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好好复习功课'所以在新疆考试中心网成绩不太理想'妈妈用孔子的名信"什么",告诉我

还没有人去过这里
加拿大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i独品 于
13:20 编辑
在中国有句话叫“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我沿着洛基山脉加拿大段从北往南走了一趟国家公园,对比之前在美西国家公园的景观,我觉得可以留下“洛基归来不看湖”这句话了。
在抵达加拿大以前,我一直以为“熊的国度”是俄罗斯的代名词,到了加拿大才知道这里也是熊的天下,各款熊都是各种萌萌哒啊,先请萌熊们出场,欢迎你跟随我的镜头来一次洛基山脉旅程吧。
谁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我觉得很搞笑
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个人体会,所有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约稿请微博私信。
作者微博:
新浪微博:i独品
相机:Canon 6D
EF 24-105 f4 L
---------------------------- 正----文----开----始 --------------Feng's Travel -------------------------------------- 12小时的长途直航飞行,对于我来说实在是种煎熬
一夜无眠终于登陆北美洲这个高纬度国家--加拿大
温哥华国际机场,由于华人众多,这个机场对于英语不好的中国人来说太友好了,指示牌基本都有中文,机场工作人员大量的华裔面孔,其中很多人都会讲中文
和美国一样,无论你是否转机,都要先过海关,如果是转机也要顺利入境后先提取行李再办理转机
很多朋友问我入境时会不会这样会不会那样,其实任何担心都是不必要的,你持有的是合法签证,信心满满地去,问什么答什么,不多说不做多余的事,签证都发给你了,过海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Rocky Mountains 落基山脉又译作洛矶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公里,广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称源自印第安部落名。巍峨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数千公里之长。整个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其中有名称的就有39个。除圣劳伦斯河外,北美几乎所有大河都源于落基山脉,是大陆重要分水岭。(摘自百度)
假期时间有限,所以这次我的旅行安排的是沿落基山脉从北向南,埃德蒙顿出发,沿Jasper-Lake louise-Banff玩落基山脉国家公园,最终抵达卡尔加里返回温哥华再回国。 对于自驾车穿梭国家公园来说,购买门票就是一张贴在车窗上的纸条,注明有效的日期,可惜设计的没有美国国家公园的好看,哈哈。Tip:关于美加租车
关于第二代中国驾照能否直接在美国和加拿大租车,网上答案挺多,本来yes或no的答案之所以众说纷纭说明这个事情不仅关注的人多,政策和实际操作的变化也很快,所以务必以最新的官方说法和网友亲身经历做参考,不要迷信那些刷积分的抄袭答案者。
我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加州和加拿大租车,我的经验是:
1、无须公证书,你打印一份英文翻译件即可在租车公司顺利提车
2、在美国某些州,中国驾照开车是非法的,必须绕行,具体是哪些州请随时查询旅行网站
3、如果你租跑车好车或者租车时间较长,一定要多对比几家租车行的价格。即使同一车行,不同提车取车方式、是否买保险等条件都会影响最终租赁价格,不要迷信银行和航空公司的宣传以为拿到8折就是白菜价了,其实直接查询高级代理商或车行官网可能会拿到更低廉的价格。火车站内景,也有租车点,下了火车就可以开车上路, 太棒了加拿大国家铁路宣传画,加拿大国家铁路局的缩写居然是CN,哈哈,中加友好【 Jasper National Park 贾斯珀国家公园 】贾斯珀国家公园是加拿大著名高山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加拿大洛基山脉最大型的的国家公园。位于艾伯塔省落基山脉最北边,在班芙国家公园的北面及艾德蒙顿的西面。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有多种野生动植物生长其中。占地面积10878平方公里。各种野生动物像北美红鹿(英文Elk)、小鹿、山羊、驼鹿、大角野绵羊、亚洲黑熊、美洲黑熊、海狸、落基山鼠兔、土拨鼠和驯鹿数量众多。
贾斯珀这个名字来源于贾斯珀·豪斯,他操作一个在西北公司领地内的交易所。在这以前它被称为菲兹休。日,贾斯珀森林公园正式开园。1930年,通过了加拿大国家森林规定成为国家公园。这个公园在198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
在这次旅行中,这种山脉间的胡泊太多了,而且风景十分近似,视觉会严重疲劳
Maligne Lake
Pyramid Lake 金字塔湖
jasper skytram 缆车
Tips
:关于纪念品商店
建议遇到了就逛逛, 商店规模都不大,会有一些特色的商品,但是同质化比较严重
钥匙链、玻璃杯、T恤、各种毛绒玩具是最同质化的,主要是价格要比在城里买贵的多。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高度重复的纪念品一般都会刻有当地小镇名字,过了这个区域很可能就买不到这个名字的产品了。
Athabasca Falls
阿萨巴斯卡瀑布
【 Columbia Icefield 哥伦比亚冰原 】推荐指数:4星 值得一去
哥伦比亚冰原是除了北极圈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遗迹,面积约325平方公里,冰的深度约180-300公尺之间,是加拿大洛矶山脉中最大的冰域,游冰川赏奇景的胜地。
从历史资料显示,加拿大经历四次主要冰河期,最近一次在一万年以前,巨大的冰川跨越数个世纪,从哥伦比亚冰原向北流到现时的 Jasper,向南流过现时的Calgary 市,把整个山区用厚厚的冰块冰封。更由于积雪厚达一座山的厚度,故不是人类可以涉足的地区,游客只得乘坐飞机俯视观赏这个经历万年,难得一见的奇景。
很多攻略提到应该带个壶去接冰原水喝,可实际是......冰原好脏,反正我们这一车几十人没有一个接水喝的。
这段玻璃桥的位置,我个人感觉不够理想,风光一般,远比不上美国大峡谷的玻璃桥,不做推荐。
本帖最后由 emmainvancouver 于
13:42 编辑 作为加拿大版版主之前还没有在本版发过游记,本版处女作,希望大家支持啦:)
首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还没有正式和大家打过招呼。皇城根脚下长大的北京妞,现居加拿大温哥华,在UBC读大二的90后。给穷游写过温哥华锦囊,发过乱七八糟的各种帖子,明信片版的发烧友。心理学专业的非典型性的双鱼座,英剧美剧欧美电影的发烧友。喜欢英国文学喜欢欧洲建筑和艺术喜欢看足球世界杯欧洲杯都是心中的盛典喜欢学各种语言。绝对是那种不在路上就难受的人,永无止境的在折腾。不折不扣的吃货,再难受吃一顿美食就好了的乐天派。自己缺点一大堆但最喜欢自己的就是那说走就走的勇气。目前足迹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美加东西两岸基本跑遍,欧洲去了十几国,正在不断的以成倍的速度扩大这个列表。计划从明年开始扩张到中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有机会想去踩踩那些小众的旅行地。最喜欢St. Augustine的那句话: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n'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趁着年轻又有假期一定要多跑跑,世界在眼中,梦想在脚下。
----------------好啦废话不多说,正文开始--------------------
作为一个闲不住的非职业旅行家,2月的reading break当然也闲不住,早早就计划起了春假的旅行地。2月实在是一个郁闷的时间,只有一周break而且回来就要考试所以远的地方去不了近的地方又冰封不在旅游的季节,最后鼓起勇气订了去加拿大西北特区的黄刀镇的机票,2月15-19日,因为一般说呆三天以上总有一天可以看到极光,所以去的话一定要预留三个晚上及以上来看极光,不然好不容易来了又看不到不是很亏。
首先放上我们黄刀极光之旅的预告片,我会慢慢更新此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v_show/id_XNjc1ODExMjQ4.html
黄刀镇&温哥华&黄刀镇&温哥华
夸海口说要为大家写除了魁北克城和蒙特利尔以外的魁省,还得是原创.这可是大工程,得翻翻这十多年的照片,一点点回忆.
今天先占个地儿,慢慢的补上.
----------
魁北克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如果把加拿大的地区也算上,排第二.面积是1,667,926 SQ KM (643,986 SQ MI). 对比以下吧,法国是 547,030.00 sq km (211,209.46 sq mi), 也就是比三个法国还大一点点.
下面是魁北克的地图.红线是我自驾过的.蓝圈是我将要去的地方(欢迎同游).
出游前:
魁北克的官方旅游网
十分好.你只要告诉他你去哪里,他们免费寄给你有管哪里的很全面的信息.例如,我要去LAC ST-JEAN,他们把轮渡的时刻表都寄来了.这是因为魁北克太大,旅游局把整个省分了区.他知道你去哪个区后,就把以归类的资料寄出就好了.
另外,我也喜欢这个网页,
它有魁省所有公园的信息.
出游时:
高速上会有旅游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都讲英法语,态度绝对一流,恨不得开车带你去.相比之下,我在美国信息中心得到的最多的回答是&这本书里有&,然后匆匆接待下一个.当然,美国人多,魁北克人少.所以大家千万别错过这种特殊优待.
