大都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本质差别在于组成晶体的、、分子等是规则排列的(长程序),而非晶体中这些质点除与其最相近外,基本上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短程序)。金属及合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使用。晶体结构是决定固态金属的、和性能的基本因素之一。晶体是的均匀物体。生长良好的晶体,外观上往往呈现某种对称性(图1)。从来看,组成晶体的原子在空间呈周期(图2)。即以晶体中的原子或其集合为基点,在空间中三个不共面的方向上,各按一定的周期,不断重复出现。如从重复出现的每个基元中各取某一相当点,则这些点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的一部分,图3a为其示意图。确切地说,点阵是一组按连接其中任何两点的进行平移后而能复原的点的。
空间点阵是认识基本特征的关键之一,用它可以方便而又清楚地说明晶体的微观结构在中所表现出的面角、有理指数等定律以及的关系。各点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点阵称为直线点阵,分布在同一平面中者称为平面点阵,而分布在中者称为。如图3a所示,可以分解为各组平行的直线点阵或平面点阵,并可划分成并置的平行六面体单位。规定这个单位的矢量为a、b和c,如图3b所示。划分成一个个并置的平行六面体单位后,若点阵中各点都位于各平行六面体的顶点处,则此单位只摊到一个点,称为素单位。单位也可在面上或体内带心,摊到一个以上的点,成为复单位。按照空间点阵的平行六面体单位,可划分成晶体结构的单位,这样的单位称为。
晶体的一些宏观规律性反映了它微观结构中具有长程序的形式。晶体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具有短程序的和液体而成为各向异性体,与此有关。晶体外形为构成的,而晶面必与中一组平面点阵平行,则与某一直线点阵组平行。在同一种晶体上两个给定之间的交角是两组相应的点阵平面之间的交角,从而是常数。
晶体结构点阵平面和直线点阵方向的表示方法在任何晶体中,可根据空间点阵的基向量a、b和c来取晶轴系。若任一点阵平面与它们交于A、B和C,则这个面在这三个晶轴上的倒易截之比,必可通约成三个互质数之比,即h:k:l,这是“有理指数定律”,h,k,l称为点阵平面指数,而(hkl)是该晶面的符号。晶棱或与一组直线点阵平行的方向可用记号【uvw】来代表,其中u、v和w也是三个互质的整数,称点阵方向指数。而这个方向与ua+vb+wc平行。例如直线点阵方向【100】必与a平行,【010】与b平行,等等;而点阵平面(100)必与b和c平行,(010)与c和a平行,等等。
有了点阵概念就可以将晶体结构用下述所谓公式来简单表示:
晶体结构=点阵+在晶体的外形以及其他宏观表现中还反映了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或其结构都是对称图象。这类图象都能经过不改变其中任何两点间距离的操作后复原。这样的操作称为对称操作,平移、旋转、反映和倒反都是对称操作。能使一个图象复原的全部不等同操作,形成一个对称操作群。在晶体结构中空间点阵所代表的是与平移有关的对称性,此外,还可以含有与旋转、反映和倒反有关并能在宏观上反映出来的对称性,称为宏观对称性,它在晶体结构中必须与空间点阵共存,并互相制约。制约的结果有二:①晶体结构中只能存在1、2、3、4和6次,②空间点阵只能有 14种形式。n次对称轴的基本旋转操作为旋转360°/n,因此,晶体能在外形和宏观中反映出来的轴对称性也只限于这些轴次。晶体结构根据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布喇菲(Bravais)在1849年首先推导出14种空间点阵,它们的晶轴关系即的单位长度及夹角(即单胞参量a、b、c、α、β、γ)间的关系,分别属于立方、四方、三方、六方、正交、单斜、三斜共7个晶系(见表)。其中的对称性最高,晶胞的三个边等长(a=b=c)并正交(α=β=γ=90°)。的对称性最低 (a≠b≠c,α≠β≠γ≠90°)。在四方晶系中,晶胞的两个边等长并正交;而在正交晶系中三个边皆不等长。在中,两个边等长(a=b≠c),它们的夹角γ=120°,而在的菱面体晶胞中,三个边等长,三个夹角相等,但无正交关系(三方晶系中也可取六方点阵的晶胞),在,三个边不等长,三个夹角中有两个是90°。在这7个晶系中,除了由素单位构成的简单点阵(P)外,还可能有体心(I)、底心(C)、面心(F)点阵。在这些有心的点阵中,晶胞分别有2个或4个阵点。晶体结构晶体可以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结合而成。例如非金属的通过共价键可以形成金刚石晶体。金属的钠原子与非金属的氯原子可以先分别形成Na和Cl离子,然后通过离子键结合成氯化钠晶体,每个离子周围是异号离子。离子结合而成的晶体称为。在有些晶体中原子可以先结合成分子,然后通过分子间键或(Van der Waals)力结合成晶体。如非金属的硫原子先通过共价键形成王冠状的S8分子,然后再通过范德华力形成硫黄晶体。又如在中碳原子先通过共价键形成层型分子,然后通过结合成晶体。在层型分子内部,化学键是连亘不断的。矿物主要以、以及硅酸盐晶体的形式存在,它们一般为离子晶体。金属原子通过结合而成。典型结构有A1、A2和A3型等三种。晶体中每一原子周围所具有的,与其等距离的最近邻的原子数目叫配位数。
在这三种结构型式中,每个原子为很多相同的原子所包围,从而很高。考虑金属学问题往往采用一个较简单的,即把金属原子()看成是刚性球体,它们之间相互吸引,从而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上述的金属典型结构与等径刚球三种较密的排列方式相对应,如图4所示,与A1和A3型相应的各为立方和六方最密排列,每个刚球与周围的12个刚球邻接,配位数记为12。与A2型相应的是心密排,每个刚球为周围8个刚球相包围,此外,尚有6个次近邻刚球,距离只比8个最近邻远15%左右,因此往往要考虑到次近邻的作用。有时将A2型的配位数记为8+6,即有效配位数要大于 8。在上述密排结构中存在两种间隙位置,即间隙和八面体间隙。在某些条件下,这些间隙空间可成为金属或合金中自身的或外来的原子所在位置,例如碳就可以占据铁点阵中的间隙位置。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晶体结构之外,金属元素还有其他几种结构,如正交结构(如镓、铀)、四方结构(如铟、钯)、菱面体结构(如钾、锑、铋)等。 由于原子并不处于状态,存在着外来原子引起的以及一定的缺陷,基本结构虽然仍符合上述规则性,但绝不是如设想的那样完整无缺,存在数目不同的各种形式的。另外还必须指出,绝大多数工业用的金属材料不是只由一个巨大的单晶所构成,而是由大量小块晶体组成,即。在整块材料内部,每个小晶体(或称)整个由三维空间界面与它的近邻隔开。这种界面称,简称。晶界厚度约为两三个原子。晶体结构如果将大量的原子聚集到一起构成固体,那么显然原子会有无限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而在相应于下的最低状态,则要求原子在固体中有规则地排列。若把原子看作刚性小球,按物理学定律,原子小球应整齐地排列成平面,又由各平面重叠成规则的形状的固体。
人们很早就注意一些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等,并将其称为晶体。显然,这是不严格的,它不能反映出晶体内部结构本质。事实上,晶体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和干扰,往往并不是所有晶体都能表现出规则外形;一些非晶体,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呈现规则的外形。因此,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主要并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内部结构的规律性。迄今为止,已经对五千多种晶体进行了详细的X射线研究,实验表明: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都是的有规则的,称之为长程有序;而非晶体内部的分布规律则是长程无序。
