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电视剧排行榜讲的中国的隋炀帝是啥名字

很多年前的一个电视剧是一个韩国的女孩和一个中国的服务生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很多年前的一个电视剧是一个韩国的女孩和一个中国的服务生叫什么名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五星大饭店
潘玉龙是银海市旅游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因为租房,他认识了邻居汤豆豆——一个热衷于踢踏舞的活力四射、赋与独立性格的女孩。汤豆豆的母亲已逝,她和诗人父亲住在自家老屋里,相依为命。一次意外中,她的父亲身亡。在这期间,潘玉龙给了她一个男孩的关怀,她也给了潘玉龙物质上极大的帮助。正直的潘玉龙拒绝了汤豆豆的帮助,这使得信守“真实”的汤豆豆更加欣赏潘玉龙,两人走到了一起。潘玉龙毕业后,几经辗转终于进入了自己心目中的事业天堂——银海市万乘大酒店。他努力地工作,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中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朴实厚道的潘玉龙一夜之间从一名普通服务员跃升为代表酒店形象和质量的贴身管家,由此也认识了他的服务对象钟顺喜。 钟顺喜是一位继承了百亿资产的韩国富家千金。她的父亲钟焕成去世以后,除了留给她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外,还留给了她由于财产和权力的争夺而引起的恐惧和不安。故事中的年轻人们潘玉龙、钟顺喜、汤豆豆,他们的爱情经历着种种考验,扑朔迷离;他们的命运经受着各类磨难,崎岖坎坷;他们的幸福又经过了太多的不幸,似有还无。
五星大饭店,张峻宁,郑柔美主演的
13这个不到啊
其他类似问题
名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隋炀帝杨广有几个女儿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隋炀帝杨广有几个女儿叫什么名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隋炀帝杨广见诸史料子女甚少,共四男二女。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出生于开皇六年(586年),母萧皇后。南阳公主于开皇十九年(599年)嫁给宇文述第二子大文学家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而曾作为帝女的杨妃下嫁于唐高祖第二子,当时已封秦王的李世民。杨妃与秦王李世民从血缘关系上就是典型的表亲
杨广究竟有多少个女儿呢,没人能数的清。因为早年杨广和亲哥哥杨勇争夺太子之位时,为了讨好极其厌恶小妾的母亲独孤后,小妾生的那些孩子统统不养;而杨广登基后,由于常年不在长安,幸存的女儿中又分成了两大部分:一些被他丢在长安不闻不问;一些则带在身边,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在杨广死后跟着嫡母萧后一起去了突厥。不过由于《隋书》没有公主传,杨广绝大多数的女儿没有更具体的封号、姓名、生平等记载,人数自然也无法精确。 先看烈女南阳公主。南阳公主是杨广所有女儿中唯一有详细记载的公主,而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她凭借自己的气节上了列女传,使她有别于其它那些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姐妹。南阳公主也是杨广最为宠爱的女儿,她出嫁的时候,杨广特意让宫里以美貌著称的马尚宫给宝贝女儿作为陪嫁。出嫁后杨广仍要常常看到南阳,不管是下江南还是征高丽,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不过南阳公主并没有仗着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而趾高气昂,反而伺候起生病的公公宇文述是尽心尽力,与丈夫宇文士及也很恩爱,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不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杨广荒淫无度,老百姓终于忍受不了揭竿而起,而就在杨广继续躲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时候,宇文化及亲手举起了弑君的利刃,杀了杨广。而这宇文化及不是别人,正是南阳的丈夫宇文士及的亲哥哥! 杨广没有白疼这个女儿,眼见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被丈夫的哥哥亲手勒死,南阳公主悲愤之下毅然决然和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擦干眼泪和母亲萧后一起,将父亲草草收拾一番暂时安葬在流珠堂。虽然与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但南阳与宇文家的孽缘还远远没有结束。窦建章杀了宇文化及后,为了斩草除根要铲除宇文家的余孽,其中就包括了南阳与宇文士及的独子禅师。尽管舍不得儿子,但只要一想到宇文家与杨家有着血海深仇,曾经最亲密的枕边人如今已经反目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南阳公主最终还是大义凛然地将禅师交了出去。 后来在唐朝成功立足的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在洛阳城中不期而遇,宇文士及想要与前妻和好,但南阳公主断然拒绝,但宇文士及恋恋不舍,坚持不肯离去,南阳十分愤怒地说道:“你要是想死就进来吧!”宇文士及不得不悻悻离开。 南阳公主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女儿,父亲杨广身前没有留下任何英名,死后还要带给儿女种种羞辱,但南阳公主身为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儿的一份气节,这份气节就算在一片乱世中也熠熠夺目,连魏征都十分欣赏,宁可在史书中多费笔墨,也要记录下南阳公主的生平事迹。 