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问题,话说光速是非常快的,很难超越,。但是,假设一下,如果你有一根长约一光年等于多少公里的木棍(好长),棍

  我还是思考双缝实验的最后的问题吧,我解决了就贴出来.但原在上海这两天能有结果.
  DAS:    你的间隔不变性公式严格说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是要两个相减的,即(x2、y2、z2、t2)-(x1、y1、z1、t1)(公式省略,简单用坐标表示),你这里(x1、y1、z1、t1)=(0、0、0、0)即O点。所以数值上确实是△t,但意义不同。    我开始怀疑你第一个公式有问题,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后来我说没有问题,是权当你理解了的,只是符号不同而已。但越仔细看,越不对劲,我只好直说了。
  延缓公式中的t1=t2-t1  =====================  等号右边的t2-t1是洛伦兹变换中的.真麻烦!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0:33:00  好吧,在双缝后面一米的地方放置屏幕,检测到了干涉条纹,你把屏幕放在距离双缝半米的地方,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吗?不是的,条纹还是条纹,只不过细了点儿。  光子在一米的地方坍缩,有条纹,在半米的地方坍缩,照样有条纹。  ———————————————————————————————————————  这里出现了更严重的疑惑。我不知道究竟是我这个外行没有理解,还是你没有弄明白?  你知道双缝实验的意义吗?一束光子通过双缝到达屏幕,这时,人们根据什么来确定光子具有波动性呢?是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只有出现干涉条纹才能证明光子的波动性。但是,如果按照你的理论,光子穿过双缝到达屏幕前半途坍缩了,那么,屏幕上会不会出现干涉条纹呢?不,它是决不会出现干涉条纹,因为光子坍缩了就丧失了波动性,这时,它在屏幕上就不会出现干涉图案。而当实验者在双缝处放置粒子检测器,想探查清楚光子究竟通过了哪一条缝,这时干涉条纹消失,出现另外的图案,这表明光子坍缩,光子的波动性丧失。这两天,我看了关于这个实验的很多视频,我确信我的理解没错。  
  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说看看是不是清楚: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说:假如光从光源向四周任何方向传播,过一段时间,波面象一个足球一样大,波面是一个球面.如果你想解释衍射现象,你只有一个选择:把波面--也就是这个足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看作一个新的光源,这些光源从足球表面任何一点向外扩散,我不能在这里画图,你可以看看任何一本介绍光学的书,都有这个图.过一会儿波面扩散的象篮球这么大,其实这个篮球面,是无数个细小的小光源的包络面.  你只有这样理解光波,才能解释衍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说的清楚,他们只是说你把波峰波谷均匀地向前传播,与把波面每一点看作一个小光源是等价的.但是你只有把波面任何一点看作一个小光源,就能够解释衍射现象,把波峰波谷均匀地向前传播,则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本文这个新理论,把一个波长处的任意一点解释为一个小光源,因为粒子在这里坍缩了,下一次传播要从这里开始.新理论最完美地解释了衍射现象,这无所谓,问题是:许多粒子坍缩以后,作为小光源继续向前传播,与波峰波谷均匀地向前传播没有宏观上的区别,小光源积分的结果与波峰波谷均匀地向前传播是一样的,宏观上毫无区别.  许多粒子在波阵面坍缩了,然后作为许多小光源继续向前传播,这在宏观上就表现为波峰波谷均匀地向前传播,就好象在新理论中粒子一蹦一跳前进,宏观上表现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道理是一样的.    许多光子在半米处坍缩了,如果你在这里检测,就在半米处出现干涉条纹;你不在这里检测,它们就继续按照波动方程向一米处传播.    靠,没有图,就是费劲.    
  作者:dasdas8452
  并且承认当它是波的时候,以光速传播,当它是粒子的时候是静止的    这个新理论预言一个粒子能够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越双缝,并且到达显示器的时候表达为一个单独的粒子,就完全解释了双缝干涉实验。    光子在一米的地方坍缩,有条纹,在半米的地方坍缩,照样有条纹。你在半米的地方放置一个检测器,没有检测到条纹,因为你没有检测半米的地方所有的光子。如果你在半米的地方放置许多检测器——每一个光子可能出现的最小空间单位都放置一个检测器,那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屏幕,光子在半米的地方确实自行坍缩了,在半米的地方确实有条纹。    许多光子在半米处坍缩了,如果你在这里检测,就在半米处出现干涉条纹;你不在这里检测,它们就继续按照波动方程向一米处传播.  ———————————————————————————————————————  仔细看了一下你的一些陈述,原来你把屏幕上出现的条纹看作是光子坍缩的结果,并且,你只要在屏幕上观察到条纹(或干涉条纹。条纹与干涉条纹不同,你表述得不清楚),就可以说光子坍缩了。那么,如果我们在半米到一米处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在屏幕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那是不是说在这段距离之内的每一个点都有光子坍缩呢?如此,光线如何传播?因为在你看来,光子一坍缩就绝对静止了。当然,你把波面上的每一个点都看作是光源,也就是说在一束光线中,是由静止了的粒子和不断生成的以光速运动的光子组成的,是不是这样呢?难道是这样吗?  屏幕是不能被看作检测器的,它上面出现的干涉条纹是用来判定光波的干涉;粒子探测器或狭缝探测仪也不是用来检测条纹的,而是用来检测光子究竟是通过了双缝中的哪一个缝,它的目标对准双缝而不是对准屏幕,并且,它的意义就在于,当人们这样去检测的时候,屏幕上的干涉现象消失了,正是这一点使人们感到困惑。  我昨天的回复可能有些不清楚,单缝衍射也可以说明光子的波动现象,因为它也产生条纹,但不是干涉条纹。这个你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来解释也有道理,但只有在双缝实验中,屏幕上才出现干涉条纹,这个你却没有说清楚。  
  历史求和-路径积分;偏振栅-其后放光子计数器。
  不是说光子在任何一点都坍缩了,它只在波长的整数倍处坍缩,光子坍缩后静止的时间为0,有静止质量的粒子静止时间不为0。你把波长处的每一点看作一个小光源——一个坍缩的粒子,与把它看作均匀传输的波,宏观上的结果是一样的,毫无区别。均匀的波能够做到的一切,小光源也能做到。屏幕可以看作光子监测器,这个试验早已做了无数次——只要屏幕可以显示光的强度,而且光子足够稀少就行了。每一个光子到达的时候,都显示同样的强度,从来没有半个光子的强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10:00:00      不是说光子在任何一点都坍缩了,它只在波长的整数倍处坍缩,光子坍缩后静止的时间为0,有静止质量的粒子静止时间不为0。你把波长处的每一点看作一个小光源——一个坍缩的粒子,与把它看作均匀传输的波,宏观上的结果是一样的,毫无区别。均匀的波能够做到的一切,小光源也能做到。屏幕可以看作光子监测器,这个试验早已做了无数次——只要屏幕可以显示光的强度,而且光子足够稀少就行了。每一个光子到达的时候,都显示同样的强度,从来没有半个光子的强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  你做过实验没有呢?比如先把屏幕立在双缝前的0.5米处,然后往后滑动,这时,如果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始终存在,那你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我的理解是,屏幕上的条纹是光波传播的结果,而不是光子坍缩的结果,因此,条纹或干涉条纹只能证明光子是以波的形式传播,而不能证明光子是不断坍缩的。  或许屏幕是可以做成光子监测器的,就是说把探测器放置在屏幕处,这就如把它放在缝隙处是一样的,目的还是为了探测光子的运动轨迹,而不是为了显示干涉条纹,因为干涉条纹凭肉眼就可以观察。现在,问题就是,实验者一旦将光子探测器打开,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就会消失,这是为什么?没人能完美解释。  来看一看干涉条纹现象。网上看到的干涉实验是利用水波纹的传播来进行的,先在水中放有一个缝隙的挡板,这时缝隙处就会形成一面不断放大的波纹向前传播,直到屏幕;然后放置有两条缝隙的挡板,这时,两条缝隙处就形成两面波纹,并且这两面波纹的波峰、波谷互相交结,形成干涉波纹,它们到达屏幕后就会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好理解,因为我可以认为一束光通过双缝时,有些光子经过这条缝,而另一些光子经过那条缝,这样它们就会形成象水波纹样的干涉图案。而难以理解的就是:一,为什么人们一旦用探测器来探测,则干涉图案消失,因为这表明光子只经过了一条缝;二,人们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实验,用一次可以只发射一个电子的发射器,通过双缝向感光屏幕发射,这样累积发射得到的图案仍然是干涉图案,也就是说一个电子可以同时穿过双缝互相干涉而达到屏幕。在我看来,这就象一个孙悟空可以化身为两个孙悟空而穿过双缝,而在你看来是两个缝瞬间合成了一个,从而使得一个孙悟空可以穿越过去。不过,你可以用爱因斯坦的时间收缩公式来说明这个问题,但却无法解释干涉条纹现象。  