各种晶体由于其组分和结构不同,因而不仅在外形上各不相同,而且在性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如此,在不同晶体之间,仍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晶体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都能自发地成长为,发育良好的单晶体均以平面作为它与周围物质的界面,而呈现出。这一特征称之为晶体的自范性。晶体结构由于外界条件和偶然情况不同,同一类型的晶体,其外形不尽相同那么,由晶体内在结构所决定的晶体外形的固有特征是什么呢?实验表明:对于一定类型的晶体来说,不论其外形如何,总存在一组特定的夹角,如石英晶体的m与m两面夹角为60°0′,m与R面之间的夹角为38°13′,m与r面的夹角为38°13′。对于其它品种晶体,晶面间则有另一组特征。这一普遍规律称为,即同一种晶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其对应晶面之间的恒定不变。当晶体受到敲打、剪切、撞击等外界作用时,可有沿某一个或几个具有确定方位的晶面劈裂开来的性质。如固体云母(一种)很容易沿自然平行的方向劈为薄片,晶体的这一性质称为,这些劈则称为解理面。自然界的晶体显露于外表的往往就是一些解理面。晶体的物理性质随观测方向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各向异性。晶体的很多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如压电性质、光学性质、磁学性质及热学性质等。例如:石墨的,当我们沿晶体不同方向测其电导率时,得到方向不同而石墨的电导率数值也不同的结果。晶体结构晶体的宏观性质一般说来是各向异性的,但并不排斥晶体在某几个特定的方向可以是异向同性的。晶体的宏观性质在不同方向上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性反映在晶体的几何外形和两个方面。实验表明,晶体的许多物理性质都与其几何外形的对称性相关。实验表明:从气态、液态或过渡到晶体时都要放热,反之,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液态或气态时都有要吸热。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同种化学成分的、液体或非晶体相比,晶体的内能最小。即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以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晶体与非晶体相比,晶体是稳定的,非晶体是不稳定的,后者有自发转变为晶体的趋势。
晶体具有固定的。当加热晶体到某一特定的温度时,晶体开始熔化,且在熔化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直至晶体全部熔化后,温度才又开始上升。如图1-1-3所示:石英的熔点是1470℃,硅单晶的熔点是 1420℃。
晶体结构反之,等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出现整个固体变软,然后逐渐熔化为液体,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固定的熔点,而只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发生软化,这个范围称为软化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金刚石经琢磨后可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美誉.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合成碳化硅的钻石仿制品--莫桑钻,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1)已知碳元素、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碳、硅两种元素在原子结构上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它属于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3)目前,珠宝界通常利用一种名为二碘甲烷(CH2I2)的液体来鉴别莫桑钻和钻石.其方法是将莫桑钻和钻石分别放入二碘甲烷中,钻石下沉,莫桑钻上浮,这种鉴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钻石的密度比莫桑石的密度大;(4)工业上生产硅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SiCl4+2H2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反应类型).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金刚石经琢磨后可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美誉.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合成碳化硅的钻石仿制品----莫桑钻,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1)已知碳元素、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C ,Si ,碳、硅两种元素在原子结构上具有相同的______,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碳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碳化硅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3)目前,珠宝界通常利用一种名为二碘甲烷(CH2I2)的液体来鉴别莫桑石和钻石.其鉴别方法将莫桑钻和钻石分别放入二碘甲烷中,钻石下沉,莫桑钻上浮.这种鉴别放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年第十七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山市)初赛试题(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刚石经琢磨后可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美誉.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合成碳化硅的钻石仿制品----莫桑钻,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1)已知碳元素、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C&,Si&,碳、硅两种元素在原子结构上具有相同的&&&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碳化硅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3)目前,珠宝界通常利用一种名为二碘甲烷(CH2I2)的液体来鉴别莫桑石和钻石.