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玉米芯价格蘑菇高产

如何用玉米芯种植蘑菇_百度知道
如何用玉米芯种植蘑菇
提问者采纳
玉米面3%,石灰2-3%,加水搅拌均匀后,堆积发酵。中间进行几次翻堆。出现大量放线菌后。就可以装袋进行栽培了。,玉米芯80%,麦麸15%,
其他类似问题
玉米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安徽农网农业科技
&&|&&&&|&&&&|&&&&|&& &&|&&&&|&& &&|&&&&|&&&&|&&
如何用玉米芯栽培平菇
&&& 07:35:43
&&&&一、选好品种。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转潮快的品种,菌龄以满瓶后3-5天为宜,菌丝洁白粗壮、抗杂力强。&&&&二、培养料堆制。培养料必须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将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般大小的颗粒状。这样的培养料粗细适宜,透气性好,极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培养料配方:⑴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粉、糖各1%、多菌灵0.1%,水分适量。⑵纯玉米芯50公斤,麸皮10公斤,石灰、石膏、磷肥各1%,多菌灵0.10%,水分65%。拌料时,先将石灰、磷肥、多菌灵溶于水中,然后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注意玉米芯的含水量不能用手捏法测量,必须拌入足够的水分,制种时可适当少一些)。料堆做成龟背状,高度宜低一点为好,长宽不限,建堆后覆膜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翻堆,共翻堆3次。待培养料表层出现白色放线菌,颜色变为褐色为宜,pH7.5-9。&&&&三、装袋接种。先将菌种掏出,放在干净容器内,将其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发菌用50-55厘米×25厘米聚乙烯筒料,用针扎三排微孔,先装好一端,放入菌种,用绳扎紧。然后再装一层菌种一层料,共三层料四层种,装满后扎紧袋口,视温度高低垒袋发菌,或堆成井形堆放,用种量一般10-15%。发菌期间,温度20-25℃,最高不可超过35℃,空气相对湿度50-65%,光线要求暗一些,发菌期间要注意翻袋和加强通风管理,约经15-2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进入出菇管理。&&&&四、出菇管理发好的菌袋经一周左右即有珊瑚状菇蕾出现,这时就可开袋进行出菇管理。要撑握好开袋时间,过早料面易干燥,造成菇蕾死亡;过晚则影响菇的质量。开袋后要增加光照。并加强通风排气,注意喷水不可将水喷在菇体上。约经5-7天头潮菇即可采摘上市。也可在菌筒出过一至二潮菇后,撕去塑料袋,用不锈钢刀削去两端老化菌丝及菇根进行覆土栽培。一层菌棒一层土,一般垒6-7层高即可,最上面做成补水槽。有条件的用补水器更好,出菇后隔2天喷一次营养液,按常规管理,生物学转化效率可高达100-150%。&&&&&&&&&&&&&&&&&&&&&&&&&&&&&&&&&&&&(&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7期&)用玉米棒怎么种植蘑菇
用玉米棒怎么种植蘑菇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首先要将玉米芯粉碎,然后添加辅料进行拌料,发酵,然后装袋,播种。具体种植技术可以参考常规原料栽培平菇技术,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即可看到。
发酵时间是几天?
