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逃课学生能被评为小学生贫困生申请书吗

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在大学校园里, 逃课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该文结合大学生选课的现状, 分别从学生、 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五个方面对大学生遥课原因进行解读。并提出了解决逃课问题的对 策:改革高校专业招生模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深化教学管理和更新教学观 念等。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举措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
而,现在高校学生 逃课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 。根据调查收集的各种资 料来看,偶尔逃课的学生占 71%,经常逃课的学生占 11%,从不逃课的学生只占 18%。可 见, 逃课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 专业知识和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 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分析 据已有调查资料显示, “大学生逃课风”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 2005 年 9 月,对山西某大学的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逃课率呈上升趋势:本科生 大一逃课率为 12.4%,大二为 24.3%,大四竟为 50.5%。 2.男生的逃课情况较女生更为严重 从全国高校的调查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男生占 16%,偶尔逃课的男生占 70%,没有逃过 课的男生只占男生总数的 14%; 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学生占 33%, 有逃课经历的占 67%(其 中经常性逃课的占女生总数的 4%)。 3.大学生逃课对课程有选择 据 2006 年 3 月的《21 世纪人才报》报道,大学生逃课时,对逃什么课有比较明确的选择: 政治理论课占 54.8%,选修课占 32.6%,基础课占 27.3%,专业课占 21.4%。 4.高校的层次与学生逃课比例成反比 重点院校,逃过课的学生占 50%以上,经常逃课的学生占 6%左右;一般本科院校,逃过课 的学生占 67%左右, 经常逃课的学生占 10%左右; 而高职高专, 逃过课的学生在 80%以上, 经常逃课的学生高达 15%以上。 5.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在上课时, 学生做其他作业或想其他事情, 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本 文除特殊说明外,其他逃课均不包括隐性逃课)。本科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 象。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 89.4%与 84.4%,严重影响了高校教 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6.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我们以山西某大学的调查结果为例;在学历方面,本科与博士学历教师授课的逃课率较高, 分别占到 41%与 37.1%,而硕士学历的教师所授课的逃课率只有 24.2%。在职称方面,讲 师与副教授授课的逃课率较低,分别为 28.8%与 22.1%;助教与教授的授课逃课率却占到 44%与 31.4%。在年龄方面,年龄在 30~45 岁的教师所授课的逃课率较低,为 17.4%,55 岁以上的教师所授课逃课率很高,达到了 44.7%。 7.其他特点 军校没有经常逃课的学生,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外地学生高于本地学生,文史类课的逃课率 高于理工类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大课堂高于小课堂。 二、 “大学生逃课风”的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逃课特点,联系大学生上课的相关因素,本文作以下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 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 做的就是去适应。 “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 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 那些在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学生, 便能在大学转变中主动积极的去适应, 知 道如何去合理地分配上课和课余时间, 有序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而那些在严厉的家庭管教下 长大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生活的主动意识,在突如其来的“自由”面前显得不知所措。 以前没有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拥有了,时间、空间、钱,似乎一切都可以由自己来“自由”支 配,从“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到“自由”支配上课时间,这种“自由”慢慢地演变成“散漫” , 成为一种习惯――“逃课” 。 (二)学校因素 自 2000 年以来,高等院校开始大范围的扩招,而且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许多大学在制度和 配套设施建设上由于跟不上扩招的速度, 使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 1.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 情况却是本在研究, 面在教学, 研究高于教学。 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 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 量,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关键。在 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教学质量着实不容乐观, 质量上不去,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 形成“一次多,二次少,三次寥寥”的课堂到课率,即使采取强硬的管理措施,也只能是治 标不治本,大量出现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隐性逃课”现象。 2.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 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 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意 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 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 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 理由。 另外,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 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 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 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 的。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由于其 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 率较小课偏高。 3.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加强专业 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 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 另外,再加上非专业课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 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选修课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社会、专业的需要。