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优雅的吐槽一个人算吐槽吗?

这段时间的周日晚上,不少人都有一个固定动作,一到晚上8点,打开视频APP,准备看看有哪些新的吐槽,然后在热搜上看看大家都怎么聊这些吐槽点的。没想到的是,《吐槽大会》突然被停播了。官方给到的回复是,“由于剪辑时间不够”,所以最新一期将延期播出。而小道消息则是说,由于本季第7集体育界几位嘉宾的吐槽过于劲爆,所以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心”,节目不得不作出调整。对许多观众来说,这个以娱乐明星为主体,以吐槽对方的“槽点”为核心的节目,是下饭、减压的娱乐生活方式之一,而这种相互吐槽的模式,更是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这次《吐槽大会》被停播,反倒是提醒了大众一个事实:看起来蛮正常的吐槽行为,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事实上,在我看来,《吐槽大会》的舞台上,真正厉害的并不是那些吐槽别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比他们吐槽别人还要“狠”的人并不少,各大评论区下方,都有不少潜在的“种子选手”,李诞与他们相比,恐怕还很难较高下。这个舞台上更“恨”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这一群人能接受别人吐槽,坐得住、不拍桌子、不掀台子,如果想“反击”,也是“正面刚”,不会玩阴的。当然,更多时候,他们完全笑纳吐槽,甚至自己也吐槽自己的“槽点”。《吐槽大会》是以谁吐槽别人厉害来一较高下的,但是,我认为能够上这样的节目,接受别人吐槽的人,个个都是内心强大的“冠军”。允许他人吐槽自己,其实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为何这么说?且看下去。一、我们为何不接受别人吐槽一杯咖啡即便你不允许别人吐槽你,别人就不会吐槽你了吗?并不会。《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一书指出,对人类而言,评论他人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里的评论既包括赞美,更主要的还是批评。这种臧否具有社会属性,无论是否客观、准确,都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基本的社会认知结构:对赞美的事物,我们选择亲近,对批评的事物,我们选择远离。因此,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吐槽(即批评),恐怕都是在“地下”的,因为吐槽很容易引发别人的反弹:谁愿意被人嫌弃呢?反弹往往是因为两个原因:1、“我就是如此,但我不允许你这么说”。这些人很清楚,吐槽的内容恰恰就是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吐槽的内容,他本人实际上是接受的,他也清楚吐槽的都是自己的“痛点”。但是,从维护自尊心的角度出发,他们不允许别人指出(至少不能公开)。2、“我并不是如此,但我在意一个'好’的形象”。吐槽的内容,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当事人没有认识到,也可能并不真实存在,总而言之,当事人并不接受自己是这样的。在这些人心中,自己就是“好”的,断然不允许别人“诬蔑”自己,或者试图用这些“吐槽”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好像别人就一定会以“吐槽”所说来判定自己,而不是去了解一下自己是什么人一样。因此,吐槽引发的反弹,其目的都是一个,为了维护自身形象,这个动机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二、为了对抗吐槽,我们做了哪些努力?一杯咖啡然而,你可能想象不到,人类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对抗这种吐槽,都做过多少艰苦的努力,甚至有些人花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此道:第一类:将所有的不好,都归结于他人。大致会有以下几种做法:1、投射。无论别人说什么,是否真的跟他有关,都认为别人是在指责自己。2、否认。完全不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3、付诸行动。通过做一些事,比如直接砸场等,来表达不满。4、退行。一开始还是表现比较理智的,但是一旦谈到这个话题,就开始撒泼打滚。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一听到别人议论些什么,便炸毛,摆出阵势,要跟对方开干。亦或者,直接掀翻台子,比如你要开个节目吐槽我?好,那我就把这个节目关了。第二类:虽然吐槽让自己很不舒服,但是把这种不舒服努力压抑下去。1、理智化。用比较理性的方式去讨论被吐槽的内容,似乎没有受到情绪影响。2、合理化。认为这些吐槽的内容很正常,大家可能都有。“我不过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3、反向形成。表现出来的是,与别人吐槽完全相反的一面。比如担心别人吐槽自己很斤斤计较,所以偏偏要展示出落落大方的一面。又比如,虽然内心很愤怒,但是表现在外的,却是非常谦和、虚心接受,完全没有脾气的样子。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往往把别人的吐槽咽下去,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然而内心却波涛汹涌,甚至可能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彻夜难眠。