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灵芝对风湿类风湿有效吗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疗效?

灵芝孢子粉能治骨关节炎吗?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骨关节炎的疗效?-灵芝知识网懂芝人
2023年05月29日文章编号:-20033
0
灵芝孢子粉是一种传统的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骨等。那么,灵芝孢子粉能否骨呢?本文将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骨的疗效。骨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传统的方法包括、物理和手术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灵芝孢子粉是一种天然的材,具有多种功效,抗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对骨具有显著的疗效。首先,灵芝孢子粉可以减轻骨患者的和。研究发现,灵芝孢子粉中的多糖可以抑制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和。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也具有作用,可以缓解骨患者的和。其次,灵芝孢子粉可以促进骨患者的关节修复和再生。研究发现,灵芝孢子粉中的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软骨修复和再生。灵芝孢子粉中的多糖还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综上所述,灵芝孢子粉对骨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减轻和,促进软骨修复和再生,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骨患者来说,灵芝孢子粉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当然,骨患者在使用灵芝孢子粉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并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灵芝孢子粉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材,其具有多种功效,抗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灵芝孢子粉对骨的疗效,那么,灵芝孢子粉能否骨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一、骨的症状及因骨是一种慢性,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的因十分复杂,主要与年龄、遗传、、关节损伤等因素有关。二、灵芝孢子粉的功效灵芝孢子粉是灵芝的孢子粉,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灵芝孢子粉具有多种功效,抗、调节免疫等。在传统中医中,灵芝孢子粉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等。三、灵芝孢子粉对骨的疗效目前,有一些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对骨具有一定的疗效。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灵芝孢子粉可以通过抑制反应,减轻骨患者的和程度。灵芝孢子粉还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明灵芝孢子粉对骨的疗效。如果您选择使用灵芝孢子粉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在骨方面,灵芝孢子粉具有一定的潜在疗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您选择使用灵芝孢子粉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标签:
女性适合吃灵芝孢子粉吗
晗芝牌灵芝孢子粉胶囊
灵芝孢子粉哪一个牌子好一些
");
$("#new-reward").show()
});
$("#close").on("click",
function() {
$("#new-reward").hide();
$("#reward-mask").remove()
});
$(".payment-way").bind("click",
