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下,0.10mol/l HAC的负氢离子子浓度和电离度是多少

10-2mol/L;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l3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Fe3++3H2O?Fe(OH)3(胶体)+3H+.(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在NaHSO4溶液中c(H+)=c(OH-)+c(SO42-)(填“>”、“=”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7.(3)将等体积的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若Na2SO4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则生成BaSO4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2×10-8mol/L.已知Ksp(BaSO4)=1.1×10-10.(4)分析下表提供的数据:
Ka=3×10-8
Ka1=4.3×10-7
Ka2=5.6×10-11①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久置于空气中会失效,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Cl-+O2↑ClO-+H2O+CO2=HClO+HCO3-,2HClO2H++2Cl-+O2↑.②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Na+)>c(ClO-)>c(HCO3-)>c(OH-)>c(H+)>c(CO3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纯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1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D、NaHSO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高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某溶液在25 ℃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为1×10-1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S-、等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该溶液的pH可能为2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D.若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者是碱
解析:25 ℃,纯水中c(H+)=c(OH-)=1×10-7 mol·L-1,而这里是“由水分子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为1×10-12 mol·L-1”,这是水的电离平衡被抑制的结果。抑制水电离的物质,可能是NaOH等碱,可能是HCl等非强氧化性酸,可能是HNO3这样的强氧化性酸,还可能是NaHSO4这样的盐。答案:AB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大赛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大赛用)|分​析​工​题​库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_豆搜网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88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Acid-id-n)
1. 掌握离子氛和活度的概念.
2. 熟悉并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各种酸碱平衡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4. 掌握缓冲作用的原理和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
5. 掌握酸碱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
6.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4.1 电解质的电离
酸,碱与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息息相关,从食品中的果蔬,食醋到重要的工业原料硫酸,氨水等,可见它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化学反应角度来看,在生产实际和自然界中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都是酸碱反应,特别是在有机合成反应中,酸或碱常常可以作为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因此掌握酸碱平衡的有关规律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化学是十分必要的.
4.1.1离子氛
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解离成离子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酸(如HCl),强碱(如NaOH)以及绝大部分的盐(如NaCl)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把这种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解离成离子的物质称为强电解质(strong electrolyte).如:
而弱酸(如HAc),弱碱(如NH3H2O)等在水溶液中只有小部分发生电离,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我们把它们叫作弱电解质(weak electrolyte).如:
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程度的大小通常以电离度(()来表示,电离度(degree n)是指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分子数在原分子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电离度也称为解离度.即:
实验测得,室温下0.10mol?L-1 HAc的电离度是1.32%,可见只有1.32%的醋酸分子发生了解离,大部分醋酸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从理论上而言强电解质的解离度应该等于1,但实验测得强电解的解离度值却都小于1(见表4-1).
为了解释以上实验现象,1923年德拜(Debye)和休克尔(Hückel)提出了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该理论认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解离的,但当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时,由于静电作用正离子周围会吸引较多负离子,同样负离子周围也会吸引较多正离子,这样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形象地称之为"离子氛(ere)"(见图4-1),正是由于离子氛的存在,离子的运动受到了牵制,从而表现出来的离子浓度小于强电解质全部解离时应有的浓度.
4.1.2活度与活度系数
在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由于离子氛的存在,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使离子的一些与浓度有关的性质(如导电性)受到影响,其结果相当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为了准确地描述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了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所谓活度(activity)就是离子的有效浓度,它等于溶液中离子的实际浓度乘上一个校正系数,这个校正系数叫做活度系数(efficient)(见公式4-2).即:
式中:a是活度,γ是活度系数,c是浓度
活度系数直接反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动的自由程度, 一般来说γ≤1.由德拜和休克尔提出的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可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和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时,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就越强,所以活度系数γ值也就越小,从而使得活度与浓度之间的差距越大.实验测得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列于表4-2中.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氢离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