四个蓝圈中,LAC ST-JEAN是第一选择.GATINEAU是最后选择.因为其实就在OTTAWA那里,我只是每次都擦肩而过,没时间而已.但秋天看红叶是很美的. 本帖最后由 ktge 于
18:11 编辑 ]
1330423743
本帖最后由 Youren2010 于
06:48 编辑 回应千年古道的召唤
--徒步圣雅各之路37天900公里 (-7月15日)编写中(50多张各阶段的彩色地图以及部分主要城市简图 采自于 Gerald Kelly 的手册插入在每一天的行程中。一些行程准备的实用信息在5 楼,全程地形图和已知各地客栈总表 见11楼。表中包括客栈联系电话和网址,客栈设施,床位,价格,厨房,互联网,还有当地有否现金取款机/银行,咖啡馆,饭店,食品店,诊所,药店和邮局,客栈距 主路的大致距离。 该表尽量及时更新,目前最新版本是14年8月2日。)
我没有华丽的文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将这37天难忘的旅程,所有的故事都写出来。一晃就是半年多过去了,虽然我的脚步已经等不及要迈向下一个目标,但常常我还会想起那些日日夜夜,有时情不自禁就泪水盈眶。这条路所给予我的不仅是那时,现在,而且是永远。那千万个脚步如何能不在人心中落下滚烫的烙印?今年的徒步季节很快就要开始,在穷游网上推荐这条道路,也算是我回报这条道路的一个方式。这条路上没有许多中国人的身影,在西班牙道路拥挤的大小城市里却不缺少中国人的餐馆,商店和游客。
我很想要把这条道路留给自己,也恐怕那最后100公里的拥挤,会在前面那些静寂的道路上出现,更恐怕旅游热点的弊病出现在这条道路上,垃圾遍地,但是这种自私的想法,是与该路的宗旨大相径庭的。不过恳所有要加入的朋友,有意识的保护这条圣路。
这是一条走进人心深处的道路
从一排排风尘仆仆的登山鞋中一眼就能认出自己那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Keen,把肿胀未消的双脚涂上凡士林,小心套上前一天洗干净的袜子,放进原先略大,现在却正合脚的鞋中,系紧鞋带。新的一天的行程即将开始。背上简而又简的双肩包,拿起一对行路的手杖,在天还没有透亮时就悄悄出门。借着头灯的亮光,寻找那些划在路口,墙角,树干,街头或地上只有对朝圣者才有特殊意义的黄色的箭头。靠着它们的指引,不久就能穿过还在沉睡中的小镇,或山村,走上正路。那是一条没有柏油或水泥浇筑的土路,一条坎坷高低,穿过高山,平原,城市,村落,溪水,河流,一直向西的古路。
这条路最早开始在古老的八世纪。天主教徒们在圣地亚哥找到了耶稣的门徒圣雅各的遗体后,开始从四面八方来到那里,向他致意,并祈求上帝的引领和祝福。由于长途跋涉的千辛万苦,加上时或还有强匪的出没,冒着乃至生命的危险,能够完成这项神圣使命的教徒,一生的罪孽也就可以得到教会的赦免。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不会再有这样的生命危险,主要的交通要道,原先设有医院,修道院,补给站的地方也演变成了大小都市或村镇。现在从它们的名字中还可以了解到它们最早的起因。沿路有医院,诊所,商业,银行,各档旅店,和各市镇专门设置的朝圣者客栈来提供各种服务。有几个沿途的大城市,比如布尔戈斯,里昂已经是著名的旅游热点。很少再看见有赤着双脚背负着十字架行走的苦行僧了。但是这条特殊的道路,以扇贝为标志,以黄色箭头指路,成为一个永久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徒或非教徒被它吸引,从世界各地走来,向同一个目标--圣地亚哥走去。
上路不需要地图当我经过一户户还在沉睡中的人家向敞开的原野走去,有时鸟儿们也还没有开始他们的歌唱,只有一些不知名的昆虫偶儿鸣叫。深深的吸入那田野,树林中久违的气息,伸展肢体,敞开胸怀,大踏步一直向西走去!不需要指南针,也不必带GPS,只要看见月亮在你的左前方,渐渐泛红的天边在你的右后方,你的影子在你前方伸展延伸,你就知道你的方向走对了。
今天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路上会发生什么事,结识什么朋友,听到什么故事?每一天都可能有惊喜或挫折,好像展开一张白纸由你任意创作。累了就在田野或路边小坐,找到个树荫还可以打个盹;如果能够坚持,可以等到下一个咖啡馆或小酒店停下充分休息。饿了有什么就吃点什么,不觉八,九个小时就过去了。当午后逼人的烈日,和一天的劳顿开始压得让人抬不起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找客栈住宿了。通常在路上大家都是自己走,有时遇到同行,或朋友,交谈一些时候,由于节奏不同,又分手了。晚上,尤其是晚餐的时候是大家聚会的时间。几天不见的新朋友,可能又在这里碰面了。大家交换故事,询问近况,十分亲切,好像一个大家庭。
行前的准备是准备接受一切
如果上路前几个月你问我,为什么要去走,我可以找出不少理由,但是没有一条觉得是最贴切的答案。归根到底我只是想走。如果你再问我,你准备走几天?能走多远?坦率的说即使是六月份上路之后,我也心中无数,途中都会遇到什么困难?每一天路上,地形,路况,天气,体力,急病,以及伤痛,种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了!即便是上网查了帖子,也注册了专门网站,知道在出发的那一天有几个人从我的同一地点出发,这也是相对的,很多人不注册。同一天出发,进程不一样,也未必碰得到。不过巧的是,一个加拿大多伦多省比我年龄小几岁的女士,我们在网上彼此知道同一天出发,的确在上路的第一天碰面,之后又几次回合,最后我们又在圣地亚哥的大教堂里一起参加庆祝活动。我们成了朋友,仍然保持联系。
出发前收集并浏览了大量的有关的历史文化书籍 (在美国的亚马逊网站上有很多有关书籍,不少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和宗教类书架上也有一些专业文献,有关中世纪朝圣传统的研究和这条道路的研究,基本是英文的,后面我列了一份小书单。)对此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无数具体的地名,一概没有记住。和许多走过这条路的前辈一样,我索性不去确定一天究竟要走多远,也不去担心会在哪里停留过夜。在朝圣网上我收集到了两份前辈热心的达人无私贡献的法宝。一份是全程的地形图,大致分有34天的路程,标有主要地点的海拔高度。随时可以知道还有多高的山要登,多陡的坡要下,还是前面是毫无遮拦的一马平川。另一份是一个全程服务设施一览表,列有全程所有经过的大小村镇,城市,可否住宿,床位共多少,大致价格,有无现金取款机,饭店和药店等等信息。每天都会在休息时查看这两份资料。借助它们考虑下一段行程,以免到了饥肠辘辘,筋疲力竭又无处落脚的绝境。(这两份材料已经上传在后面)更新的客栈信息也会在后面随时上传。时有变化,请参考最近的版本。
北美&巴黎&St Jean Pied de Port&第一天&O ri s s o n&Espinal&第二天&Villava&第三天&Obano&第四天&第五天 到 Villatuerta 23 公里&Villatuerta&第六天 到Los Arcos 23公里&Los Arcos&第七天 到 Logrono 28公里&Logrono&第八天 到Najera 30公里&Najera&第九天 到 Santo Domingo Cazada&Sanro Domingo de la Calzada&Villafranca montes de Oca&第十天&Altapuerca 19km&第十一天&布尔戈斯&21 km&第十二天&第十三天 到Hongtanas 洪塔那斯 29 公里&H o n ta na s&第十四天 到Boadilla del Camino 30km&Boadilla de Camino&第十五天 到 Carion de Los Condes 26km&Carrion de LosCondes&第 十六天 到 Terradillos de Los Templari&Terradillos de Los Templarios&第十七天 Bercianos de Real Camino&23.8km&Bercianos de Real Camino&第十八天 Masilla de las Mulas&26.3公里&Maxilla de las Mulas&第十九天&莱昂&20km&第二十天&San Martin del Camino 25.4km&第二十一天&Astorga 22km&第二十二天&Foncebado 24km&第二十三天&Molinaseca 19km&第二十四天&Cacabelos 24km&第二十五天&Vega de Valcarcel&25&第二十六天 Alto de Poyo 21.8km&Alto de Poyo 21.8km&第二十七天,绕路,Samos 古修道院 24km&Samos&第二十八天 Mercadoiro 26km&Mercadoiro&第二十九天 Palas del Rey 29km&Palas del Rey&第三十天 Arzua 29km&Arzua&第三十一天 Armenal 24km&Amenal&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第三十二天 圣地亚哥 16.3km&第三十三天&Negreira 21km&第三十四天&Ponteolveira 32km&第三十五天&Cee 19km&第三十六天 Fisterra 14km&Fisterra/Finisterr&第三十七天 Muxia 35km&完成整个路线&M u xia&第三十八天 圣地亚哥&0公里&第三十九天 圣地亚哥&0 公里&第四十天 圣地亚哥&飞往马塞,巴塞罗那转机
旅游景点篇
Niagara Falls 及Niagara-on-the-Lake
    驰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游客必到之地。而Niagara-on-the-Lake是离大瀑布约二十公里的一个小镇。有很多古雅小商店及旅馆。每年夏天举行著名的Shaw Festival,吸引不少话剧爱好人士。附近有不少酿酒厂,酿制红、白酒及著名的Ice Wine。
尼亚加拉(不是我照的,借XIANREN558的美图用用)
上面的是最大的马蹄瀑布.还有两个小一点儿的.细的那个叫新娘面纱.
看照片不如身临其境壮观的说.
CN Tower(国家塔)
    位于市中心,高553.33 公尺,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顶部设有餐厅及了望台,可乘玻璃升降电梯直达。天气良好时,视野可及至安大略湖对岸的美国城市。最近还增建了环保展览馆 Ecodeck。位于John St. /Front St. W.,详情查阅
再来张TORONTO,
Skydome(天虹体育馆)
    CN Tower旁半圆形全天候室内运动场馆,亦是多伦多著名职业棒球队Blue Jays的主场。详情查阅: 。
Casa Loma(卡萨罗马古堡)
    建于二十世纪初的古堡,堡内共有九十八间房间,布置古典优雅。屹立于小山上,居高临下,一览无边。位于Davernport Rd./Spadina Rd., 详情请查阅。
The Beach(海滩区)
    近皇后东街夹Woodbine Ave 的湖滨区,是夏天晒太阳及野餐的理想乐园。附近Queen St.有很多精致小商店及特色小食店,是周末消闲购物好去处。位于Coxwell Ave./Lake Shore Blvd.。
Scarborough Bluffs士嘉堡悬崖
    The Beach 以东的悬崖区,崖下公园可以烧烤及停泊游艇。位于Kingston Rd./Midland Ave.。
Algonquin Park阿岗昆公园
    是安省最大的郊野公园。园内湖泊上千,是夏天露营、划独木舟的绝佳地点。秋天此处枫叶漫天遍地,不容错过。
Kitchener - Waterloo(基秦拿及滑铁卢)
    此两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德裔,也是清教徒Amish 及Mennonites 的聚居地。当地不少商店出售他们的手工艺品及农作物,吸引不少游客。
Horseshoe & Blue Mountain Ski Resort滑雪胜地
    Horseshoe离多伦多一个多小时。远一点可去Blue Mountain,有安省最大的山坡滑雪场。夏天也是理想的度假地点。
    在尼亚加拉的酿酒区有廿多间酒厂,许多酒厂都有免费参观团。整个行程大约一小时,除了参观酒厂的生产过程,还可以试饮。
国家及省级公园篇
安省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
    安省有五个国家公园,每个都有其迷人的自然景色,周全的游乐设施。游客可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游玩方式。详情查阅网址:。
    1. Georgian Bay Islands National Park
    地址: Box 28, Honey Harbour, P0E 1E0
    电话: 705-756-2415
    2. Bruce Peninsula National Park and Fathon Five
National Marin Park
   地址: PO BOX 189, Tobermory, N0H 2R0
   电话: 519-596-2233
    3. Pukaskwa National Park
   地址:PO Box 39, Heron Bay, P0T 1R0
   电话:807-229-0801
   4. St. Lawrence Islands National Park
   地址:2 County Road 5, RR3, Mallorytown Landing, K0E 1R0
   电话:613-923-5261
   5. Point Pelee National Park
   地址:1118 Point Dr., RR1, Leamington, N8H 3V4
   电话:519-322-2365
安省省立公园 Provincial Park
    安省有一百五十个省立公园,规模较之国家公园小,游客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地点。详情查阅网址:。下面列出三个大家熟悉的省立公园:
   1. 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
   地址:Box 219, Whitney, K0J 2M0
   电话:705-633-5572
   2. Killbear Provincial Park
   地址:Box 71, RR1, Nobel, P0G 1G0
   电话:705-342-5492
   3. The Massasauga Provincial Park
   电话:705-378-2401 本帖最后由 ktge 于
18:06 编辑 ]
/2/music/p9.mp3
现在在温哥华等待回国的飞机,还有两个小时,忍不住先把lp写的游记发上来咯~
基本在多伦多一线是在自驾中度过,感觉和温哥华截然不同。
lp在催了,先把她的大作发上来吧~~
在上片完结篇之前,要严重感谢Mr.Big出行前的帮助~!!!