  两条缝之间的距离是光子线度(波长)的三百倍以上,就是光子能像孙悟空一样变成两个,它怎么穿过两条缝?它怎样穿过这个三百倍的距离?理论上两条缝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的,就是扩大到一光年,结果也是一样。      我干脆详细证明一下“路径检测器退相干原理”,你就服气了。    对光子的探测固然要对光子产生影响,这影响可以造成干涉条纹消失。但是理论上,即使探测不影响光子的整体运动,只要知道光子通过哪一条路径而来,干涉条纹就一定消失。这就是“路径检测器退相干原理”。这现象十分神秘,量子力学这样解释这件事:  设两束光子的状态为A1、A2,两条路径的状态为B1、B2,不对两条路径进行探测,则两条路径的状态完全等同,既B1=B2。两束光子穿过两条路径,光子的量子态与路径的量子态叠加,总的量子态为(A1B1+A2B2)=(A1B1+A2B1)=(A1+A2)B1,这可以表达为直积的形式,没有纠缠;所以有干涉条纹,如果两条路径完全可以区分——也就是在一条或者两条路径上检测所有光子,并且搞清楚每一个光子从哪条路径而来,这就意味着两条路径完全不同;假如相同的话,你就不可能区分。两条路径完全不同、完全可以区分,就意味着两条路径的量子态B1、B2正交,也就是B1B2=0,(假设B1、B2是归一化的)。这时候总的量子态就变成了(A1B1+A2B2),不能表达为直积。它的平方包含了粒子到达某一点的概率,(A1B1+A2B2)平方=A1B1平方+A2B2平方+2A1A2*B1B2,因为B1B2=0,所以干涉项2A1A2*B1B2永远都等于0,也就是没有干涉条纹。  
  量子力学肯定是正确的,它对路径检测器退相干原理的数学解释几乎完美无瑕。这一数学解释的物理意义十分明显:光子通过两条路径而来,就有干涉条纹;通过一条路径而来,就没有条纹。不是因为检测器对粒子运动状态的冲击导致条纹消失(当然,冲击也能够导致条纹消失,)而是因为在一条或者两条路径上检测,改变了“粒子通过两条路径而来”这一事实。  根据本文的观点:粒子在任何时候都以波的形式、光的速度穿越空间,它通过一切可能的路径。有时候路径很长,在路径中它要自行坍缩,但是它不是在两条路径之中的一条路径中坍缩,如果它在一条路径坍缩了,就不可能穿越两条路径。对于光子来说,它永远以光速传播,两条路径始终是收缩在一起的,两条路径其实就是同一条;在光子自身的坐标系中,它只不过是在同一条路径中传播、坍缩而已,但是在我们的坐标系中,两条路径是分开的,“事实上”同一个光子在我们的世界里在两条路径中传播、坍缩、再传播。但是在路径中遇到一台检测器,两条路径立即变得不同了。从两条路径而来的光子,它要么在这一条、要么在那一条路径坍缩。  光子子所以能够在两条路径传播,是以为两条路径是完全等同的。它们都相等于光子坐标系里那条唯一的路径。  费曼的原话是“粒子从A点到B点,穿越一切可能的路径。”这只是费曼对现象的总结和描述,是不完备的,从A点到探测器(探测器在一条路径之中)只有一条可能的路径,而不是两条。从探测器,到屏幕,只有一条可能的路径,而不是两条。从光源到探测器再到屏幕,只有一条可能的路径,如果没有探测器,则是两条。
  物理学报还是蛮权威的。楼主你这文章如果发表了……    那我还是洗洗睡吧。这个世界太神奇了。
  不知道楼主知道狄拉克不?世界上早就有一门学科叫做“相对论性量子力学”。    你的文章既不符合学术规范(连正式的符号都没使用),所涉及内容又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你提出的假设确实很有趣,不过说实话,这样的假设每个人都可以躺在床上想出几个,而且你在用你的假设解释问题时,使用的是定性的和主观臆断的语言。    如果你真的要证明你的假设,请学习狄拉克或者费曼:建议一套完整的符号逻辑、严格的数学表达,并获得定量的实验支持。
  我确实不大懂数学,许多定量的计算我也做不出来。不过狄拉克方程还是懂一点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任何误解。  我自己证明不了这个假设,那是实验科学家的事。一个假设能够导出相对论和不确定性原理,就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上一切实验室。  
  不甚了解相对论,还是支持楼主。  本人其实对相对论持怀疑态度,伽利略说的好,我门在一间屋子里,并不知到屋子外面的运动状态,说不定我们的银河系在以光速以上的速递运行,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牛顿传统力学在爱因斯坦前被无数次证明是正确的,爱因斯坦以后到现在无数试验证明相对论是正确的,但我相信百年后肯定会出现超爱因斯坦,那时的质能公式将是超复杂的。光速在超光速下只能是一个点,就像我们看到的桌子椅子一样静止。
  我自己证明不了这个假设,那是实验科学家的事。一个假设能够导出相对论和不确定性原理,就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上一切实验室。    ===================================  无语。  那是实验科学家的事……一句话你就把证实你的理论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了,而且理由居然是“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上一切实验室”。     如果你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不会妨碍你的个人兴趣。但是既然你给学术期刊投稿,就一定要接受同行的质疑。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9:44:00     楼主能不能解答一下,给那些认为你处在四则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水平的人一个回复。        1 电荷分布在半径为R的半圆环AC上,线电荷密度为λsinθ,λ为常数,θ为半径OB和直径AC间的夹角。证明:AC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与AC垂直。        2 宇宙中有两个相距R的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m,初始静止。现在由于万有引力,开始相向运动,求他们相撞的时间。            =================================  排。
  看来楼主是没心思或没能力回答我的问题了,我把第二个的解答写下来吧。    ======================================================  2 宇宙中有两个相距R的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m,初始静止。现在由于万有引力,开始相向运动,求他们相撞的时间。    解:以质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初始时,质量M的质点在负半轴-Rm/M+m,质量m的质点在正半轴RM/M+m,向原点运动过程中距离原点始终保持m/M,选取m研究,根据牛二列方程   
  看来楼主是没心思或没能力回答我的问题了,我把第二个的解答写下来吧。        ======================================================    2 宇宙中有两个相距R的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m,初始静止。现在由于万有引力,开始相向运动,求他们相撞的时间。        解:以质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初始时,质量M的质点在负半轴-Rm/M+m,质量m的质点在正半轴RM/M+m,向原点运动过程中距离原点始终保持m/M,选取m研究,根据牛二列方程   