function() {
$(".qrcode-img").hide();
$(".qrCode_" + $(".payment-way").find("input[name=reward-way]:checked").val()).show()
});
}
桃仁12克 红花9克 赤芍6克 川芎3克
通窍活血汤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克 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绢包,可以用葱白代替)
功能主治 活血通窍。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用法用量 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血府逐瘀汤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枳壳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膈下逐瘀汤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少腹逐瘀汤处方 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身痛逐瘀汤处方 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没药6克 当归9克 灵脂6克(炒)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去土)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30~60克。备注 本方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龙蛇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龙蛇散(地龙、白花蛇)沿用已久,明李时珍指出能治“手足缓弱,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筋脉挛急,肌肉顽痹,骨节疼痛,恶疮疥癞”等疾,我所加以化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处方:白花蛇1两(或1盘),地龙1两(酌加土鳖、蜈蚣、僵蚕疗效更显)。研末等分4包,日服一包,重症2包。
咳嗽
1.风邪束肺为病之初起,多由外感风邪引起。因邪在表,多发热、恶寒等表证。症见干咳,渐见痰稀色白,喉痒声重,其偏寒者咽不红,常伴恶寒无汗,指纹青红,脉多浮紧;偏热者咽多充血,常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质淡红,指纹红紫,脉浮数。邪从外来,当从表散,治法以宣肺解表为主,以自拟清宣宁嗽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清宣宁嗽汤荆芥9g,炙麻绒9g,炙百部12g,炙旋覆花15g,炙白前根15g,苇根15~30g,橘络9g,黄连6~9g,山楂15g,神曲15g,枳壳9g,桔梗9g。方以炙麻绒、荆芥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为方中之冠,配以炙百部、炙旋覆花、炙白前根治疗咳嗽力量更专;用山楂、神曲、枳壳以消滞通腑,以增进纳食,使腑气通畅,六腑通则肺气亦降;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外邪易从热化,方中苇根、黄连以清热;橘络、桔梗相配,调理气机。以上诸药相配,共奏宣肺解表、化痰止咳之效。若小儿咳嗽偏于风寒者,用清宣宁嗽汤去黄连,加苏叶9~15g;偏于风热者,用清宣宁嗽汤加银花9~15g,黄芩9~12g。
2.痰热壅肺本病病程稍长,多系外感风邪未从表解,化热炼痰,或病后余热未尽,痰热蕴肺。本证因邪由表及里,所以表证并不明显。症见咳嗽频频,咳痰稠黏而黄,或伴发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脉滑数。治法以清肺化痰为主,用自拟清肺化痰汤治之。
清肺化痰汤荆芥9g,石膏15~30g,黄芩9g,瓜壳9~12g,法夏6g,炙百部12g,炙冬花15g,炙旋覆花15g。山楂15g,神曲15g,桔梗9g。
3.湿热蕴肺小儿体质湿热素盛,或因外邪侵入,肺气失宣,水湿不化,蕴而化热所致。症见咳嗽痰多,痰色黄稠,口出臭气,舌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祛痰止咳。用自拟宣肺化湿汤治疗千余例,皆愈。
宣肺化湿汤苇根15~30g,冬瓜仁30g,荆芥10g,黄连10~15g,炙百部12g,炙冬花15g,炙旋覆花15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桔梗10g,滑石30g,木通10g,紫苏10g,炙麻绒10~15g。4.肺阴不足
