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co2so2中是否混有co2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如何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
13-07-08 & 发布
先通过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SO2和饱和Na2CO3反应产生NaHCO3,NaHSO3SO2+Na2CO3+H2O=NaHCO3+NaHSO3 (注意此时CO2是不和饱和Na2CO3反应的,SO2的酸性要强于CO2)这就相当于除去了SO2,后面的你应该知道了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化学小组的同学想对二氧化硫进行研究,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计算后.取一定量的锌粉与98%的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提出问题: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含有杂质.猜想与假设:化学小组制得的SO2中混有的杂质主要是H2.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锌与浓硫酸反应消耗部分硫酸,并生成水,使溶液浓度降低成稀硫酸,发生Zn+H2SO4(稀)=ZnSO4+H2↑(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查阅资料:(1)CO2能与水、碱溶液反应,SO2与CO2一样,也能.(2)H2与CO一样,能将金属氧化物冶炼成金属.(3)CaSO3难溶于水实验验证: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2)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则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实验反思:小芳认为,利用上述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和氢气的质量比,要达到这一目的,实验小组必须测定下列数据中的AB(填字母).A.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B.装置B的质量增量C.氧化铜的质量&&&&&&&&&&&&&&D.装置&F的质量增量.
解:猜想与假设:锌与浓硫酸反应消耗部分硫酸,并生成水,使溶液浓度降低成稀硫酸;故答案为:锌与浓硫酸反应消耗部分硫酸,并生成水,使溶液浓度降低成稀硫酸,发生Zn+H2SO4(稀)=ZnSO4+H2↑查阅资料: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CO2能与水、能与碱溶液反应等;故答案为:碱溶液(写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实验验证:(1)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硫(2)氢气具有还原性,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则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雾;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答案为: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雾;CuO+H2Cu+H2O实验反思:利用上述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和氢气的质量比,要达到这一目的,实验小组必须测定的数值是: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装置B的质量增量.故答案为:AB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锌与浓硫酸反应消耗部分硫酸,并生成水,使溶液浓度降低成稀硫酸;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CO2能与水、能与碱溶液反应等;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氢气具有还原性,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则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雾;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利用上述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和氢气的质量比,要达到这一目的,实验小组必须测定的数值是: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装置B的质量增量.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时,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并在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证明乙烯中混有CO2、SO2并验证乙烯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烧瓶中素烧瓷片的作用是.(2)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填图中代号,下同)装置;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CH2=CH2,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B装置再通入装置,也可将混合气体干燥后直接通入装置.(3)小明将从A出来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B、E、D、E,发现D前面的石灰水中无明显变化、D后面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4)若要一次性将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①检验的顺序是(填气体名称);②如图装置组装的顺序中最简便的是:A→,证明C02存在的现象是.&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B.碘化钾在水溶液中遇淀..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漂白粉是纯净物B.碘化钾在水溶液中遇淀粉显蓝色C.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D.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不是纯净物,故A错误;B.淀粉遇碘变蓝色,不是碘化钾,故B错误;C.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证明,应先除去二氧化硫,故C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喷泉实验中因溶于水导致圆底烧瓶中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B.碘化钾在水溶液中遇淀..”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硫,氨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硫氨气
二氧化硫:①化学式:SO2②分子结构:S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因此易溶于水,其晶体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的SO2),易液化(沸点-10℃)。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②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及某些盐反应。如:&(2)还原性 (3)弱氧化性 (4)漂白性(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而恢复原色,因此,SO2的漂白并不彻底。在中学化学常见试剂中,能用SO2漂白的只有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色溶液恢复原色。SO2与一些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
SO2与强碱反应后固体成分的确定:
SO2与强碱(如NaOH)溶液发生反应后的固体成分取决于二者的用量。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采用数轴分析法讨论。设SO2的物质的量为n(SO2),NaOH物质的量为n(NaOH),数轴代表,如下数轴所示:分析数轴可得:(1)则固体物质为Na2SO3,(2),则固体物质为NaOH 和Na2SO3.(3),则同体物质为NaHSO3(4),则固体物质为Na2SO3和NaHSO3,(5),则固体物质为NaHSO3。二氧化硫的制备: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1)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2)检验:品红溶液。SO2是中学阶段学到的唯一种既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能使其恢复原色的气体。 (3)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 二氧化硫的用途:工业上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此外,二氧化硫还可用于杀菌消毒,可以用作防腐剂。 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
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分子结构为: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在氨水中所含的微粒有:氨水具有碱的通性,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反应实质为:反应原理拓展NH3分子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能够跟有空轨道的H+形成配位键: (3)具有还原性 (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Cl2过量)&(NH3过量,可用于检验Cl2瓶是否漏气) (实验室制N2)&(治理氮氧化物污染) (4)与CO2反应制尿素 (5)配合反应的比较:
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总结:
(1)氨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等的重要原料。 (2)氨也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制尿素、合成纤维、染料等)上的常用原料。 (3)氨还可用作制冷剂。