其鉴别方法将莫桑钻和钻石分别放入二碘甲烷中,钻石下沉,莫桑钻上浮.这种鉴别放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刚石经琢磨后可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美誉.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合成碳化硅的钻石仿制品--莫桑钻,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1)已知碳元素、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碳、硅两种元素在原子结构上具有相同的&&&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它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3)目前,珠宝界通常利用一种名为二碘甲烷(CH2I2)的液体来鉴别莫桑钻和钻石.其方法是将莫桑钻和钻石分别放入二碘甲烷中,钻石下沉,莫桑钻上浮,这种鉴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4)工业上生产硅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SiCl4+2H2Si+4HCl,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原题(完整版 答案) 必修.doc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化学(必修)1 课本习题BCD
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 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4.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5.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你依据的原理。
6.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检验CO32-。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CO32-;找一些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它们中是否含有CO32-。
7.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由此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么?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提示:碳酸盐能溶于稀硝酸。)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17
1.在图1-16所示的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
A 质量分数
C 摩尔质量D 物质的量浓度
2.在0.5mol Na2SO4 中含有Na+的数目是(
A 3.01×1023
B 6.02×1023
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4.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3 mol/L
B 0.03 mol/L
C 0.05 mol/L
D 0.04 mol/L
5.检测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 mol/L”和“mg/dL” 1L 10dL .以“m 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 mol/L之间。如果以“mg/dL”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3
3 Li锂6.941
4 Be铍9.012
5 B硼10.81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0 Ne氖20.18
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
13 Al铝26.98
14 Si硅28.09
15 P磷30.97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8 Ar氩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填字母序号)、…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关系密切.-乐乐题库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习题详情
27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5.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3
3 Li锂6.941
4 Be铍9.012
5 B硼10.81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0 Ne氖20.18
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
13 Al铝26.98
14 Si硅28.09
15 P磷30.97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8 Ar氩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AB(填字母序号)、…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娄底
分析与解答
习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先弄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查知其相对原子质量;(2)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总结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4)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推测其得失电子情况.
