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中1微升对应18个检测视野,尿检满视野是什么意思思?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方式。 尿常规检查主要用于:(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病情和疗效观察;(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3)职业病防治;(4)用药监护;(5)健康人群的普查。 尿常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1)检测结果易受饮食影响;(2)尿液的各种成分变化和波动范围大;(3)尿液易被污染;(4)与其他成分相互干扰。一、尿液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尿液:淡黄色、清晰透明。 在病理情况下尿液可呈不同的颜色,见表1。表1
尿液颜色变化的临床意义二、尿比重参考范围: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 升高或降低的临床意义,见表2。 表2
尿比重变化的临床意义肾实质有严重损害时,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主要见于尿毒症。 研究发现,尿比重>1.010,尤其是>1.015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三、尿蛋白参考值:阴性,10~150 ml/24 h。 如24 h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 mg,称为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诊断肾脏疾病的可靠依据。 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 1.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2.肾小管疾病:如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金属(汞、镉、铋)中毒,以及应用某些药物等。 3.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尿中低分子和高分子蛋白质均大量增多,是肾功能不全的指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4.严重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四、尿糖参考值:晨尿或空腹尿定性试验结果为阴性,且0.3~0.8 mmol/L。尿糖定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称为糖尿,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阳性尿糖的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代谢性糖尿,如糖尿病;内分泌性糖尿,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 2.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而出现尿糖,如长期肾盂肾炎、先天肾小管疾病等导致肾小管重吸收糖的功能减退,从而使肾糖阈降低出现糖尿。 3.妊娠性糖尿:妊娠时肾糖阈降低,虽然血糖正常但尿糖定性试验结果可呈阳性。 4.暂时性糖尿: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或发生应激,如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颅脑外伤、脑出血等。 5.其他糖尿:家族遗传因素影响或进食过多等。 五、尿酮体参考值:定性试验为阴性,丙酮3 mg/24 h。 酮体是脂肪酸的分解产物,包括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正常人群尿中酮体含量极少。 异常的临床意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监测。 2.非糖尿病性酮症:严重饥饿、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子痫、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全身麻醉、肾小管功能不全等患者,因碱质丢失过多、有机酸相对增多,可大量缩合成酮体,由尿中排出,使酮体呈阳性。 3.其他:服用双胍类降糖药、三氯甲烷、磷中毒或全身麻醉后。 六、尿胆红素参考值:阴性。 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滤过量极少。 1.尿胆红素阳性:胆汁淤积性黄疸如胆石症、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手术创伤所致良性胆管狭窄、胰头癌等;肝实质性病变如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如Dubim Johnson综合征、Roter综合征等。 2.尿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尿胆原等联合检测,可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呈阳性;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为阴性。七、尿胆原参考值:弱阳性,尿1∶20稀释为阴性。1~4 mg/24 h。 与尿胆素、尿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联合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尿胆原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见表3。表3
尿胆原变化的临床意义八、尿隐血试验参考值:阴性。 尿隐血试验阳性的临床意义: 1.尿隐血试验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2.有些情况下尿隐血试验为阳性,但显微镜多查不到红细胞,称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疟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临床上,对于一些临床无症状而尿隐血试验阳性者应注意定期复查。 九、酸碱性酸碱性即尿液pH值。参考值:晨尿:5.5~6.5;随机尿:4.5~8.0。 1.尿液呈酸性(尿液pH值过低):可见于酸中毒、发热、尿酸结石、糖尿病,以及、呼吸性酸中毒、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排酸性尿、白血病、肾结核等。 2.尿液呈碱性:多见于泌尿系感染、草酸钙结石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等情况。尿液久置也会使尿液偏碱。 十、尿量参考值:成人:1.0~1.5 L/24 h或1 ml/(h·kg);小儿:按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尿量变化的临床意义,见表4。表4
尿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十一、尿液显微镜检查 尿液及其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主要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结晶等,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值: 红细胞:<3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肾小管上皮细胞:偶见(但在新生儿较多见)/高倍视野;鳞状或移行上皮细胞:偶见/高倍视野;透明管型:<或等于1个/低倍镜视野;其他管型:无;结晶:少量(非病理性结晶,如磷酸盐、尿酸、草酸钙等结晶)。 临床意义: 1.红细胞:>3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结石等。如以形态异常的红细胞为主,提示肾性疾病,但也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2.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脓尿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3.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实质损害时,如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出现与肾小管坏死及肾移植排斥反应和间质性肾炎有关。泌尿系统炎症时,还可见较多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 4.管型出现管型表示肾实质损害,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出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性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出血、急性肾小球坏死、肾梗死、恶性高血压等。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等,特别有助于肾盂肾炎与膀胱炎鉴别,后者为阴性。 颗粒管型,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可偶见于运动后,颗粒管型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表明肾疾病的恶化或进入晚期。 蜡样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 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如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5.结晶生理性结晶,如草酸钙、尿酸、磷酸结晶;病理性结晶,如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放射性结晶、磺胺类药物结晶等。 参考文献[1]吴晓蔓,权志博.临床检验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70-182.[2]张俊,周芳芳,徐玮,等.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2018,33(10):50-53.[3]陈琳.尿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67-68.[4]路卯.尿胆原定性试验的临床意义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380-2382.文、排版丨王申冲编校丨卢璐审核丨邢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检满视野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