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染毒品有什么初二现象有哪些表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染上毒瘾者有哪些表现? 公安介绍毒品犯罪常识
08:30:55  作者:程明  来源:  【字号
  福州新闻网6月26日讯 昨天,福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毒品犯罪的一些常识。
  染上毒瘾的人有哪些表现?
  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
  8.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坐立不安、睡眠差。首页上一页1【责任编辑:陈颖】
】【】【】
123热点推荐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烟里面是否可能有毒品?如果有毒品吸一根会染上毒瘾吗?_百度知道
烟里面是否可能有毒品?如果有毒品吸一根会染上毒瘾吗?
烟里面是否可能有毒品?如果有毒品吸一根会染上毒瘾吗?我指的是吸毒,海洛因,冰毒那样的毒瘾。
提问者采纳
正常的烟草里面是不会有毒品的,毒品也不是掺杂到烟草里吸的 吸毒的话海洛因对身体的成瘾性是非常大的!一般以前没有吸食过的话连续吸3天后,不吸的话身体会有不适的感觉了! 冰毒对身体的损伤最大,但戒断时身体不适比较轻,主要是有着超强的心瘾!
非常难戒。千万不要碰毒品,很可怕很可怕! 这东西才是真正的魔鬼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香烟里也可以放海洛因,但达不到吸食的效果,更不会上瘾,毒品是要连续四天以上才能有毒瘾发作的感觉。一根烟是不会让人上路的。但也千万不要去尝试!!
有毒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今年4月在香江光彩大市场附近,警方捣毁了一个制毒工场。这个制毒工场刚刚起步,是用不含麻黄素的药品制毒,是全国第二起。
&&& 去年3月,警方在东昌府区破获全国第二例从新康泰克中提取冰毒的案件,一个案子抓了6个团伙,捣毁东昌府区、东阿、茌平等3个制毒工场,制贩毒人员涉及9个县(市、区)的57人,涉及吸毒人员近百人。2009年,警方破获的彭某、高某、张某等人贩卖制造毒品案&&这些犯罪,不仅仅说明聊城是贩卖毒品的过境地、吸食毒品侵害地,还是制毒的发生地。毒品种制贩吸并存,正在让聊城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侵袭。
&&& 【侵扰】
&&& &毒潮&时常侵袭聊城
&&& 楚泽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队长。6月24日,距离国际禁毒日还剩两天,楚泽海正在和他的缉毒团队商讨新的缉毒计划。这个一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0多起的团队,看上去生龙活虎。用楚泽海的话说,缉毒是弟兄们的职责,也是弟兄们每天心里装的头等大事。
&&& 4月在香江光彩大市场附近,警方捣毁了一个制毒工场,它是用不含麻黄素的药品制毒,是全国第二起。
&&& 2012年3月,聊城警方经过近三个月的缜密侦查,历经10余次集中抓捕行动,先后将吴某某等6个团伙57名成员抓获归案,共捣毁制毒工场3个,缴获冰毒350余克、麻黄素6千克、冰毒粗制品、半成品一宗、制毒工具60余件。
&&& 去年7月,聊城缉毒警方转战青岛、广东茂名、东莞两省三市,奔波六千余公里,历时17天,打掉了以张某某、王某某为首的四人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缴获冰毒65克。
&&& 去年10月25日在冠县治安检查站查获一起运输麻黄碱2000多克,冰毒160多克的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岳某已上网追逃。
&&& 去年11月21日,聊城缉毒警方经过一年多的长期布控和侦查,破获了秦某某团伙贩卖毒品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冰毒3公斤。
&&& &接二连三的毒品案件,说明聊城正在遭受毒潮侵袭。&楚泽海说,难以回避的是,涉毒人员已经涵盖聊城全部的9个县(市、区),这让他和同事们感到重任在肩。
&&& 楚泽海说,以前在聊城曾发现并捣毁开发区的一个制毒窝点。犯罪分子从非处方感冒药康泰克中提取麻黄素制造毒品,2012年3月,聊城警方发现全国第二例从康泰克中提取冰毒的案例,这说明聊城不但有制毒犯罪而且技术上还比较先进。这个案例尽管影响较大,但制毒工场从制毒到被警方捣毁不到一个月时间,缴获不足400克冰毒。那次抓捕非常及时,基本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没造成社会危害。
&&& 2012年,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4起,同比上升200%,破获省级目标案件1起,协助山西警方破获部级目标案件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3名,同比上升231.8%,缴获冰毒3406克,同比上升8207.3%,麻黄素8千克,盐酸二氢埃托啡100余片,铲除罂粟5000余株,查获吸毒人员57名,对3名吸毒人员做出了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3起,省级目标案件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3名,缴获冰毒1563克,铲除罂粟2900余株,打掉制毒窝点1个,清理娱乐场所8个,查获易制毒化学品1164.5吨,查获吸毒人员18名。
