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提倡“亲子阅读”,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指南》指导下开展中班“亲子阅读”的点滴思考-教师论坛 - 教海搜航 - 厦大幼儿园
您现在的位置:&&
提倡“亲子阅读”,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指南》指导下开展中班“亲子阅读”的点滴思考
发布日期:&
摘要:研究表明:在注重家庭阅读且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由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往往比缺乏文学修养的家庭更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当下的幼儿家长基本上都是80后,对亲子阅读有较强的意识及认同感,但存在不能坚持的弊端。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家庭阅读对中班幼儿家庭的重要意义;《指南》指导下的实践操作及对幼儿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希望借此让家长通过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以达到让幼儿保持终身持久性的阅读兴趣及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亲子阅读;高审美价值绘本;古诗词;阅读档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当家长积极担负起与幼儿共同学习阅读、共同长足进步的重任,全家共读的书香家庭氛围对于融洽家庭成员关系, 建立学习型家庭,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解读“亲子阅读”,阐述对80后父母的指导意义
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这样的帖子――“亲子阅读有几个方面的意义:1.连接父母孩子心灵,增进亲子关系;2.丰富的语言环境,提升幼儿表达能力;3.丰富孩子的人生经验,提升感受力;4.坚持亲子共读能和孩子共同面对好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亲子阅读对于幼儿的成长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及做法
我们班的家长基本上都是80后,期初在对家长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家长们比较注重与孩子亲子共读,每天都能有固定半小时或以上阅读时间(睡前小故事居多)。多数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很有意义,小河妈妈这样描述:“绘声绘色的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但凡跟妈妈一起阅读过的书本,孩子再次阅读和再创作的几率比较高。”在亲子阅读中,家长们能够注意到让孩子们先自主阅读,阅读后能根据其教育意义进行引申谈话,有的还能让孩子进行创编或续编故事。在阅读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识字量,懂得面对成长中各种问题,促进礼貌、道德等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帮助幼儿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
在这充斥电子产品的时代,很多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令家长倍感烦恼,家长本身对电子产品依赖严重的情况比比皆是。通过亲子阅读能让书扎根孩子心中,能有效抵制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诱惑,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家长与幼儿增进感情,这一意义更是重大非凡。
二、鼓励“亲子阅读”,挖掘对80后父母的指导策略
(一)选择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亲子阅读绘本
绘本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绘本中的图像就足以叙说故事,无字绘本通过图像给儿童提供更多元的想象空间,刺激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学习,运用已会的先备知识和经验解读图像,说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而图文并茂之绘本,则提供儿童在图像阅读阅读之余,敏觉于文字的存在、了解口说预言与文字符号之间的关联性。①在平时的亲子阅读中,我们会向家长们推荐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绘本,家长们之间也能互相推荐。如脍炙人口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大小兔子之间比较对彼此的爱意,表达出浓浓的父子之爱;《大卫,不可以》则通过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原因,感受家人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知道改正错误;《点》则通过画“点”来培养孩子绘画的自信心。《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中班的幼儿可以开始简单地认字,但是要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而潜移默化地学习,不是单调地为认字而认字,写字。这也是我们在幼儿幼小衔接的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孩子们适当认字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但文字有可能限制幼儿阅读时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指导家长亲子阅读时,可以有字绘本无字绘本交叉阅读:无字绘本可让孩子先根据丰富的图片猜测、讲述,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再让家长一起讨论绘本蕴含的深意。在有字绘本的阅读中,可让孩子图文结合,当孩子将认识的单字组合成优美的故事阅读出来,孩子会更有成就感。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完全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那么家长就可以放手了。我则认为,虽然孩子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但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还不完善,对于书中蕴含的深意、科学现象还不能深入理解;而孩子更喜欢和家长一同读书,这种亲情之间的亲密氛围是单独阅读远远不能达到的。家长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让幼儿引申学习故事的含义及教育意义。