对实验室制氨气常见问题的解释:l.制取氨气时为什么用的铵盐一般是氯化铵而不是硝铵、硫铵或碳铵实验室制氨气用固体混合反应,加热时反应速率显著增大。因为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反应:,若用硝铵代替,在制氨气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碳铵受热极易分解出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CO2杂质,故不用碳铵;若用硫铵,由于反应时生成,易使反应混合物结块,产生的氨气不易逸出。故制NH3时选用。 2.不用铵盐与强碱反应能否制取氨气能。①加热浓度在20%以上的浓氨水,若浓度不够可加人适量固体和生石灰(CaO)或烧碱: ②将浓氨水滴入盛有固体烧碱或生石灰(CaO)的烧瓶中,使平衡右移,放出,且NaOH、CaO溶于水均放热,可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将溶于水或使尿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3.为什么制NH3用Ca(OH)2而不用NaOH ①固体NaOH易吸湿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而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NaOH易腐蚀玻璃仪器。 4.制NH3的装置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因为氨气易溶于水;②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③导管应插入收集装置的底部,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④收集NH3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作用是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的NH3较纯,还可防止NH3逸散到空气中。 5.用什么方法收集NH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NH3极易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小。 6.怎样收集干燥的NH3将NH3通过盛有碱石灰或固体NaOH的干燥管,但不能选用浓、无水等作干燥剂,因为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 7.怎样检验NH3已充满试管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NH3已充满;把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NH3已充满。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B.碘化钾在水溶液中遇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84701401738798813209277004130175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填编号).(3)使用装置 II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____(填序号).①H2②O2 ③CO2④SO2⑤CH4⑥NH3.-乐乐题库
您正在使用低版本的IE浏览器,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乐乐课堂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e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 &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习题详情
17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4%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AB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⑦⑤&(填编号).(3)使用装置 II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①⑤⑥(填序号).①H2&&&&&&②O2 &&&&③CO2&&&&&&④SO2&&&&&&⑤CH4&&&&&&&⑥NH3.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贵港三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AB,C旋钮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因此C不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氢气、甲烷和氨气,O2不可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O2、SO2 不可以,因为都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解:(1)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AB,C旋钮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因此C不动;故答案为:A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故答案为:②①④③⑥⑦⑤(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4)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氢气、甲烷和氨气,O2不可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O2、SO2 不可以,因为都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答案为:①⑤⑥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操作步骤,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干燥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主要考察你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其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作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用排水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 还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让学生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可能是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画出、分析、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上图中的标号a、b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 另外,有时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操作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
与“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相似的题目:
结合图1、2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MnO4+MnO2+O2↑.(2)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O2↑.,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3)一种洗气装置如图2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B装置制得的CO2气体可能含有少量水蒸气,欲进行干燥,可选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C.熟石灰D.生石灰(3)小帆同学用B与F装置的a接口连接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你猜想该气体可能是&&&&,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标号②仪器名称:&&&&.(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小组同学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3O2↑;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3)已知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实验室中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法来制取,则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填序号),理由是&&&&.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3下列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填编号).(3)使用装置 II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____(填序号).①H2②O2 ③CO2④SO2⑤CH4⑥NH3.”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 I是加热固体的装置,其中的错误之一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要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A、B、C旋钮中的____旋钮(填字母).(2)使用改正错误后的装置 I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填编号).(3)使用装置 II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装置 III干燥、收集的是____(填序号).①H2②O2 ③CO2④SO2⑤CH4⑥NH3.”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验co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