(1)先弄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内容,查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根据元素的概念,可知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答为:(1)26.98;(2)B;(3)A、B;(4)失去、最外层电子数.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主要考察你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极其微小的原子的结构,而采用图示的方法,将原子结构直观的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如下: 离子结构示意图就是指原子得失电子以后的结构示意图.当原子通过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不仅减少了一个电子层,而且电子数也减少了,小于了核内质子数;当原子通过获得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电子层数是一样的,但是电子数比原来多了,大于了核内质子数.还是以钠原子所变成的钠离子为例吧,其结构示意图应该为:具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如表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或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情况和得失数目的判断、是否是稳定结构的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能用来推断该离子所带的电荷和该元素的化合价.也就是,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几个电子(即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该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元素就显负几价;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几个电子(即其最外层电子数),该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该元素就显正几价;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该元素就显零价.反过来,依然成立.因此,还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等等.2.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3.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主要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原子了;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离子了;不过,此时又分两种情况:当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阳离子了;当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阴离子了.因此,在辨别某粒子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时,一定要抓住它们的这个主要区别,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4.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相互推断时,一定要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来进行思考、分析.也就是,原子得失电子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即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所得的电子数是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变成相应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就是所得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不变,只是最外层电子增多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即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失的电子数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变成相应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所失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减少了一层,并且原来的最外层电子也减少掉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由此可见,原子的得失电子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来彼此相互推断其结构示意图.
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相似的题目: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2)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该粒子为Cl-离子
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则该粒子是&&&&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原子核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3
3 Li锂6.941
4 Be铍9.012
5 B硼10.81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0 Ne氖20.18
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
13 Al铝26.98
14 Si硅28.09
15 P磷30.97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8 Ar氩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填字母序号)、…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关系密切.”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H氢1.008
2 He氦4.003
3 Li锂6.941
4 Be铍9.012
5 B硼10.81
6 C碳12.01
7 N氮14.01
8 O氧16.00
9 F氟19.00
10 Ne氖20.18
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
13 Al铝26.98
14 Si硅28.09
15 P磷30.97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
18 Ar氩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序号):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填字母序号)、…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关系密切.”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硅原子结构示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