(二)带孩子走进古诗词的高远意境
《指南》指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在亲子阅读的题材选择中,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古诗词可以陶冶幼儿的思想情操,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孩子们能在朗朗上口的、易于理解的诗词中提高文学涵养。如《悯农》中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同情,更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幼儿爱惜粮食;来到芙蓉湖边,幼儿脱口而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当母亲节来临之际,孩子们除了给妈妈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也贴心地表达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感。我们引导幼儿理解古诗词的丰富内容, 宜采用陶渊明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方法。即不强求幼儿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而重在发挥它的深刻内涵的感染作用。④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古诗词韵味中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是亲子阅读的一个亮点。
(三)利用幼儿园优越条件,打造亲子阅读平台
《指南》指出:“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2010年我园成立了第一个 “虫虫故事会”。我们在班级范围里,以“小分队”的形式让家长带着孩子们或者在公园,或者在家里,也有的在图书馆,由一个家长推荐好的绘本并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述故事。家长们努力利用自身资源创造条件,活动的方式多样、丰富,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今年,我园又开设了具有“书香、饼香、果汁香”的“香香吧”,在温馨优雅的“香香吧”里,成百上千册优秀绘本等着孩子阅读,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烤饼干、泡果汁,看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周末也会向家长开放,家长们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也经常流连忘返。
(四)尝试建立阅读档案,贵在持之以恒
&&& 小Q妈妈说:亲子阅读实在很好,但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从家长的问卷中,家长们也反映出“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的思想。为此我建议家长制作一个“家庭阅读”小档案,以此为“闹钟”提醒自己将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并把阅读的数目、时间及小收获简单地记录下来。孩子也可以是记录的小作者,不会写字就用笔简单画出人物的形象,用简笔画线条表达自己的心得。当一个月两个月的积累后,家长和孩子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更将是满满的成就感。
三、坚持“亲子阅读,”做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一)开阅读门,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一学年的坚持,我们通过家园配合共同为幼儿打开了阅读的大门。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里自由交流,在书的海洋里尽情汲取养分,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良好习惯。儿歌朗诵、故事大赛、小小故事会,亲子大串门等,都为幼儿的语言开发创造了条件,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二)耕读传家,让家庭充分弥漫书香氛围
“耕读传家”是渗透于中国南、北方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人文观念。在电子产品充斥的当下,人们显得越发浮躁、肤浅,这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书香氛围,把读书作为传家宝代代流传。在家里开辟一方小小阅读天地,相对独立,相对安静,幼儿随手可取阅图书。家长们以身作则,摒弃电子产品,将阅读作为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与坚持,做到全民阅读,成就一个个书香门第。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①《浅议幼儿园立体式阅读》,陆晓黎《考试周刊》 2012年第28期
②《家庭阅读国际研究》[J].山东图书馆季刊,. 邱芙蓉.
③《建立家庭阅读档案营造美好书香家庭》廖志江、高敏文章编号: 1 0 0 5 一9 6 5 2 ( 2 0 1 4 ) 0 1 一0 0 7 1 一0 3
④《带领孩子走进古诗词的高远意境》林泉 早期教育2001.7
版权所有: & &厦大幼儿园
电话: E-mail:www.