少数好的选修 课又是人满为患。学生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修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课程,因此,逃课 现象在所难免。 4.学生管理上的“男生”漏洞。在大学,女生作为大学中的弱势群体,向来倍受关注,除了 “三?八”妇女节外还另设“女生节”以表对女生的关心。而在男生的管理上则出现一些漏 洞, 加之男生性格与兴趣上的特殊性, 男生更易于逃课去做别的事, 比如逃课睡懒觉、 上网、 玩游戏,等等。 (三)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但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呆板,照本宣科”“无真才实学”“知识老化,思想保守” 、 、 、或“忙于 科研,不重视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1.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由于当今的教材相当一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编 写的或只是七八十年代教材的翻版, 其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便需要教师在授课 时要对教材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升华,理论联系实际,站在科技、知识时代的前沿,开 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 尤其是一部分刚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不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 基础知识, 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只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受教育时的水平上, 致使学生上课 时感到课程过于简单, “没劲” 、 “没内容” 久而久之, 。 便对该科目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 发展到极点便是逃课。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老一辈的教授,知识渊博扎实,但是由 于受到诸如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之类的陈旧教育方式的 影响,使大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机器人”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没有 教学互动与交流,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认为这种扼杀他们独 立思考能力和造成他们思维定势的教学方式, 无疑是自己成长的桎梏。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逃 课这种方式来找回自己失去的东西。其逃课率与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2.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 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 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改 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淡化,学生和老师行同陌路。部分大学 生(特别是新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 任和反感,因而对该科目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产生逃课心理,表现在行 动上便是逃课。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蕴涌巍薄? (四)家庭因素 1.家长对高校现状的理解存有偏差,与学校缺少必要的联系。高等院校向来是神圣的,在社 会的眼里, 它是人才的摇篮;在学生眼里, 它是自由的天堂;在家长眼里, 它是成功的保证。 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子女从高校走人工作岗位是一种必然,于是把子女完全交给高校, 对其情况不闻不问,与学校缺少必要的联系。往往子女在学校出了事家长才会恍然觉悟,但 已悔之晚矣。 其实, 高校大多实行一个教师管理几百学生的方式, 教师的力量有限。 如果缺少家长的配合, 便难以做到有效的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稍差的学生就会管不住自己, “逃课风”便成为高校 常见的一种群体违纪现象。 2.家庭背景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方便自居, “60 分 万岁”的思想在头脑里根深蒂固,逃课、上网、睡觉、打牌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另一方面是 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 只能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来帮助完成自己的 学业。 (五)社会因素 1.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 渠道日益增多, 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 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 之下降。 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 许多学生宁愿到一些电大网站上直接接受互动式的远程教 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单向授课。因为他们感觉网络教育获 得的信息量比课堂要大得多,而且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 更有利于自主学习。 2.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市场经济体制里,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学生从 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如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我;参与 实践,增加工作经验;考研,实现自我等。另外,有些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逼于 无奈,只能逃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3.不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今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环境诱惑,如遍布高校 周围的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话吧,以及那些丧失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老板,给大学 生逃学弃志创造了环境, 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认识,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举措与建议 (一)改革专业招生模式 首先,高考招生应“先统后分” 。即,先统分学科类,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 这样学生在对学科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专业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专业。 其次,提供专业调整空间。即,在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学习之后,高校应给一些对本专业毫无 兴趣而对其他专业有所成绩的学生提供转专业的便利通道。第三,完善第二学位辅修制度, 为具有更广泛兴趣和精力的学生以及有相关就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比如, 学习国 际导游专业的学生若能辅修得到外语的第二学位,对以后的就业将有莫大帮助。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由于许多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对于各方面的转变会表现出一定的难适应性。