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眼中的的贾岛 》作文内容

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作文的语言
01六、作文的语言
(六)语言讲文采。语言表达是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一篇文章倘若能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就会给你的作文锦上添花,就会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产生一种&如坐春风&般的感觉,在这种情感的渲染下,阅卷老师自然会给你的作文打出高分。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篇作文如有几处&生花&之句,会使文章提高一个层次。语言伸缩性较大,可以创作,但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平常分类备用一些,关键时刻就可以借为己用。需申明一点的是,这里所说的&生花之句&并不是所有的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语句,也不是有修辞的华丽词藻,而是有特色的精妙的过渡句、对称句、点题句、排比句。下面分别谈一下:
一、结句如何为我所用
(一)过渡句
在行文中,一是写过去曾经发生的人和事,二是两件事之间的过渡。例如:
1、 提起他,就像一把利剑刺进我记忆的深处,似乎还滴着血泪&&
(二)对称句
以对称的语句单独成段,给人以语言流畅整齐之感。
1.我盼冬天,又怕冬天。我盼冬天,又怕下雪。渐渐远去的岁月不曾忘记,而且永记
(三)点题句
结尾点题,也就是和文章题目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例如:考场作文
1、题目:你啊,你。
开头:我长这么大了,老师&赏赐&我最多的,莫过于&你啊,你&这句话了。
结尾:这回,他可是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啊,你!&
(四)排比句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句子排在一起,用在开头或结尾,有笔下生花之效。例如河北省当年考场作文:
1、题目:压力
压力是春天温暖的风,吹绿勃勃生机的小草;压力是夏天的雨,滋润丰厚饱满的成果;压力又是冬天的雪,一时使万物失去光泽,甚至一些小生灵,因经不起严寒而死去&&
语言如何生动形象
语言生动形象,可以有目的进行加工,把握锤炼语言的技巧有利于让语言生动形象,经常运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音乐性
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用上拟声词,赋予声响,给人以如身临其境之感。
1、 呼啦啦一群人围上来,莫不是出事了。
(二)立体性
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立体性可感的语言,也称为拟物修辞方法,也就是把甲物当乙物来写。请欣赏几例:
1、 是奶奶一勺勺的童话把我喂养大,我懂得了理想到底值多少钱。
(三) 多样性
语句倒装或重叠,长句变短句或词性活用。
1、一场夜雨,洗净了大地的尘沙,绿了田野,红了西红柿,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色让人喜欢。
(四)修饰性
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语言生辉。
1、他俩人好像一张纸的两面,分割不开。(形容关系好)
1、要明确文体的语言特点。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特色也不一样。一般地说,记叙文应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说明文要不蔓不枝,条理清晰;议论文要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散文则要豪情满怀,以情感人&&
2、要适当引用或套用一些诗句、歌词、成语、俗语等。这些高度精炼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浓郁的文学色彩。考生如能自觉的在文章中运用一定量的诗句、歌词、成语、俗语,无疑会给文章增加不少亮色,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还可以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功夫。如《学会关爱别人》一文结尾中写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歌声似乎越来越响,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关爱那些需要关爱之人!&。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作文增辉添色呢?
二、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引用古诗文,这是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提问:这样用的好处何在?
明确:由于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1)标题处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03年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2)开头处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3)收尾处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
(1)整段引用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2)全篇引用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03年四川考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人类的感情丰富,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 ,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人类需要认知,认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人类也是感情动物,认知的过程也包含感情的表达。源于人心灵的精神血脉需要充满感情的认知!
记叙时,有人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于对于事实的描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与宽大的胸怀,这无疑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知。取得这样的认知,需要感情,阅读这样的认知,又何尝不需要呢?
议论时,认知更加丰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何等的赞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又是何等的冷静与思辩。而当东坡先生再游于赤壁之时&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学的境界。
由此观,感情是认知的血脉,使它生机盎然,使它娓娓动听,而感情也离不开认知,它要在一次次的认知中表达。
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知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知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
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全篇引用的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我& 的& 歌
我的青春,我的歌,在黑色的梦魇中,灼灼其华。
&&&&&&&&&&&&&&&&&&&&&&&&&&&&&&&&&&&&&&&& &&题记
&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今天我将要走向这胜利的远方,我要让这世界为我祈祷&&&这首《年轻的战场》是我的歌,一首见证我的未来的歌。不管是否昨日&红叶黄花秋意晚&,不论是否&泪弹不尽当窃滴&。在这个属于我们的战场上,我将奋起博击,唱好我的歌,在这个闲适逃之夭夭的时代,让青春毫发无伤,让灯光为我点亮。站在这年轻的战场上,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事,穿着高贵华丽的服饰,带着流光溢彩的装扮,从我的身边徐徐而过。不能被这些纸醉金迷的诱惑勾去灵魂,更不能为这些眼光缭乱的摆饰迷失方向。唱好我的歌,唱出气魄,唱出精神,哪怕石破天惊、山峦崩摧。唱好我的歌,唱出毅力,唱出胜利,让我在这不有血腥的战场上脱颖而出,展望未来!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穿越时空,坚定向前,奇迹一定会出现,微笑面对危险,梦想成真并不遥远&&&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是我的歌,一首品味我的现实的歌。&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成绩,真的很爱很爱你,可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是你们,编织成一串串青春的风铃,在我耳边摇曳,伴我走过荆棘与鲜花,叹息与掌声。一次次的听信宕起伏、百转干回,萦绕在脑海之中的,总是那久久不能导怀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斑斑情愫。正值豆蔻年华的我,是在你们的陪伴下走到最后,找到自我。唱好我的歌,坚定向前,不期待会有奇迹出现在身边,只希望可以继续走向未来。不愿&花自飘零水自流&,只盼对待危险笑险相迎。我快乐,我自信,我豁达,我坚持,所以我的青春有这么一首歌伴我成长,我的歌。唱好我的歌,让青春无悔,让希翼实现!