我们的总体线路是这样滴:
Barrie-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on-the-lake-沿途酒庄
Barrie-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魁北克城
魁北克城-渥太华
渥太华-Barrie(途径格雷文赫斯特市,也就是白求恩的故乡)
整个行程差不多3000公里,时间一周,计算下来算是日行千里啦,哈哈!全是我一人担当司机,感觉不错。
先爆一下陪伴我们一周的pt cruise
第八天 3月28日 星期六
Vancouver-Toronto
早上四点就起床了,因为我们的飞机是早上七点的,吃过早餐,退房后我们五点从酒店打车去机场。我们买的是west jet的机票,而且应该算是打折的时候买的。
的士 30加币
机票 四个人人民币 5000
当天的天气挺好,看westjet的飞机吧
顺便晒下我们在barrie的resort吧~~原本订了一周的,结果损失几天换来了接下来的北上之旅
3月29日 星期天
尼亚拉加瀑布
根据功课,我们今天的行程是barrie -- niagara falls -- niagara-on-the-lake -- wine route --barrie
早上八点出发,我们开着租来的小车,靠着GPS,朝着加美边境的尼亚拉加瀑布出发。单程大约280公里左右。出发时天公不作美,雨下得挺大。走的路线基本上是400公路-401公路-EQW,去的时候由于路不熟,走错了几次,最后还是走错,以至于我们从瀑布所在的安大略湖湖边的Niagara parkway的南边进入,接近瀑布时候已经是11点半左右了。但是这时已经看得到湖边的某个方向有很大的水雾。那个方向估计就是瀑布所在地了。我们看到了目的地,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
Niagara parkway沿途美景
水雾的对面就是美国哦
远处看到的瀑布水雾
离瀑布最近的只有一个停车场,14加币的停车费,看来这里虽然不要门票,但旅游景点总要想着多赚点钱,这在哪里都是差不多的。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只好忍痛啦。当然,在瀑布的商业区以及较为偏远的地方,有10加币不等的public停车场,还有免费的,不过估计要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瀑布了。(tips:我当时看到瀑布路边有很多人停车,我开始也停了,谁不知刚熄火,警察叔叔就出现在后面了,晕)
瀑布果然宏伟,而且水很清,因为是初春,瀑布湖水里还有没有融化的冰。
当时第一感觉,震撼!!
来几个长焦:
瀑布的另一侧,可以看到冰面:
天气虽然不是太好,但是游人还是比较多。在瀑布各个角度照相都有各自的风格。雨慢慢停了,但是风还是很大。除了在上面看瀑布外,还可以花9.9加币到瀑布后面体验一下,叫做journey behind the fall.
就是一条通道在瀑布后面,可以通过这个通道更近距离地接触瀑布。夏天的时候还有lower deck,但是这个季节没有开放了。
内部地下通道
我们从瀑布往回开,沿途的小路是wine route, 美丽的田野上都是葡萄藤,还有一些私人的酒庄可以参观。
当然还可以品尝,如果品尝后你买了酒,就不用收品尝费了。如果没买的话,一杯酒大约在3加元左右。Niagara-on-the-lake是盛产冰酒的地方。我们分别在三个不同的酒庄买了三瓶不同的冰酒打算带回国送人。比较便宜的冰酒200ml价格在30加币以下。
沿着wine route就到了小镇Niagara-on-the-lake,这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镇,天气这时候放晴了。
车子可以停在路边,咪表收费,2加币一小时,我们就停在这个ms古堡的酒店对面,呵呵:
宁静的小镇街景
街头人们很消闲的和狗狗晒太阳,和主人沟通了一下,帮狗狗特写
我们在一家小店享受了我们迟来的午餐。沿着小镇的街道散了一会步,就重新上车踏上了回酒店的路。出小镇的路上,看到一处海鸥聚集的地方,停下车子,一顿狂拍
因为不担心走错路了,回去的路程显得非常容易。
最后大约在晚上7点结束了我们一天的行程。早早睡了,明天还要赶路去蒙特利尔呢……
把剩下的几天发到楼下去,方便上片~~ 本帖最后由 tony_faya 于
16:46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乐得自在e 于
10:10 编辑 日至11月14日,坐了趟群岛。
结束旅游,回到家中有三天了,忙这忙那的也没顾上,现在把在游轮上写的日记改摘到此,权当是游记吧。照片也都拍的很随意。攻略谈不上,只是给大家看着玩玩而已。
星期日 夜班飞机去魁北克
晚上9点50去机场。
10点半的加航飞机,777-300,满员。飞机还没起飞就睡着了,整整睡了一路。时间早晨6点半(温哥华3点半)到多伦多。然后换庞巴迪小飞机7:50起飞,又睡了一个小时,9点多到魁北克。
星期一 晴 5度
邮轮12天之第一天
之前计划的就是打的去码头,没有预定邮轮公司的大巴,大巴的票是每人29块钱。我们打的,和司机谈好了价格,从魁北克机场送我们去码头,我们一行4人一共40块加币。司机有50多小60岁了,英语好像不太好。也难怪,人们说魁北克人从小受这样的教育:讲英语的都是坏人。车开了20分钟,到码头另给司机10块钱小费。
先把所有箱子交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房间号码,由他们登记,再帮助送到邮轮的房间。然后去办登船手续,11点多办完。经安检后上船,先去9层自助餐厅吃午餐。1点钟进房间,随后送来行李。
船上从另一角度看魁北克古城。
1点半出去玩,7年前来过魁北克,所以一点也不陌生。邮轮停靠在圣劳伦斯北岸边的码头,我们下船后过马 路,对面是几条富有风味的街道,都是些小商店小酒店,干净整洁。
法国风情街。加拿大的魁北克素有小巴黎的雅称,此为法裔聚集区,主要语言也是法语。
魁北克古城墙遗迹
沿路向旁边望去,是一面画了2、300年的油画墙,旁边是魁北克老城的遗迹。然后拾级而上,爬到小山,左边往下走是小商业街,店面比邻,非常漂亮。街口的一个小店里有始建于1879年的古老电梯上山,每人2.5加币。这个电梯有点像去那个古老的登山缆车,只不过没有那么长。
俯瞰商业街,夏天的这更漂亮
从魁北克古城上看邮轮
离咸水还有些距离的圣劳伦斯河。2007年冬天,魁北克下了6米厚的大雪,那年3月份来这时,气温零下30多度,积雪快盖住路口上人行横道的红绿灯。圣劳伦斯河面布满巨大的冰块,顺流而下,船在冰河中前行,场面甚为壮观。
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1893年修建的芳缇娜古堡酒店,眼前不远处是古老的炮台。班芙的露易丝湖城堡大酒店也由加拿大铁路公司兴建,同样雄伟漂亮。加拿大最美的几个酒店之所以都由太平洋铁路公司兴建,内中是有故事的。
兵营,现在还有部队驻扎。
古城城墙和城门。
玲儿响叮当,马儿拉你逛古城。
一群七、八、十来岁的孩子高兴的用普通话交谈着,像是刚刚放了学。
电梯把我们送到山上的魁北克城墙,沿古城墙外修的木头栈道走了20分钟,绕到城墙另一边。经过兵营,再走一段,进了城门,旁边是魁北克议会大厦,往魁北克标志性的芳缇娜酒店那边走去,过法国领事馆,看到了几年前吃过饭的那家法国餐厅。再从老城墙边上顺石阶走下,回到码头上船,
回船路上,有个湖北女孩打招呼,她在船上免税店工作。是在国内大学毕业后被招聘到皇家比,做过餐厅服务员,觉得太累,后来在免税店卖东西,等船开后她开始上班,船靠岸时就休息。她住在一层,说船在大海上航行时,大浪拍打船的声音就像要把船体的钢板撕裂般恐怖。她那层下面还有零层,然后是设备层。女孩跟着船走,船去哪,她就工作到哪。这次去佛罗里达后,她们就转跑加勒比,明年三月份再去澳洲,然后去中国。
回房间后洗澡,6点半吃晚饭,前菜要的菠菜沙拉,主菜是大西洋三文鱼,甜品要的是慕斯,朋友身体不适,没有要酒。三文鱼做的好吃,表面上烤的有点小脆层。在温哥华,比这个分量小的烤三文鱼也要25块加币。
饭后在四层剧场看了会儿魔术表演。因为船是从魁北克出发,有不少旅客是魁北克当地人,而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所以,皇家加勒比公司为这条船全程配备了英语和法语主持人。
晚上9点洗澡准备睡觉。从昨晚开始,舟车劳顿,吃喝玩乐,有点累了。
星期二 6度 云
12天邮轮之第二天
早晨8点多,去9层自助餐厅吃饭,看见码头对面那几条法国风情街都被警察封锁了。每条街道都停着警察的摩托车,蓝色警灯狂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吃饭的老外们也纷纷注目观看。
等我拿完吃的,正要对窗坐下,只见警察把码头对面东西向的主路截断。一会,7,8辆摩托车从小街里鱼贯驶出,后面是10几20辆黑色轿车和SUV等组成的车队,远处看,汽车擦的锃亮,各个都闪着黑光。看这警戒和专车车队的架势,绝对是超级大人物莅临。转头一想,前天在温哥华上网时,说法国总统来加拿大访问了,这应该是法国总统的车队,他刚才参观了魁北克的法国社区。
什么是旅游中撞到的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小插曲,这样的情形就是,而且,能赶上这么个寸劲,多少年也就是一次半次的机会。本来我想坐在餐厅的高脚椅上,注视船下大马路的车来人往,找找君临天下检阅黎民百姓的感觉,却不小心,“接见”了一把法兰西的总统大人。
又想起几年前在温哥华,开车在路口被从头帅到脚的皇家骑警截停。三两分钟后,驾驶摩托车滚动警戒的皇家骑警疾速驶来,随后是一个同样规模的大咖车队,主宾车上插着日本膏药旗,哦,是日本天皇在加拿大访问。
想知道访问加拿大的“元首”们都坐什么车吗,全是未经加长改装的黑色Lincoln town car。
吃早餐时,又遇到一个山东姑娘小杨,是在餐厅做服务的,也是大学毕业后签约来这,刚来了一个多月,等做一段时间想回家开个小店。她说船上900多船员中有12个中国人。
早饭后10:30下船,码头停了不少出租,司机们都在和游客搭讪找生意,一40多岁的的哥介绍说可以带我们旅游,行程需要三小时,去看一个天主大教堂和蒙特伦西瀑布还有city,要200块加币,合每人50。这个价格还说的过去,我们一行上了车。
路上,司机说大教堂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在1920年代着火烧了,现在的教堂是后来修的,教堂现正在卖,要价7000万加币。
这个教堂之所以有名,还因为教宗约翰.保罗二世1984年在这主持过弥撒仪式。教堂对面是一个B&B,教宗还在这住过一晚。真没想到,被全世界天主教徒们景仰的教宗,能在这么普通的小酒店下榻歇身。
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在这住过一晚。
教堂很大,有两层,下面那层比较低矮,坐电梯到上面,那层又大又高又漂亮。教宗约翰.保罗在日曾经站过的地方还有标记。
教宗曾经的站立处。
瞻仰教宗的足迹。
日,教宗在这主持仪式的照片。
一个个忏悔室。的哥说想忏悔的话可以打5折。
教堂旁边和后面,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建筑,是神学院吗。
我们要走时,教堂里开始进行祈祷仪式。
这个教堂离魁北克市区比较远,也许不是周末的缘故,这的“香火”和人气没有以前去过的蒙特利尔圣约瑟夫大教堂那么旺,那个教堂每年有200多万人旅游朝圣。
因为魁北克冬天寒冷,教堂外墙的石砖缝里,填充着这些类似橡胶般软软的东西,还有一个个流水的小孔,能把里面聚集的水分排解出来。在欧洲,看过的教堂,没听人说过有用这种外墙保护技术。
