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20 前面的乘数效应要一样

4x5=20,能否说4和5是20的乘数
4x5=20,能否说4和5是20的乘数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其实不值得买,iphone还是给米国人设计的,google地图没了,中国地图就没法看了,与其买这个还不如用同样的价钱买个Nokia Lumia 920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yrogdlrvoh
 上午 11:36:23
不能,是因数。
被乘数:指四则运算的乘法中被乘的数字,一般来说放在算式的前面乘数:指四则运算的乘法中乘以其他数字的数字,一般来说放在算式的后面位置。乘数和被乘数是对于乘法算式而言,不是对于某个数字而言4x5=20,只能说在这个算式中,4是被乘数,5是乘数,20是积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132,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乘2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_百度知道
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132,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乘2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
供阀垛合艹骨讹摊番揩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132,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乘2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2640).132x20=2640.
其他类似问题
乘数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132*20=2640
乘积是 2640 。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课程的考核为结构成绩:总成绩100分制,其中期末闭卷考试70%,阶段测试(包括案例分析和考勤)20%,课程论文10%。
(一)阶段测试试卷
《宏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A
一、填空题(20分,每个空格1分)
1、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它们是&&&&&&&&&&&&&&&&&&&&&
、和&&&&&&&&&&&&&&&
2、从四部门经济看,总需求包括&&&&&&&&&&&&&
、&&&&&&&&&&&&&&&&&&&
、 &&&&&&&&&&&&&&&&&&和&&&&&&& &&&&&&&&&&。
3、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
和&&&&&&&&&&&&
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5、货币的需求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
、&&&&&&&&
和&&&&&&&&
6、交易方程式是&&&&&&&&&&&&&&&&&&&&&&
7、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
和&&&&&&&&&
8、国民生产总值扣除 &&&&&&&&&&&&&&&&&&&&等于国民生产净值。
9、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元,会使IS
A、右移10亿元&&&&&&&&&&&&&&&
B、左移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元
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4、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5、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A、50000元&&& B、40000元&&&& C、75000元
6、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
B、零&&&&&& C、负数
7、货币乘数大小与多少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500元&&&&& B、480元&&&& C、470元&&&&& D、400元
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0、三部门经济与二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三、判断题(15分)
1、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2、居民争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
3、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4、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5、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6、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7、货币供给的减少会使LM曲线向左方移动。
8、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
9、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
10、乘数学理说明的是国民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1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绿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1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包括存款。
14、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边等于零。
15、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
四、名词解释(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充分就业
3、财政政策
4、法定准备率
5、边际消费倾向
五、简答题(共28分)
1、简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特点。(4分)
2、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收入会减少?定量税增加会使收入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
3、为什么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4、凯恩斯是如何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
5、在经济膨胀时,政府该如何采用宏观经济政策?(6分)
六、计算题(共17分)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率T=0.25,定量税Ta=300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税收乘数(6分)
2、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税率T=0.25,政府支出G=100亿元,货币需求为L=0.20Y-2r,货币供给为150亿元,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6分)
3、假设某国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B=0.75,加速数V=2,每期政府支出G=900亿元,1990年国民收入为6000,比上一年增加400,求1991年和1993年的国民收入。(5分)
《宏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B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工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2、如果投入品价格保持不变,企业的生产低于其物质限制的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 )