多由素体阴虚,久咳伤肺,或热病后肺阴受损,或痰热蕴肺日久,或过食辛热香燥炙煿食物,久而停积成热,积热熏蒸,灼伤肺津所致。症状表现为阴虚肺燥之象,咳嗽痰少,午后夜间咳嗽加重,口干,咽喉干燥,素伴有低热,形体消瘦,颧红,舌苔薄少,质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润肺为主。自拟滋阴润肺饮治疗。
滋阴润肺饮沙参15~30g,麦冬9~15g,知母10g,天花粉10g,百合15g,炙百部12g,炙紫菀15g,炙杷叶15g,桔梗9g,山楂15g,神曲15g。随证加减:(1)痰多者:加蛇胆陈皮末,用温开水或蜂蜜水调服。
(2)久咳不已者:用五匹草15g,青蛙草15g,肺经草15g,六月寒15g,兔耳风15g,枇杷叶15g。诸药用清水洗净,然后去水稍晾干后,放入锅内炒,水汽干后,加入蜂蜜30g,再炒3~5分钟,待药将蜂蜜吸收后,再与上药(滋阴润肺饮)煎熬5分钟即可。亦可与肺热、肺阴不足的主方和合使用。
(3)咳甚呕吐者:加苏梗9g,竹茹12g。
(4)咽喉红肿者:加银花15g,射干9g,腊梅花9g,胖大海10g,白薇30g。
(5)鼻衄者:加白茅根30g,荷叶15g。
(6)冷汗多者:加桑叶12g。
(7)大便秘结者:加胖大海10g,或另包番泻叶3g泡水服,大便解后停服。
(8)苔白腻、腹胀者:加厚朴9g,苍术9g,白蔻6g,木通10g。
(9)口渴者:加天花粉15g。
(10)手足心潮热者:加石斛10g,知母10g,桑叶10g。
(11)鼻孔干红,肺有燥热者:加炙桑白皮15g。
(12)久咳伤肺,肺气虚弱者:加太子参30g,百合30g,知母15g,天冬15g,麦冬15g。
(13)久咳虚痨,咽干、舌红者:用尖贝粉30g,知母15g,天冬15g,麦冬15g,炙杷叶15g。熬膏频服。
(14)若症见咽喉灼热、干痒疼痛者:属于急慢性咽喉炎或刺激性咳嗽者,可加服咽炎灵含服液(银花、梅花、胖大海、射干等),以清咽利喉,泻热解毒。
银屑病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荆芥8~15g、防风5~12g、花椒3~6g、紫荆皮6~15g、龙胆草5~15g、蝉蜕3~7g、白鲜皮4~10g、土茯苓25~48g、地肤子6~15g、薏苡仁10~30g、乌梢蛇8~20g、牡丹皮8~16g、麦冬10~21g、赤芍8~16g、连翘15~25g、丹参8~16g、蒲公英10~32g、桃仁8~16g、黄柏3~12g、虎杖15~46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内外兼治的中药组方。
启脾丸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麦芽(炒)50g 泽泻5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作用类别】本品为小儿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党参15g 白术10g 获苓10g 甘草(炙)3g 木香6g 陈皮10g 远志6g 干姜10g 肉桂5g 山药15g 麦芽20g 焦山楂12g 菟丝子12g
肉豆蔻10g 槟椰10g 黑附片6g 补骨脂12g 玉竹12g 吴茱萸10g 五味子 6g 薏苡仁15g
健脾丸
酸梅汤乌梅、橘皮、玫瑰茄、山楂、桑葚、甘草、薄荷、桂花北柴胡/10克5贴
炒酸枣仁/10克5贴
大黄/10克5贴
当归/10克5贴
黄芩/10克5贴
地黄/12克5贴
炒积实/20克5贴
猫人参/30克5贴
芒硝/6克5贴
炙甘草/6克5贴白毛桃根
乙肝最新
北沙参/10克7贴
炒赤芍/10克7贴
地骨皮/10克7贴
法半夏/10克7贴
桑白皮/10克7贴
生姜/12克7贴
凤尾草/15克7贴
姜竹茹/15克7贴
马齿苋/15克7贴
茯苓/15克7贴
枸杞子/15克7贴
陈皮/18克7贴
白花蛇舌草/20克7贴
鸡血藤/20克7贴
黄莲/5克7贴
灵甘草/6克7贴上个月北柴胡 *126.0g
炒黄芩 *126.0g
姜半夏 126.0g
生姜84.0g
炒党参 *210.0g
牡蛎 *420.0g
龙骨 420.0g
麸衢枳壳84.0g
炙甘草 *84.0g
秫米 420.0g
制远志肉126.0g
石菖蒲 *168.0g
黄连 *42.0g
肉桂 *42.0g
牛膝 *168.0g
玄参 *126.0g14贴乙肝宁颗粒是由黄芪、党参、绵茵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白芍、茯苓、何首乌、川楝子、丹参、白术等13味药材组成,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棕红色或黄棕色颗粒。乙肝宁颗粒成分中含有的白花蛇舌草通肠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对治疗肺热喘咳、毒蛇咬伤、咽喉肿痛、水肿、肠炎等病症有一定效果。
乙肝宁颗粒
组成
黄芪606克、白花蛇舌草408克、茵陈606克、金钱草408克、党参490克、蒲公英408克、制何首乌490克、牡丹皮408克、丹参490克、茯苓408克、白芍408克、白术408克、川楝子408克
功能
