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惰人说书人?找不到评论的地方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降魔篇》?
按票数排序
179 个回答
昨天看了,这个电影很好啊,确实很好啊。讲如何评价“这个电影”的话,就评价“这个电影”嘛。别评价喜剧演员周星驰,更别评价《大话西游》啊。好什么好?所以这个评论又会写长一点,好在有四个小标题作为提纲来简化一下,还会配几张图片作为解闷哦。1 、目前为止,这是唯一把佛教精神讲出来的电影。比贝尔托鲁奇大师的《小活佛》讲得明白,也比仁波切大师《高山上的足球队》拍的好很多。浓缩了逻辑极限的《金刚经》就这样轻松被拍出来了,很意外。《西游记》原著里最重要的佛教精神,也第一次在屏幕上被基本还原了出来。佛经是非常枯燥烦人的,所以有了佛教故事。但佛教故事除了少数有禅机的,大多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实际上《西游记》可能是全世界写得最好的一个佛教故事。央视版《西游记》和刘镇伟《大话西游》,这俩一个是儿童连环画,一个是戏说都市三角恋,可算不上是佛教故事。我们知道《大话西游》是一个MIX,王家卫《东邪西毒》的感情底子,刘镇伟的搞笑段子,周星驰的表演,成就了这个MIX。今天周星驰这个西游,从思维深度上讲是迈了大台阶的。用电影里的台词讲,就是”只差一点点。”当然,现在当道的知名导演里,有佛教思维的也不少,科恩兄弟、科利马基、贾木许、昆汀、沃卓斯基姐弟、杜琪峰都比较典型。但现在开始,这个名单里要增加一位,这一位就是周星驰。在整个亚洲的导演圈里,周星驰的眼界、观念、手段都是非常前卫的。他将是一位可以确立自己风格的厉害导演。所以其实大家可以把喜剧演员周星驰忘掉了。来讨论一个“业余导演”。如果说导演昆汀是从看录像带开始的,那么导演周星驰就是从看漫画和表演喜剧开始的。2 、所以,周星驰的风格就是漫画的风格。简单很好。周星驰自从自己当导演开始拍电影以后,作为导演就有个好处,他是简单的。从《少林足球》开始就是。我们说他的电影是一种漫画式的电影。显然的,漫画在这些年他的电影中得到持续推进,以后,这将会是他的一个标签。也就是我们讲“风格”这两个字。视觉是简化后夸张的,节奏是打怪升级的,人物是善恶分明的。这是漫画。所以看《降魔篇》,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出乎意料的点。新鲜也是画漫画的一个要求。“无厘头”不是周星驰的导演风格,而是香港电影在上个时期的总体特征,周星驰领衔主演的众多电影集中提现了这个。比如我们说《麦兜》、说《家有喜事》、说《东成西就》,这些都是无厘头的,但这些不是周星驰的。无厘头是安迪·卡夫曼更早就已经创造的喜剧风格。实际上周星驰是性格非常认真的人,非常认真地认为电影可以拍成漫画。这个就厉害了,就像村上隆认为卡通应该是自己的艺术品的表达方法。你以为不行吧,不能登大雅之堂吧,结果人把卡通展在卢浮宫里了。3、漫画风格跟搞笑是两回事。导演跟演员是两回事。因为粉丝心理,我们看这个电影往往抱着期望,希望被搞笑一下,或者希望被感动一下。这都是偏见。没有看对,评价当然也就不会在点上。有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似乎这是一个保持正见的方法。其实不是,这样是没有见解的。因为你根本没有自己去看,只是听了。失去了平常心。就会导致偏见。因为是周星驰就必须支持——偏见。说是恐怖片——偏见。说非常搞笑——偏见。说是大话西游前传——扯蛋偏见。总之一堆偏见。偏见加偏见加偏见。所以其实以后会让观众继续失望的,周星驰可能会越来越不搞笑。需要搞笑的时候就搞,不需要搞的时候就不必搞嘛。干嘛名叫周星驰的就被要求必须搞笑。再恐怖奇怪的妖魔也都是一颗人心。再牛逼厉害的人也常常陷入魔障。电影对于妖怪的恐怖设定接近《聊斋志异》和日本浮世绘的一些妖怪,比如河童、《风又三郎》那种。在电影里,这个很新鲜,就算很多日本导演也没有表现出来过。猪刚烈是《降魔篇》里很重要的角色,蜡像一样俊美的脸,非常接近佛家里关于“皮相”的表述。伏魔比除恶的境界要更高。我想起来今何在当初写《悟空传》写得那叫一个纠结啊。《金刚经》《大日如来真经》《儿歌三百首》这三部经书都讲:现象是不重要的;执着是不要有的;最后方法也是要抛下的。这非常好。4、这个片就像杜琪峰当年那个被低估的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也是情节和画质并不紧致,故事也有些吊诡,让不少影迷失望,觉得不爽,然后被吐槽不断。却是实实在在一部好片啊。当然《大块头》最终好像也得了大奖。这个《伏魔篇》比杜琪峰那个拍的更棒。知识分子不会赞同这个说法,但实际上不需要多少知识你就已经可以讲明白同样的东西了。一些造型夸张的配角往往是周星驰电影里的亮点,像漫画一样。一些夸张的效果需要更好的CG技术手段做出来,像漫画一样。一些时候连演员笑场都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像漫画一样。这个东西厉害啊,慢慢就会成为风格了。我们发现,好像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导演搞出过这个。我们来想想看一个这样的导演,头脑简单,不喜欢知识分子讲电影的那一套后现代啊、解构啊的学术东西,也不喜欢香港人拍电影那一套无节操,无理想的东西。结果他必将拍出来一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的电影”。绳命是入次滴景菜,绳命是入次滴回晃。简直了,非常好。———————————————————————————————————— 下面是把评论里的一些内容贴上来。(很长,建议别看)这个贴已经很久了,本来不该做这种无聊的事情。但今天看到《彭博商业周刊》上一篇分析周星驰商业帝国的电影,看到我们的记者是这样八卦肤浅的视角,很恼火。眼睛里只有票房票房,很恼火。就算谈论票房也没有说在点上,更火。可能我一直对媒介有些无名火。非常反感媒体这样误导人。怎么办呢?杂志又不是我开的。只好把一些废话重复上来。以下是重复。痛快人就不建议往下看了。周星驰的风格就是漫画的风格。这个在电影领域很重要,全世界没有导演搞出来过,很牛,特别有启发性。能放下一个喜剧偶像的身份,开始做一个有启发性的导演,非常厉害。我们看到更多曾经的偶像,老了之后只是在各种综艺节目里串场子,或者舔着脸不停唱同一首歌。周星驰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原著里孙悟空到底是九寸猕猴,还是四尺雷公并不重要。孙悟空好斗的执着就像烟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戒烟很难,最后如果你戒烟成功了,很好。但成功了也并不是就值得骄傲的。皮相,方法,智慧,最后都是要被放下的。理论上讲,人人天生都有平常心,但其实真有平常心,是需要最后那一点点顿悟的。杜琪峰当初拍《济公》时候就已经很有佛教精神了。作为导演,周星驰要更难得一些。与老杜不同,老杜很专业的。我们讲周星驰是“业余导演”。电影的手法,讲故事的巧妙,都赶不上很多“专业导演”,因为他是个半吊子。但这个半吊子恰恰扩大了电影这种表现手段的范围。我感觉他非常认真、执着。这样讲吧,在他这里,我们会发现电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这是他跟昆汀相像的地方。这是极其重要的。老杜在某个范围内已经自己集大成了。停了。周星驰在拓展的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很新鲜的一种。就是刚才讲漫画式的。这里说的漫画式,跟冯德伦搞的《太极》是两回事,当然更不是拍卡通电影。他一出手就没有去重复别人的路,也反感重复自己。以后必然他的电影会越来越好。什么时候彻底告别搞笑,拍个恐怖片也说不定。而“这一种电影”迟早也会集大成一下,要么是他,要么是别人。他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但老杜从来就是。对不对,周星驰和老杜的差距体现在专业上,而专业指的是某个范围内的东西,所以我们会说老杜很专业,周星驰不专业。不专业很重要,框子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他开创了另一种。这个仍然是有启发性的。《罪恶之城》和《守望者》我看过的,很不错哦。确实360度多层次全息的,专业!但这两个是把漫画拍成电影,不是以漫画作为一种方法来拍电影啊。这两部电影的核心是社会学的和知识分子的,确切讲是一种分析。可能我说太黏了。漫画作为一种方式,提纯之后,是简单的、夸张的、单线条的。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越有知识往往会越有障碍。因为会不简单。你讲的很对。恰恰是小学生跟博士的区别。问题是小学生是“一个”,博士是“另一个”。不一定小学生就要变成博士才好啊。还有我看西方的漫画不大有感情,再说别人也已经搞的很好了。