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半年找不到工作后悔没有找到工作,年后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后来都找到工作了,而且他们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是说裸辞比较好,而是说裸辞也要分时间。后来都找到工作了,只不过是找工作的时间非常的长,找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肯定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2019年4月19日离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2周后裸辞,5月17日开始面试,5月24日两个offer二选其一,5月31日即将入职。我是一个在职场上风雨飘摇的人。五年,3个城市,3个行业,2次裸辞。以往离职我都不紧不慢,happy地给自己一个”间隔期”,或者休息或者学习,从容且充满期待地规划下一次职业。而这一次裸辞,感觉很不一样,我感受到了中青年的就职压力,即便我仍然如少年般聪明、好学且肯干,但职场不会给我这个机会,他们会选择刚入社会的小年轻,或者选择在一个行业里沉淀了三五年的有经验的人,而我,就是那层尴尬的夹心饼干。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有的人一开始就有很清晰的目标,这是少数人,可惜我不在此列。更多的人迷迷糊糊地毕业,迷迷糊糊地找了一份工作并且就此在这个行业里干了一辈子。嗯,我不愿做这样的人。所以我勉强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优点:勇敢尝试各种可能。当然,每一次的尝试都不是掷骰子决定的,我有较清晰的目标,结合自己喜欢的和擅长的、分析入行门槛和自己的优劣,最终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关于离职和求职,我也越来越理性,希望给像我一样的不规则青年一些可行的建议:一、确立目标离职不带情绪,求职不做白日梦。1、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想离职我不建议裸辞。裸辞的人很勇敢,但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非走不可”的冲动,和“未来会更好”的期待。这些冲动和期待只是短暂的动力,一旦我们求职不如预期的顺利,将更容易陷入对未来的恐慌和经济压力中。别着急离职,先想想你为什么要离职。一个公司能为员工提供的:①钱&福利,②学习平台,③发挥空间,④晋升机会,⑤可爱的小伙伴,⑥工作环境佳,⑦时间自由,⑦离家近......你当初选择这家公司总有几个原因吧,如果想离职再回头来看看这些吸引你的地方还在不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能这些有利条件都还在,变的是你自己或者你正遇到了一个困难呢?这个困难是公司的原因还是你的原因呢?它可以被克服吗?如果离职前你内心平和那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但如果你带着消极的情绪,例如生气、委屈、无奈......那我建议你去梳理出问题所在。我不是要拉住你不许你离职,而是希望你剖析清楚问题,做不后悔的决定。像我自己这一次,我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想离职有逃避的成分,我觉得我改变不了项目发展的方向,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放弃也有公司的缘故。但我不会一味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逢人便说是公司的问题,我没问题。对于为什么离职,我问了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并在在本子上写下了我的想法2、搞清楚下一份工作想要去什么样的行业/公司经过第一步,知道自己为什么想离职,那现在也会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请一定记住,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不可饥不择食。如果在确定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的情况下因为钱少而离开,就一定不要因为短时间内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匆忙选择一家薪资更低的公司;如果明知自己想要一份更轻松更多个人时间的工作,就千万不要为了得到offer而告知对方996OK;如果在意工作环境就不要去拥挤的创业公司;如果想要活泼愉快的工作伙伴,就多去查查公司员工对企业和同事关系的评价;如果想要更大的发挥空间,就不要去一个万人公司的小部门小岗位当螺丝钉......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应届生或者工作1-2年的人尽可能地去大公司、大厂镀金,学习系统的、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行业基础知识。而对于有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我可能建议去一个有前景但没有生存压力的中小型公司(A轮融资不要去,去B轮C轮;500人以上公司不要去,去50-150人的公司),毕竟这个时候跳槽博的是一个未来可期。