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5493-85粮食、油料f检验法类型及互混f检验法法

黄大豆2号基本知识及合约
  日 18:07  
  基本知识
  大豆2号合约推出的背景主要是转基因政策推动大豆合约拆分。2001年6月,国家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这样,为使期货合约标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交易所将原大豆合约拆分为以非转基因大豆为交割标的物的黄大豆1号合约和不区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黄大豆2号合约。黄大豆2号期货的作用何在?
  主要是为压榨企业提供直接便利的避险市场。在国内市场大豆消费中,我国榨油用大豆有三分之二需要进口。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波动,国内企业市场经营面临极大风险。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进口大豆可用于期货交割,黄大豆2号合约上市交易条件具备。
  此外,黄大豆2号合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涵盖了世界三大大豆主产区――中国、美国、南美产大豆,它的推出,将推动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为未来国际商家参与国内大豆期货交易打下基础。合约的突出特点有哪些?一是指标体系准确反映榨油行业标准。实现了与榨油用大豆现货市场以及国际标准的接轨。二是进口大豆可以交割。三是降低交割成本。黄大豆2号合约以粗脂肪含量为定等指标,使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不需筛选即可参与期货交割,有效降低了交割成本。同时,在包装方面,采用散装和袋装并行的方式,提高了交割效率。1号、2号合约的定位各是什么?首行是功能定位不同。黄大豆1号合约定位于食用大豆;黄大豆2号合约定位于榨油用大豆。其次,指标体系不同。黄大豆1号合约采用的是以现行大豆国家标准为蓝本、以纯粮率为核心定等指标的食用大豆指标体系;黄大豆2号合约采用的是以油脂用大豆国家标准为蓝本、以粗脂肪含量为核心定等指标的榨油用大豆指标体系。三是,可交割品范围不同。黄大豆1号合约只允许非转基因大豆参与交割;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允许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参与交割。四是,合约定价和交割包装方式不同。在合约定价上,黄大豆1号合约价格将包装物计算在内,黄大豆2号合约价格不包括包装物价格。包装方面,考虑到进口大豆主要以散装方式进口和流通,因此黄大豆2号合约采用散装和袋装并行的方式,兼顾进口与国产大豆流通的不同包装方式,而黄大豆1号合约则只采用袋装的包装方式,与国产大豆现货流通的袋装方式相吻合。两个合约市场关系怎样?2号合约推出后,将与1号合约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使非转基因大豆和榨油用的转基因、非转基因混合大豆,都有了自己的价格发现中心和避险中心。两者分工明确,又联系密切。
  两合约最终将形成价格相互影响、交易共同活跃的格局。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1,3,5,7,9,11 月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
符合《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交割质量标准(FB/DCE D001-2004)》
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易手续费
不超过4元/手
上市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交割质量标准(FB/DCE
D001-200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的交割质量指标、分级标准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和替代品。  本标准所称黄大豆为种皮为黄色,脐色为黄褐、淡褐、深褐色、黑色等,粒形一般为圆形、扁圆、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大连商品交易所将采用最新版本。  GB
1352-86 大豆  GB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 5493-85 粮食、油料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 5494-85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
5497-85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 5512-85 粮食、油料检验
粗脂肪测定法  GB 8934-88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性质和质量的名词术语  SN/T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 检验名词术语  SN/T 9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 抽样和制样方法  SN/T 9 进出口油料
不完善粒检验方法  国粮[号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粗脂肪:按GB 8934-88关于粗脂肪的解释执行。  3.2 水分:按GB
8934-88关于水分的解释执行。  3.3 杂质:按GB
8934-88关于杂质的解释执行。  3.4 不完善粒、损伤粒、霉变粒:按SN/T
关于不完善粒、损伤粒、霉变粒的解释执行。  3.5 色泽气味:按GB
8934-88关于色泽气味的解释执行。  4、质量指标  4.1
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品质技术要求
粗脂肪(干基)
不完善粒 %
其中:损伤粒
≥17.0且≤21.0
其中:霉变粒
黄色混有异色粒限度为5%
  4.2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质量差异升扣价
升扣价(元/吨)
粗脂肪(干基)
≥17.0且≤21.0
11、1、3月合约<15.0
5、7、9月合约≤13.5
高于标准不足1.0%不计算扣价
  4.3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入库指标:粗脂肪酸价≤3.5、蛋白质溶解比率≥75;出库指标:粗脂肪酸价≤5、蛋白质溶解比率≥60。  4.4
散粮交割大豆出库不完善粒总量允许范围为≤25%。  4.5卫生检验和动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5、检验方法  5.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 5490-85执行。  5.2 抽样和制样方法按SN/T
9执行。  5.3 粗脂肪检验按GB 5512-85执行。  5.4
水分检验按GB 5497-85执行。  5.5 杂质检验按GB 5494-85执行。  5.6
不完善粒、损伤粒、霉变粒检验按SN/T 9执行。  5.7 互混限度检验按GB
5493-85执行。  5.8 色泽气味检验按GB 5492-85执行。  5.9
粗脂肪酸价、蛋白质溶解比率及其他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检验按国粮[号《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  
黄大豆2号与1号期货合约交割质量标准差异
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
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
榨油用品质
可交割商品
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国家标准和进出口粮油检验标准
现行大豆国家标准
核心定等指标
粗脂肪含量(含油率)
≤13.0(11、1、3月合约<15.0,
5、7、9月合约≤13.5,有扣价,无升价)
≤13.0(11、1、3月合约<15.0,
5、7、9月合约<13.5%,有升扣价)
≤2.0%(无升扣价)
≤1.0%(<2.0%允许交割,有升扣价)
不完善粒要求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收藏到&&】【】【】【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商城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银行/保险推荐
黄金/外汇推荐
理财/汽车推荐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福建中金在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小麦国家标准GB
(Wheat)国家标准
GB&&代替GB
发布时间&:&实施时间:&
发布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9312;&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和劳动卫生标准;&#9313;&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9314;&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9315;&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9316;&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本标准是对GB&《小麦》的修订。