&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时间在旁闷不吭声,寂寞下手毫无分寸,不懂得经重之分&&&这首《回到过去》,是我的歌,一首怀缅我的过去的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谁都会有过去,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唱好我的歌,让回忆的画面,记录的语言,变成我手中一根长长的线,带着我的想念,飞过那地平线,去感受一如从前温暖的笑脸。唱好我的歌,回到我那不可能回到的过去。
关于未来,关于现实,关于过去,我的歌,唱出了我的青春,唱出了我那灼灼其华的岁月,唱醒了我黑色的梦魇。从此,黑色的挽歌不再响起,离散的日子终将归还!
岁月如水,青春如歌。本文以豪迈的激情,朴素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歌曲与青春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按&见证我的未来&&品味我的现实&& 怀缅我的过去&的时间顺序结构,我的歌贯穿其中。对于未来,唱好我的歌,唱出气魄,唱出精神,唱出毅力,唱出胜利;对于现实,唱好我的歌,坚定向前,不期有奇迹出现,只希可以继续走向未来;对于过去,唱好我的歌,让回忆的画面,记录的语言,变成我手中长线,带着想念,飞过地平线,去感受一如从前温暖的笑脸。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读罢给人震撼。
我& 的& 歌
生命是用来接受灵魂的洗礼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
生命深处最原始的美丽就始于灵魂的歌唱。心中一个念头潜滋暗长,不经意间吓了自己一跳&&它在低低地吟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湿窗台红绫绡。&其实,生命本就该如此&&今朝红,明朝绿。生如夏花,灿若流星。
征途中,我在一路歌唱,一路流浪。总有一些人会与我相伴路上,一起唱着青春这支明媚而忧伤的曲子。但他们注定要与我檫肩而过,我的歌只有我一人能懂。我与他们就像是两条渐近线,无限逼近却永不相交。当时间的手风化所有,我发现我仍是一个人,一首歌,唱遍天涯。
一个人的歌是悲凉的,是凄怆的,但却是最具力量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悠悠大唐,难觅诗仙余踪。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皓月当空,惟有长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明月亦徘徊,感其歌伴其舞抑或悲其人?我不得而知。
无休无止的音符在生命中漫无目的的跳动,碰撞着日渐苍白的灵魂。不羁的思想终于重新找回了节奏。
青春呵,青春,你就像一把修罗刀。我肆意挥霍着你,将你化成一个个音符从我口中吐出。每日游走在你的边缘,我又要避开你的锋芒,避免为你的锐气所伤。无休无止的逃避似乎只是为了证明我在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
我声嘶力竭,可在我的歌中我只能听出两个字:孤绝!
孤独的人是高贵的。他们的身上流淌着冰蓝色的血液。他们&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却在口中吟着:&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绝望的人是伟大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灵魂似乎苍白得没有一丝颜色,但他们仍仰天长啸,放声高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水独钓一江秋!
现世的孤独是为了将来的永久,暂时的绝望是为了以后的不失望。
此愁一起风云哀,此歌一出天地哭。我的歌,谁能懂?出与我口,入子之耳,听好:
谁说我不能跃马乌江,剑指华夏,我非绝世谁成千古?在我的歌中,我,就是旷世绝俗!
&&生命是用来接受灵魂的洗礼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文章落笔扣题,接着分别从&生命深处最原始的美丽就始于灵魂的歌唱&、& 一个人的歌是悲凉的,是凄怆的,但却是最具力量的&两方面,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而后笔锋一转,从生命中漫无目的的跳动的音符碰撞着灵魂中找回了节奏,唱出了我的青春之歌中的两个字:孤绝。最后这里升华:&现世的孤独是为了将来的永久,暂时的绝望是为了以后的不失望&。行文行云流水,文中不乏哲思火花。
三、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回,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妈妈的疼爱有加了。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唠叨。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咱了。要多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以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与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其行文结构与情感抒发融合无间,曲尽长篇歌行体诗歌之妙。《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值得一提的还有2002年江苏考生写的仿古五言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其语言脱胎于古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以一位才华横溢有志投身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的中心人物,写得像模像样: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开:&咱娃是块宝,样貌长得好。学习成绩棒,奖状没处放。工作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此生脾气牛,心志过云头。堂上启父母:&儿子体质娇,犹需多煅造。家中条件好,滴滴父母汗;儿子要独立,想吃自己饭。&
父母大张口,婆婶都曰奇,姐弟不作声,外人只相疑。父母无奈何,只得随儿意:&孩儿已长成,应该靠自身。独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门!&
此生不乐意,以背对双亲:&二老误儿意。儿子想独立,立志去西北。国家政策好,西部旺气开。儿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西部大开发?&二老心相疑,万分不乐意。东边招大娘,西边请阿婆,南边望二爷,北边喊三叔,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二爷开尊口:&西部有啥好?环境太恶劣,困难一重重。我去十五年,归来两袖风!&
大娘也帮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没得说,城中很难找。又是研究生,还愁没人要?&
此生意志坚,就是不松口。任凭谁来说,就是不回头。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他对大家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婶们,城中安乐窝,小子并不爱。国家搞建设,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应该。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孩儿意志坚,长辈壮我行!&
众人听此言,倍感心灵撼。此子之选择,令人心底叹。心灵之选择,实在不简单。众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驶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五、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例如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可以联系自己对屈原的理解来改写,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下面是老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
&漫漫长路,我能追寻到什么呢,我又能拾掇起什么呢?屈子的脚步声清晰地在耳畔回响着,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身影似乎总在眼前晃动,诠释出了一种精神的内涵。
精神路上的追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也许我们从来就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折磨。难以宁静的汨罗江啊,一朵涟漪拨弄起无尽的思绪,在跋涉的途中牵引着你我的方向。
漫漫长路,终极的目标始于脚下。
生的价值,死的分量,让脚印去求索,让过程去评判。&
这种写法既能忠实于原诗(文)的内涵,也能闪现出个性创造的光辉,不失为作文&出彩&的一种途径,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如你们的师姐04届王诗红同学所写的《千古心情》:
&千古心情,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残阳斜挂,小桥流水,风儿吹散屋顶的缕缕炊烟。鸟儿都归了家,而脚下的路却依旧连着天之涯。无边无际的远方呀,今晚我将会魂归何处?孤独的旅人,守望着满月的宁寂与苍凉:遥远的家乡,母亲是否依然伫立门前等候,温馨甜蜜的家是否也已燃起了炊烟?千古心情,是临行前母亲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是临走时念念叨叨的叮咛嘱托;千古心情,是离别后游子声声深切的呼唤,是内心深处无数次的魂牵梦绕。千古心情,是母亲斑白的鬓角,是等待孩儿归来的瘦小的身影,是游子留恋的步伐,是频频顾首的期盼&&
千古的心情啊,这千年不变的永恒。&
这个片段化用了孟郊《游子吟》和马致远《天静沙&秋思》的意境,将游子对故土和亲情的思念表达得细腻深婉,典雅蕴藉。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也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01年天津考生的《新六国论》和2004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新六国论》从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提出六国破灭是&由于六国国君缺乏诚信&的观点;然后紧扣&诚信&剖析史实,论证观点;最后化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以&前人之鉴,后世之师。后人哀哀而不鉴之岂不更让人悲哀&收尾;文章立意深刻,分析独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而《〈孔雀东南飞〉新传》则是&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孔雀东南飞》新传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在考场上严酷的制约条件下尤为难得。此文借助《孔雀东南飞》而别出心裁,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
六、总结:
以上给同学们讲解了四种妙用古代诗文进行创新写作的方法,也和同学们分享了不少优秀的作文。当然以上所讲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将古诗文的学习和作文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作文来。
3、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行文时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把梦想带给花季》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修辞,读来琅琅上口,音韵优美。这里仅摘引其中一段:&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我喜欢诗歌的清新、散文的隽永、小说的新奇、杂文的深邃。我欣赏汪国真《感叹》的含蓄,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琼瑶《烟雨蒙蒙》的浪漫,鲁迅《&友邦惊诧&论》的犀利。萌生了文学梦,我的花季更加充实。&如此富有意蕴和表现力的语言,怎能不博取阅卷老师&芳心大悦&呢?