`地址:厦门思明南路422号之一 邮编:361005 设计制作:厦门易时代网络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优越家庭条件下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调查 开题报告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优化幼儿园阅读环境 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未注明“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本网联系,电话:6,感谢你的支持!中一班子课题《如何为中班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研究总结
珠江新城幼儿园
中一班子课题《如何为中班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研究总结
(王荣妍)
通过之前的相关课题实践,班上的孩子在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方法,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1.温馨、宁静、舒适的家庭式环境氛围
我们将阅读区设在教室中光线较好且比较安静的角落,布置得温馨舒适,针对中班幼儿环境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我特意将书吧布置成家庭式环境氛围。墙面悬挂着幼儿的照片,地上铺着彩色的塑胶地垫,垫子上放着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布绒玩具、沙发、茶几、靠垫,让幼儿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去接近书吧。
2.强烈的视觉冲击
针对中班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我们在书吧的醒目墙面上张贴了一些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图书封面喷绘画。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幼儿进区的愿望。我们将贴近幼儿的阅读绘本作为阅读材料,投放在阅读区内。让幼儿每次进区都对图书爱不释手。
  3.图文并茂的规则提示
  墙面上有一些图文并茂的阅读常规的提示,时刻在暗示、提醒幼儿阅读时应遵守的规则。进区入口处地面的脚印告诉了幼儿进区的人数。
  4.丰富的操作材料
  活动“电视”是孩子表演的舞台,一幅幅五彩的故事背景图,可让孩子推进“电视”屏幕里,让幼儿可以很自然地坐在那里取指偶或桌面教具进行故事表演;绒布动物玩具可让幼儿为它们讲故事;墙上的幼儿生活照片也成了孩子讲述的内容;另外还准备了一些布制的、可操作图书供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丰富的操作材料大大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感到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是件很快乐、惬意的事情,很自然地提升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合适且丰富的阅读材料
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例:《小松鼠吹泡泡糖》是我班幼儿最喜欢的图书,本书特点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通过我不断的实验总结出,为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随着孩子进入中班第二学期后,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三、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
在阅读活动中,尽可能地通过整合的阅读活动创造操作的条件,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口,在手口并用的同时,发展脑力。瑞吉欧"百种语言"的教育理念就指出:把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像、皮影、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因此,每一次阅读后,我们都提供时间和条件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内容,&让幼儿将阅读中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活动中:
(1)鼓励幼儿把自己听到或创编的故事画成一幅一幅与故事内容、情节相符的画面,再装订成一本书,讲给老师、同伴听,或投放到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欣赏。
(2)发动幼儿收集费旧图书、图片,并把这些图书图片上的动物、植物剪下来,指导幼儿重新组合,贴在一张张白纸上,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画上背景,装订成册,最后创编故事。
(3)幼儿自己制作头饰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扮演角色。
(4)戴上手指木偶或布偶在桌面上或木偶台上表演。
(5)壁画讲述等等。如幼儿集体阅读了图书《熊猫开商店》后,幼儿在活动区中立即兴致勃勃地操作起来:有的孩子边欣赏着音乐边表达着熊猫笨重、胖乎乎的姿态;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搭建各种桥梁、房屋,建起了熊猫乐园;有的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布置了壁画“熊猫开商店”;有的孩子躲在木偶后面饶有兴味地边操纵着布偶,边为其配音;有的孩子三五成群商量着合作制作图书;有的孩子又为故事创编出猴子、兔子等动物来到熊猫百货商店买东西的新情节,然后根据新编的故事制成图书等等。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我们利用幻灯片、小卡片等为阅读做辅助,目的就是丰富教学的形式、营造一个有趣而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在看图、做动作、模仿对话的过程中熟悉故事,体验绘本的寓意和情感。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
本学期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幼儿园网站等向家长宣传阅读的好处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并向家长推荐了一些适合幼儿看的图书。另外,结合园部的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好书分享”、“亲子自制图书”等活动。在家园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下,家中对阅读有了更多的认识,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家中和幼儿都从这些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还利用放学开门前的时间、晨间“幼儿才艺表演”时间、午睡前的时间等不同的自由时间段,由老师或幼儿来讲故事。三五分钟的小故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每个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或充满情谊、或惊险悬疑、或滑稽可笑……而同时,在分享到与故事同喜同悲的情感经历的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听故事来增长知识、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发展幼儿的记忆、思维、想象力等等。
每一个故事欣赏完,并不意味着结束。这学期,我们在阅读完一个故事之后,还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有趣的延伸活动。如在《啊,蜘蛛!》这个活动开展过后,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绘本封面制作、仿编画等活动,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了绘本的幽默。
阅读能增长知识,阅读能带来快乐。而要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环境至关重要,所以,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和总结经验,以多种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创设适合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充分的感受书本的魅力。
二〇一三年五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