然后去蒙特莫伦西瀑布,天有点阴,瀑布的美也因此而减色。
再去魁北克老城,漂亮依然,回味无穷。午餐时分,路边的法国餐厅里坐满了游客。
想去看看兵营,到了门口,被几个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加拿大士兵阻拦。平时这是可以进去看的,也许今天是法国总统来还是其他什么缘故,没让我们进。坐在出租车里,我在一米远的距离观看了年轻的加拿大士兵和他们手中的枪械。
给我们开出租的是个伊朗人,80年代在霍梅尼统治时期,背井离乡,辗转几国来到加拿大,终以难民身份留下。后来,开了两个披萨店,娶过一个法国老婆,现在是意大利老婆。小伙子真有艳福,占尽了欧洲美女们的便宜。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仍然英俊,高高的鼻子,有棱有角的脸庞,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个意大利人呢。
2点半回船。5点半上10楼甲板,等着看船起航。旁边,一个叫艾玛的澳洲姑娘独自凭栏,她休假,从堪培拉飞来,自己坐着邮轮逛世界。
6点,鸣笛,离港,启程。再见了,魁北克。远处望,古城星星点点,灯火阑珊。这样的百万美景看一眼少一眼。因为,地图上,还有那么多未开发的地方等待驻足,没有特殊情况,应该不会再到魁北克上下邮轮了。
6点半吃饭,饭后去4层剧场, 看了个歌舞节目的尾巴,然后回房睡觉。
温哥华飞魁北克&魁北克市&At Sea 海上巡游&爱德华王子岛&夏洛特敦&At Sea 海上巡游&波士顿&At Sea 海上巡游&百慕大&At Sea 海上巡游&到达 Fort Lauderdale
远走天崖的故事
北极探险记 序
2002 年在去了 Atlantic Canada ( Nova Scotia, PEI, New Brunswick, Quebec) 看了灯塔 和 鲸鱼,吃完龙虾以后 . 再于2003年与另外2朋友来了一次单向从东向西横穿 加拿大之旅 ( Toronto, Ontario ?C Manitoba ?C Saskatchewan ?C Alberta - BAFF/ JASPER / YOHO - Vancouver /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 观看了美丽的 Superior Lake ,
辽阔的大草原和壮观的 Canadian Rocky ( BANFF / JASPER / YOHO National Park )
今年3月初, 终于踏上了去 Yukon & Northwest的北极探险之路, 来了一次向往已久的True North, Arctic Canada Gold Rush 北部旅行.
此次北极探险旅行路线 : Toronto ( ON) ?C Vancouver ( BC ) - Whitehorse ( Yukon , Start Drive Here ) ?C Dawson ( Yukon ) - Tombstone Territories Park -- Eagle Plain (Yukon) --Inuvik ( Northwest ) - Tuktoyaktuk ( Arctic Ocean ) ?C Inuvik ( Northwest ) - Fort McPherson ( Northwest ) - Tombstone Territories Park (Yukon) — Dawson ( Yukon ) — Whitehorse ( Yukon, Finish Drive There ) — Vancouver ( BC ) —Toronto( ON).
此次北极探险, 驱车走过了 Klondike Highway / Dempster Highway / East Channel冰原大道. 来回 Drive 约3,100 公里. 其中 Inuvik- Tuktoyaktuk 一段( East Channel) 是冰原大道,必须在四月份以前通过. 四月以后冰溶化了,公路封闭,只能坐船去了.
探险之路 横跨了Yukon 和 Northwest Territories. 穿越了 Yukon River, Peel River, Mackenzie River ( 均已封冻, 不用摆渡,直接开车过河), 横惯了Ogilvie Mountain, Richardson Mountain 和 多个风雪弥漫,危险异常的大山口 ( 我们称之为杀青口和腊子口) 及 雪山遍布,极为壮观的Tombstone Territories Park.
此次探险旅行, 已经穿越北极圈约400 KM , 到达了加拿大大陆最北端, 终于看到了辽阔的北冰洋.我们亦将一面中国国旗和一面加拿大国旗插在那里.
我们在 Dawson 回故了著名的 Klondike Gold Rush, 在 Eagle Plain观赏了极为壮丽的北极之光( Northen Lights or Aurora Borealis ). 在 Inuvik 乘坐了狗拉雪撬 ( Dog Sled ). 在北极Tuktoyaktuk 探访了土著因纽特人的家院及冰屋( Teepee / Igloo), , Hiking 上了 Pingos.( 冻土山) A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充分体验到了北冰洋的天寒地冻 ( 零下40 度 ), 我的天哪…….
North Light
原来期望在探险之路上看到北极熊, Bison或 Buffalo 等大动物, 活的没发现,却意外吃到了 Caribou & Buffalo肉 ( 且味道极好,有点象牛肉) . 估计是被土著因纽特人 打猎打得差不多了. 只是在路上发现了一些狐狸, 一群北美驯鹿 ( Caribou ) , Raven ( 大黑乌鸦 ) , Eagle, 和一些不知名的蓝色及白色小鸟.
北方之路 西北的天空
北极探险记之一: 初到北方, 白马的故事
Day 1 白马之路 Whistler ( BC) ?C Vancouver ( BC) ?C Whitehorse (Yukon)
住Beez Knees Backpacker, Whitehorse/ Yukon
在完成了 Whistler 滑雪之行后, 在返回温哥华途中, 顺路造访了 Garibaldi , Shannon Falls (香浓瀑布) 和 Porteau Cove 等 BC省立公园.观看到了西部美丽的雪山, 瀑布, 森林, 溪流和美丽的峡湾, 哎, …… BC 人民真有福啊…….
在温哥华告别了 Frank 大侠, 带着滑雪的余韵和回味, 与Deb大仙和 德高望重的 Ray老 , 匆匆赶到温哥华机场, 会上了从多伦多赶来的Hiking 豪杰Alan, 及Ottawa 来的 Ivan & Stella 侠客夫妇. 大家寒喧片刻,就登上了前往 Yukon 首府Whitehorse 的飞机.
飞机还是Bombardier 生产的 CRJ 200, 只有 50 座, 且大半空座, 赶紧换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刚飞进 Yukon领地, 在飞机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道淡绿色的北极之光 ( Northen Lights ). 直到到了 Whitehorse市后,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道北极光.
下了飞机, 在 Whitehorse 小机场等行李时, 就发现了很多 Gold Rush , Steamboat, 狗拉雪撬和多种北方动物的壁画. 默默地讲述着育空的发展史, 然后直奔Northcam 租车行, 租了一只 Toyota V8 Sequoia , 7 Seats, SUV. 带天窗, 所有行李将 SUV 塞了个暴满. 该车马力强劲, 4 轮驱动,在后来的雪路和冰路驾驶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Whitehorse 城市不大, 一面靠山, 一边紧挨 Yukon River. 只有 2 万多人口,夜晚十分安静. Whitehorse 是 Yukon 重要的交通枢钮, 和物资集散地. 据说当时淘金者必须从Whitehorse 坐船, 沿 Yukon River 北上 ,(因 Yukon River 白浪淘天,很象 Whitewater 或乘坐Whitehorse ) Whitehorse ( 白马城 ) 因此得名. 1952 年 Whitehorse 取代 Dawson 变成 Yukon 首府.
每年冬季二月, 在 Whitehorse 还举行著名的Sourdough Rendezvous ( 北方冬季狂欢节). 有冬季拔河, Snow Shoe Race, 砍木头比赛,摔交比赛. 最过瘾的是狗拉雪撬拉力赛, 从Whitehorse 到 Alaska , 全程数千公里.据称是 The Hardest Race in the World.可惜,来晚了, 没看着啊.
然后直奔 Beez Knees Backpacker .主人是从安省 Georgetown迁居来的一对夫妇, 主要是面向 Back Packer 青年人, 墙上贴满了从世界各地来的青年人在这里留下的名信片, 这里好玩的东东不少, 也是我们此行最便宜的住宿, 上下床, 20$ / 每人. 挺干净的, 可以上网, 还可以做饭. 我们还把滑雪板寄存了他家, 一夜无话.
育空风情 淘金路上
北极探险记之二: 体验西北, 追寻淘金者的足迹
Day 2 Klondike 淘金之路Whitehorse-Dawson ( 536 KM ),
住Dawson Downtown Hotel, Dawson/ Yukon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赶紧去超市买食品,水,铁锹等, 不巧正是星期六, Information Centre 是大门紧闭,卫星电话也租不着了,此次又忘带了GPS , 哎,好在四个手机还好使. 就匆匆加满油, 沿 Klondike Highway ( Hyw 2) 上路了.
育空, 当地土语意为:Grand River. 面积约483,450 KM2 地图上象一块小比萨饼, 人口仅3万多人 (Whitehorse 就有2万多人) , 主要有 Mining, Farming , Fur (Hunting / Trapping ) Travel及 Handicrafts.产业. 其中, Klondike Gold Rush 对Yukon 影响巨大, 1898年Yukon才从 Northwest 另划出部分, 成立新省, 后来 Alaska Highway 和 Dempster Highway 也极大的带动了这一地区的发展.
这里河流众多,夏天一定很美,但此时河流冰封,不远处有一些冰湖( Fox Lake .)有些人在钻孔冰钓。穿过了 Carmacks, Pelly Crossing 及 Steward Crossing, 路上碰到一些带雪地摩托( Snow Mobile) 和大量汽油筒的北方壮汉,要开 Snow Mobile 翻山越岭走 Silver Trail( 约 300 KM )一定很刺激吧,在加拿大北方,Snow Mobile极为普遍,几乎一家一辆, 又点象中国的自行车或摩托。Snow Mobile 还是加拿大 Bombardier 发明的。
一路上树木众多,但有些地方却惨遭天火, 被烧焦一片,惨不忍睹,有些还不止一次, 甚么1989年 Fire, 1999年 Fire。 大家开玩笑说别以后再立一小牌,上书 2005 年大火, 6个人甚么的……..。
沿路上人烟稀少.只见一些护路人家, 但经过一圣诞小村, 外面的 驯鹿雕像 已被大雪覆盖,只露头角, Santa Claus 不直ハ? 估计是去芬兰度假去了.
