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册语文乐园三多读一点名著

第02版:新闻/视点
不仅读书的量变少了,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日趋狭窄,很多学生仅仅看自己专业的书籍,而对其他门类的书籍很少涉猎。在此背景下,“天堂桌子读书会”格外引人瞩目。
“象牙塔”里的读书人
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
海子《麦地》
一个人的阅读是孤独的,思想的碰撞把灵魂拉得更近。图为读书会现场。
&&■教育导报记者 李益众
&&“从物理的角度看,人坐在那里,手捧一本书,这是阅读的最佳身体姿势。”读书,作为人类传承文明、催生思想的途径,已然成为一种优美的姿态被一代又一代人怀着敬意效仿。随着科技的发展,书已从单纯的印刷品演变出各种新的形态,层出不穷的新兴娱乐方式也分割着人们有限的时间。这使“读”还是“不读”成了问题。具体到大学校园,急功近利的实用型阅读取代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为目标的思想型阅读似成趋势,致使大学生不读书、只为考试过级看教材成为今日大学普遍存在的怪现象。四川师范大学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天堂桌子读书会”在“考证为王”的流行趋势下,为大学注入了几许追求精神丰满的新鲜空气。我们无法作出判断,在日渐喧嚣的象牙塔里,像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到底有多少。如果很少,那么请让我们记住他们,因为他们具有罕见的标本价值;如果较多,那么我们可以因此而对大学教育少一点失望。&
&&7月16日,成都像蒸笼一样闷热,知了在枝头扯开嗓子喧闹着。在东郊的李劼人故居,一场以《成都之子——李劼人的人文意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正在进行。近20名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静静地围坐在浓春阁里,一人一杯清茶,个个听得入迷。
&&主讲人并非专家或者教授,而是四川师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钟思远;活动组织者并非政府部门或者专业协会,而是该校的一个学生读书会——“天堂桌子读书会”。
&&今年是现代著名作家李劼人诞辰120周年,可是各界反应冷淡,甚至故居周边民众不知李劼人是何人物。“天堂桌子读书会”成员何文鑫说:“我们谨以这次读书会纪念李劼人先生诞辰120周年,并铭记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向他的独立之姿致敬。”
&&“天堂桌子”的读书活动每周六举办一次,从2008年9月至今已持续举行了97次。即使这样炎热的暑假,他们也不曾中断。“再过两周,我们就要迎来第100次的读书活动,到时候新老朋友会以读书活动的形式好好地聚一聚。”何文鑫说。
&&以文会友
&&又是一个周末。沈德康、缪勇等人谈笑着,穿过四川师大校园长长的林阴道,前往南校门外的茶楼,参加例行的主题读书讨论会。
&&这天的主讲人是李文倩,他要发起讨论的内容是“汉娜·阿伦特论马克思”。他到得迟了点,一进门便看见王瑛正在认真阅读一本阿伦特的著作。于是,一边坐下一边打趣说:“你临时抱佛脚嗦。”
&&王瑛呵呵一笑。另有人接话说:“今天是你主讲,你才应该抱一抱佛脚。”
&&身材敦实的李文倩不急不忙地回应说:“阿伦特的几本书,我2008年就看过一遍了,最近又回顾了一遍。”
&&自2008年以来,这样一周一次的讨论会已经成了这群年轻人反思一周所学所思的“保留节目”。
&&“天堂桌子读书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至2008年,以“天堂桌子文艺沙龙”为名,是一群文艺爱好者的闲散聚会;2008年至今,更名为“天堂桌子读书会”,学术性、思想性、严肃性大大提升。
&&让时光回到2004年。那时,四川师范大学三五名深感迷茫、苦闷、无聊的大一学生,因种种缘分聚到了一起,借酒浇愁,以文会友。
&&那一年,沈德康在文学院读大一,喜读书,好写诗。有一天,他与化学与材料学院大一学生张潇在图书馆不期而遇,由童话至诗歌,相谈甚欢。按沈德康的说法:“张潇喜诗、刻印、写大字。嗜酒而易醉。”
&&张潇自称“现代刘伶”,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几乎有一段时间,他每日如同盲人荷马一样,在弘文书店门口说诗,那些荒诞不羁的故事诗,全都是他即兴而作。他手持啤酒瓶,蹲坐在肮脏的地面,满口胡言乱语,编织着属于他自己的史诗。”李竞恒说。
&&2005年,文学院大二学生李竞恒与沈德康在一次学术讲演中相识。后来,两人出入各类书店,购叔本华解闷。其后,两人又常会饮于校门外的“苍蝇馆子”。“白干花生,微醺归寝;花雕毛豆,以续余醉。”
&&沈德康说:“李竞恒好古文字,有‘李甲骨’之称。好学而书多,性情而酒多,笔疾而文多,可谓‘李三多’。”
&&在李竞恒的记忆中,与沈德康的相识也是始于“吃喝”。混熟之后,思想的交锋就再也藏不住了。“他喜欢文艺,而我正在严肃地思考信仰问题,苦苦拷问终极价值,有时会泪流满面。”李竞恒说。
&&接着,沈德康将李文倩、张潇介绍给李竞恒,并给了他几份李文倩的文稿。李竞恒随意浏览,不自觉地拍着沈德康的肩膀说:“好句子,好文章。”
