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辨别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一个人能扛多久?

不会,我曾是个抑郁症患者。在我的抗郁之路上,我总结出了 4 个很有效的方法:1.打消病耻感;2.坚持治疗;3.锻炼很重要;4.重建心灵。这些年里,我病愈过,也复发过,最痛苦的时候一度想要自杀。所以在这里,我写下我的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抑郁症的病友,早日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1.打消病耻感这种畏惧确实曾经存在。记得病中,同事带我去看某大型医院一位著名神经内科医生。这位和蔼的女士在家中接待了我。她向我讲解了一些知识,嘱咐我尽快好起来。「别拖久了,拖久了不好,」她犹豫一下,「怕吓着你……病在身上,总得找一个出口,搞不好会转成癌症……」后来,又谈到康复问题:「抑郁症患者有一种『病耻感』,害怕和人接触;越怕和人接触,病越好不了,恶性循环。重返社会很难。」不过,事实证明,病愈后重返社会没这么艰难。2012 年 7 月 19 日,我用药见效后当晚,向胡舒立(财新传媒总编辑,本书序作者)报喜。第二天上午,舒立即安排我去办公室。尽管犹豫、忐忑,我还是一咬牙,迈出了重返工作岗位的第一步。这是重要的一步。坐在久违了 5 个半月的座位上,看着办公桌干净、整洁,一如旧日;同事们看到我,简单问好,并无特别的关注。午饭时,我把病中的经历和感受说了一遍。王烁(财新传媒主编)饶有兴味地听完,说:「你应该写篇文章,标题叫『地狱归来』。」当晚,我想起王烁的话,信笔一试。尽管 5 个多月没写东西了,我高兴地发现,思维功能并未受损,甚至更好。这篇文章对于我重返社会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它,我告诉朋友和同事,为什么我消失了数月。从此,大家不必再有好奇和猜疑;我也不必再费口舌解释。我知道,很多患者特别忌讳提自己得过抑郁症。他自己讳莫如深,同事朋友们在他面前也只能小心翼翼,假装不知道。演戏太累,给自己、给他人都无端增加了很多压力,何苦?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首先,这不丢人;其次,即使丢人,大家忙于生计,谁顾得上你?即使有几个闲人盯着你,他们的兴趣又能持续几天?2.不能撤除之手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的眼光,而是自己如何长期保持身体状态的平稳。抑郁症痊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要以为大脑解除了抑制就万事大吉。未来的路还很长,药物治疗只能把你从陷阱底部捞上来,接下来会怎么样,就看你自己了。首先,坚持吃药。一般来说,药物见效后,还要进行维持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短疗程是半年。我认为,为了保险起见,轻度抑郁最好维持治疗 6 个月以上;中度抑郁 9 个月以上;重度抑郁 15 个月以上。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吃多了会上瘾,这是一个误解。药物研究证明,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之所以要长时间服用,是因为保持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暂时离不开抗抑郁药物。抑郁症复发率很高,复发后治疗将更为困难。发作一次的患者,复发率为 50%;发作两次,复发率为 75%;三次发作,复发率几乎是 100%。我多次对病友打过一个比方:就像一个人,本来能直立行走,患了病,站不直了,要往后倒;这时,需要有一只手(药物),撑住他的后背,让他能够站直并继续往前走;这只手不能轻易撤,要等他恢复了自然直立和行走的功能后,再慢慢地、一点点地撤除。一旦发现他有些摇晃,就要立刻再次撑住,不然前功尽弃。我知道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急不可待地停药,导致复发。尤其是一些女患友,明知停药的后果,为了生孩子,铤而走险,铸成大错,悔之何及!3.锻炼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坚持服药几乎具有同等作用的,是坚持锻炼。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慢性心理障碍有很好的效果。2005 年,美国哈佛大学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课题。他们发现,经过 3 个月的严格体育锻炼,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与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相似。对中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同学,抑郁症状相对较少。其他研究也发现:锻炼可以改善诸如惊恐障碍、心理创伤和其他焦虑性心理问题。研究者推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内化学物质如「内啡肽」的分泌。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体育锻炼还能改进自我形象,得到团体成员的帮助,分散对日常忧虑的过分关注,提升对所遇问题处理的自信心。这些都有利于情绪的改善。锻炼的好处实在太多,无须多言。这里我想介绍一点儿心得:为了便于坚持,千万不要把锻炼变成一个苦差,对其望而生畏。不必太约束自己每天一定要锻炼多少时间、每次锻炼一定要出汗等等。要求太高,就坚持不下来。轻松点,随意点,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的方式,比如快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哪怕每次只能锻炼短短 10 分钟时间,日积月累,必有所成。当慢慢形成习惯,锻炼成为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不需要「坚持」了。4.重建心灵}
对抑郁症患者的寿命进行严格统计的数据并不多见,从一般的病情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如果抑郁症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且治疗效果满意基本上能够治愈,恢复到和正常人接近或者一样的状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药物维持治疗几年。在这个前提下,预期寿命可能和一般同龄人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抑郁症患者如果没有长期得到有效的治疗,处于慢性的状态,则发生其它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在病情的影响下发生意外的风险也会相对比较高,包括出现自杀行为或者自杀趋势,平均预期寿命应该会低于正常同龄人。但是对具体的某一个抑郁症患者能活几年,没办法进行具体的预测。在临床上也可以见到年轻时得过抑郁症患者,最后复诊时在80岁以上或者90岁以上,这样情况也不少见,也就是有一些抑郁症患者照样可以长寿。总之,人的寿命取决于很多因素,不能因为得抑郁症一个因素来过分的看重对寿命的影响。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激发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建议患者平时找些事情做以分散精力,如多和人交流、多外出锻炼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能辨别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