&&& 【发展】
&&& 由零星吸毒到制贩吸链条
&&& 在楚泽海的印象里,上世纪80年代,聊城一年没有几个吸毒人员,基本也都是一些外地来聊城的打工者。那时聊城充其量仅仅是个毒品过境地。
&&& 楚泽海表示,由于聊城距离河南台前较近,来自云南的毒品以及在周边医院骗购的杜冷丁从台前到达聊城,并向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和东北、陕西、山西等地贩卖。
&&& 当时的毒贩子一般租住靠近铁路的民房,携带毒品的人员通过正常通道进站后在偏僻处接收同伙传递来的毒品。
&&&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聊城发现的毒品种类也很少,仅为杜冷丁和少量的海洛因。
&&& &从2000年一直到现在,聊城由原来毒品零星过境加速向制、贩、吸转化。&楚泽海表示,聊城以往侦办的毒品案件,嫌疑人大多从河南、云南等地购进毒品,在聊城过境卖往其他地方,不存在原产地一说。
&&& 2009年,聊城缉毒警方捣毁1个制毒工场;去年捣毁3个制毒工场,今年4月又捣毁1个制毒工场。这说明毒品犯罪在聊城已具备了制、贩、吸的完整链条。
&&& 原来,聊城基本是杜冷丁、海洛因的毒品过境地,后来发现有零星的吸毒和贩毒人员。目前,发展到制、贩、销、用呈链条型同时并存的局面。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聊城每年的吸毒人员也在增加。
&&& 楚泽海表示,目前,聊城的毒品消费群体和涉毒区域不断扩大,毒品问题的蔓延趋势和增长速度之快及带来的危害不容低估。主要表现在,案件数量、吸毒人员数量逐年攀升,新型毒品危害严重,涉案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些案件毒品交易数量巨大,涉案人员多,地域跨度广,侦破难度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传播迅速,网上吸毒、贩毒、制毒信息也快速扩散,直接加速了毒品犯罪的发展蔓延。
&&& 【明辨】
&&& 毒品可能悄悄染上身
&&& &俺又不吸毒,更不贩毒,毒品咋会染上俺。&很多普通的聊城市民如是说。谈及毒品,他们往往认为鸦片、海洛因、杜冷丁、大麻等传统毒品不可以接近,而对摇头丸、K粉等一些新型毒品可以说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其危害。
&&& &从聊城时常发生的毒品犯罪来看,各类新型毒品不断在作孽。&楚泽海透露,目前,警方在聊城各类旅馆和娱乐场所发现的毒品既有杜冷丁等传统毒品,也有摇头丸、氯胺酮(俗称K粉)等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犯罪的势头似乎更猛。因为人们对新型毒品知之甚少,很多人不认识毒品,不了解毒品,认识不到毒品的危害。因此,一些青少年不知不觉误入歧途,与一些不务正业的人员交友,出入歌舞厅、洗浴、赌博等一些娱乐场所。所以,一些毒贩子不给初染者说是什么东西,把毒品冠以&神仙水&、&壮阳水&、管不睡觉的&兴奋剂&、&对女性能减肥&为幌子来忽悠人,常常以&免费尝试&、&品尝一两次不会上瘾&,这些初染者只感觉好奇,不知道接触的是毒品,一旦沾染上毒品,才知道很难戒掉。还有的毒贩子偷偷将毒品加入香烟、饮料中,诱使别人吸毒,这样的人员和场所都会导致沾染毒品。一旦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依赖性,毒贩再以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者或控制其犯罪。为此,市民不要贪图一时好奇而&引火上身&,在接受不明来源的香烟或饮料时,更应警惕。
&&& 楚泽海表示,聊城存在一部分以贩养吸的人,这部分人染上毒瘾后没钱继续吸毒,他就故意让周围的人染上毒瘾。而后再让刚刚染上毒瘾的人通过他花钱购买毒品,并从中&克扣&一些毒品自己吸食,甚至买来毒品后,你吸一口我吸一口。
&&& 楚泽海告诉记者,大烟在医学上有止泻、止咳、镇静作用,止咳水是治疗咳嗽的常用药,所以,是毒品还是药品,要看怎么用。他将一些毒品的名称进行了列举,以便百姓分辨:鸦片(俗称大烟、烟土、阿芙蓉,由罂粟提炼而成)、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盐酸哌替啶)、盐酸二氢埃托啡、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又称去氧麻黄素)、摇头丸(又称疯药、狂欢丸、狂喜丸)、氯胺酮(俗称K粉)、大麻、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三唑伦(又称三唑氯安定、海乐神、酣乐欣)、咖啡因、氟硝安定(俗称十字架)、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又称甲喹酮、海米那、眠可欣)、&-羟丁酸(GHB,又称液体迷魂药、G毒、fing霸、迷奸水)、丁丙诺啡(又名沙菲片)、苯环利定(又称PCP、普斯普剂)、止咳水(孩子止咳一定要有医生开具处方)、迷幻蘑菇、地西泮(又称安定)。市民要用心记住它们,远离它们!
