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由10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成的大长方形,已知小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拼成的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

【简介】感谢网友“今天不想被发现”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长方体教学设计(共14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篇1:人教版长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4、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课前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2、动画引入:蓝猫三千问,什么大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蓝猫: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 师:有哪些办法? 生1:用面积单位去摆。生2:可以计算。用长乘宽,我是预习的。师: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第 1 页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主动探究(1)提供生:透明方格纸、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块、尺子和一张印有六个图形的纸。师:请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办法求出六个图形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下来。作业纸:长度单位:厘米1号图(横放):长5宽3 2号图(竖放):长4宽2 3号图:正方形边长2 4号图:正方形边长3 5号图(横放):长4宽1 6号图(横放):长6宽4 (2)学生个体活动,然后小组交流。师:每人在组内交流你选择了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面积。小组内选择一人记录,一人汇报。汇报:第1组:用透明小正方形纸覆盖在2号图形上,2号图形是长4宽2,有8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再覆盖在6号图形上,6号图形是长6宽4,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同时另一生记录在黑板上。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很简单。第 2 页 师: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有不同的吗? 第2组:用小正方形摆在第1个图形上,横着摆一排5个,竖着摆了3个,一共要摆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同样方法摆第4个图形。师:(指图1)为什么只摆7个? 生:因为一排5个,竖着摆3排就行了。第3组:用尺子画图1格子,长是5画5格,宽是3画3行,一共是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师小结:刚才用透明小方格去量,用尺子画格子、用小正方形去摆,知道了这些图形的面积。(3)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数方格的。师小结:长是几,就是有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宽是几,就有几排这样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就是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4)长方形面积单位和什么有关?又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师:能结合操作中的数据,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号图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有3个5是15平方厘米。2号图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8平方厘米。3号图形长是3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9平方厘米……第 3 页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都说明了? 生:长方形面积是长乘宽。师: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请生闭眼想象,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多少平方厘米? 长8米,宽5米,面积多少平方米? 师:长方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长乘宽(师板书) 师:正方形面积怎样算? 生: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师:你怎么想的?正方形面积为什么等于边长乘边长? 生: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师: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面积也可以用长乘宽,也就是边长乘边长(板书) 集体朗读公式。3、生活中的应用(1)计算长方形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正方形面积呢? 图:举重场、田径场(无数据) 师: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第 4 页 生:长和宽 边长图:两块场地出现数据。田径场:长50米,宽30米 举重场:边长8米生计算。汇报:生1:举重场面积64平方米,8乘8=64 生2:50乘30=1500平方米(2)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图:蓝球场P99 -- 5 求面积。长28米,宽15米 生汇报。(3)奖品:蓝猫书签师:书签是什么形状?估计面积大约多少平方厘米? 生1:大约是48平方厘米。 生2:这个书签大约是45平方厘米。师:你怎么想的? 生:长9厘米,宽是5厘米。师:你为什么先估计它的长和宽? 生:知道长和宽,就能估出面积。请生测量书签长和宽,计算面积。汇报;长是12,宽是4,12乘4=48平方厘米(4)主席台背景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2米。算背景图面积。生1:将小正方形下移得到长,左移得到宽。生2:画出长方形长和宽的格子。第 5 页4、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篇2:人教版长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通州区川港小学 沈国军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82~8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个数不等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猜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出示3幅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案。提问:你知道他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为什么形状不一样,而面积却都是8平方厘米呢?小结:看来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量一量1、出示一个长方形。 (1)估一估长方形的面积。(2)验证估计的对不对,动手量一量。 一位学生上台摆,其余在学习单上摆。提问:这个长方形里一共摆了几个?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小正方形的个数=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2、再出示一个稍大的长方形。 (1)用刚才的量法,量出它的面积。(2)小正方形不够用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面积的?小结:长里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长就是几厘米,宽里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宽就是几厘米。 活动二:想一想出示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1、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2、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活动三:学一学1、自学课本知道字母公式。2、一起总结字母公式。三、课堂小结思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揭示课题)四、检测反馈1、计算校园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物体表面的面积。2、拓展。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S = a × b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 边长 S = a × a篇3:人教版长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表格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出示幻灯片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1.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2.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先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龟兔刷墙”的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开展教学作铺垫。 ⊙观察发现1.课件出示教材66页例4中的问题(1)。师: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拿出学具来试一试吧。 2.小组合作,在长方形里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师:能展示一下你们摆的结果吗? 预设(1)学生用正方形(面积单位)铺满整个长方形。(2)学生可能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出面积单位。(3)学生直接说出用5×3=15,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时也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明自己这样计算的道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长方形中摆面积单位,突出面积计算的本质是对面积的度量。让学生想象将长方形全部铺满,体现出必须用面积单位密铺所测图形,这时通过所铺面积单位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图形的面积。 3.通过追问,突出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 组织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将长方形全部铺满?预设中的第二种情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尽管只铺了一部分,通过想象,也可以数出铺满后所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2)你是怎样数出全部面积单位的个数的?请结合下图一起数一数。学生汇报:一种情况:一个一个的数,大家一起再数一数。另一种情况:用5×3=15(个),说一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 (5表示每行摆5个,3表示有这样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3)思考: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数出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明确每行个数与行数以及面积单位总个数之间的关系,为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作准备。 ⊙自主探究师: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想不想验证一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 1.教师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至少摆3个)。一个同学记录,其他同学摆,边操作,边填表。(出示课件) 2.选3名同学到黑板上摆,再汇报摆的长方形用了( )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因为(),所以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3.(1)若有学生摆出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长9米、宽5米;长9米、宽7米;长9米、宽9米。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将长方形逐渐变成正方形。