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灵溪中学学马春寿的联系方法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载]“田汉戏剧奖”的历史虚无主义
“田汉戏剧奖”的历史虚无主义
“田汉戏剧奖”由几家戏剧文学期刊发起,本应以振兴戏剧为宗旨,却假“理论评论奖”之名大行历史虚无主义之实。其新近冠以“理论评论一等奖”的《徽剧之源》,又将历史虚无主义推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境地。
历史虚无主义,多以“学术研究”的面目“重写历史”。
《徽剧之源》“重写”了哪些“历史”?信手一二(楷体为所引原文),以见一斑。
一、中国宦官史
众多宦官、徽商、剧作家是徽戏发展成熟的精神与经济条件。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帝王及其家族役使的特殊人员,最早见于先秦,东汉开始全为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又称寺人、阉人、奄人、俺人、奄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的宦官,多出自京畿附近,明清时期的宦官,以河间府(位于今河北省)居多。徽州地区有众多宦官,是为新论,没有任何史料支撑。
二、中国文化史
古徽州为中国礼仪之邦、“东南邹鲁”。程朱理学的本民教化思想内涵与盛行的宗教礼仪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徽戏的诞生,并成为徽戏发展普及的特有基础背景。
徽州乃程朱故里,文化博大精深,史上理学盛行。《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长编》、《徽州戏曲》等专著中,见有徽州目连戏的记载,这与徽州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徽州地域文化的背景,证明的是“徽班”与“徽州”无关,这同样也是史实。清代徽州人汪必昌《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更曰:“予在内廷宫值,窃窥南府、景山两处,教习高、昆二腔,讲曲文,究音调,辨字眼,言关目,忠孝节义之剧,尽善尽美,未闻乱谈。谁识徽处山僻,放浪形骸,竟容乱谈以为伤风化!尤可恶者,昔年逐出徽境之班,到处不称安庆、石牌,而曰‘徽班’。”
反其道而行之,如此阉割徽州文化,“田汉戏剧奖”组委会实际上是徽州文化的“凿船党”。
三、帝王生活史
演出完毕,乾隆还破例到台上接见伶童……乾隆还饶有兴致地询问:“你们演的是什么戏呀?”伶童们面面相觑,因演出中昆腔、高腔、拨子、西皮、二黄什么腔调都有,一时间不好回答。曹文植见此情景,急忙跪奏道:“启皇上,敝班是徽班,唱的自然是徽戏。”乾隆闻听,点头称许:“好!还是徽戏好!”
封建帝王的生活,有着严格的礼制规范,体现的是地位与尊严。清代帝王上台接见演员,没有史料记载。有清一代,帝王“赏戏”现象常见,但陪同帝王赏戏者,赏戏时均取跪姿。乾隆皇帝问话后曹文植才跪倒,没有这种可能。当然,皇帝接见演员的镜头“清宫戏”中是有的,但“学术”文章引用影视剧总是不大好的。
四、工艺美术史
歙县商人江春“以布艺上交天子”。
古代布艺主要是指布质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常见于服装等生活用品。清代在江南设有三个织造衙门,职能可视为管理清代宫廷“布艺”。歙县商人江春以个人名义将布艺上交给天子,有这种可能,但只能叫“上呈”,不能称“上交”。徽州地区的民间工艺品,清代没有多大社会影响。
五、中国古代官制史
&曹振镛()官至代君三月,成为全国徽班成长的坚强后盾。
中国历代官制中,均没有“代君”或“代君三月”这样的官名或爵位。如果是指“取代”或“替代”君主,清代没有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清代特殊时期出现的摄政者,皆限于皇族内部成员。
六、中国语言学史
唱腔与道白的音调特色是对一个剧种发源地的最好界定……京剧中仍保留着街源徽戏的唱念方言痕迹。
音调是指声音频率的高低,音调、音量、音色构成声音的三个主要主观属性。现代汉语同样有音调,语言学意义上的音调,不能区分任何剧种,也不构成任何艺术形式的特质。方言入白,属于戏剧表演中的普遍现象。方言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有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之分。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程度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遗存,体现出语言进化上的差异性,古代同一文艺作品中,可以找出当代不同地区的方言,主要价值在方言研究上。
七、中国戏剧史
帝王墓、寺院、庙宇的众多祭祀活动,衍生出了戏剧的诞生。
中国戏剧与欧洲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这种祭祀,还包括自然崇拜。祭祀性歌舞只有区域特色,没有区域限制,共性居多。况且,徽州没有发现帝王陵墓。
八、时间简史
乾隆六年(1755)建徐氏宗祠,宏伟高大,戏剧场景人物砖木石三雕点缀装饰。村人徐金莲于乾隆乙亥年(1755)出资在村头通往长陔的山岭上,建有石板路和“咏罄亭”。
清乾隆乙亥年,即乾隆二十年。乾隆六年是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还是公元1755年,相隔十四年,时间回到了原点。
九、安徽地方史
徽班发源于徽州。
安徽置省于清康熙初年,省会安庆,安庆府与怀宁县府县同治。“徽班”指安徽戏班,以安庆府尤以怀宁县艺人居多。徽班、徽剧起源,史学定论是安徽或安庆,或怀宁,这是逻辑学上的概念问题,不是学术争议的范畴。冠以“徽班”之名,并非与徽州府有关,但确实容易望文生义,甚至安徽人也不清楚。
十、中国当代史
徽剧发源于歙县街源。
“田汉戏剧奖”组委会认同的这个结论,几乎是数典忘祖。“徽剧之父”,可以算上田汉先生——据《中国戏曲志》:195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来合肥观看演出,根据田汉先生的建议,成立了安徽省徽剧团,剧种始定名为“徽剧”。如称徽剧起源于合肥,尚可另为一说。
《徽剧之源》的作者朱祝新先生,是位退休的老同志,“老干体”文章汉字上万是令人起敬的,个人想表达什么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田汉戏剧奖”组委会以此贩卖历史虚无主义,实在是匪夷所思!
