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棺葬式主要唐朝后面是什么朝代代?

公元1600年
【藤缠楼】欧洲地图历史变更:公元1000年到现在
【藤缠楼】欧洲地图历史变更:公元1000年到现在
09 流行性霍乱(一).个人反思
03 瘟疫.(一)
19 肺结核.第二部分
公元1600年|公元1000年是什么朝代
公元1600年相关推荐
更多“公元1600年”搜索结果
16 疟疾.第一部分.以意大利为例
08 十九世纪医学:巴黎医学院
17 疟疾.第二部分.全球挑战
26 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猪流感.教训与经验
25 小儿麻痹症
20 流行性感冒
14 细菌致病理论
07 天花(二).接种与治疗
22 梅毒人体实验
02 流行病的传统观点
13 传染论与反传染论
15 热带医学
考古发现: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秦景公墓
(公元前577年)
秦公一号大墓呈倒金字塔状,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
确定古墓为秦墓之后,现在考古队最想知道的,就是墓主身份了,这最后的谜底,何时才可揭开?这一等就是十年,直到1986年,在墓室中部,主棺棺顶才露出土面。
构成主棺的东、西壁及棺底、盖的所有南北向柏木,两端均有榫头伸出,在主棺南北两侧,凑成长方形的如同柜子一般的形制。
这个不同寻常的木棺造型,让考古专家想起史料上的记载,按照周礼,南北向各有椽头伸出的棺葬方式叫“黄肠题凑”。“黄肠题凑”是周朝天子的丧葬规范。
这让考古队员大惑不解,按照周礼,作为诸侯国的秦,即便是国君,也无权享有这样的丧葬规范。骤然出现的疑问推翻了先前所有的假设。而一切疑问,也许只能等开棺之后看到墓主才会最后明白。但是,由于盗扰,当考古人员打开棺盖后,在其主棺内,只发现了一段股骨,除此之外,棺内空空如也。这个神秘的大墓,也许注定要留给后人一个不解之谜。
但是事态的转机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在大墓底部,考古人员陆陆续续发现了很多石头的残片。在主棺棺顶上发现的石头残片,拼凑出一双长约一尺的石鞋底,石鞋底东西向放置,底下是鲜红的朱砂!
这双石鞋的来历和用意是什么?
采访考古队员老赵:它这个东西是干啥呢,它当时是赐给下属的,他当时是发一双鞋,这个鞋是特制的,这个鞋底是石的,当然墓主人可能都已经看不见这东西了。但是这个鞋,这个实物在这放着。它的意思就是这只鞋,可以用来保护它的权力。
对墓主身份的确定,石制鞋底并不能提供更多线索。
但是接下来的发现就有着突破性的意义。考古队员清理出的另外一些石头残片,发现他们是石磬,一种古代乐器,而且,在石磬边缘,竟然有铭文。
采访田亚歧:当时大型的音乐活动,往往与某一个庆典,或者是祭祀活动有关。那么在这个时候可能有专门为这次活动要做一套乐器,所以上边也刻,与这一次活动相关的铭文。
早先试图在青铜器上寻找的铭文,意外地出现在了石磬上。铭文后来被小心拓印下来.专家破解的结果,认定铭文记载了一次宫廷宴乐活动,大墓的主人,是活动的召集者。铭文里“共桓是嗣”几个字,说明了他的身份。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采访田亚歧:那么“共桓是嗣”就是说共公和桓公的继承人,那么按照这个推测的话,它的继承人就是景公。
躺在黄肠题凑内这个巨大棺木里的墓主,身世终于被人们破解。景公是秦第14代统治者,始皇赢政的第18代先祖,自公元前577年起,在位40年。
那时的秦国,已在雍城雄据百年,国力也日渐强大,从景公死后使用周天子才可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式,可见秦的雄心,已经超出关中一带。
景公墓后来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至此,这个中国迄今发掘的最大古墓,身世终于大白天下。
10 流行性霍乱(二).五种流行病
04 瘟疫(二).应对与限制
24 艾滋病.第二部分
《公元1997年》群星合唱
11 卫生运动与污物致病学说
23 艾滋病.第一部分
06 天花(一).有斑的怪物
18 肺结核.第一部分
05 瘟疫(三).建议与总结
01 课程介绍
公元1600年最新添加
公元1600年相关推荐北仇江处士墓和吊棺葬式
山东肥城市边院镇北仇村南,曾有一座江处士吊棺大墓。据聂建民整理的
聂华亭先生回忆,大墓具体位置在北仇清真寺西侧的马趟子路以东,距仇沙河约200米左右,1954年,北仇村前崖(北仇常读“爷”)吕家在整修土地时发现此墓。1953年,聂华亭先生在边院完小读书,一天两次在此经过,1954年已经在边院于前庄教学,因此记忆尤深。
