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慧农业龙头企业虫控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类似于这样的农业谚语说明一个道理,懂得“看天”,遵循气候变化规律,一向是中国农耕文明与农民智慧的着眼点。然而,进入工业时代以后,随着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看天”似乎已经没那么准了,气候规律遭遇严峻挑战。  有研究表明,过去5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5℃,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天,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已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遭遇。  更令人忧心的是,在全球人口迫近80亿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干旱、洪涝灾害、荒漠化和表层土壤侵蚀等,正在导致可耕作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失稳与下降。这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背道而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用仅占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与此同时,作为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引导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4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农业农村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启动了中国第一个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项目启动会。  “项目通过5年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粮食主产区安徽和河南建立了10万亩示范区,项目区单位面积氮肥用量减少约10%,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0%,5年累计实现固碳减排约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产量年均增加5%以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  同时,项目提升了农民科技意识和田间管理水平,制订相关的技术规程与补贴制度,建立了资源高效、经济合理、固碳减排的生产模式,增强了作物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获得了保证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赢”效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环保、节能减排、科学种田,包括综合种养,使我大开眼界,农业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所以这几年在项目支持下我也是大展手脚,规模又扩大了一些。”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地飞站在万亩连片的稻田边上,意气风发地介绍着。  潘地飞深耕的这片土地位于黄淮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安徽怀远县,传统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时间倒推到2014年,潘地飞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那年种的几千亩水稻本来长势很好,眼看着抽穗扬花了,却碰上了比较长的低温阴雨天气,稻瘟病大爆发,整个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他就深深感觉到这气候变化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自己也很懊恼,觉得农业就是靠天吃饭,没有办法控制收成。直到他接触到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这个项目,了解了气候智慧型农业,才又重拾信心。  那么什么是气候智慧型农业?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气候智慧型农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提出的,就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一种既能保持农业生产能力,又能实现固碳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发展新模式。”从总结的经验来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八个字“固碳、减排、稳粮、增收”。  说得通俗点,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因为气候变化而催生的,而它产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反过来改变气候。目前各国之所以要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大体也是这个原因。  首先,农业对气候变化既是影响者,也是贡献者,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项目首席技术顾问、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介绍说,“气候变化导致农业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使农业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极端灾害频发重发将成为新常态,受灾风险和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增加。近4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农作物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近5亿亩。在此背景下,农业对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气候适应能力更加迫切。”  另一方面,农业具有双重角色,它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至少五分之一来自农业部门,主要来源是施用肥料的土壤、反刍动物的肠胃发酵、秸秆焚烧、水稻生产、有机肥和化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林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排放量,如稻田是全球甲烷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因此,农业已成为目前各国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  另外,粮食作物生产节能减排和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双重任务的重大举措。  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生产第一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积极提高农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当前,绿色理念正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具体而言,一是我国正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反复强调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正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久臣说。  王久臣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新需求,对生态宜居乡村的新期盼越来越迫切。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理念总体上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需求,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意义重大,有现实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据国家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国际处处长王全辉介绍,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三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之所以要设定这些目标,是因为实现它们,至少能收到以下可以预期的好处。”王全辉说。  好处之一是防灾减灾实现稳产。通过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气候适应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系统整体效率、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增强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保证在极端干旱等天气下农业正常生产,确保作物稳产甚至增产。  好处之二是固碳减排绿色发展。通过生产系统优化与技术改进,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等,提高化肥、农药、灌溉水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效率,减少作物系统碳排放,增加土壤碳储量,推进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好处之三是节本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推广化肥农药投入品减量化技术,节水节肥节药等清洁生产技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改善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销量和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2010年10月,在海牙召开的“全球农业、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次提出了“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个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积极响应。2012年1月,由粮农组织和欧盟共同实施的第一批“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马拉维、越南和赞比亚三个国家启动,并陆续推广至厄瓜多尔、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交流互访。  2014年,作为全球环境基金(GEF)的第5个增资期的目标,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中国启动。项目实施期为5年,重点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生产系统,在主产区安徽省怀远县与河南省叶县建立10万亩示范区,开展小麦—水稻和小麦—玉米生产减排增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配套政策的创新与应用、公众知识的拓展与提升等活动。  作为一个在中国首次实施的全新项目与课题,怎样理解、认知与传播气候智慧型农业?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技术策略?如何量化与评估项目实施的效果?如何将各种复杂技术方案集成为一个实施路径或平台?怎样投入,如何产出?特别是,怎样保障项目区的农民增产增收,从而激励他们主动投身这一事业?世界银行邀请国际土壤专家RattanLal讲课。  尤其是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到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兼顾到近6亿中国农民的生计与发展,兼顾到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担当与责任,兼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方略与现实成效。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重点与难点,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与项目执行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聘请了国内外领域专家组成项目技术顾问团队,构建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及项目省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为培训及技术示范实施的骨干力量,囊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不同层级农业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等在内的项目执行体系。  在集结优势专家力量、融汇中国农业固碳减排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科技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因时因地制宜的科技实践  “在我这儿试验5年了,秸秆还田、免耕轮作、减肥减药……人家说的办法就是中。化肥农药少用不说,亩收入上还看涨。”河南叶县龙泉乡权印村种田大户贾满堂站在那片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看着已经装袋还散发着甜味的玉米粒以及正围在一起测产的专家,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与我们提倡的绿色发展也是冲突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以为,“我们要朝着现代化农业去转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不顾投入,不顾生态环境。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说是来得正好,来得正巧。”  作为项目的两个示范点,河南省叶县、安徽省怀远县,虽然主粮作物品类不同、环境各异、生产模式各有侧重,却同样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零散,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种植业生产管理模式不合理,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多,作物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应用范围小,生产系统受气候影响稳定性差、化肥农药投入量大、耗能高、浪费严重,土壤固碳能力低且地力亏欠的特点。