附:“田汉戏剧奖”原文
徽剧之源探考
探考徽剧之源这一命题,起因于偶读《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的一些话和结论:“徽剧,亦称‘徽调’或‘乱弹’。”“明末清初,徽剧以青阳腔、昆曲及俗曲为基础,于安庆石牌、枞阳一带发展而形成。”“石牌是徽戏发源地”。我们不否认安庆石牌等地艺人在徽州人组建的徽班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而作为国家戏剧志,其对徽剧发源地的定义实在太偏颇,且与徽剧发源地的徽州竟然只字不提,实在太过。笔者仅以歙县街源为重点调查区域,辐射古徽州。集结人生中亲身参见的经历,数十年连续的走访调查,以大量民间田野资料、方志史料、戏剧文物为依据,且作了三年的静心专题研究,修编了歙县《徽剧志》(约180余万字,已审通过,正待刊)。今集于志中关于徽剧发源方面的主要内容,抛出拙作,对徽剧发源于歙县街源这一历史史实,进行正本清源。
一.街源地域史实奠定了徽戏发源的特有背景
众所周知,古徽州为中国礼仪之邦、“东南邹鲁”。程朱理学的本民教化思想内涵与盛行的宗教礼仪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徽戏的诞生,并成为徽戏发展普及的特有基础背景。
歙县街源,地处吴新都郡(古址设于现时的浙江省淳安县威坪)正南,汉时据该地与郡治地的方位,对整个街源称之为“南源”。宋时改设徽州府治的歙县南乡街源(旧时方志多以“歙县南街”记之),历史悠久。据明万历《歙志》
载记的刘炳于龙凤年间()对汉洞(东汉25-220)僧房寺院变迁的碑记注:“汉洞,在歙县长陔,据传汉时有人避寇于此”,“洞有僧房,毁于会昌”(注:公元841-845年间)。唐大中年间(847-859)“复建寺院”。“宋朝方腊起义被平后,寺院东迁半里许,与石耳山相对,旧有龙凤年间所作碑记”。又载,长陔村中在唐代,敕建有“会胜寺”。东边南源程家建有三国时(222-280)的孙太子和墓。
南宋梁时,东海郯人徐摛,富有才学,被梁武帝萧衍所爱重。听说徐摛(474-551,字士秀)自思年高,又爱泉石,想到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当官,以颐养天年,于是招徐摛,对他说:“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徐摛听旨,于是就到那里当了新安太守。(赵吉士·寄原寄【M】倚仗寄·清康熙刊本314)。这与后来梁王墓安葬在南源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朱文公(熹)“读书寺中,手书‘新安大好山水’,镌刻燕石岩上”。(见宋淳熙二年《新安志》卷三《歙县·丘墓》)。街口建有李王庙(注:李王即唐代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705-707),始演唐戏。)璜蔚村唐时建有汪公大帝庙和“敕赐忠护侯”(王九相公)庙。帝王墓、寺院、庙宇的众多祭祀活动,衍生出了戏剧的诞生。以此,目连戏具有宗教礼仪与戏剧艺术结合最紧密的一种表现形式。长陔乡韶坑村,以徐氏家族,徐渭、徐乾学、徐尚志等戏剧家无不与该村的目连戏发展史有着一定的族亲关联。该村徽班所演目连戏有《目连救母》《玉皇坐台》(即《唐明皇七夕长生殿》)、还有《西游记》《梁武帝记》等,还传演徽戏(又称平戏)如《齐天乐》(注:笔者去年在街源其他村落发现清代该剧全本,含曲牌、唱腔、工尺谱,经翻译出的简谱,发现其中有宫乐,乐舞大面等,系早期传本。剧情为歌颂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盛世升平之剧,常与《万花献瑞》剧作为徽班到一地演出的开场戏头。)《万花献瑞》《打金枝》《反八卦》等等,街源徐氏(望族韶坑)所演的目连戏是古徽州最早的发源村,远远早于祁门的目连戏班。