&&此后,他们之间的交往渐渐增多。每到周末,就骑游到龙泉山上、荷塘月色看桃花、赏野景,或步行至望江楼、塔子山怀幽思、谈闲天,或相聚在李劼人故居、府河边上朗诵诗词、放声高歌。在某一次的田野之游中,他们为这个小团体取了一个颇具理想主义气质的名字——天堂桌子。
&&2007年,是“天堂桌子文艺沙龙”的鼎盛时期。他们将日常读写的成果汇集起来,编辑了《天堂桌子文丛》,包括《春天·复活》、《龙泉的桃花》、《凝眸·婉声》三集。
&&也就在那段时间,加入到天堂桌子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涉及文科、理科不同专业的阅读爱好者,诗歌、散文、小说各有擅长的人,既有大一新生、高年级研究生,也有教师、校外人士。那时,公共博客、论坛、豆瓣小组、QQ群等也陆续创立,公布沙龙事务,交流读书写作。
&&2008年夏天,张潇等部分“桌友”毕业离校,沈德康、李文倩则在四川师大文学院继续读研。鉴于沙龙阶段活动驳杂以游玩为主,而研究生阶段对读书提出了更高要求,沈德康建议将沙龙改为读书会,得到大家的赞同。
&&自此,“天堂桌子”从沙龙阶段过渡到读书会阶段,由一个友朋交游的平台变成以特定主题统领全局的读书讨论会,由私人聚会场合走向公共话语空间,从玩乐趋于研讨,从随性变为严肃。
&&精神麦地
&&2009年春夏之交,四川师大文学院教师李亚东应“天堂桌子”之邀,讲了一次审美救赎问题。李亚东将读书会参与者称为“有才华、有个性的人”。他在为《天堂桌子纪念文集》所作的序言中说:“好羡慕你们,一帮年轻学子,才华横溢而心地单纯,怀着憧憬想要真实生活。揣着一个念想,多少次围坐在一起,风动花开日,把酒话桑麻,我想不出有什么图景,比这更好。”
&&自2008年以来,“天堂桌子读书会”举办了97次主题讨论,内容涉及文学、哲学、艺术、时政等诸多领域。读书讨论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时间地点相对固定,每人只需自掏茶费5元,便既可默默倾听,亦可激情言说。每次讨论均以自愿原则确定主讲人,以自由原则决定主题,论题多样、观点纷呈,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和“天堂桌子读书会”中的很多朋友一样,李文倩喜欢写作。他曾在读书会上讲过一次“写作的姿势”,与朋友们讨论写作问题。
&&在文学、美学之外,李文倩对哲学很感兴趣,对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间的巨大差异和融通问题,略有了解。他的硕士毕业论文,选择以维特根斯坦为研究对象。在论文初稿完成后,他在读书会上讲了一次“维特根斯坦论美学、伦理与宗教”。“朋友们的讨论,对我进一步修改论文,有不小的帮助。”李文倩说。
&&沈德康始终胸怀“羌族”意识,在读书会上极力介绍台湾学者王明珂的人类学著作,以引起“羌学”研究的讨论。后来,韩水法的康德阐释、刘小枫的海德格尔阐释使沈德康踏上研读海德格尔思想的道路,陆陆续续地讲起了“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审美主义与德国浪漫派”、“从人的罪性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
&&在2009年成为“史学研究生”之后,李竞恒才渐渐活跃起来。在读书会讲起了“地下出土文献与思想史”、“衣冠的背影:清末民初政治思潮与实践中的‘汉衣冠’想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资源: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辛亥革命百年再反思”等题目。
&&同是美学专业研究生的缪勇,对文学作品有着细腻、敏感的感受力。在读书会上,他先后解读了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等。缪勇最“钟情”的现代哲学家是海德格尔,多次尝试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解读海德格尔。
&&“天堂桌子”是一个松散、自由的团体。为了活动的无拘无束,他们拒绝注册成为学校正规的社团组织。他们甚至没有组织规则,没有相对固定的“桌长”,没有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
&&曾经有人提出,读书会应该“组织化、正式化”,并撰写了提纲,对各自工作进行了分工。不过,这种打算最终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天堂桌子”成员、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詹晓攀如今已毕业,并考上成都郊县公务员。他说:“一旦组织化,可能会变为一个平庸的大学学生社团,从而失去自由、轻松的氛围。”
&&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恰恰契合了读书会的名字——天堂桌子——有那么一丝理想的气息,也有一点超脱的意味。这名字又无意中吻合了海子的那首《麦地》: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
&&李文倩说:“桌子是一个隐喻。阿伦特认为,公共空间的基本形成,是允许在一定的空间中,对话者双方能够相互看见,并聆听对方言说。人们围桌而坐,展开对话,一个再恰当不过的隐喻。”
&&沈德康是一位来自阿坝州茂县的羌族小伙子,他对天堂桌子始终怀有诗意的想象,他说:“大地赐予人以养命的麦子。在大地的支撑下,天堂桌子读书会,是虔诚而无畏的反思之人所必需的精神麦地!”