&&中学生写作,语句干瘪,内容空洞,可以说是通病,那么怎样让语句生动起来呢? 这一直是我在作文教学中苦苦思索和不懈探索的问题。当我读到名著中精彩的篇章,时文中美妙的语段,诗词中动人佳句时,我常常为之叹服,细细品味,深深思索这其中的奥妙。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名篇佳作对照,总结修改文章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在作文修改中经过二十年的摸索我总结出一些修改语句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的作文修改,颇见成效。今不揣陋见,求教于大方。
  第一,善用修辞。精美的文章中多用修辞;高明的作家,无不是善用修辞的能手。
  用比喻、拟人,可以使干瘪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例如,(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2)母亲的话象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很显然,第二句话要比第一句生动形象,那是因为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3)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第二句比第一句要生动形象,其主要原因是作家老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再如,(5)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的债务,使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6)妈妈被病魔夺走了,离开了我,离开了多病的爸爸,亲人离散,几万元的债务,一下把一个温馨的家掷入黑沉沉的冰窟。(5)(6)两句比较,前者显得平淡,后者因为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庭的巨大灾难,&象一个黑沉沉的冰窟&。
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气势贯通,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例如,(7)中国发生了内战,到处是有组织的激动,有领导的对战,有秩序的混乱。(8)何等动人的一页又页的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是空谷幽兰,是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两句话,前一句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描写,后一句话是作家徐迟面对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所用的草纸而发出的由衷的赞叹。两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不仅气势连贯,简直是奇妙的文学语言,极富感染力。
  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精炼,富有表现力。例如,(9)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阅历丰富,胸中自有丘壑。(10)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后一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子显得十分精练。古代 人们上私塾,其中有一门功课,就是对对子。我觉得对对子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遣词 造句的能力。我们知道古代的一些名家名篇,多有名联佳句。律诗、绝句中当然是少 不了的,就是一般的文章中,也不乏妙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衔远山,吞长江&,&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用词约,而意境深, 对联之作用可见一斑。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仗工整,词句凝炼,寥寥数语,勾画出陋室的特点,起 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善于使用&引用&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夸张& 的修辞方法,浪漫主义作家特别钟爱。李白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非 夸张的手法是难以达到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的。总之,修辞方法很多,各有各的妙用, 不一而举。
  第二,讲求句式的变化,可以使句子由呆板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例如,(11)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也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 爽的。(12)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 天送给济南。例(11)是一般的陈述句,例(12)是把字句,因为句式的变化, 表达效果迥异。后一句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情彩,具有了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再如,(13)夏夜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旁,在轻柔的夜风中纳凉,在炎热中小 溪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小溪赐予人们甘霖,家乡人民感谢你,小溪。(14)古老而年 轻的小溪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 微笑,只是默默地敞开温柔的胸脯,在炎热中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赐予人们以甘霖, 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家乡人民。例(13)段中都是一般的陈述句,显 得平淡。例(14)段,用了感叹句、把字句、设问句,句式变化多样,增强了表达 效果,化平淡为神奇。
第三,增加修饰成分,使原本干瘪的句子变得丰满而有韵味。对一个人来说,&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对一个语句来说,修饰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14)儿 时的我在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纸订成的书所吸引。(15)儿时的我在呀呀学语尚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纸订成的书所吸引。两句话比较,后者比前者增加了修饰成分:&呀呀学语&、&印满美丽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把我幼年开始爱书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第四,锤炼词语,一个生动的词语可以使一个句子增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就是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据说这个&绿&字也是几易其稿, 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 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第五,语言要含蓄,而不要直白。含蓄使语言有趣味,有哲理。如:(16)聪明的人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而愚蠢的人不善于吸取他的人经验教训,容易犯他人犯过的错误和别人不曾犯过的错误。(17)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却将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教训。例(16)语言直白,有点罗嗦。例(17)因含蓄而有趣味,并且精炼富有哲理。(18)有些人学识非常渊博,但仍然谦虚恳学,勤学好问。而有些人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反而不学也不问。(19)学识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不学无术的人不懂也不问。以上两句话相比较,(19)句显得含蓄耐读,而且前后自成对比富有哲理意味。