“万历壬午年(1582),祁门清溪人郑之珍据旧有变文、戏剧,撷取家乡清溪的传闻、山川风物素材,编成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2006年版《歙县民间文艺》)。而歙县韶坑目连班,为防戏文外泄,多以单腿本(分成九腿半本打抄,现徐光辉家仍有清代存本)传授,故未能在外地广传,稍显外界影响。但有徽州文书史料旁正,徽州、休宁境内“常演目连戏,每逢演出,则多请歙县班子”。这班子当是歙县韶坑的“徐新和春班”或后期长标村的“吉庆堂”。这也证明了该村戏班班史长,功底深,实力强。
街源除上述韶坑徽班外,其他村落同样有关于徽班戏剧方面的史料。宋元时期,街溪蔚村(即现在的璜蔚村),苏氏后裔武功承事郎苏万六,就编有南戏杂剧(参见高庆樵《徽韵谱春秋》与1976年在该村天堂山发掘的建于元统二年(1334)苏胡氏生莹碑文、石雕图案。);元末,朱元璋率兵屯入璜蔚岭的徐台降、谷雨岭(朱元璋立帝后称作“万岁岭”,山脚小溪建有“万岁桥”,现存。同见淳安县《鸠坑乡志》。)招兵买马,屯积粮草,整軍待战时,招贤纳助,聘得朱升,并在徐台降开辟高山粮田200余亩(现仍存,村民耕作)、在万岁岭上有大天岩(朱元璋住石洞)打铁岩(军队打兵器之石洞),建有演兵场和108个工事(现存废墟遗址,依稀可辨)。而且,屯兵两地分别建有“隐雾寺”“伊山古刹”,祖居人口为徐氏,与韶坑徐氏为一同宗。两村都曾建有戏班:徐台降的名为“徐新春班”。起建何时不祥,屯兵时,军队的娱乐活动对本地的戏剧有一定影响。且,笔者于2005年春在该地发现《四海升平》等剧古本,又在该地的茶商后裔胡志炎家发现乾隆年间戏剧行头箱一只,标有“徐新春班、西”字样,今据胡志炎与邻居胡止善(两人均已70岁)共同回忆,参照道光二年《璜蔚胡氏家谱》中“成盛怀世忠,义则在国志”的辈字,上溯八代其“怀”字太祖就是茶商,办有家班,该屋是胡止善上代人卖给他家的,其子胡世六也是徽班吹奏师,现仍流传着胡世六学吹大青的故事,以此证明该班的创建时间约在乾嘉年间;万岁岭山中的戏班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后)塘坪山村徐良富、徐胜军二户出资成立戏班正式学戏。”(演三脚戏)“白天仍跳竹马(布马),间演小戏,夜里上演大戏。”“三脚戏前身是跳竹马班,始于元末明初。发源地在淳安鸠。(笔者注:此地与歙县璜蔚同一山脉的两背处,鸠坑胡家为璜蔚胡氏四支,徐氏为街源徐一族。跳竹马是街源曹氏家族早以流行的民俗活动。旧时两地宗教活动多参入璜蔚村内开展。三脚戏剧目与表演形式多数元素来源于徽戏。)相传,朱洪武驻兵鸠坑谷雨岭(万岁岭)期间,曾失一匹宝马。后当地百姓每逢年节制作‘竹马’五匹,配上锣鼓等吹打乐,窜村挨户去跳竹马,收些‘利市钱’买香火炮与竹马一起焚烧,超度宝马亡灵,保一方平安。在‘跳竹马’过程中,边跳边配唱一些民间小调,后逐渐夹上安徽街源徽戏黄梅调、江西采茶戏中的一些曲调,才形成淳安独特的‘三脚戏’调。”建国后将该地作为睦剧发源地。(见淳安县《鸠坑乡志》)。
回过头来,我们在又从韶坑村的有关村史来证论。现考村名,古时该村名为“韶铿”(见民国十九年徐氏惠宗堂重修的《韶铿宗谱》后人易写变“铿”为“坑”)。“韶咸”指尧乐《大咸》与舜乐《大韶》的并称。泛指古乐。诸如缶、箫、笙、笛、筝、大小青等,“韶”字取其意;“铿”字象声词,形容响亮的声音。“铿锵”形容鼓锣、琵琶、钢琴等乐器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从村名也可看出是一个充满音乐戏曲色彩的古村落。该村徐氏于明洪武六年(1373)迁入,乾隆六年(建徐氏宗祠,宏伟高大,戏剧场景人物砖木石三雕点缀装饰。村人徐金莲于乾隆乙亥年(1755)出资在村头通往长陔的山岭上,建有石板路和“咏罄亭”,亭名也含有颂唱与打击古“缶”声音之意。该亭虽历经260年的风霜,现仍担负着行人避雨遮风的重任。村人为演目连戏场面的需要,旧时在村头建了“上帝庙”(演目连戏开始必到此“起老郎”);村口建有“武猖庙”(演目连戏结束必到此“送猖”)。上列文物,花费银两难以估算,多数出自村中的儒家徽商。且是懂音律,识工尺,会演戏或看戏、讲场面的巨商。否则,难以冠以与戏曲音乐含义的祠庙亭阁之名。这些也进一步证明该村戏史的久远。
二、众多宦官、徽商、剧作家是徽戏发展成熟的精神与经济条件
