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计算题第3题,求解

步步高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题库:专题三&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苏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专题三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来源:www.shulihua.net]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解析 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浓度小,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也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排除D项。答案 C[来源:数理化网]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③⑥B.①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⑥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等性质。在题中所给的物质①、②中只存在Cl2分子,其既无酸性,又无漂白性。④中存在的是Cl2分子和乙醇分子,也没有酸性和漂白性。⑤中只存在H+和Cl-及水分子,其只能使试纸变红,却不能使之褪色。只有③新制氯水和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因溶液中存在H+和HClO,符合要求。答案A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来源:www.shulihua.net]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解析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Cl-、ClO-、H+、OH-,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溶液呈黄绿色,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而使氯水的黄绿色消失;加入盐酸酸化,就会往溶液中引入Cl-,再加入AgNO3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答案B4.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Br-解析 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答案 D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来源:www.shulihua.ne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解析 A项中即使MnO2过量,浓盐酸中的HCl也不能完全消耗,因为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该项说法错误;B项中发生的应是取代反应;C项中应生成棕黄色的烟;D项中:Cl2+2NaOH===NaCl+NaClO+H2O,在含有NaCl和NaClO的溶液中加入H2SO4,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答案 D6.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来源:www.shulihua.net]A.可用KIM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M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D.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解析 加碘盐中含有IO,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使淀粉呈现蓝色,选项A正确;图示转化关系中,氯气可以将I-氧化为I2,也可以将I-氧化为IO,B正确;由途径Ⅰ和Ⅲ可知Cl2的氧化性大于I2、IO,再由途径Ⅱ可知IO的氧化性大于I2,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选项C错误;根据转化关系得出:2IO~I2~10e-,选项D正确。答案 C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解析 本题通过氯气与FeI2、FeBr2混合溶液的反应考查卤素离子及亚铁离子还原性的比较、根据还原性强弱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读图分析能力等。选项A中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根据图像分析,原溶液中n(I-)为2mol,n(Fe2+)为4mol,n(Br-)为6mol,即n(FeI2)为1mol,n(FeBr2)为3mol,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还原性强弱可知,通入Cl2时I-最先被氧化,其次氧化Fe2+,Br-最后被氧化,当通入2molCl2时,被氧化的为2molI-和2molFe2+,选项C离子方程式正确。答案 B二、非选择题8.某同学用200mL12mol?L-1浓HCl和足量MnO2缓缓加热来制取Cl2,并将生成的Cl2通入FeBr2溶液和FeI2溶液中来探究Fe2+、Br-和I-的还原性强弱。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少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www.shulihua.net](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FeI2充分反应,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物质生成,则Fe2+、Br-和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4.48L(标准状况下)氯气通入8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_______________。解析(2)Fe2+被Cl2氧化为Fe3+,说明Cl2氧化性大于Fe3+。(3)Cl2氧化I-而未氧化Fe2+,说明I-还原性大于Fe2+。(4)设FeI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氧化I-需用Cl2xmol,氧化Fe2+所用的Cl2为(0.2-x)mol,生成的Fe3+为2(0.2-x)mol,则由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知2(0.2-x)=x-2(0.2-x),解得x=0.16,c=0.16mol/0.8L=0.2mol?L-1。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Cl2+2Fe2+===2Fe3++2Cl-(3)I->Fe2+>Br-(4)0.2mol?L-19.以粗盐(主要成分为NaCl,含少量Ca2+、Mg2+、Fe3+、SO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试剂A为依次加入的过量BaCl2、NaOH、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精制”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电解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有少量有毒气体单质产生,可用碱液吸收,该气体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4)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氯气体和H2O需稍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www.shulihua.net]解析 本题考查了反应条件的选择目的分析、试剂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粗盐精制就是除去Ca2+、Mg2+、Fe2+、SO等,应先加入NaOH、BaCl2,然后加入Na2CO3,过滤后加入HCl。其中,Na2CO3一方面要除去溶液中原有的Ca2+,另一方面要除去过量的Ba2+。(2)电解步骤是电解NaCl溶液。根据流程图,产物是NaClO3和H2,所以电解反应为:Cl-+3H2OClO+3H2↑。再结合题目和信息,能产生的有毒单质气体,只有Cl2。(3)在二氧化氯发生器中,NaClO3转化成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作氧化剂;SO2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知两者的化学计量数为2∶1。(4)从该步流程图可知,H2O2与ClO2在NaOH作用下转化成NaClO2、O2和H2O。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可得: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二氧化氯和H2O2稍过量,一方面能使NaOH完全反应,另一方面固体溶质只有NaClO2,便于结晶时获得较纯的NaClO2,分离方便。[来源:www.shulihua.net][来源:www.shulihua.net]答案 (1)除Ca2+和过量的Ba2+ (2)Cl-+3H2OClO+3H2↑ Cl2 (3)2∶1 (4)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 使NaOH完全反应,便于产物提纯10.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更强;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刻产生大量气泡;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______________。(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www.shulihua.net]第二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的平衡体系,加入过量CaCO3后,2CaCO3+2HCl===Ca(HCO3)2+CaCl2,CaCO3+2HCl===CaCl2+CO2↑+H2O,使HCl浓度降低,平衡右移,Cl2浓度降低,溶液黄绿色褪去;HClO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由于滤液中含有HClO、CaCl2、Ca(HCO3)2等成分,Ca(HCO3)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HCl反应产生CO2气体;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沉淀和CO2气体。