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主治
慢性肝炎属脾气虚弱、血瘀阻络、湿热毒蕴证,症见胁痛、腹胀、乏力、尿黄;急性肝炎属上述证候者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
上制成颗粒剂。口服。一日3次,一次1袋;儿童酌减。治疗慢性肝炎者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
宜忌
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食物。
乙肝是中医湿毒的主要病机,以正虚邪为主。治疗应从调气解毒入手,扶正祛邪。
方药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首乌、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莲、苦参、黑梅、佛手、白芍、柴胡、丹参。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首乌、丹参、白芍、郁金养肝活血,调和阴阳气血,与参芪术苓共成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功能;白花蛇草、虎杖、半枝莲、苦参清热解毒除湿,能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促进相关抗体转阴;乌梅、佛手、柴胡、白芍共同使用,其中乌梅酸味平入肝脾二经,能养肝健脾,取酸生肝,补酸。柴胡疏肝配白芍软肝,散一收,佛手疏肝理气,胃消滞,调和肝脾,促进身体代谢功能;各种药物共用,补而不滞,渗而不燥,清而不寒,使肝脾气血调和,阴平阳秘,乙肝愈合。辩证加减:威胁腹胀疼痛的人选择香附、郁金、青皮;肝肿、舌脉瘀象者选择归尾、赤芍、田七、牡蛎,口及苔腻、腹胀者选择佩兰、泽泻、厚朴;口苦苔(黄)腻、尿黄者选择黄苓、栀仁、大黄、夏枯草清利湿热;大便干燥或大便松弛,增加黄芪。阴虚内热,舌红苔少,心烦热者选择龟甲、知母、地骨皮、丹皮等。煎服方法:1日1剂,每剂煎2次,用清洗新鲜的淘米水煮,同时煎1个鸡蛋,取汁后喝药食蛋。一个月一个疗程。
秘方:蚕砂15克,贯众15克,桑寄生20克,虎杖20克,旱莲草30克,珍珠草30克,猪骨头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上药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温水1000毫升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用瓦罐煎,武火煎10分钟,文火煎30分钟。煎药时将猪腿圆骨(一段)100克入内。但骨头上的肉一定要先剃净,然后把骨头用锤砸碎,不要砸太烂,砸开即可,与药同煎,但泡药期间不可放入骨头,务必煎药时再放人。添水煎后还剩200毫升左右的药水为佳。服一个星期停药一天。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参考2012年《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推荐方用生黄芪15克,全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川石斛15克,炙鳖甲15克,淫羊藿15克,干地黄15克,叶下珠30克。随证加减的治法及用药方案如下:①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茵陈、栀子、大黄、滑石、黄芩、虎杖、连翘等。②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北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苏梗、八月札等。③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药用北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等。④肝肾阴虚证。治以滋补肝肾。方用一贯煎加减。药用北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当归、玄参、石斛、女贞子等。⑤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制附子、桂枝、干姜、菟丝子、肉苁蓉等。⑥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通络。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泽兰等。临床既可见一证,也可见两证相兼或多证并现,建议治疗时可多法联用,处方选药精准,剂量适当,防止过度治疗。1方剂组成1.1 陈沫金“乙肝丸” 湖北省蕲春县陈沫金老中医的“乙肝丸”[3]。方剂组成:黑蚂蚁300 g,黄芪200 g,丹参100 g,三七150 g,芦荟100 g,柴胡100 g,珍珠草150 g,蜈蚣50 g,白花蛇舌草200 g。