乾隆三十七年(1772),该村徐光有发起组建戏班学目连戏,班名仍沿袭“徐新春和班”。这班名也有待考究。这班名与上文提到的璜蔚村“徐新春班”“程(庆)春和”(注:据笔者调查,该班出自街源程氏家族,街源的璜蔚程氏于宋时就有入住。据胡元印家藏的山界碑文“今将谷字六百八十二号,土名孙大庄,计山地在于程尚金、胡再成户。淳熙十五年(1189)冬立”
考。据2008年版《璜田志》记璜田的程氏在“明嘉靖辛亥(1551)
十月十日午娶璜田胡氏从黄墩迁入”。长陔程氏为明崇祯年迁入。三处同为新安程氏后裔。分别在明清时建有程氏宗祠。现程家有清代五十三世继龙公主持所建的“程氏宗祠”仍存,且于民国三十九年修编了《程氏宗谱》上下卷。该地原为徐氏居地,故又称徐家村。程家同被人称为“戏窝”之村。京剧鼻祖程长庚系为新安程氏本支第五十八世裔孙。)及乾隆中叶(1766前后)在扬州由江南徽商(盐商)徐尚志的家班“老徐班”有着一种宗族的关联。这里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
其一、徽商对徽班的需求与支持是徽戏发展的经济支柱
据《歙县志》载与上文史料证,徐光有组建戏班系在徐新春班之后,且时誉盛好,曾一度一分为二,一分为四外演于江浙苏皖等地,这说明该班具有高超的演艺水平,又有众多同里徽商的支持。
清代歙人巨商江春(1721——1789),为了商业的发展和需要。在扬州曾“八次接驾,三次出席千叟宴,人谓‘以布艺上交天子’,袁枚称其‘恩遇之隆,古未有之’。”为徽班发展和成就“京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有两套戏班,一为德音班,属雅部即昆腔;一为春台班,属花部即京腔、秦腔,东南各地著名生、旦艺人必延入江班,如四川魏三儿,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江苏宝应、高郎亭等。德音、春台两班,演出剧目近千种,‘演出一戏(新戏),赠以千金’,每年耗资三万两。乾隆80寿诞,京腔春台班与歙县徽剧大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合称四大徽班,从扬州赴京贺寿演出”(引自2003版《歙县·徽商之源》100页)。
&&&&&&&&&&&&&&&&&&&&&&&&&&&&&&&&&&&&&&&&&&&&&&&
其二、街源本土是徽州最早出有剧作家的地方
韶坑班外出夜演目连,有高难度的杂技武术贯穿其中,尤为精彩,日演平戏,是徽班中具有双艺并举的名班。它的时誉形成,与帝王宫廷早期进入山内祭祀活动的影响、教化及街源本土的剧作家和在外地发展有成就的宦官巨商支持分不开的。帝王墓葬祭祀、寺庙建成庆典,必然要由宫廷组织活动,久而久之,当地人们接受和模仿了他们所追求的宗教礼仪与演技,由此衍生出戏剧。并由当地儒家自编剧目传演。
宋元间有歙南街源璜蔚人、武功承事郎苏万六编有南戏杂剧(见高庆樵《徽韵谱春秋》)。宋代街源胡氏十六世胡琮“业茶盐往来于临安、,家业骤富,曾建屋百余楹,别墅十余所,三个弟弟亦商严州,并在彼建有别业”(见明天顺甲申(1464)与道光二年1822年《璜蔚胡氏家乘》)该记载的别墅应属徽商的社交活动场所,虽无有明标出戏曲的文字,但可以确定是胡琮品茶论商,休闲娱乐之地,且是对苏氏编剧之缘一个很好的旁证。
明正德年间,街源长陔人、毕尚忠(1416——1497)在未赴县参修《新安实录》之前,弱冠时就“编有《红笺记》和《七国志》,梨园子弟广为流传”(见《中国戏曲志》)。以上两位可算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古徽州最早的剧作家。
—1848(1799)进士
其三、历代名儒、戏曲家作品对街源戏剧发展的影响
下列与戏剧有关的歙县著名人物,对徽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正如朱万曙所言:“因为徽州迁出的人很多,有的因为宗族繁衍而迁徙他地。有相当一部分方志将他们的后代著录为本地人,却忽略他们是徽州移民的历史”。(见《徽州戏曲》)。有的人物在史志中标注籍贯虽不是街源,但从所记载的事件中多少能发现与街源地域有着密切关联,或对街源徽班有着一种同乡情感。诸如:
明代汪道昆(1526——1593)汪家坞人。进士、大剧作家,于1575年“六月亲老陈请乞归”,赴长陔南源,作《游南源即事》七律八首。对南源风物景致以“武陵、蓬莱、桃花源、蓬壶”颂之,将寺庙喻作“法堂”,将村姑赞为“姑射”等等。情有独钟,其意深长。剧作《《五湖游》、《高唐梦》、《洛水悲》、《远山戏》、《唐明皇七夕长生殿》等。(编注:长标村同治七年王孔嘉所抄《玉皇坐台》即《长生殿》,现有存本,当地人俗称目连戏本,实是早期徽戏本)、(见2010版《歙县志》,下录人物未注者为同出处,略。)
明万历《歙志》载有程诰诗作《登南源山望长垓》(注:垓即陔):“仄蹬回峰外,孤村曲涧西。瑶花非世有,琳馆与云齐。猿捷时相引,莺慵暖不啼。秦人逢易识,当是武陵溪。”
汪芝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编有《西麓堂琴统》。
江丽田(1722——1798)编有《丽田琴谱》。
吴熊(1720——1779)歌唱家,《徽城竹枝词》流传甚广。
汪宗沂()进士,西溪人,后避乱暂居遂安山麓村,与街源只有一岭之隔。它历至兰溪、义乌、衢州、江淮、合肥、扬州、江宁,先后主讲安庆敬敷书院、芜湖中江书院、徽州紫阳书院。有“江南大儒”之称。黄宾虹、许承尧出自门下。医、经、礼、舞、兵诸行。有音乐戏剧著作《后缇萦南曲》《律谱》《尺谱》《管乐元音谱》《旋宫四十九调谱》《金元十五调南北曲谱》等。
方成培(),环山人,著名剧作家,尤精《乐经》,对元熊朋耒《瑟谱》6卷进行补完残阙部分。认为“工尺即律吕,乐器无古今”。乾隆三十六年(1771)编成《雷锋塔》(后名《白蛇传》),成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淩廷堪()大戏剧音乐家。沙溪人,生于海州(今江苏灌云)板浦场。清受两淮盐运使伊龄阿聘,入扬州词曲局参与删改《古今杂剧》,《古今传奇》,遂有志于江永戴震之学。认为“今世俗乐与古雅乐,中隔唐人燕乐一关、蔡季通、郑世子辈俱未知之”。乾隆五十八年(中进士。著有《燕乐考原》6卷,《梅边吹笛谱》《笛律匡谬》《晋泰始笛律匡谬》等音乐专著。
程瑶田()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举人,上海县学教谕。王鸣盛赠诗
:“官唯当湖陆,师则新安程。一百五十载,卓然两先生。”钱大昕赠诗:“本是经人师,原无温饱志。”除从教、研经外,还著有《琴音纪续编》,《声律小记》等。其著作,戴震也“叹其精密”。
江有诰()致力于古音律学研究,著有《音学十书》、《唐云再正》、《廿一部韵谱》,还有《唐韵更定》64部等。对戏曲词白编写起到了很好的起词韵脚的规范作用。
宫廷宦官对徽戏的喜欢和支持是徽班得以长盛的政治背景
以曹文埴为首的曹氏家族。曹文埴(1735——1798)志载为歙县雄村人,该村曹氏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从“歙县南街”(歙南街源)迁入。笔者据孙承平教授收藏的明代巨川毕天一所抄的《鱼鳞册》考证,街源曹氏上祖在宋时就入住璜蔚曹家田,元至正年间()迁下璜田,后成旺族在下璜田建了曹氏宗祠“孝义堂”。明清时,蓸吴两姓又正处于璜蔚曹家田与吴家后山两对河,姻亲帯故。这为二证;曹文埴上祖及本人出生于街源,退老归养定居于雄村,由于曹文埴宦显,其孝义堂祖与该村孝思堂同宗一脉,后两祠共用轮祚排行。(见2010版《歙县志》1369页)此为三证。曹文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归养故里。其母从小就在家乡喜欢看徽戏。曹文埴为了娱母