东方的漫画风格也很重要,很有爱,不是手术刀式的可以隔成块状分析。我希望东方的漫画精髓也可以被人提纯出来。其它你的吐槽我大部分是认同的。但认为不关键,是发展阶段不同导致的技术和知识差距。《降魔篇》这个电影在基本点上是很棒的。独立,单纯,闪闪发亮。别光支持博士,博士不缺支持。关键就是Key,一把钥匙。比如NBA的关键先生。看关键先生发挥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把其他球员和场景忽略了,只看他一个人的慢镜头。如果把这三条看成三个钥匙,我们这样来搞搞看,开一扇门就扔一个。第一个Key:不是有佛教精神就了不起,而是把佛教精神拍出来了不起。拍精神。这个关键,所以别的就不关键。那要怎么拍呢?第二个Key:佛教精神的麻烦就在于之前太“讲”了,这个电影不要讲,而是自己体会。比如我现在,我太讲了。讲了2000多年,讲经、论证、辩解。非常无聊。周星驰用自己的方法拍自己的领会。你有自己的领会所以你可以进行故事再创作,穿什么衣服都是可以的,故事也无非是皮相。显然《西游记》《大话西游》《情癫大圣》《降魔篇》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故事拍出来怎么会不一样呢?因为方法。所谓佛法,就是了解自我的方法,了解了之后,法就不重要了,一口痰吐掉。用漫画的方法拍。这个关键,所以别的就不关键。第三个Key:用漫画来表达观念、人物、剧情。讲故事太难了,所以世界上陆续诞生了史诗说唱艺人、说书人、小说家、编剧团。越讲越细致。现在的小说家和编剧团是知识分子的天下。知识分子有个好处,就是有知识。知识可以填充细节,细节多了就可以再现生活。知识分子有个坏处,就是不简单。不简单时间久了,就会生造出来一些界限。这个周星驰真心不擅长。他出乎意料地简单。从《少林足球》开始,他就从没能编出来过任何一个细节丰富、人物情感复杂的故事。就那几部,你数数,一个也没有。那么是不是不符合现代小说模型的故事就不是好故事?不符合新浪潮范镜头语言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是不是不是大字典就不是好书呢?不一定哦。就像包豪斯的校长说的,艺术是教不会的,而工艺技巧可以学习。我们认为那些缺陷,大部分是不重要的东西,或者有人已经做得挺好的东西。其实,其实可以慢慢来。当所有的小说家都被文字害惨了,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知识害惨了,所有的导演都被情节叙事害惨了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正在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幼稚的,却全新的方式,在找办法。这个关键。现在你要开一扇门。你推啊推啊推啊怎么也推不开,再找更多牛逼人来,推啊推啊推啊还是推不开。好吧,来拉一下,拉一下就开了。这里主要还是说电影。我知道大部分快人快语的观众,都是像吐槽者那样看电影的,很直率,赞一个。但今天在说拍电影和看电影的另一种方式,别坐在椅子上看,绕到屏幕背后去看。其实你看到这里要是明白了,下面就不用看了。用现象来认识现象是越走越远的。因为只会造成现象更多,也就是信息的深海化。就像网络,就像用百度知道和维基百科来回答问题。这样对认识本质并无任何帮助。就像我,现在正在给这个世界增添垃圾信息,我感到愧疚。我们这样品头论足是无意义的。什么有意义呢?创造是有意义的。提到过的那些导演都有这种精神。我们只能拿成功的人来打比方,因为成功是被广泛承认的。我一个同事是这样说,“情感在昆汀的大马戏里,属于出来客串一下,就像他本人一样。你纵向看他的片,就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了。“这样讲,看起来是时尚的。却是不懂。反过来,应该是这样:昆汀的形式,是他整个电影语言装置的屋子,血浆、骂人、絮叨、打断也好,都围绕着他对感情的终极追求,都是他感情的一部分。“感情”。是滴,这是昆汀。如果我们把昆汀看作一个文字作者,一个作家。判断就再明显不过了。你不觉得整个文学里都缺少一种“简单、直率”的类别吗?两千年来,整个文学被修辞大师们牢牢霸占着。莎士比亚也罢,博尔赫斯就博尔赫斯,没有问题吗?“所有的作家都被文字害了。”确实如此。所以我们把周星驰这种称为作者电影。也就是靠他一个人的意志力和独立方式完成的电影。就像纽约的伍迪艾伦,缺陷是明显的,优点却是无以伦比的。谁来演也都是周星驰电影,好比我们知道电影里有个出彩的配角,给罗志祥抬轿子的某大妈,那是随便找来的群众一枚。这个演员是可以替代的,但这种方式是独家奉献的,全世界来看,我们讲这个导演“有一号”。八卦很多,吐槽无数。这是团队合作的麻烦。我们来说一个,就是《打擂台》的导演才是这个电影的导演,《打擂台》的导演也很棒啊,周星驰是作为监制出现的。不重要啦。都讲了是作者电影,这次这个作者是监制。作者电影不同于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团队化的,所以价值观就也比较一致,因为混合而一致。比如《鹿鼎记》,现在被称为周星驰电影,其实那是王晶导演的。因为周星驰表演方式特殊,产生了主推动力,我们才叫它周星驰电影。但《鹿鼎记》并不是作者电影。周星驰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当作者的。没做好的地方极多,再好一点点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要神话他了。同时所以做的好的地方尤其重要。这一号是一个创造性的方式。漫画。漫画简单。不管你喜不喜欢,没有人会说这个漫画你看不懂。所以这种电影没人会看不懂。就像你谦虚地说,佛教我不懂。有什么懂不懂嘛,2000多年了,就算是听说的,你常用的都有一堆了,比如“比如”这个词。这个跟昆汀的“感情”不同,感情常常复杂,所以其实有时候昆汀的电影让人看不懂,这倒是真的。我们说漫画这个方式里的三条。1简单夸张;2打怪升级;3善恶分明。简单夸张指的是一种抽象的能力。跟所有的抽象派绘画、雕塑一个道理。轮廓勾勒出来,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出来,其他细节,忽略。故事也是如此。再复杂的武侠小说抽出提纲,都是“父被害,子学艺,终报仇。“而现在的作者电影,包括沃卓斯基姐弟在内,其实大部分是小说电影。我们讲他们不简单,现在的小说是越来越复杂越意识流的。所以我们看他拍的好不好,其实是在看他的小说写的好不好。这样就容易判断了。要紧的是,现在不缺复杂。周星驰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表现,它不同于语言。视觉上最简单的就是涂鸦、是漫画。细节要靠你自己去填充,别都指着别人啊,这是个容器。你理解它是什么它就会是什么。这是一种自由。王家卫也擅长视觉,擅长光影视觉,当你在欣赏王家卫的情感,其实你是在欣赏一种缠绵的城市情感。如果你是村里人,你就会看不懂,无法欣赏。王家卫的故事是平常的。每一个西游故事都是降妖除魔升级打怪的。外斩妖魔跟内伏心魔是一码事。九把刀说,“人生就是不停去战斗。“孙悟空也是这样说的。但升级打怪恰恰是人生轨迹。你总是要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克服,再面临,再克服,就像你我现在。那么简单生活就很重要,这是故事上的抽象能力。也是漫画构建故事的要点,因为你必须显而易见,显而易见才没有障碍,从儿童到老人都一眼可以看到底。善恶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本质上讲善恶同源,所以你不能讲“人之初性本善“。人并没有自身的性质,人只是存在。尤其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观点不一致的时代,我们就养成了争论的习惯。以前是慢的,慢的就容易预料,一个东西好,我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说好,比如周星驰以前当演员时候拍的电影。现在我们对一些新事物的判断,还没有能凝固成一种标准看法,新东西出现地太多太快了,这让人陷入一种嗯嗯啊啊的状态。具体可以参考周星驰答记者问,这个人反应慢,只能是嗯嗯啊啊的。电影一上映就是一个交流。人交给你的是见解,你流过去的却是知道,那就不等价了。因为那些知道,作者是知道的。漫画就会把人或者动物画得善恶分明,这样容易判断,好弄明白道理。但这样一下就破坏了现在电影手段的主流方式。其实你说那些他不知道吗?有些东西连小孩子都知道,但有些东西大人恰恰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如此吹捧这个电影呢?对这个电影的吹捧太不够了,对这种方式的吹捧太不够了。啊。忘了还有个重要的东西要吹捧一下,就是配乐。《功夫》里的民乐从前为人称道,在这电影里被重复用了,也用得很好。刚才讲了这是电影装置里的重要一项,锣鼓点是一种节奏,中国的民乐也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就已经可以引导情绪了。