第六,优美的韵律能增加语言的美感。我们常说有&诗情画意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优美的韵律和节奏上。(20)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或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美。其中&边&、&远&、&泉&、&眼&、&园&、&牵&、&恋&、&看&押韵。和谐优美,有一种音乐的韵律回荡其中,&月牙泉&美妙、清纯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使用以上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互相批改,老师点拨,一篇习作的面貌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议论,学会用&形象&说话&&介绍几种形象化方法使你的议论文字生动起来
尽管议论应当凭借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征服读者和听众,但它并不排除具体形象。精彩的议论一定是具体形象的,它拒绝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讲求生动活泼的思想展示。
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议论文字可以使议论文质兼美,情理并具,使其逻辑力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升华文章所展示出的思想境界;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具体化的方法,用&形象&说话&&以具体化的形象代替枯索的理性抽象&&并通过反复练习,定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文思畅通、如泉涌出,形象生动、文采斐然的奇特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形象化的方法:
方法一、用具体形象的诠释代替抽象的定义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意象的物化&这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把抽象的概念定义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化枯燥为形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例1、责任感
抽象的定义把它说成是&责任感是指人们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诠释,如:
&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钢。&
例2、选择的真谛(2002年高考佳作片段)
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报国;&&当日本大举侵华,国家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之时,有人选择投敌卖国,有人选择奋起抵抗,捍卫尊严;面对濒临绝境之人,有人冷眼旁观,有人热心相救&&&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爱心、品德。
方法二、用形象丰满的图景代替论证过程中的纯逻辑推理
当你要论证它的进步意义时,如果能用形象化的图景来说话,就能避免就事论事,从而达到化虚(逻辑推理)为实(图景展现)的目的,使文章思路洞开、想象纷呈。
例1、一些文化&糟粕&又在我们生活中沉渣泛起。
康熙们可以死去,大清朝可以灭亡,封建制度可以推翻,但中国人的奴才意识和皇权思想却总是变着花样&活&下来,时时刻刻地在中国人精神里萌发。虽然经过思想解放和民主制度的洗涤,可封建皇帝还是一个个地以历史主人公的姿态从古墓里爬出来,大清的辫子也越长越长,中国文人挖掘古典文化,实际上挖掘出来的却是封建皇帝的僵尸。
这里的语言成功地避免了纯逻辑的推理,将抽象、乏味的论证过程演绎成了血肉丰满的形象的历史画面。
例2、谈&攀亲&(《读鲁迅》陈四益)
攀亲的事,仍有所闻。有几个地方为了争谁是某名人的故里,吵得死去活来;有几个人,因为据说是某名人的几十世孙,被捧得死去活来。殊不知范希文的后人未必先忧后乐,诸葛亮的裔孙也未必鞠躬尽瘁,诸暨未必多美女,秭归未必多诗人。这种攀亲的习气也真是积习难除。至于同洋人攀亲,更是先存着几分势利,外加着几分奴颜。
方法三、将纯自然形象转化为审美形象
在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中,如果我们赋予事例形象以丰富深刻的精神,使事例具体审美价值,将使文章境界大开。否则,离开了丰富深刻精神的这些形象,我们所写的形象就是没有深度、没有美感的形象。
例1、品味名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怀古&金戈铁马&,但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
再如: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
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懂得了奋斗的意义;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做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方法四、运用形象化的修辞手法
修辞的作用就在于使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增强表达效果,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1、谈&友善&
友善如杏花雨,沾衣欲湿,滴滴溜进你的衣领,缓缓滑人你的心田,滋润你的心灵之苗。友善如杨柳风,吹面不寒,丝丝拂过你的脸颊,轻轻拨动你的心弦,奏响你的心灵之曲。
友善,是你在孤独的世界里多愁善感时给你带来快乐的精灵;友善,是你在阴暗的隧道里蜗行摸索时给你带来光明的灯盏;友善,是你在冰冷的地窖里绝望灰心时给你带来温暖的火盆;
友善是风,但绝不是狂暴的寒风,让你的心灵之门随着大衣一起越闭越紧。友善是光,是温和的阳光,让你的心灵之窗随着大衣一起慢慢敞开。让我们把躲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最隐密处的友善找出来,洗清她身上的尘垢,医好她受伤的翅膀,让她重新飞上蓝天,把她的光芒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揭示了&友善&的内涵,形象生动,颇有文采。
例2、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高考佳作)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如谈话一般朴实亲切,形象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写成&选择诚信。因为诚信比机敏好,更受欢迎&,语言就比一杯白开水还要寡味。
、如何在考场上文思泉涌
  作者: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 钱 虹
  师: 假如我们现在都是身处中考考场的学生,面对一个作文命题,依据同学们的考试经验,说说通常会遇到哪些难处?
  生: 时间紧,一下子不知道写什么好。
  生: 老师说,好文章是流出来的,但我总觉得在考试的时候,作文是一句句挤出来的,所以,前句后句、前段后段常常联系不紧,总给人中心不明确的感觉。写完要修改,又来不及。
  生: 可能也是时间关系吧,大家常常写差不多的内容,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师: 那我们今天就探索解决这些难处的方法。以《镜子》为题,先请同学们在脑中搜索有关&镜子&的常识、话语、文章、故事等,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 物理书上说,镜子能成像,成的是虚像。
  生: 历史书上有三句话:&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的意思就是镜子。
  师: 回忆得很准确。假如我把第二句话改成: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照出国家兴亡的镜子,那么第三句话可以怎么说呢?
  生: 他人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照出自己得失的镜子。
  师: 那就请同学们从生活中选择可以作为镜子的事物,以&&&是一面镜子,是一面&&的镜子&的句式造句,多多益善。
  生: 行动是一面镜子,是一面验证语言真伪的镜子;语言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辨识善恶的镜子。
  生: 时间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辨别精华糟粕的镜子。
  生: 大自然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照出人类文明程度的镜子。
  生: 真诚是一面的镜子,是一面能照出心灵美善镜子。
  生: 孩子是一面镜子, 是一面能照出成人得失的镜子。
  师: 同学们真是妙喻如潮,看来作文立意的难题有解决的方法了。若是面对命题作文,面对题目,同学们可以联系生活,可以回忆书本,可以脑子急转弯,由题目生发开去,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写时可以不择难易、好坏,可以从多角度思考:个人、群体、家庭、学校、国家、社会、自然、历史&&凡是你能想到的,尽可能多写几条,以备开拓思路、形成明确立意之用。
  师: 写下来的虽然是一两句话,其实之中包含了大家对平时所见所闻的认识。平时的无心若能化成平时的有心,常做思考、积累,将更有利于临阵的发挥。比如开始的时候,有同学提到唐太宗的三句话,就引发了我们源源不断的思考。
  师: 为什么说这一两句的联想,能帮助我们完成一篇作文呢?