墓池及墓道均为石块砌筑,东西方向,座东面西,主墓室在有三口棺椁,中间一口墓室主人,左右两口为主人之妻、妾。棺椁是用铁链悬吊在墓室上的,悬棺之石条之上亦用石块砌筑成拱形墓室穹顶,穹顶之上绘有日月星辰等图案,墓道约有4米左右,有两道门,主门(进入墓室的大门)为两块大石板,石板上均雕刻仙人、麒麟等图案。石门四角有仿制铁丁图案,均着墨色,出土两三天后稍有退色。主门两扇门枕上均放有一把铁剑,门枕下各有白骨一堆,无法分辨是人骨还是兽骨。随葬器物为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有石碑一通,碑刻文字显示墓主人为“江处士之墓”,时间是明朝万历某年。江处士之墓发现后,随葬器物被抢,石碑等石制物品撒落一地,“江处士之墓”石碑已经在距离墓地10米左右的地方。另据老人回忆,在北仇云溪观西100米的地方曾有龟驼碑一通,碑上曾有“江处士”等字样,此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2011年北仇村南出土“芙蓉城石刻”,出土的方位大体与老人回忆的江处士墓位置相当。芙蓉城石刻是否江处士墓中的?是镶嵌在墓道的,还是镶嵌在墓室第一道门上的?江处士是不是隐居在云溪观或布山的道家“隐士”?老人没有回忆起来。
墓葬是古代人埋葬死人的一种方式。吊棺是将棺材的下面4个角分别用铁链固定在墓穴的四周,让整个棺材都悬浮于空中。墓穴中一般会放置桐油灯,这样可以消耗掉墓穴中的氧气,也起类似于长明灯的寄托作用。将棺材吊起来悬于空中,主要目的是防潮,也可能有其它用意。吊棺和悬棺差不多,目的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吊棺是将棺材悬吊于坟墓内部,而悬棺几乎都是将悬在悬崖峭壁上的。古代人会用技术办法让墓穴中的湿气减少,相对地说,吊棺埋葬的尸体比悬棺的会保存得好很多。
有祖籍山东东平的网友介绍:东平昆山(原名困山)是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葬地。昆山地区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戚继光墓葬的“铁链悬棺”葬式很诡异,葬地的风水“险恶”。不少老人曾经亲眼见过,戚继光的棺木是被很大的铁链捆上锁住,并用大铁锁凌空悬在墓室里的。没听说过山东有这样奇怪的殡葬风俗,这肯定不是通常的墓葬情况。
《金陵晚报》记者姚媛媛有关于吊棺的两篇报道,《寻访南京神秘古“吊棺”》《神秘吊棺引来知情读者爆料:“我爷爷亲眼见过吊棺”》(2004年08月31日、09月03日南京报业网)。报道说:
爆料人50年前曾亲眼见到南京铁心桥旁韩府山韩府洞有吊棺:洞口不太大,能容人出入,进去后内洞颇为宽阔,不知洞深多少,目测距离至少有几丈深。吊棺就在洞的正中,一副坚实棺木悬浮于空,有一人多高,四个角都被粗大的铁链吊着,尺寸比正常棺木稍大,黑漆纹路还依稀可辨。铁链深入洞上的墙体。洞壁滴下渗水,水滴打在棺顶上,流在吊棺下汇聚成一条小河。吊棺保存程度完好,没有腐烂毁损。传说洞口曾经有两个缸,一缸油一缸枣,是给住在附近专门守护韩王棺木守墓人吃的。由比城墙砖稍小一些的砖石砌成的墓洞,深处有左右两座类似厢房样石室,洞口有两扇青石板门,人沿着墙能摸到铁环。1930年左右修建国民党宪兵公墓时,曾经在韩府洞洞口中轴线上挖出过草绿色的琉璃残瓦,青釉瓷片,城砖等,还有石刻动物,像墓道里的神兽。传说:吊棺主人是明初吴王朱元璋部将韩成。朱元璋和陈友谅水战大败,韩成挺身代死,救其一命。朱元璋称帝后,韩成以替死之恩追封为高阳侯。下葬韩成时,风水术师说如果韩成入地就会得到“龙脉”。朱元璋命令不得土葬,要将韩成的棺木高高吊起。这造就了南京历史上极为稀见的吊棺墓葬。
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告诉记者:历史上朱元璋第20子韩宪王朱松葬在韩府山。《明史》记载,韩宪王逝于明永乐5年,葬在安德门外凤凰山,即今天的韩府山。韩王墓葬具体形式,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南京古墓葬,主要以砖室墓、岩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最为常见,山上特殊一些的洞葬,也多为在山体上往下挖砖石坑,放进棺木,但总归还是“入地”,因为古代讲究入土为安。南京历史上没有发现过吊棺墓葬;如果真的存在过,的确非常罕见。南京历史博大精深,一些奇诡反常现象存在完全可能,如果证实吊棺存在,就值得研究。
