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阁皂山山作文开头100字左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江西」重定向至此。关于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地理概念,詳見「」;關於江西的其他意思,詳見「」。
本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日)
请协助添加多方面以,的内容可能會被而移除。
江西省,简称赣,是,位于中下游南岸,东界与、北邻和,西连,南毗。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第一大——。全省总面积16.69万,2008年底人口4400.10万人。省会为。
江西省简称赣,自古以来就是“文章节义之邦”。因公元733年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而简称赣。由於赣江和鄱阳湖,江西也称为“赣鄱”大地。又因为从长江以北往南看,江西在江南的右部而江东在江南的左部,江西在历史文献中又称为“江右”与江东(“江左”)相对应。
夏朝商朝时期,江西主要属于古代长江文明(独立于古代黄河文明)的一部分,农业文明和青铜文明等发达,是世界最早的稻作文明起源地(江西万年县的水稻种植已有一万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属于吴(国)头楚(国)尾,「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吞并之后,设立(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在今江西境内设有7个县。
元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表示“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江西从此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彭泽、鄱阳、馀淦、、赣、新淦、、、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今天的南昌、、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
江西鹰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时期,江西辖于。今天地区依然留有当年的。
元年,改设,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炀帝改州县制为郡县制,此时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增加到8州37县,8个分别为:
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733年,将道增加到15个,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监察区。
时期,江西地区曾辖于(建都于今,后迁都于今)。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军」,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设置制度。辖区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原江西东北部分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以及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从以来,江西在经济文化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农业如粮食和手工业如瓷器等经济方面,还是教育如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以及商业等方面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与江东(江浙)、四川行省大致相仿,明显领先于附近的广东、湖南等。
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瑞州、饶州、南康、、广信、、建昌、、袁州、临江、、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洪武年间广东单独设省后,至今江西的边界变化很小。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另外有三位藩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饶州府(鄱阳)和建昌府(南城)。
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明清时期,由于和是联系和长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线路,也带动了沿线江西城市的繁荣。同时,由于明代和的政策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较低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移民,从事商业或农业等。在此期间形成的“江右”商帮在全国十大商帮中位列第三。其时,景德镇为全国之一。
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日发生的引发国共十年内战。共产党随后在江西建立了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粤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等。
1931年,共产党在宣布成立,并将瑞金更名为瑞京,是中央政府和首都所在地,称为“红色首都”或“红都”。在该政权运作期间,其中央政府颁布了宪法,发行了货币,设计有国旗,同时将其所属控制区域称为。因国民党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中央苏区。
1933年,国民党以及国民政府在南昌发起,随后推广到全国,每年盛夏,国民政府到庐山办公,并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6年,经过湖南的全线通车,使得江西失去过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东西向的通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
1996年,贯通江西南北,加速了赣南的发展。
2005年,通车,使“红色故都”瑞金结束了無铁路的历史,从而实现孙中山先生在中建設赣闽线的愿望。
江西三面环山,可以看作是一个北面略微开口的盆地。西面是、和脉;东面是和脉;南面是和,北面紧邻鄱阳湖和长江,有著名的(主峰海拔1474米)。山地丘陵共占全省面积70%,中南部红岩丘陵和盆谷交错,北半部是宽广的平原,称为鄱阳湖平原、鄱阳盆地或豫章平原。江西的最高峰是臨近边界脉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
的重要支流几乎从南到北纵贯全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抚河、信江、鄱江和修水等水汇入鄱阳湖后,注入北面的长江。重要的有西北部的和赣江上游的。
江西的气候属于,1月平均气温4-9°C,7月平均气温27-30°C,年平均气温16-20°C。年降水量毫米。
现辖11个,以及20个,10个,70个
地级市:、、、、、、、、、、
江西省行政区划
政府所在地
面积(K㎡)
人口 (2010)
Nánchāng Shì
Fǔzhōu Shì
Gànzhōu Shì
Jí'ān Shì
Jǐngdézhèn Shì
Jiǔjiāng Shì
Píngxiāng Shì
Shàngráo Shì
Xīnyú Shì
Yíchūn Shì
Yīngtán Sh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目前,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1个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辖5区4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35.8%,水域面积占29.8%,岗地、低丘面积占34.4%。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为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全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锦江、潦河流过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内得天独厚的东湖、南湖、西湖和北湖等风景湖,更显江南水乡风采。南昌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据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9.3℃。 日照率为43%。年平均风速2.5米/秒。年无霜期291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辖2区2市9县: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共青城市,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九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九江,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130多年前,这里就是对外通商口岸,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铁路是我国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陆上运输大通道,两条大动脉在九江市区交汇,九江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九江市城郊的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 。
辖2区1市1县: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安徽,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576,589人。
景德镇地处黄山余脉怀玉山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峦重叠,最高峰海拔达1618米,东南、西南部多丘陵和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较为舒缓。境内河川交错,北部昌江、 南部乐安河纵贯全境,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
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
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真宗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
辖2区3县: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 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株州毗邻,距长沙100公里。 全市面积3827平方公里,人口1,864,278万。境内浙赣铁路横贯东西,319国道和320国道交汇通过,交通非常便利。萍乡人文历史丰厚辉煌。萍乡因楚昭王在此地得"萍实"而得名。自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至今萍乡市博物馆保留有新石器时代历史物、史学家郭沫若定名的青铜器"彭高编钟"和"马王塘编钟"以及世间罕见的西汉透光铜镜等大批历史文物,反映出一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萍乡文明发展史。
萍乡自然风光秀丽宜人。境内东部的武功山是江西最高的名山,山峰奇峻,古木参天,飞瀑泻玉,草甸青翠,北部的杨歧山为中国佛教名山,西部的大屏山与南部的玉壶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为旅游胜地。境内著名的孽龙洞、东源溶洞、蕉源溶洞皆瑰丽异彩,洞因水活,水随洞转,乃一大奇观。城内孔庙、宝积寺、横龙洞纯阳观等古色古香的建筑,书卷气息与梵音韵律汇织,是极富人文特色和文化熏陶的旅游资源。