&&教师李亚东认为,“天堂桌子读书会”是有生命交流的团体,可谓精神团契。它以在校学生为主体,有现实关怀、知识追求,也有情感交流、生命相交。
&&一二十学子定期围坐,沐浴着杏花疏影。像鹅湖论道,如东林讲学。自歌自唱,曲水流觞。或默或语,如切如磋。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古典脉脉,现代眈眈。旧学邃密,新知深沉……于这番诗意畅想中,李亚东坦言:“我的艳羡之情,再也掩盖不住。”
&&“闲书”无用?
&&我对“天堂桌子”的采访,在李文倩和沈德康的寝室内进行。那间寝室有一个鲜明特点:书非常多,层层叠叠地码在被压弯了腰的两张书桌上,犹如旧书店的库房。
&&24岁的何文鑫在读书会里年龄最小,略显腼腆地坐在寝室的一个角落里。他自称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早在初中时代就迷上了读书。
&&进入大学后,他本以为可以更自由自在呼朋唤友地尽情阅读了。可是,却不断有朋友问他:“读书有意思么?读闲书有什么价值?”何文鑫难以回答,“我只知道其中有我的欢乐。”
&&如今已经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读大三的何文鑫告诉记者,据他观察,混社团、打游戏、干兼职、看杂志、翻教科书,是多数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专业共有60余人,真正读书的非常少。我估计其他专业也不会太乐观!”
&&李竞恒则表示:研究生的阅读也相当差劲。“半夜起来‘偷菜’的大有人在,多数人都是无聊得不得了。”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汪洪亮曾三次受邀参加读书会并作主题发言。他认为,现在大学生对阅读已逐渐疏远,对知识性、思想性、理论性的著作大多敬而远之。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比阅读更为轻松的求知方式,比学术书籍更简单实用的书籍。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他人与社会,不关心与自己事业无关的理想与追求。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没有政治理想,只有功利和欲望;普遍没有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只有实用和速效。
&&汪洪亮告诉记者,图书馆坐的很少有读书人,而大多是上网的和考研的。上网的很少是查资料的,而大多是玩游戏和浏览娱乐新闻的。看书的很少是历史文化和思想政治的,而大多是看技术的和实用的。
&&何文鑫说,对于大学生而言,读过多少书当成为一种必要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不是由谁来定等级写档案评人品,而是应当成为一种自我的反查意识。大学生在校不读书,或者只看教材忙过级考试,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迫使在校大学生变得日益功利化。考证正在不断挤占大学生的阅读时光。很多学生课余时间都在备考英语四级、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备工作之需。这些证书日渐成为大学生肩上的重担,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
&&汪洪亮说,现在的大学生只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阶段,很少有社会文化引领的自我期待,很少有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使命感。他们只是完成一个学业,为其就业作准备。到大学来,不为求知,而为求职。这就是大学生不能成为创新人才也不能成为知识分子的原因。而这种原因与其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都密切相连。
&&不仅读书的量变少了,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渐趋狭窄,很多同学仅仅看自己专业的书籍,而对别的门类的书籍很少涉猎,因为“看别的书感觉用处不大”。
&&“我们的读书,是读古今中外之经典,绝不是当下功利的阅读。”沈德康迫切地想要撇清读书会的“经典读书”与功利化的“考证读书”之间的关系。他说,大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读一些书,读一些必要的经典。当今大学生对经典的阅读极其稀少,所以我们提倡读书,提倡读经典名著,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不再孤独
&&有一天晚上,李文倩在四川师范大学北门一家旧书店淘书。这家书店比较偏僻,不仅好书多,价格还极为便宜,该校少数爱书之人常来此闲逛。当他发现一位面容青涩的男生正在旁若无人地翻阅书籍时,便故作轻松地凑了上去:
&&“兄弟,你是大几的?”“大四。”“你听说过‘天堂桌子’吗?”“听说过。大二时,一位师兄跟我说起过。”“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天堂桌子’很有意思。他建议我去听听,说可能会比在课堂上获得的东西还多。”“你想参加吗?”“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愿意参加的。”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上的需求,让一小部分年轻人坐到了一起,分享阅读与思考。李文倩说:“思想需要知音,更需要激励和碰撞。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基于某种纯粹的热爱或兴趣,自发地组织类似的读书会,分享他们的所思所得,让青年的心不再孤独。”
&&5月7日是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二学生袁昊第一次参加读书会。他说:“其实我身边有很多人是愿意参加这类活动的,有不少喜欢读书的人,只是大家相互不了解,各自感到孤独。”
&&当天读书会结束时,袁昊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学校还有这样一群读书人,能够并且愿意讨论这些话题,真的是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年轻的何文鑫也曾有一颗孤独的心,特别是在他一个人潜心阅读而身边的人都不怎么读书的时候。他说:“一个人的阅读是孤独的。在阅读之中,我渴望交流,希望同他人分享我的悲喜和忧愤。独学无友的日子是难熬的。”