其实《吐槽大会》的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应对方式。第三类: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化解他人吐槽带来的不适感。比如把自己的“槽点”变成让大家逗乐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在调动自己的心理能量应对外界以及自己给自己的挑战。为了对抗,我们采取的上述方式,都要耗费心理能量,心理专业术语称之为“防御机制”。从调动资源最多的角度看,第一类大于第二类大于第三类。在应对这类事上花费的能量越少,就越是可以把精力节约下来,用在真正让自己强大的事情上。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人际和谐的角度看,第三类大于第二类大于第一类。当然,身心健康和人际和谐的好处,我就不必多说。我们评价一个人内心是否强大,往往也是从这两个维度来考虑的。因此,一个人能够允许他人吐槽,甚至可以吐槽自己,其实是一个人内向强大的表现,而且从各种防御机制都在努力维护自身形象这一点来说:1、一个人能够允许他人吐槽自己,证明了他允许自己有缺点。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没有缺点。只是,很多人害怕因为自己有不足,就成为了否定他这个人的依据。而能够允许他人吐槽,证明这个人不会因为自己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自己,他能够以比较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在这个层面上,他才是真正维护好了自己的真实形象。2、一个人能够允许他人吐槽自己,也证明了他不再强求在所有人心中都留下美好形象。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所有人都喜欢你。有许多人向来以恶猜度人,因为这么做,这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凭什么要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外人?如果你要跟他们较劲,一定要让别人喜欢你,不仅是徒劳,而且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好”其实不够坚定,所以才希望“统一思想”。而当你能够开放地对待别人对你的态度,这意味着你对自己的形象有足够的自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更加具有建设性的。三、更多人目前需要的不是吐槽大会,而是夸夸大会一杯咖啡然而,并不是你想内心强大就可以强大的。我们认为《吐槽大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的时候,其实忽略了这只是一个节目,也是一个理想的心理状态,有更多的人其实无法直面、无法接受这种吐槽的事实。我们可能会嘲笑别人的肚量不够大,但是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有足够勇气去接受这样的吐槽?更重要的是,当你嘲笑一个人肚量不够大,或者告诉他“你是内心不够强大”所以才那么“敏感”的时候,往往于事无补,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反弹。因为,这又再次证明,他比他以为的还要“差”:本来只是那些“槽点”,而现在有更多的“槽点”了,如“肚量小”、“内心不强大”,这不是又给对方插了几把刀子?不同心理阶段的人,心理需要和能承受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他们来说,吐槽大会这种形式确实不适合他们,他们目前更需要的是其实是夸夸大会。夸夸大会,顾名思义,就是以表扬、鼓励为主体内容。人们为何对吐槽那么害怕、恐惧?是因为他们的自尊水平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害怕别人否定自己,好像一句话就可以完全颠覆掉他们的过去,所以才把每一个风吹草动都严阵以待,草木皆兵。要帮助这些人,最好的办法是多肯定、支持他们。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夸奖他们的每一点滴进步,即便你看到他犯了许多错误,也要尽量找到一些他还不错的地方,像呵护小孩的自尊一样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的心智水平从一个到处讨要夸奖的孩子,成长为可以逐渐接受别人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的时候,吐槽才可能被他们客观对待。李诞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开发一个《吐槽大会》的对冲版《夸夸大会》?其实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需求。而且我可以保证,这样的节目,绝对不会被停播。四、接受吐槽,其实就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一杯咖啡当然,永远停留在夸夸大会的阶段,肯定是不够的。而且一个人过于沉溺于夸夸大会,其实是害了他。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工作是帮助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在我看来,从《夸夸大会》到《吐槽大会》的过程,恰恰是一个放大版、娱乐版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过程往往是:1、前来咨询,但是对自己的核心问题,羞于承认。