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慎转行、慎跳槽,有时候熬一熬,不是最聪明最能干的人留下来了,而是最踏实的人留下来了成为了中高管。3、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想转行,搞清楚转行的门槛和自己能不能迈过这个门槛。建议可以去做一个mbti职业性格测试(公众号:才储,免费测,或者自己去网上搜吧),这个测试有两个可参考的地方:一是它会相对客观地告诉你,你的思维和性格是怎样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它会给你一些职业发展的建议。http://www.apesk.com/mbti/dati.asp (二维码自动识别)2年前,我列出了这些可能,并选择进入互联网像我自己,2017年离职后测了N多次都是INFP(哲学家型),时隔两年我觉得我变了很多,如今再去测我还是INFP,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它给我的职业发展建议有: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网站设计师……我那时把这些职业都列下来,一个一个去分析,这些职业的入行门槛是什么?我能做到吗?我喜欢吗?比如心理咨询师,我挺感兴趣的,但这个职业有两个劣势,一是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还不那么发达,二是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有国家二级以上证书,而有证书的前提是需要是心理学专业的人才能考证。我当时已经是一个工作两年多的人了,有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条路行不通。再看社会工作者,果然这个测试还是比较准的,我确实容易在服务别人、发挥价值的时候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但社会工作者或者说公益人士在国内也没有完善的体系和可信赖的组织,还有一点工资低,还是先独善其身吧。还有一条职业建议是网站设计师,这个有趣,可以发挥创意甚至改变世界,而且互联网在当时是兴盛之势,互联网公司年轻人居多、氛围相对更活泼,这也是我所向往的。于是我选择转行互联网,我的切入点是UI设计。具体自学和准备的经历可以看我的另一篇知乎记录:ui设计真的很缺人吗?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搞ui设计收费培训? 总之,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转行要趁早,工作经验2年内转行相对容易一些,工龄久了个人代价更大,简历也容易被歧视。至于同行业跳槽,也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量和目标公司的任职要求相匹配。简历不要无目的海投,对心仪的公司要研究它的招聘要求争取做到一一对应。例如我投某个岗位里面强调了用户运营,实际我在上一家做PM是从0到1的产品,用户运营的内容有但不多,我的上上家公司在一家服装电商做品牌推广,干的事很杂,其中一个部分是新媒体运营,需要做用户的拉新促活。所以你看,我有一定的用户运营经验,要把简历和面试准备往这个方向上去靠,讲更多该公司关心的内容。总结一个人求职可能有的优势:年龄、动力(从简历/作品看出很用心、有渴望,对26岁以下年轻人更有效)、教育背景、行业经验、项目经验、技能、大厂背书、工作成就……你有什么优势呢?扬长避短。HR筛简历看关键词,你把自己当HR对应招聘信息和你的简历找关键词,你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有多大了。二、简历准备简历这个东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写简历不像穿衣打扮讲风格和个性,它就是有一套标准,看你怎么在千篇一律中突出自己的优势。所以简历尽量不要非主流(除非你是设计师),找个简约大气的模板(花里胡哨的装饰就不要了),然后遵循以下两大原则:1、语言客观,HR视角简历中不带“我”、“感觉”、“很好”等主观字眼,没有人称代词,慎用形容词,客观地体现“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我曾在简历里用了”对数据敏感“这样的描述,结果朋友看了说感觉很不成熟。所以我大概找到一个感性的评估标准,当你看一份简历觉得这个人真自恋,那就说明用语不够客观。比如“乐于学习新技能”应客观描述为“学习并掌握XX”,“实现了快速增长”应客观描述为“实现了2倍增长”。用HR的视角来看自己的简历。一个公司各个岗位的简历都由HR来筛,不要以为HR是万能的什么专业领域的知识都懂。我曾在简历里热情详实地介绍项目采用了“底层逻辑异步一对多,用户体验实时一对一......”,当我切换到HR视角来看时,妈呀都是什么鬼,直接说”实时互动“好了,用HR看得懂的词,陈列事实而不是讲述逻辑。优化前优化后2、学会比较,接受批评准备简历时不要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要把自己放到市面上去做比较,让更多有经验的人参与进来,给你建议。简历其实是很私人的东西,像是自己的一个”浓缩“,把简历拿给别人看、任人指指点点其实很不舒服,有种”我这个人被别人否定了“的感觉。但其实简历是简历,人是人,有的人简历写的漂亮但其实是个草包,有的人简历没有亮点但其实是有故事的同学。