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3、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处于长期总供给之上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是因为投入品的价值&&&&&&&&&&&&&&&&&&&&&&&&&&&&&&&&&&&&&&&&&&&&&&&
A、会下降,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B、会下降,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C、会上升,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D、会上升,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
4、下列哪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预期的通货膨胀上升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5、如果利率为12%,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8%,那么,实际利率为& (&&& )
A、4%&&&&&& B、8%&&&& C、12%&&&&&& D、20%
6、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的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A、可支配收入&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C、利率& D、消费支出
7、如果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计划的总支出,那么&&&&&&&&&&&&&
A、计划的总支出将减少&&&&&&&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
C、物价水平下降到均衡恢复时& D、进口增加
8、如果边际支出倾向为0.75,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就是&&&&&&&&&&&&
A、0.75&&&& B、1.5&&&&&& C、2&&&&&&
9、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消费曲线向上移动&&&&&&&&&&&&
&&&&&&&&&&(&&& )
A、现期可支配收入增加&&&&&
B、预期的未来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10、下面哪一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中有净利息这一部分&&&&& (&&& )
A、要素收入法&&& B、支出法&& C、生产法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国内生产总值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产量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是把各企业产品的价值相加。&&&& (&& )
2、如果一国物价水平不变,而其他国家物价水平下降,则对该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
3、政府税收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4、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如果一个经济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其长期总供给之上,那么,就可以预期这个经济中工资率必然上升。&&&&&&&&&&&&&&&&&&&&&&&&&&&&&
5、在短期内,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居民户的消费支出一定为零。
7、如果平均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平均储蓄倾向就一定是0.25。 (&&& )
8、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都提高。&&&&&&&&&&&&&&&&&&&&&&&&&&&&&&&&&&&&&
9、如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而名义利率不变,那么,实际利率就会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10、政府增加同量的政府购买和政府税收,均衡国民收入不变。&&& (&&& )
11、随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自发支出也增加。&&&&&&&&&&&
12、当计划的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时,实际的存货就会大于计划的存货。&&&&&&&&&&&&&&&&&&&&&&&&&&&&&&&&&&&&&&&&&&&&&&&&&&&&&&&&
13、任何引起自发支出变动的因素,都会使总支出曲线移动。&&&&& (&&& )
14、乘数之所以大于1是因为自发支出增加引起了消费支出中的引致支出的增加。&&&&&&&&&&&&&&&&&&&&&&&&&&&&&&&&&&&&&&&&&&&&&&&&&&&&&&&
1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注入的变化引起均衡国民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
&&&&&&&&&&&&&&&&&&&&&&&&&&&&&&&&&&&&&&&&&&&&&&&&&&&&&&&&
四、填空题(每格1分,共15分)
1、表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 。
2、影响边际支出倾向大小的因素是&&&&&&&&&
、&&&&&&&&
和&&&&&&&&&
3、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总支出的差额称为&&&&&&&&&&&&&&&
,它引起了 &&&&&&&&&&&&&。
4、国民收入减 &&&&&加 &&&&&&&&&&&&等于个人收入,&&&&&&&&&&&&&&
减折旧等于国民生产净值。
5、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分,通货膨胀可分为&&&&&&&&&&&&&
、&&&&&&&&&
和&&&& &&&&&&&&。
6、影响厂商投资的主要因素有 &&&&&&&&&&&&&&和&&&&&&&&&&&&&
7、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
五、简答题(共28分)
1、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减少?定量税增加,会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6分)
2、简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6分)
3、假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所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6分)
4、假定一个经济最初处于充分就业均衡,再假定投入品价格不变,用图形说明国外收入增加引起的出口增加所带来的影响,物价水平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0分)
六、计算题(共22分)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DI,I=50,G=200,Tr=62.5(单位均为亿元)税率T=0.25,税收T0=300,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6分)
2、假设某国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B=0.75,加速数V=2,每年政府购买G=900,1990年国民收入水平为6000,比上一年增加400,求: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的总投资和国民收入(单位:亿元)(6分)
3、某经济中有三种消费品X、Y、Z,表中是有关这三种消费品的资料,用这些资料计算消费物价指数
(1)填写表中所缺各项的数字;
(2)基期这三种消费品的价值是多少?现期是多少?