  /zxz026/pic/item/8c3fc30bd1fa9b3a95ca6b83.jpeg    图片里有后面的计算过程
  试着贴图
  第一次积分的结果是P^2=-2A/x + C.....(1)    那么可不可以不从牛顿定律出发,基本上直接写出式子(1)?这里的积分常数C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不会浪费时间,很基本的问题。
  1 电荷分布在半径为R的半圆环AC上,线电荷密度为λsinθ,λ为常数,θ为半径OB和直径AC间的夹角。证明:AC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与AC垂直。  =====================================================    我来投机取巧一下。  线密度为λsinθ,沿轴线方向受力等价于电荷均匀密度为λ/r的半球。考虑对称性,这个力是电荷均匀的圆球轴线方向受力的一半。根据高斯定律,这个力是0。
  既然你连dx都会写,就烦请找出我文章中的错误。如果找不出来,就说一声,谢谢。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20:01:00
      既然你连dx都会写,就烦请找出我文章中的错误。如果找不出来,就说一声,谢谢。    =====================================================================    我干嘛要找你的错误呢?我有更简便的知道你文章可信与否的方法——如果你连我的问题都回答不上,那么,你文章正确就如同猴子碰巧打开电脑打开word打出了莎士比亚全集一样偶然。
  读了一遍。大混乱啊,这种无视任何已经被实验证实的理论的能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且,你不知道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里一定会引出粒子的产生和湮灭吗?你这个据说是相结合的理论结合出来居然仍然是非相对论性的。    相速度超光速很难理解吗?    路径积分中明显含有很多超光速的路径怎么说呢?    延迟选择实验怎么说呢?    有光速运动的惯性系?    …………………………  …………………………    遥望关关一眼,溜走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21:53:00
      读了一遍。大混乱啊,这种无视任何已经被实验证实的理论的能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且,你不知道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里一定会引出粒子的产生和湮灭吗?你这个据说是相结合的理论结合出来居然仍然是非相对论性的。        相速度超光速很难理解吗?        路径积分中明显含有很多超光速的路径怎么说呢?        延迟选择实验怎么说呢?        有光速运动的惯性系?        …………………………    …………………………        遥望关关一眼,溜走    =====================================    一直没看楼主的文章,他说有光速运动的惯性系了?    那还真是了不起的吓人。  
  相速度超光速不难理解,但是相速度无穷大就是鬼话。相速度和波速都无穷大是不是有点不好理解呢?  路径积分中存在无穷多的超光速路径,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新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件事。  延迟选择实验只是双缝实验的一个简单的变形,没有图,我说出来解释你能听得懂吗?延迟选择实验难道不是从路径检测器退相干原理导出的吗?  一窍不通,胡言乱语,今后这样的回帖一律不回。    
  没说,我头脑混乱了……,没法不混乱啊。      他只说:  根据相对论的结论,对于光速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收缩为0。所有可能的路径都收缩在一起,所以粒子能够同时经过一切可能的路径。粒子从一个点,以光速传播到另一点,由于各种可能的路径都收缩在一起,所以粒子等于经过了一切可能的路径。
  对于光速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收缩为0。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你本来脑子混,怨不得别人。
  路径几分钟存在无穷多的超光速路径,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新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件事。  ===================  修改为:    路径积分中存在无穷多的超光速路径,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新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件事。      das看是不是这样?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10:04:00      两条缝之间的距离是光子线度(波长)的三百倍以上,就是光子能像孙悟空一样变成两个,它怎么穿过两条缝?它怎样穿过这个三百倍的距离?理论上两条缝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的,就是扩大到一光年,结果也是一样。  ———————————————————————————————————————  我想进行双缝实验肯定是有条件的,双缝宽度、双缝间的间距,发射源与挡板、挡板与屏幕的距离都应当合适,否则实验就不会成功。你如何知道把两缝间的距离扩大到一光年结果也会一样呢?这样主观臆断不是科学态度。对于这个,我只需知道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即通过发射仪器向双缝不断地发射一个个单个的电子,这样在感光屏上累积形成的图案仍是干涉条纹。其解释不过是一个猜想,即电子瞬间穿过了两条缝。(对这个实验我还有一点疑惑,即实验者是否也进行了放置路径检测器的实验,并且也产生了退相干的现象?)  你的解释也不过是一个猜想,你没有实验来支持你的假说,并且,在我看来你的假说好象有点儿笨拙。两条缝,如果你不去探测,它们怎么就会完全等同,即两条缝等于一条缝呢?这就如贝克莱主教一样,当他没有感知到深渊时,深渊就不存在,结果他就会掉下深渊。但贝克莱先生有上帝来拯救他,他会说,即使他没有感知到深渊,上帝却会感知到,如果他哪一天真的掉下深渊,那也不会造成他的哲学危机。  可是,你有上帝拯救吗?没有。担心掉下深渊,即使你有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结论,对于光速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收缩为0。”请你注意,对于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来说,时间空间可能收缩为零,但是,对于相对静止的双缝,难道它们的时间空间会为零吗?你在此的数学表达都是基于你的猜想才成立,当你的猜想成问题的时候,数学表达也是错误的。  而且,即使我们猜想有上帝操纵着双缝的存在,当光子通过它们的时候,它会立即让双缝变为一条缝,那你也不能解释现象:干涉条纹。因为当光子只穿过一条缝时,它在缝隙处就只能形成一面波纹,它在屏幕形成的就是衍射条纹,而不是两面波纹形成的干涉条纹。  
  今天白天,我想到了“物质无限可分”这个观点,因此,我觉得可以由此来理解为何一个电子通过双缝挡板也会出现干涉现象。晚上,百度搜索德布罗意,他的物质波概念更使我坚信了自己的解释,我有点豁然开朗。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22:31:00
      对于光速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收缩为0。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你本来脑子混,怨不得别人。  ============================================    你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你再仔细看看我是怎样用你的思路推出t2’=0来指出你的矛盾的。    除了光(包括电磁波),还有什么能达到光速的呢?电子行吗?所有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静质量,中微子,静止质量为O?)有可以加速到光速的吗?CERN的对撞机也只能把强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    你假设一个M’参照系,其中包含以光速运行的参照系,本身就是与相对论矛盾的,你没有数学上协变的公式,只是简单的没有根据的比附。    
