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电影《星际穿越和三体》和《三体》中一些相似的概念

刚刚看完。和一位女伴。去看电影之前,上美团团购,我去,怎么都余票紧张。选座购票,全满。受不了,忽然发现旁边一个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一看,嘿,人不多,要不看这个吧。但是女伴说,不。不看。为什么呢,因为我之前的一位影院经理发了个状态,电子屏上显示的是 妈的加斯加的企鹅。所以我找影院,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挤的影院,等了一个半小时,开始看电影,interstellar。作为一个电影迷,尤其是诺兰粉,从烂番茄的中评到imdb的高分,再到知乎上的溢美之词,差不多功课是做足了。预期也没有那么高,所以整个观影过程还是令我满意的。因为电影能够使我心情振奋,特别是配乐。但是我的女伴就是一般观众的代表。她不是诺兰粉,对电影也没有特别的热爱,所以,她在前半段的时候打了个盹。然后在黑洞那里的时候,问我,哎,怎么他们一回来,这边就过去了二十三年啊?我只好跟她解释,嗯,那边一个星球上一小时等于空间站上的七年········最后,除了电影院,她开心的笑着说,哎,看这个电影太费脑筋了,好像睡觉。而且有点审美疲劳。前两天看了个什么护卫队·······银河护卫队对,看了银河护卫队,还有超体,还有移动迷宫,真的是审美疲劳了······我说,哎,这个是复杂了点,要不我推荐你看个简单的,环形使者,或者看看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她说,艾玛,最近我再也不看科幻片了。我还是要看看单身男女这样的国产狗血片。真的是受不了了······我说,那不太好啊,明年更多的科幻片就要来啦,首先是妇联系列,然后DC家的超人大战蝙蝠侠还有他们家的闪电侠什么的·······她说,放过我吧,我这种水平就适合看看国产狗血片,我还是看那种换换口味吧········于是,关于这个电影的讨论结束。我们开始讨论她崴的脚好了没有。
应该听听前NASA宇航员是怎么评价星际穿越的!在Quora看到了他的回答,我就当个搬运工转过来顺便翻译一下。。注明出处应该不算侵权啥的吧,原文地址:“几天之前,我们在SpaceX的几个哥们儿下午没上班,跑去看了Christopher Nolan的《星际穿越》。简直碉堡了。不过嘛我们不常出门,所以也许就算我们去看《鸳鸯侠盗》也会觉得很不错。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享受这部电影,但的确有几个我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演员。真的有必要每次都要找Matthew McConaughey, Anne Hathaway, George Clooney, Sandra Bullock, Tom Hanks, and Kevin Bacon这一类高大的演员来演这种有宇航员的电影吗?我只有165好吗!?什么时候才能找Paul Giamatti, Wallace Shawn这一类人来演这种太空动作冒险大片!?就一次也行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小瑕疵(剧透警报!)。例如,像NASA这样大的政府官僚机构开个会是不可能十几个人都不到的。还有就是,和其他许多电影一样宇宙船都通过旋转来人工制造重力,以Endurance号的半径是远远不够大到可以产生不让人恶心的类地球重力的。最后,如果存在某个高级文明可以牛逼到创造一个书架的四维立方体,为啥不在里面放一个白板呢?的确用乱飞的书,乱跳的手表还有二进制排列的沙子会更有戏剧性,但是去解释一个全新的重力理论如果能写下公式和画出图标的话会比一堆看起来随机的二进制容易很多。但星际穿越的确有很多处理得当的地方。所有的视觉特效都非常精确(至少我在加州理工的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太空船上的硬件设备非常有意思。那个装人类后代胚胎的大冷冻器看起来就和国际空间站上的那个一模一样(只不过我们没往里面放用来繁衍一个行星的基因材料,也许这是个好主意不过)。Endurance号上的那个半球形的窗户看着也和国际空间站的那个半圆顶窗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就是,爱的确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我也注意到Cooper非常频繁的手动操纵飞船。现在的趋势是所有操作都要尽可能的自动化,Cooper却似乎每隔5分钟就要握着操纵杆手动控制。这似乎象征着这个角色强烈的想要操纵自己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欲望。《星际穿越》强烈的表达了我们美国式的自由意志: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可以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与这种自由随之而来的就是沉重的责任和负担。Professor Brand倔强的想让人类走上他所想的未来,无谓的努力,惨烈的失败。但这种自由意志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精髓,那些探索者,先驱,通过才华,坚韧和决心面对挑战最终拯救一切,这就是Cooper。其他文化也许更宣扬集体荣耀,或者顺应天命,我们不一样。我们接受选择带来的负担,和奖励。这种精神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特性,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在面对更遥远的太空时激励我们和Cooper的下一代!当然星际穿越的另一个大主题就是父亲和孩子的亲情。这一部分我也找到许多可以共鸣的地方。不久之前,我去做了一次演讲,回家时还穿着我那蓝色的宇航员服。晚上我在哄我那4岁的儿子睡觉时,他看着我,问我是不是刚又上了一次太空。我跟他说没有,他又接着问:那,你是不是很快又要去呢?你不去我就不去,我真诚的回答道。那一瞬间我看到放松和满足闪现在他脸上,但很快又被皱眉和揪心所取代:但是我没有宇航服啊,怎么办呢?我很爱他,如果是为了救他,就算是黑洞我也会义无反顾的进去。”
诺兰为什么选马修事实上,诺兰并不是在今年摘得最佳男主才选择的马修。马修在访谈里说道试镜的细节,当时他走进诺兰的办公室交谈了近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讨论的内容全是围绕家庭与孩子,跟电影毫无关系——这反而正是《星际穿越》的内核。69年生的马修与70年生的诺兰处于同样的年龄段,同样身为人父,有着完整的家庭。时代周刊在文章的配图标注道:Nolan and McConaughey