本标准与GB的主要技术差异:
&—&修改了杂质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硬度指数术语和定义。
&—&以硬度指数取代角质率、粉质率作为小麦硬、软的表征指标;
&—&对分类原则和指标进行了调整;
&—&对质量要求中的不完善拉指标作了修改,
&—&增加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有关标签标识的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Brief&introduction&of&State&Administration&of&Grain&国家粮食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负责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具体业务、行业指导和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的行政机构。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为国家粮食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北京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河南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是在&1957年成立的粮食部科学研究院和粮食部设计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建院已50多年。目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是粮食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是承担特殊政策性任务、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拥有国内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粮食储运网络,粮食储运技术和装备水平行业领先。河南工业大学、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山东省粮食局、河北省粮食局、安徽省粮食局、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黑龙江省粮食局、江苏省粮食局、四川省粮食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局、陕西省粮食局、吉林省粮食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GB.
&#935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小麦。
本标准不适用于本标准分类规定以外的特殊品种小麦。
&#935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T&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5493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T&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498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21304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
&#935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容重&testweight
&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每升(g/L)表示。
&不完善粒&unsound&kernel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颜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
3.2.1&虫蚀粒&injured&kernel
&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spotted&kernel
&拉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黑胚粒&blackgermkernel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赤霉病粒&gibberelladamagedkernel
&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萦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
&破损粒&brokenkernel
&压扁、破碎,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生芽粒&sprouted&kernel
&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的颗拉,或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
&生霉粒&moldy&kernel
&粒面生霉的颗粒。
3.3&杂质&foreignmaterial
&注:“GB&杂质
  包括下列几种:
  3.3.1&筛下物: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
  3.3.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泥土及其他矿物质。
  3.3.3&其他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粒,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
&除小麦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筛T物&throughs
&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
&无机杂质&inorganicimpurity
&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等矿物质及其他无机类物质。
&有机杂质&organicimpurity
&无使用价值的小麦,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类物质。
&注:常见无使用价值的小麦有:霉变小麦、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等颗粒。
3.4&色泽、气味&colour&and&odour
&一批小麦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
&小麦硬度&wheathardness
&小麦籽粒抵抗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的能力.
&小麦硬度指数&wheathardnessindex
&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用HI表示.硬度指数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
&&#9355;分类
4.1硬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
4.2&软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4.3硬质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揭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
&4.4软质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揭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4.5混合小麦
&不符合4.&1至4.&4规定的小麦。
&&#9356;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5.1质量要求
&各类小麦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容重(g/L)
色泽、气味
其中:矿物质
5.2&卫生要求
5.2.1食用小麦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2.2&饲料用小麦按GB13078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2.3其他用途小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5.2.4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9357;&检验方法
6.1&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6.2&色泽、气味检验:按GB/T5492执行.
6.3&小麦皮色检验:按GB/T&5493执行.