等待您来回答
贸易领域专家【论文】玉米芯栽培褐蘑菇高产高效模式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1页¥0.504页¥2.004页¥2.003页¥2.002页¥2.00 2页¥1.003页¥1.002页¥1.002页¥1.003页¥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玉米芯栽培褐蘑菇高产高效模式研究以​玉​米​芯​粉​为​主​料​栽​培​褐​蘑​菇​的​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出​菇​管​理​,​获​得​了​二​次​发​酵​技​术​栽​培​褐​蘑​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5​%​以​上​,​且​由​于​玉​米​芯​的​理​化​性​质​是​透​气​性​好​,​明​显​的​缩​短​了​发​酵​时​间​及​用​工​量​。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玉米芯温室高产栽培平菇技术---安徽农网农业科技
玉米芯温室高产栽培平菇技术
&&& 8:35:22
  近年来,随着棉壳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菇农采用玉米芯种植平菇。因玉米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分。多种微量元素及纤维素,是很好的平菇栽培原材料。它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变废为宝。
  一、培养料配方
  1.玉米芯(新玉米轴粉碎成黄豆大)88%、草木灰1%、石膏粉1%、石灰粉1%、新麦麸皮8%、磷肥1%。
  2.玉米芯97%、石膏粉2%、磷肥1%。
  3.玉米芯87%、阔叶木屑10%、石膏粉1%、石灰粉1%、磷肥1%。
  二、制栽培种的时间安排
  一般低温型的等平菇菌种7月份制母种。8月份制原种。9~10月制栽培种。11~12月规模生产菌棒、春节前后上市。
  三、建堆发酵玉米芯
  将玉米芯等原料按配比拌料后使含水量达到60%,pH值5.5~6.5,建堆一般宽1.5~1.8米,高1~1.5米,堆长随地势而定,堆料地面上垫麻袋片或草帘,建堆后用2米长,直径5厘米光滑木棍扎空通氧,孔深1~1.5米,孔距相间30~40厘米,料上盖湿麻片或草帘。料温升到60℃,保持18小时,倒堆使发酵料上下倒人中间,外倒内,继续按第一次发酵的办法管理。发酵合格的料,不黏,深褐色,有香甜气。
  四、装袋与接菌
  温室栽培平菇应选低温型的品种,菌种应菌丝浓密,洁白粗壮,无杂菌斑,无拮抗线,打开菌袋前具有平菇气味,没有平菇原基。菌龄不超60天,栽培袋子应选择抗涨强度大,低温时柔韧性好的低压聚烯塑料筒,剪裁长20~45厘米,宽22厘米。一头用尼龙绳扎紧。在袋内的一端撒一层灭好菌的平菇菌块,向平菇菌上装1/3料温20℃以下的玉米芯发酵料,再装平菇菌块再装料,边装边稍压实,装至距袋口8~10厘米,撒平菇菌块扎口,标准:袋装干料1千克左右,用菌量为15%左右,三层料,四层菌,袋松紧适度。用直径0.8厘米、长80厘米一头尖光滑直木棍,通过接菌处,莫穿透栽培袋。有利增氧,依次装袋。如发现袋子有破处及时用胶纸封严,以防空气间杂菌侵入,造成棒污染。
  五、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
  栽培棒放在温室内提前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菌专用药品灭菌消毒、杀虫。并向地面撒少量白灰码垛发菌,双排摆放,排与排留50厘米人行道,垛高不超10层。一般码垛多少依气温而定。目的是靠袋内培养料自身升温,促进菌丝体在料中蔓延生长。棚温应控制在18~20℃。
  料温不超过22℃,空间相对湿度55%~60%。当菌丝生长3~4厘米时,及时倒垛。垛温在26℃时,要疏散菌棒,码垛呈井字形,以便通风散热降温,严防高温烧菌。升降温措施:揭盖草帘和通风换气控制温度,湿度不超60%,否则易发生杂菌污染。
  发菌阶段,严防垛温在36~45℃高温,在气温低时管理不合理也时有高温烧菌。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适时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一次,每次通风30~40分钟。气温高时早晚通冷风,增加遮阳物。气温低时中午通暖风,适当揭草帘。培养室光线宜弱不宜强。菌丝在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均可生长,光线强则不利于菌丝生长,棚内光线保持50~100勒克斯散射光。总之要勤倒垛细检查,一般5~7天倒一次垛,如料温高于24℃,可随时散垛,发现棒有点片绿霉即用高效绿霉净处理,处理过的棒放在通风低温、黑暗光线下养菌。
  六、出菇期管理
  当菌丝体长满棒的培养料后,及时降低菇棚内温度,使菇棚内温度在10℃左右,拉大昼夜温差让温差达到10℃左右,调整棚内湿度80%~90%以增加散射光,历经3~5天的催菇,菌袋两头形成子实体原基(白色菌丝团),将袋口解开并拉直或将袋口挽起,促进原基分化。此时温度提高到18~20℃,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天向菇棚空间喷水2~3次,保持地面湿润,当子实体菌盖直径长到2厘米以上时,可直接向子实体上喷水,随着实体长大喷水量逐增。但不可向子实体的原基或幼菇蕾上喷水,否则,子实体的原基或幼菇蕾将萎缩死亡。子实体生长期间要适当通风换气,每天通风1~2次。每天30分钟左右。如温度较高或棚内平菇栽培量较大时应加大通风量。棚内光线和养菌光度相同。在适宜条件下,原基生长到子实体需5~7天。菌盖充分展开,颜色由深变浅后及时采收,要及时清理料面上老菌丝、死小菇及杂物。按上述管理方法可采摘2~4潮菇,当三潮菇发现幼菇少、菌盖薄、生长慢要及时补营养液,方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
( 来源:农家科技 2012年第9期 )
责任编辑:媛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芯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