傍晚时分,我们进入了 Dawson. 遥想当初1896年, Stockum Jim, George Carmack, Dawson Charlie等人在 Robert Henderson的带领下 在 Klondike River 的支流Rabbit Creek ( Bananza River) 首先发现黄金,消息传来,大批淘金者蜂拥而入,在加国历史上, 19世纪Dawson曾是 Winnipeg 以西加国最大的城市,Yukon首府。淘金高峰时,达10 万人之众。
当时淘金者必须在 Whitehorse 坐船沿 Yukon River北上, 然后翻过 Chilkoot Pass雪山, 还要带上睡袋 ( 铺盖 ) 和粮草, 交纳通关费,才能到达淘金之地。来早的人在河滩上就能检到金块, 但只有极少数人发了财, 大多数人都空手而归. 据说
共挖出了当时价值一亿美元的金子.( 你说咱们移民加拿大时怎么就没这好事呢? ) 1904 年后, 金子已被掏空, 人员尽数离去, 现只有长驻人口1,500人. 白人和印地安人各占一半.
小镇有一娱乐赌场, 还有法国康康舞表演. 可惜去晚了,没看着, 不过和当地人及印地安人聊聊也不错, 来杯小啤酒仔细体验一下难得的西北风情. 也算来一次 Gold Rush 的纪念吧.
雪山印象 绚丽的北极光
北极探险记之三: 翻越雪山, 探索北极之光
Day3 Dempster 雪山及北极光之路 Dawson-Eagle Plain (369 KM),
住Eagle Plain Hostel, Eagle Plain / Yukon
清早起来,发现大量雪地摩托遍布 Hotel周围,一打听才知,本地有一雪地摩托党聚会 , 有大批 Alaska雪地摩托迷 ( Dawson 距 美国 Alaska边境今只有 150 公里) 前来助阵, 雪地摩托可以在 Dawson大街小巷通行无阻,如同摩托车一样,在 Stop Sign 前也停足5 秒.左右张望一番, 然后, 呼啸而去.
Dawson 市容干净整洁, 各种老式店铺林立,甚么 Bank啦 , Gift Shop啦, Travel Tour 啦,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No Gold Gallery .颜色各异, 五彩斑斓, 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大家信步走在 Queen 街 , 眼前就是 Klondike River, 早已封冻, Keno 邮船静静地躺在那里, 当年曾带来不知多少掏金客, 河上还停着一只飞机,真想把它静静地开走. 展翅高飞, 在加国北方,冰上飞机极为普遍, 到夏天就变成水上飞机啦.
加完油,赶紧上路,在 Klondike Highway折返了50 公里后, 上了 Dempster Highway. 这Dempster Highway是通向 加国北极地区Mackensize 河谷地带的一条重要公路.
过了几个绿色小桥, 眼前突然发现一片冬日树挂景象,银妆素裹,仪态万千,卡哧卡哧,大家又谋杀数张菲林.
车开不远, 我们进入Tombstone Territories Park. 在下以为,这是本次活动中最美的一段景观公路, 远处雪山皑皑, 近处冰河蜿蜒, 雪松蓝天,气象万千,大家豪情万丈, 激动不止, 都说简直到了童话世界. Silent Time, Snow White , Peaceful World……..
到了 Tombstone Camping Site 停车吃饭, 仔细欣赏雪山景色. 遇到了一个滑 Cross Country Ski 的公园管理人员,声称已连滑数日,晚上就睡在雪洞中,不禁使 Allen心动不已. 又碰到一群可爱的蓝色小鸟, 将面包渣吃了个干干净净.
又开了200多公里,黄昏时分,进入 Eagle Plain. 这Eagle Plain是 Dempster Highway上一个重要中转站,很多大卡车司机亦在此歇脚. 有一个 Hotel 并附一间很不错的 Hunting Club . 里面挂满 Buffalo, Bison, Moose, Bear , Fox , Caribou的头像.
赶紧埋锅造饭, Deb, Stella和 Ray 做的汤实在好吃.夜观天象, 星星点点,流熠彩动.
索性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与 Allen, Deb 驱车5 公里到荒郊野外,四处一片平静,三道绿蓝色的北极光静静的挂在天空, 这北极光是由于北极地区的强磁场,通过光电效应造成的,在冬季的夜晚,尤其明显, 赶快支起三角架,用 B门连拍数张,
North Light 1
20 分钟后, 正要离开, 突然发现北极之光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霞光,有红,黄,绿,橙色,而且在不断流动, 像风中的舞蹈, 静若处子, 动如脱兔, 像森林的乐章, 流倘着北方的豪迈之情,像小溪潺潺, 预报着春的来临. 像十面埋伏, 在较力,包容, 吞并, ……..加上星光闪硕,白色森林里涛声依旧, 简直是一动情的大地交响曲. 我们三人都目瞪口呆, Deb 激动的跳了起来, 我们俩也晕倒在雪地. 全然忘记了寒冷. 北极之光真是美丽极了………….
North Light 2
North Light 3
穿过北极圈 走过流金岁月
北极探险记之四: 走过北极圈, 横穿腊子口
Day 4 Yukon-Northwest 北极圈之路 Eagle Plain(YK) - Inuvik (NW) (363 KM),
住Arctic Chalet, Inuvik / Northwest
看到了美丽的北极光,此行也没甚么遗憾了, 第二天一大早, 从Eagle Plain驾车出行.仅 40 公里, 直接杀向北极圈, 这北极圈是北纬 66度 33 分, 北极圈是进入极寒地带的标志, 严寒地带就要来了. 在公路上有一个很大的标志牌,并有北极地区的一些生物, 地质等科普说明, 大家都未曾如此深入之 True North , 大家照完合照后,还真有点找不着北了.
如此深入之 True North ....还真有点找不着北了
在路上, 还发现了一只肥胖可爱的狐狸, 正在勤奋的用两爪工作, 挖老鼠洞找吃的, 大家停车照相,它也不怕, 没准是在谱写新的狐狸的故事吧? 昨日也在Dempster Highway上也看到了四,五只北美驯鹿 ( Caribou ) , 正在穿越公路, 只是开到近前,它们已经跑掉回家了.只看到了远远的背影, 逗你玩儿…….
你还别说, 进了北极圈后, 气温马上变冷, 风声渐起, 上下左右,一片全白, 前面不远就是Richardson Mountain . 翻过两座大山, 到了一个山口, 我们名之为杀青口, 前面奇妙的景观出现了: 薄雪从低处被吹到高处, 如流金岁月, 一泻千里, 小河流趟, 十面埋伏, ……..
大家豪情万丈, 停车观景, 或坐或卧, 司机带头喝起了从多伦多买的红星牌二锅头,……哎…. 当心警察,…….不怕…….爽, …….想当年,……… 梁山聚义,…… 智取威虎山……… 干了再说,……. .这荒山野岭的, ……. 谁怕谁哪…….
又翻过了几座雪山, 经过了一个大山口, 我们后来戏称为腊子口, 风更紧了,雪更厚了. 远处雪山皑皑,近处出现了厚厚的雪墙, 路面已被大雪覆盖, 二台工程车正在此处挖雪开路, 工作. 后来回程时, Dempster Highway道路被封闭, 估计就在此段. 赶紧停车等指示 . Allen 还趁此间歇, 为北极熊挖了个雪洞, 然后钻进去, 嗯, 大小正好. 此时, 风太大了, 我的妈呀, 我刚照了几张, 手就冻僵了, 这也太冷了. ……..
又翻过几道山梁, 终于到了 Yukon / Northwest 边境, Welcome to the Northwest 的标志牌已被大雪盖住大半. 进如 Northwest 需将表调慢一小时.
这Northwest 地区, 面积约 1,299,000 KM2 占加国北部广大地区, 地图上在 BC, Alberta, Saskatchewan 北部, 1999 年原Northwest 东部地区划归 Nunavut地区, Northwest 人口仅 5万多人 , 首府在千里之外的Yellowknife , Northwest 主要有 Mining, Oil , Fur (Hunting / Trapping ) 及 Handicrafts 产业. 其中,早期 Fur Trade 对 Northwest 至关重要,以至在省旗上还有一北极狐狸头像, 代表毛皮工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又从冰面跨过 Peel River 和 Mackenzie River.( 夏天须乘 Ferry 过河). 这 Mackenzie River 可是加拿大最长的河流, 从 Great Slave Lake , 浩浩荡荡 , 注入北冰洋.
在北极地区,碰到加油站就得加油, 免得再行驶数百公里,没有油站,出现险情.
眼看油不多了, 赶紧饶到 Arctic Red River 小镇加油. 小镇不大,很有点像中国额温克族小村 风情, 东找西找,多方打听,才知道本村只有一个 Store, 赶紧 Call 那加油小伙,一会儿,那小子开着油罐车出现了,让我开着车跟着他,七拐八拐,走到一计量筒前, 将油罐车的油, 经计量器给俺加满油, 这里加油巨贵, 达 1.15 $/ 升. 在Yukon 和Northwest 油价均在1 $ 以上. 平均 1.1 $ / 升.
赶紧赶路, 冰雪路现已不在话下, 快马加鞭, 140 KM/ H .小车扬起一片尘雪, 于傍晚时分抵达Inuvik , 住在 B & B Arctic Chalet.
Arctic Chalet 靠湖, 木结构的房子很象北欧别墅, 二楼两间房都给了我们, 很温馨, 有点象北方森林小屋, 还真有点家庭气氛. 可以做饭, 有很多自然, 动物画册.看来主人也喜欢户外运动. 男主人来自挪威 Lilehammer, 女主人Judi 从南美 Uruguay 来. 他们家养了 30- 40 只 Husky.
明天 2:00 PM 的狗拉雪撬也从他们家出发.
晚饭, 吃了一大锅辣肠米饭 和 乌冬面, 摁, …….不错,……. 还行………
晚上, 明月当空, 出去旁边冰河上散步, 还好,不算太冷, 远处清晰可见 Inuvik 小城, 回来后, 很快的进入了梦乡.
North Light 4
天崖小镇 远方的狗拉雪撬 雪中行走
北极探险记之五: 访问北方小镇, 体验狗拉雪撬
Day 5 Dog-Sled 狗拉雪撬之路 Inuvik Town ,
住Arctic Chalet , Inuvik / Northwest
清晨,红霞满天,烧透了半边天空, 出发径奔 Inuvik 小城.
