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北京电视台节目表送奖节目

您当前的位置:&>&&>&&>&&
中奖短信骗局换代 电视台:不会短信通知中奖
时间: 15:04 来源: 重庆时报
作者:张晓禾
  “尊敬的手机用户,您的号码已被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DD直通春晚2012》抽选为场外幸运手机观众,您将获得惊喜奖金9.8万以及苹果手机一部……” 眼下,类似这样的“中奖短信”又开始泛滥,内容更是“与时俱进”,总能盯准最当红的节目。” 当天记者正是要去《中国好声音》节目组采访,对于这样的“中奖短信”当然“嗤之以鼻”。
  “好声音”比赛期间,记者曾收到的一条诈骗短信
  记者张晓禾
  “尊敬的手机用户,您的号码已被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DD直通春晚2012》抽选为场外幸运手机观众,您将获得惊喜奖金9.8万以及苹果手机一部……”
  眼下,类似这样的“中奖短信”又开始泛滥,内容更是“与时俱进”,总能盯准最当红的节目。如今短信就由之前的“好声音”更新换代到现在最火的“直通春晚”,此外“梦想秀”等一些其他受欢迎的节目,也没逃过“入选”的命运。
  问问身边人,10个人中可能过半都收到过这种短信。千万记住,这短信是骗人的。
  “中奖短信”更新换代
  但还是喜欢“二等奖”和“苹果牌”
  之前,“大本营”短信特别多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答谢全国观众的大力支持,您已被选为场外幸运二等奖用户,获得惊喜奖金9.8万元人民币与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这是重庆的陈女士今年6月收到的短信。
  陈女士说,因为平时喜欢看《快乐大本营》,也的确给节目发过参与短信。被告知“中奖”,她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很幸运。根据网页和电话,陈女士辗转联系到了“节目组”,对方表示在兑奖前,须要先交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
  在电话交流中,陈女士逐渐冷静下来,她越来越感觉对方不靠谱,就不断询问对方各种细节。问着问着,对方主动挂断电话。
  7月以来,“好声音”短信泛滥
  今年7月以来,《中国好声音》突然蹿红全国。9月,“好声音”进入到更为激烈的淘汰赛,有一天记者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您好,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随机抽选为场外幸运观众号,您将有机会获得大奖,详情请登录活动官网www.××××××××××.com。”
  当天记者正是要去《中国好声音》节目组采访,对于这样的“中奖短信”当然“嗤之以鼻”。
  接着,“梦想秀”短信来了
  “好声音”第一季结束后,一些不法分子又屡屡利用《中国梦想秀》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诱人上当。
  12月5日,赣州的刘女士接到一条手机短信,告知她手机号码已被《中国梦想秀》节目后台抽选为场外幸运用户二等奖,可获得一台价值2万元的相机和1万元现金。短信公布了一个网站地址,要求刘女士登录网站领取奖金和奖品。
  刘女士说,她很喜欢看《中国梦想秀》节目,也多次发送过短信参与节目互动,所以看到中奖信息没有多疑,就按照短信提供的网址登录,并按步骤提示输入了验证码,果真在网站中奖栏目中看到自己的手机号码。刘女士立即拨通了该网站的客服电话,对方告知刘女士需缴纳3600元税金和1000元手续费,他们会在3天内将奖品和奖金送到中奖者手中,如果24小时内没有将钱汇入,就算自动放弃领奖。刘女士表示当时确实头脑发热打算汇款,但是因为多少听到过类似新闻,最后时刻还是放弃了。
  眼下,“直通春晚”短信当道
  前天,重庆的刘先生收到“”手机号码发来的诈骗短信,大致内容如下:你被央视三套《我要上春晚》节目组抽中成为幸运观众,只要网络登录域名为“www.cc××××.com”的节目官方网站,输入短信方提供的验证码,即可获得价值8550元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以及9.8万元的惊喜奖金。