开展项目前开展项目后  因此,应对示范点的短板与痛点,在项目开展之初,专家团队集成应用了多年研究的多项科技成果,首先抓住了“技术示范与应用”这个牛鼻子。具体说来,在地方实践当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示范性技术。  ——化肥减量施用节能减排技术。针对项目区化肥用量偏高、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专家团队重点开展精准配方平衡施肥和机械化高效施肥技术应用示范。其中,精准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对农田耕层土壤样品的肥力测定与农户生产情况调研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不同作物在各生育期阶段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综合施肥方案,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达到直接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间接减少肥料生产、运输耗能。通过机械化高效施肥,起到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肥料使用量的目的。  “通过我们在项目区进行取土分析以后发现,氮肥降低20%,磷肥降低30%到50%,基本不影响产量。原来老百姓买化肥,一袋是50公斤,我们建议把一袋变成40公斤,这样子化肥使用量一下子就减少20%。”河南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除此之外,还通过优化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过去老百姓都是撒施,利用效率非常低,氧化亚氮还有氨气都变成氮气挥发出去了。为了减少这种损耗挥发,我们采用了深施肥料。深施到底要多深呢?一般来说是25厘米。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数据是,深施肥料能让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效果非常好。”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农药减量施用技术。针对项目区农民缺乏病虫害诊断方法、不了解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以及农药施用工具落后等问题,项目开展了精准施药技术与统防统治技术应用示范。通过病虫害预测,使用先进的施药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农药施用,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原来我们用的是普通喷雾器,喷洒的时候量大,就跟下小雨一样,药自然也就浪费了。用原来的喷雾器,1亩地用一袋药,现在改用静电喷雾器,同样的一袋药,能打3亩地。”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  除了使用静电喷雾器,项目区还推广使用无人机喷药。“无人机不仅效率高了,而且它的防治效果比以前好了。比如说防治赤霉病,关键时期就那么几天,要是用传统的方法,这边打药还没打完呢,最佳防治时间就已经过去了,那边没及时打药的庄稼,生长肯定受影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平整农田与优化灌溉技术。针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度差、灌溉方式不合理、配套不健全、利用效率低且耗能大、面源污染风险大的问题。项目开展优化灌溉技术示范应用,实现了节约用水量、减少提灌耗能、降低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区规模种植达到万亩的农户不断增加。“过去土地比较零碎化,拖拉机转个弯都转不过去,现在一块土地大的有几千亩,能够很好地发挥机械的作用。现在项目区配备的都是大马力拖拉机,耕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苗齐、苗全、苗又壮。另外,项目区现在推行的新型灌溉系统,会把肥料跟水融合在一起,实行水肥一体化,这些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省用量和成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介绍说。  为啥实行水肥一体化?“过去老百姓一亩地施15公斤氮肥,我们现在的水肥一体化大概可以减少一半的肥料,水过去是大水漫灌,一亩地大概要用60方水,现在我们只要20方或30方水就够了。大致算来,水肥一体化能够把水和肥料的利用率提高50%左右。此外,水肥一体化还保护了土壤结构的一致性,减少了土地板结,保证了产量的增加。”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保护性耕作配套栽培技术。在项目开展之初,项目区存在秸秆还田面积小、还田技术不合理、配套农机具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秸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难以发挥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因此,项目通过固碳技术的示范,提高秸秆还田量、增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秸秆浪费和大气污染,增强土壤固碳能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这个技术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提升以后,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土壤中去,这就是固碳减排的过程。“我们这里主要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尽量减少对土壤的耕作和干扰。我们的小麦是少耕,就是旋耕一下就行了;种玉米的时候是免耕,秸秆是覆盖的,以此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项目农艺专家、中国农科院张卫建研究员介绍说。  那什么时候少耕、什么时候免耕呢?这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墒情。项目区的耕地上设置了大量传感设备,可以测土壤温度、湿度和含水量。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精确判断土壤墒情,然后再决定是少耕还是免耕。“少耕或免耕,主要由作物的需要决定,来到项目区之后我们发现,完全翻耕的话不但加大了碳的排放,对农机具本身也是一种无谓的浪费。”中国农业大学何雄奎教授介绍说。  增加土壤有机质,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秸秆还田。“没兴秸秆还田的时候,地里有机质含量低,俺这儿就在1.5左右,现在经过5年的秸秆还田,有机质可以达到1.8了。”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现在叶县项目区5万亩地,基本实现了秸秆的全量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农田固碳减排新材料筛选技术。在项目区分别设置单因子田间大区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综合效应,从中筛选出利于当地作物增产、水肥增效和农田增碳减排的新材料及其种植模式,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挖掘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潜力。  比如安徽怀远,原来种的小麦都是白皮小麦,在原来的气候条件下它长势很好,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现在春季的雨水比以前多得多,它的长势就那么好了。“而且现在的病害流行比以前厉害,特别是赤霉病,我们就给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宣传,能不能把白皮小麦改成红皮麦?在气候变化以后,更有利于我们小麦种植大户和农户的丰产丰收。相对来讲药的用量少了,次数也少了,这样也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对此,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梅长军也有着同样的认识:“把我们的这个小麦调成了红麦。它的好处更多体现在小麦的抗风险性,我们的雨量相对偏多。白麦不利于抵抗天气的变化,容易发芽,而我们的红皮小麦更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单单是安徽怀远,在项目推动下,河南叶县也通过选择新品种来适应气候变化。“叶县农户原来都是种春性品种,老百姓都喜欢这个,籽长得饱一点,但是现在气候变化以后,这个春性品种容易受冻害,所以我们就跟种粮农户说,要想种得早,又想收得早,还想收得好,必须改良品种,如果春性品种变为半冬性品种,播期早一点,气候温度高一点对它影响会小一点,产量还高,如果有了倒春寒,它这个品种耐寒性也比较好。老百姓现在种的80%以上都是这个新品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农田固碳减排新模式筛选技术。项目开展之初,项目区广泛种植单一耗地作物,让土壤有机碳呈现逐年递减。为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项目专家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生物结构优化配置,开展高产高效的生态复合种养系统优化和筛选,构建利于农业高产高效减排的新模式。  “这个生态的理念就是一种复合的种植,比如说由原来单一的种植水稻、小麦,现在转变成了水稻和泥鳅、水稻和鸭子等等。采用新模式之后,项目区由原来单调的一季小麦一季水稻,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农业的复合种植。特别是就是我们的稻田养鸭,干得非常成功。鸭粪进入稻田以后,它属于有机肥,对水稻的品质非常好。另外鸭子在稻田里面,还能帮忙除草,它还能飞起来吃这个蛾子,就是稻田它就不生虫了,有利于病、虫、草的防治,给我们解决了一大困难。并且又降低了成本,粮食的品质上去了,我们这个万福鸭米本来市场上只能卖两块多钱,现在的万福鸭米至少卖到五六块,有时还能卖到八块钱一斤。因为它没有使农药,化肥也用的比较少,这样粮食的品质上去了,肯定我们的收益也增加了。”潘地飞介绍说。  ——生态拦截技术。通过配套建设各项设施,项目致力于通过生态缓冲带对污染物中的氮磷养分进行回用,减少向水体的流入。将养分覆盖还田,循环利用,对农村复合污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改善生态环境。  怀远县刘楼村建设的一条“水道”就是用于净化水体而建设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沟渠整体总长约1450米,由三条支流与一条总排水沟渠构成,承担起了当地约150亩水稻农田的退水氮磷消纳任务。从农田中排出的“肥”水流入沟渠后,通过鸢尾、睡莲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净化水体,打造出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总结说来,固碳减排事实上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增,一个是减。通过少耕免耕保护耕作降低成本,通过减肥减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优化,通过降本增效,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升农民的收入。这一增一减体现在气候智慧型农业的许多个方面和环节。  比如项目实施几年来,粮食产量基本上都是在稳步的提升。和非项目区比较,项目区的小麦产量能提高5%-10%,水稻产量大概提高5%以上,玉米产量能够提高10%以上。  在叶县,项目实施后,每亩地肥料减施20%,农药减施30%,农业用水每亩地节约了50%以上,换句话说,节本增收的大概数值为一亩地200元。此外,新技术的使用,不但保证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不下降,而且品质更好,每斤要比农民原来种的小麦高上1毛钱,农民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增收,既丰产又丰收。  “比如小麦跟经济作物间作套种,河南叶县庄稼一般为一年两熟,现在通过研究能够达到三熟,玉米套种西瓜。当然了,套种花生也行,红薯也行,玉米也行,一亩地净增加收入600块,三熟间作套种收入还能再增加不少。还有播量问题,一开始农民每亩地要用30斤到40斤种子,那么我们来以后,通过试验示范,农民的播量减少到25斤以下,光这一项就减少了很多投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介绍说。  这里减一点,那里减一点,加在一起,总量是很惊人的。“以前的模式是把玉米秆残留到地里,然后麦子耩上。这一亩地下来,使用机械所产生的费用大概是110元-120元,通过免耕试验,这个程序现在没有了。也就是老百姓最起码这100块钱他不再掏了。你像我们有115万亩土地,总量那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应该说,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技术支持,离不开专家把关,除此之外,也得益于项目涉及的各层级政府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实践,他们按照项目设计,从政策、人力、资金、配套设施等不同层面,给予了项目区大量的协助与支持。  “2016年,我们专门到项目区架设了灌溉用电线路,还安装了两台变压器。另外在配套这方面,交通部门、水利部门,还有林业部门都对我们这个项目很支持,项目区内原来有很多土路,我们现在给它修成了水泥路。我们还在项目区内所有的道路旁边都种上一些绿化树。按照行业的要求,每50亩地必须配备一眼井,这些条件我们已经全部做到了。”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当时我们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固碳减排的目标只有6.5万吨,但是通过我们项目这几年的实施,基本上超过了(项目目标的)50%,超额完成任务。土壤固碳既提升了我们的土壤质量,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又改善了我们的空气质量,对农民来说,这是两个好处,两个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碳汇减排与监测专家李虎介绍。“推而广之”的学问  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配合,让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示范区得到了长足拓展。然而,就如同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所说,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面貌新、定位高、标准高、技术手段复杂,怎样让传统农户主动去接受新思想、落实新技术、收获新价值,并以身作则、推而广之?是一个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气候智慧型农业,除了要改变气候、改变土壤情况,更应该改变农民的生产模式。站在这个角度,气候智慧的火花,不能只停留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应该走进人心深处。  通过技术示范与各类培训,让项目智慧去创造、传播更多智慧,让项目价值去引领、衍生更多价值。