这个跟漫画的原理也是共通的。我们喜欢由这样的人来代表中国风格,而不是国师。我不是要用爱国来绑架谁,而是“中国风格”在这个世界里特别重要,也被鼓吹地远远不够。这里讨论的是“漫画作为一种方式”,至于是“漫成了哪一种?”这个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展开讨论,上面只是略提了浮世绘,和香港漫画。我是希望以后能漫成现在没见过的一种。或者可以自己从网上搜索一下,是有线路的:1、浮世绘对日本漫画风格的影响2、中国工笔画与日本浮世绘3、中国民间年画与日本浮世绘4、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漫画5、村上隆的卡通艺术是如何形成的6、漫画与卓别林电影7、安迪卡夫曼为什么会发明美国春晚8、漫画与周星驰的表演方法9、中国的动漫产业为什么搞不起来10、卡尔维诺,小说与故事的区别11、提纲、情景,与意识12、涂鸦、写真,与现代艺术13、昆汀塔伦提诺为什么要把电影搞成那样14、《故事会》和《知音》为什么没有倒闭15、漫画对日语的影响16、漫画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如果都写下来就太长了。又不是论文。这里只打个小比方:“石化”=震惊=呆住了。所以我们讲瞬间石化了。这个词是一幅漫画,经过简化、夸张后达成的一个易理解的抽象。再看这个: -_,-这个方式已经是一副漫画了,其实它里面有很复杂的信息。再比如我说我:捉急捉急=着急。这个词并没有简化,但却被夸张了,这仍然是漫画式的。百度百科:【漫画】是一种,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就这样。真是抱歉,抱歉。不会再废话了。
我不觉得这是个好电影。除了搞笑,经典的喜剧总能激发起观众一些更深刻的情绪和体验,使搞笑不至流于浅薄。所谓的笑中带泪。周星驰的经典喜剧,如“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但其它体验让喜剧深刻些有两个前提:(1)喜剧是根本。你得先让观众笑。(2)其它体验要能与剧情融合,尤其能与喜剧的剧情结合。这部片子导演也是想走这路子。看起来导演觉得,除了搞笑,在喜剧中弄点重口味的暴力、惊悚、爱情和禅意会比较迎合观众的口味。但我觉得导演搞砸了。这部电影的最大的问题,是情绪比例调配不对。与其说是喜剧片,它更像是带点生硬搞笑的、漫画风格的暴力惊悚恐怖片。事实上,这个电影的喜剧部分太轻了。搞笑的片段既俗套又与剧情脱离。但是几个惊悚片段,像鱼吃小孩,高家庄的人肉店,还有孙悟空出山,倒是刻画的有模有样。问题是,这还是喜剧吗?可如果不是喜剧,搞笑的这部分,不显得累赘吗?特别不喜欢的部分:(1)鱼吃小孩。孩子不死在好莱坞中能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因为孩子是人类的希望和文明底线,不能轻易剥夺,即使有描写也不做正面。本片直接正面地描写孩子怎么被鱼怪吃掉,完全显示了导演的暴戾之气,并为这个片子定下基调。(2)空虚公子找老太太撒花那段,还有贴个听话符跟着跳舞因此造成误会那段,感觉像是导演在通过挠观众咯吱窝来逗观众笑。桥段太老太生硬啦。(3)整个故事中的爱情部分又无聊又做作。显然导演已经老到不懂爱了。(4)居然有人说这电影的最后部分,降服悟空体现出了禅意,拜托,你理解的禅意是“一巴掌把你拍死”的意思吗?(5)剧情弱到不值一提。四个人居然就这么上西天取经去了。难道不需要点团队建设吗?团队建设没有,团队成员之间,除了打打杀杀,是不是该有点互动啊?互动也没有啊,那打声招呼总可以吧?都没有。怪不得大家上路的时候都面无表情,一副“乘你晚上睡觉老子宰了你”的样子。还行的部分:(1)把暴力、惊悚漫画风和无厘头喜剧结合起来的尝试,大概算创新吧。对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完全颠覆,大概算创新吧。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成功。(2)特技和3D效果尚可。喜欢的部分:山洞里的孙悟空是唯一亮点。黄渤成仙得道了。
时而疯疯癫癫,时而正经无比。  时而浪漫花心,时而痴情专一。 时而傻傻乎乎,时而才华横溢。 时而懦弱怕事,时而舍生取义。   过往电影中的周星驰,不完美,很多缺陷。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形象,大多讲的却是普通人的故事,道出草根们的悲欢离合,演出平凡人独特精彩。从奋斗到逆袭,给人无尽的动力和幻想。无厘头的演技,却能演出你我最真的痛。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些或快乐或辛酸的过往曾经。欢笑过后,满是凄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十三亿人心中,有十三亿个西游记。   做为演员,他独一无二。做为导演,他也独一无二。西游降魔篇,则是星爷心中独一无二的西游世界。西游交待电影背景,降魔篇则是原创故事。情节精彩,节奏紧凑,堪称全片无尿点。   有人却被吓尿了,说此片故事过于暗黑惊悚,镜头血腥又残忍。说此片太过重口,小清新们痛心无比。说此片毁掉美好记忆,小白兔们童年崩塌。西游记,本就是个妖魔横行的世界,真乃白天不懂爷的黑。妖怪的世界哪有这么美好?暗黑的情节更能凸显人间炼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妖怪吃人,烤人,就像补充维生素ABCDEFG,一天不吃人,一口气不能上五楼。   就像人吃红薯呀,生吃红薯,还是烤着吃。你有想过红薯的感受么?只会想着生着吃很脆,烤着吃很甜。别有一番滋味。   一部风格这么明显的B级片,cult片,血腥暴力爽到极点。身为暗黑系的拥趸者,爱这部电影爱的不行。气氛太好,导致电影院很多熊孩子都被吓哭。大陆真该快点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熊孩子不能进入电影院看,自然就不会被吓到,观众们也不用担心被小孩的喊叫声烦死。   心灵鸡汤喝多了会腻,我比较喜欢心灵虎鞭汤,西游降魔篇就是这种感觉:重口中夹着幽默,猥琐中带点清新,吐槽却不失公允,色色的却挺热血。第一眼看着想笑,体会深了却心酸。刺激受众情绪G点,让其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貌似重口,实则黑色幽默,刻画出诡异恐怖的妖魔西游世界:   水寨上,父亲在女儿面前被鱼妖吃掉,女儿在母亲面前被鱼妖吃掉,最后连母亲也被吃掉,一家三口丧命鱼口,惨到了极点。而这间隔,母亲问陈玄奘:“你死过老公么?”一系列对话下,悲伤放大成了莫名的笑点,黑色幽默到了极点。   黑店高老庄,诡异到极点。眼看是帅哥,实则是猪妖。眼看在烤猪,其实在烤人。京剧小帅哥,满面是油光。邪魅猪刚鬣,酷似马里山。不言语都是好风景,一张嘴吓哭老百姓。这么一重口的货,做得一手好人肉叉烧,还有个悲惨的身世。不得不让人赞叹星爷渲染气氛的能力确实强。   而细节方面也做的非常用心:儿歌三百首封面上的童子,意指佛祖诞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也为后面的儿歌三百首化为大日如来真经埋下伏笔。   很多人不满此片的原因,觉得片中孙悟空堪称史上最丑,毫无一分大家幻想中的英明神武的齐天大圣的模样。但说实话,黄渤演的孙悟空猥琐是猥琐,但最出彩:   妖王之王孙悟空,入地府销死籍,上天宫盗蟠桃。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完胜天庭诸多神仙。好不威风,谁料遇到如来佛祖,受到五行山压身,吃铜丸喝铁水之劫难 。从齐天大圣到阶下囚,失去自由五百年,怨念是如何的重?老版西游电视剧,孙悟空初出五行山。就甘心拜入唐僧底下,任劳任怨,做牛做马。可妖王之王哪有这么容易屈服?   此片中的黄渤把孙悟空的怨念狠辣狡猾,演的及其到位。为骗陈玄奘上钩,把自己的经历笑称为:“想当年,我手拿着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来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过! ”为掩饰自己的怨念,不惜夸奖心中最恨的如来:“所以大日如来真经,真是好,真是秒,真是呱呱叫。”   骗得玄奘拔掉洞口封印莲花,解开封印,逃出五行山后,便狂性大发杀掉三个驱魔人,狂殴玄奘,秒杀段姑娘。嗜血妖猴凶性大发,万妖之王当之无愧。   把西游降魔篇看做一个单独的故事就好,关于爱情,与大话西游真的没有可比性。玄奘段姑娘小儿科的爱情没法超越悟空紫霞之恋,对白也不曾有大话经典。   降魔篇:“一万年太久了,我要你爱我,现在”   大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   四根老葱,肾虚公子,玄奘跳的排骨舞,悟空教段姑娘跳舞,喷血不止的三煞,玄奘与悟空的基情香蕉,都挺有笑点。女神段姑娘月下舞,也挺文艺小清新。个个有亮点,人人皆搞笑。   故事很精彩,台词很幽默,让人蛋疼的是结局实在太过仓促。打着打着,玄奘使出大日如来真经,一招如来神掌砸在悟空头上,于是世界春暖花开,悟空温顺的看着玄奘,一副超级赛亚人乖宝宝的模样。因由都没讲清楚,孙悟空就老实的戴上了金箍。好似啪啪啪,眼看就快要高潮,男主秒射,一切戛然而止。大话西游承载了太多记忆,西游降魔篇不好比较,也无法超越。过弱的爱情线,也让人感觉离经典就是差了一点点。于此,只能用一句歌来形容:  悟空你不懂爱,如来神掌会掉下来。