辖1区1县:渝水区、分宜县。 新余,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浙赣铁路线上,面积3164平方公里,人口1,140,308万。 新余以工业发展迅速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受到人们的瞩目,是江西省工业化水平最高、城市化速率最快的城市。建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轻工、纺织、能源、建材为主,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新余的城市建设被誉为“深圳速度”。近十年新增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规模、速度、效益在全国中小城市中罕见。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居全省之首。 新余基础设施独具优势。目前电力装机容量70万千瓦,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浙赣铁路横穿全境,京九铁路毗瞵,公路已成网络,并与105、320国道相接,距南昌机场仅120公里。 新余矿藏资源有三十几种,其中铁矿和硅灰石、大理石的储量占有一定的地位。硅灰石的储量列中国第二,品位极高。
辖1区1市1县: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
辖2区1市15县:章贡区、南康区,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 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又称赣南。东临福建三明市和龙岩地区,南接广东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全市与外省相邻的边际县11个,乡镇72个。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市耕地、山地、水面、道路、农舍的布局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8.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市内地形呈周高中低,南高于北,山峦起伏,河溪密布的地貌。最高点崇义县齐云山海拨2061.3米,最低处赣县湖江乡张屋村海拨82米。全区按地貌来分,丘陵占五分之三,山地和平原丘岗各占五分之一。
辖1区3市6县:袁州区,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度54分-116度27分,北纬27度33分-29度06分之间, 东与南昌市、抚州市接壤;南与吉安市、新余市为邻;西与湖南省和本省萍乡市毗连;北与九江市交界。全市东西长约222.75公里,南北宽约174公里,土地总面积18669 平方公里,地形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倾斜。全境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5.49%,丘陵面积占39.05%,山地面积35.48%。 靖安县九老岭海拔1794.3米,为全市制高点。宜春市总人口2009年末为5,484,264万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94人。市内居住26个民族, 为汉、回、蒙、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纳西、景颇、土、幺佬、 布朗、仡佬、京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5%。
宜春市具有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享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全年平均气温17.3℃,最冷月为 1月,平均气温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8℃。 宜春市地灵物丰,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3%,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 全市已探明可开发 的水力资源38万千瓦,尚有25万千瓦待开发。初步探明的矿种 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铁矿藏量近2亿吨; 有色金属主要有钨、金、铜、铝、锌和被誉为江西省“五朵金 花”之一的钽铌等;原煤储量超10亿吨,列全省第一;岩盐蕴 藏量百亿吨,居全省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居全国 首位;大理石、花岗石、瓷土分布甚广,质地优良,具有很高 的开采价值。
辖1区1市10县:信州区、德兴市,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波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上饶素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直接面临江、浙、沪、闽等沿海开放地区,交通通讯十分便利。320国道、206国道以及正在开工建设的311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赣、皖赣和横南铁路纵横交错;周边建有两个飞机场;电讯通讯直达世界各地。上饶市地处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面积2.28万平方公里,人口6,537,675万。
上饶自然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占全省近七分之一。有亚洲第一大铜矿——德兴市铜矿、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华东第一高降——黄岗山。矿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已探明的矿 产资源达70余种,真中铜、金、银、铅、锌素有“五朵金花”之称。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有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婺源古坦灵岩洞、铅山鹅湖山、弋阳圭峰;两个国家级风景区——三清山和圭峰(龙虎山景区);三个特色旅游点——婺源明清古建筑群、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葛仙山宗教旅游圣地。三清山以其雄、奇、险、峻,被称为“江南第一仙峰”;天然盆景圭峰,被叹为“江上圭峰天下稀”;婺源县已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县,被誉为“中国农村最美的地方”和“最后的香格里拉”。
辖2区1市10县: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 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
地理上,它介于北伟25°58′32″至27°57′50″,东经113°46′至115°56′之间,全市长约218公里,东西宽约208公里,总面积为25271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市面积的51%,平原与岗地约占23%,山地与丘陵约占23%,水面约占4%。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它的四周,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市及赣州市的宁都、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南康市、上犹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炎陵、茶陵县,北与宜春地区的丰城、樟树市及新余市、萍乡市接壤。 市政府驻地吉州区,距省会南昌公里里程为219公里,距首都北京铁路里程为1805.6公里。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还使吉安自古享有"金庐陵"的美誉,被称为江南大地上的彩色明珠。"乌鸡、金桔、狗牯脑"是吉安地方特产三宝;泰和乌鸡,有凤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骨、乌皮、乌肉等十大特征,通体洁白、体态优美,强身、药用功能显著,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定为观赏鸡。享有"桔中之珍"的遂川金桔是全国金桔四大原产地之一,其形似鸽蛋,色泽金黄,皮薄肉厚,芳香沁人,营养丰富,具有止咳消痰的功效。遂川狗牯脑茶叶,叶细嫩,表附白绒毛,色碧中微露黛绿、莹润生辉,饮后清香甘醇,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和特等奖。"甲于东南,驰名全国"的安福陈山红心杉木,材质优良,被历代朝迁列为贡材,还被选作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筑用材。用千年栽培史的新干县三湖红桔,色泽鲜艳、酸甜可口,叶、皮、核、络都是良好中药,历史上曾为朝廷贡品。峡江鲥鱼和米粉、万安红玻璃鲤鱼和金丝枣、安福火腿、遂川板鸭美名天下扬。
辖1区10县: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 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
抚州市位于江西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接赣州地区,西连吉安、宜春,北毗南昌、上饶。南起北纬26度 29分,北抵北纬28度30分,南北全长约222公里。西自东径115度35分,东迄东径117度18 分。东西宽约169公里。抚州市属中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四期分明,全市年平 均气温17度。抚州市河流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要特点是水系完整、河道密布,溪流不断,水面广阔,水流量大, 含沙量少,水能资源丰富,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全市资源丰富,全市土地面积2822.54万亩,人均土地9.28亩。高于全省均土地水平。是投资者好地方。
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35.20万人。
1491年(明弘治四年),654.98万人。
1853年~1873年,江西在太平天国时期曾是湘军和太平天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因而损失巨大。人口从1853年的2450万人急剧下降到1873年的1770万人。
1909年~1911年(),1697.70万人。
1928年(17年),2032.28万人。
1927年~1937年,由于频繁残酷的战争,人口损失较大。1930年-1934年,国民政府对江西中央苏区进行了5次军事围剿行动,极其残酷的战争和(包括红军内部清洗和战后政府的清洗)造成人员大量死亡或逃离,使得江西的人口从1931年的1872万,到1936年只剩下1556万人。
1947年(民国36年),1272.52万人。
1950年,1568万人。
1978年,3182.8万人。
1998年,公元 1998 年,4191.21 万人。100.41 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 9.8‰ 。”
2001年,年末总人口4185.77万人,总户数1137.44万户,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38‰ 。
公元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全省共有家庭户户。
目前江西省總人口超過4千万。人口出生率為1.361%、死亡率0.599%、自然成長率0.762%。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51人。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为南昌市,平均每平方公里566人;人口密度最小的为吉安市,平均每平方公里183人。
江西省各市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年末)
行政区名称
面积(公里?)