我有的时候就苦于没有大公司的背书,想说你要是跟我相处或者面对面地跟我交谈你就会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可如果一定要用过去的公司和职业来评判我,我真的有些力不从心。我说我这份小工厂里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提升,你信吗。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不要企盼HR都有一双慧眼,要自己把亮点摆到台面上来。找同行业的前辈、牛人还有HR朋友帮你看简历,他们提的问题统统记下、不要反驳、自己辩证地看待和修改,找几份同岗位的优秀简历来对比,看看你有没有把自己的优势突出出来让人眼前一亮。3、其他Tips:①投递渠道:内推>公司网站>招聘网站/APP②把握简历调性:工作1年及以内强调动力(有干劲)、优秀(有潜力);工作3-5年强调专业(有成绩)、成熟(有格局)。不同工作年限的简历其内容和语言风格有所差异,这一点感谢集创堂纯色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纯色 设计师20岁 25岁 30岁该如何成长? - 纯色的文章 - 知乎 ③简历脱颖而出:强调亮点:名校(可以用logo引起注意)、名企(可以用logo引起注意)、奖项(学校奖项适用于1年以下工作经验)、技能(不是办公软件技能)项目经验:很重要,不要放在后面,要放在前面或者与工作经历合并到一起基本信息适当少一点(例如有照片我还需要你写上性别吗,籍贯、家庭住址一般也不需要)照片用看起来像播音主持的专业证件照提取个人能力关键词,例如:5年、技术背景、经理、营收百万...象征身份、经验、成就的词想被看到的内容要占最大篇幅,不重要又不得不写的内容点到即止④避免地雷信息:不相关的经历或减分项就不要写上去了,简历不是人口调查⑤不要造假:适度整合优化,但不要无中生有⑥简历要适用于A4纸打印三、面试准备记住,面试是双向选择我们面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对方的肯定拿到offer,也是要考察这个公司的环境、氛围和未来共事的人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面试不是考试,是双向选择,尽可能淡定从容地去跟对方聊一聊吧。1、简历投递我们先从简历投递说起。改好简历先不要急于投递心仪的公司,可以先找不中意的小公司投递几家看看反馈,以此来判断自己的简历是否OK,如果通过率在70%,则可尝试投递有一定意向的中型公司,如果通过率在60%以上,则可投递心仪的公司。不中意的公司不用去面试,有一定意向的公司可以去面试也算是练习,如果拿到offer可以增强信心也免除后顾之忧。感谢@Toy 在Live”产品设计简历、面试通关必知“的实用分享:2、知己知彼,模拟面试面试大部分不是随机应变,而是把已准备的内容侃侃而谈。我们要准备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拆解自己的简历,把所有的事项、结果列出来去准备相应的资料和故事。你说你做过直播推广,那你在什么平台上推广的?推广的费用是多少?直播的主题是什么?具体怎么做的?效果如何?你说你管理过团队,那你遇到过的困难是什么?你又怎么解决的?你管理团队的方法论是什么?总之,你就对自己的简历抽丝剥茧、刨根问底,然后相应地准备好应答思路和可能需要展示的素材。如果时间充足,最好找一位朋友模拟面试官进行QA训练。我拆解了自己的简历,把每个可能被问到的细节都提取出来以上是知己。另外一方面就是要知彼,要进一步了解行业和公司,不仅仅是为了面试,也是帮自己理清未来的职业规划:行业动态和公司动态可以到36氪、虎嗅、爱范儿以及公司官网等网站上去搜,主要考察公司做的是不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是不是被市场和资本所认可,是不是已经熬过初创的洗礼(不容易go die)公司融资情况,可以参考天眼查薪资待遇、员工反馈、面试流程及面经可以参考看准网熟悉该公司产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优化建议(注意谦逊)梳理对标竞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3、全部发挥出来面试的时候掌握主动权,把话题往自己熟悉的方向上引,尽量把自己准备的内容都展现出来(给你1分钟你就抓重点说,给你15分钟你也可以将细节侃侃而谈),不留遗憾。我这一次求职比较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备战疲劳以及已经有offer在手,最后两家面试时回答总是浅尝辄止、并未尽兴。我提炼出3个坑,各位小伙伴引以为鉴:开放性地让你介绍自己:介绍工作相关,突出自己的身份、能力和成绩;介绍自己在该职位中的优势;适当表达自己对公司的了解和意向......最害怕面对开放性问题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说一两句就完事了,所以做好准备,这是你掌握主动权的机会,聊你有准备的话题。你用过哪些产品/你用过XXAPP吗:不要回答产品名称就完了,要准备好几款非大众APP的个人见解,面试官没有问你也要说。多轮面试不必担忧说重复的事情:一般面试都是1v1,跟这个面试官说过的话完全可以对下一个面试官再说一遍,不用担心重复。我原本以为多轮面试每个环节考察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跟不同面试官聊的时候我有意地避开了已经说过的内容,但发现这其实是愚蠢错误的!!!就算两个面试官交接的时候会有所反馈和交流,但就像经朋友介绍去相亲一样,不管事先朋友跟你讲得多么详细,你都得从0开始了解一遍这个人。