不过有正面就有反面,与南阳公主烈女般的节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广那群犹如荡妇一般的荒yin女儿。这些公主虽然具体封号不详,也无更详细的生平事迹,却完美继承了老爹杨广荒淫无度的特质,更显得她们那节烈的姐妹南阳公主如同基因突变一般与众不同。而这群荒唐的公主们之所以为人所知,完全是拜一桩荒唐的淫luan后宫事件所赐。 话说这场淫luan后宫事件中的男主角宇文皛也是极品一个,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宇文皛,毕竟要是皇帝作风正派洁身自好的话,当臣子的也绝对不敢这么放肆胡来。杨广当上皇帝后沉湎于女色之中,成天就知道享乐,不管是下了朝还是在外巡游,经常在林苑山亭间举行大型的宴饮,身边不仅要有后宫嫔妃相伴,甚至还将父亲隋文帝死后那群本该出家清修的嫔妃一起带出来吃喝玩乐。 正所谓是上行下效,当皇帝的都这么以身作则了,这些臭味相投的宠臣们自然晓得紧跟杨广的步伐,宇文皛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备受杨广的宠爱,出入宫廷完全没有限制,于是宇文皛经常到后宫中与杨广的嫔妃淫乱,甚至还借机勾引了不少公主,如此嚣张的行为传到萧后的耳里,萧后忍无可忍之下就告诉了杨广,结果杨广完全不当回事,根本没有怪罪宇文皛。 也正因为杨广的默许,这些与宇文皛大胆通奸的公主们一时间相安无事,而且这样一来也有好处,日后跟着萧后去了突厥,这些公主面对突厥最流行的兄终弟及的风俗也能适应得很快。 随着杨广的身死国灭,这群曾经肆意张扬的公主们一夕之间彻底沦为了亡国女,只能跟着嫡母萧后在宇文化及、窦建章等人手中辗转,最后又被掳到了突厥。大唐贞观4年,李靖大破突厥,萧后带着嫡孙杨政道回到长安。去突厥的时候萧后是带着孙子和一群女儿一起去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只见孙子不见女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北宋灭亡时,一群嫔妃公主被掳到金朝惨遭众多宗室、将领的蹂躏后,绝大部分也是就此杳无音讯。 不过尽管被杨广带在身边的这些女儿身为公主品行不够端正,行为举止也放荡得很,但话又说回来,比起被杨广丢在长安不闻不问的那些女儿,这些公主至少也算是曾经幸福过的。 岑仲勉先生统计过,杨广登基14年,在长安待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连册封嫡长子杨昭为太子时,杨广也都没回长安,就只派了个使者带诏书回去。不过好在杨昭是太子,父亲不想见他他可以主动前往洛阳求见父亲,而那些被丢在长安的公主就凄凉了,生母不得宠,自己也没本事跟在父亲身边,嫡母萧后在杨广面前一是说不上话,二也是根本管不了丈夫的事,想要玩得乐不思蜀的杨广自己记起还有这么群女儿,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李渊在长安称帝后,这些被丢在长安的隋朝公主就通通被归为战利品一类,对照一下隋灭陈时隋文帝将一大群陈朝公主进行了欢乐大派送:赏几个给功臣做妾,赏几个去伺候自己的儿子,再留几个伺候自己,李渊也有样学样,处理了这些前朝公主。 这群公主沦为了亡国女,曾经好歹也算是皇宫的半个主人,如今却只能给皇宫新的主人三跪九叩,只能低眉顺眼随波逐流,只能任人宰割自己的命运,甚至连正妻也做不了只能沦为小妾。比如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就有这样一位隋炀帝女出身的小妾。这位公主的前半生虽然不得父亲的宠爱,但好歹也是金枝玉叶的出身,原本怎么说也能下嫁给朝中某个大臣子弟作为正妻,但随着杨广的死去,却只能顶着亡国女的身份伏低做小。 宫殿还是那座宫殿,身份却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妃的内心是否煎熬过,是否挣扎过,是否憎恨过命运的不公,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毕竟身为曾经的皇宫女主人,如今却只能给新的女主人下跪请安,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完全是人之常情。但面对残酷的现实,杨妃只能认清现实甘愿为妾,从此除了因为生子而被记载了一笔外再无更多的记录。当然,不会有人因此苛责杨妃不够有南阳公主那样的气节,也不会有人指责杨妃为什么没有像南阳公主那样大义凛然后名垂千古,毕竟杨妃只是做了当时绝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选择,在历史的洪流面前,这些小人物们为了苟活下来只能随波逐流。 这些如同历史尘埃般的公主们,一生当中没有享受过被人疼爱的滋味,已是可悲,最终只能沦为儿子传记中的寥寥数字,想想更是令人心酸不已。
萧皇后 妃嫔 萧嫔 陈贵人 陈婤 子 元德太子杨昭 齐王杨暕 赵王杨杲 女 南阳公主 杨妃 唐太宗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 (一统江山)西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陈国绝对不是什么小国,也绝对不弱。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全部叛变“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杨广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典籍。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来拢络人心,缓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多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隋书》赞曰: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其他类似问题
隋炀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唐太宗是不是有一个妃子是隋炀帝的女儿?_百度知道
唐太宗是不是有一个妃子是隋炀帝的女儿?