地方谱书资料说,河南濮阳市柳屯高村的高氏祖茔曾经挖掘出吊棺墓。从坟墓布局确认是四世祖坟的墓室结构和随葬品如下:墓室用青砖砌成。墓门上有雕花刻字“福禄□(祺)门”。墓室是一长方形吊棺墓,青砖拱顶,墓室南北长约4-5米,东西宽3-4米,能清晰得看到铁链和柏木棺材(未完全腐烂)的痕迹,墓主人头北脚南。该墓出土一面刻有“湖州石十五郎,精炼铜照子&”的铜镜(湖州为南宋铜镜制造中心,石家为制镜作坊之一,十五是人名或行次,郎是宋元时期男子称呼。)和一块写满紫红色字的大青砖,未能看出青砖上是何字,可能是墓志铭,后来青砖被雨洗日晒,字迹逐渐消失。民国24年(1935)族人重修祖碑,载有“大元诰授荣禄大夫镇浙总戎高公之神道”,“顺帝失政”等字样。据父老传说,始祖高公以元末武探花出身,累官至镇京总戎,会苗民入寇,又调镇浙总兵,军功卓著名震一时。由此确定高氏四世为明朝人。
管文华编写的《辽宁名寺·天成观》介绍,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天成观,传为明皇族后裔所建。夏一阵是第一代住持,羽化后在本观墓地建石塔墓,“1950年因施工用地,发现了夏一阵的葬地。在一座十几尺高的石塔身下,砌有一口深井,井下悬一口吊棺,离水皮三、四尺高。开棺所见:夏一阵死后穿的是黄道袍,头戴红道帽。”这是辽西天成观中道士吊棺的记录。
历城县志办公室编著《锦绣历城》(1986)37页介绍了济南历城的《宁海王墓》:“位于仲宫镇大门牙庄北……墓室系于地平线下六米处青石中凿成,上部为灰砖砌拱顶,长十二米,高八米,宽九米,平面布署分甬道、影壁及前后左右墓室,室中上为吊棺,下设棺床,前面以两扇石门为屏,墓内的彩画及精细石雕蔚为壮观。”宁海王是明藩王,卒于隆庆三年(1569),该墓于1973年由济南市博物馆发掘整理,现在为旅游区。胡挠《鄂西土司社会概略》(1993)87页《&民风民俗》:土司墓多为吊棺,即将棺木用铁练悬挂在墓内。另有资料显示,某地虎头山共迁移坟墓1251穴,其中吊棺7口。
白水夫《库玛尔路鄂伦春人吊棺葬习俗初探》(《黑河学刊》1988年3期)等文章介绍: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有风葬、土葬、火葬和水葬四种。风葬又叫树葬或天葬,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葬法。风葬分为树权卡尸葬、吊棺葬和担棺葬。吊棺是用树枝条、树皮条编成辫拧成绳,捆绑好棺材以后吊在两棵活树的树权上。吊葬必须用活树,忌讳用死树架棺。吊棺葬绳子容易朽烂而脱落,因而第二年必须去拾骨,然后土葬。这和树权卡尸葬、担棺葬原理一样,似乎是为了防备野兽糟践尸骨的一种临时葬式。
综上所述:吊棺是一种古老的墓葬形式,在明朝曾经存在于高级墓葬和道士墓葬中,地区分布广泛,其葬式的具体原因未见文献记载。真正科学考古挖掘的完整吊棺墓葬很少,在关于墓葬研究的著作中,这种葬式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和应得的重视。
此文北仇江处士墓葬资料来源于聂建民先生,楷书部分为其写作的原文。在此表示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从考古发现探索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埋葬习俗
您的位置:&&&
从考古发现探索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埋葬习俗
作者:何& 振& 良
丧葬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中所表现的丧葬文化形式也有所不同。⑴福建是典型的移民社会,以前的地理志都记载福建的区域开发,是与中原士民的迁居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历史上福建汉民族的丧葬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作为福建的重邑、晋代以来衣冠士族南渡避地定居的晋江,在盛唐置县之前,境内社会经济文化已有长足的进步。同时,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入闽并定居于晋江两岸,使处在开发状态的晋江输入了封建士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其后,随着人口繁衍、户数增加、经济开发、文化传播,晋江地域内的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体现在丧葬习俗上即不断趋于同中原一致。近几十年来,在晋江地域内⑵的田野考古中发现了不少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现就其分布、形制及随葬品的组合和特征进行分析,可看出南朝、隋唐时期晋江汉族人的丧葬习俗。