  对于光速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收缩为0。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你本来脑子混,怨不得别人。    ================    这是民科的特征,把致命的漏洞说成公知公认的事实而拒绝给予说明;在辩论的基础摇摇欲坠时迅速把话题转向对对方智力水平的攻击。
  重复一遍:如果楼主只是作为爱好者来讨论问题,我不会关心他个人的兴趣倾向。    但是既然他把文章投给了学术期刊,就必须接受同行的质疑诘难和批评。    顺便提一下,楼主把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德不罗意方程联立,进而依据相速度无穷大来推翻后者,这恐怕是个致命的失误。后者是非相对论性的,它的m中并不包含相对论质量。
  啥时候楼主变成这样了?不是我印象中原来的楼主了。    真让人大跌眼镜。    我早说了,这文章不用看的。我一眼都没看。  
  顺便说一句,单纯用文字来表达现代物理思想和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原来不信邪,现在发现完全不可能做到。    尽管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尽管人人都有数学头脑。  但是,对于抽象的领域,除了用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方式去表达外,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是繁琐,臃肿,不精确的。    数学,唯有数学。  
  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 22:38:00  路径几分钟存在无穷多的超光速路径,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新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件事。    ===================    修改为:        路径积分中存在无穷多的超光速路径,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新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件事。            das看是不是这样?  ========================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多谢版主
  作者:楚在边
回复日期: 23:09:00  ====================  双缝实验不一定用双缝来做。你只要用分束器把粒子分成两束,然后各自经过任意长的距离,再用合束器把二者合成一束,就和双缝实验是等价的。严格的现代实验都是这么做的。理论上双缝相隔可以很远,结果仍然一样。实际上在相隔四、五米的范围,实验早已做过。
  作者:楚在边
回复日期: 23:09:00  我只需知道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即通过发射仪器向双缝不断地发射一个个单个的电子,这样在感光屏上累积形成的图案仍是干涉条纹。其解释不过是一个猜想,即电子瞬间穿过了两条缝。(对这个实验我还有一点疑惑,即实验者是否也进行了放置路径检测器的实验,并且也产生了退相干的现象?)  ===========================  这个实验没有做过的时候,就没有人怀疑这一点。这是量子力学的必然推论,量子力学的正确性是毋庸质疑的。后来有人做了这个实验,当然出现了干涉条纹。但是实验仍有漏洞。后来人们发现即使在电子很稀少的情况下,它们仍然喜欢成群结队地挤在一起,这使得电子是不是一个一个地穿过双缝仍有疑问。放置路径检测器肯定产生退相干现象,这实验在任何情况下都做过。即使不做,也不能怀疑这一点。否则,现代科学就崩溃了。    
  作者:楚在边
回复日期: 23:36:00    量子力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双缝实验,双缝实验的根本问题就是怎样解释粒子同时穿越两条缝。解释粒子同时穿越两条缝并不难,难的是你必须首先赋予它粒子性和波动性,并且要兼顾实在性和局域性。实在性是指存在一个不依赖我们观察的客观物理世界;局域性是指不存在超光速运动的物质和信号。抛弃其中任意一项,解释粒子同时穿越两条缝易如反掌,但是你又回到了哥本哈根解释和多世界解释,这早已足够了,不需要再创立什么新理论。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而且同时兼顾了实在性和局域性的理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费曼语),确实,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理论。  假如本文找不到错误并且和现有的一切实验结论不矛盾的话,这就是第一个这样的理论。得到它是如此艰难,也许按照你的看法,它还显得有点笨拙。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还需要试验验证。这都是后话,现在需要的是:看看它有没有内在的矛盾和错误,有没有和现有的实验结论有冲突。如果有,它就一屁不值,如果没有,那就难说得很了。    
  作者:island
回复日期: 1:06:00  =============  我数学不行,这没有办法。我只能做我能做的事,我不能做的事,自然有其他人去做。
  作者:ruinedone
回复日期: 0:33:00  楼主把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德不罗意方程联立,进而依据相速度无穷大来推翻后者,这恐怕是个致命的失误。后者是非相对论性的,它的m中并不包含相对论质量。    ======================  你知道得布罗意的计算是以什么为基础吗?是相对论。你知道相速度等于c平方除以v是谁算出来的吗?是得布罗意本人,你知道他依据什么算出来的吗?是相对论。得布罗意关系式里头既有能量,也有动量,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是相对论关系。你知道是谁把得布罗意关系式与相对论关系式联立的吗?是得布罗意本人,而不是我das。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敢说。我真是服了you.
  得布罗意是这样算的:  因为  1、E=mc平方——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  2、E=hr——这是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所以  mc平方=hr  r=mc平方/h  这就是得布罗意频率关系式。  你说这个m是不是包含相对论质量?
  得布罗意波长关系式早已得到实验证实,他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得布罗意频率关系式从来没有在实验中被观测到,因为它是错误的。
  在我看来你的假说好象有点儿笨拙。两条缝,如果你不去探测,它们怎么就会完全等同,即两条缝等于一条缝呢?  =================  不仅我这样认为,量子力学也这样认为。前面的解说中说了,不观测的时候,B1=B2,观测的时候,B1不等于B2,B1B2=0.这是量子力学的标准解释。  观测改变了路径的状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深刻理解莱布尼茨律:性质和现象完全相同的东西,你是无法区分的。  因为观测,我们能够将两条路径区分开来,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这个电子来自路径1,而不是路径2,我们凭什么这么说?必有某种东西将两条路径区分开来。两条路径上必然有某种不同的东西存在。如果两条路径完全不可区分,它们就是一样的、相同的、无差别的。  
  因为历史原因,起初是想建立一个相对论基础上的量子理论的。只是后来发现这样做有很多问题,薛定谔才退后一步,建立了非相对论性的量子理论。    至于物质波的频率,考虑到粒子速度相当于波包的群速度,是频率对波矢的微分,你的式子在给出粒子速度这样简单的问题上都会出错的。
  我认识薛定谔,比我了解任何一个邻居更了解薛定谔。薛定谔连能级跃迁都不承认,称之为“该死的跃迁”。在量子力学中,没有人比薛定谔更重要,薛定谔方程主宰了现代科学。但是薛定谔致死都和爱因斯坦并肩战斗,面对哥本哈根,薛定谔从来都没有丝毫退缩。  历史已经过去,战斗仍在继续。现在是年轻人的战斗,前辈的输输赢赢,不必挂牵了吧?
