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146与54的5倍相加,和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讲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3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5页免费4页¥1.004页1下载券 9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42页3下载券53页免费27页7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0页免费55页1下载券80页1下载券40页1下载券89页1下载券
四年级奥数讲义|四​年​级​奥​数​讲​义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Microsoft Word 文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2页免费18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7页免费 4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K12教育资源云
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总课件及书后习题(最新).ppt(11.9MB)
类别 : 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总复习课件
本册内容包括
四则运算及定律
空间与图形
位置与方向
o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o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o 生活中的小数
o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小数的意义
o 小数的产生 :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
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o 小数的意义: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
o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
o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小数的读写法
8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小数点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 万 千 百 十 一
小数的读写法
o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
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
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
个 0就读几个 0。
o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
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就写几个 0。
读或写出下面各小数
o十二点八九五
零点零三二
三点零二八
零点零零四
o说出上面各数中 2 表示的意义
小数的性质
o小数的性质 : 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o 化简小数
105.0900 =
改写小数 :把下面小数写成三位小数
小数的大小比较
o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 ?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 1 ) 先比较整数部分;( 2 )如果整数
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 )十分位相
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
比较出大小。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向右
o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
大到原数的 10倍;
o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
大到原数的 100倍;
o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
大到原数的 1000倍;
o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
大到原数的 10000倍
小数点向左
o 移动一位,小数小数就缩
小到原数的 1/10;
o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
原数的 1/100;
o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
原数的 1/1000;
o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
原数的 1/10000
生活中的小数
o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 ,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
单位的数进行改写
o 如何进行名数的改写呢 ?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进率÷进率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1吨= 1000千克;
千克= 1000克
o 长度: 1千米= 1000米
分米 =10厘米
1厘米 =10毫米
分米 =100毫米
1米= 10分米= 100厘米= 1000
o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顷
1公顷 =10000平方米
o 人民币: 1元 =10角
1元 =100分
109分米 =(
10.9 0.086
3千克 50克 =(
1000平方米 =(
)公顷.3.05 0.1
基础演练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o 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
o 注意 :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 0不
o 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 ,表示精确到个位 ;保
留一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
数 ,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o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
“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 4位,即
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
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
往左移 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
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
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常用四舍五入法
o (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
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
于或等于 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o (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
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
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 5小则全部
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o (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
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
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 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基础演练台
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精确到十分位 )
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两位小数 )
11.995把下面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
45600        6790
o 1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o 2 、小数部分数位的最高位是(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个位和十
分位的进率是(
①23.06 这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②0.825 是由 8 个(
)、 2 个(
)和 5 个(
)组成的。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
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 0 的读作“零”)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
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读作:一点
3、小数的读法:
读作:五点六三
读作:十二点三七八
0. 7 0 2
340 . 0
① 有一个数,百位、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 7,个位和
百分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② 由 5个 1, 4个 0.1和 7个 0.01组成的数是(
③4个十分之一、 8个百分之一、 5个千分之一组成
5 0.4 0.07
0.4 0.08 0.005
4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
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
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
且有几个 0 就写几个 0 。
上“ &”、“ &”或“ =”。2.3
3.3< 0.93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1) 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
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
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
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o7 、小数点的移动
o小数点向右移:
o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倍;
o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
o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0 倍;
o小数点向左移:
o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 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o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 10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o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 1000 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o 8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o 质量: 1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o 长度: 1千米= 1000米
1 分米 =10厘米
1 分米 =100 毫米
1 米= 10分米= 100厘米
o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00 平方
o 人民币:
1 元 =10角
1 角 =10分
9 、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
o( 1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
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把它四舍五入。
o( 2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
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
看小数的第二位,把它四舍五入。
o( 3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
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
看小数的第三位,把它四舍五入。
知识点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o 1 、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
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去掉。
o 2 、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
)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o 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o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
o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o 4 、算式有括号,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二:有关“ 0”的
o 1 、“ 0” 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
o 2 、一个数加上 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 a + 0=
o 3 、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 a - 0=
o 4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
字母表示: a - a=
o 5 、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
字母表示: a×0=
o 6 、 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还得 0 。
字母表示: 0÷a (
知识点三:运算定律
o 1.加法交换律: a+ b= b+ a
50+98+50 = ?
o 2.加法结合律: (a+ b) + c= a+
488+40+60= ?
o 3 .乘法交换律: a×b= b×a
25×56×4= ?
o 4 .乘法结合律: (a×b)×c=
99×125×8 = ?