然而习惯的改变向来困难,如何让一个全新的观念去真正影响农民长久积累的认知体系、农耕经验与价值判断,如何改变传统模式里“要我做”的被动格局,真正从价值观念上实现“我要做”,需要的是深入思考、系统解决。  “一开始困难最大的就是农民不接受,包括地方基层干部对这个项目也有很多模糊不理解的地方。”安徽省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兴涛介绍说。  对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是这样理解的:“农民往往是比较重实际的,当时我们来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认为,只有更多的投入才能有更多的产出。最关键的障碍就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我们的技术如何送到农民手中,如何让农民接受并且采用。”  “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要让老百姓看见实打实的好处。要让老百姓接受这些东西,必须在实践当中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让他们实打实地看到这些好处,他们才能一点一点接受。”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副站长吴国林介绍说。  这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沟通培训。通过培训,农民才能了解从而愿意实践这个项目。培训如何展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介绍:“针对技术人员,我们集中培训,对职业农民,我们采取现场培训,那么对普通的农民,我们深入到村里面去,对每一位发放明白纸,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互动等等,我们建立有微信平台,农民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在平台里面和专家互动。另外我们还利用农村的集市,利用农村的庙会,在人多的时候,我们扩大技术普及效果。我们的课堂叫什么,叫作田间课堂,叫作村集课堂,这样的话就是确保我们的技术能够真正落地,真正地送到农民手中,起到应有的效果。”田间农民培训。  经过深入系统的培训,项目区农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愿意去接受新项目。  说起这些培训,地方干部、专家教授、地方农民,都有深刻的记忆。“培训次数还不少嘞,我们这主要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在这儿培训。截至现在,每个村都培训将近4回了,每一期就是50-70人。”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  培训除了次数有保证,形式上也比较丰富。“我们一个是在课堂培训,第二个是我们到田间培训,去给农民手把手地、面对面地进行培训。第三种形式,组织大户及科技人员到外地去,到先进发达的地方去,到农业生产搞得好的地方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具体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独的,专门的培训,第二种是见缝插针,脱贫攻坚的任务比较重,我们就和这个合作起来,办脱贫攻坚专题的培训。比如稻虾养殖比较好,我们就跟水产局合作,专门做稻虾综合种养的专题培训。我们县里也在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我们就搞个专题,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题搞一个专门的培训。2018年的腊月,我们团队在合肥搞了很多春联,再加上培训资料,我们下到相关示范村,一户一户给他们送春联,同时给他们讲解气侯智慧型农业的知识、技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让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是2013年的贫困户,2018年脱贫的。你按以前那老传统观念,目前的这些新办法,那是不能行的。我通过人家讲这个农业科技知识,我的种植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家以前只种玉米和小麦,现在还种其他东西,种啥呢?种辣椒、花生、红薯、甘蔗,再种些芝麻,这样一亩地得有5000-6000块钱的收入。”贾满堂介绍说。  经过培训,一些农户率先改变了观念,开始身体力行实践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模式,也因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应该讲事实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很好,有现场老百姓看到你干得好,就非常好。2015年、2016年实施的时候,我们在大户潘地飞那里进行种植,他家的粳稻按照我们的方式进行种植,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产量还很高,比周边的老百姓产量高得多。所以老百姓一看见,这个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个团队来指导的,的确好,你看投入少了,但是产量还高了,他们就很服,他们就觉得按照这个模式来做,能够节本又增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从开始的不愿意接受,到慢慢地通过专家教授们的辅导,通过一些农户的示范引导,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老百姓逐渐开始接受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该说,随着项目区技术示范与培训活动高频次、多范围地深入开展,项目区农民普遍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伴随这个过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在河南叶县的农户贾满堂、安徽怀远县的种植业大户潘地飞身上,体现着气候智慧型农业深入人心的心路历程。集市农民培训。  经过技术培训,贾满堂改变了他的种植模式。他采用的水肥一体化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产量比没用水肥一体化的时候一亩地高出100多公斤。他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所增长,但投入上年年都有所减少,因此他才敢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到现在他已经流转经营了500亩以上的土地。“老贾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5年以来,老贾的机械,从原来的3台,到现在添置到16台以上,这都是通过这个气候智慧型项目激励出来的。”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带来的获得感,不只体现在基层的农民。通过6年来的实施,项目辐射的各级政府官员,也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前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项目落地以后,我们发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的投入能直接带来增产增收。此外,我们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地的地下水结构,也都因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河南叶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飞介绍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漠视到热衷,从“看不见,摸不着”到来自每家每户、实实在在的效益和支持。气候智慧型农业在中国实施的6年,让管理者、执业者、经营者找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切入点,发现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着眼点。相信,在良性循环之间,通过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示范与传播,定能启发带动更多的智慧、更广的思路、更有效的做法参与其中。为气候智慧型农业贡献中国“智慧”  项目产生效益,同时也产生经验与智慧。这场来自中国大地的实践,不仅为全球碳减排做出了表率与贡献,也为全球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广积累了经验。  五年来,在政策创新与知识管理方面,项目通过政策和制度优化设计、集成相关部门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协调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固碳减排与适应能力提升的政策措施与技术途径。  目前,项目团队已经完成《小麦玉米种植系统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小麦水稻种植系统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及《气候智慧型农业计量与监测方法学》的编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气候智慧型小麦—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气候智慧型小麦—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及《气候智慧型作物生产计量与监测方法规程》正式列入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制订计划,该标准颁布将极大提升项目在中国农业领域的影响力。依据项目成果结合国外相关知识经验编制了《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材料。同时制作项目网络培训课程,扩大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受众群体,总结分享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中国实践过程。世界银行开展督导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始终坚持项目设计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确保项目协议严格落实。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期长、质量要求高、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同时与当地农户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摸索出见效快、质量高、效益好、农户乐于接受的技术示范集成,项目建设准备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始终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深入一线乡镇和村庄,认真征求、听取农户的意见,把群众的参与真正落到实处。在充分听取农户意见基础上,多次邀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省发改、财务政府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中缺少技术指导、灌溉条件、农具和大型秸秆还田机械及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养鸡羊吃麦苗、田间道路不方便、部分农户不愿种地或部分农户抗拒有偿统一配方施肥与病虫害统一防治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磋商,汇集了国内外专家智慧,形成了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不仅贯彻落实了世行的协议要求,保证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且项目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为整个项目建设打下为坚实的基础。  坚持学习运用与环保理念培养相结合,提升公众知识,普及低碳理念。基于农户乐于接受培训方式的技术推广模式,在进行田间指导与技术员包村的农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积极融入低碳理念,做到提升公众知识的同时培养农户应有的低碳理念,确保农户能预见项目的经济效益,主动参与项目,自行增强低碳环保理念。  坚持项目实施与培训推广相结合,确保科技成果得到及时吸收转化。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在绿色乡村综合发展技术与模式中,正式提出发展“粮食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设计准备阶段,就建立了“科研、培训、推广”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将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项目区农业投入品实施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高、农户使用新技术能力较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筛选研究缺乏、项目各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少、技术推广力度小、没有专门的农田碳汇监测方法和尚未开展类似系统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等问题,专家组认真研究了项目区的种植模式、农业研究和推广机构、农业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等内容,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按照农民田间学校相关运行模式与标准建设农民培训平台30个,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与服务咨询累计25247人,女性占比约39.29%。通过减排技术示范应用、固碳技术示范应用、新技术与新模式筛选示范、技术培训服务和监测与评估,筛选、示范、应用适用于本项目区的低排放技术,集成技术模式实现项目区全覆盖,促进技术培训服务项目有序、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坚持项目开展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相结合,确保实践经验得到有效升华。在综合考虑农业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通过开展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编制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编制气候智慧型农业计量与监测方法学,制定和出台农业节能减排和固碳生态补偿政策性等相关文件、制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低排放技术标准、规范等,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节能减排和土壤固碳研究与国际合作持续发展,从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推进信息快速传播与资源共享;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和农民参与式能力培养;促进融资和保险制度改革。  