humanize copper as a father first, an adventurer second.(诺兰与马修共识道主角Copper首先是个父亲,其次才是探险者。)家庭与责任,父亲与女儿的从属关系让这两个在好莱坞多年的男人达成共识,这是一个亲情为先,科幻其后的故事——而正是这一点,也成了《星际穿越》无法达到更高视野的科幻片关键原因。或许诺兰早知这一点,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他一直和记者强调《星际穿越》中家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穿越星系的部分---它核心要表达的东西,是在空间时间连续被重塑的过程中家人的分离。诺兰坦言道:“这个故事对我来说,讲的就是父亲的故事,别的什么都不是。有孩子以后,你对时间和时间流逝的感觉肯定会变化。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时刻相随。” 他身兼制片人的妻子艾玛说:“过去他做电影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自己想看那些电影,现在他想做电影和孩子们一起看。”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在《星际穿越》立项的时候,诺兰命名其为“致Flora的信”(Flora是他的女儿),因为电影拍摄导致长时间无法陪伴孩子,诺兰坦诚心里对他们十分愧疚:“离开的时候越是悲伤,就越说明你对他们的爱。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其实是关于成为父亲的意义。你生命的意义在你面前流逝,你的孩子在你的眼前成长。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这部非凡的电影就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讲述这一点。在时间之中生活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最大谜团。” 这样一来,关于为什么诺兰在近三个小时中频繁地给马修特写让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大飙演技,让安妮·海瑟薇发表关于“爱是时空之外的另一维度”的演说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是一部family film,是诺兰对父亲过世的缅怀,以及对子女的情感载体,至于科幻的部分,不过是一件华裳而不是核心。Kip Throne的加入和全道具模拟则是源于诺兰承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严谨,而非他对物理学的兴趣---文学出身的诺兰很坦诚:“我对物理学并不感兴趣,有科学家帮我呈现细节。”另一方面,1997年马修麦康纳曾出演的《超时空接触》(Contact)与如今的《星际穿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科幻电影,虫洞穿越,高维生命介入,马修十七年前在《超时空接触》里扮演英俊神父,而今是个末日宇航员,或许诺兰早已考量过这一点。配乐师 Hans Zimmer的翻身Hans Zimmer在好莱坞是个争议很大的电影配乐师,毁誉参半。他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他配过乐的电影很多人应该看过:《狮子王》《埃及王子》《黑鹰堕落》《加勒比海盗》《珍珠港》《黑暗骑士三部曲》《盗梦空间》(近十年更是成了诺兰的御用)喜欢他的人非常欣赏他的管弦乐合成作曲方式,贴合剧情发展,恢弘大气,助力情绪渲染。抵触他的人总是对他非师承古典,采用电子合成技术去展现“交响”的方式鄙夷,认为其是门外汉。但无疑在数字时代,Hans是开拓了一个前人未有走过的路程。之所以说《星际穿越》是Hans的翻身仗,是因为近年来Hans的曲风越来越相似,千篇一律的铜管与弦乐齐鸣,虽说好莱坞配乐给人大体的印象就是交响化为主导,但Hans显然已经有点像一个罐头生产机,乍一听恢弘大气,势不可挡,但却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配乐已经进入瓶颈状态——这也正是他非科班出身没有系统乐理基础所导致的阻碍。而《星际穿越》里,Hans选择用管风琴。从玉米地的镜头开始,管风琴渐入。让人很是惊喜,以为这只是Hans的小尝试,未曾想到至此管风琴将主导整部电影。从地球到虫洞,从外太空至归途,都由这架有了90多年历史的伦敦教堂里的管风琴搭配。Hans的转变,也正是由诺兰引导。Hans回溯一开始诺兰并没有给他剧本,而是让他做了一件当时看来非常无法理解的事情:"before I began, last January, Chris said to me, 'Hans, I will write one page of text for you. And you will give me just one day. Just write whatever comes to you from this one single page,'"It (the page) wasn't about the film," Zimmer told GQ. " ... In a peculiar way, what Chris wrote down that day, and what he wanted from me, had more to do with my story than the plot of the movie. He knows how to get under my skin. That's the game we play." (在我开始之前,今年一月份,克里斯跟我说,‘Hans,我会写一页纸给你,然后你用一天时间还给我,上面写下你在这张纸上的任何想法’这张纸跟电影毫无关系,确切地说,克里斯那天写给我并且想从我这里得到的,更多的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这部电影,他知道如何挖掘我的内心,这就是我们的游戏。”)这是诺兰的电影,也是Hans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次他不再是”配“乐,而是从自身挖掘的音律——来自Hans自己的故事,与星空遥相映衬。在影片渐进高潮的危机平行剪辑当中,管风琴像极了Cooper身为人父渴望归途的号角;Cooper进入五维空间开始干涉三维时空时,正是管风琴的音律架起另一座冲破时空束缚的桥梁,将父亲与女儿重新联系在一起,以听觉的方式将观众代入视觉以外的感观层面。第五元素第五元素的概念,来自于吕克贝松的同名科幻电影——指代“爱”。而正是这Cooper对女儿的“爱”这一驱动力,才有了如此因果循环,让故事首尾呼应;展开来说,同样身为人父,在光影之中来回穿梭的诺兰和马修借用这样一个故事,用导和演的方式表现了他们对子女和家庭的情感——这样的”爱“,似乎借用但丁《神曲》天堂篇的结尾十分应景:"But yet the will roll'd onward, like a wheel in even motion, by the love impell'd, that moves the sun in heaven and all the stars." ( 那爱将意志转动,如车轮被均匀推动。正是爱,转动了太阳和群星。)但也正因为过度着墨于亲情这一关系,不能让《星际穿越》走得更加深远一些。这部片子只能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在观众理解的极限之内,无法借助如此瑰丽幻想而启发至思考更为严肃的问题,尽管有高纬生命的介入和引导,事关整个人类群体的拯救与存亡,但这部科幻与它的前辈们(《2001太空漫游》《超时空接触》《第三类接触》)总显得少了些什么,而个关键点的缺失直到我看见了友邻Peter的短评才恍然大悟:“严格说,这不是一部太空电影,太空片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能打破伦理视角,而从超越维度(宇宙论,宗教)重新把握人类社会。而诺兰的努力,则更近于用物理学之外的盲点,拔高人伦价值。这个观点借电影视听效果获得了情感上的保证,但也牺牲了形而上的深度。”诺兰努力让整个故事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却也牺牲了更加深远的人文深度。科幻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故事的无限可能性及超越时代的视野。而《星际穿越》始终被架设于父女情小前提内,诺兰似乎有意忽略了更大的议题。相比之下,同样讲述科幻设定之下的父女深情,《超时空接触》对人类视角的归纳反思和宇宙文明类型的猜测是《星际穿越》所不能及的。即便如此,能在这个商业爆炸的年代看见诺兰坚持道具模拟,坚持70mm的胶片及2D格式,会庆幸还有这么传统的人,在跟数字世界做抗衡。但事关”情怀“,难免有股酸味——就像过度渲染”爱“的概念,会让人觉得泛滥,而看电影本身就是比较娱乐轻松的事情,各有喜好,仁者见仁。1968年的斯坦利·库布里克有阿瑟·克拉克的小说同步护航,而如今的诺兰有Kip Throne的论文齐飞。相隔46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化,正是诺兰与库布里克在时空之中的差距,也是护航者Kip与克拉克所代表的科学与科学幻想的差异---引领文明最前端的火炬不但是科学技术,同样也是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回到电影对星空想象的伊始,乔治·梅里埃在1902年完成《月球旅行记》,不知不觉中电影已经帮助人类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对宇宙的向往与好奇。&&&新闻热线:021-