&&某一天,何文鑫与李文倩在一个旧书摊上相遇,谈及读书,谈及写作,渐成好友。2010年6月,一个雨后放晴的下午,何文鑫第一次参加了读书会的讨论。
&&此后,何文鑫便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读书会的有趣,不形式主义,有思想深度,“这是很难碰到的读书会。学校社团很多,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深度。甚至一些标榜读书的社团,也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人。”
&&如今,李文倩已成为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认为,不少人说80后、90后是物质化的一代,甚至更严厉的批评也不少。这当然也不全是乱说,但失之泛泛,意义不大。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总有不少青年人,怀着忧伤而敏感的心,严肃地思考着关于精神、价值、意义层面的问题。
&&“天堂桌子读书会”的讨论是自由的。每一个声音都会得到尊重,他人不会轻鄙你的任何发言。而针对某人的发言,众人提出不同意见予以批驳,这也是常见的事情。何文鑫说:“自去年入会以来,虽然自己很少发言,但是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思想的成长。”
&&在无声的岁月翻过书页后,“天堂桌子”上开出了星星点点的小花。自2009年2月以来,《语文报·大学人文》已先后两次大篇幅刊登读书会成员的作品。在“诗歌年展”板块刊载了张潇、沈德康、李文倩等8人的20余首诗歌,在后来的“散文年展”板块又选择了近10篇散文、随笔刊载。2010年,“天堂桌子读书会”还被该报评为“全国百佳大学生社团”。
&&在读书的广度和深度上,读书会的成员们越走越远,收获也越来越多。
&&从本科阶段开始,李文倩先后在《读书》、《天涯》、《文景》、《书城》、《社会学家茶座》等刊物发表文章。本科毕业时,自编了20余万字的文集《蹒跚的行旅》;3年后,他将自己30多万字的读书随笔编为《读写集》,算是对自己读书生涯的总结。
&&沈德康则认为自己学养尚浅,正需积累,他阅读之余笔耕不辍,自编文集《在梦想的黑暗中》和《技术时代的艺术》。这位自称喜欢文艺的年轻人,慢慢地又爱上了人类学、哲学史,硕士论文写的也是“海德格尔”。
&&2011年,李竞恒出版了学术专著《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全书洋洋36万多字,详述了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
&&四川师大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教授为《干戈之影》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段渝认为:“李竞恒这部书,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富于创造性的,值得称道。”
&&李竞恒的师兄陈鹤如今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他评价说,竞恒在读书期间,积累了比较丰厚的文字、音韵、训诂学知识,而且对甲骨文、钟鼎文等古文字怀有深厚的兴趣。这一积累为《干戈之影》的写作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全书引用的大量古文字资料丰富了其论据。
&&会否断层?
&&“天堂桌子”的成员一般维持在15人至20人之间,但每次参加读书会的只有大约10人。他们也想过要扩大一点团队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会被吸引过来,更多的人是来过一两次便“消失”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多数人对读书活动不感兴趣。”
&&汪洪亮认为,天堂桌子过于“小众化”,讨论范围就难免受到局限。一个论题抛出来,往往有知音难觅之感。受众既少,专业有别,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不好找。
&&在沈德康看来,读书会主要的内部困境在于讨论仍然不够开放、包容与平等,在推进主题、立场、视角、观点的多样与平等上,读书会任重道远。
&&汪洪亮为读书会的前景感到担忧。他说,“天堂桌子”始终是少数人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阅读者的减少及人文阅读的减少。读书会只是一片荒芜中的点点亮色,“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李文倩也意识到了这一困境:有不少同学都要毕业,后来者是否会坚持下去,是令人担忧的。“但我希望喜欢读书的师弟师妹们,能坚持下去”。
&&汪洪亮认为,“天堂桌子读书会”的优点在于参与者年轻、有激情。弱点在于带头人少。带头人毕业后,就要面临断层的问题,很难持续下去。他无奈地说:“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是教师,但教师普遍对这种参与不感兴趣。”
&&没有名师指导,是读书会成员深感苦恼的一件事情。如果将学术竞争比喻成一场万米赛跑,他们是个人自觉地在原野上练习跑步。没有教练,自然无从练习“如何起跑、撞线”这类基本规范和技巧。
&&李文倩也认为,一个好的读书会,应该在好的老师的指点下读书。那样的话,话题可能会相对集中,也会深入一点。“但这种指点又应该是恰当的,不越俎代庖的。”
&&对于没有名师指导,读书会成员并不悲观。李竞恒说:“有名师,专业上路比较容易;但是走进去就走不出来,局限于专业,没有整体的视野。无名师,我们各学科交叉互动,视野更开阔,无拘无束;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全靠自己摸索。”
&&2011年夏天,王瑛考上了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的博士,钟思远、沈德康、梁启勇等人则成为了四川师大古代文学的博士;罗文全、詹晓攀等人跻身公务员行列。在“天堂桌子”成员看来,师兄师姐们在读书会中汲取了营养,所以能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何文鑫是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读书会成员。自2011年以来,他开始在读书会活动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常被揶揄成“住持”、“方丈”。
&&这位个子矮小的诗人羞涩腼腆,沉默寡言。不过他已经受住了考验,全力承担起了《天堂桌子纪念文集》的编撰任务,并得到同仁的赞赏。
&&■记者手记
&&“文艺”被“考证”淹没?