  生: 我想,如果我们真的经过思考,说出带有认识的那句话的时候,一定是依据一些事实而来,这些事例可能是我们经历过的,也可能是听到过的,把事例回忆出来,作文就有了内容,不知对不对?
  师: 你有很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说得极有道理。你前面说&行动是一面镜子,是一面验证语言真伪的镜子&,是依据哪些事实而来?
生: 我在学校里,经常看到有一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保证,或者是认真做作业,或是积极听讲课,再或者是不踏进电脑游戏房,不欺骗师长等等,可是行动往往与他们所说的话背道而驰,以致于学业越来越退步,使老师担心,父母痛心。所以我想到可以写一篇反映这一内容的作文,想说出&做人,做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就一定要有行动&这个想法。
  师: 你能就地取材,非常可取。其他同学怎么想呢? 刚才有一位同学说&真诚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照出心灵美善的镜子&,不知又是从什么事实中提炼而来?请说一说,好吗?
  生: 那是因为我的同桌,她话不多,别人可能不了解她;我却常常感动于她的真诚,我欣赏她的善良。
  师: 有你不说别人就不能了解到的事例吗?请举一例。
  生: 有。我学数学很吃力,有时就忍不住打电话去请教她,她每一次都很耐心,从不会讲一个答案就了事。因为我打电话多了,妈妈认为我在聊天,就不许我打。她知道了我的难处,反而常常打电话过来问我作业的情况,后来,我还知道,为这事她受到了她妈妈的责骂,为了帮助我,她受了很多委屈,但她从没在我面前抱怨,还是像往常一样帮我。她的真诚使我看到她的善良的心,现在我的功课长进了许多,我真的很感谢她。
  师: 若你以后碰到有难处的同学朋友,你也愿意像她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生: 当然了。
  师: 那我想,你还可以加一句: 真诚是一面镜子,是一面可以净化他人心灵的镜子。刚才同学所举的事例,范围都在学校,在身边。有哪位同学看到其他有关镜子的文章?
  生: 我看过一篇,写一个越来越富有的商人,因为对他人越来越冷漠,以致生活越来越无趣。一位哲学家给他指点迷津:看玻璃,能看到别人;当玻璃镀上一层银,就成了镜子,从此不见他人,只有自己,所以越来越无趣。
  师: 有意思的一个故事。这样的镜子不要也罢。还有吗?
  生: 这一篇文章写了两代制镜师的事情。子承父业造镜子,技艺比父亲高超,镜面极其平整,但生意很不好;父亲的镜子却卖得很好,儿子仔细琢磨,竟发现父亲的镜面故意制造一些凹凸,使镜中人的形象失真,儿子惊叹世人不识货,父亲却说儿子不了解人们的心理。胖的希望自己瘦,瘦的希望自己丰满;高的希望自己适中,矮的希望自己修长,而父亲的镜子刚好能满足各色人等的希望。
  师: 原来,还有欺人的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人们的虚荣呢。从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是否对开始提出的难题,有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呢?
  生: 老师前面说到的,由题目联系生活,回忆书本,甚至脑筋急转弯,由题目生发开去,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用一两句话写出来的方法,是明确立意的可行方法。
  生: 从这些话中,引起对生活事例的联想,选择自己熟悉或能写的进行整理,这样能加快速度,免得花了许多时间,却无从下手。
  生: 积累材料,范围要广,像蜜蜂采蜜一样,这要靠平时勤记勤摘录;提炼内容,要精,像最后的那篇文章就给人新颖的感觉,听起来比较吸引人,如果是考试作文,最后一篇肯定分数不低。(笑)
  师: 总结得好。再出一题《爱心》,请同学们试着去练一练
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
&&作文文采训练
南安国光中学 吴智勇
教学目标:
&&& 1、 作文语言的优化;2、形象思维的调动;3、读者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 1、讨论法 2、比较法 3、多媒体课件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课件展示: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怎么才能让我们作文的语言新鲜一些,有色彩有味道一些。在讨论之前,先请同学比较几个句子:
1、 让语言表达得好一些;
2、让语言&靓&起来;
3、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
思考:为什么将&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选定为今天作文课讨论的话题?
二、具体学习
1、&换元法&与语言的形象生动
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展望往事&&
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上面两句的修辞效果,具体理解&换元&在写作中的运用。
明确:借助某种表现手法,将原本比较质朴平白的语言换得形象生动新鲜一些,就是换元。
2、&换元法&与形象思维
用&20世纪的帷幕&代替&20世纪&,感觉很新鲜;&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烟消散的往事&比&往事&更会唤起我们的想像,令我们回味不已;我想到历史就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世纪就是一幕戏,人生也是如此&&
上例第2句话带给同学的感受是丰富的,它唤起了大家对历史、人生的想像。像这类描写性的语言具有画面感,灵气飞动(板书),而这恰恰是我们同学在写作时所没能注意到的。比如,同学写&山&,常常就是&山&,没有想到可以用&青山&、&巍巍青山&等形象感较强的语言来代替;写&水&也只是局限于&水&,没有多想想是什么样的&水&,滔滔江水还是涓涓细流。好的语言大都能给读者以形象生动的感受,能唤起他们的艺术想像。下面请同学研究这个句子,想一想怎么让它具有自由灵动的色彩?