Inuvik在当地土语是 A Place of Many Caribou的意思 . 看到 Western Arctic Information Center 大雪封门. 只好先到邮局转转, 买几张明信片,意外发现 旁边的Parks Canada 招牌. 推门而入, 聊将起来, Parks Canada 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她们原来是做 Yukon和 Northwest地区五个 Canada National Parks 的Promotion. 她帮我们联系了 Northwest Travel 的 Judy .
我们赶到了隔两条街的 Judy 办公室. 她正忙着帮我们打进入北极圈的证书. 我们又每人买了一些 T- shirt , Poster, Video, 拿了些 Travel Information. Judy 给我们每人颁发了进入北极圈证书. 还热情地给咱儿的中, 加两国小旗签了字. 算给 北极探险队做了个见证吧, 还送给咱一面小 Northwest 省旗留念. 并向我们推荐了在Tuktoyaktuk 的Inuit Tour ( 导游 Roger 小酋长)
中午, 转了转 Inuvik Art Center. Inuit 艺术品做的很精致, 有些雕像真是非常逼真,造型动人, 就是价格太贵, 还碰到了加国北方的一些 Inuvialuit ( Mackenzie Valley 地区的 Inuit人 ) Dene 人, Metis ( 早期法国皮毛商和当地 Indian 人的混血) .他们大多讲着流利的英语,但从长相上还能清楚辨别. 买了些明信片及Inuksuk ( 指路石小雕像 ).算没白来一趟 Arctic Canada 吧.
Inuvik 小城约3,000多人口, 有几个不小的教堂, 尤其是 Note Dames. 雄伟壮观, 据说是全部由义工兴建, 是地球最北部的大教堂之一, 远配Inuksuk指路石, 颇是好看.
下午2 点了, 赶紧赶回 Arctic Chalet . 狗拉雪撬就要开始了, 女主人Judi 给我们讲了一些狗拉雪撬的基本要领, 原来, 狗拉雪撬也有减速挡, 刹车挡 及行进挡. 你对狗喊 Chi 它们就转左, 喊Cha它们就转右, 一辆狗拉雪撬5 只Husky, 狗儿们都很兴奋, 一个个都欢蹦乱跳的.
我们都捂的严严实实, 一人一狗拉雪撬, 三人一队, Judi 领头, 从他们家出发.直奔冰湖, 沿路景色甚是好看, 穿冰湖, 越林海, 过雪原 …….
我的头狗叫 Klondike, 劲力大,蛮力足, 脚底生风, 跑的飞快. 眼看就追上了 Ray 的狗拉雪撬, 赶紧试了试 减速和刹车, 还挺好使. ……
过了一会儿, 狗儿们却 突然不动了,仔细一看, 前面叉路口也没 Stop Sign啊. 原来 Klondike 要方便了, 其他狗也跟着抽空方便一下. 哎, Husky 也不容易啊.
一回儿, 狗儿们又欢快的狂奔起来, 也不觉的冷了,心情甚好. 有点象 Cross Country Ski的感觉, 约 40-50 KM/H . 小 Trail 曲折蜿蜒, 上上下下. 穿过雪松密林, 过了一个小桥,终于回到住地. 这狗拉雪撬还真挺有趣的, 爽啊……..
玩完狗拉雪撬, 又与 Allen 和 Deb 试了一下 Snow Shoe. 绑上雪鞋, 深一脚, 浅一脚的出发了. 这里雪质 很好, 松软, 空气新鲜, 小桥流水, 雪松挺拔. 有地方雪很厚, 到大腿甚至齐腰身, 很是费劲,但是,有没有雪鞋就是不一样啦,穿上它,还是挺稳的, 一陷一陷的, 可以平杀, 趟出一条雪路.
然后又到冰湖转了一圈. 冰湖上的感觉就更好了,雪不太厚,可以走的很快. 成了雪上神行太宝. 想想, 刚才 Husky 也不容易啊, 带我们兜了那么大一圈. …… 接连 Snow Shoe 走了5-6 KM . 才回到 Arctic Chalet. 今天得睡一好觉………
因钮特人的家乡 浩瀚的北冰洋
北极探险记之六: 走过冰原大道, 我们终于到北冰洋了!!!
Day 6 To the Arctic Ocean 北冰洋之路 Inuvik-Tuktoyaktuk( 180 KM)
住Tuktoyaktuk Inn, Tuktoyaktuk/ Northwest
一大清早, 告别了女主人Judi 和可爱的Husky 小家伙们, SUV 从Arctic Chalet 出发, 从冰河走上 East Channel 冰路, 穿过 Inuvik 直奔本次旅行的终点, Arctic Canada 的 Tuktoyaktuk.
East Channel 是连接Inuvik 到Tuktoyaktuk 的冰原大道, 必须在四月份以前通过. 因为四月以后冰要融化了,公路封闭,只能坐船了.
East Channel 冰路宽广, 从雪原里开出一条冰路, 但很滑, 刚上冰路10公里, 突然 SUV 前轮打滑, SUV 转向 360 度, 一头栽向雪堆, 大家都惊叫起来, 我的妈啊, 好在5 公里范围内没车,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赶紧擦了擦汗……..险哪.!!!……….
赶紧挂上四轮驱动.防滑状态, 小车一路欢歌, 直奔向前, 路上冰结的很厚, 有些地方有各色冰纹和气泡, 花花绿绿的, 看上去, 象小时候玩的万花筒, 非常好看.
公路不远处,发现了一些 Pingos. Pingos 是北极地区的冻土带由于地质,自然, 生物等原因, 天然形成的一些小山包. 而且,山包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有些远远望去, 象一个个金字塔似的.
SUV 向北极进发, 伸入 Northwest 北部地区, 于中午时分,抵达Tuktoyaktuk.
Tuktoyaktuk. 意思是 : A Place of Many Men. 前面已经到了路的尽头, 经多方打听, 才找到了停 School Bus的 Roger 家.
Roger是Inuit 的原小酋长( Community Leader) , 我们在Tuktoyaktuk的Tour Guide. 50 多岁, 精明且见多识广, 声称以前曾代表Inuit 人,去过北京谈 Business. 在他家吃了一顿 Caribou (北美驯鹿) 肉汤 和北极咸鱼, 味道还成., Inuit 人原来男人打猎, 捕鱼, 女人织网,做饭.
现在男人已很少数从事渔猎, 女人主要做些特色工艺品. Roger 并向我们出示了 捕鲸鱼, 海象, 海豹用的鱼叉, 和战立品, 鲸鱼须等.
Roger 大叔
Roger 还给我们讲了Inuit 人在北极地区的分布, 说Inuit 亦 有自己统一的语言文字,但与中国南方一样, 发音各不相同, 甚至 Alaska的Inuit 人也听不懂Canada Inuit 人的说话. 现在. Inuit 人的福利待遇还算不错, 政府发些补助和救济. 而且,在 Inuit 居留地,开发的矿藏,石油的利润, 会按一定比例给 Inuit Community , 但在北极地区, 冬天极其寒冷, Inuit 人新的谋生手断不多, Inuit 人的生活费用也是很高的.
可爱的当地孩子们
然后, Roger带我们乘 School Bus 畅游了Tuktoyaktuk.小村, 我们看到了浩瀚的北冰洋, 小学校, 飞机场, 教堂, 商店, Canada 雷达站, Pingos 和Inuit人的墓地. 最后还教了我们一句 Inuit 语. Aquanna! 意思是 Welcome! .
我请 Roger 代表当地土著因纽特人给咱们的中, 加两国小旗签了个字. 算做北极探险的证明吧. 每人还交了40 $ 的导游费.
告别了Roger 大叔, 我们迫不及待的冲向北冰洋, 大声喊了一声, 北极, 我们来了!!!
天哪! 我们终于到北极了!! 我们终于到北冰洋了.!!! 我们胜利了 !!!! 我们做到了我们想要作的事!!!!! 我们圆了我们的梦想 !!!!!!
Arctic Ocean
我们此时已到达了加拿大大陆最北端, 亦将一面中国国旗和一面加拿大国旗插在那里, 大概位址: 北纬 69.69 度. 气温 ?C 31度. 北冰洋太冷了, 以至于数码相机刚照了几张,电池就不工作了. 赶紧放入滑雪服中捂一捂. 但我们大家的心里是热呼呼的……..
远处北冰洋均已封冻, 有一 Igloo ( 冰屋 ) 矗立在那里, 我们进去热闹了一会儿. 并拍照留念. 这里还有一 Trans Canada Trail 起点标志, 让我们沿着这小 Trail 走回多伦多吧 !
接着大家直奔邮局, 给家人和朋友寄明信片,报告这个喜讯. 另在Tuktoyaktuk北极地区的车在邮局或Shopping 时从不熄火,估计是太冷了, 怕熄火再打不着了吧.
傍晚, 又探访了附近的一个 Pingos ,这Pingos很大, 向个大金字塔似的,我们终于站在Pingos上面,看到了辽阔的北冰洋白莽莽的一片, 及难得一见的北方落日,只见日沉西边, 霞光万道. 气象万千, 大家都耳朵,眉毛,鼻子冻在一起,今天尽管带了手套,帽子, 还是被冻的够呛.今天冰雪路 Hiking 约8 KM, 来回大概2 个多小时, 但今天对我们的意志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晚上又去北冰洋看了北极光, 可以清楚地看到两道黄绿色的北极光,挂在天空.如楚河汉界, 如天外来物, 北冰洋的夜晚就是寒冷啊, 大地作证, 然后大家钻进有 Igloo ( 冰屋 ) 躲了起来, 都成了拉登大侠啦. ……这时,若是来飞毛腿导弹,俺也不怕了….嘿嘿….
True North 2
晚上住在了 Tuktoyaktuk Inn. 极贵且条件一般, 180 $ / Room. 哎, 总不能住在冰屋里过夜吧?
盖上所有衣物和睡袋. 进入梦乡. ZZZZZZ
天寒地冻北冰洋 前方之路被冰雪阻断了
北极探险记之七: 北冰洋的早晨, 前进受阻.
Day 7 Icefield 冰原之路 Tuktoyaktuk-Fort McPherson (300 KM)
住North Inn, Fort McPherson / Northwest
清晨, 北极的阳光普照大地, Check Out 完后, 我穿上所有衣物,戴了二个帽子, 大家跑到北冰洋看日出, 我的妈呀, 这是我们北极探险最冷的一天, 零下40.6 度 ( 据说这里曾达到过零下60多度), 加上寒风刺骨,耳朵都要冻掉了, 只10 分钟,照了15 张照片, 本人就有两处 Frost Bite. 算是来北极的特色纪念吧.
赶紧撤离, 沿冰原大道往回返, SUV 的天窗也冻住了, 这回是越走越暖和了. 车内笑语欢声,互相交流着北极的经验和教训和本次旅行的趣事, 这回Allen 已具有了丰富的加拿大冰雪路驾驶经验. 小车在冰路上飞奔起来.