&&我一次又一次地参与他们的读书讨论活动,聆听他们的辩驳与澄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他们略显脏乱的寝室,跟他们就着一点清茶开怀畅谈。
&&应该说,他们感动了我,令我不惜熬夜写下这篇过于冗长的新闻报道;但是我却深感疑惑,他们的读书故事和我的粗浅报道能否真正感动读者。我很担心,到底还有多少人能够有“闲心”坐下来,静静地欣赏浮华背后那种纯粹静谧的美?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篇中山大学大二学生的短文红极一时,题目是《在大学,孤独地被“文艺”了》。全文摘录如下:
&&曾经畅想过的大学校园:潇洒的诗人在走廊上朗诵;同学们围坐在草地上,激情洋溢,侃侃而谈;图书馆常年人满为患,驻扎着那些深邃的头颅;也曾想象过自己能邂逅几位同样喜欢巴尔扎克、席慕容的友人。
&&然而走进大学,才发现,步履匆匆的人们要赶去一个又一个活动。图书馆门口只有到考试前才会突然出现长龙似的队伍,而馆内总是摆满了电脑,课桌上是各类的英语词汇书。宿舍中,有人会忽然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不要少见多怪,他们仅仅是在打游戏或看电视剧。而你仅仅是随意翻翻《红楼梦》,看看托尔斯泰,那么你就不得不听到:“小文艺啊!”——偶尔的一两个声音,不知是揶揄,还是夸赞。
&&一位网友跟帖说:当所有人都是疯子的时候,唯一的正常人也会被逼到发疯!
&&读完这篇文字,我马上想到也曾孤独地被“文艺”的何文鑫,一个矮小腼腆的文学爱好者;想到手持酒瓶随口吟诗的张潇,一个狂放不羁的诗人;想到抱着一本本哲学著作的李文倩,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想到在商代战争与荷马史诗之间跳跃的李竞恒,沉重的思想压着他那单薄瘦削的身躯;想到来自阿坝州的羌族小伙子沈德康,在文艺与哲学之间时而忧郁时而欢歌……
&&一张“天堂桌子”,让他们依次围绕着,静静地坐下来,一起阅读,一同分享。
&&考证书、玩网游、做兼职,占去了大学生太多时间;社会竞争激烈、毕业后工作难找,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中惶惶,静不下心来读一点经典名著。曾几何时,本该以知识武装自身的大学生给人留下了不读书、读书少的印象。
&&我讲述“天堂桌子读书会”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褒扬他们,而是为了让我们坚信,阅读并未在大学校园里悄然消失,追求理想、善于思考的“文艺者”气质并未在一摞摞的证书面前黯然失色。我无意让“文艺者”的生活颠覆“考证者”的生活,而是对“考证者”的生活渐渐地淹没“文艺者”的生活,深深地感到忧虑,常常无奈地叹息。(李益众)
欢迎联系合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
专题一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
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又是一种什么关系?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本话题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从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学者和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实施的课程,并不是别人设计好教师被动地执行的。只是被动地完成别人既定的课程设计,这样的课程是不能真正地落地、真正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所以说,从课程设计者、课程标准制定者,以及语文课程论的专门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系角度看,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让理想的课程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成鲜活的语文课程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责任。
在讨论学习主体、课程主体这一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课程标准里面有一句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看到这句话,很多老师就可能这样理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学中的什么事都要围绕学生转。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讨论的时候说,这堂课我没处理好,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我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是主体”的概念理解错了。课程标准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里的“主体”应该是一个哲学概念,当然将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课程论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它来源于哲学概念。在词典上,“主体”有三个意义。第一个就是“主要部分”,指事物的主要部分;第二个就是哲学概念,是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第三个是法律上的概念,是某一项行为的责任人,如赔偿主体、执行主体等。我们这里谈的这个“主体”,应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应该指认识和实践的行为人。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行为人就是主体,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有一句话课程标准里面没说,因为怕说了以后引起糊涂。其实教师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是教学的主体。
所以,关于“主体”的概念,应该在哲学层面进行理解。“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里的“主体”,应该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认识和实践的行为者,不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离开具体的情境说“以学生为主体”,就会产生一些糊涂的认识,就可能把“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为“以学生为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问,以学生为主,那么以谁为次?就要把教师放在教学活动的次要地位上,就要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引领者的角色发生冲突。在实践中,教师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担负着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等责任,所以说,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教师地位的这种认识是不能动摇的。在把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把国家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我们的实践中去,教师有一个课程建设的权利,也有这样一个义务。这是从语文课程实施的角度,从推进语文课程建设这个角度理解教师的地位。但是,教师具体教学的层面,在学生学习的层面,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不是靠外在的力量,不是给他们安装一套设备,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习的主体”去认识、去实践,自主地把握规律,掌握技能。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要把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来提升言语实践的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2.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距离。很多老师说,我们对新理念,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我们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到课堂上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方式当中。老师们认为,课堂上不讲课,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经过十多年时间的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在角色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通过对传统课堂与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呈现不同的课程角色。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气氛主要是靠教师的设问和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来创设的。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教师主要是在积极地创设知识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并能得到修正补充。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积累、有所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同时教师又承担一种伦理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他承担着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责任。