&&& 【危害】
&&& 沾上毒瘾七八年才能戒掉
&&& &吸毒人员一旦沾染上毒瘾很难戒掉,没有七八年根本戒不掉,并且复吸率非常高。&楚泽海说,吸毒人员违法不犯罪,警方一旦发现吸毒人员,会将其拘留,并将其纳入全国联网的&吸毒人员动态管理库&内,一旦吸毒人员在全国任何地方住宾馆时,就会报警,警方可随时进行管控。目前,动态库内有聊城籍吸毒人员近400人。对于新型合成毒品而言,吸毒人员吸第一次一般情况下不会染上毒瘾,而是出现呕吐、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正是因为吸毒一次感觉没事,所以很多人往往会沾染第二次。若第二次吸毒,就会导致吸毒成瘾。
&&& 楚泽海表示,吸毒群体分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和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对首次吸毒人员进行拘留;对第二次吸毒的成瘾人员,进行社区戒毒。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实行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机构吸纳的吸毒人员,必须随时来报到,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前来尿检。不报到或不进行尿检,不请假随意外出,就视为违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将强制戒毒;因吸毒导致打人、损害公私财物等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吸食多种毒品的,警方就视为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将对其进行强制戒毒。强制戒毒年限为2年,社区戒毒为3年。对吸毒人员实行强制戒毒结束后,必须到社区戒毒机构报到,进行社区戒毒。最后,进行社区康复两年,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反反复复至少也需7年以上。
&&& 从吸毒人员的结构上来说,原来以社会闲杂人员为主,70%以上集中在17岁至30岁之间。现在扩散为学生、工人、干部、富二代,呈多元化趋势。其中,闲杂人员和赌博的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有的小女孩一旦沾上毒瘾,就会不顾人格,甚至道德沦丧,用卖淫来维持自己吸食毒品的需要。还有的被幕后不三不四的老板控制,任由其支配。同时,很多毒品具有亢奋作用,并且有刺激性欲的作用。譬如摇头丸,国外称其为强奸药,吸食后极易使男女青年发生越轨行为,造成淫乱,进而导致艾滋病毒通过性途径传播。另外,吸毒的重要方式是注射,而很多毒瘾患者聚众吸毒时,为了防止毒品残留在针管内,他们共用一支针管注射或用一个吸壶是常有的事儿。一旦其中一个吸毒者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他吸毒者则会顺理成章地&加盟&艾滋病患者队伍。
&&& 毒瘾一旦发作,导致抢劫、杀人者也屡见不鲜。楚泽海说,一个家庭若一人染上毒瘾,就像给这个家庭设置了一个无底洞,最终导致妻离子散,众叛亲离。
&&& 【教育】
&&& 每个县(市、区)都建社区戒毒所
&&& 楚泽海表示,从去年开始,聊城每个县(市、区)都已建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所,计划建设的40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场所今年须全部建成。6月20日前,全市全部完成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建设,7月20日,市禁毒办和市综治办将联合进行检查验收。这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场所对吸毒人员集中管理检查。由街道司法所、综治部门、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组成帮教小组,捆绑式落实帮教责任,关心、引导、扶助、鼓励吸毒人员不自暴自弃,主动接受治疗。设置举报箱,拓宽信息渠道。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帮助街道、社区医疗院所开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收治自愿戒毒者。
&&& 目前,各县市区均协调教育部门确定了一所&禁毒教育示范学校&,定期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开设&禁毒一堂课&;均组建了一支以上的禁毒志愿者队伍。临清市还建设了禁毒教育基地,茌平县开通了禁毒微博。
&&& 公安禁毒部门将利用宣传片、宣传栏以及禁毒微博进行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开展&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让社会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毒品,只有认识了毒品,才能远离毒品。让百姓了解毒品的危害。&聊城公安禁毒支队&的微博,共发布微博360余条,有粉丝逾千人,及时向公众普及毒品知识,进行宣传教育。
&&& 同时,公安禁毒部门继续进行&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特别注重与技侦、网监、情报、治安等部门的合作,以&破大案、摧网络、缴毒品、追毒资、抓毒枭&为主攻方向,破获一批有影响的涉毒案件,打掉一批制贩毒窝点,抓获一批涉毒违法犯罪分子。会同治安、派出所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明查暗访,深挖细查,严厉打击歌舞娱乐场所内吸贩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问题,依法取缔涉毒问题严重的场所,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记者 陈金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字体: 】选择视力保护色: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一、什么是新型毒品  
&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 目前在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 1、新型毒品的由来  
& 1919年,日本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后来被称之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在二战期间,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二战后,日本将其军队中库存的苯丙胺类药物投放市场,造成50年代的首次滥用大流行。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舞厅中滥用这类毒品。90年代后,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趋势,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  
&2、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  