  我所说的“物质波”,与得布罗意的导波不同,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是两回事。他是错的,我可能是不错的。无论是什么简单问题或者复杂问题,只要有一点错了,你给我指出来,其他什么都不要说。我又不是在论坛上唬几个人混饭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唬多少人,唬多少博导都毫无意义。我要么唬这个地球,要么谁也不唬。  你能指出哪一点错了,我可以改进,也可以反驳;大而化之等于不说。
  如果你认真思考过那个最古老的悖论——芝诺悖论;如果你认真思考过芝诺的老师,巴门尼德的思想,人们就不会这么狂妄。微积分就能解决芝诺悖论,真是无知狂妄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你还不如脚踢石头说:我这样反驳芝诺。  你不能给笨蛋以智慧,正如你不能给猪插上翅膀。  
  你知道得布罗意的计算是以什么为基础吗?是相对论。你知道相速度等于c平方除以v是谁算出来的吗?是得布罗意本人,你知道他依据什么算出来的吗?是相对论。得布罗意关系式里头既有能量,也有动量,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是相对论关系。你知道是谁把得布罗意关系式与相对论关系式联立的吗?是得布罗意本人,而不是我das。    ==============================    请给出参考文献。恕我孤陋,从未听说“德布罗意依据相对论得出德布罗意关系……”之类的说法。    德布罗意受到Einstein和Planck光量子论以及Bohr原子量子论的启发,考察了波动光学中的Fermat原理和经典力学中的Maupertuis原理,得出了德布罗意关系  v=E/h;波长=h/p  曾谨言,量子力学第三版卷一19~21页。    请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把得布罗意关系式与相对论关系式联立的吗,是得布罗意本人”。我恐怕你在替德布罗意纠正一个他没有犯的错误。
  好了,我觉得我了解的足够多了。一个结论:量子理论还不足以摧毁我借助于传统哲人的思想观念所建立起来的世界图景;相反,从具体的物理理论上升到抽象的哲学思考,它仍有可能强化我们对于传统世界的认识。  关于双缝实验,仍然使我感到困惑的就是退相干的问题,即为什么实验者一旦用某种仪器来探测光子的路径,则屏幕上的干涉图案会消失?仿佛光子了解人的行为,只要人不探测,则它就穿过双缝,而一旦人来探测,它就只穿过一条缝隙,这仿佛是上帝的恶作剧。我相信以后,人们会完美地解释这一现象的。而你目前的解释还是不能为我解惑。“存在就是被感知”,你的理论好象陷入这样一种观念认知中。“因为观测,我们能够将两条路径区分开来,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这个电子来自路径1,而不是路径2,我们凭什么这么说?必有某种东西将两条路径区分开来。两条路径上必然有某种不同的东西存在。如果两条路径完全不可区分,它们就是一样的、相同的、无差别的。”我是不会同意你的这种观点的。对于实验者建立的两条路径,它们从来都是如此明确地在那儿存在,不论你观不观察,它们都是两条,它们不会依赖于你的观察、你的感觉而存在,这是如此明确,在任何情况下,路径1决不会等于路径2。  关于这一点,我只在网上看到下面的一个解释,能够使我觉得合理一些,虽然仍然存在疑惑:  “ 路径积分表述  路径积分表述是理查•费曼提出的一个理论(费曼强调这个表述只是一个数学描述,而并不是描述某些我们无法观察到的真实程序的尝试。)。路径积分表述阐明,假设一个光子要从发射点 a 移动至探测屏障的位置点 d ,它会试着选择经过所有的可能路径,包括选择同时经过两条狭缝的路径。可是,假若,我们用狭缝探测器,来探测光子会经过两条狭缝中的那一条狭缝,实验的状况立刻改变了。狭缝探测器的位置变为点 d 。新的路径是从狭缝探测器 d 到探测屏障 d’ 。这样,在狭缝探测器 d 与探测屏障 d’ 之间,只有空旷的空间,并没有两条狭缝。所以,不会有干涉图案。”    
  好了,你两个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你们错的无与伦比。该解释的我已经解释了,修行在个人,随你们去吧!
  我正在找德布罗意论文的原文。  Waves and Quanta    The quantum relation, energy = h × frequency, leads one to associate a periodical phenomenon with any isolated portion of matter or energy. An observer bound to the portion of matter will associate with it a frequency determined by its internal energy, namely, by its &mass at rest.& An observer for whom a portion of matter is in steady motion with velocity bc, will see this frequency lower in consequence of the Lorentz-Einstein time transformation. I have been able to show (Comptes rendus, September 10 and 24, of the Paris Academy of Sciences) that the fixed observer will constantly see the internal periodical phenomenon in phase with a wave the frequency of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quantum relation using the whole energy of the moving body — provide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wave spreads with the velocity c/b. This wave, the velocity of which is greater than c, cannot carry energy.    A radiation of frequency n has to be considered as divided into atoms of light of very small internal mass (&10-50 gm.) which move with a velocity very nearly equal to c given by . The atom of light slides slowly upon the non-material wave the frequency of which is n and velocity c/b, very little higher than c.    The &phase wave& has a very great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the motion of any moving body, and I have been able to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trajectories in Bohr’s atom express that the wave is tun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losed path.    The path of a luminous atom is no longer straight when this atom cros that is, diffraction. It is then necessary to give up the inertia principle, and we must suppose that any moving body follows always the ray of its &phase wave&; its path will then bend by passing through a sufficiently small aperture. Dynamics must undergo the same evolution that optics has undergone when undulations took the place of purely geometrical optics. Hypotheses based upon those of the wave theory allowed us to explain interferences and diffraction fringes. By means of these new ideas, it will probably be possible to reconcile also diffusion and dispersion with the discontinuity of light, and to solve almost all the problems brought up by quanta.    LOUIS DE BROGLIE.    Paris, September 12.
  为了把握量子力学,为了不对此产生误解,我读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本书。我靠!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天才,十天之内读了互联网上的片言只语,就超越了das十年之功!  我靠!  我靠靠靠!  你就是比爱因斯坦聪明十倍,想也休想!
  作者:ruinedone
回复日期: 23:38:00  ====================  我怕你了好不好?  麻烦你告诉我,得布罗意频率关系式:r=mc平方/h;或者r=E/h,加上2帕易的关系式,他是怎么来的?是得布罗意做梦梦见的?怎样导出的?没有相对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  我怕你好不好?我躲着你好不好?      
  我正在研究德布罗意的原文。    如果我错了我会认错,如果你错了你爷爷别指望糊弄事。
  得布罗意波长=h/mv=h/p,这可以从相对论导出,也可以从康普顿波长关系式导出,频率关系式还有第二条出路吗?  你绕过相对论,导出得布罗意频率关系式,你狠,你得诺贝尔奖。既是如此,E=MC平方还是包含其中,这有什么可说的?只不过你超越人类,你是外星人,你给地球带来了另外一种物理学。这个m还是包含了性对论质量。  你是外星人吗?不是!所以你什么也导不出!    