《三体》作者谈《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原标题:《三体》作者谈《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对于内地众多科幻迷而言,《三体》是绝对的神作,作者刘慈欣也被奉为“大师”,等了这么多年,终于传来《三体》电影版启动的确定消息。但是,这似乎跟刘慈欣一点关系都没有,多年前他就已经将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卖了出去,在那个时候,科幻小说是“有人要就赶快送出去”,即使他不肯说出准确价格,也能够得知必定是“贱卖”了。同样,刘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四年前已被宁浩拿走,价格比较低。
  《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国产科幻片效果不好很正常
  眼下,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星际穿越》正在热映中,此前,刘慈欣就曾对媒体说过,《星际穿越》有好多地方都没有看懂,但整体上创意还不够,“这个片子是近年来比较优秀的电影,它用的那种科幻创意还是科幻小说里比较常见的,但是在科幻电影里不常出现,比如黑洞,它不是一部创意很新的科幻电影。”
  在刘慈欣眼中,《星际穿越》还不能与《2001太空漫游》相比,但对于美国科幻片的水准,他很是佩服,也直言内地科幻片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成本的科幻片,国内的经验非常少,美国已经发展了近百年,我们总得有一个开始,现在这种全球合作的情况下,我们会借助特技,创意还是主要的。电影的创意需要很密集,不光是故事,小说里说一架宇宙飞船飞过去了,就一句话而已,电影里不行,这个宇宙飞船长什么样子呢?这些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总得开始嘛。”
  《三体》已经被游族影业拿走了改编权,近期就将召开发布会,最终的成品如何谁也不知道,不过刘慈欣倒也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后被人骂,“这个我很理解,不可能第一个科幻大片就能拍成《星际穿越》那样,要求太高了。”
  《三体》当年卖得很便宜
  如今科幻小说市场火爆
  内地电影市场愈加繁荣,热门小说都被各大公司抢购,各路IP开发得如火如荼,刘慈欣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除了《三体》,他的另一部小说《乡村教师》的电影改编权早已在四年就卖掉了,如今,宁浩正在筹备这部戏,刘慈欣也参与到剧本创作中去。
  刘慈欣很诚实,坦言《三体》和《乡村教师》卖得都很早,价格非常低。当时他也没有想到科幻电影市场会受到现在这样大的关注。目前,他的手里还剩下一些没有卖出去的小说,几家电影公司都在争相抢购,但他也直言“是否适合改编他们也能看得清,有些小说也不一定就适合改编”。
  目前,中影已经买走了刘慈欣的三部小说,分别是《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价格方面“有高有低”。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三体》作者谈《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日 16:51 来源:大连晚报
原标题:《三体》作者谈《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对于内地众多科幻迷而言,《三体》是绝对的神作,作者刘慈欣也被奉为“大师”,等了这么多年,终于传来《三体》电影版启动的确定消息。但是,这似乎跟刘慈欣一点关系都没有,多年前他就已经将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卖了出去,在那个时候,科幻小说是“有人要就赶快送出去”,即使他不肯说出准确价格,也能够得知必定是“贱卖”了。同样,刘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四年前已被宁浩拿走,价格比较低。
  《星际穿越》创意不够新颖
  国产科幻片效果不好很正常
  眼下,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星际穿越》正在热映中,此前,刘慈欣就曾对媒体说过,《星际穿越》有好多地方都没有看懂,但整体上创意还不够,“这个片子是近年来比较优秀的电影,它用的那种科幻创意还是科幻小说里比较常见的,但是在科幻电影里不常出现,比如黑洞,它不是一部创意很新的科幻电影。”
  在刘慈欣眼中,《星际穿越》还不能与《2001太空漫游》相比,但对于美国科幻片的水准,他很是佩服,也直言内地科幻片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成本的科幻片,国内的经验非常少,美国已经发展了近百年,我们总得有一个开始,现在这种全球合作的情况下,我们会借助特技,创意还是主要的。电影的创意需要很密集,不光是故事,小说里说一架宇宙飞船飞过去了,就一句话而已,电影里不行,这个宇宙飞船长什么样子呢?这些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总得开始嘛。”
  《三体》已经被游族影业拿走了改编权,近期就将召开发布会,最终的成品如何谁也不知道,不过刘慈欣倒也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后被人骂,“这个我很理解,不可能第一个科幻大片就能拍成《星际穿越》那样,要求太高了。”
  《三体》当年卖得很便宜
  如今科幻小说市场火爆
  内地电影市场愈加繁荣,热门小说都被各大公司抢购,各路IP开发得如火如荼,刘慈欣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除了《三体》,他的另一部小说《乡村教师》的电影改编权早已在四年就卖掉了,如今,宁浩正在筹备这部戏,刘慈欣也参与到剧本创作中去。
  刘慈欣很诚实,坦言《三体》和《乡村教师》卖得都很早,价格非常低。当时他也没有想到科幻电影市场会受到现在这样大的关注。目前,他的手里还剩下一些没有卖出去的小说,几家电影公司都在争相抢购,但他也直言“是否适合改编他们也能看得清,有些小说也不一定就适合改编”。
  目前,中影已经买走了刘慈欣的三部小说,分别是《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价格方面“有高有低”。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如何评价《星际穿越》中高维空间的呈现?