研末蜜制为丸,每丸10 g,每日3次,每次1丸。疗程3~6个月。1.2 黎崇裕“乙肝糖浆” 广东省珠海市黎崇裕中医师的“乙肝糖浆”[4]。方剂组成:黄芪200 g,党参150 g,茯苓150 g,山药150 g,白术150 g,熟地黄150 g,当归150 g,白芍150 g,丹参200 g,制香附150 g,郁金150 g,灵芝200 g,麦冬200 g,五味子150 g,枸杞子200 g,酸枣仁200 g,白花蛇舌草200 g,板蓝根200 g,珍珠草200 g,半支莲200 g,红蚤休200 g,陈皮150 g,龟板胶150 g,阿胶150 g,蜂房150 g,蜂蜜400 g,冰糖1000 g。熬制为糖浆2000 ml,每日3次,每次10 ml口服。疗程2~3个月。1.3 王光宇“乙肝合剂” 湖北省荆州市王光宇老中医的“乙肝合剂”[5]。为“散剂”与“糖浆剂”共同服用的1种治疗方法。方剂组成:1)散剂:白术25 g,麻黄14 g,大黄14 g,白花蛇舌草50 g,黄芪50 g,虎杖25 g,山豆根50 g,黄芩25 g,大青叶50 g,鸡内金30 g,珍珠草385 g,黑蚂蚁385 g。研粉每日10 g,口服。2)糖浆剂:生地黄180 g,丹参180 g,牡丹皮140 g,赤芍180 g,紫草210 g,白茅根180 g,大黄68 g,鸡血藤200 g,肉桂30 g,墨旱莲160 g,女贞子180 g,郁金180 g,柴胡160 g,黄芪200 g,茵陈200 g,板蓝根180 g,虎杖180 g,连翘200 g,蒲公英200 g,土茯苓200 g,草河车160 g,地耳草180 g,秦艽160 g,蚕沙160 g,垂盆草180 g,藤梨根200 g,败酱草180 g。熬制2000 ml,每次15 ml,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1.4 张万林“参虫散” 黑龙江省铁力市张万林老中医的“参虫散”。此方为先师张万林老中医所创,因方中含有人参、太子参、西洋参、丹参、玄参、南沙参6种“参”,和冬虫夏草,故名为“参虫散”。方剂组成:人参30 g,太子参30 g,西洋参30 g,黄芪50 g,山药30 g,茯苓30 g,熟地黄30 g,当归30 g,白芍30 g,冬虫夏草20 g,菟丝子30 g,沙苑子30 g,肉苁蓉30 g,南沙参30 g,天冬30 g,麦冬30 g,黄精30 g,枸杞子30 g,女贞子30 g,桑椹30 g,龟板50 g,黑芝麻30 g,远志3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30 g,覆盆子30 g,山萸肉30 g,五味子30 g,芡实30 g,丹参30 g,玄参30 g,牡丹皮30 g,香附30 g。研粉每日10 g,口服。疗程3个月。
冠心病淫羊藿与肉苁蓉
【性味功效】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补命门,助肾阳,属中品。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温补肾阳,能润肠通便,属上品。【伍用功能】益肾健脾法为阮士怡教授治疗老年性疾病之重要治法。淫羊藿与肉苁蓉所主补肾为重要组成部分。淫羊藿体轻气雄,补肾壮阳而略燥;肉苁蓉温润而不燥,兼以润肠;两者合用则温补肾阳而不燥,兼以润肠。【主治】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肾阳虚便秘,围绝经期疾病。【注意事项】肉苁蓉、锁阳、当归等合用可增加滑肠之力。【临床用量】淫羊藿10g,肉苁蓉10~15g。牡丹皮与丹参【性味功效】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善清血分之热,而又活血,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能退血分之热使阴血得生。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烦安神,属上品。【伍用功能】牡丹皮功偏凉血祛瘀,丹参更擅活血化瘀,两者配伍使用,使血分热清而不留擦滞,更可使新血得生,故言“丹丹”相配,相得益彰。【主治】冠心病,心衰,风湿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注意事项】两者合用,活血之力较强,用时可加用益气补血之药物,以助运血生血【临床用量】牡丹皮15g,丹参20g。丹参与川芎【性味功效】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烦安神,属上品。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经,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属上品。【伍用功能】丹参与川芎同属活血药物,丹参可祛瘀生新,可养血安神,川芎辛温香窜,偏行气以活血,合用则活血之力强。心衰者心阳虚衰,行血无力而致瘀血、痰饮在体内蓄积,两者合用,活血又不伤血,同时助强心,增加心输出量。