坚持项目开展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确保知识创新交流的顺畅。通过项目信息交流与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经验成果的收集与宣传和技术交流与研讨,实现项目网站、工作简报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与运行、研讨会与国内外交流等,扩大项目影响性,确保知识的提炼与创新。  坚持跟踪监测评估与严格检查验收相结合,确保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项目的技术、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风险。在项目实施中,采取监测评估与检查验收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测督导。一方面,邀请各大科研院所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农业项目进展和项目实施质量、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定期通报监测结果,针对疫情采取措施。另一方面,省、市、县级项目办依据相关查验收办法,对项目施工设计、项目规模与内容等进行全过程、分层次检查验收,出现数量质量问题,不予提款账款,并对其通报批评。由于抓好监测评估和检查验收这两项关键性工作的落实,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坚持组织领导与体系管理相结合,确保项目建设持续发展。为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正规有序的运行。在项目实施中,为了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在该项目国家项目主任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司长的领导下,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首席技术顾问为PMO和NPD提供支持,项目组织和协商各利益方,设立项目指导委员会、国家专家组、省级专家组、省级、县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县级领导小组、县级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分包商组织,主要负责项目决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重大问题解决等。各级农林业部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配备了组织、管理、营林、经济、财务等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不仅加强了项目的组织领导,为项目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且保证了项目持续发展。  “我们看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征程中,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的关系,在创新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在集聚和引导科技创新等方面,在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双重协调的重大举措,也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稳产高产并重,推动我国农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向全球展示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路径。”  李波介绍,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努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农药利用率为39.8%,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第三年负增长;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办公室供稿}
目录一、建设背景(一)现实基础 11.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2.乡村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3.乡村监管服务数字化日益完善4.乡村治理数字化持续推进(二)机遇挑战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1.系统谋划,高效协同2.需求牵引,应用导向3.综合集成,共享共建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5.创新引领,安全可控(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2.主要指标三、重点任务 10(一)聚焦乡村数字新基建,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底座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3.农村智慧物流体系建设4.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二)聚焦乡村产业数字化,推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1.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应用2.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4.数字赋能农文旅体融合发展5.推进行业监管数字化6.推进农业重要载体数字化转型提升(三)聚焦乡村服务数字化,激发服务新业态活力1.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数字化2.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数字化3.推进乡村数字服务应用4.推进农民数字化素养提升(四)聚焦乡村治理数字化,构筑基层整体智治体系1.深化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2.建立健全精准的乡村环境监管治理体系3.加强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政策支持(三)强化队伍建设(四)营造良好氛围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得益于浙江互联网大省和数字经济发展先发地的良好发展环境,浙江数字乡村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农业农村将坚持“系统观念、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示范引领”的要求,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变革,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一、建设背景(一)现实基础1.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省城乡同网同速,建有光缆线路总长度 349.8万公里,移动电话4G基站36.0万个,5G基站超6万个,实现行政村4G和光纤全覆盖,基本实现重点乡镇5G全覆盖,农村100M以上接入速率。北斗、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与种养殖业融合应用。基于政务云搭建的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初步搭建,汇聚农业农村领域业务数据8亿多条,农业农村据库初具规模。开发推行“浙农码”,初步实现农业农村主体码上服务、码上监管等功能,已在精准扶贫、畜牧养殖、农产品追溯、渔船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累计赋码量达56.3万次。2.乡村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德清、平湖等25个县(市、区)纳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范围,筹措安排28亿元,分年落实支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全省累计开展2批共163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示范带动1184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启动西湖龙井茶、浦江葡萄、德清早园笋、桐乡杭白菊等50个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设施智能大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肥药精准施用、病虫害智能监测、农用无人机作业等大范围应用。农业农村部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显示,浙江省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水平为5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7个百分点。余杭、余姚、永嘉等20个县(市、区)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网上农博”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和农产品品牌。2020年拥有活跃的涉农网店2.4万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1143.5亿元。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3.乡村监管服务数字化日益完善初步构建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47个县(市、区)应用“数字农安”,6.3万家规模主体纳入管理。“掌上执法”全面应用,执法率达99.8%。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率先在全国开发上线,打通民政、教育、医疗等20个部门60项数据。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开展系列涉农云服务活动,累计受益农民250万人次。以“浙政钉”、“浙里办”为载体,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事项都搬到网上,135项涉农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省本级线上受理率100%,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4.3个工作日,部分实现秒办,大幅提升农民的获得感。4.乡村治理数字化持续推进建德等10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衢州等4个市以及德清等11个县(市、区)被确定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县,其中临安区、慈溪市、德清县和平湖市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通过整县制试点建设,示范带动全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初步搭建了省级乡村治理数字化系统,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监督”,“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达98.3%,全省县域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的行政村占比率均超过98.5%。(二)机遇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数字乡村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释放新需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红利加快转化为新动能。同时,浙江将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面临难得的机遇主要是:(1)从国际环境看,5G、卫星遥感、物联网、智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融合应用加快。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把智慧农业、数字经济作为战略方向和优先支持的重点,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加速改变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方式,引领未来乡村发展。(2)从国内环境看,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城乡数字鸿沟将加快弥合,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3)从浙江省情来看,“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出台《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总体来看,浙江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是:(1)“一盘棋”抓推进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数字乡村涉及面广、主体复杂,顶层设计不足,多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凸显。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排名后十位和前十位的县(市、区)平均发展水平分别为47.1%和89.1%,两者相差甚远。(2)“一张网”全感知的硬软件设施有待提升。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智能化生产作业装备、农业专用传感器仍然较为缺乏,5G基站建设相对滞后,全面感知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乡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短缺,农民因信息化运用素养不高、数字化技能不足难以融入产业转型,数字应用推广难度大。(3)“一件事”场景化的应用层次仍然不高。从“一件事”视角,梳理乡村振兴的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不够全面,“小切口大牵引”的V字模型路径不够清晰,数字乡村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畜禽养殖业、设施栽培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信息化水平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产业“一张图”场景有待打造。(4)“一体化”全链条的数据共享机制亟待完善。