简便计算一
o 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o 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o 5.乘法分配律: (a+ b)×c= a×c+
展: (a-b)×c= a×c-b×c
o简算例子:
25×( 40+4)
135×12—135×2
简便计算二
o③ 特殊 1:
99×256+256
o④ 特殊 2:
o⑤ 特殊 3:
o⑥ 特殊 4:
35×8+35×6—4×35
o 6 .连减: a-b-c = a-(b + c)
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 150+128)
o 7 .连除: a÷b÷c= a÷(b×c)
简便运算例子:
o 一、常见乘法计算:
o 25×4= 100
125×8= 1000
o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o = 50+50+98
= 488+( 40+60)
o = 100+98
= 488+100
o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99×125×8
o = 25×4×56
= 99×( 125×8)
o = 100×56
= 99×1000
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二
o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o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25×( 40+4)
135×12—135×2
o= 25×40+25×4
= 135×( 12—2)
= 135×10
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二
o 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o 528—65—35
528—89—128
528—( 150+128)
o =528—( 65+35) =528—128—89
=528—128—150
o =528—100
o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o =3200÷( 25×4)
o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o =256+44—58
=250×4÷8
o =300—58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o 加、减、乘、除统称为四则运算
2.45+4.36 =
6.81-2.91=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
加减法有什么异同
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2.从最低位算起
3.在加法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减法中哪
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
,在本位上加 10再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中,要在得
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
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一般把 0去掉。而整数加减法
中,得数末尾的 0不能去掉。
a.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b.既含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
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可以同时算
的同时算。
c.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计算混合运算时,应注意 :
四则运算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6.38+5.62=
100×2.003=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5.5+2.81+4.5=
25×4÷25×4=
28×0÷54=
80+( 146-46×3)
( 5.02+2.03×10)
32×15+( 32.6+8.09) 58+( 124-24×3)
四则运算练习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运算定
o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o 加法结合律: (a+ b) + c= a+ (b+ c)
o 乘法交换律: a×b= b×a
o 乘法结合律: (a×b)×c= a×(b×c)
o 乘法分配律: (a+ b)×c= a×c+ b×c
a×(b+ c) =
a×b+ a×c
o 拓展: (a- b)×c= a×c- b×c
a×(b- c) = a×b- a×c
o 连减: a-b-c= a-(b+ c)
o 连除: a÷b÷c= a÷(b×c)
想一想 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
定律 ?用字母怎么表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复
加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
运算顺序同整数,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小数点对齐(数位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复
整数的运算定
律也同样适用
于小数哦 !
35×18+82×35
=125+75+87
=200+87=287
=(100-1)×86
=100×86-1×86
=(18+82)×35
65+28+35+72
25×125×4×8
99×256+256
35×8+35×6-4×35
( 65+35) +( 28+72)
= 100+100= 200
=( 25×4) ×( 125×8)
= 100×1000= 100000
=99×256+256×1
=256×( 99+1)=256×100 =25600
= 35×( 8+6-4)
= 35×10 =350
67×12+67×35+67×52+67
199 + 199×99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528-100=428
=528-128-89
=400-89=311
=528-128-150
=3200÷(25×4)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250×4÷8
这些怎样算才简便 ?
( 1 ) +4033 -
二、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算的要简算 )
( 2 ) 428×183-428×46- 37×428
( 3 ) 104×25
( 4 ) 764×98
( 5 ) 25×32×125
( 6 ) 88×125
分拆简算:拆成相加、相减的形式
分解简算:拆成相乘的形式
典型题例参考
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
o 位置与方向
利用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三角形的特征
图形的拼组
1、北偏西 30°,还可以说成(
A、南偏西 30°
B、西偏北 30° C、西偏北 60°
2、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 50°
B、东偏北 50°
C、西偏南 40°
3、⑴以超市为观察点,商场在(
A、正南方 B、正西方 C、正东方
⑵以超市为观察点,学校在(
A.东偏南 30°B. 南偏东 30° C.西偏北 30°
⑶从绿苑小区出发,走(
)站就到学校了。
用心选一选
看图填空 :
1、以学校为观测点:
①邮局在学校北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②书店在学校
的方向上,距离是
③图书馆在学校
的方向上,距离是
④电影院在学校
的方向上,距离是
2、以渔船为观察点:
的方向上,距离是
的方向上,距离是
按要求画一画
1、某勘探队在 A城南偏西 50°方向上约 60千米处
发现稀有金属矿。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金属矿的
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 20°方向 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 45°方向 120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 30°方向 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 50°方向 1500米处。
根据玲玲的描述,把她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分类
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 ,三条高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度
图形的拼组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应背诵的知识点
o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
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o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
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
只有 3条高。
o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o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o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
o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
o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
o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
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
都至多有 1个钝角。
o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o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也叫正三角形。
o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应背诵的知识点
&三角形 &应背诵的知识点
o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o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o 14、用 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
o 15、用 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
o 16、用 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
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
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o 1、由三条线段一定可以组成三角形。 (
o 2、最少要用 3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
o 3、三角形两个内角和是 115度,另一个角一定是 75度 .