166,894.34
43,684,100
45,286,615
江西的沙縣小吃
井岡山革命基地
井岡山大學
全省共3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回族和畲族;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维吾尔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和基诺族等。
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江西除居住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同胞以外,还有不少居住国外的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俄罗斯、日本等国。据不完全统计,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望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有数千人。其中有在香港经营电子工业的企业家,在加拿大的国际电力界知名学者,在美国研究核能、电脑和航天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心血管的专家,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和世界银行顾问等等。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为江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Taylor Wang),日出生於江西省的科學家,祖籍,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
江西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由于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许多特有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全国198个特有属中64属为木本植物,江西省有19属,其中11属为单种属。江西共有木本植物有119科,其中占47.1%的56科是向北延伸到赣地为止的热带性科。全省已被直接利用和可能被直接利用有开发前景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资源植物可分为12大类。
数量大的有毛竹、松、杉等10多种,还有珍贵的阿丁枫、观光木等,甚至还有白豆杉、华东黄杉等名贵品种,但数量较少。
有映山红、继木等10余种荒山木本植物,还有萁、蕨、芒等多种草本植物,大量栽培的有桉、刺槐和黑荆等。
数量相当多的主要有苦槠、甜槠、构栲、鹿角栲、罗浮栲、栗、茅栗、白栎、短柄栎、栓皮栎、石栎和多穗石栎等。常见的还有枣、柿、薜荔、野木瓜、豆腐柴等。珍贵品种双季板栗在永修有分布。
大量分布的有山楂、山柿、杨梅、山莓、草莓、粗叶悬钩子、弥猴桃、乌饭树、米饭花和野葡萄等。可作果树嫁接的木有野梨、海棠等。现弥猴桃已被引种改良为高产果木,维生素含量超过弥猴桃的野生果树还有胡颓子等。
大多为草本植物,还有一些水生植物,种类丰富。常见的有野大豆、假地兰、鸡眼草、胡枝子、葛藤、草木樨、车轴草、山绿豆、山合欢、马兰、鼠曲草、藜蒿、一年蓬、刺儿菜、蕨、紫萁、野苋、荠菜、独行菜、鱼腥草、糯米团、藜、平蹄、构树、车前、鸭蹼草、马齿苋等。水生植物中常见的有满江红、眼子菜、水葫芦、大瓢、水竹叶、浮萍、菱、苋实、水芹等。木本植物则有榆、椴等。其嫩叶可食。
开发前途较好的有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紫花含笑、凹叶厚朴、观光木、木莲、建兰、惠兰、春兰、寒兰、多花兰等,大量分布的有山苍子、山胡椒、狭叶山胡椒、山姜等,较少的有大叶樟、土肉桂、细叶香桂、香叶树、黄丹木姜子等。还有紫菜、白菜、枫香、马尾松、弥猴桃以及一些蔷薇属植物也教多。另外,玉铃花、夜来香较少,特别是满山红数量更少,但香气纯正、浓烈,利用价值很大;桔草遍布于荒山,也有较大利用价值。
全省药用植物有1500余种,常用的有300余种。盛产栀子、泽泻、石韦、香芋、南山楂、枳壳、枳实、钩藤、蔓荆子、土茯苓、薄荷、荆芥等。分布量大或较名贵的有贯众、野菊、半夏、天南星、桔梗、前胡、白果、黄连、龙胆、千里光、金银花、土茯苓、苦参、千层塔、厚朴、海金沙、梨荷枫、五加皮、花榈木、远志、金锦香、山蚂蝗、鹿蹄草、土党参、孩儿参、菟丝子、玉竹、百合、枸枸子、沙参、盘龙参、商陆、草珊瑚、五倍子等。蛇药有滴水珠、七叶一枝花、云头、竹叶椒、野花椒、斑叶兰、八角莲、九头狮子草、半边莲、望江南、纤花耳草、山扁豆、杠板归、蜂山菜等,另有抗癌药和避孕药多种。
分布较广的有槠木、青冈、蚊母树、野柿、君迁子、杨梅、枫香、盐肤木等。还有大量种植的黑荆树,是优质栲胶原料。
大量分布的有竹、芒、金茅、芦苇、狼尾草、牛背草、河八王、灯心草、龙须草和拟赤杨、芒花、椴等,民间造纸原料有毛冬青、铁冬青、长叶冻绿、小赤麻、弥猴桃和一些锦葵科植物。
种类相当繁多。杜鹃花为特产,有20多个品种,花色黄、白、粉、红,枝干别致,可作大型盆景。各种兰科、草尾科、百合科植物,花大秀美。大量生长的金鸡菊、野菊、秋牡丹、黄花、黄花远志、金丝梅花朵十分醒目。玉兰、木莲、黄山木兰等多开单生大花,可成纯林;还有大量可赏花的葵科植物;竹柏、红豆杉、福建柏、苏铁、三尖杉、华东黄杉、刺柏、铁杉、银杏、虎皮楠、厚皮香、香果树、赤楠、大叶楠、井冈槠、大果马蹄荷、华幌伞枫、黄杨等以树型健美和叶片奇特而受人青睐。有观赏价值的竹类有黄竹、紫竹、斑竹、方竹、夹心竹、篌竹、人面竹、桂竹、井冈寒竹等。可作盆景的有极常见的继木、白马骨、黄栀子等。漫山的紫薇、云实、金樱子、多花蔷薇、石斑木等十分灿烂悦目。
山茶类有20余种,如小果油茶、红花油茶、糙果油茶等。三年桐、千年桐、乌柏等工业油脂植物已广泛栽培,野生的有野茉莉、盐肤木、野漆树、拟赤杨、白乳木、山乌柏等,另有从美国引种的紫穗槐。种子含食用油的有竹柏、榧等。13种山矾属植物含油脂,分布量大的有华山矾、老鼠矢等。榛、山核桃、野核桃等分布较少,但含油高量。
樟树、夹竹桃、臭椿、女贞、构树、杉木、杜仲、皂荚、泡桐、栀子花、无花果、蚊母树、山楂、苍耳、南蛇藤、绣线菊、杜鹃、艾蒿、金荠麦等能降低空气中有毒成份的含量;水葫芦、香蒲等可减少水体污染;可监测空气污染的有唐昌蒲、鸭蹼草、牵牛花以及各类苔藓植物。
江西珍稀、濒危树种有110种属于中国特有。如水松、金钱松、柳杉、华东黄杉、木莲、玉兰等60余种属中国亚热带特有;江西杜鹃、井冈杜鹃、红花杜鹃、背绒杜鹃、江西山柳、江西槭、美毛含笑、柳叶腊梅、全缘红花油茶、井冈厚皮香、井冈猕猴桃、井冈葡萄、井冈绣线梅、寻乌藤竹、河边竹、厚皮毛竹等16种属中国江西特有。这些品种约占全省珍稀树种的73.3%。江西境内尚有不少古木大树。如庐山晋植“三宝树”、东林寺“六朝松”以及树龄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银杏也保留有数十处。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保留下来的古木大树有近40种。分属13科29属,分布点达95处之多。特别是古樟树,为江西一大特色。现500龄以上的古樟树有30余处,300龄以上的古樟几乎每村都有。江西旧称豫章,即因遍布樟树而得名。今南昌等城市均选樟树作为绿化用树。
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合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合林和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以及竹林也不在少数。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滨湖地区。还有荒山灌丛草坡、沙地植被、草甸植被等。其中荒山灌丛草坡是常绿阔叶林反复遭到人为破坏后逆向演替的产物,植被稀疏低矮,生物学产量低,植物种类也较少。优势植物有杜鹃、黄栀子、金樱子、茅栗、乌饭树、三叶赤楠、毛冬青、长叶冻绿、短尾越桔、萁脊、芒、野古草等,除分布于鄱阳湖地区外,还分布于赣江冲积平原的四周丘陵和山前地带。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鄱阳湖有140余种,占全省81%以上。1962年捕捞量达5063万斤,是捕捞年产量最高年。鄱阳湖种类最多的为鲤科鱼类,共计70多种,占鄱阳湖主要经济鱼类约55%,其中鲤鱼、鲫鱼几乎占整个鄱阳湖鱼产量的一半。产量较大的还有刀鲚(凤尾鱼)、黄颡(黄牙头)、鲶鱼和草、青、鲢、鳙四大家鱼等,银鱼则是鄱阳湖名产。外,五大河水系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鲶、乌鱼、吻鲴、江鼠、马口鱼、白甲鱼、鳅、鳝等。
以雁形目、图形目等鸟类为主。除少数为留鸟外,主要是候鸟。冬季鄱阳湖形成许多小湖和沼泽,盛产草根、鱼虾、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软体动物,是候鸟的丰盛饲料,因而使鄱阳湖成为世界有名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雁形目中常见的有:鸿雁(大雁)、豆雁、白额雁等。