  后面细节的讨论,我比较支持ruinedone的观点。  das也无须“怕了”,你既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就应该面对所有的质疑。  就象我前面建议的那样,如果你对你的设想是真诚的,并非只是想在这里争个输赢,那么就特别需要面对ruinedone这样的质疑,而且越是专业的质疑就越值得认真对待,是象我们这样的并非物理专业的提不出的质疑,我个人的想法是应该心存感激。  特别是ruinedone提到的“德不罗意方程m中并不包含相对论质量。”看通常的书,确实只提到德不罗意受光量子论的启发,并未提到受相对论的启发。
  我正在研究德布罗意的原文。如果我错了,我自然认错。    别想糊弄事。
  作者:中东南西北
回复日期: 0:38:00  =======================  我今天喝多了,不太理智,不好意思。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是:E=hr  相对论质能方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E=mc平方。  所以:hr=mc平方,r=mc平方/h
,这就是得布罗意频率关系式。  假如能够绕过相对论得到这个关系式,就等于说不通过相对论可以得到E=mc平方,这是怎样的事件?这是相对论的末日,也是新世界的黎明。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只是痴人说梦!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9:44:00       楼主能不能解答一下,给那些认为你处在四则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水平的人一个回复。      1 电荷分布在半径为R的半圆环AC上,线电荷密度为λsinθ,λ为常数,θ为半径OB和直径AC间的夹角。证明:AC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与AC垂直。      2 宇宙中有两个相距R的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m,初始静止。现在由于万有引力,开始相向运动,求他们相撞的时间。  ----------------------------------------------------------  个人认为此类质疑是没什么价值的质疑。背后并没有什么逻辑支持。
  就等于说不通过相对论可以得到E=mc平方,这是怎样的事件  ------------------------------------------------------  再支持下这个。
  我找到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鬼知道是哪国语,完全看不懂,就以上面我贴的英文为准吧。  原文/physics/lookingback/debroglie/index.html,是德布罗意在nature上发的文章,时间oct 13,1923。有些公式没有复制上去,想看公式的请看链接。    首先我承认我原来的理解是错误的。德布罗意关系的确包含相对论情形。这确实是我知识的欠缺。    当我看到das的文章,das得出这个结论:德布罗意得到了一个正确的波长关系和错误的频率关系。我很仔细得看了他的论证,很不幸,他的论证没有逻辑错误,我自然而然地怀疑他论证的基础有问题,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现在我可以承认我的确犯错了,我参看了很多文献,可以确信德布罗意关系的确包含相对论情形。而且,狭义相对论也是也是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之一。    可惜,在德布罗意关系的问题上,das也错了,而且同样错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下面我试图用德布罗意建立物质波理论的过程,告诉das,他错在哪里。    首先,hr=mc^2(应该用希腊字母缪表示频率,但是既然das一直用r表示,我也姑妄为之)最初被使用是仅仅用来表述光子气的——德布罗意试图绕过电动力学用光量子理论+统计物理建立完整的辐射理论。之后,这个公式被推广到电子(只有推广,没有数学证明)上,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相对论效应,静止的观察者看到的r和电子内禀的r并不相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德布罗意引入了一种“虚设波”(fidtive wave),规定了他的相速度(phase velocity)为c^2/v,解决了这个矛盾(怎么解决的且不拓展,当然das如有意愿深究咱们另开一贴)显然相速度超光速了。注意,这就是被das发现、让我极其困惑的问题:德布罗意的虚设波超光速了。    然而看了原文我才发现,德布罗意对这一点并不以为意。注意:This wave, the velocity of which is greater than c, cannot carry energy.显然,这种虚设波波如其名,是被引入的一个“概念”,而且德布罗意自己也警示了这种波不能携带能量。    当然德布罗意本人并不像我这么不求甚解。他并不是给出一个“概念”就万事大吉了。不久之后,他证明了,粒子的运动速度等同于他的“虚设波”的群速度(group velocity)。考虑这一特性,他把他的虚设波正式定名为“相波”(pahse wave)。至于物质波(matter wave)这一名称,并非源于德布罗意本人。    是的,群速度才是物质波理论的核心,群速度(而非相速度)等同于粒子速度。既然das已经提到了波包的概念,相比对波动理论并不陌生,却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关于群速度的概念,通讯类学科的朋友会很熟悉。我建议不熟悉的朋友看一看wiki词条“groupe velocity”,那里的动画演示很生动。    不知道das是否仍然认为现在相速度超光速很不可思议?他是否还以此评判德布罗意“得到了一个正确的波长关系和一个错误的频率关系”?    当然,物质波问题只是das文章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其他的地方,粗看之下我也觉得问题多多,尤其是不确定性一节。至于后面什么几率塌陷双缝干涉之类的,没有理论计算,缺乏可证伪性,我没有任何兴趣。
  客观地说,我认为das的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其形式:逻辑严谨、概念清晰。    我在替das考虑了一个实验。他物质波理论方面与德布罗意一致,但是在不确定性方面和现有理论差别明显,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我初步的想法是势垒贯穿。    势垒贯穿的理论很完善,实验也很多,这很可能是das的试金石。
  作者:中东南西北
回复日期: 0:55:00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9:44:00         楼主能不能解答一下,给那些认为你处在四则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水平的人一个回复。        1 电荷分布在半径为R的半圆环AC上,线电荷密度为λsinθ,λ为常数,θ为半径OB和直径AC间的夹角。证明:AC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与AC垂直。        2 宇宙中有两个相距R的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m,初始静止。现在由于万有引力,开始相向运动,求他们相撞的时间。    ----------------------------------------------------------    个人认为此类质疑是没什么价值的质疑。背后并没有什么逻辑支持。    ============================    有概率支持。如同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小朋友说自己能证明罗伦兹变换一样。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23:40:00
      为了把握量子力学,为了不对此产生误解,我读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本书。我靠!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天才,十天之内读了互联网上的片言只语,就超越了das十年之功!    我靠!    我靠靠靠!    你就是比爱因斯坦聪明十倍,想也休想!    ===============================================    好吧,说说你读过哪些书。  我真的觉得你大概看得大多是科普类书籍,而没有认真研读物理教材和文献。
  楼主非要说说他的原文,那就看一段吧。    为什么 周期=频率/粒子宏观运动的速度
?    
  更正笔误:    楼主非要说说他的原文,那就看一段吧。      为什么 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的速度 ?
  周期= 波长/波速    这个波速,本来就应该是波的相速度,你凭什么用粒子宏观运动的速度?    先胡乱用个速度套到公式里,然后再说【和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频率不同】,能同吗?
  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德布罗意都给出了,就是你文章里引的那段    
  相速度和波速都趋近无穷大很荒谬吗?    为什么荒谬了?怎么就那么显然?    这里的确似乎有可能推导出一个与实验相悖的结论(你能说说是什么吗),但认识到这点恐怕也不那么显然,而且,仅仅是【似乎】,前人对量子力学的思考是相当广博细致的,早有解释,曾谨严教材上第一章就有。
  有概率支持。如同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小朋友说自己能证明罗伦兹变换一样。  ----------------------------------------------------  概率本身就说明了可能有例外,在讨论个体的时候,概率并不会给我们确定的答案。
  作者:中东南西北
回复日期: 11:21:00
      有概率支持。如同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小朋友说自己能证明罗伦兹变换一样。    ----------------------------------------------------    概率本身就说明了可能有例外,在讨论个体的时候,概率并不会给我们确定的答案。  ====================================    是的。我没打算100%确定某件事,我只想根据概率决定我是否相信某事。  即使发现楼主的文章的错误,也有一定概率是楼主故意写错,比如他是个脾气古怪打算称量一下别人水平的人。  我不追求100% 的确定。
  作者:ruinedone
回复日期: 2:12:00  ==========================  我昨天喝多了,态度很成问题,道歉。  这并不是什么“错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新理论与得布罗意物质波理论尖锐对立,我当然早已了解他的理论。  矛盾的关键在于对波粒二象性的看法。得布罗意认为:粒子始终是一个粒子,并且始终伴随一个神秘的波,这个波看不见摸不着,不携带能量、不携带信息,就是能够对粒子产生影响。  我认为:它有时候仅仅是粒子,有时候仅仅是波,存在一个波和粒子相互变化的过程。  我所说的物质波,与得布罗意的物质波很不相同,但都是为了解释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二者在波长上没有争议,问题出在频率上,得布罗意依据E=hr=mc平方,得出r=mc平方/h,也就是r与粒子的总能量成正比,,他把hr当做粒子的总能量。这是怎么得来的呢?不是导出的,而是推广的、借用的。他直接借用光子的关系式:E=hr,因为光子的总能量等于hr,他就认为电子的总能量也等于hr。  新理论导出hr不等于总能量,而是等于总能量的一部分——mv平方,而不是mc平方。  当v=c时,新理论与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并不矛盾,而是完全融洽——新理论自动还原为E=hr=mc平方。  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波。我不知道得布罗意没有能量没有信息的波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不知道没有能量、没有信息、永远探测不到的波怎么还能称之为“存在”,我不知道它和“不存在”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没有能量、没有信息的波怎么可能对粒子产生影响,据我所知,据人类公认:任何影响都是能量和信息传递的结果。  我的波,既有能量又有信息,它是实实在在的波,实实在在的存在物,它和电磁波的唯一区别在于:它不能像电磁波那样连续的以光速传播,每以光速传播一段距离,它要停下来等一等——由于它具有静止质量;所谓电磁波,只不过是停下来的时间等于0的物质波而已——它一样要停下来,但是停留的时间为0——因为它没有静止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迄今为止,唯一得到证实的是波长存在——这一点,新理论和得布罗意是共同的。波长存在,就必然有某种周期性的运动存在,得布罗意认为这种周期性的运动是某种没有能量和信息,始终伴随粒子、并对粒子产生非能量、非信息的不可思议的影响的神秘的波——这一切从来没有得到证实。新理论认为得布罗意是错误的,没有什么鬼魂一般的波,所谓波,就是能量的传播。没有能量就没有波,没有能量和信息,就不是“存在”,就是“不存在”,因为它和不存在没有任何区别。    
  为什么 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的速度 ?      