所以面试要有耐心,说到底就是把同一套东西有声有色、因地制宜地讲给不同的人听。如果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例如让你向面试官提问)你感觉通过把握不大,自己并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完,没有把辛辛苦苦准备好的优化建议、竞品分析等等讲出来,那这个时候你可以破釜沉舟一试,把握主动权,告诉面试官”向您提问之前我想再聊一聊......“4、面试Tips①打印好简历,准备好电脑(作品集、故事细节)②面试尽量不要面对面呈对立状态,可以坐在一个桌角的两边③调动与面试官的情绪共鸣(像朋友聊天,你感觉自己讲的故事他听进去了)5、产品经理面试Tips①一分钟谈谈自己(与工作相关的优点)②平时使用的产品③谈谈面试公司所做产品的优劣(注意谦逊)④在以往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人员配备,项目思考总结,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⑤自己的优缺点(注意缺点可以说当前的不足,但不要是致命的不可逆转的缺点)⑥对工作职位的理解⑦工作中发生冲突如何解决(故事)⑧自己的方法论⑨问面试官的问题(侧面体现个人对行业、对公司的兴趣)⑩leader面,同事面,hr面,ceo面,一般就这四个面。leader面和同事面先后顺序每个公司不一样,但他们都独立掌握了生杀大权,所以没有到第三面都不可以偷偷happy。我也听过到了第四面被刷下来的,所以每一次面试都要元气满满一冲到底哦~各位,加油鸭!打个小广告,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解答青年“获得20分钟1v1免费咨询解答哦}

裸辞,到底是自由,还是新的困境?
裸辞,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一年中,总有人想要告别工作,但许多人都知道,年底或许不是一个好时机。年底裸辞,意味着放弃年终奖、放弃年底福利、放弃带薪假日,还有更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企业在这个时候已经锁定了招聘名额,找工作进入“困难模式”。大部分人,会选择再“熬一熬”“忍一忍”。但有一些年轻人,宁愿放弃福利、承担风险,也要在这个时候告别糟心的工作,他们或是因为“向往自由”,或是因为接下来想过“不一样的人生”。但辞职只在一瞬间,此后的生活更是一场漫长的战斗。面对未知,有人开始焦虑,有人索性“提前过年”,寄希望于春节后的招聘旺季,更有人早早就计划好,“2024年,不再上班”。年底裸辞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时代周报记者与三位选择在年底裸辞的年轻人对话,以下是她们的自述。火火,31岁:为了不上班,我提前存了至少20万辞职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了3年。在年底辞职,我没有为拿不到年终奖而感到惋惜。与其让我多熬一个月,就是为了等待年终奖,那我觉得自己的时间更有价值,我也更希望2024年能是一个完整的开局。进入大厂前,我也很仰慕大厂的光环、羡慕大厂的福利待遇。但入职后发现,即使进入一个再好的公司,也还是打工。在大厂,我手头的工作更换十分频繁,它不取决于我做得怎么样,而是取决于整个公司发展方向。每个项目做半年左右,就换新项目了。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有新鲜感、很开心的,一个项目做得好的话,会被调到更重点的项目,还能升职加薪。但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不同项目里,做重复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成长。我的工作是偏策略分析的,经常跟数据打交道,分析各类数据,每天听到数字也是上千万、上亿的流量。这是因为平台的体量很大,但真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我似乎就只是机械地做事,像纺织车间的女工,在流水线上做固定的事,只不过今天可能做毛衣,明天可能做裤子,但性质还是一样的。在大厂工作时,忙起来时经常晚上十一二点下班,每天有开不完的会,to do list一个接一个,甚至没有一点点“摸鱼”的时间供我喘息。
夜晚十一点多,下班打车回家,北京三环依然有点堵,受访者供图
2023年年初,我爸爸因呼吸困难进了ICU,也让我意识到,比起健康,其他真的没那么重要。
2023年的开局,火火在ICU门口渡过,受访者供图
我开始问自己,我有没有勇气选择辞职?如果辞职应该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在2023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2024年不再上班。但我希望,辞职不是头脑一热,比起所谓的“人生是旷野”的自由感,我认为我更需要一些安全感。所以,在物质方面,我提前一年就开始规划,我需要可以让我正常生活的积蓄,即使6个月以上没有收入,也不会心慌,目前我的积蓄是在20万以上。
离职后,火火离开北京,结束“北漂”,受访者供图
此外,我开始寻找什么事情能够让我长久地投入,工作久了,我似乎已经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了,因此我和一些自由职业者、自媒体博主交流,了解他们的“活法”,但这样似乎意义不大,因为人和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活法”也不能复制到我身上。很多人有开花店、咖啡店这种很文艺的梦想,我当时也想过,因此去报了花艺班,每周末上课,咖啡课也尝试上过几节。但我发现我只是被美好的滤镜给吸引了,这对我来说更像是个兴趣爱好,而不能当作一直坚持下去的事业。