  骗子还在短信末尾处写下:“领奖时间有限,本次活动已通过北京公证处公证。”这个手机号码归属地为山东济南,近段时间,西安、南京等地不少市民也收到这个号码发出的同样的诈骗短信。
  刘先生对记者说,这样的短信他早已不信,他也听几个朋友说起过同样内容的短信,大家都感到被骚扰得不胜其烦。
  李警官提醒:别存侥幸心理
  “凡是要先交钱再领奖的,都是骗人的”
  看起来明显有诈的“中奖”短信,不法分子又看中了什么可乘之机呢?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公安局的李警官。
  李警官说,现在很多电视节目会在屏幕下方出现游走字幕号召观众参与短信互动,有些是评价电视剧内容,有些是评价节目本身,有些热心的观众就参与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形式才让骗子网站有机可乘。一些的确发送过短信参与的观众收到骗子网站发来的“中奖短信”就容易信以为真,觉得天上真的可以掉馅饼,从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骗子网站,电视台也有责任。
  “真假掺杂在一起,有些观众真的难辨其真伪。”同时李警官也向记者表示,“目前我这边还没有接到这样类似案件的报警,但是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拿来问我是不是真的。”
  李警官说,纵观这些骗子短信,都是一些手机号发来的,回拨后,有些是忙音,有些则是扣话费的,所以请收到这样短信的市民朋友也不要轻易拨打。总之一些上当受骗的人都是心存侥幸心理。
  “在这里提醒大家,凡是要你先交钱再领奖的‘中奖’都是骗人的。”李警官强调。
  电视台教你如何防骗
  1、收到中奖短信绝对是假的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样的名牌节目是“中奖短信”重灾区,湖南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内部人员也经常收到,何炅和维嘉还在微博打假。当然我们的一些大型晚会会搞一些抽奖活动,抽取一些幸运观众,送出大奖。但我们都有专人主动电话联系获奖观众,不会以短信的方式通知中奖。”
  2、向你要钱的也绝对是假的
  纵观骗子短信,无非都是想骗观众汇钱过去,对此电视台工作人员强调:“我们搞的抽奖活动,绝对不会向观众索要一分钱。”
  3、要搞清楚电视台真正的官网
  骗子短信中提到的所谓“节目官方网站”都是假的,观众千万不要相信他们提供的网址,而要查清楚电视台真正的官网地址,“一般中奖的观众我们会在电视台官方网站公布。”湖南卫视工作人员说。
  4、没看过节目的不可能中奖
  《我要上春晚》宣传人员则提醒观众:“骗子短信都是随机发送的,有些观众甚至反馈我们,都没看过节目怎么能中奖。有相同经历的观众,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落入骗局。”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天起至12月底,南海网将全面启动“法治民谣创作”大型民谣征...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5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电视短信节目中奖率为“零” 电视台SP对半分成
17:31:33 来源: (北京) 
  实现互动游戏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其难度要大于对普通广告的监管。但难度再大,也不能任凭互动游戏就这么“忽悠”下去,坑害消费者。
相关报道:
朗朗& 孙林
兴起于电视台,通过各种丰厚奖品吸引观众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的电视互动游戏已经让人司空见惯了。但是,在这种电视互动游戏的背后,存在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是朝阳产业还是灰色产业?是奖品丰厚还是血本无归?是娱乐大众还是欺骗大众?本报为你揭开电视互动游戏的秘密。
