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脏支的临床意义不成对的脏支及其分支有哪些?

★脉管系统复习题1、 心房与心室及左右心室的表面标志是什么?心房与心室的表面标志是冠状沟,左右心室前部表面标志是前室间沟,左右心室下部表面的标志是后室间沟。2、 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哪些?有哪些分支?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干分支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有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分支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3、 上、下腔静脉的合成及属支。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属支:1)颈内静脉 颅内支,硬脑膜窦及注入窦内的静脉 颅外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翼静脉丛,咽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 2)锁骨下静脉
3)上肢的静脉
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上肢深静脉:腋静脉,胸腹壁静脉。 4)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5)脊柱的静脉
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椎静脉,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动脉汇合而成。属支:1)壁支:膈下静脉,腰静脉,骶正中静脉, 2)脏支: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静脉、肝静脉。4、肝门静脉的属支有哪些? 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肝静脉、5、 试述胃的供血动脉及其来源?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
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
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来自脾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6、 试述分布于结肠各部的动脉及其来源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都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都来自肠系膜下动脉。7、分布于甲状腺的动脉有哪些?各来源于何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来自于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来自于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8、 分布于肾上腺的动脉有哪些?各来源于何动脉?肾上腺上动脉:来自膈下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来自腹主动脉 肾上腺下动脉:来自肾动脉9、 分布于卵巢的动脉有哪些?各来源于何动脉?卵巢动脉:来自腹主动脉
子宫动脉:来自髂内动脉10、 颈外动脉有哪些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框下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11、阑尾炎时,由肘正中静脉点滴青霉素,试述药物是如何到达患病部位的?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同侧颈内静脉 │ →贵要静脉→肱静脉↑
↓肺毛细血管←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干←右心室←右心房←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阑尾←阑尾动脉←回结肠动脉↓12、主动脉弓凸侧有哪些分支?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13、掌浅弓,掌深弓如何构成?掌浅弓由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掌深弓由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14、心脏有哪些腔?各腔分别可见哪些结构?右心房:入口,上下腔静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
结构:右心耳,卵圆窝,界嵴,梳状肌。
左心房:入口,四个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
结构:左心耳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
结构:右房室瓣(三尖瓣),腱索,动脉圆椎,乳头肌,肺动脉瓣(三瓣,前左右半月瓣)
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
结构:左房室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瓣(三瓣,左右后),室间孔15、心的传导系统包括哪些结构?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蒲肯野纤维网,传导束的变异。16、上下肢较为恒定的浅静脉有哪些?各注入何处? 上肢:头静脉,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下肢:大隐静脉,足背弓内侧→内踝前方→注入股静脉;小隐静脉,足背弓外侧→外踝后方→注入腘静脉17、淋巴干有哪些?各注入何处?左右腰干和肠干注入乳糜池,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注入胸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淋巴导管。18、解释下列名词三尖瓣复合体: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叶瓣,乳头肌,腱索,是右心室入口防止血液反流的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故成为三叶瓣复合体。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胎儿时期右心房通向左心房的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结缔组织索,向上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称动脉韧带,为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感觉器及神经系统思考题1、 试述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上颈髓(C1~4)=对应相应的椎骨,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1=相应椎骨,中胸髓(T5~8)—2=相应椎骨,下胸髓(T9~12)—3=相应椎骨,全部腰髓平对第10~12胸椎,骶、尾髓约平对第1腰椎。2、 通过海绵窦和海绵窦外侧壁的结构有哪些?颈内动脉,展神经,上颌神经,眼神经,滑车神经,动眼神经。3、 第四脑室位于何处?交通如何?菱形窝位于何处?其表面哪些结构的深部含有脑神经核?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空腔,向上与中脑内的大脑水管相交通,向下与延髓内的中央管相交通,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菱形窝位于第四脑室底,其表面的前庭区,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面神经丘含有脑神经核。4、 脑干内有哪些脑神经核?它们各属于什么性质?1) 躯体运动核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2)一般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3)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4)内脏感觉柱:孤束核5)一般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6)特殊躯体感觉柱:窝神经核,前庭神经核。5、 试述小脑的分叶和机能区分分叶: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