不要感到奇怪,虽然是主动寻求帮助,但是每个人到触碰自己核心问题的时候,都会往后退。如果一个人不惧触碰核心问题,往往也就不太需要心理咨询的,正是因为触碰这个太痛苦,所以才找另一个陪伴自己度过这个阶段。2、开始接触到核心问题,但是很难正面接触。这个时候,各种“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就在处理这些防御机制。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跟他讲讲原来是这些“防御机制”在影响你就够了,他马上就能心领神会,原来是自己在阻碍处理这些问题。但是,对更多人来说,这种解释是不够的,还是要通过各种“夸夸大会”来帮助他、支持他面对。3、开始正面battle,逐步过渡到直面问题、放下纠结的阶段。这一季的《吐槽大会》选了两个队长,就比较有代表性。一个是身患抑郁症、体态发福的女星马思纯。她是星二代,从小就养尊处优,但也被父母要求不能流露一丝丝的负面感受。几年前,她得了抑郁症,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她自述,是参加《吐槽大会》等节目帮助了她,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释放自己,这对于她的治愈是有帮助的。作为观众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她对曾经困扰她的问题,她都可以允许别人吐槽,她自己也在自我解嘲。一个是屡屡因为感情纠葛登上热搜的演员黄奕。黄奕是二代“小燕子”,也是行走江湖的“李玉湖”,然而感情十分波折,并且因为这些感情,直接影响了她的星途。大众对她的主要评价就是,这个人看男人的眼光太差——潜台词也有,这个人脑子不太好。这对一个女明星也好,还是对一个女性来说,都是很难启齿的事情。经过多年沉寂,在《吐槽大会》等平台上,她终于能够接受大家对自己过往的吐槽,甚至自己也表达自己以后要睁大眼睛看男人,并把这作为一个梗。在我看来,她算是真正走出了这几段感情带来的创伤。黄奕自己就公开说过,《吐槽大会》对她来说,就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支持她的观点。实际上,每个来访者坐在咨询室内疗愈自己的过程也是类似的,从当初很难启齿开始,慢慢到可以开口说出当初的创伤,再到可以允许另一个人和自己一起“吐槽”那一段经历——在“吐槽”中反思,也在“吐槽”中放下,更在“吐槽”中成长。当来访者能够坦然地谈谈自己在这一段经历中,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不是指责别人哪里哪里不好,当他们能够坦然地接纳自己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能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指责,他们的心病往往也就好了大半。因此,不管《吐槽大会》停不停播,我们都要让自己心中的吐槽大会,能够继续播下去。最后和大家分享两句我最近看到的话:精神分析师弗莱克说:我们可以不同意对方,但并不排斥对方。我们可以有分歧,但仍然能够互相对话。精神分析师斯特巴也说:与其闭关自守,还不如在开放中犯错。(以上出自:《精神分析思想集体的视角》一书)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无论别人怎么吐槽,都能成为一颗松柏,任尔东西南北风。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给本文打个分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您还想看到“自我成长”、“社会热点”、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180篇精品文章合集|带你回顾2020不平凡的一年19才能看韩剧成爆款:揭示少女弑母原因,和一个不愿承认的真相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离世,这样的“翻车”不是值得看笑话的事情“过程”比“内容”更重要:约会和婚姻的动力学梅根哈里开撕英国王室,给家庭关系处理留下哪些启示?如何准确鉴别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还是社交恐惧症?歌手庞麦郎被强制送医:关于精神分裂你至少需要知道这些三个方面,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自恋倾向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提升专注力训练营招募:用2个月时间,驯服你脑中的野兽当代心理咨询流派概况研习小组招募:取各家所长,突破自身局限《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学“原汁原味”的人类性学仅剩少数名额!咨询师认知疗法网络学习招募(2021)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批判性思维系统训练课报名赶快来决定,今年你和一杯咖啡社群的年度成长目标吧!2021春夏版:公益价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咨询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一个深入认识自己的机会:专业心理测试“罗夏墨迹”公益申领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就是一种嘲讽的心理,因为总是发现别人的缺点,把别人的不好无限放大,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从来不会反思自己,有时候总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这种人的心理也会有斤斤计较的倾向,所以说嘲笑别人就是在嘲笑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庸人自扰之,但是有这样心理的人从来不会夸奖别人,因为他们本身就不会赞美。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