提问:大家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长方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 引导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在各小组的努力下得出结论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5.齐读两个公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要知道什么?6.用公式计算与之前的用单位面积去摆相比,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验证得出任何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实际计算中通过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7.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一块长方的A4纸,宽是21厘米,长30厘米,求这块长方形A4纸的面积。(课件出示)。 (2) 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68页1题。 2.完成教材69页6题 ⊙全课总结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会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学会了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实验发现规律,并且进行验证的方法。 2.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数学难题,我们也要像今天这样去“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做一个小小的数学家。 ⊙布置作业教材68页2、3题。 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长宽(平方厘米) (厘米) (厘米) 10 =× 2 16 =× 2 15 =× 3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篇4:人教版长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类推联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己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尺、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与学互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相当的书房。(其地面铺有规格相等的地板砖) 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明和小红的书房漂亮吗? 生:漂亮。师:他们的书房地面是什么形? 生:都是长方形。师:你们觉得谁的书房更大些?如何判断的? 生1:小明的书房大些。可以数地板砖的块数。生2:我觉得小明的书房大些。因为他书房的宽和小红书房的宽差不多,但小明书房的长度要比小红的长得多。 ……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不错。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有的是用估一估的方法,那到底谁的大呢?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 动手合作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 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例2(1) 2.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第(1)小组:用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1行,得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第(2)小组:每行摆5个,(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可以摆3行(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5×3)3. 师:同学们的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特别是第(2)组的同学,不难看出他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他们的发现真不错。(二) 推测、再次验证。1. 刚才同学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那其他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计算呢? 2. 生操作、验证完成例2(2) 3. 汇报、交流。 4. 总结、验证: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 类推——验证正方形的面积公式1. 大胆推测: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怎样求?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吗?生:我认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有着密切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就应该是边长乘边长。师:同学们对他的推测有异议吗? 生:没有。师:那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吧。 2. 操作、验证。 3. 师生交流。 4. 直观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师小结(略) 四.反馈练习:1. 课件回放: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现在可以判断小明和小红谁的书房面积大些了吗? 2. 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吗? 求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边长吗?思路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开场白,在良好的求知热情中揭示课题,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网络。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大胆猜测、主动操作、探究中来验证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篇5:《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自一起去留学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4.教学例2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二、鱼缸的制作问题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3.教学例3(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底面=长*宽)(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进行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二、以事实为依据,解决问题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先问学生鱼缸有没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三、巩固知识,归纳要点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同时正确评估学生的观点,通过练习,巩固新旧知识,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大胆的进行猜测,做好记录,最后归纳要点或者规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四、教学需改进之处:教师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掌控好学生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篇6: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会运用表面积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部分面的面积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学生:长方体纸盒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答。(教师强调面的知识)二、创设情境、引入问题老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也非常感兴趣,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生: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问什么?师生共议研究课题:(1)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长方体展开图。师:同学们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生:围成长方体的是6个长方形。生: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展开后6个面的总面积。师归纳后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表面积,那么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粘合图师:同学们看完后,又想到了什么呢?生: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也就知道了做纸盒所需要的面积。生:要知道做这个纸盒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它的表面积。〔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多媒体出示长方体图形师:现在同学们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没有数据。师课件出示数据,引导学生把数据放到长方体相应的位置。2、探究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又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条件呢?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长和宽的关系: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高)和(宽)。3、尝试计算问:现在你能求出做这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吗?学生尝试计算,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想办法求出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2)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反馈:哪个小组先上来,把你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在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仔细地听,认真地想,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他们提问学生板演后说明想法:生1:我先用30x10求出上面的面积,因为上下面的面积相同,所以再乘2就是上下面的面积;用30x15求出前面的面积,再乘2就得出了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用15x10求出右面的面积,再乘2,就是左右两个面对面积,然后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生2: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3个面的面积,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再乘2就求出6个面个的面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准确性。师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汇报结论。指两生把板书上的数字换成对应的长、宽、高,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4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多媒体出示: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尝试计算,指生汇报并说明想法,引导学生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四,巩固新知、拓展运用1、课件出示“我会选”,学生口答。同时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件出示“说一说”,学生口答,同时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运用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3、课件出示“聪明的你”,引导学生注意:(1)在处理长方体(正方体)实际应用时,要灵活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一定是6个面);(2)计算时,关键是找准数据。