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乡村振兴核心业务应用仍然存在“数据壁垒”,“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综合协同应用平台尚不完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全方位改革的关键期、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扩展期、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窗口期。必须顺应时代趋势,准确把握数字化改革新机遇新要求,加快数字乡村“新基建”,扩大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乡村制高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浙江“三农”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扩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整体智治体系,继续保持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奋力把浙江数字乡村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二)基本原则1.系统谋划,高效协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系统谋划数字乡村的建设架构,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明确省市县合理分工,统分结合开展建设,协同开展数字化平台搭建、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和技术规范统一,确保全省步调一致,探索形成浙江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2.需求牵引,应用导向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导向,聚焦数字乡村建设的痛点堵点问题,强化小切口牵引大场景,边建设边应用,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强功能,迭代建设一批实用管用、适农化、适老化的多跨应用场景,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化水平和基层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3.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从梳理乡村振兴核心业务任务树出发,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依托农业农村现有数据、应用等信息化资源,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持续迭代业务协同模型和数据共享模型,开展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建设,推动数字乡村相关信息数据、系统平台和实践应用共建共享。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引导作用,以数字大田、数字种业、数字种植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资源要素城乡间双向流动、高效配置,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5.创新引领,安全可控强化技术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聚焦数字乡村发展瓶颈,鼓励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劳动力资源。坚持安全防护与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安全,确保数字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 2025 年,浙江乡村基础网络体系逐步完备,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全面建成,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城乡“数字鸿沟”逐步消除,实现“三农”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应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农服务“上下联动、实时高效”,致力打造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乡村数字生活的服务标杆、乡村整体智治的先行样板。2.主要指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乡镇及重点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快递进村服务基本实现一周五投以上,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乡村防灾减灾数字设施网络体系主要功能基本实现。----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数字技术与乡村经济深度融合,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普遍开展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强镇数字化提升50个,建成数字农业园区50个、数字农业工厂400个和电子商务专业村2200个,示范带动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30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800亿元。----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普及深化。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民信箱迭代升级加快,“浙农码”赋码量累计达150万次以上。乡村教育、医疗、养老、帮扶、文化、旅游、交通等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化,涉农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全省乡村治理数字化系统基本建成,农村集体资产、农民建房一件事、农村垃圾分类等数字化管理基本实现,培育乡村智治示范镇100个、未来村庄1000个,基层智慧治理模式逐步完善。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序号一级指标 (4个)二级指标(14个)2020年2025年数据提供部门属性1数字基础设施行政村5G通信网络覆盖率(%)/90省通信管理局预期性2互联网普及率(%)80.9*85省通信管理局预期性3快递配送服务行政村覆盖率(%)79.61100%省邮政管理局预期性4乡村产业数字化数字农业工厂数(个)16340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5数字化种养基地数(个)1184300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6电子商务专业村(个)15732200省商务厅预期性7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亿元)1143.51800省商务厅预期性8乡村服务数字化涉农依法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覆盖率(%)9010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9“浙农码”农业主体赋码率量(万次)56.315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10移动支付普及率(%)7580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杭州支行预期性11乡村治理数字化未来乡村(个)/100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12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村占比(%)98.5100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13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98.3100省公安厅预期性14农业农村“掌上执法”执法率(%)99.8100省农业农村厅预期性*为2019年数据。重点任务(一)聚焦乡村数字新基建,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底座围绕数字浙江建设“三农”领域短板,实施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短板建设行动,谋划实施一批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到2025年,5G基站基本覆盖乡镇、重点行政村和“农业两区”,智能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覆盖全省各乡镇。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网络一体化建设,将通信基站、管道、杆线、机房等建设全面纳入乡村建设规划,率先统一城乡网络规划、建设、服务等标准,尽快实现农业主体信号全覆盖。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与普及覆盖,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建立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快速联动工作机制,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措施。2.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乡村水利、公路、电力、渔船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统筹利用已建自动感知终端设备基础上,构建广覆盖感知网络。针对我省山区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特点,通过增强通讯、电力、气象等网络布点,加密地质灾害隐患感知设施,消除信息获取盲点,提高应急预警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群众生命安全。3.农村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整合交通、邮政、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现有资源,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依托“浙冷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支持建设集在线交易、信息发布、位置跟踪、质量追溯、技术咨询、产业动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第三方冷链物流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村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覆盖范围,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流通效率。支持农产品冷链细分领域的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平台向乡村延伸,整合农村中小冷链企业资源,深度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技术,实现冷链运输全程监控、冷链产品温控追溯和全程管理信息共享。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村“冷链成网”。4.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按照“覆盖全省、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要求,围绕政府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整合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对接城市大脑、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现有平台,完善建设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涵盖1个农业农村数据仓、1张全域地理信息图、1个数字化工具箱、五大领域核心业务应用,提升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到2025年,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数据标准体系、应用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专栏一: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行动1.农业农村数据仓构建。按照数字化改革协同要求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要求,开展数据资源规划,形成全省统一的“三农”数据资源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完善的数据资源目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制定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形成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安全高效运行。开展数据采集、治理、归集,形成标准化、高质量的数据仓,确保数据实时归集、同步更新。2.“三农”地理信息图绘制。通过对农业农村土地利用、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菜篮子工程、农业经济主体、水产养殖禁养限养区划定和管理、畜牧养殖主体、耕地、土壤、水环境要素等的分层次、多维度描述,集成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构建各类农业专题空间数据库,结合农业生产实时监控与农情监测体系等,对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统筹提供全省“三农”“一张图”服务,实现全省农业产业、农村资源等业务信息的空间分布、图形化展示、地图定位、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业务,建立“三农”专题图层。3.数字化工具箱建设。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应用支撑体系,构建数字“三农”协同应用数字化工具箱,抽取、整合通用业务功能,构建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通用组件,为各类业务提供统一应用支撑。4.五大领域业务应用集成优化。紧紧围绕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根据工作需要,整合迭代一批实用、管用的业务系统,新开发一批急需的业务系统,有序推进乡村重要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数字畜牧管理、“肥药两制”改革、智慧农机服务、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产销一体化信息管理、乡村自然资源管理、农村宅基地审批、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及“互联网+”各类乡村公共服务等全省通用的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不断扩大业务应用。