,在途中路过扬州(扬州那时已成为徽州人的殖民地),带回来一班昆剧老艺人和童伶,创建华廉科班。该班所演之折子戏,老母听不懂,剧情不完整,感觉不满。曹文埴为了尽孝,使得老母高兴,并听从族兄曹学诗()的建议,“请了一些懂音律戏剧的门客主打其事”。招其为曹家班。之后演出才使得老母欢心。此为四证。之后,由曹学诗担当华廉科班主持,编剧几十出。共作家班演出。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进京庆圣,由曹学诗策划,以“庆升”与“庆圣”音谐,故以“庆升班”班名进京献演,亲自修改《水淹七军》《凤凰山》《闹天宫》《奇双会》《跑城》《回营》等技艺超群的新剧目,使该班在京一炮打响。并获皇上御览赐名(见曹瑾1980《雄村杂志》)。据高庆樵先生根据《雄村志》,在《徽苑谱春秋》中记载:演出完毕,乾隆还破例到台上接见伶童。称赞他们小小年纪,唱、念、做、打,门门精到,除了重赏了每个伶童,乾隆还饶有兴致地询问:“你们演的是什么戏呀?”伶童们面面相觑,因演出中昆腔、高腔、吹腔、拔子、西皮、二黄什么腔调都有,一时间不好回答。曹文植见此情景,急忙跪奏道:“启皇上,敝班是徽班,唱的自然是徽戏。”乾隆闻听,点头称许:“好!还是徽戏好!”从此,“徽戏”之名名扬全国。后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并留京继续发展,吸收秦腔、汉剧、梆子等营养,成就了国粹京剧。庆升班从京返乡,仍在江南发展壮大,直至成为京外四大徽班之首,能演两三百出。为应社会需求,曾将庆升班一分为二,冠以老庆升、新庆升外演。抗日战争爆发后于民国26年散班。其星星之火仍分散徽州各地戏班传演着徽剧。
说到庆升班,它在徽州早有时誉。据黄山学院孙承平收藏的乾隆丙午(1786)歙县梓里茶商棠氏《吞雨披霜》日记本中的记载:“十一月十二,泊郭湾看戏阳春班”“十一月十九日,泊深渡看戏庆升班”可证。该班被曹文埴招聘加盟进京庆圣献演倒是正真的史实。
曹振镛()官至代君三月,成为全国徽班成长的坚强后盾。继父业,使华廉科班培养众多徽剧新人,使“庆升班”演艺得到升华,班势阵容不断发展壮大,期间衍生了雅乐班并在徽州流行,使雄村为徽剧摇篮。
曹云舟也是华廉科班43年历程的主要功臣,同时培养了其子曹季涵于道光十年(1830)接任庆升班班主,期间,亲改剧本百十多本,还办了雅乐班。该班成为延续最长徽班(长达170年)。
庆升班中名伶居多。咸丰后期阵容强大,有名角胡春友(璜蔚村),李世忠(巨川)、胡彩顺(璜蔚口)、程长寿、程长遂(枢)、程发全(钱)等(参见2010版《歙县志》96页)这些名角经编者调查核实均为歙县街源人。民国26年,因抗战爆发而散班。艺人纷纷回家加入家乡徽班,如璜蔚村胡广荣的新庆班()、胡春寿的长春班()、璜田胡汉余的三三班、长陔的程家班、阳春班等,使徽戏在偏僻的万山林间街源得以延续保护传承,直至建国后六十年代初。
三、众多徽班与徽戏名家的存在是徽戏发源地最好的人证
“歙县徽戏名艺人约百人,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乡,以南乡街源一带为多,有‘无街不成班’之说”。(见2010960页。)
万山林间的街源山人,自强不息,继往开来的精神,孕育出众多的徽班与徽戏(徽剧)名家。成为徽戏发源地铁证。
上溯明代以前戏班戏人,鉴于古代修编史志时,戏剧“并非儒家所习”(录明代参编《新安实录》的毕尚忠语)之故,史料奇少,难以罗列具体。
清代末年至民国末年,街源还有:秦家班、程家班、徐新春班,老福林、新庆班、德路班、庆春和,新庆班,太平春(长春班)、三三班,新长春,笑舞台,吉庆堂,劝善班等众多徽班,还有长陔、南源、璜蔚源头、姚家旦的三脚班、韶坑的徐新春和班等,其中孕育了众多徽州知名戏剧艺人。朱万曙《徽州戏曲》中有载“特别是在咸丰前后,歙县街源的一批艺人传承了徽调”。刁均宁《安徽徽班派系之探索》也记载了街口艺人在艺术上的严谨为‘滴水不漏’”。
《歙县志》以“无街不成班”之说肯定了街源在徽戏(徽剧)发展史中的地位。街源艺人不仅在安徽省徽剧团时传承了许多徽剧优秀剧目,而且还记录了大量唱腔、曲牌、脸谱等资料。现代徽剧名家章其祥,李泰山,曹尚礼等均受其名师指教。另有胡忠炎,胡志鹏(上海),胡尚文(杭州)、萧阿壁(江西)、姚增广、姚增福(北京),项少轩等人分别在金华、徽州其他地方传教。还有不少在外地剧团中传授的移居名师。因史料不济难以累计。韶坑目连戏从清中徐光有始计,已传八代。徐观杰,徐郁文,徐文松,徐光景,王开基、徐祖德等均是名角,令人难忘。