(3)现期的消费物价价指数是多少(10分)
&&&&&&& 基&&&& 期
&&&& 现&&&& 期
价格(元)
支出(元)
价格(元)
《宏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C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工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2、如果投入品价格保持不变,企业的生产低于其物质限制的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3、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处于长期总供给之上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是因为投入品的价值&&&&&&&&&&&&&&&&&&&&&&&&&&&&&&&&&&&&&&&&&&&&&&&
A、会下降,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B、会下降,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C、会上升,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D、会上升,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
4、下列哪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预期的通货膨胀上升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5、如果利率为12%,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8%,那么,实际利率为& (&&& )
A、4%&&&&&&&&
B、8%&&&&&&&&&&&
C、12%&&&&&&&&&&&&
6、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的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A、可支配收入&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C、利率& D、消费支出
7、如果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计划的总支出,那么&&&&&&&&&&&&&
A、计划的总支出将减少&&&&&&&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
C、物价水平下降到均衡恢复时& D、进口增加
8、如果边际支出倾向为0.75,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就是&&&&&&&&&
A、0.75&&&&&&&&
B、1.5&&&&&&&&&
C、2&&&&&&&&
9、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消费曲线向上移动&&&&&&&&
&&&&&&&&&&&&&(&&& )
A、现期可支配收入增加&&&&&
B、预期的未来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10、下面哪一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中有净利息这一部分&&&&& (&&& )
A、要素收入法&&&&&&& B、支出法&&&&&&&&&&&&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国内生产总值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生产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是把各企业产品的价值相加。&&&& (&& )
2、如果一国物价水平不变,而其他国家物价水平下降,则对该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
3、政府税收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4、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如果一个经济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其长期总供给之上,那么,就可以预期这个经济中工资率必然上升。&&&&&&&&&&&&&&&&&&&&&&&&&&&&&
6、在短期内,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居民户的消费支出一定为零。
7、如果平均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平均储蓄倾向就一定是0.25。 (&&& )
8、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都提高。&&&&&&&&&&&&&&&&&&&&&&&&&&&&&&&&&&&&&
9、如果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而名义利率不变,那么,实际利率就会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10、政府增加同量的政府购买和政府税收,均衡国民收入不变。&&& (&&& )
11、随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自发支出也增加。&&&&&&&&&&&
12、当计划的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时,实际的存货就会大于计划的存货。&&&&&&&&&&&&&&&&&&&&&&&&&&&&&&&&&&&&&&&&&&&&&&&&&
&&&&&&(&&& )
13、任何引起自发支出变动的因素,都会使总支出曲线移动。&&&&& (&&& )
14、乘数大于之所以大于1是因为自发支出增加引起了消费支出中的引致支出的增加。&&&&&&&&&&&&&&&&&&&&&&&&&&&&&&&&&&&&&&&&&&&&&&&&&&&&
1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注入的变化引起均衡国民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
&&&&&&&&&&&&&&&&&&&&&&&&&&&&&&&&&&&&&&&&&&&&&&&&&&&&&&&&&&&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5分)
1、表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是&&&&&&& 。
2、影响边际支出倾向大小的因素是&&&&&&&&&
、&&&&&&&&
和&&&&&&&&&
3、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总支出的差额称为&&&&&&&&&&&&&&&
,它引起了 &&&&&&&&&&&&&。
4、国民收入减 &&&&&加
&&&&&&&&&&&&等于个人收入,&&&&&&&&&&&&&&
减折旧等于国民生产净值。
5、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分,通货膨胀可分为&&&&&&&&&&&
&&、&&&&&&&&&
和&&&&&&&&&&&&&&&&&&&
6、影响厂商投资的主要因素有
&&&&&&&&&&&&&&和&&&&&&&&&&&&&
7、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
三、简答题(共28分)
1、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减少?定量税增加,会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6分)
2、简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6分)
3、假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所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6分)
4、假定一个经济最初处于充分就业均衡,再假定投入品价格不变,用图形说明国外收入增加引起的出口增加所带来的影响,物价水平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0分)
四、计算题(共22分)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DI,I=50,G=200,Tr=62.5(单位均为亿元)税率T=0.25,税收T0=300,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6分)
2、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均为亿美元)。
试计算:(1)私人储蓄;(2)投资(提示:投资等于社会储蓄);(3)政府支出;(6分)
3、某经济中有三种消费品X、Y、Z,表中是有关这三种消费品的资料,用这些资料计算消费物价指数
(1)填写表中所缺各项的数字;
(2)基期这三种消费品的价值是多少?现期是多少?