5.推广应用浙农码。以二维码为标识载体,通过数字孪生,为全省涉农领域的乡村、主体、要素、产品建立统一的数字身份,为万物互联提供身份保障。从各部门、各系统中采集信息,根据不同监管、服务要求设计数字化标签,提供精准化的数据管理,实现面向主体对象的“一站式”、“一对一”码上查询、码上办事、码上服务、码上营销、码上监管等功能。同时,积极拓展产品追溯、畜牧养殖、渔业渔政、精准帮扶、乡村治理等行业应用,打造成为标识码、监管码、追溯码。争取到2025年,浙农码赋码量达150万次以上。(二)聚焦乡村产业数字化,推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流通营销、农旅产业等数字化改造升级,强化要素管理对产业融合的导向作用,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试点,探索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多业态复合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1.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与趋势,加快数字农业科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农业生产环境和动植物生理体征专用传感技术、农业信息智能分析决策技术、数字化精确育种技术等。加快智能化农机装备自主研发,积极发展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数控喷药、智能采摘、畜禽智能化养殖及粪污处理等智能化装备。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应用研究,建立健全智慧农业技术体系。2.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围绕生产效能提升和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农业生产终端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推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深度融合应用。推进数字种业建设,建设智能服务应用。建设“数字农田”,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分水田、旱地)和农用地“一张图”管理,为农业生产力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等提供决策支持。推进种植业数字化,推广环境温湿度调控、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设施装备,加快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数字化管理、数字植保等应用建设,推动数字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建设数字植物工厂和数字农业园区。完善林业大平台建设,推进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平台、统一管理,为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林业现代治理模式夯实基础。大力推进畜牧养殖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牧场,推广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应用,集成应用精准上料、畜禽体征精准监测、畜禽粪污处理、疫病疫情精准防控等技术,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检疫防疫、屠宰管理等数字化监管,实现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积极发展智慧渔业,实施渔业领域“机器换人”行动,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系统,打造数字渔场。以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地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重点,推进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推广北斗、卫星通讯等技术在海洋捕捞中的应用,积极发展渔业船联网。发展智慧农机,推进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机智能终端装备的配备应用,全面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数字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构建绿色+智慧的山区产业体系。到2025年,建成数字农业工厂400个,示范带动规模化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3000个。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两进一出”(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全国试点快递进村工程,推进快递网点和电商配送行政村全覆盖,提升一批电商专业镇和电商专业村,提高流通效率,提升服务体系标准化水平。支持电商平台积极下沉市场,促进农村地区重点产品的换代消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构建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做大做强“网上农博”。大力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开展云展销、云洽谈等活动,培育新零售。加快数字农合联建设。到2025年,全省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成数字化交易系统,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22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800亿元。4.数字赋能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农村经济创新创业,开展特色农产品、农村工艺品、民宿餐饮、乡村旅游线路直播宣传推介,发展体验农业、众筹农业、定制(订单)农业、共享农业、云农场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美丽休闲乡村(渔村、农庄)、农家乐(民宿)、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开展在线经营,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休闲、户外运动等产业,培育发展冰雪运动、数字体育等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开展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新型服务业、休闲旅游等数字化建设,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5.推进行业监管数字化以“肥药两制”改革为切口,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等,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应用场景,实现监测预警一查即知、农业主体“浙农码”绿黄红三色管理。深化“数字畜牧”应用建设,构建“饲药两化”数字化监管模块,推进养殖场、屠宰、饲料、兽药企业动态数据库建设,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健全重要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浙农码”畜牧行业应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畜牧业全环节精密智控、全行业整体智治。强化渔船精密智控能力建设,完善海洋网络基础,加快推进渔船宽带卫星终端配置,建立先进的融合涉海涉渔多源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与分析平台。建设渔业综合数据库、卫星宽带通信网、海上安全生产预警网、沿岸智慧渔港网和渔船安全精密智控平台,实现渔船“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管。6.推进农业重要载体数字化转型提升以国家数字农业示范县、农业特色强镇、农业“两区”、规模化种养基地等为主要载体,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深度融合,创新孵化5G智慧农业核心科技企业,开发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试验区。推进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一批数字化生产线。到2025年,农业特色强镇数字化转型提升50个,建成数字农业园区50个。专栏二: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工程1.数字种业建设。滚动实施农业育种重大专项,加快光谱成像技术在动植物表型数据获取中的研发应用,加强图像数据新算法研究,提高表型鉴定的精度和速度,实现表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的数字化、实时化和智能化。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种业龙头,加快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育种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统筹利用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加快数字技术在制种基地、种畜禽场区、水产苗种场、交易市场监管中的应用,健全种业信息监测网络,加快浙江省农业种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提升种业智慧化监管水平。2.数字植物工厂建设。引导规模化种植基地推进农作物生产智能感知和控制系统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病虫害监测防治、产品分级分选等智能设施技术,广泛采用数字化技术管控生产过程,提升生产管理精准化水平。3.数字牧场建设。推进电子识别、精准上料、自动饮水、粪污处理和动物宰杀、产品分级等数字化设备集成应用,加强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监控等智能化改造,强化设施装备内部数字化联动,推广动物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提高畜禽养殖、饲养环境管控和动物疫病疫情诊断防控精准化。到2025年,全省大中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4.数字渔场建设。实施渔业“机器换人”行动,综合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饵料精准投放、循环水装备控制、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和养殖工船等设施装备,实现渔业生产智能感知、精准管理和安全生产,提高绿色养殖水平。5.智慧农机建设。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扩大研制智能装备。建立农机大数据,搭建农机综合服务系统,基于北斗系统及5G网络,对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安装智能装备,集成推广大田物联网测控、遥感监测、智能化精准作业等技术,打造连接农机供应方、农机手、需求方的互联网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农机作业调控、农机监控和农机线上租赁等管理,完善农机分享服务机制,提高生产作业、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智慧农机示范基地数达到500个。6.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改造。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生产工艺数字化,搭建“感、联、知、控”物联网平台,系统收集生产过程工时、能耗、质量等关键数据,构建统一数字化管控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上云”,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立全数据化管控智能工厂。7.“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围绕“肥药两制”改革目标,集成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子系统,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库、农业投入品数据库、肥药定额标准测算、肥药施用强度监测、农业主体跟踪评价、决策分析与数据化展示等核心模块,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实现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改革,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建设“肥药两制”改革示范农资店1000家以上。8.数字植保发展。健全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防控体系,推广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灯、自动性诱捕器等新型调查工具,新建和提升一批智能化病虫监控站点,完善病虫害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远程诊断、实时预警、适时预防等综合性数字植保平台,推动无人机在主要农作物病虫防控中的应用,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推进病虫害灾情信息精准管理,提高我省农作物病虫疫情防控治理水平。到2025年,全省粮食主要生产县(市、区)智能站点建设和新型测报工具应用全覆盖。9.渔船精密智控工程。围绕海陆互联“全覆盖”、风险防控“全智能”、渔船监管“全闭环”、管理服务“全链接”的目标,集成卫星宽带通信网、海上安全生产预警网、沿岸智慧渔港网等子系统,建设风险识别、应急救助、涉外管控、台风防御、伏休管理、执法监管等核心模块(应用场景),运用渔船状态、渔民行为、作业(航行)环境等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的执行链,实现渔船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监管。10.“两进一出”(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全国试点快递进村工程。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需求牵引、因地制宜”为原则,加强邮政、交通、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等部门协同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按照‘一县一策’、‘一乡一策’模式,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快递下乡进村上岛,到2025年,全省主要快递品牌实现服务进村100%全覆盖。