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

报班咨询:400-888-3456
小升初试题:
基础知识:
计算专题:
数学迷专题:
您当前位置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 说明:
  本案例运用北师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第五册。它在前一课经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并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并未给周长下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学目标是能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抽象概括能力,会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案例:
  一、 复习&周长&的意义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首先是从周长的名字想到──周长就是一周的长。比如,三角板的周长就是三角板一周的长度。
  生:围成一个物体的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如我的腰围、胸围等等(边说边比划),还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周长,就是围绕树干的一周的长度,我上次看到一本书讲,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周长有十几米呢。
  生:围成一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如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六条边的总和&&反正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边加起来的总和。
  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谁愿意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学生上来指出)
  (学生讨论、反馈)
  师:(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圆形)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红笔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
  (同学们拿出桌上同样图形的纸描起来)
  [通过举例子、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复习&周长&的含义,体现&周长&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摒弃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背定义&的复习方式。]
  二、 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周长是有长短的。你能判断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谁长一些&来引导学生的猜想,激发探究欲望。]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师:现在有三处不同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让大家心服口服。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或同桌交流)
  生:我想用一根细线来&围&住图形,然后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就可以了。
  生:我想把这两个图形都围绕一个尺子滚动一周,就能知道论谁的周长大一些了。
  生:我想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可以比较了。
  师:大家想到的方法,都可以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能比较出它们的长短。但是,如果我们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个图形,而是两个不同操场的周长,那么用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呢?
  生:用&滚&的方法是不行的,&围&的方法太麻烦了,用&先量再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准确。
  [让学生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强求一致,同时又注意引导学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
  师:我们先来量一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刚才这位同学想到先量后算的方法。那么该怎样量?又怎样算呢?
  生:我认为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
  师:对!现在,一个操场的长和宽已经量好了,请同学们看题(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校操场是来一个长方形,长105米,宽80米,小强绕操场四周走一圈,走了多少米?),求小强走了一周,就是求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
  师:操场的周长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完成。
  (同学们独自进行计算后,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用多媒体动态、随机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三种不同算法)
  (1)105+80+105+80=370(米)
  周长=长+宽+长+宽
  (2)105&2=210(米)
  80&2=160(米)
  210+160=370(米)
  周长=长&2+宽&2
  (3)105+80=185(米)
  185&2=370(米)
  周长=(长+宽)&2
  师: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生:我喜欢第一种,它是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操场的周长了。
  (学生争着要说,课堂有些吵闹)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把四条边加起来算周长的方法&确实不错!大家说,对不对?(同学们表示认同)
  生:我喜欢第二种,它是先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再相加就行了。
  (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显得嘈杂)
  师:同学们,我们还是要尊重别人的发言,等别人说完了,再想想它说得对不对,这样才对我们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谁来说说,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
  [对于有些吵闹嘈杂的课堂,教者进行及时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与引导,保证后面的进程的顺利进行。]
  生:他说得是对的!原来我也是这么算的。后来又想: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正好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再乘2不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吗?所以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师:这位同学既尊重别人的发言,又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同学鼓掌!(大家齐鼓掌)其实,大家刚才都在动脑筋、想办法,都不错!(多媒体发出掌声和&你真棒!&的表扬声)
  师: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说得不错。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己的喜爱填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填写)
  [肯定学生各种算法,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也没有十分强调哪种方法最简便,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思想。]
  师:那么,我们又怎样来求正方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继续看书,并填出求正方形周长的公式。(同学们阅读并填写)
  师:现在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
  生:就是把四条边加起来。
  生: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用边长乘4就行了,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一样长。
  师:现在有一个操场,它是正方形,已知它的边长是90米,它的周长和刚才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比,哪个长一些呢?请同学们算一算,比一比。
  (同学们自行计算后交流反馈)
  生:还是长方形长一些。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90&4=360(米),而长方形是370(米)。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能求出周长,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能求出周长。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三、 周长计算的应用
  1、 周长的基本应用(此步略)。
  2、 引深拓展。
  出示书第55页的第5题:A、B的周长相等吗?