6.4&小麦硬度检验:按GB/T&21304执行.
6.5&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
6.6&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6.7&容重检验,按GB/T5498执行.
&#9358;检验规则
7.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执行.
7.2&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小麦.
7.3&判定规则:容重应符合表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9359;&标签标识
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9360;包装、储存和运输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封口严密、结实,不应撤漏;不应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房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含水分较高
的物质混存.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GB11761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GB11761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61-89芝麻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的分类、术语、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食用及制油用的商品芝麻。
2 引用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 5493 粮食、油料检验 及互混检验法
GB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 5512 粮食、油料检验 粗脂肪测定法
GB 8115 粮食包装 麻袋
3.1 纯质率:净试样重量减二分之一不完善粒,占净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3.2 不完善粒:籽粒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3.2.1 未熟粒:籽粒不成熟,瘪缩,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3.2.2 虫蚀粒:被虫蛀食,伤及子叶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压扁、破裂的颗粒。
3.2.4 霉变粒:粒面生霉或子叶变色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食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1.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砂石、泥土、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3.3 有机物质:无食用价值的芝麻粒、异种粮油籽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3.4 含油量:芝麻中的粗脂肪含量百分率。
3.5 色泽、气味:一批芝麻的综合色泽、气味。
根据芝麻种皮颜色分为以下四类:
4.1 白芝麻:种皮为白色、乳白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
4.2 黑芝麻:种皮为黑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
4.3 其他纯色芝麻:种皮为黄色、黄褐、红褐、灰等颜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
4.4 杂色芝麻:不属于以上三类芝麻的均属之。
5 质量指标
5.1 各类指标以净籽纯质率定等,各等级质量指标见下表:
净籽纯质率,%
色泽、气味
5.2 芝麻以二等为计价基础。
5.3 收购芝麻的最大水分限度由各省、市、自治区规定。
5.4 制油用芝麻以含油量确定等级,质量指标见附录A。
5.5 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6 植物检疫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 检验方法
6.1 芝麻的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6.2 色泽、气味的检验按GB 5492执行。
6.3 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 5493执行。
6.4 杂质及纯质率的检验按GB 5494执行。
6.5 水分的检验按GB 5497执行。
6.6 含油量的测定按GB 5512执行。
7 包装、运输和储存
7.1 芝麻的包装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两种。
7.1.1 大包装:使用麻袋包装应符合GB 8115的要求。
7.1.2 小包装:使用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坚固不易破漏,并标明品名、等级、重量。
7.2 芝麻的运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运输的有关规定执行。
7.3 芝麻的储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制油用芝麻质量指标
(补充件)
A1 制油用芝麻以标准水、杂的芝麻含油量确定等级,各等级质量指标见下表:
A2 油用芝麻以三等为计价基础。含油量在52.0%及以上或低于47.0%时,按实际含油量增减价。
A3 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含油量(以标准水,杂计),% 最低指标
色泽、气味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江苏省粮食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乃庄、张鸣、姜中强、吉爱平、粱尚芬。
本标准由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检验处负责解释。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 B 33001-85《芝麻》作废 。
国家技术监督局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GB/T 免费下载 GB/T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我要找标准-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GB/T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国家标准(GB) GB/T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稻谷和大米的黄粒米及糙米纹粒的检验。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 标准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
您的位置:我要找标准 & &>&&>& 资料内容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标准编号:GB/T  时间: 大小:KB 浏览次数:407 下载次数:141
资料名称: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标准类别:
语  言:
文件类型:
整理时间:
授权方式:
下载方式:
等  级:
标准状态:
(仅供参考)
作废日期:
(仅供参考)
实施日期:
(仅供参考)
浏览次数:
标准简介: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国家标准(GB) GB/T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稻谷和大米的黄粒米及糙米纹粒的检验。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
标准编号:
正在载入地址
标准名称: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英文名称:
Inspection o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yellow-coloured rice and cracked kernels(仅供参考)
替代情况:
(仅供参考)
采标情况:
(仅供参考)
发布部门:
国家标准局(仅供参考)
页  数:
2页(仅供参考)
首发日期:
(仅供参考)
复审日期:
(仅供参考)
提出单位:
(仅供参考)
归口单位: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仅供参考)
主管部门:
国家粮食局(仅供参考)
起草单位:
商业部粮食储运局(仅供参考)
相关标准:
下载次数:
下载地址:
资料格式:本站提供的标准全部压缩成RAR文件,请使用WinRAR软件解压缩,解压密码为本站域名:。多数标准资料为PDF文件格式,请下载PDF阅读器进行阅读。
郑重声明:本站收集整理的标准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未做任何删减。该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请勿他用。本站不保证标准的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正规场合使用标准,请通过专门途径购买。未经本站授权,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标准资源!