杨妃,隋末唐初人,隋炀帝女也。唐太宗李世民“四妃”(正一品)之一,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生太宗子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应该有两个,不过吴王的母亲比较受宠,而吴王也是父亲所喜欢的。所以记载比较多。
找到些资料。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杨妃 恪母,隋炀帝女也。——《旧唐书•李恪传》 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新唐书•李恪传》 暂且不管这寥寥数笔的记载,引出了后世编剧们多大的创作激情以及编造童话的梦想,我们站在纯历史角度来看,这几句话,提供给了我们一些很重要的资料。 首先,这位李恪的母亲杨氏出身不凡,在嫁给李世民为妃之前,她是位公主。 其次,就是新唐书对这位公主出身的皇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地亲望高,中外所向。这八个字的白话文意思如何,恕在下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实在是翻译不出来,但是光看字面意思,对于一位皇妃来说,确实是极高的评价了。 我想能得到极其保守封建的宋人的高度评价,杨妃本人应当是个品德优秀的女子,不过这些咱慢慢陈述,一样一样地来。 看完了书面资料,我们应当从资料衍生点什么出来。 杨妃出生于最显赫富贵的皇家,她的父亲是一国之君,这个是无庸质疑的。关键是杨妃的母亲。 由于史料没有记载(事实上我怀疑是由于隋末战乱,大多资料都丢失了),所以对她的生母是谁猜测很多。 目前电视剧中所塑造的以杨妃为原型的隋朝公主,生母基本上都是萧皇后——这位杨广后妃中唯一资料详细的妻子。 不过电视剧嘛,自然是意淫成分占绝大多数,对于生母这些,基本都属忽略了(难道编剧认为隋炀帝所有的女儿都是萧皇后所生?)。 对于杨妃生母是何许人也,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是萧皇后之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说接近于零(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杨妃的母亲既然不是萧皇后,就是隋炀帝那不计其数的后妃中的一位了,或者更低一点的,也许是身份低下的宫女子;这些并不是没可能,因为史料的严重缺失,我们只能把一切能想到的可能性,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全部都想到。 不过我认为杨妃的生母是没名分地位的宫女可能性也并不是很大,因为我的想法是,隋炀帝美貌如花的后妃们已经多得让他花了眼,他没有那个必要去和宫女生下杨氏家族的后代。而作为情欲及对美女的天生喜好,隋炀帝和宫女发生关系是绝对可能的,但要说生下子女,我认为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当然也是有可能的,李世民的儿女中也有不少是后宫所生)。 所以我觉得,杨妃之母是隋炀帝其中一位妃子所出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不过我仅仅只是推测而已,而那位妃子是什么样的地位,是正一品的夫人,还是嫔还是级别更低的侍妾,我就无法得知了,因为我所知道的,隋书及唐书里提到的隋炀帝的后妃,除了萧皇后,还有一位萧嫔,另外的应该是尹氏和张氏(并不清楚具体封号,且以姓氏称之)。 别的我倒真没留意到了,若有缺漏或不对,烦请指出了。 关于杨妃的生母就考证于此,因为手头资料严重缺乏,所以极难考证出一个确切答案,姑且作为参考吧。不过我认为杨妃之母有点应该是能确定的,就是她应当是一位美女。 作为一名皇族公主,杨妃无论受不受父亲的宠爱,她都是要做公主必修的科目的。 礼仪应当属必修。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类似三从四德的《女诫》之类的书或是一些陶冶自身才学的书籍。另外公主的内涵也是不可少的,所以我想杨妃也该是饱读诗书的知性女子吧,也许她的才情与长孙皇后,徐惠,燕贤妃比不来,但并不能说明她无才或没有智慧。在古代是不太有不学无术的公主的,就连任性到令我生厌的高阳公主,也是有点墨水的(只是她的智商肯定不高,否则不会因为任性妄为害死那么多人,说句实话我认为李恪之死她要负大半责任,如果不是她这么一闹,长孙无忌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处理李恪了,虽然说李恪在长孙无忌手里极难逃一死,但起码不会死那么快)。 从小被这样熏陶,受着传统的皇室教育,杨妃必然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所描写的一样,性格刁蛮胡闹,整个皇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的(汗,我觉得这些编剧一定是受《还珠格格》遗毒不浅),事实上就算是极为受宠的公主,也绝对不敢这么胡闹,高阳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虽然她任性妄为,肆意胡闹,但她还是不敢让父亲知道她干的事情,而她就算是任性的范围,也不可能扩大到整个皇宫,所有人陪她一起闹的地步。李世民固然宠爱她,但是也不是只宠她一个,长乐公主,晋阳公主这些公主所受到的宠爱分毫不会差于高阳公主,只是高阳公主的性格娇纵任性,而长乐公主晋阳公主的性格却非常温顺,叫人感觉不像是极得宠的公主(汗,不晓得是什么思维,为什么得宠的公主一定要任性娇纵呢?乾隆的十公主无疑是最受宠的公主,可也没见她多飞扬跋扈啊,从记载来看还不失为一名皇家贵公主呢)。 (貌似偏题,转回来) 杨妃的性格应该是属于那种传统的公主典型,温柔婉约,典雅大方,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却又不失公主贵气的那种。公主的贵气是必然有的,因为杨妃从小就受着那样的礼仪教育,举止全部都是按着规矩来,这样严格的礼仪制度教育出来的公主,绝对是举措优雅得体的;加上公主长期的皇宫生活以及其他的一些熏陶,公主的气质自然就是这么培养出来了(皇宫历来是规矩最为严谨的地方,我是绝对不信杨妃是个跋扈蛮横的公主的)。 如果说隋炀帝不那么独断专行,那么残暴荒淫的话(其实他的才华相当地不错,政治才能也并非昏君,可是他的品行过于荒淫,残暴),也许隋朝并没有那么早地灭亡,而杨妃,也就不会成为李世民的妃子; 假如说隋朝不是那时灭亡的,我想杨妃应当像众多普通的皇室公主一样——到了年龄后,由隋炀帝挑选合适的驸马人选,择日下嫁,然后和驸马生几个孩子,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安稳太平地过完一生。虽然很平淡,但是却是安逸的日子。但如果真的是如此,相信后世的人们不会注意到她——因为中国古代的公主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不计其数,著名的公主也实在不少,比如长乐公主,高阳公主,南阳公主,柔福帝姬(宋徽宗改的,把“公主”改成了“帝姬”,不过后来又改回来了),和孝公主……但出于对皇室的尊重及必须记载的档案,公主们无论得不得宠,无论死得早不早,无论一生是多么地平淡乏味无奇,在史书上,起码是要留下一个封号,以及夫家姓氏的。运气好点儿也许能顺带记上生母是谁,公主的名字叫什么,出生于什么时候,死与什么时候(这点儿清朝的公主档案做得最好,记录得非常详细,不过那些公主的名字是否叫所谓的和孝嫩哲温宪,我倒是不知道)。 而如果真的是这样,杨妃也就不会成为一则传奇被人们津津乐道,被编剧拿来当作隋末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素材了。 正因为是隋朝的灭亡,杨妃的特殊身份,使得后人注意到了她。 按理说一般新朝对已灭亡的前朝血脉,为了以绝后患,通常是比较残忍的,起码不会给一个亡国帝女名分,就如北宋灭亡时那些被当作俘虏的帝姬们一样,被金国的皇室侮辱,却始终得不到名分,过着最下贱的生活——这对于曾经身为皇室帝姬的她们是极端侮辱的,特别是宋人极其注重妇女的名节。而杨妃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幸运的。 她所遇到的新朝皇室,不是异族,也不是对杨氏家族有什么刻骨仇恨或是抱着必须以绝后患杀心的人。 这个攻下长安的新朝,是由她表叔(应该是这么叫吧)李渊所创立的李唐王朝。 