  师:计算B图的周长,光靠图上提供的数据行吗?
  生:不行。
  师:那么,还必须知道哪些数据才行?
  (请一名学生到说出来,并上面指出来,同时电脑闪烁显示)
  师:这样,没有标出数据的两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生: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是这样算的: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0&2+5&2=30(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0+5+7+2+3+3=30(厘米),它们是一样长的。
  生:噢!我发现──(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想说,教师示意他到前面来指着B图形接着说))如果把这两条短边分别移到外边去,就和A图形是一样的了!所以B图形的周长的算法也和A图形是一样的!
  (教师用多媒体配合演示,下略)
  [对于B图,学生用&逐次计算每条边长度&或&通过移动,知道与A图算法一样&也均予以肯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发展。]
  案例评析:
  1、 以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组教材,引导探究
  按传统数学教材,周长的概念描述为&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它的周长&。但教者从数学新课程&空间与图形&的整体目标出发,从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出发,加强了&周长&与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周长&的理解,并一一进行充分肯定,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教学,充分反映教者了对新课程理念的正确认识。
  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我感悟,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参与者。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图形周长推理能力的发展,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教学思想,充分地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准则,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但对初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把重点放在周长公式的结果上,还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测量具体图形中探索周长的过程,则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采用新课程努力倡导的&问题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验证与解释─应用与拓展&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的。
  在联系实际复习&周长&的含义之后,教者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看上去周长差不多),哪个周长长一些呢?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想出了&滚&、&围&、&先量再算&等多种策略。对于这些方法,教师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又恰到好处地抛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操场,我们又该怎样计算呢?&又一次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学生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之中了。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与取舍。这不仅验证了刚才的策略是否合理,同时又从中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最后,又一个挑战的问题出现了:图A与图B,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再一次进行学习与探究、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三轮的学习探究与讨论交流中,教者始终没有以一个&权威者&的角色指出哪个方法是最简便、最科学、最合理的,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与计算的过程,自己会去体会他喜欢或者能够理解的算法,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显然,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我们就不仅应当承认这种&时间差&,而且还应承认&路径差&。正如数学教育专家郑毓信所说:&(学生)所选用的策略,在教师眼中或许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眼里并没有好坏之别,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合理性,就值得肯定。&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既要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又不应该追求任何强制的统一。在类似的&计算周长&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他们的不同算法,教师不要急于归纳到公式中去,可以让他们说说算的道理。在多次的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会掌握用周长公式计算的方法。当然,对一些不善于用周长公式计算的学生,也不必强求统一,随着计算周长经验的积累,他们慢慢也能悟出周长公式的意义的。
  3、采用多种有效策略,调控探究进程,做到&自由而不散乱&
  新课程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就必然要引导学生。但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又可能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因此,面对新课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充分讨论,又保证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呢?
  对于这些情况,教师首先能够有一颗&平常心&,同时有一些&容忍&,即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吵闹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本堂课讨论过程中,学生也有些吵闹。教者首先是宽容与容忍,但教者并没有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恰恰相反,通过一些科学的调控手段,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的学习探究进程,保证新一轮讨论、交流与探究的进行。教者主要通过以下策略来改善课堂一些不良状况的:
  一是&重复和确认&。美国着名数学教育家瑞思尼克曾:&重复学生的语言,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教师控制教室对话的两种最明显的策略,这两种策略可以让学生的发言,从个体自我意思的表达,转化为全班可以共同沟通的语言。&在讨论三种算法时,有同学对第一种解法的同学显得不屑一顾,而且显得有些不耐烦,这时教者及时肯定并重复这名同学的发言,使课堂讨论得以顺利进行。
  其二,还可以通过&强化和淡化&的策略来改善课堂的不良气氛。即对于教室运作有用的信息就予以增强,对于干扰或暂不能处理的信息则予以忽略或淡化处理。这样,有用的信息将被有意的放大,而无效的信息则被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忽略不计了。如当有同学说他喜欢第二种算法时,又有同学显得不耐烦,这时教师通过语言提醒学生&听取别人的发言,既是尊重别人,同时对自己学习也有帮助&,同时对随后的学生发言鼓掌表扬,强化&倾听别人发言&的交流风气;对随便乱发言的人不予理睬(淡化),一下子就改善了课堂中出现的不良状况。
  其三,要充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这种策略在本节课也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能尽量退到&后台&,尽量缩小自己(的权威)。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能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这样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也建构起自己对学习的自信心。此外,通过多媒体中设置的&鼓掌声与表扬语&也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心情怎样?