昨晚去看了这部周星星的近期大作,总的感觉是太急,故事没讲圆满,这个本来就是《大话西游》的姊妹篇,大话用了两部片子,降魔才一部时间又短,很多东西展不开,而且编剧不认真,细节设计的不好,所以比大话要低一档,想成为大话那样的经典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两部放在一起看,以佛理贯穿,故事和情节就清楚顺畅了,降魔是大话的前传。一部经典就是能让各色人等都看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东西也会很不同。比如有人说看大话,8-13岁时看到各种奇装异服,搞笑片段,记住的“人是人生的,妖是妖生的”和唐僧的啰嗦。18-24岁看到爱情,记住的是“一万年”和紫霞的执着。24岁之后看到人生无奈、宿命轮回,记住的是最后的孙悟空和“它好像一条狗”。大话可讨论的领域十分广阔,虽然是以爱情为主要情节推动的,却不是围绕爱情的逻辑展开的,也不以爱情为主题,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的解析周星星的西游系列。降魔讲的是如来二弟子,正道接班人金蝉子顿悟佛法的过程,猴子是催化剂,大话讲的是万妖之王,黑道不世出的天才BOSS孙悟空的顿悟过程,唐僧是点化者。佛教与一神教最大的区别是,佛教是一种哲学思想,本质是无神论,佛陀是带领你修行的导师。你功课的主题是自己先修行成佛,再点化人人都修行成佛,大乘小乘的区别主要是对成佛目标界定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汉传佛教属大乘佛教,修行有从“小我”到“大我”的逐级递增的过程,中国禅宗从本质上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道教,甚至可以说是反宗教的,因为禅宗强调修行靠的是经历和顿悟,而不是遵从宗教的仪轨和戒律,禅宗理念中妖魔皆可成佛,妖王顿悟之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就算你在寺院长大,遵从一切清规戒律,只要你心中六根不净,和妖怪的境界没区别。所以玄奘的师父总说他:“差了一点点”。而要六根清净,就要勇于经历人世间一切丑恶和苦难,才能够幻灭一切,大彻大悟。从这个主题出发,就发现降魔的内容单薄了,但是基本是靠谱的。而大话则十分丰满,逻辑上、理念上都讲的通顺,自然成为经典。如果我是编剧的话,我会对降魔做出一些修正和补充。下面以我佛对玄奘这个接班人(相当于DXP培养HJT)的培养过程为主线,穿插佛教理念来解析降魔篇。开篇就是玄奘降水怪沙僧,彼时即为佛教的末法时代,人心向恶,佛经本质是一种修行路径,并非佛法本身。《大日如来真经》也只是一种载体,是帮助人领悟佛法之道的,如果讲解人没有悟道,就算你背《大日如来真经》滚瓜烂熟,讲的天花乱坠,也和“儿歌三百首”一样没威力,政治上讲就是“教条主义”。而若众生皆不向善,此时以真经传道,妄图普度众生,也就如同手持“儿歌三百首”驱魔一样,不但脆弱无力,而且人人耻笑。弄到最后你连自己都不敢信了,这个不就是我D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局面吗?老毛当年带领一帮穷农民扫六合一统天下,你敢说老毛没悟道?没真经传下来?可是如同佛教预言佛法昌盛之后必有末法时代,GCD也不免会堕落的,你问问现在的GCD成员有几个是不把GCZY当“儿歌三百首”的,呵呵。而接这个时代的班,可不要千锤百炼吗?胖头陀当然就是如来,“儿歌三百首”确是《大日如来真经》(剧中段小姐先赌气撕掉它,后又花了三天三夜补好,后段小姐灰飞烟灭之后,玄奘以爱之幻灭悟道,看“儿歌三百首”就变成了《大日如来真经》,并以此召唤了如来出手制住猴子)。驱魔师段小姐呢?自然就是玄奘的小师妹,观世音菩萨啦(相当于组织部长兼白道特使)。沙僧算是最底层的妖怪,简称“妖兵”,或者是黑道的小头目,平民联合起来,也能将其制服。我觉得这里编的不好,应该采用妖将猪妖被妖王猴子收服的模式,妖兵水怪应被妖将猪妖收服。末法时代,黑道势力已经做大,黑白两道已成平衡,各有规矩,就算如来要收拾黑道,也不能一开始就翻脸,否则就天下大乱了,应该本着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黑道人物可以白道来制服,但是要让黑道来处理。妖兵水怪被平民投诉,本来这事无须惊动如来,恰逢如来要培养接班人,于是派出干将观音护送玄奘到基层体验生活,唐僧先体验了基层白道是多么的不靠谱(捉妖道士的无能),只能直接以个人能力发动老百姓处理水妖,结果玄奘干的不错,捉住了水妖,这时玄奘动用如来传给他的本教意识形态武器进行教化,企图将妖兵招安,洗脑成白道的基层干部,结果水妖怨念太深,将其痛扁,特使段小姐立刻出手收了水妖。这时应该安排水妖的同伙不服来闹事捞人,两个特派员双拳难敌四手,基层大乱,无奈只好到猪妖那里拜山头求帮助,这时带出猪妖情节也就连贯了。本剧这里处理的不好,转猪妖转的很生硬。这猪妖坐镇一方太厉害,连段小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入白道的牢笼都逃了出来。这时段小姐座下四大护法出现了,那个小孩和美女,明显是拷贝善财童子和龙女嘛。整个特派小组跟妖将火拼,车毁人伤。危急时刻,又来了三大特使,各位,佛教四大菩萨聚齐了啊,那个装老虎的是地藏菩萨,地藏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常在秽界点化众生,座下猛兽谛听,算是和黑道打交道最多的菩萨了,行事也最像黑道,所以妖王最后说他:“跟我装野兽”,把他咬死了。天残脚是普贤菩萨啊,普贤以重修行著称,德行第一,本像就是盘着一条腿打着一个菩萨坐,结果其修行被妖王钻了个洞破掉了。空虚公子是文殊菩萨,文殊以大智慧为本愿,智慧第一,本像手持定慧剑,爱说教。空虚公子就是玩剑的,而且玩的变幻万千,还特爱唠叨。观世音菩萨以大慈悲为本愿,是佛教爱的化身,主要业务就是传播爱的精神,所以她演出了一幕美女爱帅哥的戏码,是佛祖点化玄奘的最重要的角色。其武器就是爱的金箍,可大可小,爱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先戴在玄奘的手上,寓意男女之爱的小爱,再被玄奘套在猴子的头上,寓意克服欲望和执念(包括爱情)的佛家大爱。大话中猴子一动男女之情,金箍就收紧,最后因此丢下了紫霞的身体,寓意其内心挣扎之后,取大爱舍小爱,皈依我佛之意。四大特使摆了个Pose,但是因为抢功(世间通病啊),谁也没真正卖力,猪妖吓跑了,下面由捉妖将带出了妖王。妖王猴子刻画的不错,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威逼利诱,情绪多变,通过利益交换制服了妖将,换得对方一时麻痹,才逃出生天,这才像个黑道大哥嘛。注意一个细节,猴子困在洞底时是法力全失的,连根甘蔗都劈不开,却能制服如此强大的猪妖,到底是如来玩的小把戏呢,还是妖王办法太多,不用法力就能摆平江湖事,那就咱们自己琢磨吧。佛法的顿悟,要求人理解一切都是虚妄,必须斩断人对事业、爱情和信仰的欲望和执念。 这一点降魔篇展现的不足,玄奘事业上受挫是明显的,“儿歌三百首”降魔证明是个笑话,组织上却只允许你用“儿歌三百首”,这不是事业上最大的困局嘛?爱情在段小姐灰飞烟灭之时也升华了,爱人已逝,我唯有独行弘法。而信仰的困境则表现不足,信仰其实比爱情更有挖掘的余地,玄奘这种不经世事的佛二代,早年是组织培养你的发展,成长之后你就要负担组织的发展了,那你首先要对组织有个透彻的认识,明白组织是靠什么真东西混江湖的,什么是组织的真信仰,作为组织的未来的决策人、路线、规矩制定者,首先要明白组织的那些东西是虚妄的、华而不实的、可颠覆的,那些是必须保留和光大的。就亲身体验来说,玄奘首先要破除佛教八戒,起码色戒和肉食戒要破,食色性也,如果这两关过不去,那是不可能悟道的。肉戒在高老庄就应该破掉,色戒就和段小姐或者龙女都可以。本剧没这个安排,大概是为了配合剧中爱情的主题吧,毕竟很多观众是为了看这个才来的。猴子、猪妖和水妖到最后也没有服玄奘,全是如来那一巴掌压下去的。这很正常,毫无争议,降魔的男猪脚是玄奘,只是第一步帮玄奘悟“小我”,属培养过程,在大话中那个啰嗦的唐僧才是玄奘以小我之悟,甚至牺牲自己去点化猴子悟道,皈依我佛的过程,才到实践过程。也是玄奘弘扬组织的能力的一次考察,结果玄奘不负众望,不但为组织真正去掉一个大隐患,还培养成为自己忠诚度和能力都超强的班底,这样的接班队伍,哪个还敢不服啊?呵呵,如来是个好领导啊!业务能力强,领导艺术更是强啊!