火火也曾被文艺的滤镜吸引,受访者供图
做自媒体我也尝试过,因为在视频平台工作过,做短视频有一定的优势,我和朋友尝试在业余时间做账号,但朋友们没有我这么迫切,很多时候需要我推着她们做,账号也没有什么起色。我前前后后尝试了很多方向,快到年底时,我才意识到,我喜欢做一些务实的产品。或许是以前总和数据打交道太虚无缥缈,让我对真正的实践很感兴趣,也让我很有成就感。具体要做什么我目前还比较模糊,但我想做对他人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它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平台,也可以是社群。一些自媒体账号上“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分享,让我觉得无非是大家上班上“伤了”,想出来“报复性”地去玩,但比起在全世界到处玩,我更想追求的是意义感,我想锚定一个方向,能够让我甘愿为之努力,似乎是另一条更有目标感的“轨道”。知道我辞职,也有许多人劝阻我。“你真的想好了吗?”“没想好就别冲动,别跟钱过不去”“最近难挣钱,离职后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想在找工作,都比较难”。听了这些话,有时我也会担忧,真的赚不到钱怎么办?后来我想,总有办法找到出路,即使实在是缺钱了,还有手有脚,就算是去开网约车、送外卖、做美甲也能赚到钱。而且,已经辛苦工作这么多年了,很卷、也很拼,就算真的无所事事了,又凭什么不能让自己无所事事地享受生活呢?现在,刚刚正式离职10天,或许是还没步入无所适从的焦虑期,我反而感觉终于能过具体的生活了。以前我没时间看书,只能听书,看电影也喜欢倍速,还爱看一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解说,没什么耐心。但现在我可以慢慢地看书、专注地吃饭,不用边吃边注意消息,不用“多程序运行”,享受每一个当下。
辞职后,火火前往云南,“过具体的生活”,受访者供图
2024年,我计划去一些城市(比如杭州),拜访一些人,想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合伙做一些事情,我喜欢叫自己“新个体”。在大城市里呆久了,大家似乎觉得不是名校毕业、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没有融资千万,都不配说自己在创业。所以我也不定义自己为“创业”,也不想想得那么庞大。一切都先开始尝试再说,而不是自己把自己限制住。陈乐,26岁:第4次裸辞,不想再“凑合”2023年11月,带着近10万元的存款,我又离职了。刚满26岁,毕业4年,这已经是我第四次裸辞,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在年底裸辞,这是第一次。这份工作我2023年9月才入职,离职时只做了2个多月,是在上海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做新媒体运营。虽然只有两个月,但是因为整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不稳定、业务线不清晰,每个星期领导都会调整一次大方向,每周都是从头开始,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离职的导火索是一次调岗,我们整个部门被“吞并”,变成比较边缘的小项目组。除了做新媒体运营,还要背销售业绩,原本薪资几乎被砍掉了一半。在我提离职的前后,部门很多同事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工资降了,工作内容增加了,也确实觉得自己的劳动力变廉价了,不愿意再去硬撑着。虽然知道年底离职不是一个好时机,没有年终奖、年底福利,也很难再找到下一份工作,但是与其浪费时间硬撑,我认为不如给自己一段喘息休整的时间。回忆之前几次裸辞,更像一次次磨练心性的过程。第一次裸辞是在2021年,因为觉得工作内容较为局限,离开了我毕业校招就进入、工作了近两年的公司。当时的工作在杭州,是一家比较知名的服装电商公司,工作氛围也不错,现在回过头看,可能是最好的一份工作,但当时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每天就在一亩三分地上“耕耘”。我看不到成长的空间,在身边也没有我想成为的榜样,于是我渴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一心想去上海,学到更多东西,休息了近四个月,在上海重新找到了工作。第一次裸辞,我的精神压力很大,裸辞似乎不是自由,而是一种新的困境。我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日计划,生怕自己浪费一分一秒,虚度这来之不易的“Gap year”。我规定自己6点起床,然后去书店看书、学习,连吃饭的时间、吃饭过后要做什么都分得特别细,希望自己在这几个月里就能“脱胎换骨”。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物质也难免焦虑,虽然有几万的积蓄,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感觉什么都靠不住,于是我规定自己一天只能花20元。没错,就是慌到了这种地步。
辞职后,心情不好的时候,陈乐喜欢出去走走,看看天空,受访者供图