(3)现期的消费物价价指数是多少(9分)
(二)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考试试题A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收缩期、谷底、扩张期和顶峰四个阶段组成。
(& )2. 如果经济中通货膨胀率不可预期地下降了,那么债务人就会受益,而债权人遭受损失。
(& )3.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 )4. 如果GNP在数量上等于消费支出加上投资支出加政府购买支出,那么出口必然等于进口。&&&&&&&&&&&&
(& )5. 按照职业搜寻理论,失业救济发放越多,失业现象就会越少。
(& )6. 两个实际GNP相同的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相同的。
(& )7. 生产能力的变动使长期总供给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同时移动,而投入品价格变动只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 )8. 根据消费函数的特征,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和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都提高。
(& )9. 在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意愿存货和非意愿存货都必然为零。
(& )10. LM曲线下方的点都表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 )11. 长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名义工资具备完全弹性。
(& )12. 奥肯定律是描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经验性规律。
(& )13. 基本索洛模型表明,经济一旦处于均衡,便不再有经济增长。
(& )14. 效率工资理论分析的是雇主主动地把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水平之上的行为。
(& )15. 乘数效应会无条件地发挥作用。
(& )16. 古典学派认为在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不存在非志愿失业。
(& )17. 国民生产总值GNP减间接税等于国民生产净值NNP。
(& )18. 欧拉定理表明,谁贡献谁收益;总贡献等于总收益。
(& )19. 在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等于1。
(& )20. 有通货漏出的货币乘数要小于简单的货币乘数。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哪一市场不包括在宏观经济学的三市场划分法中:&&&&&&&&&&&&&&&&&&&
&&&&&&&&&&&&&&&&&&&&&&&&&&&&&&&&&&&&&&&&&&&&&&&&&&&&&&&&&&&&&&&&&&&&&&&&&&&&&&&&&&&&&&&&&&&&&&&&&&&&&
A 金融市场; B 产品和服务市场;C 物资市场;D 要素市场。
(&& )2. IS曲线表示满足(& )关系。
&&& A. 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 )3.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是指:&&&&&&&&&&&&&&&&&&&&&&&&&&&&&
&&&&&&&&&&&&&&&&&&&&&&&&&&&&&&&&&&&&&&&&&&&&&&&&&&&&&
所有的人都有工作;B 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C 只存在结构失业和摩擦失业;D 失业率低于3%。
(& )4.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支出与收入流量循环中的漏出:&&&&&&&&&&&&&&&&&&&&&&&&&&&&&&&&&&&&&&&&&&&&&&&&&&&&&&&&&&&&&&&&&&&&&&&&&&&&&&&&&&&&&&&&&&&
A 投资;B 政府购买;C 进口;D 出口。
(& )5. 通货膨胀在三位数以上,并加速增长的通货膨胀是:&&&&&&&&&&&&&&&&&&&&&&&&&&&&&&&&&&&&&&&&&&&&&&&&&&&&&&&&&&&&&&&&&&&&&&&&&&&&&&&&&&&&&&
温和的通货膨胀;B恶性的通货膨胀;C 爬行的通货膨胀;D 奔腾的通货膨胀。
(&& )6. 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挤出效应不为零:&&&&&&&&&&&&&&&&&&&&&&&&&&&&&&&&&&&&&&&&&&&&&&&&&&&&&&&&&&&&&&&&&&&&&&&&&&&
&&&&&&&&&&&&&&&&&&&&&&&&&&&&&&&&&&&&&&&
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无限弹性; B& 投资需求对利率没有需求;C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处于水平状态。
(& )7. 下面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 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增加;B 人口的增加;C 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增加; D& 价格水平下降。
(& )8.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 )9. 如果利率和国民收入都能按供求自动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时,有可能:
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 )10. 若LM方程为Y=750十2000 r,当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为:
r=10%,Y=750;
B& r=10%,Y=800; C& r=10%,y=950; D& r=l0%,y=900。
( )11. 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 一个; B 无数个; C 一个或无数个; D 不能确定。
( )1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取决于:
A 实际资产效应;B 跨期替代效应;C 开放替代效应;D 都正确。
( )13. 在总支出的构成中,波动最大的部分是:
A 消费; B 投资; C 政府购买; D 净出口。
( )14. 自生性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 右移l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 左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
( )15. 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巾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 )16. 工资下降将引起: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下移动;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上移动; C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 )17. 下列哪一种情况将引起边际支出倾向提高:
A 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B 边际税率提高; C 边际储蓄倾向降低; D 不能确定。
( )18. 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
A 0; B 1; C 10; D ∞。
( )19. 其它条件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将会导致:
A 货币供给曲线左移,利率上升; B 货币供给曲线左移,利率下降; C 货币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上升; D 货币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
( )20. 如果rr为银行准备金率,cr为现金占存款比例,再设dd为存款占现金与存款总和的比例,那么,有通货漏出条件下的货币乘数m=等价于:
A;B;C;D。
& &&&&&&&&&&&&&&&&&&&&&&&&&&&&&&&&&&&&&&&&&&&&&&&
三、计算题(共20分)
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本题6分)
单位:10亿美元
1)国民生产净值
4)税收&&&&&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
2. 若某经济中消费函数是 C =200+0.75Y,投资I为300,政府支出G为100,税收函数为T=200+0.2Y。[单位:10亿美元](本题8分)
1)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多少?