因此说,教师承担着复杂的角色。更为复杂的是,教师的角色存在于一个动态的关系框架当中,因此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是这个角色,承担这种职能,一会儿到另外的一个情境下,他又转换成另外的一个角色,承担另外的一个职能。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那就是教师如何作为一个革新者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经常在思考教育,思考着是不是要改革,如何改革。但是最核心的一个思考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教师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是培养人才,老师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改革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的思考可以破解改革给老师带来的压力和负担的难题,开辟一条心情愉悦的创新之路。在教育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在新旧观念碰撞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往往是以一个革新者的姿态出现的教师。这些教师是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是认为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人。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他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他愿意和学生分享人生的体验,鼓励学生自信地、有创造性地发展。
   3.教师角色转变的实现
教师角色转变不是自然发生的。在转变自己角色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历新旧观念碰撞的痛苦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当中,首先要变革的是教师的观念和态度。我们要树立转变角色的意识。有一位老师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提倡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多”,即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其实这“三多”,就是教师对自身角色转变的一种观念和认识。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就要深刻认识改革的意义。我们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改革是生活的常态,不改革才可能出现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改革,这可能决定我们教师的成功与失败。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还要认识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课程改革是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会始终处于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新的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状态之中。教师正是在这样一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螺旋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实现角色转变的。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是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新的角色如何体现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比如说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应该是一个充分体现这一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真正实行起来,我们老师会有很多的困惑。有的老师说,原来的“满堂灌”不对,后来的“满堂问”也不对,现在的“学生满堂转”也不对。我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转变角色真不是一个轻松愉快、手到擒来的事情。
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就要置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只有在改革实践中,老师才能遇到真实问题,才能实现对问题的探索,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老师在组织小组的实践中才能发现小组讨论的问题。很多人遇到点儿问题,受到点儿批评,就止步不前。这样是不能做成任何事情的。我们原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学到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技能,这些是很容易观察到的,也是很容易被他人所认可的。但是教师新角色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在一节课上学生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方法和策略的体验。
在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以印证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十年前刚刚开始推行课改的时候,我们都倡导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有的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选择。原来都是明确地要求学生是齐读课文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现在读课文的方式由学生决定。可是,很多老师发现,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就不由自主地齐读起来。至于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如何体现对课文的理解的目标就无从谈起了。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在努力地试图改革,但是在改革和实践的过程当中,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教师要会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专题二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我们整个教育的质量。近十来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近几年,国家每年拿出来很多经费做国培计划,特别是针对中西部教师培训力度更大。各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出版教科书的机构,都对教师做课程改革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应该探讨一下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很好地规划下一步教师培训的任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和措施。
   1.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十几年前,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当时很多教师非常关注学历进修,很多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就是他的学历进修之路。现在教师的学历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有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走进教师队伍。目前,大量的本科学历,甚至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都走上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2010年课标修订组对语文教师的学历情况做了一个抽样调研。结果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已经占到了80%以上,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均有大专以上学历。绝大多数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的起始学历就是大专。近几年小学新教师的学历几乎都在大专以上,还有很多是本科、研究生的学历。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2010年,全国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2%,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65%。另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提供一些客观依据,许多教师、教研员、专业学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中青年教师,教师的素质基础较好,有比较强烈的专业成长愿望。如果环境促使得当,他们应该有能力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等渠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通过调研,我们还了解到情况不容乐观。
