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往厌氧加了一吨活性污泥的作用,好氧加了两吨,我想知道我该加多少葡萄糖,下步该怎么做。

用厌氧、好氧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较--《中国沼气》2006年03期
用厌氧、好氧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较
【摘要】:本实验考察两种接种污泥源———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过程中的理化特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颗粒化过程中接种污泥MLVSS的增殖率均呈现先为负值然后逐渐上升稳定在一定水平直到颗粒成熟以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ECP含量呈现规律性变化,都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厌氧颗粒ECP含量较少且在培养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可能与厌氧颗粒含有较多的惰性物质,向好氧颗粒污泥转化过程污泥形态不变种群结构逐渐转化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两种成熟的好氧颗粒的异养微生物和硝化菌的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X703【正文快照】: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以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源的好氧颗粒的形成过程、机理、理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1~6]。由于不同研究者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的差异,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不能达成共识。本实验在课题组多年厌氧颗粒污泥研究的基础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丰;石剑峰;;[J];给水排水;2011年S1期
樊荣建;;[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郑晓飞;毛缜;曹晓兵;;[J];煤矿现代化;2011年04期
林振锋;;[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李建金;黄勇;李大鹏;;[J];环境科技;2011年03期
聂英进;孙晓莹;张轶凡;林姣;;[J];四川环境;2011年04期
邓冬梅;彭晓春;陈志良;董家华;刘旺;杨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霍克影;;[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刘宏波;文湘华;赵芳;;[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曾艳;唐琳;张明青;张鹏;邵淋飞;;[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可新;许木启;曹宏;徐军;;[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崔成武;;[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杨芸;;[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昱;高孟春;杨敏;胡建英;;[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王源;孟凡刚;周忠波;黄国城;高贵和;;[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李光伟;刘和;云娇;陈坚;;[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李培睿;李宗义;王振宇;王海磊;贾蕴丽;;[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冯生华;刘延华;;[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六期)[C];2000年
易洋;周勉;曾茂军;;[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陈声贵;许木启;周可新;曹宏;;[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来洁;[N];经济日报;2009年
邓国军;[N];中国环境报;2004年
李平;[N];武威日报;2007年
燕冰?通讯员
蔡晓臻;[N];苏州日报;2008年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夏昕;[N];中国环境报;2004年
陈希;[N];大众科技报;2004年
徐琦;[N];中国环境报;2007年
本报实习记者
吴迪;[N];北京日报;2011年
庞惠文;[N];钦州日报;2010年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康明春;[N];中国环境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永;[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李金娟;[D];天津大学;2012年
刘翔;[D];复旦大学;2009年
江映翔;[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刘俊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杨知勋;[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韩伟;[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金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郑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刘荣荣;[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振;[D];东华大学;2004年
石小锋;[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黄平;[D];吉林大学;2010年
范石美;[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李玉新;[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朱现信;[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王传花;[D];中南林学院;2002年
李志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鲜吉成;[D];重庆大学;2005年
吴坚扎西;[D];天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加碱和超声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毕业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加碱和超声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好氧污泥培养成厌氧污泥_百度知道
好氧污泥培养成厌氧污泥
我在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里取的好氧污泥,我想把它转变成厌氧污泥,应该怎么处理?求解答!
提问者采纳
放水解池内,持续进水,当无氧的时候,厌氧菌生长占优,慢慢就变了
要求在完全厌氧的状态下么,还有进水是用普通的水还是用营养液,大约得多长时间变成厌氧污泥 啊?
要求完全厌氧,进高浓度废水,时间大约1个月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肉眼观察活性污泥,呈黄褐色絮状物质。气味特殊,但无臭味。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颗粒,可以看见大量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少量的後生动物。除此之外,还有作为粘附基础的无机物质存在。这些微生物和无机物组成了微型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成为菌胶团或称&胶羽&。活性污泥颗粒中70-90%是有机物,即微生物,另有10-30%是其他无机物质[3]。厌氧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因所产生之能量较低,故细菌之生长缓慢,世代时间(Generation&Time)较长,以葡萄糖之分解为例,好氧性分解每摩尔之葡萄糖可获得六百八十六卡能量,而厌氧分解仅可得五十二卡,故要获得相等之能量,厌氧性细菌细胞消化之物质,当为好氧性细菌者之十倍以上,此即为高浓度之有机废水或污泥常利用厌氧消化法处理之原因所在,且因此厌氧消化所需之营养剂如氮、磷等均较少,而消化後之污泥也相对减少。菌种:厌氧消化细菌有酸生成菌与甲烷生成菌两类,两菌种之作用应协调一致,缺一不可。酸生成菌包括酵母菌、乳酸菌、丙酸菌、大肠菌、丁酸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在污水与污泥中存在极多;甲烷生成菌之生长速率则较前者慢很多,且对环境非常敏感,故甲烷生成菌是厌氧消化速率限制之关键。甲烷生成菌之特性为:&&&&&&&&&(一)绝对厌氧,故操作过程应防止氧气渗入。&&&&&&&&(二)生长缓慢,在摄氏三十五度,世代时间需要四至十二天。&&&&&&&&(三)对pH值很敏感,适合生长之pH值在六‧五至七‧六之间。&&&&&&&&&(四)数目很少,原因是其最终产物为高能量之甲烷,故能量损失大,而可供生长之能量就相对减少.....所以解答是循规矩来吧
厌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活性污泥指标不太好_百度知道
活性污泥指标不太好
我们采取的工艺:隔油沉沙池--厌氧--好氧--MBR好养污泥现情况不好,镜检只能看见一种微生物(椭圆形,看不清有没有鞭毛,游的很快),也有可能是我不会看~~,污泥不沉降,很细碎,棕褐色。mlss为30~40,原水cod5000多,厌氧出水2000左右,好养出水600左右(由于不沉降所以用纱布滤的),我想知道污泥大概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谢谢~~~~~!!!
不好意思~~不是mlss为2左右,svi 30~40
提问者采纳
这个估计和你们公司的好氧池的曝气有关系 你要告诉我你们公司的好氧池的体积有多少 进水水量多少 设计负荷多少
运行正常的污泥是有一个框架结构 大概是丝状细菌为框架 大量的菌胶团再上面生长 形成污泥 到QQ里聊吧 这不方便 取样观察 可以看到明显的絮体 据你提供的情况看 我估计你们公司的废水进水负荷太低(曝气池) 曝气量 有机物少 造成污泥解体 所以SV 有的好实际污泥很少你可以测一下污泥浓度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你的污泥膨胀啊,赶紧稀释进水,或者减少进水量,降低进出浓度啊,加大回流比,并适当的适量的加入杀菌剂 或者感觉你在蒙我们这些网友,svi那么低怎么会污泥不沉降,只能说你的数值有问题或者丝状细菌大量生殖啦,加絮凝剂并且认真的做一次污泥指数实验吧
活性污泥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我也很搞不懂,SVI这么低,怎么说是沉降性能不好呢,以我的经验,好氧池进水不可能是2000,那样微生物根本就处理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性污泥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