尽管黑洞中立方矩阵仍是三维的,但这是我见过的最严谨的电影中对高维空间展示和解释。关于具体解释,下面直接部分引用我的另一个回答:-----------最初版本的回答:把五维生物创造的四维超立方体实际上是三维的立方矩阵展现在二维屏幕上,诺兰够不容易的了,你还想怎样!-----------黑洞里到底是几维空间?如何展现的?正解:主角在黑洞中所处的是三维立方体矩阵,但不同于我们的三维世界的是:主角可在矩阵中不同时间的立方体穿梭,因此也可以叫做时空意义上的四维,即空间三维+时间一维,而并非空间上的四维。(我们所处的是空间三维+时间零维)关于四维到底是时空还是空间的争论看看这个吧我补上一句,如果高维生物真能在时间真能随意倒退改变,那我们早就能看到未来的生物了,因为他们会回来。所以四维指纯空间,而片中设定的三维+只能用引力干预的时间轴也不违背本条。展开:1.电影里导演想表达的是:进入黑洞后进入的是三维立方体,这个三维立方体是五维生物创造的,这是非常严谨不会犯错的说辞。这一点机器人的一句话加以证明“我遇到了五维生物,他们建立了这个三维立方体”,三维的说法是原字幕。我刷第二遍的时候才注意到,想必很多人在第一遍应该没有注意,误以为是五维空间了。2.我的理解:导演很想展现进入黑洞后是四维世界,因为呈现的是“超立方体”,而且有时间的流动,不同的立方空间就是不同的时间,所以我理解的是导演想表达四维,但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更何况,就算是在四维,男主也只能在三维空间中行动,无法在第四个轴上移动的,所以They就创造了便于男主行动的三维立方矩阵,而时间这个轴由于三维人类本来就无法移动,所以就做成了一个一个的可以互相穿梭的三维空间。你可以发现,男主进入立方矩阵后,只能三维移动,而进入一个立方体时,立方体内的时间流逝是正常速度,男主无法变速或者倒回,要换时间点只能空间移动到下一个立方体。超立方体 不等于 “超立方体” ,打了引号的是伪超立方体,下一点会解释。3.为什么是三维立方矩阵不是四维超立方体?心慌方2的立方矩阵(仅仅在片尾做了一段超立方体的特效,片中的表现不是很严谨,就不展开了)电影中的立方矩阵(以后有图了补上):相较于三维的矩阵,电影中的矩阵中每一个立方都是一个时间,主角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中用三维运动的方式进行穿梭,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四维时空,但就空间来说,是三维无疑。因为:电影中四维“超立方体”的呈现基本上和《心慌方》的“超立方体”表现形式差不多,仍旧是三维的立方矩阵,我想这就是机器人说是三维的原因了,因为作为一个三维世界的摄像机,去拍四维世界是无法通过现在的特效水准呈现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四维世界在三维的投影。真正的四维世界在三维的投影,有一段视频可以参考,是几个数学家演示的:上:
[Dimensions][03]四维空间[上]
/v_show/id_XNjc2OTI1OTY=.html
[Dimensions][04]四维空间[下]
/v_show/id_XNjc2OTI2MTY=.html
相关问题:为什么掉进黑洞就进了四维世界?答:如果你在二维世界的一张纸上,纸上有个洞,你跳进去了发生什么?当然是进入三维世界了。电影的黑洞设定和我们平时所学的有所区别,而片中黑叔叔也解释了这是一个“温和的”黑洞为什么五维生物能在黑洞里创造四维甚至三维空间?答:你作为三维生物是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在二维平面上画画?低维生物是无法看到并理解高维世界的,而高维生物可以对低维世界为所欲为,这个我们只能逆推脑补。赠言:这个影片的科学框架太庞大了,环环相扣几乎无懈可击,除了多看看影评和其他知乎答案外,建议多看几遍电影。我才刷第二遍,有些表达也不一定准,我会择时刷第三遍,到时候再补充。
从低维仰望高维,还停留在公式中,对具体场景的想象,只能是臆想。反正没有现实可以验证,那么无论如何臆想都不错,诺兰要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效果绝伦,第二符合逻辑。效果我觉得一般,没有被特别震撼到。但从我的知识水平(民科级)上看,逻辑是严密的。下面稍微细说一下逻辑:首先,第四维度不是简单的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影片中黑人科学家为男主科普虫洞的时候举了个非常好的例子,如同三维空间中可以将二维空间的平面折叠,将两个距离遥远的点连接在一起一样,四维空间可以对三维空间做同样的事情。其次,四维空间不能任意妄为。虽然第四维不是时间,但维度越高对时间的控制就越容易。根据狭义相对论,在三维空间中,运动可以延长和缩短时间。但不能让时间倒转。在四维空间,对时间的操作就更加简单和广泛,但还是不能改变历史进程。那这事儿就交给五维空间了吧!电影让男主直接跃迁到五维空间,诚意满满。第三,五维空间也不是万能的。无论处在第几维度,都要受到该维度的限制。比如我们在三维空间,想象面前的一张纸(所在的平面)中存在二维生命(不是细菌神马的,那是三维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化身这二维生命中的一员,出现在他们面前,和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生杀予夺?不能,你甚至进不到他们的世界中。面对二维空间,我们被“困”在三维空间里了。因此电影里男主在五维空间的无奈我们感同身受。第四,高维生命如何对低维空间施加影响。二维生命对其所在空间的物理量是懵懂的,正如我们也不知道在三维空间中的各种物理量的本质是什么。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质量引起的时空扭曲。从高纬度来折叠低纬度,正是改变了引力场。这就是为什么在五维空间的男主,动动手就可以改变三维空间的力场,从而引起各种古怪事件的发生。更厉害的是,电影里面男主拨动的是“弦”。科学情怀啊这是。
还是挺出色的!电影能这样形象的表达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很难想象高维空间是什么样子,就像二维平面人没有办法想象三维立体一样。对于二维人来说,他们只能看到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的投影,那就是一系列平面的叠加变化,就像大脑的MRI图像或等高线地图一样。所以我们在三维空间也只能看到高维物体的投影。网上有超立方体的图,号称是四维空间“立方”体的投影,大家可以google 一下看(这里我忽略时间的维度)。虽然无法想象高维空间,但是人类仍然可以很容易地用数学这一强大无比的工具在四五六乃至n维空间里玩。现代物理最玄的弦理论声称只要用10维空间就可以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当然这种涉及到普朗克数量级的试验证实恐怕相当长(永远)时间内都无法实现。不过多维理论依然是最有意思的理论,试想如果你存在于高一个维度的世界是怎样一种神的存在。俯视低维度众生云云一目了然。你可以画一个圈把二维人莫名其妙地困住,可以对他的身体心理了如指掌,可以把他揭离二维世界的家(进入三维)然后扔到二维世界的另一头,可以卷曲他的时空并且输送他们永远不知到从哪里来的信息。有了高维,很多神迹和所谓超自然现象都可以解释了。建议阅读加来道雄的书----------11/13/2014 增加以下内容:记得大学时第一次看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时,顿感天崩地裂、醍醐灌顶、眼珠子都掉了,怎么有这么牛到极致如启示录一般的科学理论,差点要我放弃专业投师理论物理了。