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仍然认为,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完成教材要求讲授的内容,认为多讲多练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有约一半的教师意识到教书与育人要并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他们觉得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好。但是老师普遍地感到教学科研与他们的距离甚远,认为老师搞研究无从做起,他们也非常惧怕写教学论文,往往是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才会去准备教学论文,觉得撰写教学论文无从下笔。
多数老师缺乏有情趣、高质量的业余生活。我们常说竞争在8小时以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撰写教学反思随笔,也有很多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学理论书籍。这些老师都反映,他们8小时以外的生活非常充实。但是,还是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8小时之外是很少学习的。通过这个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业余生活的安排办法。我们对“你利用业余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批改作业,因为他们说平时作业挺多,品种繁多,作业在学校里是批改不完的,只好拿回家。很多语文教师都是班主任,在学校里不仅有教学任务,还有班级管理任务,他们的确是挺辛苦的。排在第二位的是看电视,排在第三位的是阅读一些非教育类的杂志,看杂志的同时,有很多老师还选择了上网聊天。比较来说,读理论书籍、教育期刊的老师比例就比较少。在我们调查的老师中,有22.8%的老师在业余的时间读一些理论书籍,有17.7%的老师上网学习,有30.4%的老师做家务带孩子,还有16.5%的老师跟朋友去喝酒、唱歌、打牌等娱乐活动。语文教师,读书情况的确令人堪忧。优秀的语文老师李吉林说过,“一个自己都不喜欢读书的老师,不可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接受调查的158位教师中,从来没有读过教育理论书籍的有124位,占了78.5%;读过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的占13.3%,有21位;读过多本教育理论书籍的仅有13位,占8.2%。老师们反映,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也大多数都是在师范院校中学过的教育学、心理学。我们觉得教师订阅教育期刊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没有订阅教育期刊的教师占了70%多,长期养成的习惯,订阅教育期刊的老师占20.3%。我们觉得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进取意识比较弱,专业意识比较淡薄,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阅读危机”的问题。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来看,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快乐的体验,没有一种情感享受的话,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做教学参考书给的一些习题和答案的层面上。这样的话,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是依赖于教学参考书。整个社会都存在不读、歪读、曲解的问题,什么戏说,什么穿越,抹杀文学作品的品位和价值。不读书,不会读书,这是当前存在的一个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整个社会都面临着一个阅读的危机。课程标准正本清源,提倡准确阅读文本,对经典名著、优秀诗文的阅读提出量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读书要格外受到重视。学生读过了,学生会背了,要求学生一到九年级课外阅读量405万字,一到九年级背诵240篇(段),我们老师肯定要读好、要会背。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崇尚训练的问题。教学就是告诉答案,学习就是做题,评价就是考试的概念,充斥我们很多教师的头脑。很多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就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老师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每天早晨7点到校,一直到放学,放学后老师还要批改作业,批改不完还要拿回家继续批改。这个压力主要来自外部,社会、家长、学校都在向老师施压。我们看到,无所不在的补习班,漫天飞舞的教辅,在一定程度上把我们老师和学生崇尚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束缚住了。在课改初期,课程改革认为是“繁难偏旧”的一些内容,却恰恰大量地出现在教辅材料中。于是,老师就不得不加班加点,如果不补,考试时出现这样的内容,落下埋怨。教师的压力也来自教师自身。漫天的教辅,数不清的习题,最终是通过教师才走到学生手中的。可以说,教师在急功近利的大趋势下的随波逐流,使教育资源商业化、利润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使用现成的教参,使用现成的软件,使用现成的练习册,老师的教学看似轻松,实际上带来繁重的事倍功半的结果。
语文教师在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是以考代评。很多老师对学习的评价完全依靠考试。为了应付考试,平时就大量地做题。我们看到,有些教材,有些教辅,有些试题,并不是一线教师命制的。特别是市场上卖的试题,什么“状元”,什么“秘籍”,假借“状元”的名号,贩卖违背教育规律的黑货。但有很多老师和学校都迷信这样的一些题目。在这方面,建议老师,包括教研员,组织一些学校、一些老师,设计一些评价的方案,交流和研讨后再出台,给走在课程改革前面的老师提供一些空间,提供一些成长的环境。如果教研部门能够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推出这样的评价试题也好,监测也好,那么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快乐的事。这样的考试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专题三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加强专业化发展?这个话题很大,涉及的角度也有很多。在这里,我们从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师自身修养两方面,探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1.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不能离开语文教学奢谈自己的专业发展。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修订后,教师应该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因素,在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1)抓好指导学生读书这一根本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评价建议”中提出:阅读评价要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突出了读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有的语文教师有点儿看不上这一举措,总觉得这样的学法和教法有点太原始,在教学法上讲不出多少道道。其实,这一朴素的做法,是学习语文最根本、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千百年来我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首先是“读书”。“读书”由一个动宾短语已经凝固成一个词,表示“学习”“上学”,它所指的行为不只是局限于捧着书本朗读或默读,而是“学习”的意思。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坚信读书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这次语文课程改革高举我国语文教育这一优良传统的大旗,强调“读”的质量、“书”的质量和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读出丰富的语文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读出文化品位、审美趣味、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
(2)指导学生加强日常的积累。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始终强调语文学习要加强积累、在运用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积累这一思想。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评价建议”中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有经验的老教师都会认为语文学习的功力在于积累,也难在积累。所以,这些最基本的读书、记诵、练笔等语文积累的策略应该是语文教师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积累是一个天长地久的工夫,今天积累一点看不出来,明天积累一点也看不出来,若干年积累起来那就不一样了,你的举止谈吐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给人感觉就好像有学问的样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它是有道理的。在语文学习中,把积累铭记在头脑中,积累丰富后内化了,就将让人家刮目相看了。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另一个考验,就是怎么引导学生去积累,如何引导学生向内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只是死记硬背。语文的模型真是挺重要,要注重让学生多积累一些语言的模式、语言的模型等。还有一个问题是积累什么。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是一个我们非常注重的东西,积累的途径就是读书,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是要紧紧抓住读书这个环节,要想尽办法激励学生,诱导学生在这方面下工夫。如果学生都爱读书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都不可能。