亦可用于血瘀导致的头晕、头痛等疾病。【主治】冠心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发展至心衰尤宜。【注意事项】此药对既可行心胸之瘀血,又可行脑窍之瘀血,可谓“心脑同治”之品。【临床用量】丹参20g,川芎10g。桂枝与瓜蒌【性味功效】柱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属上品。瓜菱,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伍用功能】桂枝温阳以行脉中之气血,瓜蒌化痰宽胸行气以展胸阳,两者合用,一方面治标以化痰,另一方面治本以舒展阳气,可使脉道通利,阳气可循脉道以行血,心体得养。【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注意事项】可根据患者大便情况酌情使用瓜蒌皮、瓜蒌仁、全瓜蒌。【临床用量】桂枝6~10g,瓜蒌10~15g。党参与茯苓【性味功效】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脾肺之气,补血生津。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健脾宁心,补脾利水,属上品。【伍用功能】党参补中健脾,补脾气,为健脾运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茯苓健脾运,可利水化浊,亦可宁心安神。两者合用,仿四君治意,以益气健脾为主,旨在强健后天之本以延年,则百病不扰。【主治】增龄性疾病,失眠。【注意事项】注意党参性温,酌情用之。【临床用量】党参15g,茯苓10~15g。茯苓与泽泻【性味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健脾宁心,补脾利水,属上品。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属上品。【伍用功能】茯苓能泻能补,兼有健脾宁心之效,脾健可防止水湿形成:而泽泻性偏于寒,泻而无补,专用于渗利水道,可泄肾中浊气。两者合用取其健脾利湿之效,既减少痰浊的生成,又增加排泄,可除体内水湿、痰浊之邪。【主治】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水肿。【注意事项】治疗水肿时应从多方考量,不能单纯应用利水之品。【临床用量】茯苓10~15g,泽泻30g。葶苈子与桂枝【性味功效】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属下品。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属上品。【伍用功能】葶苈子泻肺利水,亦可平喘,桂枝温通心阳,两者共用起到温通心阳,泻肺平喘之效,与现代医学“强心利尿”相类,为心衰加重期常用之法。【主治】心衰加重期,水钠潴留,伴喘证。【注意事项】阮士怡教授常在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使用两药,根据患者寒热偏盛调节药物比例。葶苈子泻肺平喘之力强,亦伤气阴,故心衰症状缓解时应酌情使用。【临床用量】葶苈子10g,桂枝6~10g。
甲流第一阶段“感寒” :消炎清热的中成药,如清咽滴丸或六神丸,一次一粒。煮一杯生姜葱白红糖水,趁热服下,利用葱姜辛温发散力量促使人体微微发汗,以解表祛寒;同时,在衣服的前胸后背处塞进干毛巾,防止汗出湿衣导致进一步受寒;准备好热开水,用温热水泡脚,随着水温下降不断添加热水,以能耐受为度。第二阶段“发热” :早期如果解表及时,次日一般就没有怕冷症状了(如果还有怕冷,则为寒邪未净,一般属于少阳证,可用小柴胡汤)。这一阶段开始发热,这时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属于气分证。应该马上口服白虎汤等中药清热,如果体温超过39℃,可以进行物理降温,肛门塞一粒消炎痛栓或者口服退热药,一般汗出后就会退热。这个阶段应避免“病重药轻”,药量、服药频次要跟上,建议清热解毒中药每4~6小时服用一次,服药后可以继续休息,其间要保持大便通畅,否则发热容易反复。当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安静状态下胸闷气急喘促,每分钟呼吸频次大于30次(紧张、焦虑情况除外),指尖血氧饱和度小于93%(正常值为95%~98%),属于转重现象,需要立即送急诊治疗。
鼻炎急性鼻咽炎精神尚可,气平,咽部充血,扁桃体1度肿大,未见分泌,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嘤音,神经系统阴性,否质红,苔白腻,脉浮滑数。桑叶 15 菊花 6 苦杏仁 9 连翘 9 金银花 9 白芷 9 法半夏 6 茯苓 9 炙甘草 1 化橘红 6 芦根 15 薄荷 4 麸枳壳 6 竹茹 9 焦六神曲 12治法:清热除湿。方药:大黄蝉衣汤加减。生大黄10g,蝉蜕5g,紫草10g,马鞭草15g,土茯苓15g,生甘草10g,赤芍、白芍各10g。