小天鹅、大天鹅、鸳鸯等。还有不少世界性保护的珍禽。如白鹤,经国际鹤类基金会观鸟团日现场观察,白鹤总数达1350只,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鹤群,比过去国际鹤类会议宣布的世界保有数220只还多三倍。其他珍贵种类还有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鹳、黑鹳、白鹭、黄咀白鹭、苍鹭和大鸨等。
在常可见到(江猪),一般系由长江游入,与鲸同目。在九江和湖口还发现有世界最珍贵的淡水之一的。
鄱阳湖软体动物近60种。经济价值最高的为三角帆蚌和绉纹冠蚌,均可用以培育珍珠。
有技角类6科18属、挠足类4科l1属以及各种轮虫和众多原生动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植物)是一切水生生物的饵料基础。其种群数量的丰盛与衰退决定水生昆虫、蚌类、鱼类、虾、蟹等所有水生动物数量的增长与消退。必须注意防止水质污染,以保证这些动物类群资源的稳定。
有50多种。其中数量较大的有黄鼬(黄鼠狼)、麂等。还有狼、狐、大灵猫、水獭、水鹿、猪獾、狗獾、鬣羚、黑麂、獐及少量的云豹和金钱豹。
全省毛皮兽以九江、吉安、宜春、上饶等地区为多。但由于森林过伐和滥捕,兽类资源大幅度下降。目前数量尚多经济价值较大的还有小麂、黄鼬助、豹猫、鼬獾等。数量较多但经济价值较小的有华南野兔。
还生长着少量猕猴、短尾猴等。彭泽有野生梅花鹿,已建立自然保护区。
有270多种。主要种类有环颈雉(野鸡)、白鹇、竹鸡、珠颈斑鸠、红咀相思鸟、画眉、鹌鹑、八哥、暗绿绣眼鸟等。 农林益鸟有160多种。如啄木鸟、树鹨、伯劳、杜鹃、八哥、松鸦、红咀兰鹊、喜鹊、乌鸦、鹊鸲、乌鸫、棕头鸦雀、寿带鸟、白脸山雀、树麻雀、金腰燕、家燕等,以森林和农作物害虫为食。还有灭鼠能手如各种猫头鹰和鸺类等。 大量砍伐森林、人工营造单一林和大量施用农药,将危害鸟类生存。
爬行类动物74种,其中蛇类55种。蛇类中毒蛇15种,主要有眼镜蛇、银环蛇、尖吻蝮(五步蛇)、日本蝮、竹叶青、烙铁头、白头蝰、绞花林蛇、福建丽纹蛇和中国水蛇等;无毒蛇40种,主要有滑鼠蛇、灰鼠蛇、乌梢蛇、翠青蛇、赤链蛇、游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水蛇等。爬行类中还有鳖(甲鱼)、金龟、大头平胸龟、白条草蜥、铜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壁虎、脆蛇蜥等。在彭泽县沿江地方,曾发现过我国特有的扬子鳄。 两栖类有肥螈、东方蝾螈和青蛙、金线蛙、泽蛙、虎纹蛙、沼蛙以及个体可达1斤左右的棘胸蛙(石鸡),还有各种蟾蜍、雨蛙、树蛙、姬蛙等。蛙类均为灭虫能手,有的蛙每一个体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在两栖类中,有珍稀动物大鲵(娃娃鱼),已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和人工繁殖。
白鹤、黄腹角雉、白鹳、黑鹳、白鳍豚、扬子鳄、华南虎、梅花鹿等。
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金猫、云豹、黑熊、毛冠鹿、水鹿、小天鹅、白头鹤、鸳鸯、白颈长尾雉、大鲵等。
大灵猫、小灵猫、獐、鬣羚、斑羚、白鹇、大鸨、棘胸蛙、蟒蛇等。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
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工业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德兴的斑岩铜矿,是全省重要的铜矿,探明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67.7%;伴生的金占全省总储量的98%,伴生的银占50%以上;伴生的硫达2067.7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6.4%。江西铜矿储量大,埋藏浅,易采易选,开采时能同时回收多种伴生矿产,使一矿变多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黑钨储量在全国占第一位,矿床分布以赣南为最多。该类型矿床易采易选,并伴生有锡、钼、铋、铜、铍、铌、钽和稀土等多种矿产。主要集中于赣州地区。
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东南地区。
江西拥有罕见的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具有易开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优点,且品种齐全,特别是重稀土的储量很大,其中钇族稀土探明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州地区。
黑色金属类除铁矿储量可观外,尚有大型锰矿产地,质量优良;赣北地区钒矿规模大,资源前景好。
江西还发现有特大型银矿、特大型铅锌矿以及中型以上金矿铅锌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非金属矿产有70余种,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瓷土、熔剂灰岩等量大质优。还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润土、滑石、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种矿产,其中赣西粉石英矿面积大、储量丰、埋藏浅,矿体裸露,适宜于工业规模露天开采。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现有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主要分布区域为赣中赣南的遂川、上犹、全南、安远、石城等21县市,赣东的临川、崇仁等9县市,赣东北的德兴等4县市,赣西北的星子、武宁、铜鼓、靖安等14县市。
江西地下热水、矿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以微矿化(<1克/升)重碳酸盐钠质或钙质水为主,占总数80%以上,次为弱矿化( 1~3克/升)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或钙质水。氟离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质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其余有氟、锰、铁、砷等离子超标;40余处宜于灌溉,其余为水温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标;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其余为氟、铜、硫化物、锌、砷、汞或铅等超标;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其中氟水50多处(武宁的汤里、上犹的暖塘等),硅水近30处(遂川的汤湖、南丰的汤尾等),另有镭水(武宁的温汤、铜鼓的温塘等)、碳酸水(寻乌的吊神排、赣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汤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温水(乐平的龙潭等)及铀、锰、锂、碘、溴、锶、硼和硫化氢水等若干处。
全省地热水利用较好的有20多处,新建温泉疗养院多处。开发矿泉饮料的工作也已进行。利用地热水进行良种培植、孵化家禽、繁殖鱼苗等也取得成效。
主要有八个土类,地带性规律和地域性规律都比较明显。
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积极、合理和科学开发利用红壤资源,对发展江西农业有重大意义。
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三个亚类。
红壤亚类面积最大,约8798.4万亩。凡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剖面发育正常的均属这一类型。由于所处地形和植被状况不同,其肥力属性有一定差异。山地红壤坡度大,土层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夹有较多的半风化母质碎块。丘陵红壤通常土层深厚,石质性不强。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则矿质养分不足。
红壤性土亚类是在缺乏稳定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见于丘陵山区,面积约3673.3万亩,肥力和利用价值都较低。