***有剧透,本文只适合看后吐槽用***一部成功的电影,我觉得在于其基于老套故事西游记上新奇的创意创意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应该是在唐朝某不知名的地点。那个地方,妖怪丛生,于是有了降妖人这个行业。找不同的妖怪有不同悬赏,抓妖人也有排名。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有两点是很容易被拿出来好好发挥的,一点是妖怪的种类,出身;另一点,是降妖人的种类,法器,出身。在这种天马行空,我们只在儿时童话故事听过的环境里,人的想象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创意二:妖怪的出身,人间的丑恶猪刚烈因长的丑陋,被妻子和他妻子的情人合谋用九尺钉耙害死。化为妖怪,在一个叫做高老庄的山洞里布下迷阵害人。那家黑店首先让人吃下人肉,被猪刚烈打死后皮被剥下,人皮灌入沙子成为活皮囊,肉体被放入到火中炙烤。外表终究是空的皮囊,灵魂存在于这一个大皮囊中。猪刚烈因为丑陋而死,因为抱负心理,想取下更多的人皮。人吃乳猪,饕餮不知节制,为报复人类,猪刚烈将人肉放到火中炙烤。刚吃到肉的人,称肉香,还是在暗讽人们只知道看外表和口中可以尝到的味道,而不重视这肉的实质,原来是自己的同类。沙和尚,因为救人被误当作坏人,被村民打死丢入河中。化为鱼妖,袭击村民抱负。这是一个人与人不懂得相互信任的悲剧。好人陈玄奘只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被无知的村民吊起来准备处死;因为吊上来一只大鱼,村民佩服假道士,与之银两,也不问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村民的悲剧,还是在于他们的无知,不懂得自我思考,只会盲从权威,盲从大伙儿。说信服就信服,说杀就杀。不会过问半句。当然最后,还是村民的相互帮助救了自己。星爷的很多电影。实际上是用一种喜剧的手法表现出一些人世间的丑陋。九品芝麻官也好,少林足球也好,还有包括这部电影。没有一只妖怪会莫名其妙的成为坏妖怪,恶一定是因为恶而生。至于猴子,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多年后,那一身暴戾的杀气被压在心中太久,而表面上缺失一副伪善的样子。“心中只留下真,善,美。”这五百年,给猴子的改变,除了因为强权和剥夺自由而变得趋炎附势和更加虚伪之后,真的达到了佛祖关他所要达到的效果吗?无奈相由心生,刚看到黄渤扮演的猴子前额秃顶,面色苍白,而口中口口声声大仁大义,我就知道这绝非是通透之人,杀气全都留在心里,这样,是要得心理疾病的。所以,这也是我对片中逻辑唯一的不满意之处,孙悟空被佛祖压在洞中五百年,而没有变得听话一心向佛,为什么后来和文章决战,被如来佛一掌打败,就可以在草地上抱着文章的大腿不放?第二次的暴力制服,就可以换来一个人,不,一个猴子,内心真正的皈依吗?创意三:陈玄奘原来陈玄奘并非不爱女人,只因为他已经经历过最铭心的大爱,所以才可以放得下小爱。终究这是一部爱情片,所以我对片中舒淇扮演的除妖师为什么莫名其妙爱上和尚和和尚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因为所谓大爱而能放得下这段感情不闻不问。爱情片里面的逻辑,往往超越了世界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愿意在电影中被这种不可能真实发生的事情所陶冶。但是,陈玄奘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和尚,他除妖的出发点不是名不是利,而是我为人人这样一种的大爱精神。别的除妖师,勇气的来源是心中成功的欲望,而玄奘,勇气之源是自己的向善信念。在这部电影中,成功模式设置的是这样,只要经历过大磨大难,大喜大悲,经历过常人之不能经历而仍然一心向佛者,佛自然会渡他成功。玄奘坚持这一条最最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最最困难,最最需要勇气的信条,悟空这个磨难是他的引路人,指引他走向了彼岸。周星驰说,他的电影中经常会体现出小人物在乱世中的正能量。玄奘,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低级除妖人,变成了收复了妖王悟空的高僧,也许这个过程,就是这部电影中的正能量吧。在现实世界中,谁说成功又不是这样呢?坚持最简单的信条,克服一个又一个的磨难,终有一天到达常人所无法到达的境界。创意四:除妖人周星驰这些年的电影,往往可以可以掀起一阵模仿追风的风潮,那么我相信,只要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足够,会有很多作品延续“除妖人”这个概念,够新奇,无论是法器,还是背景身世人物关系,都足够撑起一个故事。最后一点关键点不算是创意,是周星驰电影中特有的幽默。这幽默,往往通过巨大的反差(比如抬轿子是老太太而不是美女),极大的夸张(不停喷血的吊丝),以及精心设计的周氏幽默。孙悟空有72变,但是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为电影贡献笑点的演员都有了点周星星的影子。周星星的电影,就是周星星的电影,即使你不告诉我这是谁导演,即使我看不到周星星在里面演出,但我就是知道,这部电影属于周星星。ps:在电影里看到了嘻哈四重奏的卢正雨,这位多年佩服周星驰而想和他合作的年轻人,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不仅贡献了演出,也献出了剧本的创意,可喜可贺,也许这是电影的隐藏彩蛋之一。
在我心里是部好电影,看完电影回到家,好朋友给我发了一篇他花了20分钟写下的感想。看了以后,说不出来的感觉。只觉得比那些说周星驰电影历史、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影评要深刻得多。朋友本人不玩知乎,分享给大家————西游降魔篇后,那些现实般灿烂的悲哀与麻木
本来是想找部贺岁喜剧片看的,我没想过看个周星驰的电影,最后是心头犹如压抑着一片黑云走出电影院的。好像看懂了些什么,但又好像丢失了什么,看着旁边朋友嘻嘻哈哈笑的开心,我不知道是刚刚我们看的根本不是一部片子,还是我理解错了片子的含义。
想问问别人看懂了没,可是连我自己都说不出来心底压抑的是什么。
回家后上网搜了搜影评,五花八门,争议确实很大,好评和差评,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片子的感动什么的,让我迷惘中,好像真的以为,那下午的不到两个小时,我坐在西游降魔的影厅中,看到的却是另一部片子。
所有人都在说着什么,主题不够明确,片中贯穿全篇的是用真诚感化邪恶,留下真善美什么的云云。而影片表现的却不够到位,最后依然是用暴力征服的猴子什么的,所以片子怎样怎样,如何如何。
这年头影评确实比电影还好看,看的我瞠目结舌。虽然完全和我看完影片后理解的东西不一样,但确实让我终于明白了,我心中压抑的是什么,脑海中那最后不断闪过的画面到底代表着什么。
影片想说的是真诚可以感化邪恶?简直就是扯淡!!!这部影片,完完全全的就是一部在馈反着现实的黑暗童话,黑的那么彻底,黑的那么压抑。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直到走出影院后,还不断在脑海中闪烁的画面是什么?不是舒淇的月下独舞,不是黄渤的精湛演技,更不是如来现身的大气磅礴,而是师徒四人选择西天取经后的那定格了许久的四张麻木的脸庞。
我记得画面定格在那一刻的时候,影院里听到了满场笑声。我不懂,为什么大家会笑。没有人觉得那几张脸的定格是一种近乎发疯的诡异吗?那么自然而又茫然,陌生而又熟悉,那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啊,没有人觉得熟悉吗?回忆一下,自己忙忙碌碌上了一天班,风尘仆仆的挤回家,打开空旷冰冷的房门,在那水龙头前一遍又一边水洗着脸庞后,抬起头通过镜子看到的表情吧。
那是什么?那不就是被这社会已经压榨干了所有,梦想、希望、激情、骄傲、和活力之后,我们自己那张近乎麻木的脸吗?
这部片子贯穿全片的,不是真,不是善,不是美。
那是一个曾经纯正的孩子,在相信着真善美,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入社会后,被彻底碾碎了所有幼稚与向往的黑暗童话啊。
鱼妖是怎么收服的?被舒淇暴力收服的!
猪妖是怎么收服的?被黄渤强行打软的!
猴子是怎么收服的?被如来一巴掌拍跪的!
何等强大的一巴掌,何等伟岸的一巴掌?就这么生生的拍碎了猴子的执着,拍垮了猴子的骄傲,拍灭了猴子的反抗,拍跪了猴子那自以为强大的身心。
那是什么?那只是一巴掌吗?那是社会大势,现实炎凉,拍出的五个大字:“这就是现实!” 就是这五个生生大字,犹如一座五指山般。生生拍碎了,那些初入社会的,纯正未泯的,性良本善的一颗童心,一点坚持,与一抹自尊。
想必很多人都在失意时听别人说过这五个字 ,但同时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当听到这五个字时,当别人对你说起这五个字时,绝没有人是希望你反抗到底,坚持自我,发扬什么什么邪不胜正的大无畏精神。而是希望你能忍下去,缩回去,龟起来,顺应这时代的大潮,变成一个接受现实,接受弱势的群体中的一员罢了。
是啊,这就是现实。
就像,电影里的那本儿歌三百首,哪怕他代表着再多的纯正,代表着再多的真善美,你拥有着再怎样无与伦比的执着与信念,可它依然只是本儿歌啊。
正如那影片中的儿歌,最后如果不是变成了上位者的大日如来经,唐僧如果不是最后跟着上位者的节操去哼哼唧唧的学舌着大日如来经,那么也许舒淇的旁边早就又添了一具尸体了吧?这时候,看着那本碎散的大日如来经,我想唐僧的心底还是依稀记得当年的那本儿歌三百首的吧,可是他还会把希望寄托在那些纯稚的儿歌上吗?他还敢再像当年一样自信的唱起那些温馨的儿歌吗?一切早已如风散去了吧。
就像玄奘最后对他师父说的那样,想要成佛,不是人世间的芸芸情爱,而是天竺的大乘佛法,所以我要去西天取经。
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年少轻狂,多愁善感后,被现实一巴掌接一巴掌甩醒的觉悟与不甘,但却又不得不接受的规矩,是的,就是规矩,那些好像不是正义的,不是道德的,却已被我们称为潜规则的规矩。
像鱼妖那样,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像猪妖那样,没钱没本事,没有女人会在你的自行车后面笑?还是像猴子那样不服从上级,不服从领导,那就揉圆捏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整到你服软为止?