3)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4)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讨论、明确:高考作文的&有文采&的语言,其&文采&就是语言形象、新鲜、有意蕴、句式灵活多变。(板书)语言有没有文采,这跟一个人对语言驾驭的能力有关,当然,还跟他的思维习惯、语言材料积累等因素有关。形象的语言与形象思维有关。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思考时大脑里能联想到一个具体的画面,将抽象的事物比如,山,水,情感,真理等等,想像成具体的、容易感受的事物,进行替换,换元。
3、&换元法&与读者意识
&比之妙用&
5)&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的痣一点。
6)03年高考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首段;
7)01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诚》的首段。(具体文字略)
这两个高考满分作文的开头是不是唤起了同学们的想像和阅读的兴趣了呢?借助&比&的手法来&换元&,可以让语言形象生动起来,你总不希望自己写出的文章,读者只有你自己和老师两人吧?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就是说话,当然这不是说作文的语言就可随随便便,我们在说得明白晓畅的同时也要讲究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写出来的文章给人的想像空间较小,别人就不爱看,你的思想再深刻、情感再丰富,便没能让别人感受到。作家写作要考虑到&潜在的读者&(板书),同样,我们写作文时也要考虑到&潜在的读者&。
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写作时才能注意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因为修辞是为了让表达和交流收到更好的效果。&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比&包括比喻、比拟、类比、起兴、映衬、烘托、通感、移就等等,所有的修辞手法都是借助形象化的联想,通过&比&让这事物与他事物产生一定的联系的。天下修辞归于&比&。(板书)简单地讲,为了说清楚、说好一种情景,就拿另外一种情景来比较。
下面再看几个例子,深入体会&比&的妙处:
(1)、我是一把沉寂的琴,正被你的青春和圣洁的思念,优美地举起。(吴晓《给奏琴的少女》)
(2)、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还有一支月下锦葵花的影子,/是你在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何其芳《罗衫》)〕
(3)、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丽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误而疏真理。&&03高考作文《情感的权力》)
4、课堂总结
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还需要放飞心灵,让心灵与世界对话,才能看到活生生的事物。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板书),如果我们相信世间万物都是可以交流的,&以我观物,赋物以情&,那我们笔下的事物就是鲜活的,有情感的。放飞心灵实际上就是解放了手中之笔的束缚。笔端的自由就是思维的自由。如果同学能够让心灵与世间万物进行交流,善于形象思维,借助&比&的手法,笔下的语言就能给人以形象、新鲜、有意蕴的感受,让读者体会到的艺术想像的快乐,而作文档次也会大大提升。当然,要写出有诗意、自由灵动的语言,不是靠一些技巧就能做到的,还要有真实的情感和个性的感悟。
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阶段的关于作文的讨论以及写作训练,大家已经对如何写好作文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了,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进步很大,作文已经成为不少同学语文考试的&杀手锏&、&秘密武器&了。(学生笑)但是,老师对同学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担忧,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表示不解)老师曾要求大家去研究几篇高考优秀作文,你觉得你的作文与这些高考成功之作相比怎么样?
生1:其实高考优秀作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作者的思想见识未必就高过我们,所用的写作素材有些我们也都知道,有的还用了语文书上的例子。
生2:不过他们都写得很有文采,语言很耐人寻味。
生3:的确。就算是老掉牙的例子经他们一写,也让人感觉很新鲜。这点我们自叹不如。
师:看来大家的研究还是有收获的嘛。事实上,在大家基本掌握了几种文体的写作之后,语言表达的不足往往阻碍了我们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件展示: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就是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新鲜一些,有色彩有味道一些。在讨论之前,先请同学比较几个句子。(板书:1、让语言表达得好一些;2、让语言&靓&起来)这两个句子和&追求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我将它(师用手指了指屏幕)选定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生4:因为这句话有味道,另外两句比较土,土得掉渣。(其他人笑)
师:懂得强调,好!那为什么这句话就不土,不掉渣?
生5:因为&笔端自由灵动的色彩&比较形象生动,用它来代替&好的语言&,让人觉得很新鲜,有回味的余地。
师:看来同学的语感挺好的嘛。没错,好的语言就应该形象生动,让人感到新鲜,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刚才同学提到了&代替&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同学解数学题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换元。其实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借鉴,通过一些表现手法,将原本比较质朴平白的语言换得形象生动新鲜一些。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的思想、见识、体验、感悟、情感,如果不能转化为文字,交流的空间就比较小,文字表达如果不能吸引人,流传的范围自然就不广。现实一点,在高考作文中就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不能只满足于把内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还应该讲究点文采,表达得吸引人些。下面请同学比较一组句子,你更喜欢那一句话?
(课件展示: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展望往事&& 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学生都认为第2句好,不喜欢比较直白的第1句)
师: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喜欢第2句,认为它有文采?
生6:(七嘴八舌地)用&20世纪的帷幕&代替&20世纪&,感觉很新鲜;&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烟消散的往事&比&往事&更会唤起我们的想像,令我们回味不已;我想到历史就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世纪就是一幕戏,人生也是如此&&
师:看来第2句话带给同学的感受是丰富的,它唤起了大家对历史、人生的想像。像这类描写性的语言具有画面感,灵气飞动(板书),而这恰恰是我们同学在写作时所没能注意到的。比如,同学写&山&,常常就是&山&,没有想到可以用&青山&、&巍巍青山&等形象感较强的语言来代替;写&水&也只是局限于&水&,没有多想想是什么样的&水&,滔滔江水还是涓涓细流。好的语言大都能给读者以形象生动的感受,能唤起他们的艺术想像。下面请同学研究这个句子,想一想怎么让它具有自由灵动的色彩?
(课件展示: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学生思考)
(课件展示: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师:请同学看屏幕,老师提供了一种参考,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改写段的感受。
生7:(热烈地)改过的文字很形象,很有意蕴;将&闭塞落后&改成&古老的存在&,很有苍凉的味道;&蓑衣和草鞋&是乡村特有的物品,体现出乡村的落后面貌,换成&文字&,给人一种新奇感,而且和贴切;&&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研究别人表达得好的语言,是为了借鉴别人的表达技巧,让自己的语言也能&靓&一点。好,下面请同学动笔也写一段,注意写得美一些,等会交流。
(学生动笔,教师在课堂中巡视,学生交流)
师:几位同学改写得很好(表扬了几位平时写作比较一般的同学),已经基本达到了高考作文&有文采&的要求了。&文采&就是语言形象、新鲜、有意蕴、句式灵活多变。(板书)语言有没有文采,这跟一个人对语言驾驭的能力有关,当然,还跟他的思维习惯、语言材料积累等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从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优化语言表达。形象的语言与形象思维有关。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思考时大脑里能联想到一个具体的画面,将抽象的事物比如,山,水,情感,真理等等,想像成具体的、容易感受的事物,进行替换,换元。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例子。
(课件展示:&比之妙用&&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的痣一点。&)
师:李乐薇写山和小屋,只用一句话,就让我们领略到他语言的精妙。他是怎样想出这句话的?