李家与杨家是表亲关系——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隋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是亲生姐妹,李渊与隋炀帝,虽然是异姓,却是表兄弟的关系。那么李世民——杨妃的丈夫,就是隋炀帝的表侄,而杨妃,则是李世民的表妹。 凭着这点亲戚关系,加上刚刚攻下长安,士气大振——若此时把杨氏留于长安的血脉杀光,实在是不妥当的,况且李渊打的是“替隋炀帝报仇”的旗号举反旗的,如果杀了前隋皇室血脉,那么无疑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叫天下人都不能信服李家坐拥天下。 李渊与他的儿子都是聪明人,这点利害关系他们自然是明白,比起那辉煌江山,前隋的血脉是微不足道的(这个是站在纯政治角度来考虑的,我想当时杨妃还只是众多被俘虏的公主嫔妃中的一位,隋炀帝的妃嫔公主何其多,想来李世民应该还没留意到她,况且先留心女人再去商讨政事,是不符合李世民的行事作风的。从绵绵不绝的李世民究竟最爱谁的争论看来,他固然多情,但对于他来说,其实事业才是第一,其次是女人。否则史书上留下的就不是大唐天可汗李世民了,而是大唐情王李世民了)。 可是那些的妃子及公主皇子应该怎么处理,又成了一个难题。 不过解决方法总是有的。 女人自然是分给了男人们,而皇子,汗,本人倒确实不知道那些皇子下落如何,反正只知道有个半大孩子被李渊挑出来当了傀儡。又或者我记错了,当时在长安的没有多少皇子,隋炀帝的皇子可能大部分早已去世,比如那位太子同学。 我不知道当时杨妃是通过什么样的情况,最终成了李世民的妃子:到底是李世民自己看上她然后选中的,还是李渊随机分配的又或者是更自由一点让女人们自己挑选丈夫的(最后一个可能性极小,呵呵)。 不过我认为刚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应当对杨妃,没有什么特别深厚的感情,因为李世民的表姐表妹不少,杨妃在那些公主里,我想好像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但是李世民对她没有爱是不可能的事情,她和李世民的感情应该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不过想来一开始也没有什么爱可以互生,无论于杨妃还是于李世民:因为说句实话,我觉得按当时的情况来看,杨妃很有可能是被当作战利品赏赐给李世民的,如果是如此背景之下,那么我觉得一见钟情然后相爱的可能性非常渺小——就算他李二纯粹出于对美女的怜惜对杨妃产生了爱怜,可杨妃未必在那时就爱上了李世民。 但我前面说了,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了,顺便插一句,杨妃嫁给李世民时的年纪应当不算很小了,起码应该是到了古代成人的年纪了。我猜她可能比李世民略小,大约与长孙皇后年纪相仿吧,或者比长孙皇后略小一到三岁左右。 长孙皇后于武德二年生下了长子承乾,武德三年初左右,杨妃也紧跟着生下了三子李恪。 我觉得李世民应该还是挺喜欢杨妃的,至少他从不曾亏待她委屈她。 李恪出生的时候李世民还只是位皇子,我冒昧地揣测下,对于儿子的取名,可能相对比较自由。 所以“恪”这个名字,我猜是杨妃所取也不无可能(当然也完全有可能不是,因为小李儿子里名字带有竖心旁的不少,比如纪王慎;所以我只是猜测而已)。而杨妃其人基本应当属于淡漠名利的那一种——事实上当时的环境,她就算本性不是如此,环境也会迫使她不得不如此。 如果这个“恪”字真为杨妃所取,那么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可能是杨妃在向长孙皇后示弱。 请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杨妃长孙之间有什么隔阂,或者说长孙皇后排挤杨妃之类的,那些于长孙皇后的性格来看都不可能,她们之间的相处应当是很融洽的。至于杨妃为什么要向长孙皇后示弱,我认为原因可能如下:杨妃是前朝公主的身份不容质疑,就算前隋已亡,但毕竟曾贵为公主,于出身和血统来说,杨妃是高过长孙皇后的(无论长孙皇后祖先血统有多高贵,她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是臣子,杨妃父亲是皇帝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某些举止方面,杨妃毕竟是公主,与长孙皇后相比,是不会少了那份天生皇族的贵气的(尽管可能亡国后,气度会有所磨损收敛),而杨妃性格也同样温顺,虽然在一些实用智慧方面以及处理事情的干练豁达,杨妃可能远不及长孙皇后。但是杨妃毕竟是皇宫中长大的,对于皇宫的无情残酷,她必然是比长孙皇后更为了解。所以她有可能对未来作过猜测分析,而且不止一次地权衡过,可能她已经明白,唐未来的国君,必是在李建成与李世民当中选一人(毕竟李渊的嫡子里只有这两个儿子是最为优秀的),而李建成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与长孙皇后相比,才干与内涵修养品性,必是远远不及的(史书上貌似都没记载太子妃是何许人也,也可能是我看书不仔细,加上对李建成同学并无太大兴趣所以粗略跳过……若有误还请指出)。 如果李世民当了皇帝,那么无疑地,身为结发之妻的嫡妃长孙氏,就是皇后。无论长孙皇后多么地大度宽容温柔,在皇宫中长大的,可以说是见惯后宫斗争的杨妃,多少都会为自己留条后路,她很清楚地明白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可以说杨妃对这些后宫斗争是相当敏感的,所以我想有的时候她可能不是单纯地淡泊名利,而是想置身事外,保全自己。毕竟自己过了十几年的公主生活,对于皇宫的荣华富贵,她应当是并不十分在意的,经历如此变故,对杨妃来说,也许生存和保全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觉得,杨妃是在向长孙皇后示弱,那时杨妃与长孙皇后接触并不很久,她对长孙皇后,在那个时候可能并不完全信任的。而她表现出来的处事态度也很可能是低调而淡漠的(也许这是史书记载她不多的原因之一吧)。 接下来要说一说的是关于杨妃的封号问题。 杨妃应当是贞观初年就被封为四夫人之一的,贵妃是韦氏,贤妃是燕氏,而德妃与淑妃两个封号究竟是谁的还不能肯定。 贞观初年被册拜为四夫人的还有一位阴氏,她的封号被推测为德妃,不过我觉得也并不一定能肯定阴妃就是德妃。关于封号存在以下两个推测: 第一, 杨妃是淑妃,阴妃是德妃,这是历来被大众所认可并沿用的一种推测,如果是这样的话,杨妃必然是在李世民死后去世的。因为按这样的说法,贞观十七年阴妃的儿子叛乱被杀,根据燕妃墓志记载,燕氏是贞观十八年迁的德妃,也就是说,阴妃因为被儿子牵连降级为嫔,燕妃替补了她的位置。唐朝后妃品级里的四夫人从这一事看出,是有尊卑之分的,贵妃为最尊,贤妃为最低,不然小李也不会没事给燕妃迁位号。那么这样的话,杨妃早逝一说就站不住脚了。如果杨妃是淑妃并且早逝的话,按理来讲她死后淑妃的位置就该有人来替补,按阴妃是德妃,燕妃是贤妃来看,如果说杨妃早死,那么阴氏就会替补为淑妃,而燕氏替补为德妃——可是根据燕妃墓志记载,她在贞观十八年才迁为德妃,并且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她在贞观年间迁到过淑妃。所以杨妃就不可能是死在贞观年间的。 第二, 杨妃是德妃,阴妃是淑妃。如果按这种推测,杨妃早逝同样也不可能。理由同上,如果杨妃早逝,那么燕妃就立刻会替补为德妃,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燕妃当是贞观十八年迁的德妃,而且没有当过淑妃。除非杨妃一开始并非四夫人,是后来替补上来的,这样倒是很有可能早逝。可事实上根据一些推测,杨妃确实应当为早期的四夫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推测那位小杨妃当是燕妃替补德妃后迁上来的),当然这个也并不是肯定,杨妃是早期的四夫人之一当没有疑问(无论是这两种里的哪种推测,杨妃都应当是淑妃了。因为她就算开始是德妃,在贞观十七年左右阴妃降位后,她也会替补为淑妃的),但我不排除那万分之一的可能的情况,毕竟唐书里称为杨妃的不止她一个。在没有墓志和其他史料的证明之下,我们只能把一切称为“推测”。所以杨妃是推测中的淑妃。 如果说杨妃真如一些朋友推测的那样是早逝的话,那么她的封号极有可能是追封,若是追封的话,我冒昧揣测,贵妃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只是揣测而已)。贞观初年的四夫人,只有韦贵妃与燕妃得以确认封号,剩下的德妃与淑妃都只是猜测。 