或许也像玄奘那样,抱着一颗邪不胜正的赤子之心,相信着好人有好报,世间道德有大爱的,最后无力看着亲人死在自己面前,却没钱没势,没能力去阻止。
脑海中,回荡在师徒四人最后那麻木不仁的面容,看着影评中说着,降魔不同于大话的种种种种,我笑的无声无息。当然不同了,大话西游的现实,是二十年前的那个现实,是当年那个还有人相信着爱情,还有人纠结着信义,还有人维护者面皮上的道德的时代现实。那是一个最起码还有那么一丝温暖与质朴,残存着一抹遗憾与悔恨的时代。
是一个最起码良知还在期望着时间的倒退,来给我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之时代。
而二十年后的降魔,反映的却是如今的现实,是当下这个人已吃人,麻木不仁的现实啊,这又怎么可能一样呢?
二十年啊,已然二十年了,仅仅二十年啊。
我们甚至还能触摸到二十年前的那些感动,却已在这二十年后的现实泥沼中,不敢直目,不堪回首。
不知道有多少我的同龄人都有类似的大话西游情结,被片中的紫霞仙子一眸一笑牵得欲罢不能。“菩提老祖”刘镇伟09年出了一个《机器侠》,以为大话西游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搞笑功底,惨败。2010年继续出了《越光宝盒》,终于意识到大话的成功仅仅是属于大话自己的,套用了类似的名字,请来了诸多明星,甚至大肆宣传在剧中只露了一面的朱茵,但配套的是狗屁不通的剧情,这种不换汤大换药的方法还是行不通,只能作罢。  《西游降魔》被誉为周星驰蛰伏五年之作是挺噱头的,只能说明这几年他没那么想拍电影罢了,和《一代宗师》的13年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故事确确实实是一个新故事,如果你非要逻辑上和名著有联系的话可以算作是西游记的前传;如果非要和《大话》有联系的话,只能说星爷仔细思考了大话成功的要诀。至于那些说这是《大话》续集的宣传,就是纯噱头了,估计星爷自己也是不愿意的。简单总结一下:  亮点:  -和刘镇伟不同,星爷抓住了大话西游成功的点:爱情。虽然主角更换,虽然没看过大话系列的同学会觉得无厘头,反正我还是挺感动。  -不知道多少人看过今何在的《悟空传》,我看过一些,里面悟空八戒唐僧都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情感,或者更忧伤,或者更绝望,或者更无厘头。这是西游降魔的故事来源,也赋予了这个故事以灵魂。  -笑点,有不少新的笑点,虽然永远达不到心目中对周星驰的期望值,但也还不错。  -舒淇做了一次还不错的演出,虽然我谈不上喜欢她,但这里她还是很美的。  -片中数次响起《一生所爱》的背景音乐,每每一响起,我觉得眼角就湿润了。好吧,我就是大话系列的脑残粉。  不足:  -女主演,舒淇始终气质上差朱茵不是一个档次,我想或许张柏芝会更适合这个角色?  -过于想让大家重温《大话》,一些台词的重复略显刻意,舒淇濒死状态下的话有点多。  -痛恨《一生所爱》的文章和舒淇版本,糟蹋。  这肯定不是一部老少咸宜的贺岁片,很多镜头过于血腥吓人(旁边的熊孩子至少大哭了两次),或许你也可以说它在隐射我们的现实社会,我就不过渡解读了。片尾倒是很释然地说,我们经历过才能接受….(忘了还有几段是啥了,反正很溜)。  总之,作为脑残粉我打5星,因为这是这20年来最接近《大话》的电影了。
这真是一部蕴含了不少哲理的电影,例如周星驰一定懂得肾虚的人必然空虚这个道理。
**有剧透,非影评。我觉得,电影、书、音乐、聊天,不过是引子,帮助人重新感受和认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以下就是我从《西游·降魔篇》(后简称《降魔》)能看到的,不适于拿来当电影评价,也不用太纠结细节,让各位见笑了。一、喜剧逗人笑,很耗能量,却也能让人获得安全感。因此,总会有内心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的人,不得不努力去掌握这样的技巧,直到这对于他,已经成为手到拈来的事情。然而真的到了那个程度,因为想得明白,因为足够抽离,反而不会那么介意了,不再有当初的热情。如果再不辅以练习,技巧本身也会变生疏,于是玩笑有一茬无一茬的,和寒暄一样,是为了让谈话进行下去的客套而已。《降魔》设置的很多笑点,就只是这样的客套,比如肾虚还是空虚。我对这样的笑点免疫,却还是被不少黑色幽默所触动。比如,当段小姐(后面就直接以舒淇作为代称)的小弟都劝她放弃玄奘的时候,那个喷血的三煞却分辨说,他觉得玄奘是好人,因为在他被「劈死」的时候,玄奘表露出了深深的痛苦和同情,然而当舒淇充满鄙夷地问,那你觉得是你更傻屄一点呢,还是玄奘更傻屄呢?「我觉得还是他更傻屄」,此时,他脖间的鲜血还在抑制不住地喷。我很喜欢的一个笑点是:河妖瘫在木板的一端时,玄奘想把它弹到岸上,于是毅然决然冲上去,不行;拉上道士冲上去,还是不行;两个人不行,三个人不行,一群人也不行,但是最后那个女胖子做到了。我相信,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的时候,它就是那个形态的。二、戾气这部片子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戾气太重。造型、配乐、台词和对打斗场景的描绘,充满了怒、怨、纠结、自我毁灭倾向的宣泄。单从剧情来看,玄奘也是在最后一刻才带了所有「魔」上路,如何「降」魔,并没有给太多的解释,被浓墨重彩刻画的,反而是妖怪的种种。如果把这些妖怪理解成一个人的心魔,那,能淋漓尽致地展现魔的恶与溯源,这个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还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我喜欢不轻易原谅自己的人,即使他有刺、有怨、充满戾气。三、魔河妖天真的小姑娘在水边嬉戏,爸爸先吓唬她,再反过来逗她开心,在这温馨的时刻,河妖把她的爸爸吃掉了。后来,失去爸爸的孩子,在奔向妈妈的时候,被凶残地撕咬,也被吃掉了。被逼疯的母亲,愤怒地要和河妖同归于尽,短暂的惊惧的对视之后,还是被吃掉了。这一家三口,一个活口都没有留。玄奘看出蹊跷,却被吊起来,试图唤醒河妖真善美的歌谣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被痛扁的玄奘回到师傅身边后,痛哭流涕着说,那个孩子才四岁啊,我想救她,可是我却救不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最痛苦的,是自己的无力,而不是对骗钱的道士以及把他绑起来的村民的恨 -- 这是玄奘。想救孩子,却被误解成是人贩子,被抛尸河中,从此变成魔,要吃掉撕裂所有人,甚至是孩子 -- 这是河妖。猪妖师兄妹来到高家庄,被小二招呼着看眼前的被吊在火上的猪,惊得眼睛都直了,却还是津津有味地吃下了它们的肉,并大加赞叹。本来「钟情」于师兄的师妹,看到翩翩而来的帅哥,转脸就贴了上去。最后,和其他之前来过的人一样,他们都被剥了皮,幻化成客官或小二,肉身被丢进了烤炉。玄奘并不为名利,也知道自己没太大本事的,就那么去了,看着阴森的真相,依然淡定地说,「我是驱魔人,你现形吧」;之后,求师傅指点,跋山涉水找悟空,在月圆之夜,只想亲自去做诱饵来把猪妖降服。猪妖呢,以前只是一个深爱的妻子的丑人,被背叛了,就要变成更帅的样子,让那些肤浅的人们上当,再扒掉他们的皮,让他们互相吃彼此的肉。