o 4、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的三角形。
o 5、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
o 6、有一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的三角形。 (
o 7、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
o 1、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
o 2、正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是
o 3、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 30度和 40
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o 4、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
o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70度,那么顶
o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
o 3、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求出下面图形中的角的度数。
∠4=180-80
画出下面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的高。
在下面的点子上画图形。
如图,是由一个七巧板拼成一个正方形,已知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64平方厘米,求图形
1和图形 2的面积和。
七巧板可被等分成 16等
64÷16×( 2+ 4)
= 24(平方厘米 )
o 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o 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
,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o 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
o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描点—连线—标
o 一幅完整的统计图应有标题 ,制图日期
o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o 2、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多少应用(
)统计图较合适。
o 3、折线统计图不但(
),而且(
)变化的情况。
o 4、某地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是 5℃, 8℃,
12℃, 18℃, 24℃, 39℃,为了表示出气温变
化的情况,可以制成(
)统计图。
5.要反映某地一年的降雨量随月份的变化,
最好使用(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多少
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增减
o育红小学 2008年植树情况如下 :
根据上图解答下面的问题:
1 、植树最多与最少的年级相差多少棵?
2 、全校一共植树多少棵?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
某地区去年每月降水情况统计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看图回答问题 :
1、哪个月降水量最多,哪个月最少?
2、相邻的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变化最大?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
红叶服装店销售衬衫的情况统计图
2006年 6月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植树问题:
o 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 ÷间距;
总长=间距 ×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1;
间隔数=棵数-
o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 ÷间距;
总长=间距 ×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1;
间隔数=棵数+ 1
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 1
次数=段数-
总时间=每次时间 ×次数
o 三 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 ×4—4
或者是(边长- 1) ×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 ×边长
o 四 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总长 ÷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一)植树问题:
o 1 、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 ÷ 间距;
总长=间距 × 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1 ;
间隔数=棵数- 1
o 2 、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 ÷ 间距;
o 总长=间距 × 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1 ;
o 间隔数=棵数+ 1
o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 1 ;
o 总时间=每次时间 × 次数
o (三)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 ×4—4 或
者是(边长- 1 ) ×4
o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 × 边长
o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o 总长 ÷ 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o 植树节要在长 50米的教学楼前植一排树,每 5米
栽一课树(两端要栽),需要准备(
o 把 8根 2米长的绳子结成一个大圆圈,共要打(
o 有一个边长为 40米的正方形池塘,要在四周插木
桩建篱笆,每间隔 1米插一根木桩,四个角每个角
插一根,共需(
o 一根木头长 10米,要把它平均分 5段,每锯下一
段需要 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
人民大道两旁各安装了 51盏路灯,每两盏之
间隔 10米,这条马路全长(
o 四( 1)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一个方阵
,最外层每边 6名,一共需要 (
)名同学参加。
o 两厂之间架设一条高压线,每两根之间 50米,共
架设 20根电线杆,两厂之间相距(
o 一个圆形跑道 400米,如果每 10米树一道警示牌
)道警示牌。
o 一根钢管,要把它锯成三段,每锯一段要 8分钟
,锯完一共需(
o 小兰住在四楼,每上一层楼需要 3分钟,照这样
小兰每次从一楼到家要 (
o 1.有 36个同学在操场上做队形变化游戏:
( 1)如果排成一排,每两人之间相隔 2米,
这排一共长 多少米?
( 2)如果手拉手拉成一个圆圈,每两人之间
距 1米,这个圆圈长多少米?
答 :这排一共长 70米 .
36×1= 36(米 )
答 :这个圆圈长 36米
o 2.时钟 6时敲 6下, 30秒钟敲完, 12时
要敲 12下,要用多少时间?
o 3、一个湖泊周围长 1800米,沿湖泊周围
每隔 6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答 :要用 66秒 .
答 :一共栽了 300棵树 .
两端都种了吗?
示意图告诉我们:直接用除法
“ 20÷5=4”能一步到位解答这
个关于“两端都要栽”的植树
“ 20÷5=4”得
到的只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植树的
“棵数”要在“ 20÷5=4” 基础上
我们用一条线段来代表 20米长的
再用几个点或短竖线来代表小树苗
这就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线段图
,线段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思
讨论与交流:间隔数都必须靠数数的
方法数出来吗?你能根据已知条件通
过算术方法列式求出间隔数吗?