黄红壤亚类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间的山地,面积约1494.3万亩,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由于植被较好,自然肥力一般较高。
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进贤、东乡、余江、波阳、余干、丰城、峡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的贵溪、弋阳、横峰、铅山、玉山、上饶、德兴、余干等市县,吉安和永新之间也有分布,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则较差,土层较薄;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省境边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区。
面积约2500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土体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较高,很适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
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现有植被一般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生长茂密,覆盖度大。山地黄棕壤土肥力高,适于发展林业和种植药材等。
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顶部,面积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阴凉湿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潜在肥力高,部分地块可用于开发药材种植等。
在紫色砂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面积约8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赣州、抚州和上饶地区的丘陵地带,其他丘陵区也有小面积零星分布。常与丘陵红壤交错分布组成复区。紫色土磷和钾的含量较为丰富,适种性广,为南丰蜜桔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适种土壤。
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士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丈体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
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德安、宜春、万载、分寅、萍乡、新余、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一般土层浅薄,大多具有石灰反应。根据肥力和颜色又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
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根据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三个亚类。
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发育的初期阶段。分布地势较高,浸水耕种的时间较短,地表水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红壤起源的黄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
潜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冲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层以下长年处于积水状态,铁锰还原,土色呈明显的灰黄或灰蓝色,形成烂泥田、锈水田、冷浸田等。
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发育良好的类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两者之间。排灌条件一般较好,水分干湿交替,土壤中铁、锰等物质氧化还原,淋溶淀积作用频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猪育层,肥力较高。
水稻土的肥力状况还取决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如何提高中产田、改造低产田,是发展江西农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水稻土外,全省农业土壤尚有600万亩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为潮沙泥土、乌泥土、黄泥土、紫泥土、马肝土等。
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为江西省的一大潜在优势。全省平均年降水深l600毫米,相应平均每年降水总量约2670亿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385亿立方米(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统一规定计算),折合平均径流深828毫米,径流总量居全国第七位。按人口平均居全国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国第六位。约相当全国亩均占有水量的二倍。
江西河川径流总量虽然丰富,但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区分布有差异。必须继续兴建相当数量的水利工程,对天然水量进行调蓄,在时间上对水量进行再分配,以余补缺,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以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防洪抗旱的需要。
各河系的年径流量赣江最大,接近黄河流域的年总水量。单位面积的产水量则信江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水量达106.7万立方米;赣江最小,平均78.8万立方米左右。
径流的地区分布。地表径流分布趋势基本上和降水量相似:赣东大于赣西、山区大于平原。三个高值区均达l200毫米(折合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20万立方米)。武夷山区最高可达1400毫米。全省以赣东北地区为最大,婺源、贵溪、黎川一线以东地区普遍大于1000毫米;鄱阳湖盆地、吉泰盆地、赣州盆地均为低值区,一般在600毫米至700毫米;其他地区一般在700毫米至900毫米。
全省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故季节性变化很大。汛期河水暴涨,容易泛滥成灾;枯水期水量很小,又感水源不足。故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大体为:1至3月占14~17%,4至6月占53~60%,7至9月占18~22%,10至12月占6~10%。径流最大月份一般出现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占全年径流量的22%左右;径流最小月份一般出现在12月或1月,各河最小月占全年径流量的3%以下。
由于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这段时间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而7月至9月,降水稀,气温高,工农业用水正值高场,江河却处在少水期。如1978年信江弋阳县河段仅每秒2.9立方米,昌江景德镇段仅每秒1.28立方米。
年径流量除修河流域以1968年为最小外,其它地区均以1963年为最小;最大年份除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外,赣江及信江分别出现在1973年和1975年,其它各河均以1954年为最大。径流量最大年比最小年各河在4~5倍左右。年径流量变化还存在连续干旱和连续洪水的情况。