高维空间的智慧生命简直可以解释一切超自然的现象。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深入的了解,个人感觉10维(或11维)空间的弦理论太过于“完美”。整个宇宙真可以被这么简单优美的理论统一解释吗?是不是那些理论物理学家过于钟爱爱因斯坦的“简单优美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数学游戏呢?我是实验派,实验做多了老觉得很多做理论模拟的太扯淡(个人歧视,不要见怪)。他们老观望着我们做出什么实验结果再进行“修正拟和”他们的模型,总之就算你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他们都能给你拟和得你好。而需要他们理论计算去指导实验、预测结果时,总是一堆鸡毛。实验做出来了,他们才恍然大悟,ahha,我们少放了一个参数/常数,你看,这样一修正就差不多了。。。看来像爱大爷这样的大牛还是不世出的啊。弦理论在低能下的实验,LHC正在做,希望真能找到点什么,否则动辄就10的二三十次方的高能实验恐怕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实现了。
注意,终究是有剧透的。另外,怕剧透也别手贱翻评论...11月19日 二刷后修正一些东西—— —— —— —— —— —— —— —— —— —— —— —— —— —— —— —— —— —— 纠正:影片中男主角所在的空间并非五维空间,而是五维空间的生物创造的三维空间。(录了字幕,网速卡,晚点上图)情况是这样的,塔斯和男主角一块进入了黑洞,塔斯声称它掉进了五维空间里(图1),并告知男主角他处在三维空间里。“他们”(高维生命)在五维空间里造了男主角所在的三维空间(图2、3)。(以下是与男主角一起掉入黑洞的机器人塔斯的三句话)112233也就是说,其实男主角在的空间不是五维空间。而且三维生物可以到达五维空间,再全身而退,也是奇怪...所以,可以有的解释是:高维度生物把掉入黑洞的男主角弄到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是三维空间,但是高维度的生物在这个“房间”里做了一些类似全息投影的装置,男主角通过观测这些由高维度生物投影出来的影像(也就是男主角看见了自己的房间和自己与女儿),体验到了高维度生物观测四维空间时的视觉体验,于是男主角开始与这些影像做互动(推落书架上的书,留下摩斯密码等等),而男主角的这些行为,由高维度生物通过某种方式亲自去完成。就好比男主角用身体在操作一个可以观测、影响四维空间的软件,软件接收到男主角的操作行为,再通过某种硬件(高维生物的科技手段)把信息传递到过去。这是影片关于片末的空间的描述以及个人的一些猜测。
主人公通过女儿书柜后的三维空间影响低维度空间,做到传递信息,教女儿引力的公式。简单的说,那个空间的结构设计成类似“镜中镜”世界,是为了便于主人公观测、和影响四维度空间里,前前后后的每一帧。要说如何评价电影里那段“书柜后的空间”所呈现的视觉效果的话,可以说下“在影视作品里,如何从视觉上描述高维空间?”。——————有人说《2001太空漫游》的最后,库布里克用一个巴洛克式装修的房间+颇有未来感的地板,以及主人公看见衰老的自己来表现高维度空间。据说,小说里并没有提到这个房间是高维空间,但是库布里克让男主角在这个房间里看见自己的衰老的过程,这个现象视乎不是四维空间能看见的。(当然你诺是硬说是外星人让男主角看见的幻想我也没办法..)————————————类似的例子还有《超时空接触》里的最后,高阶文明与主人公接触时,以主人公记忆中的画面,搭建了一个异色的彭萨科拉海滩,作为接触的空间。有人说这个也不是高维空间,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但是如果外星人与人类接触时,不以本体出现,而是化为主人公父亲的相貌接触人类,还需要制造一个三(或四)维的空间,那能不能猜测他是来自高维度的生物?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是想说物理学上还没有得描述的空间在电影里该怎么呈现。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是想说物理学上还没有得描述的空间在电影里该怎么呈现。这样的手法基本上是写意的,因为没有人知道高维度空间里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可以按照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去设计这个环境。以上这些环境的设计,都是过去的作品“填充”那个我们不知道长什么模样的空间所用的手法。其实你看,小说可以直接叙事,不用具体描写环境,而电影里,视觉是优先级的,机位、景别不停切,环境只能乖乖地、完完整整地的设计完,否则没法继续叙事。星际穿越里这个模拟高维空间的三维空间的也是需要通过特效来表达的,但因为整部片子的前面部分的设定一直很硬朗,以至于没法用像上面两部那样写意的手法。因此,在星际穿越里,片尾的那个空间的视效也基于比较硬朗理念来设计的。乍一看,星际穿越里的那个“高维度空”间显得十分异常和混乱,但清楚了我举个例子就好懂了。 我们假设,影片书柜后那个类似隧道的空间就像一条条胶片,胶片的每个格子都连着书柜和书房,每条胶片可能是一个事件,胶片上的每一帧可能是事件的每一秒。如图...(随便画的,但愿能帮助理解...)如图...(随便画的,但愿能帮助理解...)主人公上下左右不同移动去寻找他要的那一帧画面,并且传达信息,因此有了片子开头的女儿房间里的幽灵事件。前面说过,空间的结构类似我们在“镜中镜”里看见的画面,这可能是诺兰喜欢的效果,盗梦空间也用过类似的手法,但这部片中用这样的“镜中镜”来当男主角所在的那个三维空间的结构,也可解释是为了方便主人公移动,寻找关键事件,反正倆样都说得通。而在特效细节上,诺兰让空间里的一些细节呈现“线状”。这种效果类似与电脑卡屏,导致某层像素不断向上复制的感觉。我做了个类似的效果。原图↑原图↑模拟影片中的效果↑模拟影片中的效果↑为什么是呈现出这样“线性”的效果呢?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有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主宰时间的神,能看见每个人一生的每一个动作,那所有人在他眼里就像一条很长虫子。也就是说物体移动的每一帧,这个神都可以观察到。那在视觉上,将得到的是类似以下这个视频的效果。这个是OK GO乐队的一个MV,我很喜欢拿这个mv和别人解释高维度生命眼里,低维度生命是什么“模样”的。
OK Go - WTF? - Official Video
/v_show/id_XNjMyNjY5MzA0.html
电影里男主角最后所在的“模拟五维空间的三维空间”细节效果是就是做出类似上面这个例子的视觉效果,这个特效的原理是假设四维以上的空间可以观测到三维物体的运动的轨迹,为了弥补环境细节上的美术,所有用了这个效果。拿2001、超时空接触对比星际穿越就可以发现,诺兰的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是顺着物理学的一些描述去做的。—— —— —— —— —— —— —— —— —— —— —— —— —— —— —— —— —— —— 额,关于那个“线性效果”我突然想到,也有另一种可能(脑洞超大系列)。我们假设...每个书柜后都是一个空间,书柜1后就是空间1,书柜200就是空间200,空间1到200,有200帧画面,都是每个画面变化不大,于是系统(剧情里的高阶人类)为了节省主角时间...压缩了其中198个画面,于是书柜1到200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是被压缩的上百个画面,自然的,会有些线性的效果留在这个间隔上...