近三十年来,在现今晋江市境内计发现南朝至隋唐的古墓葬有38座,即:池店镇霞福村南朝墓3座、唐墓8座,浯潭村南朝墓1座、唐墓3座,新店村南朝墓1座、唐墓1座,赤塘村隋墓
1座、唐墓5座,池店村唐墓1座;磁灶镇洋尾村唐墓7座;内坑镇割洲村、砌坑村唐墓2座;青阳镇晋江实验小学唐墓1座、岭山村唐墓1座;清蒙科技开发区唐墓3座。⑶这些墓葬都是南朝至隋唐时期从中原南迁来晋江一带聚居的汉族人及其后裔的墓葬。
丧葬习俗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现实中活人意识中死亡观念的一种直接表露。它是人类特定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形态、社会关系最集中、最生动的表现,凝聚了古人的思想和信仰,折射出古代社会的演进、生产力和物质生活发展的水平。⑷
因此,可以说墓葬是各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⑸从目前晋江地域内所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墓葬的分布、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组合特征来看,当时晋江地域内的汉族人民的生活及丧葬风尚基本仍遵从中原汉俗。这一时期的墓葬,可以说是入闽士族及其同宗亲移民定居生活习俗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时期晋江地域内汉族人的埋葬习俗在考古发现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土葬盛行
土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葬式,早在1.8万年前山顶洞人时代就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期已广为流行。初时,尸体是直接埋入土中,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才开始使用葬具装殓尸体,然后埋入事先挖好的墓穴中。它的产生是与原始人思维的进步,鬼魂观念的形成和亲族观念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大量文献记载和出土墓志铭、棺椁⑹等考古文物证实:上起帝王、贵族官僚,下至平民百姓,死后一般都是择地垒坟而葬。可以说,土葬是历代最主要的埋葬方式。虽然在仪式、葬具、葬式上各有时代、区域和民族特征的不同,但其基本文化定义是一致的,即死者“入土为安”。
⑺在古代,土葬的种类分为土坑墓、砖室墓和石室墓等。
根据目前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南朝、隋唐时期最盛行的葬法即为土葬。晋江地域内出土的近40座南朝、隋唐时期墓葬,全部位于土山丘陵的半麓,均为深埋于地下的券顶砖室墓,系由甬道及墓室组成,并以木棺为葬具,但由于葬地为酸性红壤,而且年代久远,墓内的葬具、尸骨都已腐朽无存,个别的尚留有铁棺钉或铜棺饰。由此可见,晋江出土的这近40座古墓葬的葬法属于土葬。这种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地面建筑,按生人居室设计的砖室墓在西汉以后开始出现,椁室开始由空心砖和画像砖堆筑而成,墓室本身就成了椁,称为“砖椁”,从而开始取代传统的土坑木椁墓的地位,成为全国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贵族官僚们墓一般为砖室墓,唐代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就葬式、形制而言,可以推断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盛行以砖室墓为主的土葬葬法。这种葬法当时在泉州一带乃至福建全省也都相当盛行,而且与当时中原汉族人的葬法基本相同。
&&& 二、聚族埋葬
聚族埋葬大概开始出现于商代,即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族人合葬在一起,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在中原地区,到了魏晋南北时期,这种聚族埋葬的墓地制度更是盛行;然而,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聚族埋葬的墓地制度就不那么流行。