这时, 前方却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Dempster Highway 腊子口段 ,因风雪大作, 冰雪阻隔, Highway已关闭了, 大家心里一沉, 哎, 回不去了, 怎么办呢? 这可如何是好?真应了一句古话: 车到山前必有路吧.
经过 Inuvik 大家又去了 Northwest Travel Judy 的办公室, 具体询问了Dempster Highway 的详情. Judy 建议我们先到离腊子口50多公里的 Fort McPherson( Northwest ), 再见机行事.
连加两次油, SUV 再次飞奔起来, 跨过Mackenzie River 和一道道山梁, 下午时分 , 终于到了 Fort McPherson 了. 只见一辆 Yukon Parks 车停在那里. 前方道路关闭的红灯一闪一闪的. 坏了! 回不去了. 大家议论纷纷…….
先到Fort McPherson村加油站,问问再说, 公路果真因风雪太大, 冰雪阻断, 已封闭两天了, 有几辆大卡车也被阻隔, 前方还没有任何消息,反正,今天是过不去了.
只有两个办法了, 一是按原计划, 把牢底坐穿, 继续等下去, 但甚么时候通车, 不知道啊? 二是往回返 400 公里 到 Inuvik , 异地还车, 飞到 Whitehorse. 但费用甚高. 为防意外, 大家甚至订了从 Inuvik 到Whitehorse的机票……. Ray 老, 更是雪上加霜哪, 又听到Jets Go倒闭的消息, 从 Vancouver 到多伦多的机票也不好使了, 这可如何是好呐?
听大卡车司机说,这段公路年年出事, 本来建 Dempster Highway 时, 当地土著因纽特人, 知道此处风雪很大,曾建议绕道20 公里, 避开山口大风, 但当时修公路的白人未曾认真听取此意见.真是,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哪.
既来之, 则安之, 先到Fort McPherson小村转转, 这小村是以前 Fur Trade 的一个 Fort, 像是一个中国北方鄂伦春少数民族模范村, 一个叫 Tetlit ‘Zheh 的少数民族村,麻雀虽小, 里面样样具全. 有滑冰馆,学校, 教堂, 议事厅, 两个商店,救火中队,墓地, RCMP, 还有 Information Center. ( Closed for seasons ) . 在小学校后面,还发现了一个 Teepee ( Inuit 人的帐篷) . 看来,加国城乡差别甚小, 这里生活还是不错的呢.
吃完饭, 大家心情都不太好, 凑和着过吧, 晚上, 住在了 North Inn. , Fort McPherson . 早点洗洗睡了.明天如何, 听天由命吧, 爱谁谁了……….
北方的小村 闯关冲过腊子口
北极探险记之八: 闯过腊子口, 重回道森
Day 8 Snow &Wind闯关之路 Fort McPherson-Dawson( 420 KM)
住Dawson Downtown Hotel, Dawson / Yukon
清早, 空气很好, 大家分别又去村口看了看, 哎,红灯还在闪个不停, …… 不让过啊, 此时,归心似箭, 真想把红灯掐灭了……..
到商店补充了些食品, 东东挺多, 但价格奇高. 出门时, 顺手还买了几根黄瓜, , 出门结帐时,才发现这黄瓜具贵, 4.59 $ / Each .哎, 没法儿啊.
在村口还看到一些 Help Wanted 启示. 嗯!! 不错, 实在走不了, 就在这儿卖身当 Waiter 啦. 学习白求恩, 在哪儿不一样为加拿大人民服务啊, 就是冷点儿,不知冬衣够不够.…… 想想, 心宽了许多. …..
还去小村 Arts Workshop 转了转, 有很多Northwest 及北极熊标志的Gift 做的不错, 挺有新意的.
回来又和大车司机聊了一会儿, 称去年曾在此堵了一周. 嗯. 把牢底坐穿吧, 回去睡觉, 爱谁谁了………
半小时以后, Ray 传来喜讯, 前方报告, 公路开通了, 可以走啦 , 车到山前必有路啊, 吉人自有天相, 嘿嘿……..大家赶紧收拾行李, SUV 一溜眼儿, 离开小村, 二辆大卡车已不见踪影, 红灯还在闪, 早知我们也闯关了………
SUV 一路疾驶, 一刻不敢停留, 又翻山越岭, 穿过 Northwest , 又回到Yukon, 冲过腊子口, 冲过杀青口……. 只见风还是很大, 积雪甚多, 部分地段又出现雪墙. 被工程车开出一条雪路后, 又有大雪覆盖路面, 难怪公路要关闭………险哪!!!!! 对面不时冲过一些大 Trailer , 我的妈呀…….. 一股雪崩,甚么都看不见了. 半天才缓过神来, 上路, 又来一雪崩. ……. 这 SUV 车还是太小………
中午时分终于抵达 Eagle Plain. 赶快给 North Air 打电话,要求取消机票, 不给退, 只能转成 Credit Line , 哎, 惨哪, 300 多大洋, 代价啊………. ( 后来多亏了 Allen 同学,在白马机场用三寸不烂之舌,感动上帝, 说动 North Air , 给全额退票. 算是圆满解决).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Tombstone Territories Park. 经过一安静小雪景池塘, 只见远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给雪山上了一些红晕,层层迭迭, 令人暇思无限, 又遇到罕见日晕, 景色壮观异常, 人生还是美好的事情多啊, 大家的创作热情又变得高涨起来了.
Sunset at Tombstone
Tombstone Pond
重回Dawson , 直奔 Jack London 烤肉 . 点了盘Buffalo 美味, 可能是太饿了, Buffalo肉虽然生点, 但可口异常. 再来点 Yukon Klondike 小啤酒, 席间笑话叠出, 德高望重的 Ray老 ,对他点的Buffalo肉迟迟不来, 感到很不满意, 声称后果很严重, 云云………
吃完饭, 再去小镇娱乐赌场体验了一下西部生活, 康康舞刚演完, 还是没有看着. 试试手气啦, 最后一把回本, 清点战果, 小赢了 8 $.
正欲回旅馆,突然旁边传来一阵动人音乐,寻声而去, 见一酒巴内人声鼎沸, 进去再体验一下啦, 当日白人和因纽特人组合乐队的乐曲, 真有点北方西部牛仔的粗旷和豪爽, 口琴拌奏, 悠扬动听, 主唱很能煽情, 调节气氛, 令旁边的 Alaska 老者和因纽特姑娘 Ci Ci 加入舞蹈行列. 我也心旷神宜, 人生美好啊……..
道森的辉煌 狗拉雪撬国际大赛
北极探险记之九: 观狗拉雪撬国际大赛, 回到白马
Day 9 Klondike Gold Rush Highway Dawson-Whitehorse( 536 KM)
住Beez Kneez Backpacker. Whitehorse/ Yukon
一早又参观了Dawson市容 和Klondike River. 邮船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冰上飞机已不知去向, Gold Rush 淘金者 ( 小雕像 ) 仍在勤奋工作, 谱写着Dawson过去的辉煌, 又去Dawson Information Center 拿了一些资料, 买了一些 Post Card.
上午, 还抽空看了美国作家 Jack London House 和 诗人Robert Service 在道森的故居. 看来在北方小城, 道森还是有能找到一些文化遗迹的.
早就听说, 今日在Dawson 有狗拉雪撬国际大赛, 参加者有 Canada, USA, Norway, Sweden, Finland, Germany, Yukon 还有 Taiwan. 队, 啊, 不对啊 , 这Taiwan.也没雪哪, 如何操练? 经打听才知, 是苦练狗拉旱撬,才练成的. 不容易啊. ………
下午一点, 狗拉雪撬国际大赛正式开始, 这狗不仅有 Husky , 还有赛狗, 一个个高大,精瘦, 16 狗一组, 10 KM 越野, 一声令响, 狗儿们, 奋勇争先, 雪撬呼啸而去, 经过很长时间的拼搏角力, 才冲回到 Finish Line. 最后, 还是 Yukon本地组, 获得了冠军.
在Yukon , Husky 狗是忠诚,勇敢,耐力, 勤恳的象征, 以前在冬天, 狗拉雪撬为当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后逐渐被 Snow Mobile 取代, 现改为冬日娱乐工具. Husky 在 Yukon 家誉户晓, 以至, 在Yukon省旗上, 亦有一Husky 狗, 高昂着头.
下午时分, 离开Dawson, 杀回 Klondike Highway. 一路上大家, 或许是累了, 或许是美景已经历太多, 审美疲劳, 没有太多创作热情. Whatever……..
穿过一道道山 和小溪, 眼前又经过一个个小湖, 从 Post Card上看, 叫 蓝宝石 湖. 湖面呈蓝宝石色, 配上远山巍峨, 夏天绝顶美丽和旷野. 看来, 夏天景色完全不同, 今后夏天还得再来. …..
又经过 Fox Lake, 我们顺利回到了白马城. 赶紧到 Yukon 政府大楼和 Downtown 小街转了一圈, 这白马城也不错哪…….
然后又回到Beez Kneez Backpacker, 吃上一顿热汤面. 好啊……….进入梦乡…….
圆满结局 终于又可以回家了
北极探险记之十: 回家及后记
Day 10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Whitehorse-Vancouver-Toronto
一大早, 拿上行李和滑雪板, 直奔 Whitehorse 机场, Check In , 一路顺利, 又坐上 Air Canada Jazz 的小飞机, 飞往 Vancouver.
飞机上不知从那里来了很多日本人, 以致,空姐也误认为我们是初来加国的日本人, 还说, Welcome to Yukon, Canada!! The first time to Canada? 我们回答说, We have been here for a while. We come back from North Pole, Arctic Canada. 空姐也疑惑不解, 从没见过有中国人去过北极啊? …….
在 Vancouver告别了各位探险队队员, 又踏上了回多伦多的班机, 待大家坐定, 飞机却迟迟不开, 终于传出消息, 飞行员还在路上哪! 10 分钟后, 飞行员终于来了, 飞机终于启动了, 缓缓滑出跑道, 冲向蓝天, Country Road , Take Me Home………
终于又可以回家了………..
北极探险记 后记: 结交知心朋友, 丰富美丽人生
此次略带探险性质的北极自助之旅行.使我们极大的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经验, 锻炼了体魄, 特别是提高了我们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的勇气.
自助旅行是探访世界,体验生活, 了解自然的最好途径, 花钱不多, 却可以看到和了解到很多奇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本人特喜欢看 Lonet Planet 自助旅行录像带和图书( 图书馆有借) . 在旅行前应有周密的计划,并在行前和行后, 做些 Research 工作,
在旅行时, 应不光看景, 还需多注意些当地文化,经济, 历史,地理, 动物等独特点, 多与当地人交谈, 学习,切磋, ……… 在行前, 老搞不清楚的. Whitehorse 和 Yellowknife 的区别, 去了一次. 对 Arctic Canada 终于有了全面的了解.
加拿大是我家, 也是我们美好的家园.
让我们走万里路, 读万卷书, 看世界美景, 观奇妙自然, 结交知心朋友, 丰富美丽人生.
