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来影响世界的发明有哪些?越详细内存越大越好吗 时间 人物要具体~

《冀教版历史》初中三年资料!例如:大事年表、重大事件及其内容影响等,越详细越好!_百度知道
《冀教版历史》初中三年资料!例如:大事年表、重大事件及其内容影响等,越详细越好!
例如:大事年表、重大事件及其内容影响等,越详细越好!
多一些啊!
提问者采纳
《列强侵华史》专题
(一)鸦片战争
年,由英国发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南京条约》的附件。此外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由英法联合发动,于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战争期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侵占我国东北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中法战争
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签订了《中法新约》。
中法战争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四)甲午中日战争
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及所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发动,于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所签订的《辛丑条约》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意义:①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平等条约》专题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南京条约》附件(1843年)
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天津条约》(1858年)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10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赔款。
4.《北京条约》(1860年)
内容:①增开天津为商埠;②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③增加赔款。
5.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及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公里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
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公里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
44万多平方公里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
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公里
6.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辛丑条约》
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驻兵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重要活动》专题
(一)创建过程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新青年》发表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条件(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2.内容:(见《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此略)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见《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此略)
(二)重要会议
(见《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此略)
(三)武装斗争
一、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
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月1日为建军节)
2.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武装斗争。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是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3.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二、五次反“围剿”
1930——1931年,毛泽东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
周恩来、朱德创造大兵团伏击歼灭敌人的战术,于1933年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933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央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表现:长征开始时的冒险主义,进攻受挫后的保守主义,面对强敌时的逃跑主义),导致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1.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路线(中央红军):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抢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四、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0年,毛泽东、朱德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根据地;
(跨江西的根据地有:闽浙赣、湘鄂赣、湘赣、中央四个根据地。)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色政权)成立,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瑞金为首都。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937年洛川会议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当时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
(四)统一战线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同意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⑤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⑥1937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⑦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⑧1937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四、建国以后——统一战线的发展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一直以来成为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4.中国共产党又制定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包括三部分力量: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五)思想建设
一、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是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二、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目的:清算王明的“左”倾错误,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
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
意义: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中共“七大”(1945年)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
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号召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五、1957年整风运动
目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六)工人运动
1.中共“一大”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为此,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1923年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时间、名称、地点、结果)
①1922年 香港海员罢工 香港 取得胜利
②1922年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安源 取得胜利
③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沿线 罢工失败(“二七惨案”)
3.五卅运动和广东省港大罢工(1925年)
由“五卅惨案”引起(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东省港大罢工坚持16个月,取得了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4.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 周恩来领导 解放了上海)
(七)农民运动
1.大革命时期,彭湃、毛泽东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2.北伐战争期间,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八)学生运动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导火线:1919年的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2.经过:前期主要是学生罢课,学生是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在北京;6月3日以后斗争形式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5.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②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一二.九”运动(日)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三、“一二.一”血案(日 昆明)
四、“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1947年5月 上海)
五、“五.二O”血案(日 南京、天津)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专题
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年)
意义:①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②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它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④它的光辉业绩,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
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义和团运动(年)
口号:“扶清灭洋”
意义:是中国近代一次以农民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进程。
二、地主阶级
1.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分子
林则徐:①上书道光,请求禁烟;②缉拿烟贩,整顿海防;③收缴鸦片,虎门销烟;④镇守广东,抗击英军。
龚自珍:①支持禁烟,主张以武力抗击外国侵略;②呼吁社会改革,“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
魏 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根本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即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主要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设立译馆,派遣留学生。
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资产阶级
1.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日—9月21日)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
意义: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予政权。
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
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口号:“民主”与“科学”
主要内容:①前期(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就最高)
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四、无产阶级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她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意义: ①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③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使亚非拉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基本经验(胜利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党领导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③组织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 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 现代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卡越大越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