在电脑报组织的本次内幕调查截稿之时,记者从信产部内部人士处了解到,7月5日下午,信息产业部清算司、电信管理局、监察局在北京突然召集4大运营商秘密开会,重点研究和讨论“如何加强对通过电视等媒体开展的互动有奖答题类SP业务的管理和规范”,会议已经决定对国内电视互动游戏节目进行全面规范。
电脑报独家内幕报道:电视上演骗钱节目
日下午5时,某市电视台。
五阿哥要找小燕子,屏幕出现三个小燕子,经过一番换位后,都背过身去,五阿哥在思索哪个是真的小燕子。
别误会,这不是琼瑶新拍的《还珠格格》,而是在许多电视台播出的电视互动游戏《找格格》——每个小燕子都有一个数字编号,你只须将真小燕子编号按屏幕所留号码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那屏幕上不断闪动的笔记本等“大奖”就“属于”你了。
本报了解到,2007年以来,此类游戏不断“变种”,在许多地方电视台不同时段循环播出,引发一场全民电视“互动”热潮。
然而,电视互动游戏存在巨大的不规范性和不透明性,正是这些存在的种种问题,侵害着众多消费者的权益,也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怒火。
观众投诉:电视互动是骗钱陷阱
“找一个秋香就花了我200元!”时过数月,山东济南何先生对此仍是愤怒不已。
今年3月,他观看某地卫视时,一款《唐伯虎点秋香》互动游戏正在播出,节目规则是让观众找出“秋香”的代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用手机短信发送到规定号码,就可以获得屏幕上滚动显示的笔记本电脑等大奖,节目主持人称该活动经过公证处公证。
“看了下字幕,短信2元一条,并且不包月,以为花不了多少钱,就试试了。”何先生仔细观看“秋香”代码后发送短信。果然,何先生收到一条短信,表示他已答对,赠送给了何先生“10两银子”,而这些银子又是另一轮抽奖的用品,这让何先生兴趣盎然。
“前面几题短信提示系统自动赠送10两银子,但后来不赠送银子了。而快到兑奖分数线时,明明题目答案是对的,那边故意显示答案错误,然后扣掉你一半的分数,也就是说你一直不能达到兑奖分数。”
感觉上当的何先生郁闷不已,他随后在网上发现,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经历相似的“中奖者”,有人甚至花费了数千元却血本无归。
除了短信回复,还可以拨打电话参与,主持人通常承诺,接通电话回答问题正确将获得高额的奖品。不过,许多网友指出,电话根本打不进去,“话费却已在按照每分钟两元增加。”
众多网友愤怒了,他们通过视频、照片等方式,质疑这类节目“以播放参与者频繁抽中高价值数码产品信息为诱饵,对短信、电话参与者进行欺诈。”
记者亲历:8分钟轻松花费16元
为了验证读者和网友指出问题的真实性,记者亲自参与了此类游戏。
6月24日下午2点,某地电视台正直播一个电视互动节目《一掷千金》,主持人向观众连续出非常简单的题目进行抢答,并称答对即有可能获得数码相机、手机等丰厚奖品,每分钟信息费2元。
记者按屏幕提示电话进行拨打,打进去后,那边先是对游戏的自我介绍,然后是一长篇的对游戏规则的说明,接着是告诉记者参与号码,这些大概花了3分钟。
进入正题后,电话里告知记者正在连接现场,同时给记者放了一首音乐,5分钟后,电话那头告诉记者:因参与人数太多,抢线失败,请继续拨打。记者查询电话余额,被扣去16元。
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虽然记者正在拨打电话,但是主持人却在不停地暗示“怎么没有观众打进来。”直到数分钟后,一位来自天津的“幸运”观众电话打了进去,准确回答出了问题,领走了一部手机。随后记者连续拨打多次,均在此环节被告知抢线失败。同时电话扣去费用相应增加。
当日晚上7点,记者又参加了另一电视台一款名为《泡泡鱼》的互动游戏。每次记者按规定发送短信,又被扣去14元,虽然每次都回答对了问题,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不过,在短短几分钟内,游戏中获得数码相机、手机等奖品的观众电话号码却不断从屏幕上方闪过,这些电话号码中间几位数字都用“X”代替。
本报官方网站调查显示,比例高达89%的观众没有得过奖,而得过奖的也存在许多猫腻。比如奖品是一袋面粉需要去上海领取,比如奖品价值18元却要经过发送短信等6个步骤再领取。
此时,记者心中的疑惑已和众多观众一样:这些互动游戏,是录播还是直播?奖品是否能发放到中奖人的手中?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猫腻?