二方:守方加牡丹皮10g,白薇10g,桔梗10g,野菊花10g,升麻10g,葛根10g。
痤疮初诊:辨证为痰瘀互结型。治则为凉血活血消斑,消痰软坚散结。方药:当归20g,丹参20g,生白术10g,金银花30g,夏枯草20g,赤芍10g,川芎10g,皂角刺10g,法半夏6g,穿山甲(炮)10g,鬼箭羽20g,水蛭10g,红花10g,海藻10g,昆布10g。14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二诊:面部散在红斑、暗红斑,丘疹、脓疱较前明显减轻,局部可见少许结节及瘢痕,疼痛不适,口干,无咳嗽咳痰,无心慌胸闷,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涩,纳眠较差,二便调。患者病情好转,可在凉血活血消斑的基础上重用软坚散结药物,前方去皂角刺,改海藻20g,昆布20g,三棱10g,茯苓20g。7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三诊:面部瘢痕丘疹触之较前质软,在凉血活血消斑、软坚的基础上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前方加白花蛇舌草30g,凌霄花10g,炒蒺藜20g。7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关节炎沈氏女科对于久痹关节炎的效法在于调肾。久痹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酸楚隐痛,劳累加重,晨起缓解,入暮明显,缠绵反复,体虚神疲,心悸乏力,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治以调肾补虚,通经活络立法。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药用生黄芪15g、当归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鸡血藤10g、老鹳草10g、桂枝10g、生白芍10g、天麻10g、川续断15g。治疗痹证,沈氏女科善用引经药,使药到病所。颈椎:葛根、升麻;胸腰椎:狗脊、川续断;上肢:桑枝、羌活;下肢:牛膝、独活;足跟:骨碎补、鹿角霜。
骨刺方
生白芍60g,威灵仙30g,川续断30g,木瓜15g,炙甘草10g。
浓煎,饭后服。
痛风方
野菊花10g,生薏苡仁15g,泽泻10g,酸木瓜10g,天麻10g,车前草30g,延胡索10g,白芷10g,丹皮15g,石韦10g,川楝子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
祛风湿药大多辛散温燥,容易伤阴耗血,阴虚血亏的患者需慎用。本类药物一般无毒,用量10~30g,奏效后宜做成丸散剂或泡酒常服。
药酒方
桂枝10g,赤芍10g,白芍10g,生黄芪10g,羌活10g,独活10g,当归10g,威灵仙10g,川续断15g,木瓜10g,黄柏10g,狗脊15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鸡血藤15g,陈皮30g,牛膝15g,桑枝30g。
泡酒5斤,泡15天,每次服半两~1两。如果不胜酒力者,可用上方再加制川草乌各10g、松节15g、花椒30粒、陈醋1斤、白酒或黄酒5斤,浸泡15天后,擦洗患处或夜间敷于患处,晨起去除,也可以再加水适量泡浴。
腮腺炎金银花9g,连翘9g,柴胡6g,黄芩6g,蝉蜕3g,夏枯草9g,牛蒡子9g,大青叶9g,赤芍药9g,荆芥6g,玄参9g,薄荷6g,生甘草6g。3剂。另:青黛20g(用老陈醋调匀后涂在患处外敷)。小柴胡汤加桔梗生石膏,加味金银花、蒲公英来解毒消肿。
仙人掌,鸡蛋清,松针外敷。
普济消毒饮,牛蒡芩连汤、升降散、五根汤。
高血压 高血脂双降汤:水蛭0.5~5g(粉碎,装入胶囊吞服),生黄芪、丹参、生山楂、豨莶草各30g,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g,泽泻18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发热后体虚阳气不足,可以用太子参、党参、西洋参、人参,以及生姜、干姜、附子,来帮助补充、提振阳气;阴液不足时,可以用麦冬、沙参、石斛、生地,以及花粉、芦根等,来补充津液。在此基础上,正气得以补充,解表的效果才能有望实现。午后或晚间发热,出汗少,恶寒轻,舌红少津液,是阴虚发热,宜青蒿鳖甲汤加减。高热退后,身体虚弱,口渴乏力,舌红,宜竹叶石膏汤善后;以大米汤滋养胃气。上午发热,或全天发热,疲乏,小咳嗽,恶寒,舌色淡白,或脾胃不和,宜人参败毒散加减。发热,虚寒明显,舌色白暗,大便不成型,宜附子理中。气虚无力,可在解表方药基础上,加党参;防化热,用太子参;虚明显,用人参;津液亦不足,用西洋参。口渴明显,可用沙参、麦冬;严重者,加生地。气阴两虚,肾精不足,可重用黄精15-30克。脾胃虚弱,不胜药力,可加姜枣。
粉刺 衡通解毒汤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炙甘草、生地黄、炮山甲、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