11.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完善农村电商上行体系,支持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村和农产品上行示范村,加强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完善农村电商供应链和溯源体系,探索开展农村新零售。优化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改造电商服务站,优化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乡、村级物流体系,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12.“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20个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全程物联化、全链可追溯、全域可视化的农产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生鲜冷链物流、快递网络、社区终端建设,优化“农产品+寄递”物流服务;建立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标准化体系,推进农产品检测、包装、品牌等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13.“网上农博”建设。依托线上新经济,持续推进“网上农博”建设,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完善运行规则,建立省市县联动、省直有关单位共促的协同推进机制,加速乡村产业主体和优质农产品入驻“网上农博”。大力宣传推介“网上农博”,加快建立区域性服务商体系,组织开展“网上农博”进社区、农民直播、品牌推荐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业展会、农事节庆活动。到2025年,实现100%县入驻“网上农博”。(三)聚焦乡村服务数字化,激发服务新业态活力围绕农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救助、信息等领域需求,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要求,实施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建设工程,数字化赋能农村社会事业,加强与城市大脑链接应用,创造性探索“一件事”集成协同场景,培育打造一批数字乡村“最佳实践”全省共享共用模式,持续推动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共享机制,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5年,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办事努力实现“办事不出村”,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1.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数字化加快乡村教育信息化,提升乡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广城乡同步课堂、校园电视台、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互联网+义务教育”乡村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推行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农村“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平台和互联网医院,向农村地区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基于“浙里办”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推进挂号、接种、体检、检查等分时精准预约,实现医保参保、零星报销、参保转移、个账共济等功能,优化在线取号、排队叫号等掌上便民服务,推广检验检查报告、健康体检报告、电子处方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共享开放,完善电子健康证明、互联网医院等公共服务应用。2.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数字化开发完善农村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发挥互联网在助餐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护理服务、康复辅具租赁等养老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成熟的可复制的乡村“智慧养老”模式。持续推进大救助信息系统迭代升级,着力推进农村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改革,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14项民生补贴事项“一件事”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提升“数字残联”平台,以残疾人全周期服务“一件事”为牵引,实现农村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等相关业务一站式网上办理、个性化精准帮扶,同时实现残疾人人口信息的精准管理,确保部门数据共享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推进乡村数字服务应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乡村延伸覆盖。以“浙里办”为载体,持续推进“掌上办”集成优化,优化政务事项要素和流程,所有农业农村系统政务许可事项100%线上受理,加快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快益农信息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农民信箱”,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广覆盖、便携化的村级信息服务体系,推动涉农服务事项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创新“跟着节气游乡村”地图应用,打造美丽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场景。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乡村延伸覆盖。推进“乡镇街道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以“规范管理,便利群众”为原则,将所有到人到户的涉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纳入平台管理并使用“一卡通”发放,实现到人到户财政补助资金的精密智控。积极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推进“零接触”、“不见面”金融服务。协同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等,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户信用信息建档立卡工作,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的评定,促进农村信用建设与农村信贷投放有效联动。加大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定向支持,在农村地区推广“贷款码”。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融资精准对接,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农户发展。创新符合“三农”特质的专项信贷产品,优化对新型经营农业经营主体的授信服务,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率。推广移动办贷服务模式,鼓励为农村客户提供开卡、资料采集、贷款申请等上门服务。4.推进农民数字化素养提升建立健全激励政策,促进“两进两回”,全面激发乡村活力。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深入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农民通过创业、就业、经营、持股增加收入,夯实共同富裕根基。专栏三:乡村生活数字服务应用建设工程1.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应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要求,集成低收入农户管理、26县管理、帮促干部管理、干部走访监察、幸福清单管理等子模块,协同民政、教育、医疗、财政等20个部门,汇聚低收入农户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情况、致困原因、政策性补助等信息,建设低收入农户数据库、两不愁三保障数据库、帮促数据库、监察数据库和幸福清单数据库,运用社会保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边缘救助、特困对象、边缘救助、学历教育情况等60余项数据分析,构建主动发现、动态监测、返贫预警、精准帮促、信息反馈的执行链,展现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性收入和支出的动态变化,建立风险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低收入农户“码”上帮扶。2.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为核心,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改造提升益农信息社。整合政府部门的涉农公益服务资源,接入电信、银行、保险等经营性服务资源,推动信息服务与农民生活相融合,促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一站式打包在农村落地。3.“农民信箱”迭代升级。以为农信息服务为主线,升级农民信箱软件系统,提升服务效能,深化公共信息服务、农产品电商、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等三大应用,拓展服务范围,延伸信息产业链,逐步建成我省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的用户主入口,实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形式全面深化,为推进信息服务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夯实基础,让农民易用爱用。4.公众出行服务数字化应用。深化“浙里畅行”出行服务应用,协同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汇聚公交、出租车网约车、长途班车、旅游包车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提供多样化出行信息服务,优化路况查询、收费站开关闭、交通设施查询、监控视频查看等功能,接入地方特色出行应用,打造城乡出行“一张图”。开展交通公共场所智慧化服务提升行动,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河水上服务区、水路客运站等智慧化提升改造,着力提升公众智慧出行服务体验。5.美丽乡村数字服务。建立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跟着节气游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申报、审批、查询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导入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乡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人文典故、农村文化遗产、农家乐(民宿)、时令特产等数据,建立历史文化村落数字博物馆,打造“跟着节气游乡村”等电子地图应用场景,为公共提供涵盖图文查询、一键导航、网上预约等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创建数字生活新服务典型应用,以数字赋能新时代高标准美丽乡村建设。(四)聚焦乡村治理数字化,构筑基层整体智治体系以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在体系平台、技术应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加快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发实用、好用的乡村特色应用场景,深化“三农”高效协同治理改革模式,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全方位、立体化、闭环式基层数字治理网格,切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建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现代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到2025年,力争创建10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培育乡村智治示范村、镇100个,创建未来乡村1000个,打造乡村整体智治的浙江样板。1.深化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坚持以数字化思维和手段,加强农村“四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行村级权力运行数字监督,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四治融合”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开展“一肩挑”后基层治理体系变革落实年活动。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广掌上“随心问”“随手拍”等应用,丰富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载体与形式,推动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方式智能化。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线上化,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水平。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地区开展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延伸“雪亮工程”建设覆盖面,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全联网。优化建设“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打造网上网下事件处置联动体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设“文明大脑”综合数字平台,打造移动端网络传播主阵地。