接下来要说的,是颇有争论的李世民对杨妃的感情。 电视剧里描写的所谓的李杨忠贞不二的美好爱情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就此说李世民完全不爱杨妃,也实在说不大过去。我是这么认为的,单纯地说李世民不爱杨妃或最爱杨妃都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我们在看待李世民的感情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加入了现代爱情的观点之一——一夫一妻。应该这么说,李世民应该是爱杨妃的,只是他对杨妃的爱和对长孙皇后、韦贵妃等人的爱是不同的。李世民不是专情的人,长孙皇后固然是他所爱,可是长孙皇后一个人是不可能满足李世民对爱情的需求的,李世民爱长孙皇后,爱韦贵妃,爱阴妃,爱燕妃,爱杨妃……这些女性他都爱,只是对她们的感情需求不同而已。就如乾隆一样,他爱孝贤皇后的同时也爱慧贤皇贵妃,他是同时爱着这两位女子,可是对她们的爱是不一样的。 以现代爱情的观点去苛求古人,尤其是一位古代君王,这未免牵强。 由于墓志未发现,杨妃的一些生平事迹也无从考证,比如她去世的具体时间。一般有以下几种猜测:第一, 死于永徽年间的皇室大血洗,因李恪而连罪。我个人以为,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李治没有必要杀死杨妃,杨妃只是一个女子,一个后妃,她不能够也不可能对朝政做什么,杀死杨妃反而会引起民众猜测和不满(况且李治以仁孝得天下,不大可能会赐死庶母)。连身为男人的杨妃的另一个儿子蜀王,李治所做的也只是贬为庶民,若干年后他还陪葬了昭陵。所以我觉得李治没必要杀死杨妃,赐死李恪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李恪很优秀,他会威胁到李治的皇位。长孙无忌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李治的统治才哄了哄房遗爱把李恪牵扯进来的。至于说房遗爱等人谋反是对李治统治的不满我倒觉得未必,八成是看着李治觉得他懦弱好欺,所以以为自己可以夺位成功,可惜漏算了一个房遗直,如果真的不满李治,房遗直大可袖手旁观,没事去告发自己亲弟弟干什么。 第二, 死于贞观年间,这个除非杨妃并非四夫人,否则不可能,理由同对杨妃的封号猜测。 第三, 贞观年前就去世。个人比较赞同这类说法,觉得杨妃有可能是那时候去世的,从贞观年间失去了关于杨妃的一切记载来看,杨妃确实有可能死在贞观之前。 另外史书里关于杨妃的记载,仅从她的儿子李恪的传记里才得以见到一星半点,于是有些杨妃的粉丝认为,杨妃被史书刻意地抹去了痕迹。 这个问题我以前就觉得不可能,在QQ上和杨清儿姐姐交换了意见后,我们一致认为杨妃没有被史书抹去痕迹。其实从史书记载来看,杨妃是李世民后妃中除了长孙皇后、徐惠和巢刺王妃杨氏之外,记载最多的一位妃子(其中巢王妃杨氏在《旧唐书》还没有记载,只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记载过李世民要立她为后的事情)。连在墓志上容貌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韦贵妃和号称“才女”的燕德妃(德妃是燕妃后来迁的位号,她在贞观初年的封号是“贤妃”)在史书中也唯有一句冰冷的诸如“韦妃生纪王慎”之类的话了(公主传里的临川公主传中提到:临川公主,韦贵妃所生。在这里才体现韦贵妃的封号是“贵妃”,而对于她的身世、容貌等等记载统统没有)。相较于另外几位同为四夫人的女子,杨妃实在算是记载得较多了,起码史官载下了她的身份是隋炀帝女(没有史书记载,我还不信你能从杨妃姓杨来肯定出她是隋炀帝女,天底下姓杨的多了去了)。其实唐朝历来不怎么注重记载后妃,除了太穆皇后窦氏,盛世贤后长孙氏,唯一的女皇武氏和那个打着“红颜祸水”标签的杨贵妃,其他皇后妃子记载都是不如这几位的一半的。后妃们多是在自己儿子里的传记里才能有幸可能会记载上一两句,比如高祖李渊的万贵妃,宇文昭仪。而李世民后妃中得此待遇的也只有杨妃和齐王妃二人而已(齐王妃在《旧唐书》里还没影子,杨妃两本唐书都有),徐惠能单独列传,多半还是要归功于那篇谏文和殉情(对社稷有贡献,对李世民痴情)。 说到杨妃就不能不提她的儿子,我觉得杨MM的两位儿子非常有意思,一个“文武双全”,一个“禽兽不如”,真是两个极端。那个禽兽不如的小六同学我就不赘述了,皇子能当到他那份上可真是活宝了——可人糊涂就有好运,永徽年间他本作为小三同学的同母弟被贬为庶人,可毕竟是个浑人,杀了他也没什么好处,于是就这么活下来了,后来还给平了反恢复了爵位又陪葬昭陵,不得不说小六同学某些程度上比小三幸运得多。 重点要说的还是小三同学。历史上真正的小三同学是不会像一些电视剧里所描写的那样如此卓越或者如某片里描写的那样小尾巴狼,感觉小三应当是个中规中矩的皇子,在小李几个儿子确实算得上优秀,但不是卓越。说实在的,小三同学除了史书记载“文武双全”和小李称赞的“英果类我”,我还真没见小三对唐朝做过什么实际的贡献(或者说是有什么事情值得称为“卓越”的),但小三的优秀是肯定的,不然无忌舅舅也没必要哄着房小二咔嚓了小三。其实对小三的评价,我觉得还是得本着客观的角度来说。很多小三粉都说,小三因为母亲是隋公主,所以他身上流着隋炀帝的血统,唐朝怕隋朝卷土重来,所以小三不可能当太子。这段话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可细看起来,我个人觉得实在有些……怎么说呢,有点不靠谱的感觉。首先小三的父亲姓李不姓杨,小三自己也姓李,他受的是唐朝的教育而不是隋朝教育,难道在小三眼里,生他养他的亲生父亲还不如一个没见过面的外公?这实在没道理啊,况且按当时的角度来说,小三的外公隋炀帝是个人人唾之的大昏君(小广粉表激动,我只是就事论事),灭亡了隋朝的千古罪人,难道小三还会对他有好感不成?而以推测中杨妃MM的处事态度,她万不可能把小三往复辟隋朝这方向上引,她就不怕自己被后世诟病?杨妃MM当时的身份说穿了是位亡国公主(杨妃粉先别激动),她难道还敢造次妄想复兴隋朝?绝对无可能啊。而且杨妃要复兴隋朝,大应该怂恿小三去争帝位,大应该暗中耍手段费心当上皇后,好给小三当太子来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新皇后的嫡长子。可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我认为,说小三因为有隋朝血统不能立太子,个人认为不怎么靠谱。小三不能当太子还是因为嫡子里还有一位小九,就算前面小一和小四失宠,可小九还在,除非小九也死了或失宠,那么皇位才有可能会到小三头上。 至于后来小三会死,多半还是因为前面小李的那句“英果类我”害了他,谁让他曾成为太子人选呢?无忌舅舅不可能不提防和排斥小三。所以高阳这位娇娇女搞出谋反正好给他一个除小三的绝佳机会,于是一哄房小二,小三就这么被株连咔嚓了。小三粉大骂无忌舅舅的很多,其实这事儿我觉得不能怪无忌舅舅太狠,小三毕竟是对小九皇位威胁最大的人,咔嚓小三完全可以说是政治斗争——失败者只能如此。这里也可以看出小三毕竟道行还嫩了点儿,斗不过无忌舅舅,无忌舅舅也是趁他翅膀未硬爽快地咔嚓了小三,算是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而对无忌舅舅此人的评价也是需要中肯和客观的(说实话永徽那次血洗,我觉得比小三更冤枉的是江夏王李道宗,无忌舅舅牵连到他才纯粹是因为私怨,这件事情才是无忌舅舅做得最有失道德水准的一件),不能因为无忌舅舅喀嚓了小三就全盘否认他对大唐的贡献并且贬低他。 小三就这么被咔嚓了,而在此事中也无法看出关于杨妃MM的踪影,实在不能确定她是否活到了那时间。如果她活到永徽年间,那么这些变故对她来说是打击巨大的,所以私不希望她长寿,早些逝去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还有那位高阳公主这里稍微提一下,似乎不少杨妃粉粉和小三粉粉认为她是杨妃的亲生女儿,说实话我颇不以为然,那位高阳同学得小李喜欢倒是没错,史书也记载了,后来因为她谋反牵连到小三,就有一些人说她是小三同母妹妹,也就是杨妃的女儿,这有些说不过去了。从史书记载来看,根本找不到一点小三和高阳交往过密或感情好的记载,当然也找不到小三和高阳关系恶化的记载,总体来说属于平淡的交情,大约也就是普通感情的兄妹,见了面打个招呼的那种。如果硬要从谋反牵连把高阳往杨妃身上靠,那么同谋反的还有一位北景公主,她难道也是杨妃的女儿?况且高阳这样的活宝,说她是杨妃的女儿,我都觉得太丢杨妃的脸。一个小六已经够给杨妃丢脸了,再来个高阳,还真一对活宝。总之高阳这小丫头除了得宠我没看见她做过什么好事儿,起码我看到的只有史书上记载的就是她和和尚私通丢尽李世民脸面的那事儿。唐朝再开放那也是武则天那时候才有女人找男宠的(还都是有权势的女人),小李那时候再开放也没有开放到容许一位公主去和一个和尚私通,况且这小丫头在小李死的时候都不悲伤,实在不孝(为小李不值)。总之我不觉得高阳会是杨妃的女儿,她谋反牵扯到小三也完全是无忌舅舅早想除掉小三了。 对于大杨妃的考证,就到此结束了。无论我们再作什么推测,也都无法还原成历史上真正的她了,她早已随着历史逝去了。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成为新朝皇子的侧室的,又是怎样为他诞育了两位皇子的(或者还有女儿)。一切的赞美或中伤,全是后人加给她的,而我们所真正知道的,其实仅有那句“恪母,隋炀帝女也”而已。但对杨妃来说,或许够了。也许对真实她来说,低调和温顺是最适合的。