本文来源:电脑报
作者:朗朗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科技今日推荐
今日网易科技看点
网易学院目录树
(评29932条)
(评1677条)
(评1354条)
(评1309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女子参与电视节目中iPad 担心受骗5次拒领奖品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女子参与电视节目中iPad 担心受骗5次拒领奖品
  尾号是2421的手机用户,如果前些日子,连续4次有自称南方某卫视的人给您打电话通知您中了一部iPad,你也许可以选择相信。
  昨日,该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致电本报称,沈阳一位女士参与他们的节目中了4000元的iPad,但当客服与之联系时,她不相信自己中了奖,不愿意给邮寄地址,并愤怒地说“别骗人了,我不相信”。
  接到电视台求助,昨日记者多次打电话并发短信与这位女士联系,对方均不接不回。
  电视台称可委托本报转交奖品
  昨日,南方一家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她说,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偶像剧,每晚两集,为回馈观众,只要了解剧情,参与短信互动,答对了就有机会得到每天送出的两台ipad。&1月14日,该剧播出到20集左右,沈阳一位女士参与短信互动中奖。
  电视台的客服先后5次与这位女士联系,以便将奖品邮寄给她。前四次打电话,该女士听后表示不相信,不愿意给邮寄地址。第五次打电话,该女士直接说:“别骗人了,我不相信,别打我电话骚扰我了,你说是真的,那奖品你拿去好了。&”随后把电话挂断。“她的态度很不友好,认为我们就是骗子,现在我们的客服都不敢给她去电话了。”工作人员说。现在电视台方面只有一部手机号,没有对方的姓名、单位及邮寄地址,于是决定委托位于沈阳的本报与之联系,他们觉得当地媒体记者的电话也许能让这位读者相信。
  昨日下午,接到求助,记者就给这部尾号为2421的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期间更换了几部电话,均不接不回。
  工作人员表示,手机号没有记错,因为这是电脑直接提交的。他们分析,不排除是她的朋友家人拿她的手机参与节目,而又没有告诉她,致使她接到陌生中奖电话引起怀疑。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有必要,他们可以把iPad送到沈阳,由本报直接转交。
  网友经历
  网友“不相信中奖”:前年我手机接到短信,说中了某电视台娱乐节目场外幸运用户大奖6.8万元和一部笔记本电脑。我欣喜若狂,赶紧拨通对方给的客服电话,一女的在电话里告诉我需先付2000元风险金才能领取大奖,并让我将钱打到账户上。我第二天汇了过去。对方又要我再追加10%的个人所得税6800元,我这才发现上当了。
  网友“为什么上当的总是我”:我玩网络游戏时,看到一条信息,提示我被随机抽中幸运玩家用户,告诉我一个客服QQ号和一个验证码,我登录后显示中了现金38800元和价值29988元的笔记本电脑一台。与客服联系后,我将领奖手续费1580元通过网银汇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可是过了很久,奖品却一直没有等来。
  读者声音
  大东区居民贾斌:如果是真中奖,通常只要你把联系地址给对方后,对方就会寄奖品(奖金)给你,中途不会收你一分钱;假中奖呢,通常会以各种名目来让你寄钱,比如:所谓的个人所得税、公证费、邮寄费等。
  和平区居民周福春:骗术越来越高明,他们要你提供一个银行账号,你想反正账上没钱不用怕,就提供给他们,他们真的将钱打入你账号,你去查询是有,然后他们又打电话说忘记扣“个人所得税”了,让你给他们补上,等你将所谓的“个人所得税”寄去后,他们立即撤票,你账号上的钱马上没了。
  专家观点
  辽宁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认为,这折射出目前社会的信任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需要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之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主任记者 王志东
更多关于&&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电视台节目预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