昨晚刚看完电影,还与朋友争论过这个问题。我认为高维空间在这部电影中的呈现,合情合理,并且运用了观众认知范围中所能接受的一种表现手法。前面都是铺垫,结论与重点位于倒数第二段。首先简单说一下维度的概念。零维是点,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空间,这些都非常好理解,因为这是人类生存并且能够自主选择方向的维度,比如你在一栋大楼里,可以任意选择前行或后退、左拐或右拐、上楼梯或下楼梯。而人类却又确是能接触到第四维的,只不过不能以个人意志来选择罢了,这第四维便是时间。人处在时间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没有任何方式能够快进或倒带。这时想象你处在一列没有窗户的列车上,你所处的车厢便是一个三维空间,列车的轨道,不妨想作第四维——时间。本来你并没有权利决定列车行走的方向,可是你临时起意,冲到驾驶室把车给劫了,这么一来,你便能在这第四维度里前行后退,自由行驶了。当你站在驾驶室,第一次能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你惊奇地发现,原来你的左边右边,都是与你齐头并进的列车。左边的列车驾驶室里,也有一个你,可正被乘警死死按在墙上,右边的列车驾驶室,则是一片宁静,驾驶员正专心致志地驾着车。事实上,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列与你平行的列车,每列车上都有一个你,在同一时刻经历着不同的遭遇,这便是第五维度。把上述每一列列车无限放大,都是一个宇宙。在电影中,一直含糊不清的“They”,就是一种存在于五维空间中的生命,更确切地说,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存在于五维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就好像我们在三维空间中那样。刚才那列车的比喻,实则只到了能任意选择第四维度的方向,和存在于第五纬度的境界(就像人能任意选择第三维度的方向,同时存在于第四维度)。要是这时候,每列列车上的你,忽然有了某种特异功能,都心灵相通了,每一个躯壳,都受一个终端控制,思想能在每一列并驾齐驱的列车上的躯壳间自由切换,这时候便到达“They”的境界了。言归正传,电影中高维空间的呈现,是五维空间中的生命体“They”,为了拯救地球人,为Cooper把时间这个维度具象化而创造的一个世界。可是人类受自身肉体和意识的限制(因为Cooper并没有进化成更高级的生命),能够认知接受,并自主选择的,毕竟只有三个维度而已。具象了时间这个维度,那必然就会抽象一个原有的具象维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立方体,一维的线构成了二维的面,二维的面构成了三维的空间,三维空间的变迁,构成了四维的时间。现在我们来假设,由二维的面构成的,不再是空间了,而是时间,即是把一般情况下的空间替换成了时间,时间变成了人类能够自主选择的第三个维度,而空间变成了不受控制的一个维度。于是,Cooper能够自由穿梭于Murphy房间的任意一个时间点,却无法再自由穿梭在空间中,他依旧能够看到一维的线和二维的面,即这个房间的每一个画面切片,可是却没有一条路能够走出Murphy的房间。这似乎是一个生活在三维空间中的生命体,能够控制第四维度的最好,也是最合乎情理的呈现方式了。
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价,我试着来做下理论物理专业的角度的看法。灰常棒!为什么呢?第五维的概念是卡鲁扎在1921年(实际做的时间是1919年)提出来的Kaluza-Klein Compactification(卡鲁扎克莱因紧化)。为什么有克莱因的事呢,因为1926年克莱因给出了量子化解释。注意这两个时间,1919年的时候,量子力学还没有真正诞生(普朗克与爱因斯坦并未给出量子化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表述)。1926年的时候,薛定谔方程刚出来。因此第五维的概念的图像呈现(背后有数学公式基础)实际上可以与量子化无关,因此电影可以在宏观上做出效果。(当然与“实际上的”物理理论是有出入的。但为了视觉效果,还是可以忽略真实吧,思想呈现就好。)现在就来讲讲什么是卡鲁扎克莱因紧化。我们通常的世界是三维的空间加一维时间(你们说不对的可以暂时退下了,不用洛伦兹群来解释这个都是在耍流氓)。用广义相对论的语言,我们可以写成一个间隔表达式(这是名词,只是知道名词就好)。当我们引入一个第五维的参数时,只要其满足圆(circle)的产生作用(又是一个名词,记住是圆就好),那么这个间隔表达式可以包含麦克斯韦方程。伟大吧,这是物理学的统一思想,引入了一个第五维,也就是将四维时空紧化在一个圆上,我们可以统一广义相对论与电磁理论。当时人们认为这个理论挺好,但是不能满足一些量子世界的观测,因为因为量子世界不仅有电磁作用,还有强作用与弱作用。。。嗯,基本上理论说完了。那怎么呈现一个四维时空紧化在一个圆上呢。这部影片的视觉效果极大呈现了这种理论。首先是三维空间在时间拉长效应中的长度拉长。然后就是紧化在圆上咯!我们想象一个圆(半径R),实际上可以在数学(拓扑)上等价与一根首尾相接的长度为的线段。然后直线就是这些线段组成的一个无线长的线,每段长度为。然后扩展到三维立方体,就是这部影片给出的视觉效果!这是我能用的最通俗的写法了。=乱讲分割线=这部影片里面的gravitational anomaly的梗竟然没人吐槽。。。50年前是这个理论(1982),那么可以推断故事发生在2032年。但是吧这个有歧义【gravity anomaly】不等于【gravitational anomaly】。。。。。算了,不精确吐槽了。再有,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陈奕迅的《明年今日》,哭得稀里哗啦的。。。
你们都不看剧情的吗,塔斯说这是五维生物制造出来方便主角理解到第四维的三维空间,勉强算3.5维。但是视觉效果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可贵的尝试。--------------------------------有同学指出原话是说“这是五维生物制造出来方便主角理解到第五维的四维空间”,我回头二刷的时候再仔细看下。我个人的理解是人在高维空间的时候是不会保持人的形态的,所以主角当时存在的空间依然是三维空间,只是具有了部分操作第四维(时间)的功能,因此勉强算作3.5维。而且该片把时间算成第四维,我身为一个文科生——对维度概念仅停留在《三体3:死神永生》的级别——觉得是有争议的。
二刷完毕,如果翻译无误的话,影片中库珀进入的是“以三维人能理解的方式制造的一个以三维方式呈现部分五维概念的超立方体”,和真正的五维是两码事,所以只要观众和库珀看懂了,五维人就成功啦。不过看大家讨论还是很有意思。