吐槽别人分几种心态,一是当别人所做的行为与自身的观念不同,三观既然不一样,自然有很多槽点产生;二是纯属不喜欢某个人某件事,不喜欢吐点槽还需要理由吗?;三是因为关系好,会认为对方该和你的三观一致(至少在很多方面),于是当对方的某个行为触及到你的原则或让你困扰,你又担心让对方尴尬无法明确表示你的不认同,槽点自然就产生了;四是损友派吐槽,越吐槽关系越融洽,打是亲骂是爱~在你描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算不算吐槽呢?你可以先想想你出于什么心态问这个问题。可能她也觉得她的室友给她带来了负能量,而她因为跟你玩的好,所以想和你倾诉下,而你因为关系好,不好意思和她说,只能这里“吐槽”。最后温馨提示,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若真觉得对方给你带来负能量,在考研这个需要正能量支撑的时段就别和人处了(其实我不是很懂既然认为玩的好,有什么不可以说的),或者摊开讲清楚这件事,告诉对方你的想法,沟通一下,相信对方就不会这样做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展开全部从众心理引发的吐槽风。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网络上大家都在吐槽,会让人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也纷纷参加了吐槽的“大军之中”。全民吐槽风不乏从众的心理在内,一些看似有理有据的声音很容易让人们觉得新奇,刺激,从而将人们纳入其中。利用吐槽来排泄心理情绪。大众意义所理解的吐槽,大概是接近抱怨或是发泄了。从心理学上看,应该是一种排泄。人们在社会吸收了足够的外界信息带来的负能量,就会达到一个爆发点,这个爆发点会在某一个时刻全部“排泄”出来,而最好的“排泄”方式就是尽情地吐槽,“吐”的状态尤其酣畅淋漓,是一次负面情绪的抒发,。思考力弱的人,大脑惰性强,吐槽频率越高。
展开全部吐嘈从心理学上看,应该是一种排泄,不要忘记,排泄物也可能有营养哦,一开题就吐槽,不好意思。吐槽跟年龄可能没必然关系,理论上只要吸收足够多的外界信息、情绪,就必然会产生排泄。有一个词叫做“矛盾”,且不说社会存在自相矛盾的各种现象,就一个人本身,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俗称“神逻辑”,即人在自身表述的事情和主张上,存在各种对立不统一,但通过同一个嘴巴表达出来而已。这可以说是人性的一部分,背后也都能其合理性,但不勤于思考的大脑,就像胃一样,要全部排泄出来,就是吐槽了。展开全部很多情况下,与其费大力气去思考矛盾背后的合理性,不如排泄之,有些排泄功能强的人,吃了点不好的东西,必大吐。反之,有少量的人,面对自相矛盾的人和事,能够辩证其对立背后的统一性。总结而言,吐槽来源于大脑的排泄功能,思考力弱的人,大脑惰性强,吐槽频率越高。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怼人和吐槽它们俩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怼人完全可以理解其字面意思,怼人就是要怼到那个人的心里边,还是要当面的。而且吐槽就是不一样了,吐槽是你和你的朋友去吐槽另一个人。所以它们俩的区别蛮大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怼人的话,他是固定怼的是某一个人,而是有专职的人,而吐槽的话,没有吐槽的对象,他可以吐槽的是一件事情,也可以吐槽的是一个人的做事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对人说的是人,而吐槽说的是一件事。展开全部对人和吐槽的区别确实挺大的,对人呢就是说,别人说的话,你以一种攻击的语气fine对于文学而吐槽呢,就是说对别人的一些事情有意见,或者说被对别人有意见吐槽就是表达一下意见,别人怎么怎么做事不对了,如果是对的话就是当面的吧,人的话可以直接顶回去。
展开全部怼人和吐槽很好,就能区别出来,怼人就是把一个人尽量的丑化,无论他的优点缺点在你的话语里,他都是缺点。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他坏的这个事实,而吐槽就很简单了,他只针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的漏洞进行评判,用吐槽的方式来告诉他这里有什么不对,而并不是否定他的一切。展开全部怼人,是别人说什么话都不喜欢听,而吐槽就是对别人有意见或别人所做的事有意见,吐槽就是说一些别人做的事,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别人做的怎么怎么不对了,自己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所以才吐槽的。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优雅的吐槽一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