现在回头看看这些时间,觉得当时的自己其实挺没必要的,似乎忘记了停下来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后来几次裸辞,我就更松弛了,不再对自己如此苛责,因为我知道总能再找到工作。但崩溃也是有的,找工作花的时间越来越长。上一次找工作的经历就异常艰难,从2023年7月开始,我就开始全身心投入找工作,每天刷招聘软件,投出上百份简历,面试近20场,用了两个月才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而之前两次,只需要集中面试一周就能够找到。最艰难的时候,我也会后悔,如果当时没有辞掉第一份工作,现在或许已经发展稳定,有一笔可观的积蓄。这次,第四次裸辞,我认为自己更应该想清楚接下来究竟要怎么走。最近,我还是会不时刷刷招聘软件,以观察为主,打算年后再正式找工作。我希望能观察现在的工作机会、岗位要求,复盘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希望这次能想清楚再去面试,而不是像慌张地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去找一份凑合的工作,我不想再次重蹈覆辙、重复前几次匆匆入职又匆匆离职的循环。但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我还是感觉有点飘渺和迷茫。一方面是,结合上一次的找工作经历,以及近期对招聘软件的观察,我发现不少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更严格了、工作内容更多了,但工资没变多,这说明找工作已经进入了“困难模式”;另一方面是,此前三次辞职,都是在上半年,休息几个月后,我刚好能赶上“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但这是第一次在年底裸辞,一切都是未知的。回顾2023年,从3月辞职,到9月重新工作,到11月再次裸辞,我有200多天没有工作。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在上海的房租要2600元一个月,平时消费也不低,尤其是工作起来忙得昏天黑地的时候,只能在陆家嘴商圈解决午餐,一顿就要40元左右,总体算下来,我这一整年是“亏损”的。2024年,我希望自己能找到能够稳定拓展自己成长边界的工作,不再继续“亏损”下去。李欢欢,27岁:迫不得已,但也做足准备27岁,我的人生或许应该转弯了。我在2023年12月裸辞,辞职前,我在国企的综合行政岗工作。因为要对着电脑做报表、写材料,长时间的过度用眼,让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不只是电脑,连在户外时都开始看不清。12月初,我去看了眼科,医生建议我不要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坚持工作一周后,我发现眼睛的病症还是没有任何缓解,便下定决心裸辞。
欢欢的辞职信,受访者供图
这份工作,我2023年5月才入职,对工作环境、同事氛围都挺满意。在这个时机辞职,我其实是迫不得已,一方面是觉得眼睛的状况无法再拖下去,另一方面也觉得年底是我们部门最忙的时候,如果我总是请病假,工作就会压到同事身上,不如辞职让公司重新招人。辞职后,我感觉每天都经历充沛,上班时总是起不来的我,现在甚至会每天8:00起床。我感觉每天时间都不够用,很充实。离职后的几天,我和对象一起散步,大概只走了5公里,我突然觉得世界一下就清晰了。从那天开始,我的眼睛就再也没有模糊过,我想,或许这就是不上班的魔力吧。
离职后,经常去散步的公园,受访者供图
我是江西南昌人,2023年5月,我和对象结婚后,我们来到同一个城市,找了个工作节奏相似的行政岗位。来之前,我做过行政,也开过近两年的甜品店,在给甜品店做推广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做本地生活的博主,慢慢尝试开始做本地探店类、户外旅游攻略类博主,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万多的粉丝。虽然不稳定,但也能够一定程度地变现。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2万,不好的时候也能有三五千。现在,我很满意我的生活现状,即使是租房,也并不觉得自己在“漂泊”。我认为幸福的生活不一定要来自房子和车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像父辈一样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却同时背上许多没必要的压力呢?我反而认为,之所以能如此自在和松弛地裸辞,正是因为我们没有买房。因此,这次裸辞后,我并没有太焦虑和恐慌,一方面我有能够变现的账号,也有15万左右的积蓄,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分享这次裸辞后的日常,再尝试运营一个新的账号。
拍一组“离职证件照”,是欢欢的仪式感,受访者供图
2024年,我有很多东西都想尝试,想去哈尔滨做“小土豆”,想学摄影、学做咖啡,还想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我希望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让“互联网姐妹”监督我的进度,成为“养成系”的博主。(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裸辞半年找不到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