&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3、新型毒品的种类  
& 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型毒品滥用的品种也将不断增多。  
&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 1、冰毒  
& 通用名称:甲基苯丙胺  
& 性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 滥用方式:口服、鼻吸。  
& 吸食危害: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  
&&  2000年2月7日 ,福建厦门某一居室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警方调查发现,开枪者是两名台湾人,他们不仅合伙秘密加工制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两人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强烈幻觉,神志不清,怀疑被人监视,两人竟互相开枪对射了40余发子弹。“麻谷”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 2、摇头丸  
& 性状: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  
& 吸食危害: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  
& 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 ★一位吃过摇头丸的小姐说,药劲半个小时就会上来,先是感到浑身发热,坐着坐着就想晃动身体,你越想忍住就越想摇头,不摇就会浑身冒汗,上下牙打架,莫名的兴奋会从骨子里钻出来。  
& ★一女生在酒吧服下摇头丸后,摇头不止,直到呼吸困难、全身抽搐、倒地人事不省,被送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  
&& 最初在我国被称之为摇头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丸剂,目前常被滥用的摇头丸成分更为混杂,除MDMA、MDA等成分外,还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黄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等毒品和药物,从而增强摇头丸的致幻、兴奋以及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 3、K粉  
& 通用名称:氯胺酮  
& 性状: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外观上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  
& 吸食反应:服药开始时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  
& 吸食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 有一位18岁的女病人两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当医护人员为她作智力测验时,发现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与医学上对弱智所定义的70相距不远,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应该在100以上。  
&&&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在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将K粉和冰毒、摇头丸混合一起兜售给吸毒者使用,具有兴奋和致幻的双重作用。由此导致毒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毒性较两种毒品单独使用要严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发生致命危险。目前也有发现把K粉溶于水中骗取年轻女性服用后实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强奸药”。  
& 4、咖啡因  
& 来源: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 性状:适度地使用有祛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  
& 滥用方式:吸食、注射。  
& 吸食危害: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导致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咖啡因被列入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 我们平时喝的咖啡、茶叶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咖啡因,一般每天摄入咖啡因总量在50-200毫克以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 5、安纳咖  
& 通用名称:苯甲酸钠咖啡因  
& 性状: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一比一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外观常为针剂。  
& 吸食危害:长期使用安纳咖除了会产生药物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用药剂量外,也有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 6、氟硝安定  
& 性状: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俗称“十字架”。  
& 吸食反应:镇静、催眠作用较强,诱导睡眠迅速,可持续睡眠5-7小时。氟硝安定通常与酒精合并滥用,滥用后可使受害者在药物作用下无能力反抗而被强奸和抢劫,并对所发生的事情失忆。氟硝安定与酒精和其它镇静催眠药合用后可导致中毒死亡。  
& 7、麦角乙二胺(LSD)  
& 性状:纯的LSD无色、无味,最初多制成胶囊包装。目前最为常见的是以吸水纸的形式出现,也有发现以丸剂(黑芝麻)形式销售。  
& 吸食危害:LSD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致幻剂,极易为人体吸收。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和完全无助的精神错乱的症状。同时会导致失去方向感、辨别距离和时间的能力,因而导致身体严惩受伤和死亡。  
&&& 在台湾及香港也有以黑色砂粒状小颗粒(状似六神丸)方式呈现,叫作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等名称。  
& 由于食用这种黑色、小如细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后,听到节奏强烈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药效长达12个小时,故又称作“摇脚丸”。  