2)投资乘数Ki、政府支出乘数Kg和税收乘数Kt各是多少?
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Ms=150,实际货币需求Md=0.2Y-4r。[单位:10亿美元](本题6分)
1)假设价格水平为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是多少?
3)假设价格水平为P,求出总需求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指标GNP有哪些缺陷?
2.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3.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稳定状态和黄金率水平有何关系?
4.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六、分析说明题:(共20分)
1.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和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被称为影响中国2002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三大事件,结合这三件大事分析它们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你对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10分)
2. 请阅读以下两段材料,然后完成问题:(10分)
1931年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不生火?”“因为没有煤。”“为什么我们没有煤?”“因为父亲失业了。”“为什么父亲失业了?”“因为煤太多了。”
据1994年《中国经济年鉴》:目前我国仅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富余职工就达3000万人,其中闲置富余职工约为1500万人,另外1500万人处于隐性闲置状态。而停工停产企业职工及长期无职业者也达500万人。如何分流和安置如此庞大的冗员队伍,已成为政府和理论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1)失业对社会有哪些影响?(提示:从利弊两个方面)
(2)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失业问题?(提示:可从主动的治理政策和被动的治理政策两个方面)
期末考试试题A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14、√ 15、×16、√ 17、× 18、√19、×20、√
二、选择题
11、B& 12、D& 13、B& 14、C& 15、A& 16、C& 17、C& 18、B 19、D 20、A
三、计算题
1)国民生产净值=4800-(800-300)=4300
2)净出口=4800-3000-800-960=40
3)净税收=960+30=990
4)税收=960+30+100=1090&&
5)个人可支配收入=4300-990=3310
6)个人储蓄=3310-
1)均衡的国民收入
C=200+0.75YD
T=200+0.2Y
解得Y=1125
2)投资乘数Ki=1/[1-c(1-t)]=1/[1-0.75(1-0.2)]=
政府支出乘数Kg=1/[1-c(1-t)]=1/[1-0.75(1-0.2)]= 2.5;
税收乘数Kt=-c /[1-c(1-t)]= -0.75/[1-0.75(1-0.2)]= -1.875
1)由Y=C+I,得IS曲线:Y=1250-30r;
由(M/P)S =L(r,Y),得LM曲线:150= 0.2Y-4r,即Y=750+20r
2)Y=1250—30r;
&& Y=750+20r,则Y=950,r=10
3)Y=500+450/P
五、简答题
按要点给分;只需要简单说明,不要求进一步发挥。
六、分析说明题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有发挥。
期末考试试题B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1、通货紧缩时,实际GDP的增长要高于名义GDP的增长。
(&&& )2、如果企业每天调整自己的价格,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水平的。
(&&& )3、给定总产出不变,当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
(&&& )4、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 )5、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总和。
(&&& )6、索洛模型认为技术不变时,提高储蓄率可以实现长期持续的高增长率。
(&&& )7、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
(&&& )8、只有工资有充分弹性,任何现行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 )9、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 )10、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
(&&& )11、如果持久的减税没有伴随政策支出而减少,则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 )12、与凯恩斯主义相比,古典经济理论对市场的信心较大,而对政府的信心较小。
(&&& )13、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内并不能改变社会的潜在产出,而只会提高价格水平,带来通货膨胀。
(&&& )14、当一国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时,它的人均生产函数就会向上移动。
(&&& )15、乘数效应与边际支出倾向密切相关,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也就越小,两者负相关。
(&& )16. 古典学派认为在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不存在非志愿失业。
(&& )17. 国民生产总值GNP减间接税等于国民生产净值NNP。
(&& )18. 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等于0。
(&& )19. 欧拉定理表明,谁贡献谁收益;总贡献等于总收益。在
(&& )20.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2、在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实现黄金律水平的条件(&&& )。
A、MPK=δ&&&&&&&&&&&&&
B、MPK=δ+n&&
C、MPK=δ+n+g&&&&&&&&&
D、MPK=δ+g/n
&3、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4、实际GDP等于(&&& )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6.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不发生变化&&&&&& D、难以确定
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8、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9、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部分相交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等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供给量