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水最变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是造成全省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江西50年来兴修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供排水能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供需矛盾在某些季节仍然相当突出。1998年特大洪灾给江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84亿元。今后江西将按党中央、国务院“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方针,以极大的力量抓好水利建设。
地下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值为212亿立方米以上。年内分配为:丰水期123.8亿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5、6、7月间;平水期55.5亿立方米,占26%,多在3、8、9、10月间;枯水期34.1亿立方米,占16%,多在1、12、1、2月间。其年际变化为:偏丰年(频率20%) 282亿立方米,平水年(频率50%) 217亿立方米,偏枯年(频率75%) 150亿立方米,枯水年(频率95%) 67亿立方米。
全省具有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资源为68亿立方米/年。赣北富于赣南,赣西富于赣东。鄱阳湖平原最丰富,具集中供水意义的冲积层潜水可开采资源达31亿立方米/年;其次为袁水、锦江和泸水流域等。
具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在全省分布面积较小,仅2.7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省总面积的16.2%。主要有平原冲积层潜水,赋存于河谷及湖盆砂砾石中,水量大,天然资源量达40亿立方米/年,占全省的59%,且水质好、水位浅。其次是赋存于石灰岩、白云岩一类可溶性岩石中的岩潜水,水量也较大,天然资源量28亿立方米/年,占全省的41%,水质也较好。两者都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占全省面积83.8%的其它地区,则较少可供集中开采的大面积地下水分布,但在一些丘陵山区仍可利用地下水作为农田自流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时在这些区内的地层断裂发育段,也不排除有可开采的中小型供水源地的可能。
江西约有60%的市县处于红色砂砾岩层区,部分工矿企业位于岩浆岩、变质岩区,有些地方存在可开采地下水资源较缺乏问题或水质较差问题。而分布面及资源量均具重要意义的主要地下水冲积层潜水,由于受地表水污染,个别地方开始出现程度不等的砷、酚、氰化物等有害元素含量超过饮用标准的迹象。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可以优先考虑为城市提供优质生活用水。地下水以重碳酸盐淡水为主,水质优良,水量相对稳定,使用简便,不易污染。特别是有适宜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如南昌、萍乡、九江、吉安、上饶、宜春以及赣县、石城、于都、广昌、乐平、余于、上高、峡江、高安、奉新、分宜、铜鼓、吉安、吉水、泰和、永新、进贤、南城、宜黄、瑞昌、永修、修水等市县,可以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而以地表水作为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在满足生活用水前提下,全省平水年可集中开采的地下水源还有数十亿立方米,可用于工业方面。如纺织工业的空调,解决用水量大的化工、钢铁等工业需求。此外,干旱年地表水不能满足灌溉时,可开采平原冲积层潜水作为补充水源。还可根据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医疗矿水及可用以提取矿产原料(碘、溴、钾盐等)的工业矿水等。
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以上。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华东、东北、华北地区各省相比处于较为丰富的地位。在华东地区六个省区中则处于第二位。
据统计,江西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有610.89万千瓦,年发电量215.61亿度。其中可装机500千瓦以上水电站504处,装机容量510.86万千瓦,年发电量190.53亿度;一万千瓦以上水电站64处,装机容量401.5万千瓦,年发电量l52.3亿度;2.5~25万千瓦水电站33处,装机容量231.49万千瓦,年发电量86.34亿度;25万以上大型水电站有万安、峡山、峡江3处,装机容量131.8万千瓦,年发电量45.55亿度。
省内中小河流密布,广大农村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全省可开发的万千瓦以下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209.32万千瓦,年发电量63.31亿度。全省可开发小水电资源在一万千瓦以上的有60个县。
根据的结果,2010年,达到9435亿元,位居,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0.4亿元,增长4.8%,占GDP比重为16.4%;第二产业增加值3414.9亿元,增长16.6%,占GDP比重为52.7%;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0亿元,增长10.1%,占GDP比重为30.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0亿元,增长25.3%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75.5亿元,增长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增长19.2%;外贸进出口214亿美元,中部排名第二,增长82.1%;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亿美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1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5789元,增长14.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85吨标煤以内,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43.4万吨和57万吨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7.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3%。 。
与其他的相比,江西属于中等发展速度的省份,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人均GDP偏后;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为1978年的62.86倍;按不变价格推算(以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为基准),GDP年平均增长率9.4%,低于同期全国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次于、等17个省份居18位。GDP总量的发展,1992年突破500亿元,1995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的发展,1989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2001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6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
2007年,()达到5,469.2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3%,GDP占全国总量的2.0%;其中910.02亿元,占GDP比重为16.64%;2,827.26亿元,占51.69%;1,731.97亿元,占31.67%;人均GDP为12,562元,GDP人均量次于、等24居第25位。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2007年为例,一产业占GDP比重次于、等7居全国第8位,一产业总量上次于、等13省居全国第14位。