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汇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4、课件出示“攀登高峰”,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几个面,问题课后讨论完成。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篇7: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课件出示图片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课件出示题目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抓审题,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计算更简便。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学请列出算式。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这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是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课件出示题目一个橡皮擦的外包装长3厘米、宽2厘米、高0、5厘米,做这样一个外包装至少要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1)3×2×2+2×0、5×2()(2)(2×0、5+3×0、5)×2+5×2()(3)3×2×2+3×0、5()(4)(3×2+3×0、5)×2()(5)(2+0、5)×2×3()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三、综合练习发展提高同学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学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课件出示题目学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用4块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地砖?3、粉刷教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至少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四、全课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篇8: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看图回答、(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6个面)二、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有关这6个面的一些知识、三、教学新课、(一)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老师先示范,学生再做)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教师明确: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1、这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2、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每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3、学生分组讨论、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之和;前后面的面积之和;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解法(二)是先算出上面、前面、左面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可将解法(一)改变成解法(二)、四、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两种方法计算)2、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五、课堂小结、通过解答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吗?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六、课后作业、1、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2、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1)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2)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3)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篇9: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②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用具:长方体牙膏盒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教具各一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剪刀一把。教学过程:一、预习提纲:1、预习教材第33~34页例题1。2、同伴合作,一个人准备纸盒正方体,一个人准备长方体纸盒。指出它的长、宽和高,并分别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3、把各自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是什么形状,并标好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面。4、思考: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5、练习:观察下面纸箱二、展示汇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2、交流汇报。(1)通过预习,我们已经观察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的形状。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预习的两个问题:A、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B、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3、小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齐读概念后,教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下面这个纸盒的表面积要怎么求呢?前后两个面:长0、7m宽0、4m,面积是0、7×0、4=0、28m左右两个面:长0、5m宽0、4m,面积是0、5×0、4=0、2m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是:0、7×0、5×2+0、7×0、4×2+0、5×0、4×2=0、35×2+0、28×2+0、2×2=0、7+0、56+0、4=1、66m或者:(0、7×0、5+0、7×0、4+0、5×0、4)×2=(0、35+0、28+0、2)×2=0、83×2=1、66m答:至少要用1、66m硬纸板。(2)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堂小结。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2、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结论:=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3、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铺地砖、粉刷墙壁、计算长方体罐头商标纸的大小,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四、巩固练习。完成P34“做一做。”学生独立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没有底面”是什么意思?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0、75×0、5”没有乘以2?五、检测、反馈:(一)完成P36练习六T1~3。2、选择:(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A、2×7×2+6×7×2+6×2B、(2×7+2×6+6×7)×2C、2×7+2×6+6×73、给一个长和宽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学生讨论)A、(1×1+1×3+1×3)×2B、1×1×2+1×3×4C、1×1×2+1×4×3讨论得出:底面周长×高=4个侧面的面积4、思考题:我们班级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得成吗?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另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篇10:《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2、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1、计算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公式。 2、逆向思维的题可以用方程方法解。教学难点: 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二、新授: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 底面积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 =sh三、巩固练习: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v=sh 24×5=120(立方厘米)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体会长方体不同放置,说法各不相同。出示另一种计算方法: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5、练一练 :用方程法。(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选择方法解答)1、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2、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3、用15根规格完全相同的木板堆成一个体积是3.6立方米的长方体。已知每根木板宽0.3米,厚0.2米,求每根木板的长。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篇11:《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形成体积概念。教学用具: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两个,大小石头各一块,;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两人一份学具(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三把米尺等。教学过程: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1.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2.学生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加深理解:师:“拿出你们的书包或新华字典,摸一摸它们的大小,感觉一下自己书包或新华字典体积的大小。”师:“想一想,你能用手比划着告诉你的同桌,你的书包或字典有多大吗?试一试。”学生活动后,点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比划着告诉大家自己的书包或字典的大小。师:“你们知道他们的书包有多大了吗?”师:“谁能用打电话的形式告诉我,他们的书包有多大?”师:“想出办法来了吗?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办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页,看一看书,再想一想,然后大家议一议,找到方法了就告诉老师一声。”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2.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3.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介绍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4.认识:1立方米、1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我们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5.再次感觉体积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你们能用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吗?试一试估计一下身边物体的大小。”学生交流尝试用体积单位描述身边物体的大小。实际比划大小,同桌互相说说。6.练习:(1)完成p40“做一做”t1。说一说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完成p40“做一做”t2。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三、反馈检测1.口答填表.