凶残、狂暴、不能被轻易制服,然而仍然有死穴(对妻子的爱),在面对更强大的魔的时候也只能变成一个柔软的小猪。比起玄奘,他只是头刚烈的猪,不强大,更不勇敢。魔王和河妖、猪妖都不同,孙悟空并不是积怨成魔的。他神通广大,和佛祖战斗,向信仰挑战。桀骜不驯又十分狡猾的他,即使被压在洞里五百年了,依然没有被磨掉任何棱角,畅快地用着自己欺骗、引诱、恐吓甚至把妹的小伎俩。逃出洞后,能轻而易举地把兽王干掉;能把试图踩死自己的大脚弄穿;空虚的剑,如密密麻麻的针一般,如影随形要戳烂他的躯体,不好意思,全部打回,毫发无伤。舒淇是美女又怎样,弄死在你眼前。对于中年男人,阳痿和秃头是不可被触碰的,可我偏偏要生生地揪掉你所有的头发。如来帮到你了吗?佛经帮到你了吗?暴走的魔王,畅快淋漓地毁灭着所有的所有,才让玄奘终于看清了,自己还差的那一点点。对于玄奘的「那一点点」,是对大爱小爱的偏执。我们也有其他各种「那一点点」,有时候,像魔王毁灭一切那样的代价,才能真正让我们获得这一点点,这个魔王,就住在你心里。四、「《大话西游》里的」爱情舒淇为什么会玄奘呢?因为他勇敢,无私,与众不同?恐怕都有,也可能都不是,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反正就是爱上了,所以克制不住地要跟着他,想保护他,受了伤,潇洒地说只是小事,借机会要对方触碰,闭着眼睛等待亲亲。玄奘落荒而逃,理由甚至不是至尊宝那样的坚持,而是更宏大的执着 -- 不要小爱。和在恋爱里无所不用其极的小女生一样,舒淇在玄奘的路上,假造情景,卖命表演,只是想逼玄奘跟自己洞房。被戳穿后,干脆把对方锁起来,再换其他方法来诱惑他。即使危险真的到了,也不忘了调皮一把,只是想逼迫对方表露哪怕一点点的真心。在被这样欺骗后,玄奘生气了,摆出冰冷的态度,愤怒地索要自己的《儿歌三百首》。舒淇终于崩溃,歇斯底里地撕掉书,故作姿态,假装自己也可以不爱他蹭到别人身边去。结果,还是偷偷跟了过去,心甘情愿作为诱饵捉猪妖,然后不管不顾地给他套上戒指。玄奘的反应是,如果有这个束缚,我宁肯不要自己(的手指)。从始至终,这样一个女生,为玄奘拼到死,诠释了紫霞说过的,「飞蛾就是那么傻」。在《大话西游》中,紫霞是为了孙悟空而被牛魔王误杀的;而在《降魔》里,舒淇饰演的女主角却是被孙悟空本身(真正的大魔王)所摧毁的,她甚至没有名字。伴随着她的毁灭,是玄奘的顿悟。玄奘终于体验到「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比西游更进一步的是,他也明白了,如果再有机会,他不要之前的偏执,比起虚无的一千年、一万年,他会给他所有的「现在」。我忍不住猜测,玄奘和悟空对于星爷,是不是就像 Pi 和老虎一样?这样的爱情,是不是就是让他付出代价却也最终降服心魔的那「一点点」?五、降魔玄奘获得了一点点,看到了经,获得了如来的「力量」。《功夫》中的星爷也曾使出过如来神掌,让火云邪神因为「大仁大善」的一掌,而跪倒在自己脚下。到了《降魔》中,让魔王跪倒在脚下的,反倒不是如来的那一掌,而是这掌之后,段小姐留给玄奘的戒指,这个戒指,让魔王孙悟空放弃了毁灭的道路。听完师父的总结,玄奘带着河妖、猪妖以及魔王孙悟空上路了,天空里是段小姐的笑容,星爷的降魔传在这里结束,从这里再往下继续。
香港一直都有搞笑惊悚片的传统(貌似回归之后断绝),周星驰试图在其中加入自己的风格,《西游:降魔篇》有不错的剧本,比大多数港产惊悚片都要好,但周导才华所限,节奏的把控和人物的塑造都比较糟糕。《西游:降魔篇》全片几乎没有文戏来调整节奏,完全在闹腾和动作场面中度过,让人很不舒服。除孙悟空之外,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太过直白和脸谱化,人物虽多,但都味同嚼蜡。周星驰试图加入的个人风格,事实上就是“纯真救地球”的日本少年漫画风格(这一点上我同意的意见),加一个情感线索,这种设定其实很容易出戏剧效果,但奈何人物塑造实在太平板,远逊于《功夫》中的周星驰和黄圣依。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比大多数港产搞笑惊悚片要好,但远逊色于《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搞笑惊悚片。
附个人影评:
深夜凌晨看完《西游降魔篇》,爆满的影厅见证了这部影片的火热。过程中厅内猥琐的笑声、错愕和沉默交互上演,我想它至少戳到了大部分人的笑点,惊到了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也让部分女性眼中闪烁起晶莹的小东西,所以它不会差。
有人说,周星驰个傻逼还在以扮丑来娱乐大众,这么多年一点进步没有。我不知道逼真算不算错,创意算不算进步。
有人说,大话之后再无西游,文艺青年怀旧的情怀显露无疑。他们眼中的神圣是不可侵犯的,可能这只是缘于星爷把白色连衣裙美女加黑长直换成了厚嘴唇“女神”加栗色大波浪,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男一号换成了文章,我宁愿相信星爷是懂美而且自私的。
还有人习惯性的说,周星星同学你的水平不行了就不要再瞎拍了吧。这应该是一位星迷,痛斥着星爷的江河日下。
这让我想起了有人说,刘德华你这么老了还出来蹦跶什么,把记忆留给曾经的美好多好。这真是一群只能由记忆的乳汁滋养的群体。《新三国》出来的时候,他们说亵渎原著,删减剧情,可尊重原著的时候,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变成了他们新的口头禅。《新水浒》出来的时候,他们捡起板砖,瞅了两眼就丢了过去。翻拍,就会翻拍,一看就是垃圾。中国的编剧不是泥人,可以迅速随意捏成任何模样。创意这个东西,是天赋,在已有的空间里,翻拍就让他拍去吧,只要别把令狐冲拍的跟东方不败步入洞房。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一碗粥就能让你望眼欲穿垂涎欲滴。
在三月不识肉味,半年不见新衣的岁月里,过年是件顶值得期待的事情。
在网络仍显得高端,手机还是大哥大,麻将还没那么深入骨髓的日子里,春晚是场温馨、美妙、有趣的盛宴。
在顿顿像过年,随时有新衣,减肥胜过美味,网络普及智能机遍地,麻将声麻将声麻将声声声入耳的今天,肥肉像妖魔一样恐怖,春晚变得像个拙劣的小丑,站在舞台上拜年。他们开始缅怀那些单纯的岁月里简单真实的快乐,仿佛科技的步子迈大了,扯到人类幸福的蛋了。
很赞同白岩松说的一句话:“人不要因为怀念而成为时代的阻拦者,因为再往前走,就不会再怀念。”在欣赏或享用的时候,放下成见,立足时代,就如即便我们再怎么享受纸质书的快感也无法阻碍电子书时代的到来,一个kindle,装下整个图书馆。甩不开前女友的体香,你是一辈子找不到性福的。
星爷步入中年,在上部作品《长江七号》理满篇生硬说教,可跨度大的就如让黄渤去扮韩国帅哥,丢掉特点,自然一败涂地。沉寂多年后的《西游降魔篇》在诙谐恶搞的大背景下用《儿歌三百首》教人孩童般的真善美,用调侃不太煽情的话语演绎爱情,独缺了对人性桎梏的讽刺,这不知是看淡了自由之类大而泛的名词,还是为自己政协委员的名头献礼。无论怎样,星爷的改变是成功的。
看到很多差评,不过在我,这本片子让我想起一个人,一些事.看到很多差评,不过在我,这本片子让我想起一个人,一些事.有愧疚,有后悔,触动心弦.让我想好好和她说句对不起.或许编剧当初写的就不是降魔的故事,而是对过去的反思.