验方:宁心复脉汤组成:阿胶、生地、炙甘草、党参、干姜、桂枝、瓜蒌、薤白、茯苓、茯神、清半夏、麦冬、火麻仁、白蔻仁、杏仁、薏苡仁、生黄芪、槲寄生、丹皮、陈皮、大枣、清酒。
功用:益气养血,宁心复脉。主治:用于心血不足、气血两虚夹有痰瘀互结等引起的心悸。以自觉心中跳动不能自主、胸闷、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见脉象结、代或促,舌质淡暗、苔薄白或腻;或伴有头晕、胸痛、夜寐欠安等兼症。相当于西医学各种心律失常(室上性、室性、房室交界性等),或不明原因的心悸。加减:气虚乏力较甚者,加生黄芪60g;
心血瘀阻者,加胸闷、胸痛较甚者加丹参15g,石菖蒲12g;
心虚胆怯、夜寐梦多者,加远志12g,煅珍珠母30g;
心悸、不寐或易醒者,加炒酸枣仁30g,首乌藤30g;
期前收缩明显增多者,加琥珀9~12g(冲服),紫石英30g,龙齿30g,龙骨30g;
心阴不足者,加桂圆肉9g,五味子15g;
火不暖土、脾运失健,症见纳少、便溏者,加附子6g,炒白术12g;心
烦易怒者,加黄连3g,竹茹15g,合欢皮30g,百合30g;血瘀者,加丹参15g,红花9g等。
一、大刀阔斧 连续攻治梗阻病案1:章xx,男,66岁。1980年1月30日就诊。便秘宿恙,常服西药导泻。近因服食大量参芪牛膝糯米粉,腹部胀痛殊甚,拒按,三天无大便,无矢气,略有恶心,苔极厚,脉弦滑实。胃纳素好,从不吃粥面软食。年逾耳顺而正气尚旺,可胜攻伐,拟大剂大承气汤加味峻下。处方:生大黄(后下)21克,玄明粉(冲头煎内)12克,川朴10克,枳实12克,木香(后下)10克。上午药后仅排便一次,量极少。下午嘱原方续进,又仅得少量大便,诸症不减。翌日早上再服是方,大便畅行,霍然病愈。按:本案西医外科确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多次灌肠,未能通便。患者年龄虽大而正气尚旺,孙老乃当机立断,大刀阔斧,毅然以大剂大承气汤加味峻下,连续三进而瘳。一昼夜竟服生大黄63克,玄明粉36克之多。我师尝谓中西医合作治疗肠梗阻,患者家属、外科西医、抑或中医本人,每多急躁情绪,常因一次或两次攻下不应,即放弃中药治疗,中转手术。然峻下而不便,属梗阻严重者固然有之,但药物之不道地(司药以制大黄作生大黄配方);煎药之马虎(生大黄未后下);汤药口服或胃管注入时太热太快,以致呕出部分或全部,亦为峻攻不下之重要原因。故患者症情倘无逆变,可注意配方煎药服药各个环节,连续攻下,收效颇佳。本案即是较好的例证,其经验足资借鉴。
二、审证求因 芳香化浊治盗汗病案2:郁xx,男,35岁。1980年1月6日初诊。盗汗半月,每晚如水淋漓,自服人参粉约20克无效。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漾漾作泛,舌苔腻厚,脉濡滑。湿浊挟积,蕴阻不化,此乃湿浊盗汗,治宜芳香化浊,参以消积,盗汗自止。处方:藿香、佩兰、荷梗各15克,川朴5克,姜半夏、茯苓各15克,苍术5克,陈皮7克,大腹皮10克,鸡内金7克,谷芽15克。三剂。1月8日复诊:汗止过半,苔厚薄化,略腻,泛恶食欲均见好转,胸脘痞闷渐开,仍以芳化为主。遂以上方去苍术、茯苓、大腹皮,减藿香、佩兰、荷梗为各10克,续进三剂,盗汗止,恶心瘥,纳好,诸证悉愈。按语:盗汗多属阴虚火旺,亦多阳虚,肝火、湿邪所致者间或有之。本案伊始,患者以为体虚,自服人参粉而盗汗不减,食欲更差,泛恶益甚。据其苔浊厚、胸脘痞心、漾漾作泛诸症,诊为湿浊挟积盗汗,与阴虚火炎、气虚卫外不固者迥异。观湿浊盗汗,殆成因有二:一者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伤则无以摄津敛阴;二者湿热蕴久,营阴耗伤。凡此,皆邪实所致,祛邪乃安。是以雷少逸芳香化浊法,佐以消积治之。使湿浊化,脾运健,阴阳调和,盗汗自止。治病须审证求因,药证相符,余于临证细玩,得益匪浅。
三、知常达变 验方运用须辨证病案3:邹xx,女,32岁。住院号379。1956年12月8日就诊。胃痛反复发作14年,近20天因胃脘剧痛伴呕吐不能进食,于1956年12月3日急诊入院,经西医内科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五天来经补液、制酸、解痉等对症治疗,呕吐得止而疼痛迄未稍减。12月8日遂延孙老诊治。患者胃部疼痛剧烈,痛甚则下肢抽搐不已,时或呕酸,终日俯其身躯,以热水袋置胃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乏力。此属胃寒痛证,久痛入络,爰以先师章次公先生胃痛验方变通治之。处方:高良姜3克,乌药、延胡、生香附各10克,瓦楞子12克,甘松3克,全蝎2.1克,五灵脂、姜半夏、炙甘草各3克。服上方两剂,胃脘剧痛顿止。因三日未得大便,于前方中加瓜蒌仁12克,槟榔6克,得燥屎数枚,胃纳渐旺,精神亦振。12日上午出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芝对风湿类风湿有效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