在此, 特别感谢 Ivan 和 Stella的周密计划, Ray老的财务安排, Deb 的游玩方案和 Allen的 特色活动. 探险队每一个队员都对此次北极探险, 做出了贡献.
写出此文, 主要目的是把我们的经历记实下来, Share Information. 给大家将来的自助旅行,做出参考.
并愿与各位旅游大侠结识, 探讨, 共同进行将来的自助旅行.
不妥之处, 敬请指导, 谢谢大家.
Have a great trip yourself next time!!!
日 于 Mississauga, Ontario 本帖最后由 ktge 于
14:50 编辑 ]
/feelphoto/mp3/029.mp3
现在温哥华时间还没到7点,看着楼下已经是车流不断咯,今天这里星期一,刚上班~
好的,开始我们的温哥华一周游直播现场,允许我追溯一天回到刚下飞机的时候~
第一天:3月21日 星期六
行程是:广州-温哥华
机票我们买的是中国国际航空的航班,需要在北京转机,广州出发是早上9:35的飞机。大约三小时后到达首都机场的T3, 在国际转机厅吃了午餐,逛了一下免税店,T3果然如传说中的令人困惑,我们走错了两次,才找到正确的登机口的方向::emot31 ::emot31 。飞机准点在16:50起飞,是空客330,不知什么原因,同机的很多是印裔人士。
北京到温哥华一共需时约10个小时。温哥华当地时间与北京差15个小时。所以正点到达温哥华是当地时间3月21日上午11点多。路上没啥特别的,不过我本人倒是精神很好,似乎没什么睡觉。不过,国航的飞机餐和想象的一般::emot67
第一张片片就从飞机开始吧~~
出机场首先需要过immigration, 我们一家人来到一个移民官counter前,拿出飞机上填好的表格。被问了两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是在加拿大有没有亲友,然后来做什么,待多久之类。反正很顺利地过关了。拿行李倒是等了一段时间,然后过海关,似乎采用抽查的方式,如果没有物品需要declare, 工作人员会从排绿色通道的人群中抽一些人检查行李。我们运气很好,没被抽到。
在机场打车到位于市中心的Rosedale on Robson,(我们这6天的住宿apartment) 车费30加币,车程约25分钟。在前台check in的时候,我们被告知来得太早了,他们的房间要下午两点以后才能搞好卫生。我们想想还有两个多钟头的时间需要打发,就把几件大行李寄存在前台,打算去周围找找超市,买点食物放在apartment里,这样晚饭和早饭就可以自己做了,应该还是比外面吃省钱而且合口味很多的。
在前台问了最近的超市怎么走,她说得很清楚,大约走路五分钟左右就可以看见。我们按照前台小姐指引的方向走,但是走了7、8分钟也没有找到像是超市的地方,在印象里,超市应该像国内或英国一样,要不是就是单独的仓储建筑, 周围是宽阔停车场,要不就是在shopping mall的某一角。我们问了很多人,在周围的街区绕了大约二十分钟,但是还是一头雾水,有点分不清方向了。不过这样也好,顺便把周围地形熟悉了一下,也随手拍了些照片:
一位当地女性见我们拿着地图。加上迷惘的表情,主动为我们指路,说附近有个超市叫IGA(market place)因为顺路,她还陪我们走了一段。绕了很久,终于到了,在一栋普通的建筑的第一层看到了IGA(market place),透过门口的玻璃,看到里面靠门口的地方有些新鲜的水果,应该就是这里了。
推门进去,发现这里地方不大,卖的都是食品,没有其他日化用品,跟我们心目中的super market还是很不同的,这家店分两层,吃的东西都很齐全,我们买了鸡蛋、蔬菜、意面、水果、牛奶、香肠、鱼等东西,提着重重的塑料袋凭着刚才的记忆向酒店方向走。结果发现有一家IGA(market place)就在酒店不远的地方,刚才都路过了,不过大家都没觉得它是一家超市。所以没进去看。晕倒!我们找到的是稍微远一点的另一家店,不过也好,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对酒店附近的地形有了基本的掌握。
在酒店check in 以后,大家由于在飞机上没有休息好,加上时差的关系,决定睡一觉先。
先爆一下我们的房间吧。这是个带kitchen的套间。客厅有沙发床,可以睡两人,房间有个双人床。地方不大,不过在交通如此方便的地方,这里的条件还不错。
右下的是沙发床,在客厅~~
起来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去周围想找家文具店买转换插头,但是附近的店铺要不就没有,要不就是已经打烊了,反正就是无功而返了。
下午六点半开始准备晚餐,我们的菜单是: 番茄肉酱意粉、柠檬三文鱼、青菜水果沙拉、大家都吃得很开心。晚饭后,在酒店无线上网,28加币一个星期,算算还可以接受,于是我们查了一下明天的行程,但是鉴于带来的手提电池不够,转换插头还没买到。只好洗洗睡了。
第一天基本上就是在路上啦~~
费用: 机票(广州-温哥华 多伦多-广州)
四人一共29, 800。
Home to GZ airport RMB 195
Lunch in Beijing airport RMB 100
Taxi from Vancouver airport to Hotel CAN 33 本帖最后由 tony_faya 于
18:01 编辑 ]
日-5月16日
5月13日黑色星期五 - 我的生日, 据说那天不宜出行, 我也就乖乖待在家里平平淡淡地过了一天, 如同以往无数个星期五, 只不过多接了几通电话, 收到数张电子贺卡, 几个SMS.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庆祝, 心里倒也温馨愉悦, 对自己说一声 - &生日快乐&, 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MSN上和国内的朋友以及穷游一位以文笔著称的勋章长老聊到早上两点多, 小睡一会儿, 6点半起床, 背上我唯一的行李-70升的大背包, 匆匆上路了.
Hannover 8:26 - Munich 13:01
前一天从图书馆背了一麻袋的旅行资料回来, 书, 地图, 录像带, DVD, 结果连翻都没翻, 就被我随手扔了几本到大背包里, 打算现学现卖.
事实证明, 偶永远成不了一个好学生, 火车一开动起来, 偶不争气的眼皮就直打架, 一头睡下去了, 一觉醒来, 居然已经到Würzburg了.
经过多年乘坐ICE的经验, 发现一个规律, 就是每列ICE都有一到两节车厢是没有被预订到的. 座位预定一般从小数字的车厢开始, 即1,2,3,4,...的顺序, 所以没有预订座位的TX们可以直接上6号或者7号车厢, 那里有大量的空座. 一般预订座位这种另外要花钱的事我是从来不做的, 所以每次我都是等在6,7号车厢那里, 那里通常也会有几个心照不宣的同路人. 当然每列ICE的车厢数目会不同, 大家只要认好紧贴餐车的那一两节车厢就好了, 一般不会搞错, 因为餐车的另一边是头等车厢. :/19
慕尼黑已经来过N多次了, 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其实也不是旅游, 而是老朋友聚会. 三个女生, 一个在北德, 一个在瑞士, 一个在慕尼黑,平时没什么机会碰面, 也就一年在慕尼黑聚一次而已.平时则就偶尔通个电话, 发个EMAIL什么的, 所谓的君子之交也不过如此了吧!
火车准时到达, 那两位已经在车站大厅等我了. 先被她们拖去寄包, 然后开始在市中心瞎逛. 远处的VIKTORIA广场飘来阵阵肉香, 我们当然闻着味就过去了, 并且眼明手快地强占了一条长凳的一半. 接下来当然少不了吃吃喝喝了, 每人一升啤酒, 我要了一份Leberk鋝e.
吃饱喝足, 大家开始策划晚上哪里去吃, 在选择日式自助餐还是中式自助餐方面, 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当然为了晚上这顿吃得超值,偶们要先散散步, 消化掉中午的那顿.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UNI那里, 在UNI的那条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大街上, 偶们走了N个来回.
基本上偶在MUNICH, 认路方面是完全不用操心的, 只要跟着她们走就行了, 所以偶虽然来过MUNICH数次, 基本上还是路盲一个. 之后又跟着她们去了一条不知道什么街, 逛逛商店. 这样磨磨蹭蹭, 停停走走, 终于熬到可以去吃自助餐了. 餐馆是年初才新开张的, 生意很好, 看来大家都是冲着自助餐去的. 虽然价格不菲, 要15欧左右一个人, 但是和5欧的那种自助餐真的不能比, 光吃大虾就能把这15欧吃回来. 偶一看那个虾个个那么大, 又那么新鲜, 嘴都合不拢了, :/14 !
在餐馆还意外地碰到了在HANNOVER硕士毕业现在MUNICH读博的一个好朋友, 自然少不了一份惊喜, 还互相埋怨怎么不跟对方联络. 原来这个朋友年初在MUNICH安定下来后就开始连环夺命地一通CALL我, 而偶那时又正好在中国度假, 结果此厮就理所当然地把偶归入失踪行列,
:-x ! 好在这次重逢, 又可以恢复联络了.
自助餐吃得很爽, 吃到后面实在吃不动了, 就只吃大虾和水果, 老板的脸色估计已经很难看了. 我才不管他呢, 开自助餐就应该考虑到会有我们这种吃不死的人去.
吃完饭, 在MUNICH还能干什么呢, 当然是去HB喝酒了!
吃饱喝足, 回家睡觉, 极其暴饮暴食的一天, :-x !
朋友和她男朋友住在ERDING, 离MUNICH坐轻轨也要一个小时左右, 不过环境很不错. 早上起来, 打开落地窗, 满园绿色尽收眼底.
丰盛的早餐已经摆上了桌
今天的计划是, 如果天气好, 就去ANDECHS吃猪蹄, 天气不好就去泡温泉. 结果
ANDECHS是MUNICH附近的一个小山坡, 那里的猪蹄以个大而尤其出名.我们到达的时候, 停车场已经几乎都满了, 看来过来吃猪蹄的人还不少. 山上还有一个洛可可风格的教堂.
最后的压轴戏当然就是猪蹄了, 哈哈,
又是一天的大口喝酒, 大块吃肉. :pint:
在MUNICH的最后一天, 没什么特别的.睡个懒觉, 又是一顿丰盛的早餐. 出去在ERDING这个出产WEIZEN BIER的小镇逛了一圈. 中午回来接着吃朋友早就准备好的烧卖, 春卷, 幸福啊! :pint:
吃完午饭, 我和回瑞士的朋友结伴去火车站, 送她先上车, 然后去昨天在中餐馆碰到的HANNOVER的老朋友那里蹭饭, 然后搭晚上的夜火车前往意大利的Bologna.
在MUNICH的三天, 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吃吃喝喝, 这已经成了我们每年聚会的固定节目了, 吃喝成了永恒的聚会主题. 本帖最后由 wugenglangke 于
11:08 编辑 ]
/link?url=zefe0jxRcxuBk0_Y2dCGE3IqkWimpjRIhmJwAi8Y0C8IINJUO8GM_Bk5rdRjaZzEYqYXEkQgIHrvxc3ablacy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