友情提示:为防止未经授权的盗链及采集,下载地址延迟显示,敬请理解。如果发现标准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谢谢!什么叫容重?什么是玉米容重?_百度知道
什么叫容重?什么是玉米容重?
什么叫玉米的容重?容重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0 ≤2、砂石.1,水分含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
5 质量指标 5.5水汾检验按GB&#47、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4杂质。
6 检验方法 6: 3,按粮种选好漏斗,包括下列几种。
8 包装.2玉米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4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待试样全部经过中间筒落入容量筒后.1试样温度在0℃(含)以下时。 7 检验规则 7.0%的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3上述容重指标只适用于水分含量在23%(含)以下的玉米.1容重
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1打开箱盖.0 ≤14、贮存.2病斑粒、质量指标.2,打开漏斗开关,让玉米自由下落,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0mm.6互混检验按GB&#47。 A3 容重器安装及测定 A3.3有机杂质:粒面生霉的颗粒。
6、气味鉴定按GB&#47,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T5490——1985粮食。
-------------------------------------------------------------------------------- 附录A(标准的附录) 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A1 仪器和用具 A1,容重增补5g&#47。
3.0 ≤5.2将带有排气砣的容重筒放在电子秤上.0 正常
注、运输.0 ≤2、分样按GB5491执行、不完善粒检验按GB&#47、口味鉴定法
GB&#47,由省:泥土.2.2取下容量简.2谷物选筛。 7.1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
5。 3。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0%(含)水分含量为基础;T5494执行。 6.2试样温度在0℃以上时、加工。 6,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销售的商品玉米。 3;T5492——1985粮食.4将制备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被虫蛀蚀,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水分含量在18.6热损伤粒、分样法 GB&#47,求其平均数,套上中间筒,取出所有部件、检验方法.1.0 ≤2;T5497执行.4生芽粒,将容量筒安装在铁板底座上.1虫蚀粒。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 3.0%~23、运输和贮存按国有家关标准和规定执行,其质量指标见表1。
4 分类 4。 A3.0 ≤14.0mm圆孔筛的物质,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A1。 A2 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分样器分出平均样品二份.1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L 杂质% 水分% 不完善粒%(总量) 不完善粒%其中生霉粒 色泽。
5.3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装满刮平.0 ≤5.3、分类。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T5497——1985粮食.2规定套好筛层分二次进行筛选。 GB&#47:上层筛孔直径12.2.2白玉米,即为测定结果。包括下列几种。
6。 3;T5490执行、贮存要求:种皮为黄色。
3。本标准出版时.3,以克&#47.1黄玉米.1;T5493执行。
A3,关闭漏斗开关,将容量筒放在电子秤上称量.2玉米的特殊品种。 3.3。
6.2扦样:粒面带有病斑;T5494——1985粮食:种皮为白色,按A1: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油料检验 扦样;L:籽粒破损达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7色泽;T5492执行:
4。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6,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用手握住谷物筒与中间筒的接全处,。增补容重以18、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00%之间的玉米的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加上增补容重、直辖市另订标准,将插片准确地插入豁口槽中:水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玉米的收购.2,下层筛孔直径3: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取下容量筒上的铁板底座.0 ≤5。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气味,低于三等的为等外玉米、气味
1≥710 ≤1,抽出插片。
3,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自治区,对水分含量在23.0mm.1筛下物;L计算、粮油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5491——1985粮食.0 ≤14.3杂质
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 4,依次取下谷物筒:
表1 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容重g&#47、油料检验杂质.3混合玉米.2无机杂质:通过直径3。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3g&#47.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47.2;T5493——1985粮食.3破损粒。 5,空载时调节零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5生霉粒,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拿起中间筒和容量筒、不完善粒检验法
GB&#47.0 正常
3≥660 ≤1.0%的.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检验规则及包装: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3。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1GHCS-1000型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运输、运输和贮存 包装。 4。
4;L)表示、气味 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4色泽。
3。 3.0%(含)以下的玉米的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油料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47、油料检验色泽.2各类玉米以二等为中等玉米。 6,取一份平均样品约1000g;升(g&#47.0 正常
2≥685 ≤1
其他类似问题
容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参数检验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