&& 吸食完LSD的青年本来在高楼上,却错误地判断自己在平地上,于是本想“走”到街上,却从高楼跳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汽车离自己已经很近了,吸食者却错误地判断车离他还很远,于是迎着车走过去……  
& 8、安眠酮  
& 通用名称:甲喹酮,又称海米那,眠可欣。  
& 性状:临床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该药久用可成瘾,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疗量后,能引起精神症状,该药已成为国内外滥用药物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临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为褐色、黑色或黑粒状的粉剂,非法生产的产品中可以看到药片状、胶囊状、粉状。  
& 在西北地区,一些吸毒人员吸食一种叫作“忽悠悠”的毒品。这种“忽悠悠”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黄素,分别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因服用这两种药片后会产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状态,故叫“忽悠悠”。  
& 9、三唑仑  
& 性状: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无色无味,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  
& 吸食反应: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服用5-10分钟即可见效,用药2片致眠效果可以达到六小时以上,昏睡期间对外界无任何知觉。服用后还使人出现狂躁、好斗甚至人性改变等情况。  
&& 由于三唑仑的催眠、麻醉效果远远高于安定片等其它精神药品,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此不法分子常利用其实施抢劫、强奸等不法活动。  
& 无业人员张某等3人,对少女小青(化名)酒肉招待。小青喝下“可乐”立即昏迷。原来,可乐瓶被张等人放入三唑仑。小青被麻翻后,张某等人将小青轮奸,并抢走手机等。  
& 10、γ-羟丁酸(GHB)  
& 性状: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 吸食反应: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痉挛、体温下降、恶心、呕吐、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特别是当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合用时,危险性增加。与酒精等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出现恶心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 吸食危害:吸食者服用后可出现性欲增强的特点并产生快速睡意,苏醒后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缺失,即对昏迷期间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记忆,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强奸。  
& 香港一22岁女子在参加狂野派对时服下一种名为“fing霸”的药后,脑内一片空白,并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卫生间昏迷过去。事后朋友们将她送进医院,医生为其检查身体时才吃惊地发现:她已遭多名男子轮奸,而在整个被侵害过程中,她诨然不知!  
& 11、丁丙诺啡  
& 性状:又名沙菲片。主要作用是镇痛,能暂时缓解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的症状,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对戒毒者短期与早期脱毒替代治疗上。属于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  
& 吸食反应:吸食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晕厥、呼吸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 12、麦司卡林  
& 来源:由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地一种仙人掌的种籽、花球中提取。  
& 通用名称:三甲氧苯乙胺,是苯乙胺的衍生物。  
& 吸食反应:服用后出现幻觉,并引起恶心、呕吐。  
& 吸食危害:主要是导致精神恍惚,服用者可发展为迁延性精神病,还会出现攻击性及自杀、自残等行为  
& 13、苯环利定(PCP)  
& 性状:也称普斯普剂,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致幻类药物。  
& 滥用方式:一般是烟雾吸入,也可口服、静脉注射。  
& 吸食反应:用药后1-2小时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兴奋躁动、失去痛感、神经麻木,继而注意力不能集中,产生思维障碍,逐渐出现幻觉,有的还因此导致进攻行为或自残行为。  
&& 服用PCP后因思维混乱、感觉迟钝、判断力和自控力下降引起的死亡人数要远比这种毒品本身的毒性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而且很多死亡原因在常人看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服用者因思维混乱、自控力太差而溺死在浅水滩中;因感觉迟钝、痛感消失又无力辨别方向而在完全可以逃生的火灾事件中被活活烧死等等。  
& 14、止咳水  
& 吸食反应: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  
& 吸食危害: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吸食者往往最终转吸海洛因,才能满足毒瘾。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  
&& 购买处方药一定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私利,公然出售联邦止咳露、新泰洛其等止咳处方药,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副食品商店的货架。许多孩子因为随便将该药当饮料服用,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孩子从饮止咳水开始而沦入毒品陷阱。  
& 15、迷幻蘑菇  
& 性状:多为粉红色片剂,其迷幻成分主要由一种含毒性的菌类植物“毒蝇伞”制成。“毒蝇伞”生长在北欧、西伯利亚及马来西亚一带,属于带有神经性毒素的鹅膏菌科,含有刺激交感神经、与迷幻药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 吸食反应:药力持久,有吸食者称比摇头丸、K粉更强烈。吸食后即会出现健谈、性欲亢进等生理异常反应。  