四、京剧名家的寻根之旅,确定了徽戏发源之祖地的地位
“徽班戏起源于徽州,为京戏最早的前身,形式和内容都和京剧仿佛。”(引《新戏曲》月刊1950年3月创刊号。)
“徽剧,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它是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不仅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引《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曹靖陶()别号看云楼主人,又称“江南曹三”。
他出生于戏剧之乡歙县雄村,幼受戏剧熏陶,知戏曲音律,著有《音乐、戏曲、舞蹈人名小辞典》《小戏考》等。且是戏剧评论家。与戏剧界名流交往甚密。曾与京剧名家梅兰梅、王瑶卿的弟子王玉华(艺名新艳秋)有着一段恋情寄托史。且与程砚秋、梅兰芳(梅畹华)、李桂芳、言慧珠、吴瞿安、俞粟庐、、言菊朋等戏剧大师交往甚频。(参考张艳红载《徽州文博》2014年第一期《读&&/SPAN&看云楼诗&》。)
建国后,时政的变迁,徽州各地曾在建国初期还有不少徽班在节庆活动中演出。六十年代时兴演现代京剧,几乎遍布乡村街道。街源人与时俱进,大多数得益于徽剧之源的艺术熏陶感染,一般人也具有徽剧艺术的基本功底。大村班同样能演七八个现代京剧样板戏,还自编歌颂时代的一些小剧,就连百十人口的高山村民小组也能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并到外村乡宣传演出、参赛。改革开放后,徽剧传人又复演传统徽剧,但能演出整本大戏的班子确实微乎其微。然而,歙县街源的璜田、璜蔚,蜈蚣岭等村落的人们仍在找回失去久远的徽剧,由于文革时被无知的造反派烧毁了数箱行头。他们自发出布票、集资出外购置。一般县级剧团纷纷解体之时,街源各地人却出资积极复团请师拜艺,复排徽剧,兴起一个比超争先的戏剧热。
1983年春节,由璜蔚徽班在嘉兴上海发展的名师胡志鹏夫妇,率上海京剧名家《三打》电影中的摔打花脸齐英奇、武生郭仲春、文武丑钱更生韩奎喜(名丑孙正阳弟子)、《智取威虎山》电影司鼓的黄世荣、刀马旦朱彩萍、及其名票子媳等一行十七人,自费从街口出船步行到村作寻根汇报演出,配角由璜蔚艺人担当,在璜蔚、璜田两地共演了七场。演出盛况空前。胡志鹏(8.8)出自璜蔚梨园世家,上祖几代均为武生,其父胡忠炎是村中清末新庆班开口跳主角演员,筋斗、枪棒功夫十分了得。志鹏于“民国十七年(1928)随父外演,拜恨天高为师,工武生。出道后,被称“南猴王”、“草上飞”。凭一身过硬功夫进上海先施公司、共舞台、大世界,声誉日隆。与号称“江南一条腿”王少楼、“浙江猴王”盖叫天之子张一鹏、王桂卿、小高雪樵结交很深。“与毛桂芬(女老生)成婚后如虎添翼,一文一武自挑大梁,在宁波组班演出,自备十个衣盔箱。”其子孙均为戏剧传人(参见2007版《璜蔚志》)。志鹏夫妇收徒甚多,故有上说。由于徽班中有的艺人在南方发展,徽剧艺术成分在京剧中保留多于北方,故此,京剧就形成了南北派之分。
1989年11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在李愚、刘沪生带领下,在黄山市、歙县文化部门领导专家的陪同下,到长陔韶坑村,进行戏剧考察,并录制了该村目连戏影像。为中国戏剧留下了珍贵资料。这些可与2007年9月中国这两次艺术活动将载入古徽州为数不多的戏剧盛事,充分证明了徽班发源于徽州,徽班成就了京剧,街源乃是徽班重要发源地的地位。
五、京剧中所保留传承的唱腔、街源方言土语是徽剧发源地的最好见证
唱腔与道白的音调特色是对一个剧种发源地的最好界定。
黄梅戏以安庆方言为主要特色;越剧以绍兴、嘉兴方言为主要特色;河北梆子,四川川剧,如此等等。名正言顺,毋容置疑。
关于徽剧声腔音乐的形成,众多方志认为是徽州艺人“不协管弦”“不叶宫调”,在演唱时“错(杂)用乡语”与徽州的土语音调相结合,“改调歌之”,在徽州腔、弋阳腔、青阳腔的基础上,经过三个阶段衍变而逐步形成,统称为“徽调”。第一阶段即“徽池雅调”,第二阶段即四平腔和昆弋腔,第三阶段即吹腔拨子、二簧。而据笔者考究,需将吹腔与击乐放入最前,何为此论,请君结合本文前面对“韶铿”二字的解释便一目了然。