机能区分: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大脑小脑6、 试述间脑的位置,分部和外形所见的结构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间脑可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下丘脑五部分,可见结构: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视束,漏斗。7、 背侧丘脑内各核团是怎样区分的?它们有何功能?核团可分为3类①非特异性核团②特异性核团③联络性核团。功能:①主要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构成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②主要接受特异性上行传达系统,腹前核和腹外侧核组成运动丘脑,在躯体运动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腹后内侧核接受味觉纤维,丘脑能感知粗略的痛觉③联络性核团,其功能与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体密切相关。8、 大脑半球各叶是怎样划分的?各叶上有哪些重要的沟回?大脑半球外侧面由外侧沟,中央沟和两条假象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额叶:由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分为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额极(额叶的前端)。
顶叶:由中央后沟和顶内沟分为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叶:由颞上沟和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横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极(颞叶的前端)
枕叶:枕极(枕叶后端),顶枕沟
岛叶:被岛盖所掩盖。9、 侧脑室分几部?各部位于何处?侧脑室可分4部,位于顶叶内的水平裂隙称中央部,并由此发出3各角,前角自室间孔水平伸向额叶,后角伸入枕叶,距状沟在后角内侧壁产生一个压迹,称禽距,下角伸入颞叶,其底壁有海马和海马伞。10、试述内囊的概念,位置,分部,通过的纤维束及损伤表现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是由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可分为内囊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内囊膝:皮质核束;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顶枕颞桥束。损伤表现:“三偏”症,即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偏盲(视辐射损伤)。11、试述视觉传导通路,分析其不同部位损伤视野缺损的情况。 视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是位于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第二级神经元是位于视网膜内的节细胞,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内。损伤表现:①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患侧视野全盲②视交叉中央部损伤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偏盲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可致患侧视野鼻侧偏盲④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区的损伤可致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12、试述其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传导通路及损伤表现 躯干四肢和皮肤的痛温觉→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损伤表现: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损伤: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②白质前联合损伤:双侧对侧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③脊髓外侧索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④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损伤: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⑤内囊损伤: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13、大脑半球各叶由哪些动脉供血?纹状体和内囊由哪些动脉供血? 额叶由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顶叶由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颞叶、枕叶由大脑后动脉,岛叶由大脑中动脉,纹状体和内囊由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14、试述脑和脊髓的被膜。硬脑膜可形成哪些结构? 脊髓的被膜: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软脊膜。 脑的被膜: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形成的结构:大脑廉,小脑幕,小脑廉,鞍膈。15、脑脊液产生于何处?试述脑脊液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从产生。 循环: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从产生的脑脊液一起)→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从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硬脑膜窦(上矢状窦)16、颈丛的组成及主要分支 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主要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17、腰丛的组成及主要分支 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在的一部分组成。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18、舌的神经支配 舌前2/3的痛温觉由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的分支舌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由面神经支配,舌后1/3的痛温觉和味觉由舌咽神经的舌支支配,舌肌由舌下神经支配。19、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展神经:外直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动眼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20、试述房水的产生及回流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睫前静脉→眼静脉21、试述泪液的排泄途径 泪腺产生→泪腺排泄管→结膜囊→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22、结膜分哪几部分?
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窿23、鼓室各壁的名称
上壁;鼓室盖壁
下壁:颈静脉壁
前壁:颈动脉壁
后壁:乳突壁
外侧壁:鼓膜壁
内侧壁:迷路壁 24、骨迷路分哪几部分:?平衡觉感觉器有哪些?耳蜗、前庭、半规管
平衡觉感受器有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25、膜迷路由哪几部分构成?
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蜗管26、眼球各外在肌的作用?上直肌:使眼球转向内上方
下直肌:转向内下方
内直肌:转向内方
外直肌:转向外方
上斜肌:转向下外方
下直肌:转向上外方27、鼓索内有哪几种纤维成分?各分布于何部位?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即副交感节前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其分泌活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传导分布区的味觉冲动。28、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各含哪些成分?与其相关的脑神经核有哪些?名称纤维成分脑神经核面神经特殊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感觉面神经核,孤束核,上泌涎核舌咽神经特殊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一般躯体感觉疑核,孤束核,下泌涎核,三叉神经背核迷走神经一般内脏运动,一般内脏感觉疑核,孤束核29、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的脑神经各有哪些? 感觉性: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 运动性: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混合性: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30、前臂肌各群分别有哪些神经支配?