在南朝至隋唐时期,晋江是典型的中原移民聚集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说:“南迁人民中,也有一部分越过长江以后,继续南进,达到今浙江和皖南,甚至深入闽广。”⑻“而这些南渡的人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群。”⑼晋江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分布地点颇为集中,密集地分布在晋江南岸池店平原2.23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少数分布在磁灶、内坑、青阳等山丘地带。符合“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的记载。而这些墓葬,基本上都是“聚集”在一起,往往数座排列在一起,有同一时期的,也有跨越数个朝代的,并以群组的形式出现,反映了选择墓地聚族埋葬的特点。但从晋江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隋唐时期。如洋尾村唐墓7座、霞福村唐墓8座、浯潭村唐墓3座、赤塘村隋唐墓葬群四墓一线等,所作诸墓,其距离、方向、前后均有秩序,且其墓室的构筑方法及墓砖规格、花纹相同,不仅表明上述各墓葬属于同一时期建造,而且大致属于同一家族。在泉州一带同期同类墓葬中,这种现象都比较普遍,如在安溪县后安乡下社村(今城厢镇土楼村)顶园山发现7座墓砖上印有“武吕”、“大方”等铭文的唐墓,其中5座是并列在一起,另外2座也距离很近;泉州市区中山公园发现的4座唐墓、永春县城金峰山发现的3座唐墓也是并列在一起;以上墓葬推测可能即属于同一宗族的墓葬。这充分反映了移民社会,聚族而居、葬,聚乡而居、葬的特点。⑽
&&& 三、厚葬成风
厚葬是中国古代丧葬的主流。所谓厚葬,是指在丧葬中讲究宏大的墓地,豪奢的墓室和棺椁、丰厚的随葬品以及隆重而繁缛的丧葬礼仪。⑾我国厚葬之风的兴起与盛行,就在于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证实,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国,厚葬之风绵延不断,其间经历了商周、秦汉、唐宋和明清四大高潮。厚葬观长期以来主导着中国古代的丧葬民俗。
南朝时期,入闽士族从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转向了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满足于用什么方式进行生产或应该具备哪些生存手段,而是更多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争奇斗富,奢侈浪费。因此,南朝时期福建的丧葬习俗是厚葬成风,这有异于当时的中原汉俗,其时中原葬俗以薄葬为主流。隋至盛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强盛时期,社会相对安宁,生产力发达,物质财富充裕。在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统治阶级的奢糜之风也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崇奉儒家,倡导奉行秦汉以来“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厚葬观念,把丧葬视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孝莫重于丧。所以,厚葬之风在中原大起,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皇族百官竞相厚葬,并波及民间,虽朝廷数次下令禁止,但厚葬之风却愈演愈烈。《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第三册载云:“其葬,每盛舁明器,游行街衢,而陈于墓所,奏音乐,张帷幕,设盘状,以造花、人形、饮食施路人,殆如祭祀。然奢风已成,虽有法令,不能抑止。”《唐会要》亦说,许多地方的百姓“殁以厚葬相矜”。其时,福建地区的经济较以前展开了更加全面的开发,社会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而南朝以来的生活习俗和葬俗被继续承袭下来,而未见很大改观,地方色彩浓厚。与此同时,特别是天宝乱后,许多守闽将士,仕闽官宦以及中州宗室、士大夫等相继落籍闽中,以至僻在东南,成为避乱乐土,⑿这使福建的葬俗全方位地接受中原厚葬的风气。综上可以看出,南朝、隋唐时期整个福建地区的葬俗是厚葬成风。考察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基本印证了上述说法。