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杨妃,虽然同样是隋炀帝女,不过史书中对杨妃的记载却只有一句话:“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在长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杨妃的生母身份较低,且并不得宠,只是一名普通后宫。 而史官在史书中极为同情李恪,尽管完全列举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才干和政绩,但仍旧对李恪是各种溢美之词,所以在其传记里特别提到“恪母,隋炀帝女也”这一句,就是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与众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炀帝女这个头衔,而无更具体的封号,可见杨妃无论是在隋宫还是唐宫地位都不高。 同时根据岑仲勉先生的统计,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里,累计下来在长安待的时间只有186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巡幸,所以想来杨公主若是受宠的话,理应同其长姐南阳公主一样,陪伴在隋炀帝身侧远离长安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依据李恪生于武德二年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应当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宫。换言之,李渊在长安甫一登基,杨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后院的一员,很显然这位杨公主虽然说起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却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和宠爱,所以才会被遗忘在长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顺手接收。 何况李渊与杨广的母亲都是独孤氏,还是亲姐妹,独孤皇后曾对李渊颇为照拂;李渊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义上是从隋恭帝手上禅让过来的,结果李渊就这样将他表弟遗忘在长安的女儿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做妾。李渊若还算看重这位与自己多少有点血缘关系的前朝公主的话,怎么说也要将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无论是嫁给皇子还是大臣。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该塞给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给秦王李世民。毕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还是太子的身份,若无意外的话,这位杨公主作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后怎么说也能混个五品以上的嫔妃当当,而给亲王做妾,最多也就只是个五品的孺人。 更何况根据杨广死于义宁二年三月(618年),李渊于同年五月登基为帝,李恪却在次年就出生了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很明显是在重孝期间怀的孕——别说是为亲生父亲守满27个月的孝了,竟然连一年的重孝都没守满,由此可见这位所谓的“隋炀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更别说还能得到怎样的礼遇。若杨公主的身份还算尊贵,又怎会如此被人随意地打发,甚至连为父亲守个孝的机会都没有。 而杨妃会被如此对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古成王败寇,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摆在那儿了,更别说亡国公主了。想想秦灭六国后,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的凄惨模样;想想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几个亲妹妹,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做妾,宣华夫人、弘政夫人被没入了隋掖庭,还有几个被赏给了朝中大臣和皇子;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过的却是什么日子,便可知这些亡国公主在新王朝眼里不过是战利品一样的存在。 再看她在后宫中的封号。唐朝贞观年间的四夫人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韦贵妃的封号是非常明确的。另有一位生育了十三皇子李福的杨贵妃,贵妃的封号是死后追封,可见其生前也是正一品的妃位,很有可能封号便是淑妃。而燕德妃是由贤妃升为德妃的,原因是阴妃之子李祐谋反被诛,阴妃也由此被降为了嫔。还有一位郑贤妃,在燕贤妃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所以杨妃很有可能生前并无妃位,不过是死后才被追封为“妃”,提升了品级。 杨妃于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都是按例一岁时册封,而武德八年时,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才出生。杨妃没有女儿,因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较高的,史书或墓志铭才有记载,其余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见载。 而杨妃的两子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18年、20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其次贞观7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再者,贞观11年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的这番话——“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是:父子之间虽然是至亲,一旦犯罪,则天下的法令不能够偏私。汉朝已立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以一封便笺就杀了他。为人臣下,不能不深以为诫! 很明显,这口吻已经相当严厉了,根本不是父子之间联络感情的话语,而是在训斥。而联想一下正是在这一年,李恪因为打猎踩坏百姓庄稼的事被唐太宗罢免了安州都督一职,所以番话实际上是唐太宗在非常严肃地斥责李恪:“虽然你是我儿子,但你若不遵纪守法我也救不了你!”