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阻的测量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有什么作用?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
使用次数:243
入库时间: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阻值&&&&&&&&&&&&&&&&&&&&&&&&&&&&&&&&&&& D.保护电路谁可以给我说说I与UI与R以及伏安法测电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最好把实验写下thx
谁可以给我说说I与UI与R以及伏安法测电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最好把实验写下thx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在电路中除了保护作用外,另外一个作用在不同的实验中各不相同,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作用是多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便于研究在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作用是控制不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多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求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等待您来回答
物理学领域专家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
C解析: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到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选C。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B点,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电路.(2)正确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会发光,经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若电流表有示数,则灯泡短路;②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灯泡断路.(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只有1.8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A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后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8.3Ω.(4)小红连接电路时误把电压表连错了位置,如图丙所示,她经过思考后认为这样也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只要让电压表的示数为0.5V即可.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2013?平凉)小航和小林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些标有“2.5V”字样的灯泡、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干电池盒(3V)、导线若干.(1)粗心的小航很快连接完电路并闭合开关,结果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总保持不变,灯泡保持较暗的亮度不变,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定值电阻;(2)他倆仔细检查电路后发现了问题,排出了故障,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们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并且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0.32(3)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上表;(4)在电压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6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52W;(5)细心的小林根据测出的三组数据求出各次电阻,发现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不同,小航说这是误差,小林不认同,发生了激烈争论.请你帮他们分析,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不同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大约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其它器材如图所示.实验中小东发现电压表的0~15V量程损坏,但0~3V的量程还可使用.(l)小东仍利用这些器材进行上面的实验,设计连出了如上面的实物图,但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帮他在连错的导线上画“×”,并连上正确的导线.同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所连实物的电路图.(2)实验中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分别为“5Ω& 1A”和“10Ω& 1A”,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10Ω 1A”合适.(3)实验中小东测出了如下表的三组实验数据,请你帮助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从本次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还能得出的结论有:(写出一条)灯泡的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或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灯泡的电功率越大).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所连接的实物图,但连接不完整.(1)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帮他完成电路连接.(2)若所用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端(填“C”或“D”),闭合开关后,当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将.(3)实验记录电表示数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W.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V
0.22(4)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造成灯泡短路,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说出一条).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和“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该实验的原理是R=.
(2)小明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
(3)小明仅把这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不合适,理由是只测一次误差较大.
(4)测出电阻后,小明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了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图乙是小明重新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请你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5)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灯泡灯丝断了(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6)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如果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8.3Ω.
(7)另一实验小组同学,按正确方法完成实验后,分别绘制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I图象如丁图所示,则表示“定值电阻”的U-I图象的是甲(填“甲”或“乙”),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8)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除了有保护电路作用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1)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
(2)读图可知,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其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2A,则定值电阻阻值为R===10Ω;
(3)仅把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因为只测一次误差较大,应多次测量;
(4)将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与开关右端的接线柱连接,这样才符合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的要求.如图所法;
(5)如果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灯泡灯丝断了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造成的;
(6)为了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读图丙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R==≈8.3Ω;
(7)因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即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故其图线是一条直线,而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可判断表示“定值电阻”的U-I图象的是甲;
(8)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除了有保护电路作用以外,还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故答案为:
(3)不合适;只测一次误差较大;
(4)如上图;
(5)灯泡灯丝断了(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6)2.5;&8.3;
(7)甲;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8)调节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1)本实验的原理利用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2)正确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结合电流大小,运用欧姆定律可求出定值电阻阻值;
(3)在物理实验中,一般要测量多次,必要时求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工,避免结果的偶然性;
(4)在实物电路连接中,注意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连接,并要符合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5)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说明有可能是灯泡的灯丝断了;
(6)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时,并根据此时电流表示数,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7)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而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两条图线是不同的,据此来进行判断;
(8)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