推进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积分制”做法,培育优良家风,构建涵盖乡村治理的公共信用评价和信用联合奖惩体系。着力解决“数字鸿沟”带给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不便,防止滥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监管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效能。2.建立健全精准的乡村环境监管治理体系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系统等,基于全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农村耕地、水域、农业气象、农业生物、林业、渔业等资源数据体系,推进乡村资源多规合一,强化乡村资源保护、利用和监管。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厕所革命中的应用,构建农业土地资源、环境卫生、河道管理、生态保护等信息库,搭建农村生活污水、饮用水源、渔业水域、养殖污水、绿化等网络监测平台,推进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创新“农民建房一件事”改革,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宅基地数字化管理网络体系,推进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处,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等工作。到2025年,初步实现农村住房数字化管理。3.加强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深化“礼堂家”网站、手机客户端建设,完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电子地图。依托“浙江智慧文化云”,研究开发公共文化终端服务产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智慧化管理、全领域服务,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村落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库,丰富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重点利用影视、动画、图形、声音等数字媒体技术,传承好乡村优秀农耕文化,利用数字媒体学,做好文化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传播好浙江声音,扩大浙江文化影响力。推进乡风文明网络传播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网络舆论正面引导和管理,发挥网络生态“瞭望哨”作用,有效回应基层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专栏四:乡村整体智治工程1.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依托省政务云和公共数据平台,围绕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需求,统一设计系统架构,开发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的乡村治理数字化系统,实现乡村全面感知、共建共享、高效协同和智能应用的目标。建立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分期分批进行试点村数据采集接入应用。2.打造和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应用。围绕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资产管理动态化、分析预警即时化目标,集成基础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财务管理、资产(资源)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监督预警等功能,建设基础数据、农村财务管理、移动审批、集体资产管理、统计分析等核心模块,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搭建起多级互通平台,构建动态管理、实时监管、全程留痕、关联分析、智能预警的执行链,打造运行流畅、管理规范、监督高效的农村集体“三资”应用场景。3.提升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应用。按照“整体智治”及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卫生健康、气象等城乡供水相关信息汇聚和共享,深入梳理城乡供水全流程、全链条工作事项,推进城乡供水数据治理,构建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高效“监管+服务”工作体系。完善水源水量预警模型,加强旱情预警、监测、分析。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构建“问题发现-下达处理-结果反馈”闭环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用户投诉反馈运行机制。制定出台《城乡数字化供水技术指南》,建立城乡供水数据标准,开展供水系统数字化建设、管理与服务。4.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信息应用。完善“全省一盘棋、市级抓统筹、县级负主责、基层强执行”架构定位,加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数据共享、系统协同、标准建设、能力支撑,统一系统界面,完善市县平台建设。规范市县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开发,加强数字赋能市县工作指数研判、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指挥集成、社会风险预测。制定“基层治理四平台”工作规程,推进社会治理“一件事”支撑模块建设,建立市县乡一体综合指挥体系。推进“警综”平台派出所模块2.0和‘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信息系统对接,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5.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智慧服务应用。对“礼堂家”农村文化礼堂平台迭代升级,整合全省农村文化礼堂电子地图、智慧文化云等数字资源,拓展信息发布、广播摄像、视频监控等功能,提供服务点单、精准配送、数字化内容供给、信息互动、智慧管理等服务,探索建立效能指数,实现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数字化建设、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6.未来乡村建设。以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核心,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化、共享化要求,建设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党建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引领数字智能、生态宜居、共建共享等未来体验的现代化乡村。制定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强化省市县联动,制定未来乡村试点工作方案,选择一批县(市、区)先行开展试点。构建协同推进机制,优化建设运营模式,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未来乡村倾斜。到2025年,创建1000个未来乡村。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推动落实。在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组建工作专班,建立“省级顶层设计+市县联动推广+主体应用落地”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高效协同机制。强化清单式闭环管理要求,形成乡村振兴谋划工作、实施举措、解决问题、反馈激励的工作闭环。组织开展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工作,持续提升全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二)完善政策支持依据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程,研究制订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瞄准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任务,出台一系列有关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等激励政策。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和数据规范,推进 5G 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强化法律法规保护,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纳入《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加大现有涉农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活力和创造力,探索构建政企协作、优势互补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三)强化队伍建设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广泛吸引信息化人才下乡创新创业,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数字乡村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开展问诊把脉基层送服务活动,指导各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产业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为主抓手,加强产、学、研、推合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推广站、协会、学会等加快数字化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打造农业、信息互融互通的人才结构队伍。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等作用,加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增强农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典型工作方法,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重点展示数字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定期开展数字乡村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作用,讲好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故事,做好网上舆情引导,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虫情监测系统|助力智慧农业发展-南京及时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动态返回
在现代农业种植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人们开始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像在秋季玉米生产的关键期,为了具体了解秋季玉米田间害虫的发作规则,许多地区开始选用虫情监测系统来对田间的各种害虫进行监控,根据搜集到的准确测报数据,拟定科学的虫害控制方法,辅导农民精细化生产,确保秋粮丰登丰盈。什么是虫情监测系统?
物联网虫情测报灯是推出的新一代害虫自动测报系统,产品是国家专业产品:虫情识别预警技术的世界首创者。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认证,产品核心技术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认证。本系统主要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户联网技术、构建出一套害虫生态监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害虫诱捕和拍照、环境信息采集、数据传输、 数据分析于一体,实现了害虫的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检测、虫害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智能化。
虫情监测系统具有哪些优势?
1、准。“准”指的是监测准确,该系统将采集到的虫子图片通过AI自动识别技术,智能识别害虫,提供准确的虫情监测数据,通过图像信息库及技术分析功能,分析田间的病虫害数量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趋势。
2、绿。“绿”指的是防治技术绿,以前防治虫害都是使用农药,污染环境且危害农业生产环境,而如今有了虫情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现代光,电,数控集成技术,实现了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有助于大力推广农作物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稳。“稳”指的是系统的稳定性,该系统采用工业级设计,经久耐用。上采用防水百叶设计,下雨天可正常工作,防止雨水对诱虫灯管的干扰和损坏,还防止鸟兽进入。下配置户外专用防水支架,有效防止雨水淹没、浸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智。“智”指的是管理方式智能化,系统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气象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远程无线传输、实时显示、存储虫情、病菌孢子图像。
5、互。“互”指的是信息互享互通,用户可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实时查看数据,远程管理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省、市、县、乡各级信息采集站无线传输,运程控制,信息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相关部门的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
虫情监测系统作为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的主力军,不仅能帮助农业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对农业害虫进行防治,还可以避免农药乱喷,提高针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智慧农业龙头企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