如何评价,感觉很亲切~This story is not end yet…This story is not end yet…
跌入奇点之后就是诺兰兄弟的脑洞了。由于奇点是未知的,他们可以随便想,索恩说只要不拍地狱和撒旦就行了。这俩兄弟弄出来一个超立方体。这个超立方体,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谜团。我也没有想明白。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一个真实的高维时空在我们宇宙的切面;第二,这是未来人类为马修做的一个操作系统,正如同你的数据在硬盘并不是存放在一个文件夹之内的一个文件夹,只是为了便于你操作而画出来文件夹一样,这玩意也是便于马修操作引力造出来的。总之未来的人类在奇点里放了一个超立方体。按照弟弟的说法,超立方体使得马修从我们的宇宙中抽离出来了,就像把一个立方体放在二维的平面上,一个二维的小人进入了这个立方体,随着这个立方体的运动,他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但是由于他是一个二维的人,他看不到更高的维度,只能看到更高维度在地位的切面,例如,他看到无穷多的平面,正如马修看到无穷的空间。超宇宙和我们宇宙的不同在于,由于时空的扭曲,超宇宙运动一段路程远远小于我们,所以在没有超光速的情况下,超立方体带着马修回到了地球,并对接到马修女儿的卧室。然而这个卧室呈现给马修的,是无穷的空间。假设你是二维的马修,你被超立方体带来了二维女儿的房间,你看到的女儿的房间仍然是二维的,只不过你可以上下移动了,所以你会看到无穷个二维的女儿的房间,假设时空是三维的,那么就有无穷个女儿的房间沿着z轴排列,从而组成这个立方体,这个z轴,就是时间轴。超立方体也是这样,不同的是,这时候切面不是二维的,而是一个三维空间,无穷的三维空间组成了一个立体像棋盘,里边有无数纵横交错的三维长条。这些长条是一个立方体不断向六个方向延伸形成的,这个延伸就是时间,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长条状的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相交的话,就组成了四面墙,再和第三个垂直于这两个长方体的长方体相交,就组成了六面樯,这六面樯的小房间,就是马修所在的地方。注意,长方体以真实时间的速度运动,也就是对于马修来说,当他凝视一面墙,那面墙所代表的空间不断被下一秒所代表的空间替代,对于马修来说,他就可以看到一个运动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时间流逝和真实的世界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这里是下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替代上一个时间点的立方体。时间在这里实体化了。按照诺兰法则,马修无法突破这个实体化的维度,不能回到过去,光也不能。但是马修发现他努力拍墙面,樯对面的书会掉落。是因为他改变了物体的时间线。一个时间线就是连接物体所有事件的线,把一个点在时间上的轨迹连接起来是一个时间线,把世界上所有点的时间轨迹连接起来就有无数条时间线,于是就有整个世界的时间线。马修拍掉书的机理是:马修改变了书的时间线,于是改变了下一个要到来的立方体内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个立方体到来,于是在马修看来,正是他拍掉了书。马修之所以能够改变时间线,是因为引力波的存在,从人类到光都无法通过时间维度逆向而行,但是引力波可以。于是马修通过改变手表(本年度最佳植入广告,可惜太贵了买不起)指针的频率传递数据,女儿终于找到了函数的真正形式。这个时候马修就被送到了土星轨道。按照电影的设定,超立方体的时间是不被减缓的。因此最后所有的时间减缓都在逃脱黑洞时产生,因此马修进入土星已经是好几十年后了,安妮海瑟薇其实也刚刚登陆。然而这里有一个非常费解的问题:马修是如何被送回来的?为什么他送回来的时候会和过去的飞船相交,然而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未来?虽然这个桥段非常有诗意,但是。。。。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马修仍然被超立方体送到土星轨道,只不过送的时候不小心穿了一下虫洞,由于超立方体能够把时空分解成沿时间延伸的无数空间,在碰到虫洞的时候,也把他周围的时空分解了,所以未来的马修在未来超立方体分解未来的虫洞时,看到了过去他们飞船在过去虫洞飞行的像。
上升到高维空间,敢拍就是伟大的。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不错。相比2001里呈现的更加“亲民”和“具体”,毕竟有实际的剧情在。不过2001的穿越和穿越后在房间里迅速走完一生后升华的表现也是不能更赞,会让人从心理都产生进入高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很酷!作为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曾经的理科生,这段确实酷,进入高维空间的那段看的我小心脏扑通乱跳!好久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感觉想把它一下全部看完!但是单纯从视觉上看,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毕竟是人类用电影手段模拟高维空间的初级阶段嘛!就像库布里克曾经激励了诺兰一样,我相信后面还会有被诺兰激励,激发灵感的人带来更震撼的作品。除此以外,我有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库珀在五维空间里,他还是以三维的形态出现吗?肯定不是,他本身所带有的第四维(时间)的属性也应该存在于此,他的一生,从他出生到死亡,全部都在这个五维空间里,我们看到的库珀应该是条状的虫子一样的,他一生中的所有时间切片的集合所形成实体,与这个空间里是缠在一起分离不开的,而不是我们看到的三维形象被固定在格子里。他自己此时应该很明确地感知,清楚他在某一时间切片上是如何传递信息给女儿的,而不是我们看到的绞尽脑汁的样子,我们是不能随着时间的推进看他的心理活动是如何变化的,这一切在他进入五维空间的一瞬间都已经存在于此了,他传递给女儿信息啊成为“幽灵”啊这些过程在他进入五维空间的一瞬间就已经完成了才对。影片中在五维空间中仍然是用三维世界的方法,可以理解,只能这样拍,完全遵照五维空间里的作用方式电影就可以把这段删掉了电影特别棒,但疑问归疑问,欢迎讨论!