生8:把山比作人,把小屋比作人的一颗痣,用美人的眉毛来代替山的颜色和形状,用美人痣来代替山上的小屋。
师:说得好!用形象的事物来比、来代替,这就是形象思维。那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怎么就很少意识到要用&比&&代替&这种方法来思考呢?(学生笑)下面我们来看看高考满分作文是怎样&比&和&代替&的。
(课件展示03年高考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和01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诚》的首段,具体文字略)
师:这两个高考满分作文的开头是不是唤起了同学们的想像和阅读的兴趣了呢?(学生点头)借助&比&的手法,可以让语言形象生动起来,你总不希望自己写出的文章,读者只有你自己和老师两人吧?(学生笑)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就是说话,当然这不是说作文的语言就可随随便便,我们在说得明白晓畅的同时也要讲究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写出来的文章给人的想像空间较小,别人就不爱看,你的思想再深刻、情感再丰富,便没能让别人感受到。作家写作要考虑到&潜在的读者&(板书),同样,我们写作文时也要考虑到&潜在的读者&。
(停顿片刻,观察学生情况,学生似乎有些心领神会)
师: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写作文时便能注意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因为修辞是为了让表达和交流收到更好的效果。&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比&包括比喻、比拟、类比、起兴、映衬、烘托、通感、移就等等,所有的修辞手法都是借助形象化的联想,通过&比&让这事物与他事物产生一定的联系的。所以有人认为,天下修辞归于&比&。(板书)简单地讲,为了说清楚、说好一种情景,就拿另外一种情景来比较。下面我们再看两个例子,深入体会&比&的妙处。
〔课件展示:1、我是一把沉寂的琴,正被你的青春和圣洁的思念,优美地举起。(吴晓《给奏琴的少女》)2、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还有一支月下锦葵花的影子,/是你在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何其芳《罗衫》)〕
生9(感叹):这些语言太优美了,太精彩了!
师:怎么个精彩法?请讲出你的感受。
生10:将人当做小提琴和罗衫来写,很新奇,情感很浓烈。
师:这边用的是什么手法?
生11(齐声地):比拟!
师:对。比拟也是&比&,比拟有两种,把人比作物,或把物比作人。物和人放在一起,就有了画面感,语言就形象生动起来了。吴晓的诗,相互倾慕的双方,一方是演奏小提琴的少女,另一方即抒情主人公此刻却化为少女手中那把多情的小提琴,这样来抒发倾慕之情,实在美妙。何其芳的诗,抒情主人公将自己比拟为一件罗衫,抒写对恋人的嗔怪,这同样是一首奇妙的情诗。(师生都有些陶醉)
师(微笑):大家都陶醉在美妙的想像之中了!这就是修辞的魅力,&比&的魅力。大家再看一个例子。
(课件展示: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丽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误而疏真理。&&03高考作文《情感的权力》)
师:这样精彩的语言其实大家也写得出来,只是同学没有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语言积累得不够,所以不善于用形象的词汇去&替换&,用&比&的方法来表达。另外,同学的思维太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之中,没有放飞自己的心灵,去与世界对话、交流,眼中看到的事物就只能是毫无生命力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形象思维习惯的养成。放飞心灵,让心灵与世界对话,才能看到活生生的事物。王国维的那句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板书),大家好记得吧?(学生点头)如果我们相信世间万物都是可以交流的,&以我观物,赋物以情&,那我们笔下的事物就是鲜活的,有情感的。请同学们好好研究这几个例子,体会心灵与世界对话的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课件展示:&赋物以情&&1、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陈启佑《永远的蝴蝶》2、岳阳楼上听哀筝,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李祁《南歌子》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师: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重新回味时,有没有更深的感受呢?在诗歌鉴赏课上,还曾跟同学们提到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谈谈你对这些例子的感受。
生12:我记得《永远的蝴蝶》的开头并不是很凄凉孤独啊,怎么作者会觉得邮筒很孤独呢?似乎用王国维的话解释不通。
生13:怎么不通,作者是通过邮筒的孤独来反衬主人公二人世界的甜美啊,这也是他情感的流露。
生14:对。实际上《永远的蝴蝶》的结局是很凄凉的,那个女孩死了,男孩当然觉得很孤独,那个雨夜是男孩一生中最孤独的晚上。
师(没想到学生会想到这些,很惊喜):说得太好了!同学的发言已经达到文学评论家的水平了。(生喜)
生15:《南歌子》主人公在楼上听到哀伤的筝乐,心情跟着凄凉起来,便觉得江月孤苦零丁,这也是赋物以情。
生16:刘禹锡如果没有将心灵与群山、空城、潮水、淮水上空的明月对话,他也不会写出这样的诗意来。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放飞心灵实际上就是解放了手中之笔的束缚。笔端的自由就是思维的自由。如果同学能够让心灵与时间万物进行交流,善于形象思维,借助&比&的手法,笔下的语言就能给人以形象、新鲜、有意蕴的感受,让读者体会到的艺术想像的快乐,而作文档次也会大大提升。当然,要写出有诗意、自由灵动的语言,不是靠一些技巧就能做到的,还要有真实的情感和个性的感悟。01年的《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和03年的《月是路的痕》,一篇是写给朋友的,一篇是写给父亲的,这两篇高考作文在这方面就做得挺好的,大家回去可以看看,好好体会,看看作者是怎样妙用&比&的方法,怎样赋物以情,注意到写作的潜在对象的。今天的作文成功之路的讨论就到这边。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应试作文的能力,一直是笔者教学研究的着重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尽管高三学生对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作文水平却一直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处于写作的&高原阶段&。(请参看拙作《如何克服写作上的&高原现象&》,《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11期)假如学生不能克服在写作上存在着的诸如思维僵化呆板、素材单调陈旧、语言干巴乏味、思想情感肤浅单薄等缺陷的话,作文要有个质的飞跃是比较困难的,当然也不容易应对具有选拔性质的高考作文。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相对于其他缺陷与不足,语言表达的优劣是最易为人直接感知的。然而,语言表达的概念化、缺乏形象感、比较干巴乏味,却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的作文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常常跟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有关。而语言&有文采&也一直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它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在实际的阅卷操作中,它会产生&光环效应&,个性和创造的光芒能够提升文章的品质、弥补文章中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三学生能否在语言层面上有较大的提高,对他们高考作文的得分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深刻的体验、真切的情感、丰富的材料也要以自由、个性的语言为根本依托。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否让语言富有文采,具有美感,能给人以艺术的想像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提高学生写作语言的表现力,必须从心理和思维的角度切入,以便唤醒学生的想像力,放飞他们的心灵。另外,学生写作时如果缺乏较强的&读者意识&,便不会意识到在追求语言表达得明白晓畅的同时也注意到语言的&有文采&。&读者意识&的单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语言表达上所能取得的效果。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设计这堂写作指导课时将开启形象思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以品味语言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贯穿起与形象思维最密切相关的形象和情感这两个层面。所谓&形象&,就是指语言具有较强的画面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要让作者心中的形象依靠语言通过&比&让这事物与他事物产生一定的联系,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的眼睛接触到文字,便能将文字所寄载的形象立刻幻化出来。因此,引导学生让心灵与世间万物对话,形象地、有情感地感知生活,才能让他们的语言更形象具体、更有情感、更个性化。文气如人气,笔端常带感情,下笔时考虑到要以情感人,才能让语言真正具有&自由灵动的色彩&。