首先从墓葬形制上看,按照丧葬的等级制度,由于南朝、隋唐时期流寓福建的士族多属中下级士族或被贬高级士族,其墓葬的建筑规模与结构形式当然不可能宏大复杂,但厚葬风气依然显现。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墓葬虽然多数属于中小型墓,⒀且基本上是单室墓,少数是双室墓,墓室长度一般在4-5米左右,最长的7.95米,多室墓少见。依其结构有凸字形券顶、长方形券顶、刀字形券顶等,但比较南朝、隋唐时期晋江与中原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晋江的经济开发明显落后于中原,故而可以说这些中小型墓葬在当时的晋江应属于厚葬范畴。同时,当时一些流寓晋江的品秩较低的官吏与地主富豪,可能依仗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实力,潜越制度,营造较大型的墓室,如日在池店镇霞福村清理的南朝齐隆昌元年纪年墓,形制为带两耳室的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十”字形,全长7.95米、宽2.2米、残高1.26-1.75米,墓室深邃,构筑考究,结构较复杂,多砖柱多券门,墓砖装饰题材丰富,坚固堂皇,是目前福建省发现的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又如1996年5月在霞福村清理的夫妇合葬唐墓,形制为“凸”字形砖构券顶单室墓,三墓一字排开,墓室内开小方窗相通,墓室规模也比较宏大。这些均充分反映其时的厚葬风气。
其次,从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来看,更进一步反映了其时的厚葬风气。古代丧葬中最能反映现实世界和宗教信仰的莫过于随葬品,正如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言,凡“生前视为最贵重的物品,都随着死者而殉葬,以供他在冥世中继续使用。”晋江地域内出土的墓葬随葬了大量精美的器物,这些随葬品的组合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十分讲究高质量。其特征表现为:一是数量丰富,一般在30件左右,最多的达38件(1998年12月霞福村唐墓);二是种类繁多,以青瓷器和陶器为主,每座墓葬都有发现,此外,一些制作精细、技术精湛,在福建地区较为罕见的玉石器、青铜器等器物,如滑石猪、料珠、青铜鐎斗等也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其中随葬的青瓷器,以饮食生活器皿(碗、罐、钵、壶)为基础,不断增加日用生活杂器,从卫生用具(熏炉、虎子、唾壶)到照明器皿(烛台、灯盏、灯架),从文房用具(水盂、砚台)到模拟厨灶明器,无所不备。如此丰富多彩工艺精湛的青瓷实用器和明器及其他精致的随葬品,就是为墓主死后生活所作的精心安排,希望他(她)死后在冥世中也能过着如生前一般的奢侈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的厚葬风气。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以来晋江社会文化经济的繁荣景象,封建地主阶级安居乐业、生活奢侈,门阀士族等级观念森严,士大夫追求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附庸风雅的社会现实生活。