  费曼对了,DAS的思维就是没有问题的。  DAS的思维没有问题,德布罗意的关系式也同样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在波函数坍缩处(即光波波峰处),相速度大于光波速度,时间箭头不存在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实际上是物体性)消失了。如果把这个点再当作物体运动的质点的话,就会使量子电动力学的质点与经典力学的“质点”混淆起来,那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DAS的思维的。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12:17:00  ============  你不要再证实了,你就认为我100%是个笨蛋,不就完了吗?  被你认为是笨蛋,也许并非不是一种荣耀。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12:41:00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12:17:00    ============    你不要再证实了,你就认为我100%是个笨蛋,不就完了吗?    被你认为是笨蛋,也许并非不是一种荣耀。    =========================================================    怎么?又喝多了?    你还是先说说为什么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的速度吧    还有物质波波速趋向无穷大为什么是显然荒谬的。      
  周期=波长/波速  而你认为: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速度    在你使用v带入的时候,就已经默认粒子宏观运动速度v是物质波波速了,那当然和德布罗意的结果c^2/v不一样。还用后面那些“论证”吗?绕着圈子忽悠人比较隐蔽吧?  
  ScandateCathode    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速度    因为das的设想是波以光速传播,然后粒子静止一个周期。    可以计算一下是不是相等的。
  关于波粒二象性的问题,的确,das和德布罗意得出了一致的波长,频率问题又缺乏实验验证,这是个死结。    周期=波长/波速    而你认为:周期=波长/粒子宏观运动速度        在你使用v带入的时候,就已经默认粒子宏观运动速度v是物质波波速了,那当然和德布罗意的结果c^2/v不一样。还用后面那些“论证”吗?绕着圈子忽悠人比较隐蔽吧?  ==============================  如上,德布罗意的结论是:粒子的速度等于相波的群速度。我感觉das的那个诡异结论直接来自于他对“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概念混淆。
  再接一点,这就是为什么用光波做双逢实验会被许多物理学家嗤之以鼻的原因,用电子做,他们也只会耸耸肩,而质子做,他们就会闭口的。用质子做,证实哥本哈根的解释完全正确。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20:18:00
      因为历史原因,起初是想建立一个相对论基础上的量子理论的。只是后来发现这样做有很多问题,薛定谔才退后一步,建立了非相对论性的量子理论。  =====================  薛定谔建立他著名的方程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粒子的自旋,而自旋恰恰是相对论效应(后来由狄拉克证明),薛定谔只好从方程里去掉相对论效应,建立非相对论的方程。  后来狄拉克知道了自旋,他就建立了包含相对论效应的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只不过是在薛定谔方程里头加上相对论效应而已。  这与我的工作几乎没有关系。狄拉克是建立一种有效地工具,这工具既考虑到量子力学,也考虑到相对论。我做的工作是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考虑,这样考虑为什么有效。    
  游荡在网络的民间科学家是一群卖傻相赚眼球的可怜虫       作者:ScandateCathode 提交日期: 9:20:00 访问:807 回复:35
    这个群体具备的主要特征  1 知识贫乏,而且不爱学习,只爱空想。他们愿意花很多精力闭门造车,写几万字的胡言乱语,但不肯花点心思弄懂别人做的事情。比如反对相对论的“大师们”时常不知道洛伦兹变换,不知道相速度群速度。  2 缺少逻辑思维能力,不会论证命题,靠堆砌名词似是而非地支撑论点。因此也往往出现乱用专有名词的事情,不能用普遍认可的术语表达观点。  3 不懂举证原则。时常有民科悬赏驳倒自己,为没人能说服自己沾沾自喜,很幼稚。有句话叫“咬个屎橛子给麻花都不换“,一个人只要脸皮够厚,没人能说服。不会被驳倒不是什么资本,理论被接受的举证义务在于理论的提出者,不是没人反驳你就算你对,而是要自己拿出证据。  4 以创新思维、不盲从权威做挡箭牌。尽管挑战经典理论的人只有极少部分才是成功者,大多数人错了,但他们总是“自信”地宣称自己就是做出了XX重大发现的人。而他们的观点往往是陈词滥调,没什么创新点。比如被人炒烂的刚体模型超光速、相速度超光速之类。  5 他们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哥德巴赫猜想、相对论等依靠科普可以理解至少能理解一部分的理论或命题,很少有人去反对位移电流假设反对麦克斯韦方程组,摸黑爱因斯坦的拼命盯着相对论,就是不提爱因斯坦在其他领域工作中公认的错误——这反映了他们“研究”的来源和真实水平。  另一部分的“研究”领域则是与哲学宗教挂钩,用一堆无聊文字解说自然科学或者宣称找到了跟高层次的理论。高的无所不包,其实什么也解决不了。这部分人喜欢披上传统文化的外衣,用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天然亲近和敬畏武装自己,其实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侮辱。  6 不敢回答具体问题。因为一具体,就露馅,就把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的老底暴露了。因此,太极拳是民科的必修课,见到侃量子力学吹弦论的不回答中学物理问题,100个有99个骗子。  7 无法交流。这些人是在装,就是靠卖傻相赚眼球(也有少部分真的走火入魔了),俗话说,装睡的叫不醒—他不想醒,谁能让他醒。因此,和民科是不能讲理的,你说的苦口婆心,他当你是空气。  8 辩论中喜欢用否定一切作为辩论底线。比如公理凭什么就要承认,概念定义不绝对严谨,自然科学体系甚至逻辑体系本身就有缺陷之类的屁话。其实只是无赖而已,他们谈起自己的“伟大发现”时可不会强调逻辑体系有缺陷,也不会质疑自己推理的出发点、定义是否绝对严谨。  9 喜欢拉虎皮扯大旗。比如爱因斯坦做过专利局职员曾经是民科,牛顿晚年研究神学之类,全然忘了自己是发现大师错误挑战权威的斗士,一副狐假虎威的嘴脸。他们会注意爱因斯坦曾经也不是专业科研人员的“同”,而他们丝毫不注意爱因斯坦可以比他们流利一百倍地玩弄微积分矢量运算等等的“异”。无论什么身份,水平才是关键,而民科极少表现出起码的科学素养。  10 否定基础知识的作用,认为是“束缚思维“的枷锁。既然水平低劣,自然只能用这种手段狡辩了。其实他们巴不得自己能随手把质能方程推导出来,只是基础太差又懒于学习罢了。  
  再来个技术性问题。看来das的“意想不到的错误”比我原以为得还多。    das的理论形史上非常规范,以至于让我忽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das宣称他的理论“在宏观上与狭义相对论完全等价”,然后用三页的篇幅从质点运动、闪光接受、间隔不变性来论述“时空量子化”与狭义相对论形式一致。    既然这样,烦请das解释,为什么他在第二页,图例下面直接引用了洛仑兹时间变换?这个变换是下面他所有讨论的基础,引用了狭义相对论的结论来证明时空量子化与狭义相对论等价?    在“闪光”一节,das也这么说:“由于光速不变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本就是狭论的基础,由它直接可以直接得出狭义相对论的所有结论。    因此,你的论证完全是不成立的。更正方法有两种:  第一:删除所有引用狭论的内容,重新证明你的理论与狭论等价。  第二:承认你的理论是建议在狭论基础上的、是狭论的延伸。  
  作者:ScandateCathode
回复日期: 12:54:00  ==================  一个运动周期中,0坐标系观察,粒子经历时间T,走过距离为一个波长s,  宏观速度v=ns/nT=s/T  所以:T=s/v,  还有问题吗?  