(3)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总目标”中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语文课程当然责无旁贷。语文课程也确实能够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发挥作用,同时语文领域也需要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倡导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也是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注重培养探究意识、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
   2.在自身修养中实现专业发展,要坚持读书也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是有了实践就能提高专业素质的。教师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读书学习,对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十分丰富,这里介绍适合一线教师工作特点的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的两种途径,就是随教而读和随教而写。
(1)随教而读。随教而读是什么,就是结合自己要教学的内容,开展自己的读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教学工作非常繁重,很少有读书的时间,怎么办?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随教而读。中小学老师的学习不是很有规律,日常性的教学工作很琐碎,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坐在书房里面去读书,因此,随教而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这个学期要教哪些文本,比如说要教鲁迅的小说,要教《孔乙己》,或者《故乡》《社戏》,不要只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只靠一本教师用书,把教师用书的内容搬到教材上,然后拿这个教材教学生,这样的语文课,真正的对话过程不会发生。所以,教师能否围绕教材的文本读读鲁迅的作品,读读关于鲁迅的研究学者解读《孔乙己》《故乡》的文章,就能帮助教师深入地理解文本。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就会锤炼出来,教师在课堂和学生的对话就更有品质,更有深度。
这种“随教而读”还可以拓展。明天要教文言文,发现古汉语的知识有些欠缺,甚至遗忘了,这时不妨把大学或读教育硕士时,甚至在一些短期培训班中获得的资料书籍拿出来看一看。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我们平时所说的“有一桶水你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现在又说“你有活水,才能给学生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还有一个就是“随学而读”,学生在读什么,教师就读什么。这些东西也许我们不喜欢,也要逼着自己看,主动地看,看完之后,才给学生讲得出这样的书是否值得读。教师要讲出点所以然来,不能学生知道了你还不知道。
还要读一点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之类的书。这样的书,包括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关于教学策略、技能指导的书也能够帮助我们。
另外,就是要有一个研究团队。每位教师都要参加一个团队,有一些同伴,大家一起研究,互相交流探讨。如刚进学校做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组建一个研究团队,在团队内一起来摩课,听师傅的课,师傅听我们的课,课间要反思交流。现在,很多地方都有那种临时性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听课、摩课,一起作读书交流,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2)随教而写。中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课堂。很多老教师,很多特级教师,他们上完课都反思。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好在哪里,为什么出了问题?学生为什么跟不上,是你的提问出了问题,还是当时的状态、氛围没有营造好?这样的反思特别重要。有的语文老师每上一次课下来都做教学笔记,认真地做教学笔记。华东师大中文系有一个研究生,现在在上外附中做老师。她说她的教案至少有四份,第一份就是课文分析,也不叫教案,就是教一节课,如果上阅读课,她先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解读,就是刚才讲的“随教而读”,读一些东西来备课,把文章分析好。第二份就是上课之前做的设计,有目标,有活动过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案。第三份是上完之后,她根据她课上调整的情况,对她的这本真正意义上的教案、课前的教学设计作修改,记下哪里改了,为什么调整了这个活动,调整了这个问题的提问。第四份就是她要反思这堂课,是一个教后的反思。所以,这位新教师一年下来已经是学校业务上蛮突出的教师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她坚持这样走下去,她一定能成为一位很优秀的教师。
这就是“随教而写”。就是作为一位教师,并且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地写。写什么呢,有几种样式的写。写对文本的解读,哪怕是一些读有关书的摘要,我读了几篇文章,人家怎么解读这个文章,我摘要一下,有哪些对我有启发的观点。写教学反思,一堂课上得挺成功,或者说不成功,你回忆一下,在课堂上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把它描述出来,当时的情境,值得反思的细节,等等。甚至还可以写一些教学手记、教学日志,乃至于开个博客。有时甚至写点儿古诗词,写点儿下水文等,就是说不光写文学性的东西,而是写教育性的东西,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给自己画像的一些文字。这种写看似是写,实际上是靠写这种方式来养护自己的教学生命,让自己的教学生涯,既有理性的反思,还有一种语文老师浪漫的情怀。舞文弄墨,用文字来打点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学生活,可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质量一些。
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渠道,如搞点小课题研究。书也读了,专家的讲座也听了,同行的课也听了,但不是自己做也不行。要搞点儿自己的小课题,在班里小打小闹地搞点儿实验,搞点儿研究,不行可以想办法再调整,不断地去试一试,不断地调整反思,不断地积累。这也会促进自己专业化的成长。
还有一个蛮有用的方法,就是适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自己的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一个文字版的实录,看一看,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多东西很成问题。于漪老师讲过,她当初做老师的时候,自己讲的废话多,她就把自己课上的废话记下来,称做“废话记录”,然后就慢慢地一点点地改。现在于老师的语言是非常生动的,这可能与她有意识地记录、反思、改正有很大关系。做一点课堂教学的录像、录音,然后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现在的各种培训班挺多,但是好多培训和以前的培训有所区别。现在的评选有时候让学员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任何培训都不能取代教师自己的行动。在培训期间,培训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让我们参与,甚至有时候在培训过程中让我们上一节课,让我们开展小组想象,开展头脑风暴式讨论等,我们都要真正地参与进来,不要怕麻烦,写作业也不要光想着怎么应付。我们应该转变一下观念,问一问我们为什么来培训,我们最终想干什么,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认真对待培训过程中分配的任务。这样你才能真正地与专家的讲座、自己阅读所得结合起来,转化为你自己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执行力。否则,听了几个讲座,记了一些笔记,应付了作业,回去之后,你的课堂还是跟原先差不多,不会发生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归根结底,主动发展的意识是关键。语文教师很辛苦,语文教师很难当。有的语文教师要教两三个班的学生,“又要这么样,又要那么样,我就要累死了”,这一点我们非常理解。我们希望语文教师能够在繁重的教学中想一些办法,有些事情是可以不做的,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要摆脱这些事情的缠绕,找机会提升自己,同时也提高教学的效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六年级上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