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看得出来,唐太宗其实是一副爱子情深的模样的。 至于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祐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谆谆告诫之意,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原文: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甚至有人声称,如果唐太宗不喜欢李恪的话又怎么会要立他为太子?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太宗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两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此立刻作罢。 而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直到贞观十七年年底诸位皇子回京过年时,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完全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反观刘邦欲立赵王如意失败后,为戚姬母子的未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长吁短叹,甚至“心不乐,悲歌”,不仅特意让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国,而且一听说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去杀了樊哙。 而同样提名未果的李恪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护措施,反而被唐太宗严厉地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刘邦临终前特地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要他日后一定要照顾好赵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时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的原因是为了能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想来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又如何会遭此待遇? 至于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具有前朝血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李恪的两朝血统并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时就有许多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样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还有人因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认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贤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说的那样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作为继承人是懵懂一时(事实上看看某毛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眼光了)。然而通观李恪的生平,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功武治的政绩。《旧唐书》中对李承乾的治国才能好歹还有一句“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的介绍,对李泰至少还能知道他“少善属文”,也的确编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为处理地方政务出色而被当地百姓称赞的。 然而关于李恪却只知其有文武才,相当笼统的一句赞美之词,至于具体有什么雄才伟略的事迹可以展现其贤能的,史书中便再无一字了。就连李恪的“善骑射”也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而已,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骑射”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 李恪所谓的文才更是如此,就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毫无记载,而同样因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 《册府元龟》:“唐汉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骑射,颇涉文史,兼能隶书。”《唐朝名画录》:“汉王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法书要录》:“汉王童年,自得书意。夙承羲、献,守法不二。”《历代名画记》:“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 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绘画精妙,射猎如神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所以若只因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类己”,便断定了李恪之贤,也着实武断了些。毕竟唐太宗只是觉得李治性格仁厚温和,并没有说他不如李恪贤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出李恪便是大唐众望所归的贤王呢? 至于《旧唐书》中所说的“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为唐高宗李治最年长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几个弟弟也还说得过去,有声望并不足以为奇,没有名声才是要值得奇怪的。毕竟唐中宗时,身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实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也是“贤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孙李孝逸同样是“素有名望,自是时誉益重”;唐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在则天朝受到安抚重用,不仅是因为“地尊望重”,更是为了“顺物情”。 李恪被冤杀后史书中又言“以绝众望,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师的时候,也曾说过“用绝天下之望”这样的话。不仅如此,武三思在杀桓彦范等人时,是为了“绝其归望”;王世充杀害杨侗时,也是为了“绝众望”;武则天杀李元嘉更是为了“绝宗室之望”;源休劝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时候,同样是为了“绝人望”。