值得一看,但吹嘘的太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来怀念一下一生所爱这首曲子就值票价了。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差别太大了,前半段的情节和设定,特别是高老庄一段很黑暗但很有趣,但是最后却沦落为周星驰惯有的低幼剧情和重复创意。除开剧情漏洞,演员之间疏离感也很明显,但黄渤的确演的好。
再说下前后差距的问题。看了字幕,知道郭子健是联合导演,顿时明了,看来尾段应该被星爷激走了。郭子健是风格很明显的新晋导演,《青苔》是阴暗气质,《打擂台》却是走怀旧线,这两者结合正好就是本片前半段,很不错。但从莫名其妙的树林大战后,就不是一个套路,加之结尾的低龄剧情,可惜了部好片。
初中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个极品老师,她在班上做一些小的演讲时,讲到自认为精彩处,就给班委使个眼色,班委便会「哦~!」的一声恍然大悟,然后开始带头鼓掌。《西游降魔录》带来的就是这种感觉,那种刻意、做作的搞笑桥段,给我的印象远比剧情和演员的表演要深。看到罗志祥出场,被老太太绕得分不清「空虚」和「肾虚」那段,我就彻底不行了……心里明白得很,导演拍这一幕是为了搞笑,那我是不是应该笑一下啊?仔细一想,哦!笑点在这里:罗志祥分不清「空虚」和「肾虚」——我应该在这里笑一下。于是我咧开了嘴准备笑,我仿佛看到周星驰站在罗志祥身后,像我的老师那样对我使眼色:你快笑啊!你该笑了!——可是这他妈哪里好笑了?我的嘴咧在那里半天,直到我开始怀疑,这片子是否和《长江七号》一样,是拍给小朋友看的?剧情、表演、内涵什么的,大家都说了很多,我就不说了。我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力全部用来思考我该在哪里该笑了。
师傅拿起鹅腿说:我不见鹅腿,所以不为所困。玄奘抱起段小姐说:小爱也是大爱的一部分。于是顿悟伏魔。这确实是很老的典故了。但我想到的无关佛祖,而是如何面对心里的执念。斩却执念可以成道,但斩什么、如何斩却大有讲究。何谓坚持本心,何谓斩却执念,更是不可能如观众视角中的一支鹅腿那样容易区分、拿起和放下。玄奘一直想普渡众生,劝魔向善。最后发现苦海无边,靠自己是做不到的,于是西天取经。段小姐是玄奘的鹅腿,大爱是玄奘的本心,玄奘发现两者并不矛盾,执念即为本心,由此顿悟。我的理想从不远大,但少年时是不知道“如何去做”,现在却连“理想是什么”也不知道了。我的鹅腿和本心又是什么呢?真的不知道。批评这些段子老套的人,不知道又有几个人能看得清楚自己的鹅腿和本心。悟空说:如来真经真是好,真是妙,好的呱呱叫,我身体里已经完全只有真善美了。悟空又说:我杀了你心爱的女人,佛在哪里?悟空还说:你压了我五百年,看我打杀你。最后,悟空被戴上金箍,不发一言。佛祖压了五百年,如来真经亦未感化悟空。是悟空执念未斩,还是它在坚守本心?当欲渡之人不愿被渡,是否仍然该坚持去渡?成就斗战胜佛果位,是悟空的胜利,还是佛祖的胜利。我不知道。段小姐说:这个男人是真的有大勇气。于是坚定不移地跟着,最终身死道消。这是未能斩去执念,还是在坚守本心。我还是不知道。
简单的评价就两句:吓尿了,笑爆了以下有剧透。在进电影院之前只知道有黄渤,是个喜剧片。不久看到各种恐怖的场景,和残忍的镜头,小孩被吃掉那段3D的效果一般但很渲染恐怖,参考SAW3D。一会儿听边上人说居然是周星驰拍的,有点吃惊,但毕竟功夫一开始也是很血腥,直到文章的出现我才松了一口气,但到了猪刚烈一出来又变的很提神。很少有这种想抓着边上喊得感觉了。。。过了一半,一生所爱的前奏起来时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不是一部独立的片子,和大话西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完之后细细一想,对电影来说,尤其是国产电影最重要的一点是世界观的设定,情节的逻辑,和叙事的水准,这部片在这三方面可以说很完美。周星驰的渲染了一个彻彻底底妖魔世界,有渊源有纵深。没看过悟空传,但电影像不少90年代的港产片一样经得起推敲。凭这个把这几年的古装奇幻贺岁喜剧甩了几条街。至于演员,没的说了,又甩了几条街,觉得不用探讨谁和谁比较,笑点如何高低,因为实在太好笑了,相反,当年看大话西游我还小很多地方嫌笑点低都没这次这么开心过。刚才说了,进电影院之前并不了解这部电影前因后果,过程会更觉得自然且精彩。看到宁财神的评价,‘完成度很高,有瑕疵,用感情补’。不错,这个时间票房不会差的。
如果没有那些「无厘头」,此片在鄙人迄今为止看过的所有《西游记》相关作品中是最深刻的一部。
我觉得很赞,至少是因为影片不仅仅拍来搞笑的或者秀场面的,感想如下:看过电影,感触颇多。周星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惊叹,激烈的打斗和科技的手段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视听盛宴,但是在享受的同时,不要忽略掉电影的内在,即影片想表达的意思。在我看来,影片里,唐玄奘差的那么一点点是整个电影的线索,从开头玄奘的师傅用鸡腿(鸭腿?)提点玄奘,到最终玄奘领悟到"小爱和大爱都是爱,没有大小之分",大彻大悟,影片达到了高潮。这里我有了一个疑惑,就是为什么大彻大悟,成了佛,击败了孙悟空之后的唐玄奘,又变成了普通人,需要三个改邪归正的妖怪护送?大彻大悟到底带来了什么?大彻大悟为什么没有让玄奘变成一个法力无穷的人?从结尾来看,大彻大悟并没有带给玄奘巨大的力量,让他保家护国惩奸恶。如果他有了这种力量,其实他也变成了另一个孙悟空,成了魔,而不是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佛并不是一个实体,毕竟如果法力无边的佛真的存在,那么孙悟空刚脱身,就应该被镇压才对。所以答案应该就是:佛在心中,佛的力量在人心。舒淇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被玄奘不为名利,舍生取义所感动的。电影来源于生活,从现实来看,也很难相信真的会实体的"佛"或“侠”的存在,拯救世人的,就是人心中的善。善和恶都在人心中,去恶存善,才是大道。不太识字的舒淇把儿歌拼起来,变成了经文。玄奘一直有机会拿到那本经文,看出端倪,但是他没能顿悟,所以害死了舒淇,所以在舒淇死掉后,才说出自己的真心。有种命中注定必有一劫的感觉。这里过度诠释一下,就是:悲剧之所以是悲剧,就是因为即使不好,它也注定会发生。说到这里,我得回顾一下《功夫》。(以下讨论借鉴了在网络上看到的一篇影评,具体说法和思考路径雷同,望作者看到后可以联系我,我在此署上真正作者的名字)功夫中,周星驰刚开始出现时,身边有个胖跟班。这个跟班几乎没有什么台词,懦弱无能,如果纯为搞笑,完全没有必要。在此猜测周星驰加入这个跟班的目的,那就是一种人格的影射。这个根本影射的是人性的一面,它无害、懦弱、不伤人。周星驰最终不能忍受自己这个样子,他想出名、有钱、有女人,所以他赶走了胖子,迎来了火云邪神,这一人性中的恶、仇恨、肆无忌惮。从影片来看,可以说火云邪神一出来,周星驰已经后悔了,他看到“恶”所带来的危害,生灵涂炭。最终,周星驰战胜了火云邪神,胖子又回来了。所以可以简单的推测出周星驰心中的世界,就是善和恶的世界,人要向善。星球大战也有点这个味道,绝地武士的戒条是平静,西斯武士则要想办法唤起人的怒火。虽然恶一时获得了胜利,但终究会被推翻。周星驰的年纪也大了,拍出的电影自然和年轻时候不同,但是我依然认为水准很高。有兴趣的人可以再想想金o凯瑞(jim carrey)和他的《楚门的世界》
特效:在国产影片中算是一流的。喜剧:有老段子(已经不好笑了,好吗?);有无厘头的新段子(还可以)。爱情:舒淇与文章的爱情故事很老套,很肤浅,好吗?感动:反正我是感受到了几次的。文章的角色让周星驰来演绎会更好,虽然文章演绎得也还可以。舒淇这个觉得演绎得还算到位。孙悟空这个角色被黄渤演绎得挺到位的(唯一的败笔是出来后的猴子的化妆很丑很雷人)。罗志祥这个角色是亮点(无论是搞笑桥段还是特效部分)。有部分跑龙套的角色也算是亮点——这是周星驰影片的一大特色了。有几个镜头对小孩来说还是挺吓人、挺血腥的,带小孩去看的话,要注意哦。我不会拿此片与任何影片去对比,仅仅只是评价此影片。虽然不是星爷的巅峰之作,但还是值得去影院观看的。
稍稍写一点吧。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是我看到了诚意。1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周想在赚钱之余,还念念不忘主题表达,这点坚持是值得肯定的。2其次是相比之前刘镇伟的翻炒冷饭,周居然有意在表现上保持了距离,这也是他的理智的地方。3还有就是高家庄的漫画式场景设计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凡是有但是----------------------------一.挣扎的爱情。我一直有种偏见,在大话之后,就流行倒贴女自贱自轻,或是勾起曾经有过感情挫折经历的伤感共鸣,或是满足无人关爱者移情感受。剧中Miss 段的追求,让我有些哭笑不得。其实把她当做喜剧元素,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偏偏编导意图让这段爱情在短短不到2小时的篇幅中,与视听杂耍,终极关怀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还要呈现出笑中带泪,呼应主题的伟岸身姿。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1.剧组高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还有观众的脑补水准。2.虽然电影板块之间没有脱节那么严重,却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冲突,是减分项。二.教人无法直视的结尾这里实际上周有取巧之嫌。众所周知,后来取经四人一行万里,辗转十数载。还会发生许多故事。这里的借用了西游原著及相关衍生作品帮助他完成叙事。之前在片中他所做的解构尝试统统功亏一篑。我想关于这一点,片中的一个桥段做了一个很好的借喻。剧组人物封闭在一个人气战车里,依靠让人觉得嘈点满满,不细想又能自圆其说的动力系统,全速前进。当发现猪妖不直线尾行,改迂回了。Miss 段(编剧)说,不管了,就这么撞上去吧,谁怕谁。三.单薄的配演人物不得不承认,周的作品的魅力,其个人的出色发挥功不可没。回顾周过去的作品,往往能够合理的利用主演的表现填补戏份,推动情节发展。配角倾向于符号化的表现,观众能够通过这些配角的特色细节建立起人物形象。在小格局里的小叙事,周一贯游刃有余。时过境迁,当至尊宝要化身佛祖,操持剧中人物命运的时候,他显得手足无措。天残脚,空虚公子的表现我认为很无聊,甚至鄙俗。但我看到他们只能化为证明孙悟空暴戾残忍的炮灰时,感到赤裸裸的浪费。似乎他们上场就是为了扮丑领便当,作用还比不上悬空的古式鱼。给好评高分的人情有可原,周的首轮效应其实还是余力尤炽。就冲他曾经创造的影像记忆,就不应该招致过分的批评。相应地,失望的人也是可以理解,曾经的辉煌,没有谁忍心就看着黯淡下去。另:再加一段对比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找不到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