后群:桡神经
前群: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31、大腿肌各群分别有哪些神经支配?前群:股神经
后群:坐骨神经
内侧群:闭孔神经32、叙述各脑神经的出入脑及出入颅的部位?名称出入脑出入颅嗅神经嗅球筛孔视神经外侧膝状体视神经管动眼神经脚间窝眶上裂滑车神经下丘下方眶上裂三叉神经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眼神经:框上裂
上颌神经:圆孔下颌神经:卵圆孔展神经延髓脑桥沟椎体上方眶上裂面神经延髓脑桥沟展神经根外侧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突孔前庭蜗神经延髓脑桥沟面神经根外侧内耳门舌咽神经延髓橄榄后沟上部颈静脉孔迷走神经延髓橄榄后沟中部颈静脉孔副神经延髓橄榄后沟上下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椎体外侧舌下神经管33、小腿肌各群分别有哪些神经支配?前群:腓深神经
后群:胫神经
外侧群:腓浅神经34、颏部受伤,顿感疼痛,请详细说明产生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 面部感觉器→三叉神经脊束→下颌神经→三叉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第二级神经元)→三叉丘系交叉(延髓内交叉)→对侧三叉丘系(三叉丘脑束)→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35、针刺足底引起疼痛,叙述其神经传导通路 足底皮肤痛温觉感受器→同侧足底内、外侧神经→胫神经→坐骨神经→骶丛→脊神经节→后根→脊髓背外侧束→脊髓后角灰质→上升1~2个节段→白质前连合交叉→对侧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束→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对侧大脑皮质中央小叶后部36、试述手的神经分部 手掌面:桡侧半有正中神经分支,尺侧半有尺神经分布,桡侧3个手指及中、末节手指的背侧皮肤由正中神经分布,尺侧半1个半手指有尺神经分布。
手背面:桡侧半有桡神经分布,尺侧半有尺神经分布,桡侧半的2个半手指的近节皮肤有桡神经分布,尺侧2个半手指有尺神经分布。37、脊髓颈膨大右侧半离断可出现哪些症状?是损伤何结构所致? 1)右侧上肢软瘫:损伤了右侧颈膨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前角运动神经元属于下运动神经元,颈膨大处支配上肢,且同侧支配,故出现同侧上肢软瘫。 2)右侧下肢硬瘫:损伤了颈膨大右侧半的皮质脊髓侧束,损伤部位在平面以下,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故出现同侧下肢硬瘫。 3)右侧上下肢的本体感觉及右侧半躯干和上下肢的精细触觉消失:这是因为损伤了右侧的薄束、楔束。薄束和楔束属于尚未交叉的纤维,传导同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因此出现同侧症状。 4)右侧上肢痛温觉消失:损伤了右侧后角固有核,右侧上肢痛温觉冲动经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传入角灰质,因此后角损伤,相应区域痛温觉消失。 5)左侧躯干和上下肢的痛温觉消失:损伤了右侧脊髓丘脑侧束,右侧后角发出脊髓丘脑侧束,经白质前联合交叉致对侧上行,因此右侧脊髓丘脑侧束损伤,出现左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38、解释下列名词。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处,称灰质,富含血管,色泽灰暗。白质:在中枢部,神经纤维的集聚处,因髓鞘含脂质,色泽白亮而得名。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的集聚处。神经核: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称为神经核。皮质: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髓质:在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称髓质。神经:在周围部,神经纤维集聚成束,并由神经束膜包绕,粗细不等的神经束再集中构成神经,其外有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外膜。纤维束:在中枢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称为纤维束。大脑动脉环:由不成对的前交通动脉,成对的大脑前动脉起始段,成对的颈内动脉末段,成对的后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构成。基底核: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内,因靠近脑底而得名,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组成。纹状体: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前部相连,并有纤维穿过,在水平切面上呈灰白相间的纹理,故二核合称为纹状体。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旧纹状体:苍白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主动脉脏支的临床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