而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构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可见所谓的“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罢了,究竟能有几分分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何况当时的唐人并不觉得李恪是冤枉,睦州刺史夏侯绚的墓志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谋反案时就明确写道“荆吴构逆”,认为荆王李元景与吴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这样的态度与史官所说的“海内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绚的身份,夏侯绚曾是蜀王李愔的长史,而李愔不是别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谋反被杀后,李愔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绚这样的身份,在提及顶头上司的胞兄被诬陷谋反时理应是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构逆”。连原本最该为李恪喊冤的人都认为李恪就是谋反,当时能有多少人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事实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一些电视剧与小说将历史篡改戏说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误导了很大一部分观众,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唐朝最贤明的皇子。但凡愿意认真读一读正史的,看看史书上所记载的唐太宗是如何宠爱他的三个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爱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相比三位嫡子数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唐太宗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以及立储这种环境下的一句“类己”(在立太子这种情况下,不说“类己”难道要说这个儿子“不类己”?),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旧唐书》中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是通假字,通尝,意思是唐太宗曾经说过李恪类己,而不是经常说李恪类己。 特别是贞观2年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不仅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达22州! 且先不说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几乎是李恪的两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更不用说事实上李恪受封的不过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样都是大都督。根据《唐会要》的记载,益州的大都督府于“贞观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龙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级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个月,唐太宗就将益州由大都督府降级为了都督府。所以贞观二年五月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为了益州都督——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后来李恪在贞观11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职为安州刺史,还被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看上去封地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管辖的地方却大大减少了,因为作为都督时,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然而作为刺史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州之地。后来李恪又因为和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削户,自此一直到贞观23年共12年的时间里,李恪再也没有官复原职过。这样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个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的胞弟李愔同样享有了,而其他犯过远比踩庄稼更严重错误的皇子们,也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严厉的惩罚。 唐太宗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面对自己的爱子时,仍旧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寻常人家是怎么疼爱儿子的,唐太宗就是怎么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谋逆这等杀头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设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夺嫡失败后,唐太宗仍旧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甚至被贬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又重新晋封为濮王;所以李治虽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刘洎为了这事上谏过多少次,也没见唐太宗以“家国事殊”为理由,把李治打发出宫去住。 对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些爱子们宠溺至极,以至于一次又一次招来了魏征这些朝臣的上疏与进谏,偏偏对李恪这些儿子该罚的罚,该杀的杀,一个都没手软。就这样,还能说李恪是唐太宗的“爱子”吗?
至杨妃的次子李愔,虽然贞观10年就之藩了,但是直到贞观13年,李愔才得到了亲王应有的800户食邑,比其他一同之藩的皇子整整迟了3年。又因为李愔在封地上屡屡胡作非为,唐太宗曾十分厌恶地说:“就算是禽兽,只要好好驯服还能让其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这样的人,连禽兽和铁石都不如!”当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员,又将他贬为虢州刺史,刚刚上任没几个月的蜀王师盖文达也因此被免官。所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李愔两人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600一个被削户400。想来杨妃要是得宠的话,如何会在史书上仅留下7个字的记载,而她的两个儿子又如何会在李世民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
是的,是蜀王李恪的母亲!
这个妃子应该就是李恪的母亲
是的。。。
隋炀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电视剧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