因此,班主 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使之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有事有病请假,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加强 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明白大学“60 分万 岁”已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第三,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 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单亲家庭与优越型家庭学生的思 想教育,使其多参加有益的课外 活动, 坚决抵制网吧、 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诱惑。第四,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 帮助其解决心理压力,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的关系。 (三)完善学生的教学管理 1.推动分级制教学。鉴于大学扩招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意愿与水 平分开授课。如,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大一第一学期根据新生的英语入学 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授课方式,学期结束后通过考核再重新分班。这 样,既解决了教师面临的“两难困境” ,又让学生学有所得。 2.完善学生考评制度。鉴于目前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 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大学生考评的灵活性。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目的设计,尤 其是文史类课程,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 其次,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口试、上机加笔试、写论文等形式,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 想” 。第三,在平时评分时加上学生的考勤分,体现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以更有效地控 制学生逃课的发生。 3.完善学分制,扩大大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为使学生合理地调整个人发展计划,适应在校 期间的学习安排,针对教学体制的弊端,一方面,应大力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分 制:即规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学分与毕业挂钩,使学生以修满学分为标准提前或推 迟毕业。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 充分的空间去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要。 (四)深化教师的教学管理 1.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与监督。即发挥各级教学组织的作用,掌握全局,抓住重点。学校应 组织教学督导人员和学生学习信息员来动态监控教学质量。建立校长、专家听课制度,督促 检查教研室工作, 了解各位教师的教学动态。 重视教师课前教案的编写, 检查备课是否充分, 讲课是否有针对性,内容是否有新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是否有助于学生创造 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2.完善教师考评制度,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时,注重授课数量和质量的 结合、专业科研和教学科研的结合。 3.增强教师教学艺术意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选送年轻教师到具有更高科研水平的学校进 修,扩展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一批老教师进行有关教学技巧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增 强课堂感染力。在教师之间通过教学比武等方式进行授课技巧的经验交流。 4.严格执行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程的规定,发挥名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我们强调优秀老 师讲授基础课,其目的就是用名师的魅力和教导影响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听课,而且将其作 为榜样仿效,并产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而且,教育部也明确规定,55 岁以下的教授、副教 授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基础课;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上基础课的,可以不再聘任。 因此,我们应严格执行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程的规定,发挥名师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 (五)更新教育观念 1.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主体教育。面对当前教育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建立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 “主角” ,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辅导和引导的作用。这样,既可充分词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绝其出现逃课现象; 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放性 的人才。 2.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扭转学生非要在课堂听课的固 有观念,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满足大学生的多种 需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在教学内容上,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大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选择;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把启发式、学导式、讨 论式等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智能发展;在教学环境上,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科研氛围,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更多地 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特长的机会。 (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 我们一是要改变那种毕业班才谈就业的错误观念。 从大 一就应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二 是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 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三是要加强大学生考研的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考研。 杜绝学生逃课 “跟 风式”的盲目考研,防止其出现因专业知识不扎实而造成考研与就业“双落空”的现象。 (七)加大国家投入 面对扩招速度的加快带来的弊端和教育机制的功利性趋向, 国家应投入一定量的资金, 全面 扶持教育事业。保证学校软硬件建设、教师工资待遇、学生中优等生的奖励、贫困生的资助 问题等得到较好的解决。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更加安心教育,教师更加安心教学,学生更加 安心学习,逃课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四、结语 逃课现象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而深入研究后则是个体性格、学校制度、教 师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注重高 校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加强教学管理和 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关于大学生逃课的报道屡见报端和其它媒体, 逃课已是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 现象。