江西的有色金属矿藏丰富,包括著名的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有色金属冶炼是其工业的主要特色之一。鹰潭号称铜都。萍乡曾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地之一。的瓷器,新余的钢铁以及九江的港口等。
是中国直升飞机和无人机等飞机生产基地,汽车生产基地等重要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这里诞生,近年開始開發電子高科技產業例如就是世界最大太陽能電池廠,並在短短1年間上市於美國紐約證交所。
江西历史上一直是的主要产区。并盛产柑桔(以著称)、脐橙、茶叶、毛竹和杉木等。,是全国、出口生产基地,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江西是中国优质农产品输出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丰城市、南昌县、鄱阳县三县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而樂平市是江西唯一一個蔬菜產量大于糧食產量的的縣,被譽為“江南菜鄉”。
萍乡世纪广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体育文艺娱乐事业也得到了持续发展。江西体育健儿曾多次获得奥运冠军,一些传统的戏剧比如赣剧、采茶戏、傩舞等也得到发扬。互联网行业和软件也逐渐发展起来。另外,江西饮食的特点以湿辣鲜辣为主。
江西省所有的报纸、电视、广播都是公立经营。
报纸:、、,
电视:、;
网络媒体:(江西日报社主办)
主条目:和
   江西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省级主要领导人
江西省可以明显地分为若干个方言区。是江西的主要语言,使用人口大約佔三分之二。使用人口約佔六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南部,以及赣西北。使用。市区和县城使用。县、县、市使用。市、县、县、县和市(限陇头)使用。
:古称豫章,别称洪城、英雄城
:别称瓷都
:别称江南煤海
:古称宋城,有“世界钨都”之称
:古称庐陵
:古称临川(现为临川区)。别称才子之乡
:古称浔阳,别称浔城
产生于本土的长江文明不断地融合黄河文明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景德镇陶瓷作坊
釉下景德镇大瓷盘,陈列于
又称,代表菜:
三杯鸡:的特色,因烹调鸡块时加入、、各一小杯,不放汤水,用炭火将鸡块炖熟而得名。调料中增加了、等,用小加盖放在炭炉上慢火炖制。上桌后满座飘香,砂锅内鸡块色泽发红,鸡肉鲜美,汤汁香醇,且为原味
糖果:早点,一般与跟油条一起卖
拌粉拌面:南昌早点
南昌:多佐以青菜香菇,肉丝
冻米塘:以丰城的最出名,曾名江南小切,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赐予的名称。
松糕:将糯米粉、粳米粉、砂糖、莲心、核桃仁、玫瑰花、黄桂花、蜜枣等料拌和均匀,入蒸笼推平,撒果料、香料及猪油丁,经摆花、撒糖、蒸熟、冷却而成。洁白光亮,细腻甜香,松软爽口,热食最佳,冷食亦宜。
白糖糕:白糖发糕
酒糟汤圆:以糯米粉制成小圆球形,入沸水煮熟,以酒糟、白糖拌和而成。白润如玉、糟香浓郁,味甜适口。
可统计信徒约600万人。著名宫观有南昌、鹰潭、上饶、樟树等。
可统计信徒约142万人,是历史上佛教一些重要宗派的发源地。著名寺庙有南昌佑民寺(祖庭)、奉新的百丈寺、九江、、永修、吉安净居寺、靖安宝峰寺、宜黄曹山寺(祖庭)等。
可统计信徒约57万人。其中,约47万人,约10万人。江西大部分基督徒起源于背景。不过省会南昌的、,以及九江起源于背景;九江督府巷原属于。天主教堂有南昌。
穆斯林约1万人。南昌市有。
庐山国家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1996年列为
,庐山西海
,世界生命湖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保护湿地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江南名镇,千年瓷都,“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巅峰是此都”,尤其以“青花瓷”著名
,富华山上的(胡)耀邦陵园
及天师府,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道教发祥地,2010年被列入
,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入
:日被列入
,江西东部最高峰,华东屋脊
,赣剧与明朝“京腔”(高腔)发源地
: 日被列入
,2011年被列入预备名单
,传说七仙女下凡之地,位于新余市城西,为AAAA级国家风景名胜景点。
,形成于1.8亿年前的天然溶洞,洞长4200余米,旧称孽龙洞,洞内怪石、清风、流泉、飞瀑,被称为洞中“四绝高九米,宽七米,被地质和园林专家称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洞天奇观。1982年曾被中国风景名胜权威、同济大学教授陈严周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洞”、“地下艺术长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
,珠江的东江源头
,南岭岭南
江西境内途径
、、、、、、
东西向横贯江西北部,1937年通车,长947公里。其中矿区至段长89公里,1899年开工,1905年竣工。
南北纵贯江西中西部,1996年通车,其中到段建于1916年。是京九铁路沿线唯一的。
国家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完成改造,最高速度为200km/h,可开行和谐号动车组。
国家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7年通车,1993年完成电气化改造。
2005年通车,正在进行扩能复线和电气化改造。
已暂停客运,未来将连接中至支线。
原为工矿铁路,现只有两列车次行驶本线。
、、、、、
日正式通车
已经通车,是连接和两大南北铁路干线的重要联络线,大大缩短江西市县往返西部地区的时间。
至段及支线至段尚在建设中。
设计速度250km/h,2007年开工建设,于日建成通车,为江西省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
设计时速120km/h,已经通车。
尚在建设,设计时速350km/h,预计2015年6月建成通车。
、、、、、
设计时速350km/h,已于日通车。
江西境内途径
抚州段和赣州段尚在建设中
吉安以北又名,吉安以南为原一部分。龙南至粤界(韶关市)尚在规划。
G45的联络线之一,亦为原一部分
在江西境内原为和
、、、、、、
原名沪瑞高速公路
分为南昌东绕城和南昌西绕城
尚在建设,江西段吉安以东又称,吉安以西又称
、、、、、
在江西境内又称
尚在建设,将连接对应高速
原为其中一段,未来将连接对应高速公路
建设中,将连接和
未来将连接湖南省对应高速
江西段又称康大高速公路
原为一部分
规划中,将和连接对应高速
尚在建设中
、、、、、
预计于2011年7月开建,2013年12月建成
两端连接德婺高速和南昌绕城高速
西枢纽胡同
尚在建设中,和相连为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通道(-)中的一段
此国道已改道,将不会经过
、、、、、
、、、、、
全省11个地市均通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进入全国前十。
2011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4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2.9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78.3万人、200.9万人和434.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3万人;幼儿园9431所,在园幼儿14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5%,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7.5%,提高1.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鄱阳)(?-前202年),秦朝时任番阳令,号曰番君,汉朝封长沙王。
(南昌):(97—168),字孺子,东汉经学家,世称“南州高士”。
(南昌):(239—374),字敬之,东晋道士,创净明道派,被尊为许真君。
(九江):(365—427),东晋人,卓越的田园派诗人。
(鄱阳):(?-622),隋末南方起义领袖,曾建立南方的楚政权。
(南康):(691-756),唐代诗人,诗风接近王维,被认为是唐时江西诗文成就最高者。
(奉新):(715?-??),唐代诗人,诗文归属山水田园诗派,晚年隐居建昌县桃源里。