& 吸食危害:过量吸食会出现呕吐、腹泻、大量流汗、血压下降、哮喘、急性肾衰竭、休克等症状或因败血症猝死。心脏有问题的人服用后可导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 16、地西泮  
& 性状:又名安定。白色结晶性粉末。  
& 吸食反应:适用治疗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治疗癫痫。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并成瘾。  
& 吸食危害: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震颤、痉挛、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用药过量有头痛、言语不清、震颤、心动徐缓、低血压、视力模糊及复视等。有嗜睡、疲乏、头昏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超剂量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动作失调、肌无力、言语不清、精神混乱、昏迷、反向减弱和呼吸抑制直至死亡等,也可引起精神错乱、关节肿胀、血压下降等。  
& 17、有机溶剂和鼻吸剂  
&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包括一系列挥发性很强的化合物,它们能像抑制剂一样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这些化合物或是在室温时以气体状态存在,或者一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蒸发。  
& 有机溶剂会导致知觉受损、失去协调和判断能力,压抑呼吸和脑部受损。  
& 较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油漆稀释剂和去涂料剂、香蕉水、松节油、胶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制品、打火机和清洁用液体以及各种气溶胶剂。它们的有效成分包括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以及各种酒精和乙酸盐。&   
二、毒品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据了解,我国吸毒人员正呈年轻化、文化层次攀高和多药滥用等倾向。据调查,吸烟的青少年尝试吸食毒品的机会比非吸烟者高出25倍。我国未成年人吸烟者约有500多万。青少年由吸烟再到吸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就要进行健康教育,让孩子了解毒品的危害与成瘾性,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 社会和学校要消除不良的环境诱因,确实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大力创建无吸烟学校。在此基础上,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在校青少年健康成长。让青少年远离毒品  
“6?26”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笔者走访了部分县市禁毒戒毒场所,了解到,我区县市被强制戒毒的吸毒者多的每年达200―300多人次,少的也有100多人次,其中18―25岁的占85%。古田县今年初被公安局捣毁三个吸毒窝点,抓获吸毒人员20多名,青少年就占80%,其中未成年和女青年占20%左右。令人毛骨悚然的毒品严重危害着一批无知的青少年,关注和挽救青少年,让他们远离毒品,已刻不容缓。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最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吸毒者已被毒品折磨得失去了往日的帅气和美丽,有的甚至完全不像个人样;最令人悲哀的是这些戒毒人员中亲兄弟姐妹和谈情说爱的恋人占一定的比例;最令人痛恨的是家庭和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溺爱有余,家教不够,放纵孩子在社会上游荡,一旦发现自己管教不了孩子,就干脆撒手不管,推给社会,放任染上毒瘾的孩子在泥坑里越陷越深。  
据了解,绝大多数青少年最初染上吸食毒品恶习主要是由于年少无知,容易成为贩毒分子猎获的对象;无正当职业,精神空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辍学、退学、失学的较多,学校不管、家长管不了、社会无人管,一旦与社会闲散、劣质人员往来,极易臭气相投,染上吸毒;残缺型家庭缺乏家庭亲和力,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扭曲心理,步入歧途;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社会上不良现象的“熏陶”所致。许多青少年是仿效影视镜头学着吸毒的,或是在歌舞厅、迪巴等娱乐场所寻刺激吸食“摇头丸”而染上毒瘾;缺乏对摇头丸、冰毒等衍生物、软性毒品的足够认识和识别能力。  
毒品对青少年的毒害不可低估,为此要从重从快加大对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堵塞毒品的地下通道,铲除毒品种植地,并加强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同时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净化社会环境,组织专门力量净化、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加强对歌舞厅、迪巴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里列举的六种毒品仅是国际上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但毒品却不仅限于这六种。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毒品的概念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制毒物品是指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获得的,如鸦片就是通过切割未成熟的罂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种天然制品,但绝大部分毒品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取得。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医药和化工生产用的原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毒物品。因此,制毒物品既是医药或化工原料,又是制造毒品的配剂。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文章录入:保卫处&&&&责任编辑:保卫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联系电话: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染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