我们作为高校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 大学生的逃课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递增, 到四年级时课堂缺员可达四五成,甚至可高达六七成,使上课者成为少数。在一些大学校园 里,已出现了一群“逃课族” ,他们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此外,还有隐形逃课, 。 在学校对纪律抓的特别严的情况下,学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而心不在,在教师讲 , 课时,自己攻读与上课无关的书籍。 据我们了解,4年本科,一些学生实际只有3年多一点的时间在听课。 据新近完成的《上 海大学生发展报告》显示:上海高校学生缺课也很普遍,而且学生缺课率重点大学高于地方 大学。 大学生逃课现象有日益严重的倾向。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拼搏才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隔三岔五地逃课呢? 据我们了解,大学生逃课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 对高年级要考研的学生,包括考国外研究生和考国内研究生的学生, 准备考试与上 课时间上有冲突,即使他们想不逃课,也因分身无术只能选择逃 课。为了准备托福,雅思, GRE 考试而逃课在重点高校非常普遍。 在普通高 校考研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在一些学校 考国内研究生的人数几乎占大学生总数 的一半。他们为了准备要考课目也不得不缺课, 把 平时上课的时间腾出来用于 考研复习。 (2). 不考研的学生为了求职而逃课。他们要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努力获取各 种证书。他 们有些人准备司法考试,有些人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些人准备 公务员考试,有人忙于 学开车拿驾照。 有些大学生所求职的公司甚至要求大学 生毕业前就要到公司进行实习, 以 便考察学生。学生为了这些实习不得不逃课。 (3). 低年级的学生逃课则主要是对学校所教的课程没有兴趣,认为课程乏 味,脱离实 际,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方法陈旧。 (4). 考研的学生是班中的骨干,他们的缺课起了逃课的示范效应,使得一 些学习兴趣 本来就不高的学生也随之不来上课。 (5). 逃课学生很多,但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只好降低考试难 度。而学生 只要考前复习几天就可过关的现状,也让不少同学抱着侥幸心理大 胆逃课。 以上这些原因可分别属于时间冲突型,无兴趣型和恶性循环型。 大学生逃课是巨大的浪费 大学生逃课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是巨大的浪费。 从大学生个人及家庭的角度来说,为了维持在校学习资格要交高昂的学费。北 京市 2000 年大学学费, 一般专业每学年介于 4200 元至 5000 元之间, 理工科专 业介于 4600 元至 5500 元之间。 浙江省的大学收费为 4000 元, 上海复旦大学为 5000 元至 5500 元, 南京大学为 4600 元,四川大学为 3500 元,广西大学为 2400 元至 3600 元。 而 2000 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 6280 元,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仅为 2253 元。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的年收入为 6759 元,而去年的 学费则平均在 4000 元左右, 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仅学费一项就占去了整个 家庭收入的 59%以上。 据统计首都高校 贫困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15%以 上。 四川省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 17%。据中 新湖北网消息,湖北民族 学院百名大学生因拖欠学费被令停学。所以交了学费而又逃课无 疑是一种极大 的浪费,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这种浪费更现得突出。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对大学生的投入远远高于对中小学生的投入,1999 年 全国普通小 学、 普通初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 出情况是: 小学生为 414.78 元, 初中生为 639.63 元,高中生为 1269.31 元, 高等学校生为 7201.24 元。 1999 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 算内公用经 费支出情况是:普通小学生 35.72 元,普通初中生为 76.97 元,普通 高中生为 227.22 元, 普通高等学校生为 2962.37 元。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 计划招生 250 万人,如果大学生上 课的时间只占应上课时间的 75%,四年中就 有一年是只有投入而无产出的无效时间。 如 果每个大学生的每年花费为一万元 (个人与国家投入之和) ,每年的损失达 250 亿,保守地 计算也要达 100 亿以上。 与希望工程相比,这个数字不能不说是巨大的。 将我国高校四年学制改为三年学制的可能性 高校现行治理逃课的主要措施, 也往往是如何加强课堂出勤的管理、 对缺课学生进行处罚和 教育。 如上课点名, 教务处查堂, 抽查、 扣学分, 一门课程缺课 三分之一者不许参加考试…… 出勤率与奖学金挂钩等等。高校纷纷为毕业班推 出了更严格的管理规定。但逃课现象仍然 是屡禁不止。 我认为减少逃课现象的最有力措施是高校必须真正实行学分制。改革开放以 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原有的学制上有所突破,有限度地引进了&学分制&。我国大 多数高 校既有学年限制,又有学分的规定,但本质上仍是&学年制&。所以为了 提高办学效益,真 正实行学分制, 有必要对现行的&学年制& 进行改革。 我国高校本科生现在基本是四学年制, 每学年大约上 40 至 42 周课,四年共上 160 多周课。 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大学是采用学分制。学员每成功修毕一项课程便得到 若干学分, 当考取到足够的学分便可毕业。 由于学分制度关系,美国大学的修 业期是没有一定规限, 学员可以在三四年间考取得学位资格。在美国大学,学 生们一年大约学习三十至三十二个 周。大部分学生是四年毕业,在校学习 120 周左右。 在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一般只需 3 年便可完成,修完 4 年则可获得荣誉学士 学位,相当 于硕士水准。 在澳大利亚大学,教育,人文,理科,商学只需 3 年即可大学毕业;兽医,牙 医,建造等 科要长一些。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美国大学生四年的上课周数与我国大学生三年的上课周数 基本相等。 再对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情况,我们完全有可能将我国高校大 部分学科的四年学制改 为三年学制。这种改革的好处是: 1) 有利于真正实行学分制。按现行的四年制的教学框架,即使实施学分制,学 生也很难 提前毕业。改为三年学制后,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才有可能 三年毕业。 2) 考研的学生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校学习三年,在上完大三后安心考研,有 利于解决时间上的冲突。 3). 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校时间改为三年,少交一年学费,可减轻家 庭负担,这 甚至意味着数十万家庭脱贫。 4). 以四年学制改为三年学制为契机,精简课程,增强竞争机制。对学科建设, 对提高教 材水平,对提高教师讲课水平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 国家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使高校扩招学生。 我们压缩了学生在校时间,精简了课程,会大大减少大学生的逃课现象。而且 如有 50%的学生能三年毕业,一年大约可节约 100 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 数字。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专家呼吁管理人性化 .cn 2007 年 05 月 24 日 00: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清脆又略显刺耳的“嘀”声,蔡煜同学的指纹通过了确认,她匆匆走进教室、翻开 书本,等待老师的到来。 这不是某个科幻小说的开场,而是真实的故事。