重点中学介绍
奥数网站内搜索
小 升 初:
重点中学:
奥数解析:
教学资源:
奥数题库:
课内学习:
小 升 初:
重点中学:
奥数解析:
教学资源:
奥数题库:
课内学习:
资讯点击排行
试题点击排行
2014年的小升初战役已经过去,2015即将打响,告…
导语:巨人奥数网小编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这道数学脑筋…
导语:巨人奥数网小编整理了教师节演讲稿,希望同学们…
每日一题周汇总
Copyright&(C)2013&&All&Rights&Reserved&巨人学校&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什么是周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摘要: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 ◇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44&P45: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今后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学具: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出示: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羊羊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看吗?
  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树叶花花往下落。多可惜呀!于是,小蚂蚁想到了把树叶画下来。看一看它是怎么画的?(课件)学生回答后伺机板书:边线,对!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画出了树叶的边线。
  你们看,树叶画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简单吗?
  (二)认识周长
  1.手指描边线
  你们想不想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来画一画身边的其他事物呢?不过我想先问大家:怎么画?(沿着边线画)
  好!那就请大家伸出食指,把食指当做小画笔,选择身边你想画的画一画好吗?
  (学生活动。)
  汇报:你画了什么?能画给大家看一看吗?(2至3名学生,要动手操作)
  练习: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把它的边线描给同桌看。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概念、公式
1、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3、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克和吨来做物体质量的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8、用字母表示,千克记作kg,克记作g,吨记作t。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10、1吨=1000千克&&1t=1000kg
11、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13、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周长= 长&2+宽&2
&&&&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
1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15、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16、正方形周长=边长&4
1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8、要想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边长。
1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1、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一定有0。
22、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一定有0。
2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24、一年有12个月,分7个大月、4个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25、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一年分: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平年有181天、闰年有182天,下半年平年和闰年都有184天。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5、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有91天;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有92天;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有92天。
26、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
27、一个星期有7天,一天有24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正好走2圈。
28、一年中的节日有:1月1日元旦、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4月1日愚人节、4月5日清明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党的生日、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9、时间的表示分两种: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0、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
31、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时,
32、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所用的辅助词有:1、2、3、4时—凌晨;5、6、7时—早上;8、9、10、11时—上午;12时—中午;13、14、15、16、17时—下午;18、19、20、21、22、23、24时—晚上。
3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34、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35、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6、“时间”表示:一段时间。例如:妈妈每天工作8时。
37、“时刻”表示:一个时间。例如:小明早上8时上学。
38、从身份证上可以知道: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我国的身份证有18位号码,由17位数字本体码和1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6位数字地址码,8位数字出生日期码,3位数字顺序码和1位数字校验码。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日成立的。
40、像4.2&
16.0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小数点后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以此类推小数点后有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41、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4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4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同数位对齐后在计算。
44、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并且不改变数的大小。
45、小数加法是小数减法的逆运算。
46、小数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小数数位的多少。
47、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
48、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扩大2倍。
49、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两个扩大倍数的积。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2&3=6倍。
5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1、在乘法里,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就有几个0。
52、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53、用4个数字组合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其中积最大的算式组合方法是: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中间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这样的算式是“积最大的”。
54、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
55、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面积。
56、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8、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59、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60、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6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6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3、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64、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长=面积&宽
长方形宽=面积&长
正方形边长=面积&边长
65、周长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长=周长&2-宽
长方形宽=周长&2-长
正方形边长=周长&4
66、周长相等时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面积会越大。
67、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68、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69、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70、当分子、分母相同时等于“单位1”也就是“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