(新余):(818—882),江西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在文学和书法上也有一定造诣。
(宜春):(848-911),唐代诗人,诗作多为咏物,以《鹧鸪诗》最出名,称郑鹧鸪。
(南昌):(?-约 962 年),画家,生活于五代晚期至北宋初年,南派山水画鼻祖。
(新余)(962年-1025年),北宋初期的政治家,真宗時期的宰相,主導編纂《冊府元龜》。
(进贤):(901-1055),北宋官吏、词人,词风婉约,著有《珠玉词》。
(永丰):(),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之一。
(南丰):(),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进贤):(约),北宋词人,词风清丽婉约,小令尤其出色,著有《小山词》。
(修水):(),北宋诗人,书法家,宋四家之一。
(玉山):(),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曾中状元,有神童之称。
(鄱阳):(),南宋文学家,著有《》。
(吉水):(),南宋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婺源):(),南宋哲学家,被尊为朱子,是宋明理学(也叫朱子理学,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金溪): (),南宋哲学家,在以往儒学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心学体系,开创了心学一派。
(鄱阳):(约),南宋诗词作家、音乐家,号白石道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弋阳): (),南宋末年诗人和学者,民族英雄。
(吉安):(),南宋末期辛派词人中成就较大的爱国词人。
(吉安):(),南宋末年政治家,领导了南宋末年的抗元斗争。
(南昌):(1311年~?),元民间航海家,曾先后两次出海游历南海诸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地中海等地,著有《岛夷志略》。
(乐平):(),宋末元初史学家,著有《》。
(高安):(),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兼戏曲作家,著有《》。
(吉水):(),明代学者、文学家,洪武年间内阁首辅。主持编纂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永乐大典》。
(靖安):(),明代官吏、诗人,为官清正,人称“况青天”。
(新余):(),明代官吏、诗人。嘉靖时在内阁二十年,专擅国事,是历史上著名的权臣。
(贵溪):(),明代官吏,嘉靖年间内阁首辅,著名贤相。
(南昌):(),明代戏曲音乐家,发明水磨调(昆腔),是昆曲(南曲)的创始人,后世奉之为昆腔和昆曲之鼻祖,艺坛尊为“曲圣”。
(临川):(),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著有“”。
(吉水):(),明代官吏,以直谏著称,是东林党领袖。
(奉新):(),明代科学家,著《》(被认为是同时代最出色的科技论著)。
(南昌):(),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尤其出色,著有《四照堂集》。
(宁都):(1624年-1681年),明末清初文学家,是当时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魏叔子文集》。
(南昌):(1626年-1706年),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号八大山人,写意山水画大家。
(铅山):(1725年-1785年),清代文学家,诗、文、戏曲创作都有较高成就,清代“”之一。
(南昌):(),清代楹联学家,在楹联创作有杰出成就,并参与编辑了《四库全书》,与蒋士铨并称“江右两名士”。
(奉新):(),北洋军阀,曾短暂拥立溥仪恢复帝制。
(武宁):(),近代革命党人,执掌江西军政,袁世凯称帝后于湖口誓师讨袁。
(婺源): (1861年-1919年),清末民初铁路工程专家,设计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北)京张(家口)铁路”,中国铁路之父。
(抚州):(1867年-1920年)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曾任监督(校长)
(宜黄): (1871年-1943年),近代佛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人称「宜黄大师」。
(修水):(1890年-1969年),近代国学家、史学家。
(临川):(1891年-1968年),近代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南昌):(1894年-1968年),近代生物学家与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之父,中国生物学界鼻祖,(于1953年解散至今尚未复校)首任校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生物系、第一生物研究所,、庐山植物园等。
(进贤): (1897年-1967年),近代教育家,曾任()校长和首任校长。
(高安): (1897年-1977年),近代物理学家与教育家,近代物理学先驱,与得主康普顿验证了“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上栗): (1897年-1979年),近代政治家与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后因为担心中共内部清洗而叛离共产党。
(南昌):(1900年—1957年),近代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中华民国国歌的曲作者。
(新余):(1904年-1965年),近代画家、金石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教育家。
(永丰):(1915年-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政委、司令员。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南昌):(1904年-1973年),近代法学家、律师,二战后(东京审判)中国代表法官。
(弋阳  : (1916-) ,、,,1955年被授予军衔。
(德安): (1930年-),现代生物学家与农学家,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赣州): (1940年-),现代文学家,2000年得主。
(新余):(1952年—),华裔美国科学家,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人。目前是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时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因为发明鸡尾酒疗法,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豐城):(1956年-),第一位華人、女性行政總裁,曾任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籍)、董事長、副總裁等。父雷學明為中華民國海軍中將,曾被指涉。
(余干):(193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德安): (1954年-),著名台湾导演,曾获奥斯卡金像奖。
江西省统计局:〈〉
新华网江西频道,《》,日
張正田,〈淺談宋代江西健訟風氣與客家、江西先民的移民潮〉,《客家雜誌》,256(臺北),2011.10,頁68。
2007年度GDP数据来源于
《》,中国南昌网,于日查阅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熊秉真:〈〉。
  
  
  
  
  
註:此為1949年以前統治時所使用的分區,現已不用。
1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時屬於日本領土,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撤離始由接收實際統治至今,稱為「台灣光復」;詳見、與。
2 即。現早已成為主權獨立且國際普遍承認之,中華民國政府亦然,並於2012年5月發新聞稿表示其非中華民國之「固有疆域」。
:隐藏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樟树阁皂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