答案 (1)由于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加入CaCO3后,2HCl+CaCO3===CaCl2+CO2↑+H2O,使平衡右移,HClO的浓度增大(2)Ca2++HCO+OH-===CaCO3↓+H2OHCO+H+===CO2↑+H2O (3)CaCl2、Ca(HCO3)2、HClO11.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混合液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有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解析 本题以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为背景,考查制备反应原理、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实验的设计、分析能力等。(1)SO2和Br2用冰水混合,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HBr。(2)由于Br2具有易挥发性,使用冰水能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3)操作Ⅱ是分离沉淀和溶液,用过滤的方法,操作Ⅲ是加热将沸点较低的氢溴酸(溴化氢和水)挥发出去,再收集(冷凝)得到精制的氢溴酸,分离方法为蒸馏。(4)加入Na2SO3可以除去少量未反应的Br2。(5)检验Fe3+通常选用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溶液中含有少量单质溴也能使溶液呈淡黄色,可以用CCl4萃取检验,若是Fe3+则不能被萃取。答案 (1)SO2+Br2+2H2O===H2SO4+2HBr (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进行完全 (3)过滤 蒸馏 (4)除去粗产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5)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含有Br2 CCl4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8 Ar氩(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的非金属的名称是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____相同,从左到右____.(3)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乐乐题库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 &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习题详情
12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8%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8 Ar氩(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的非金属的名称是硅,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质子数依次增加.(3)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S2-,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依据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分析解答;(2)依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排列规律分析解答;(3)依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的种类,依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分析离子的符号即可;(4)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的情况,进而判断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据此可写相关的化学式;
解:(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的非金属的名称是硅元素,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元素的质子数为14;(2)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特点可知:每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质子数依次增加;(3)是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的硫离子,符号为S2-,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1个电子,从而使两者的化合价通常是-1价,故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答案为:(1)硅;14;(2)电子层数;左到右质子数依次增加;(3)S2-;8;(4)得到;NaF;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2...”主要考察你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极其微小的原子的结构,而采用图示的方法,将原子结构直观的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如下: 离子结构示意图就是指原子得失电子以后的结构示意图.当原子通过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不仅减少了一个电子层,而且电子数也减少了,小于了核内质子数;当原子通过获得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电子层数是一样的,但是电子数比原来多了,大于了核内质子数.还是以钠原子所变成的钠离子为例吧,其结构示意图应该为:具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如表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或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情况和得失数目的判断、是否是稳定结构的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能用来推断该离子所带的电荷和该元素的化合价.也就是,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几个电子(即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该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元素就显负几价;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几个电子(即其最外层电子数),该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该元素就显正几价;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该元素就显零价.反过来,依然成立.因此,还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等等.2.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3.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主要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原子了;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离子了;不过,此时又分两种情况:当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阳离子了;当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阴离子了.因此,在辨别某粒子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时,一定要抓住它们的这个主要区别,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4.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相互推断时,一定要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来进行思考、分析.也就是,原子得失电子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即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所得的电子数是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变成相应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就是所得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不变,只是最外层电子增多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即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失的电子数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变成相应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所失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减少了一层,并且原来的最外层电子也减少掉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由此可见,原子的得失电子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来彼此相互推断其结构示意图.