这虽然是一堂关于应试写作的探索课,但笔者还是融合了新课程的理念,至于能否实现探索的目的,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得怎么样,有待于同行指正了。
妙用诗词铸佳文
&&& 古诗名句是一座丰厚精彩的作文素材库,巧用古诗名句入文能使文章文采斐然,增强文化底蕴。
  一、巧借名句拟题记
  题记是指在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引用古诗名句为题记,既可提挈全文、揭示主旨,又能增添文采。如2004年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的题记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直接以晏殊《蝶恋花》中诗句为题记,&独上高楼&形象概括出文中&守护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历史的期许&的主旨,既照应了题目,又概括了主旨,渲染了诗意气氛,引人欲读,可谓一举多得。?
  二、巧借名句拟题目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新颖别致的文题是献给阅卷教师的一张漂亮名片,能吸引住阅卷教师的眼睛。巧借古诗名句拟题是让题目光彩夺目、一枝独秀的方法之一。以诗句拟写文题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以诗句为文题。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直接以苏轼《题西林壁》诗句为题,形象诠释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的内涵;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直接以苏轼《定风波》中词句为题,紧扣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揭示了&以平和心态正视挫折方能减轻痛苦走向成功&的中心论点;2006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类似的例子;二是化用名句拟文题,即将话题语巧妙嵌入到诗句中。如2001年高考江苏省满分作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把话题&诚信&的&诚&字嵌入柳永《蝶恋花》词句中;2003年高考湖北省满分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化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诗句,把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中的&情&字嵌入&不畏浮云遮望眼&;2004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化用项羽《垓下歌》中诗句,把话题&忙&字嵌入&虞兮虞兮奈若何&,将论述重心锁定在&奈何&两字上,揭示了人们各种&忙&的现象背后的精神生活的失落。由此可见,化用诗句的关键是将诗句与话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所拟的标题能暗合或明点话题。
  三、巧借名句写开头
  开篇就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古诗名句,往往能先声夺人。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的开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将三联名句嵌入一组排比句中,多角度透视了话题&意气&的要义,水到渠成引出中心论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诗化排比句将思维的张力、激昂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华美的文采融于一体,充分渲染了文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四、巧引名句当论据
  举文学家事例时可链接其诗词名句,从而化枯燥无味的语言为诗化隽永的语言,能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学品位。如2006年以&留下一点空白&为话题的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拒绝空白》中一段:?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作者对话题作反向思维,将&空白&理解为&生命中的盲点&。&拒绝空白&就是追求奋发有为的人生,本段引用六位文人的名句,来抒发自己的昂扬向上的情怀,情感炽热,强化了主题。?
  除直接引用诗句(明引)做论据外,还可间接引用诗句(暗引),即将诗句妙合无痕地熔铸在事例中,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选择永恒》中一段: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遭谗去职放逐流浪,也不随污流扬而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自食,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这段列举了楚大夫屈原、魏武帝曹操和陶渊明三位人物的事迹,分别论述&选择永恒&就是选择执著、豪壮和高雅。作者巧妙化用他们各自的诗句来概括其事迹,楚大夫&九死不悔&暗引了《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魏武帝&壮心不已&明引了《龟虽寿》中诗句,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暗引了《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由于将原诗句压缩成四字格形式化用到文句中,因此言简意丰,铿锵有力。
  五、妙用名句写结尾
  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诗句作结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如2005年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为话题的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一双童鞋》的结尾:?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在叙述完一双童鞋的故事后,引用名句揭示该故事暗含的生活哲理&&要有超然的生活态度,三联名句组成的排比段强化了&超然一点,幸福多多&的文章主旨。?
  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引用诗句能起到首尾呼应、结构缜密、突出主题的作用。如200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菊花人生》的开头和结尾:
  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间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这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的人生的与众不同的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开篇勾勒出一幅陶渊明沉醉幽菊的素描,引用《饮酒》诗中名句刻意描摹其坦然归隐山林的&出&世形象。结尾又引用《饮酒》诗中名句描绘其与幽幽香菊为伴,表现其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首尾圆合,让人拍案叫绝。?
  &以诗为文&既创造了诗情画意般的美,提高了作文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又给阅卷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印象,让读者一见钟情,进而获得高分。这种手法的提高则是通过对诗词的意境的揣测和描绘来达到的,这是最高的境界,可以解决中学生无米下锅的难题!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文我眼中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