金芝先生本着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态度,在《中国徽班》序中已有论断:“徽调本是从徽州流向石牌。加之,徽班在外的大官大商又从外地引回徽州。”
关于徽剧的道白,徽州艺人(含受过徽班艺人传教的门徒),在道白时同样“错(杂)用乡音”、土语,最具有街源方言特色。
京剧保留着许多徽剧优秀剧目,演员仍然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徽剧唱腔与徽剧韵白。其徽剧痕迹是因受徽班师傅一代代口传身教所保留下来的遗存。
六、街源戏剧事业新的崛起,是徽剧发源之水的源远流长的力作
计划经济促使山里人外出打工、经商,一度中断了徽剧的演出,老艺人逐渐减少。徽剧名师的传承人多数处在六七十岁年龄,高者九十多岁。现在,美好乡村建设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街源健在的并由他们传教培养的徽剧传承人也有几十个。2010年春节,他们将保护徽剧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自觉的行动奋起,组建璜田乡业余剧团,演职人员达四十余人。连续几年,复排演出十多个清代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徽剧,以此推动徽剧发源地及歙县徽剧文化的传承。村中幸存的剧本、行头道具中,有清代的、有民国的、有建国后的、有的甚至是在沪发展的名家所赠珍贵之物。可见,徽班星火在街源仍在续燃。去年11月,该团派员参加了歙县第九届古城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的徽剧演出,同月底,又以歙县唯一个队参加“两省三地徽剧票友大赛”,荣获“最佳组织奖”与“最佳表演奖”。
鉴于歙县于2013年11月被命名为中国“徽班(徽剧)之乡。”黄山市文化委于今年3月已将“歙县街源徽剧研究协会传习基地”(活动地址为歙县璜田乡璜田村康熙年代所建的“和声名盛”古戏台)为徽剧原生态保护区给予正式授牌。
歙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该地区徽剧文化的发展,今年5月,歙县四大班子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县徽剧发展意见
,在县城曹家大院建立“徽班纪念馆”并由有关部门及安徽省行知中学的支持配合,给予提供办公培训场所,作为实质性平台给予支持。确定以徽剧发源故地歙南街源老艺人及璜田乡业余剧团的骨干为基础,筹建一个县级的徽剧团,以弘扬徽剧文化事业。为使该团成员及培训的继承人不忘先祖,继承传世,故取为久负盛名且为四大徽班晋京首开先河的老“庆升班”之“庆升”二字,作为“歙县庆升徽剧团”的字号予以注册。
总而言之,“新安大好山水”是街源地域特有的地理环境;孙王、梁王墓事引进的宗教法事、宫廷礼仪促进街源戏剧的诞生;街源艺人与儒家、剧作家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徽戏的发展;古歙徽商与街源徽商对徽班的支持,使徽班得以壮大、生存、延续;曹文埴为首的宦官领班率先进京献圣,并得御览赐名,使徽班、徽戏名声大振;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发展,成就了国粹京剧,使徽剧成为京剧鼻祖,且至现在,京剧中仍保留着街源徽戏的唱念方言痕迹;徽剧虽因时代变迁在人们心中日感式微之际,街源人仍不忘恩数典,继续在守护传承。
(作者:歙县璜田乡璜蔚村
谦受益斋主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溪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