不久前,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多 了 30 多个指纹考勤机,这种全新的考勤模式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课。 无独有偶,一些高校纷纷实行打卡上课、起早加分等考勤办法,目的只有一个:扼制大 学课堂里居高不下的逃课率。 逃课 为什么成了“必修课”? 早晨七点半,阳光洒满吉林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当其他学生都在赶往教室时,张晨则行 色匆匆地走在回寝室的小路上, 满脸写着疲惫。 这个游戏专业户已经不记得最近一次上课是 什么时候,只知道昨天晚上“征途”已经玩到了 90 级,今天要再接再厉。 “有时候也会去上 课,但一个晚上没睡,到了课堂上也是睡觉,还不如干脆回寝室。 ”据张晨介绍,像他一样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还有很多人。在他的宿舍,4 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整天玩游戏,旁边宿舍也 有几个经常一起玩游戏的朋友。 这样的逃课专业户在大学中并不鲜见,他们整天游离在课堂之外,有的沉迷于游戏、有 的沉迷于爱情,有的甚至是没有明确目标地到处游荡。 成清的逃课是有选择的, “有的课程内容实在很无聊,即使不去上课,期末的时候复习 一下,还是能勉强通过,反正我又不要求优秀。 ” 任毅经常逃公共课, “那些课感觉没什么用,跟本专业关系不大,对以后的就业也没什 么帮助。 ”任毅学的是理工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他觉得与其花时间去听那 些“没什么用处”的课,还不如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也算是积累经验。 “有的老师的讲义一成不变,上课枯燥无味,我才不想听呢! ”某重点大学学生曹娜说。 她觉得既然课堂吸引不了自己,还不如在图书馆自学。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 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 25%以上, 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 50%。逃课成了“必修课” ,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 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 各种各样的考勤方式应运而生,却也面临尴尬。 “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人来心不来还是没有用。 ”在南京大学做了多年辅导员 工作的李老师表达了他的无奈, “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 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 ” 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雇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 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大有人在。 课堂 如何才能吸引大学生? 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 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 ,甚至出现听课的学生太多导致本院系同学没有位置的尴尬; 名人讲座也是济济一堂,很多同学甚至放弃晚饭的时间,早早在讲座地点占位等待。当我们 总是冠以逃课生“不求上进的差生”的名号时,很多重点大学的优秀生却表示: “逃课学生 不见得是差生。 ” “我逃课通常都是因为在图书馆看书,大学两年的时间,我在图书馆翻遍了我们专业的 所有书籍,我觉得这比上课听一些枯燥无味的条条框框有益多了。 ”李芳理直气壮地说。 “我觉得现在的课程太单一了,我逃课往往是去选修其他专业的课。 ”王良说。 而更多的同学认为,现在课本学到的东西往往和就业的需要脱节,因此与其困在课堂, 还不如走出去多锻炼一下,积累工作经验,更实用,更有价值。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 “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北京联合 大学副校长、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高林说, “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我们的课 程开发和设置应该不只是为高校、研究所、企业高层培养学术型的人才,更多的是我们要根 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 调查显示:59.1%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 50%的用人单 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高林建议,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走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进入 实验室,进入实训基地,进入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课堂。要鼓励引进更多的既有学历又有行业 经历的老师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有的放矢地教学。 “只有把学生现在所学和将来职业所需结 合起来,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高林说。 “学生不爱上课,教师应该反省,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是否应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有 所改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玲副教授认为, “我们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 懂得教育学的知识, 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检讨自己的教学方法; 要始终关注与专业相 关行业的变化,并设计开发适应这种变化的课程,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 ■专家观点 大学管理应该更人性化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逃课现象的成因很复杂,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爱学习, 一种是学生对老师和课程不满 意。如果是后者,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 大学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管理应该更人性化,比如 广州医学院,通过网上平台让学生对老师进行教学反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知识 黎陆昕(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 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 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在教育理念上, 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 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 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所谓的就业压力大、需要提前适应社会只是 逃课的一个借口,学生时期主业还是学习,应该珍惜时光扎实打下基本功。 ■政策链接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二节关于“考核与成绩记载”的规定, 明确而严格地列出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各项标准: 第十一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 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六条 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视 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 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以给予补考或者重修机会。 第十七条 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 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黄娴 董小芳
大学生逃课的现状―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