虫洞里的高维展现很赞,特别是从虫洞出来时高维向三维过渡的画面。最后那段一般吧,因为只是展示的是五维在三维的呈现。
大家可以搜视频「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两年前的……链接失效我不负责更新
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你看得懂吗?到6维后就不懂了,高人们来看 - 嗶哩
/listplay/WY5nBqi5fnw/jRuIp9vzmaE.html
我一直都觉得时间空间只是个象限虫洞是连接两个象限的点折个「莫比乌斯环」,可以帮助理解~
很难在四维空间展示或者解释五维世界,就好像很难用书面(二维)解释三维一样,即使用图画形式展示三维,你看到也是一个个平面的方块,没有看到过三维的人是很难通过一个个方块理解三维立体的概念。
过分科学化的讨论在这个问题都没有啥意义。电影中的试图做到的性质的呈现已经非常非常的成功了。在这个让我全篇全神贯注的影片中唯一走了一下神的地方就是这里:突然觉得三体三也是可以拍出来的了。
文科生理解星际穿越,没那么复杂虫洞黑洞几维几维空间的。1 虫洞。拿一张纸对折,用笔扎个孔,再打开。纸上两个笔迹,相当于笔从纸的这边一下子到了那边。虫洞就是把我们的世界对折扎个孔,让我们从这里一下子到那里。2 黑洞。拿个大铁球砸蚊帐上,蚊帐凹下去一大块,要是蚊帐上有啥东西都滑到铁球那了,黑洞就是个大星球"砸"宇宙里了,周围时空凹陷扭曲,有啥东西都被吸进去了。3. 几维空间。一维线,二维面,三维体,小学数学。呢更看到啥说明你比啥厉害一层,面上的线能看到其他所有的线,体上的面能看到其他所有的面,我们能看到所有的体,说明我们比体还厉害点,我们是四维,那多出来个啥维?时间。 五维是啥?能看到所有的时间,所以最后男主能看到各种时间点下的情况。4. 时间快慢不一样。拿个大铁球砸铁棍上,铁棍弯了,两头直线距离缩短了。现在拿个大星球砸时间上了,时间也变形了,快慢不一样了就。5.重力公式还有传的数据。就是地球完蛋了我们要换个地方,我们得造出来个条件差不多的,不能在天上飞,得有重力。咋弄呢?有个公式,里面需要点数据在黑洞里。所以得把东西弄进黑洞再把情况汇报回来。差不多就这些吧。原理我全不懂,但却不妨碍我看懂。想想类比就差不多明白了,何必较真呢。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有剧透哦!首先我不认为那个无尽书柜的空间就是第五维。Cooper就如同电影银幕前的我们一样,作为第三维的生物是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生物的世界是怎样的。当Cooper进入黑洞弹射后与幽默铁皮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Cooper被第五维的生物所救了。第五维的生物想要拯救人类但是不知该如何与第三维的生物交流,所以第五维的生物创造出了让第三维生物可以理解的无尽书柜的这个空间,让Cooper与过去的自己和女儿进行“沟通”。由于时间悖论Cooper无论如何也无法穿过书柜去寻找过去的自己和女儿。他在无尽书柜空间里唯一能操控的东西是在其他维度也存在的力Gravity重力。当Cooper完成他的使命之后第五维的生物将他和幽默铁皮送回了第三维。当然也许会有人认为无尽书柜的空间就是第五维...每个人理解不同啦,反正也没人去过囧星际穿越的故事很像皇后乐队的歌曲《‘39》,都是讲述太空旅行的故事。
引用一下我在另一个问题下的回答:今天刚看,来重点说一下电影中五维世界在三维视界(电影镜头展现给我们的视界)展开的地方(以下内容纯属猜测,没有任何资料参考)。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角面对的有很多个片,每一个片又是类似『动态模糊』的效果(记忆中是两个垂直方向的动态模糊,只看了一遍记不太清了),根据《三体》里在四维世界看三维是无限细节的描述,镜头中每一个片应该是在所有方向上『动态模糊』的才对,但那样观众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所以导演选择在两个方向上『动态模糊』简单象征一下。以上面推测为前提,我认为镜头中的每一个片都代表一个四维世界,这个世界是纯几何上的升纬,类似二维到三维,所以在电影设定里,第四纬度不是时间这样的特殊纬度,而是点、线、面、空间之后的一个东西(谁给个名字?)另一个证据是,电影中从不同的角度给了主角女儿几个镜头,也就意味着主角是可以同时看到女儿的各个方向,也符合在第四纬度看三维世界的描述。但我们知道,主角看到的女儿是三维的,并不是无限展开的,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之所以主角能从『动态模糊』的无限细节中看到三维世界的样子,是导演为了照顾观众而特意这么拍的,其实周围的『动态模糊』效果才是真正四维世界看三维世界的样子。另一种解释是,主角在五维世界看三维世界的女儿,对视觉信息的理解肯定会和三维世界的我们看自己的世界有所不同,电影镜头里反应的是主角理解后的画面,而不是用五维世界在三维视界(电影镜头展现给我们的视界)展开的画面。既然第四维是那个片,那么第五纬就只能是特殊维度——时间了。镜头里的所有片组合成了一个类似三维空间的样子(猜测这也是电影镜头的局限,四维世界应该存在于五维世界的各个方向,不可能有三维空间的样子,但这样观众就没法看了,可以想象把镜头塞进一个实体球里能看到的东西)应该就是四维世界在五维世界的排列,按四维看三维是无限细节推下去,五维看四维也应该是无限细节,只不过这个是特殊纬度——时间——上的无限细节,即,主角能同时看到女儿各个年龄阶段的样子,事实上电影里也却是是这么演的。最后补充两个细节:主角费了很大的力才能敲落一本书这个细节也很好玩,证明主角实际作用在书上的力是五维世界的力在三维世界的投影,如果主角的方向不对,可能需要更大的力才能打下来一本书,甚至根本无法击落一本书。主角播秒针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五维世界看来那是一条很粗的模糊的线,这个其实不很严谨,因为从四维看三维(之所以说是四维,是针对五维世界排列的众多片中的一片),一个秒针展现出来所有细节后应该比镜头里的那个模糊的粗线大得多,这里应该也是为了方便观众观看,如果整个镜头全是白的,就不好看了。按照记忆中能说的就这么多了,等有数字版资源之后,多看几遍再补充。
一种人为构建的混合维度,大概可以这么理解。明确的讲是四维或者五维,甚至是半个维度很困难。首先很明显的主角从书架背面推书的这一行动直接影响到了女儿维度的书,两者的作用相关的时间表现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在处理某个时间片段的时候主角自身的时间和女儿的时间是同步的,不然的话可能他推了那本书花了一秒,而书掉落花了一个小时(在主角眼里的书被推落的时间)。然后就是很明显的,所有的时间片段都是可接触的,可选择的,主角可以选择任一时间点行动。在选择针对哪个时间片行动而花费的“时间”必然就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时间了,而三维世界的时间在这个混合维度里就是一个可操作量,那么看起来就是四维的空间了。最后就是主角仍然能和机器人交流传递信息,机器人已经表明自己是在五维世界了,虽然按照设定引力作用和信息传递似乎是不需要维度兼容,可以跨维度,但是传播使用的设备原理仍然是基于人类科技,传播也必须依靠载体,所以我认为传送的信息最终是被转换了,这个转换机制可能是从属于这个人造维度,所以又具有五维世界部分属性。之所以构建这样的混合维度,猜想还是五维级别的生物对于低两个次维的世界的直接操控会引起大混乱,就像神丢了颗石子在池塘里,却会导致这个世界的扭曲,所以通过构建一个向下递进的维度才能引导主角对三维世界进行微观操控。于是所有书架都是四维(每个片段是三维时间属性),主角可以行动的空间是三维(总是处于四维“时间”),而且“时间”属性自动和处理的片段时间同步,就像是两个互相垂直的齿轮完全同步却属于各自世界的集合,而这个空间包了一个五维的壳。最后主角将奇点的量子数据传给女儿之后,空间关闭,或者说五维的壳消失,四维空间开始崩塌,主角所处的三维空间穿过破裂的四维空间(灰白黑的混沌场景),于是接触到了过去的片段,和女主角握手的事件就发生了。另外可以说一下那个机器人,看电影时就在想,那个机器人在和主角交流时究竟是什么形态,它声称自己被五维生物捡到了,但是它要如何存在呢?不过算算它就是一堆程序集合,一堆数据而已,有载体就行,然后这个载体不是别的,可能就是这个混合空间的壳,于是混合空间瓦解之后它也被同步抛回了原来的维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穿越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