通过刚才的模拟植树活
动,当“在一条线路的一侧,两端都
要栽”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
数”有什么关系?
棵数 =间隔数
间隔数 =线路长 ÷间隔
1、 16名小学生排成一列纵队,每两
名小学生之间相距 1米,这列队伍长 (
2、校运会的运动场上, 1条跑道有 2
条石灰线, 4条跑道有 (
(二 ) 选择
A、 17 B、 16 C、 15 D、 14
A、 8 B、 7 C、 6 D、 5
题1、位于北栋教学楼五楼的四 (1)的同
学们,从教室出发经一楼来到西栋教学
楼五楼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已知这两栋
教学楼每层台阶都是 22级,同学们一
共走了多少级台阶? 演示
1、在一条全长 2千米的街道
安装节能路灯
),每隔 50米安装一
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节能路灯
两端也要安装
2、农网改造前,张村和李村之间
的电线由 41根电线杆相连,每两根电
线杆相距 60米。农网改造换用新型电
线杆后,每两根电线杆间的距离变成
了 80米,新型电线杆有多少根?
1、在一条全长 2千米的街道
安装节能路灯
),每隔 50米安装一
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节能路灯
两端也要安装
2千米 =2000米
答:一共需要安装 82座节能路灯
2、农网改造前,张村和李村之间
的电线由 41根电线杆相连,每两根电
线杆相距 60米。农网改造换用新型电
线杆后,每两根电线杆间的距离变成
了 80米,新型电线杆有多少根?
60×(41-1)=60×40=2400(米 )
=30+1=31(棵 )
答:新型电线杆有 31根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 4个班,
每班 40人;四年级有 3个班,
每班 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
共有多少人?
例 题 ( 1)三年级有多少人?40×4= 160(人)
( 2)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 114(个)
160+ 114= 274(个)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 274
( 3)三年级和四年级一
有多少人?
   用综合算式解答:
      40×4+ 38×3
    = 160+ 114
    = 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 274人。
  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 3天修
完。第一队修了 120米,第二队修了
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
了多少米?
小强的解法:
( 1) 120 - 102= 18(米)
( 2) 18÷3= 6 (米)
他们的解法对
吗?为什么?
哪一种比较简
小林的解法:
( 1) 120÷3= 40
( 2) 102÷3= 34
( 2) 40- 34= 6
1、一件儿童上衣 48.5元,一条长裤比
上衣便宜 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
2.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先算 :一条长裤多少钱 ?
48.5-9.8=38.7(元 )
再算 :一条裙子多少钱 ?
38.7+2.5=41.2(元 )
综合算式 :
48.5-9.8+2.5
=41.2(元 )
答 :这条裙子 41.2元 .
2 、、、、、、、、、、、、、、、、、 4 、、、、、、、、、 200 、、、、、、、、 20 、
、、、、、、 70 、、、、、、、、、、、、、、
综合算式 :
70×20-200×4
答 :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 600米 .
先算 :乘缆车上山行多少米 ?
200×4=800(米 )
再算 :滑雪下山行了多少米 ?
70×20=1400(米 )
最后算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3、学校运来大米 850千克,运了 3车
,还剩 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
综合算式 :
(850-100)÷3
=250(千克 )
答 : 平均每车运 250千克 .
先算 :3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 ?
850-100=750(千克 )
再算 :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
750÷3=250(千克 )
4、 (1)一辆汽车 3小时行驶 120千米,照这
样计算,要行驶 480千米,需要几小时 ?
综合算式 :
480÷(120÷3)
=12(小时 )
答 : 要行驶 480千米,需要 12小
先算 :这辆车 1小时行多少小时 ?
120÷3=40(小时 )
再算 :要行驶 480千米,需要几
480÷40=12(小时 )
(2)一辆汽车 3小时行驶 120千米,照这样计算
,要行驶 480千米,还要几小时 ?
480÷(120÷3)-3
(480-120)÷(120÷3)
o 5. 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丙地,每小时行 60
千米,要 8小时到达,如果需要 6小时到
达丙地,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o 6. 修路队要修一条 94千米的公路,修了 5
天后还剩 69千米,修路队平均每天修多少
o 7.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 562本,比文艺书
多 208本,少儿科技书一本数正好是文艺
书的 2倍,学校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多少本
(94-69)÷5
(562-208)×2
书上练习题
通过这节课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乐平镇中心小学
天台中心小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概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7页免费6页免费8页免费3页免费6页免费 15页免费7页免费6页免费5页1下载券10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3页1下载券6页1下载券4页免费46页免费4页免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概念)|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4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