  我重复一下我的主张。大家还是就事论事吧,没必要扣帽子。既然das有勇气给学术期刊投稿,就必须面对同行的质疑,  如果das只是无聊找个事做,我对他个人的业余爱好没有任何兴趣。但是既然他试图获得学术界的承认,在我这个小小科班生手下都过不了两招,就说不过去了。
  问题在于上面这个式子只适用于相速度不适用于群速度。而真正有意义的,跟观测联系的是群速度。而你的频率会给出错误的群速度。  这样就无法跟经典理论吻合了。      而且你对相对论的理解很有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光速下根据洛伦兹变换,时间收缩为0,这在数学式子上看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此的解释不应该是对光子来说时间为0,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位置,而应该是不存在光速运动的惯性系。  相对论的根本假设是,对所有的惯性系物理规律都一样。光速不变只是把这个不变性应用到麦克斯韦理论得来的结论。而对你的光速运动的参考系,物理规律都应该怎样写呢?时间为0甚至已经破坏了时空的拓扑结构了。  而且,根据这个相对性原理,在一个惯性系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另一个惯性系下依然不能解决。在一个惯性系下可以说明的问题,在另一个惯性系下也一样能说明。你在静止参考系下不能说明波动和塌缩的现象,那换到光速运动的参考系下能说明,只能说明自相矛盾,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作者:ruinedone
回复日期: 13:41:00  ====================  本文取名叫做扩展的相对论,当然是在相对论基础上进行扩展。本文是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但是不再承认匀速运动状态的存在,并且证明了M撇的运动状态,宏观上就表现为匀速运动状态,狭义相对论是新理论在宏观上的一个特例、一个近似。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4:36:00  ================  本文已经改变了参照系的概念,假如它没有错的话,还要改变许多观念,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世界上不存在匀速运动状态,当然不存在什么匀速参照系。匀速运动、匀速参照系只是宏观上近似的描述。只有在光速的时候,才有运动,只有在静止的时候才有时间。所有物质的所有运动,都是光速和静止两种状态的不同组合。    
  这问题牵扯到爱因斯坦少年时代的梦想:假如我坐在光子上旅行,会看到什么景象?  事实上每个人都坐在光子上旅行,只不过这光子走走停停。走的时候,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你什么也看不到,你等于没有经历“走”的过程;只有“停”的时候,你才经历时间、观测空间。你“停”了多长时候,你就经历了多长时间。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15:12:00
      作者:ruinedone 回复日期: 13:41:00    ====================    本文取名叫做扩展的相对论,当然是在相对论基础上进行扩展。本文是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但是不再承认匀速运动状态的存在,并且证明了M撇的运动状态,宏观上就表现为匀速运动状态,狭义相对论是新理论在宏观上的一个特例、一个近似。      289楼 作者:dasdas8452
回复日期: 15:25:00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4:36:00    ================    本文已经改变了参照系的概念,假如它没有错的话,还要改变许多观念,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世界上不存在匀速运动状态,当然不存在什么匀速参照系。匀速运动、匀速参照系只是宏观上近似的描述。只有在光速的时候,才有运动,只有在静止的时候才有时间。所有物质的所有运动,都是光速和静止两种状态的不同组合。  ==============================================================    无言以对。  “在相对论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也就是说,你承认相狭论是正确的,愿意引用狭论的结果。可是你又马上拒绝了参照系概念、拒绝匀速运动。  你觉得你的这两个说法能同时成立吗?    请把这场革命或者闹剧进行到底,删除所有狭论的结论和内容,建立你自己的坐标、速度、力、参考系、能量定义,并以此解释马克尔逊莫雷实验。
  匀速运动、匀速参照系只是宏观上近似的描述。在宏观上,这种描述是有效的,但是有误差,误差是多少呢?从北京到纽约,误差了千亿分之一毫米。从汉朝到现在,误差了亿亿分之一秒。  所以,用匀速运动、匀速参照系、相对论来描述宏观世界是有效的,和新理论是等价的。  你觉得这两种说法不能同时称了吗?我看不见得。    这理论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里头,就不多说了。  
  我不喜欢空对空。我喜欢概念明确、逻辑清晰。    要说服我,请拿出证据。
  针对问题的辩论,越辩越清晰。继续继续!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4:36:00  ==============  上一次没有理解你的意思,仔细看了一下,这确实像一个问题。  问题是相对性原理。  “根据这个相对性原理,在一个惯性系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另一个惯性系下依然不能解决。在一个惯性系下可以说明的问题,在另一个惯性系下也一样能说明。你在静止参考系下不能说明波动和塌缩的现象,那换到光速运动的参考系下能说明,只能说明自相矛盾,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相对性原理的意思是说:对于一切惯性系,物理定律的描述是等价的。不存在一个比其他惯性系更优越的惯性系。一个惯性系的内部观测,不能确定它本身是静止的,或者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是对于一个光子来说,它永远以光速运动,他是不是一个惯性系?  如果是,它和一切惯性系明显不同,尽管不优越,但是很特别。  如果不是,它也在匀速直线运动,符合惯性系的定义。    答案是:它是惯性系的一个极端的特例。  对于所有惯性系,物理定律的描述相同,并不是说一切都相同。不同的惯性系,对同样两个事件之间观测到的时间不同,极端的情况是:在光子自身看来,一切事件之间的时间都为0;一切空间距离都为0。如果不为0,那么它对物理定律的描述就和其他惯性系不同,相对性原理就崩溃了——至少,在光子的特殊情况下,相对性原理失效。  事实上,相对性原理不会失效。所以光子自身看来,一切事件之间的时间都为0;一切空间距离都为0。  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特殊领域,里头埋藏着许多宝藏。只有抽象的思维才能在其中游弋。我的看法也很不成熟。    总之,相对性原理并没有限制不同的惯性系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它只是限制了不同的惯性系对物理定律的描述必须是等价的。光子自身看来,它150亿年来从来没有经历任何时间,这并不排斥我们看来它在宇宙中游荡了150亿年;光子自身看来它并没有穿过任何一条狭缝,这并不排斥我们看来它同时穿过双缝。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坠爱一光年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