长方体 长/分米 宽/分米 高/分米 体积(立方分米)5 1 24 3 510 2 4正方体 棱长/米 体积(立方米)6300.42.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教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课后反思: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首先让学生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其次让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最后理解体积单位,效果不错。篇12: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十册第7页第9页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在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之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只要明确长方体的长、宽和高,然后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把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即: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课标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得到结论。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节课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前面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对这节课有一定帮助,所以继续延续知识的迁移进行学习,学生会很快掌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学具:剪刀、长方体盒子、尺子、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结识的朋友长方体,它要去做客,请同学们帮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能。)追问:做外衣等于求长方体的什么呢?(所有面的面积)提问: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哪几对?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求所有面的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提问:可以怎么求?预设:把长方体拆开分别求。这个主意不错,可是你知道要用多大纸吗?你会算吗?(会,计算它的表面积)哪一个同学能拿着这个模具指给大家看?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二、活动新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1、教学表面积的意义。(1)学生看长方体,按一对一对的顺序说说是哪几个面。(按顺序将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按上前左右下后的顺序将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贴在黑板上。你能按顺序说这里展开的面中,每个长方形分别是原来长方形的.哪几个面吗?(写出每个面是哪一个面)展开的这个图形的面积包含原来长方体原来几个面的总面积?(板书:6个面的面积和)(2)我们现在看到,展开的每个图形的面积,都是长方体表面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完成表面积意义的板书)请同学们拿出你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哪6个面的总面积。(3)找准长、宽、高,并进行标注(4)实践:同学们,长方体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我们可以用计算面积方法和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开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找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操作)汇报结果各小组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预设汇报一: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大部分面积相加,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预设汇报二: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预设汇报三:《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部分面积为(长2+宽2)高+长宽2,并说明长2+宽2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预设汇报四:用填补法,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填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减去填上的部分这四个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实用,为什么?(因为我们计算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时候不能把它的表面展开,所以第3、4种方法就有些困难。)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常都会用第1、2种方法,而第3、4种比较少用,所以在做题时,你应该选一种最适合的方法做。三、迁移练习一)基本练习P9页,例11、生独立练习2、适当点评二)巩固练习数学医院门诊部,接待四位病人,其中有两位装病,请各位聪明的小医生帮我找出来行吗?一个长方体纸盒,底面是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高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门诊号临床表现病因1号(22+24+22)22号(24+22+24)23号224+2424号244+222三)开放题1、谁能做设计能手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个牙膏盒,现在要将这两个盒子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2、小金鱼搬家小金鱼长大了,它想搬新家,这个新家的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0.6米,宽0.35米,高0.4米,你们说做这样一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3、小明要给一本书加一封皮,如图,这本书厚1.5厘米,这本书的封皮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四、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求?你能借助今天的方法自己探究出来吗?五、作业10页2、3题,11页4题,思考12页7题篇1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同时学会欣赏他人。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谜语。(课件出示)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3、同学们,我们手中都有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盒子,但都不相同,如果把它们都包上一层红色的彩纸?它们的颜色就相同了,那么,需要多大的纸呢?用学生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引出所复习的长方体,使得数学课堂更为生动,同时从学生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提出了研究问题,又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二、实践探索,发现新知。1、结合教材P18也页内容,初步感悟表面积含义。(1)根据左边的长方体纸盒,按要求完成所提问题。(2)问题(见教材P18)(3)如果做上面的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呢?师引导问: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长方体的什么?(4)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师小结。2、小组合作学习,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课件演示展开图,加深理解。(2)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汇报。3、分析比较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简单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想象,展开的实物图,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明确概念。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的对比,自主探索。三、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课件出示“试一试”1、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汇报交流。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四、巧设练习,巩固新知。2、知识运用。(1)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2)四人一小组,用两个形状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算一算,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我设计的练习题从易到难,让学生自己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研究、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体会生活中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变化的,只有活学活用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五、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2、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你们认为呢?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交流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掌握及今后的学习相得益彰。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篇14:《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33―37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二、自主探索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汇报一: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学生汇报后,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长x宽×2+宽×高×2+长×高×2。汇报二: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师:同学们的这种方法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长×宽+长×高+宽×高)×2。汇报三: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2+宽×2)×高+长×宽×2,并说明“长×2+宽×2”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师:这种方法也很好,请同学看演示。(演示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长×2+宽×2)底面周长×高+长×宽×2师: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四、实践运用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说明“至少”的意思。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4、选择题。1、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①(6×3+3×15)×2②(6×15+3×15)×2③(6×15+3×15+6×3)×2单位:厘米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①(2×4+2×4+2×2)×2★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搭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黄河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绝对值教学设计★ 人教版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秋天教学设计简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