与“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2...”相似的题目:
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6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下列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8 Ar氩(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的非金属的名称是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____相同,从左到右____.(3)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8 Ar氩(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的非金属的名称是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____相同,从左到右____.(3)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4)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相似的习题。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41.10 [7.5折][定价:¥54.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金星教育?题型全解(化学)?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化学13题
查找同类商品
《金星教育?题型全解(化学)?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化学13题》以全新的复习思路诠释全国新课标卷高考,重点体现以下特色:
专为课标卷
专为全国新课标卷考区量体制作。全国新课标卷考什么,书中就有什么;全国新课标卷怎么考,书就怎么编。书中的高频考点、模型方法、例题习题都是针对全国新课标卷的,都饱含全国新课标卷特色。
高考卷有13道题,每一道题都有相对稳定的知识点和能力方法,都有独特命题规律。本书就以这高考的13道题为模型,做成针对性的13AI专题,展示考点,阐明方法,辅以专项梯度训练。每掌握一题,就完成了备考的1/13。掌握了13道题,备考也就大功告成!
化学备考的关键是题型和方法。本书突出展示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化学中最有价值、最实用的79种方法。以方法揭示高考题的特点和变式,以方法导引习题。
书中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是全国新课标卷考题的模拟,题题实效,练习解答每一题都如临高考。
本书经多位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极限审订。书中的题型、方法,都全面落实了高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突出高考方向,把脉未来高考。
化学常用计量化学用语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相关物理量的相互关系2.对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3.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4.两组概念的辨析5.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6.涉及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7.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8.离子共存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方法9.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化学常用计量及计算第2题组
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第3题组
两组概念的辨析第4题组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第5题组
离子共存问题第6题组
离子检验问题五、高考流星――借鉴第2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3.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电子层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4.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由原子序数速推元素位置的方法5.元素性质推断或比较的方法6.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7.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原子结构和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第2题组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比较第3题组
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元素推断第4题组
化学键和化合物类型的判断五、高考流星――借鉴第3题
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同分异构体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四同”概念的辨析思路2.有机物共线、共面类问题分析3.同分异构体常见的类别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有机物分子结构第2题组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五、高考流星――借鉴第4题
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反应类型的判断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化石燃料”内容的判断思路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分析思路3.有机物性质的分析思路4.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思路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化石燃料和基本营养物质第2题组
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第3题组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五、高考流星――借鉴第5题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四组概念的具体思路3.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N的求法及配平方法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5.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6.“燃料电池”的分析思路7.可充电电池分析思路8.金属的防护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第2题组
原电池工作原理第3题组
新型化学电源第4题组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五、高考流星――借鉴第6题
化学反应的能量、速率和平衡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分析2.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4.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的理解5.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6.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7.平衡常数的应用8.化学平衡状态移动的判断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反应热及计算第2题组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3题组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第4题组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第5题组
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五、高考流星――借鉴第7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强酸与弱酸的比较方法2.外界条件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判断方法3.电解质溶液导电性问题分析4.区别中和反应的两种结果5.溶液pH的计算方法6.酸碱中和滴定及误差分析方法7.盐类水解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8.盐溶液的蒸干问题9.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和电离平衡常数第2题组
溶液酸碱性和pH计算第3题组
盐类水解原理及应用第4题组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五、高考流星――借鉴第8题
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主体的综合题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2.元素化合物推断题分析思路3.电解原理及应用分析思路4.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分析思路5.化学反应定量计算常用方法四、针对练习――专题第1题组
典型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第2题组
元素化合物类型图像题的解法第3题组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4题组
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第5题组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第6题组
化学反应定量计算常用方法五、高考流星――借鉴第9题
以生产、科研等为背景的基本概念、理论综合题一、5年高考――回顾高考题模型剖析二、高频考点――聚焦三、模型方法――示例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盖斯定律的应用方法3.正确认识催化剂的作用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5.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方法6.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7.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思路分析――合成氨工业8.等效平衡问题分析方法9.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第10题
综合实验题第11题
化学与技术综合题第12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第13题
有机化学综合题(选修)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求解下列两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