唐代后期,朝政昏暗,政局动荡不安,福建地方也陷入骚动状态。政治局势的变化,破坏了以往的正常生活秩序,埋葬制度起了很大变化,墓葬的形制结构中,出现与中原地区类似的腰坑,随葬品的数量急剧减少,除日常用具壶、罐、碗外,南朝以来的日用生活杂器基本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由中原地区引进的陶俑制度。⒁随葬品数量的减少是否说明晚唐晋江地域内厚葬风气随之转变呢?回答是否定的,其时晋江地域内厚葬风气仍然盛行。因为,作为古代用于丧葬的随葬明器─俑,在其时的墓葬中大量出现。俑属于明器,系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特殊品,即人殉的模拟品。它的产生是灵魂不灭、厚葬观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俑的流行又密切地反映了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意识、社会习俗、社会生活和社会形态。它是我国丧葬观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⒂唐代是继汉代之后我国古代用俑的第三个高峰期,俑作为这一时期墓中的主要随葬品大量流行,而且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质量高超。1999年11月在霞福村清理的一座晚唐墓出土了大量的官吏俑、仕女俑、羊、骆驼等动物俑群,虽然残缺不全,但其规模和数量仍可见一斑。这些俑,一方面是该墓墓主人生前奢侈生活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是唐代厚葬之风的体现,也是墓主人对进入冥世以后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同时,这些俑制作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物形象则造型逼真,颇具特色。随葬俑群如此精工制作耗工耗财,墓内随葬品之丰盛也可想而知了。因此说,晚唐时期晋江地域内的埋葬习俗仍是厚葬成风。
总之,通过对晋江地域内出土的这38座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的分析,可以看出晋江出土的这些墓葬,虽相距近500年,却是一脉相承的,其间的变化大体上反映了晋江地区乃至福建地区南朝至隋唐时期在丧葬习俗上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上三点并不能涵概南朝隋唐时期晋江地域内丧葬习俗的所有特征,它们只不过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罢了。
郑盛阳《武夷山悬棺葬文化特点及其历史地位》,《福建文博》1998年第1期第60页。
⑵指现晋江市辖区(不包括1988年从原晋江县析出的石狮市),下同。
⑶见晋江市博物馆《池店平原南朝隋唐墓葬清理简报》、《霞福南朝墓清理简报》,《福建文博·晋江文物专辑》,2000年第1期;《晋江市志》卷三十六《文物》第页,晋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年3月第1版。
⑷⑸⑺⑾⒂陆建松著《魂归何处--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第38、170、43、86、23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1版。
⑹棺椁是埋葬死者的葬具。在中国古代棺和椁是不同的,“棺”是殓尸的用具;“椁”是套在棺外面的或绕棺四周的匣子。棺椁都是埋葬死者最接近死者的用具,用以盛尸。同⑷第181页。
⑻⑼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第二册第82页,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苏维真《闽南隋唐墓葬与其制瓷业》,《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第1版。
⑿朱维干《福建史稿》上册第130-13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
⒀墓葬的规模,全长7.5米以上的为大型墓,全长2-7.5米的为中小型墓。见叶文程&
林忠干著《福建陶瓷》第13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1版。
⒁同⒀第158页。
中国泉州学研究网站由泉州网制作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泉州学&&&&通用网址:泉州学
通讯处:泉州学研究所&&&&&邮政编码:362000
地址:中国福建泉州市庄府巷市委大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元0年是什么朝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