10、当经济不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时,就会发生自发的调节过程。假设现在经济均衡时的一点在LM曲线上,但在IS曲线的左方,那么,调节过程就将是(&&& )。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1、稻田条件是(&&& )。
A、当资本趋向于零时,资本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
B、当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零
C、当资本(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其边际产出也趋向于无穷大
D、A和B两项
12、资本稳态取决于(&&& )。
A、储蓄率&&&&&&&&&&&&&&&&&&&&&&&&&&
C、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 D、以上各项
13、下面哪一项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 )。
A、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C、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增加&&&&&&&&&
D、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
14、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构成部分是(&&& )。
A、消费支出&&&&&&&&&&&&&&&
B、投资支出
C、政府支出&&&&&&&&&&&&&&&
15、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16、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
A、50000元&&& B、40000元&&&& C、75000元&&&&&&& D、70000元
17、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
A、正数&&&&& B、零&&&&&&
C、负数&&&&& D、无法确定
18、货币乘数大小与多少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
19、下列中哪一种情况引起消费曲线向上移动。(&&& )
A、现期可支配收入增加&&&&& B、预期的未来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20、下面哪一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中有净利息这一部分(&&& )
A、要素收入法&&&&& B、支出法&&&&&&
C、生产法&&&&&& D、都没有
& &&&&&&&&&&&&&&&&&&&&&&&&&&&&&&&&&&&&&&&&&&&&&&
三、计算题(共20分)
1、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下表),计算:(本题10分)
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单位:亿美元&
&&&&&&&&&&&&&&&&&&&&&&&&&&&&&&&&&&&&&
3、考虑如下一个封闭经济中的情况:消费函数C=200+0.75(Y-T);投资函数I=200-25r;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货币需求函数(M/P)d=Y-100r;货币供应量1000;价格水平是2。求:(本题10分)
(1)IS曲线和LM曲线,以及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2)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3)当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时,LM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4)当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宏观经济指标GNP有哪些缺陷?
2.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稳定状态和黄金率水平有何关系?
六、分析说明题:(共30分)
1、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说明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15分)
2、在“中国‘十五’规划”纲要中,把今后五年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的水平,这与过去的五年规划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相比要低得很多。用经济增长理论评述我国战略意图。(15分)
期末考试试题B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14、√ 15、×16、√ 17、× 18、√19、√20、√
二、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7、B 8、A& 9、D&& 10、A
11、D& 12、D& 13、B& 14、A& 15、B& 16、B& 17、C& 18、D 19、A 20、A
三、计算题
(1)GDP=500+(125+50)+200+15=890
(2)NDP=890-50=840
(3)NI=840-75=765
(3)PI=765+120-130-100-50=605
(1)根据Y=C+I+G,IS曲线为:Y=r;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为:Y=500+100r
均衡收入与利率为:Y=1100;r=6
(2)IS曲线右移,移动距离=50×1/(1-0.75)=200;
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Y=1200;r=7
(3)LM曲线右移,移动距离=()/2=100
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Y=1150;r=5.5
(4)当价格水平可变时总需求曲线:500/P=Y-850。
五、简答题
按要点给分;只需要简单说明,不要求进一步发挥。
六、分析说明题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有发挥。
(三)课程论文选题
1、就业问题研究
2、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3、经济周期研究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研究
5、用宏观经济原理分析现实经济
评分标准:论文评定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优的评分标准:论文选题非常新颖,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理论引用得体,论证过程充实;语言流畅优美。
良的评分标准:论文选题比较新颖,有现实意义;观点比较明确,理论引用比较得体,论证过程比较充实;语言比较流畅优美。
中的评分标准:论文选题一般,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表明观点,有一定的理论引用,论证过程不够充分;语言通顺完整。
差的评分标准:论文选题不当,没有现实意义;观点不明确,缺乏理论引用,没有完整的论证过程;语言不够通顺完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田前面x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