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盾员工管理制度怎么工作的?

  法官在手机APP上生成执行任务,经审核后由对应片区网格员签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网格员快速协助法官完成一系列执行任务。  “三熟”的网格员助力解决“老大难”,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日前从梁溪区委政法委获悉,经过半年多的部署完善,该区目前已建立“网格+执行”长效协执联动机制,并通过科技助力,让网格员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触角”和“前哨”。数据显示:机制建立以来,该区执行案件合格率100%,位列全市第一,结案平均用时同比减少9.62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同比减少14.12天。  案在格中执  查人找物最难,却是“网”的长处  在法院工作中,执行难向来是“老大难”问题。“在执行工作中,最难的是查人找物,而许多小标的额案件,只要找到被执行人,基本都能促成执行和解或执行完毕。”梁溪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迎春告诉记者,梁溪法院年均各类执行案件超1万件,其中涉及财产处置的案件量较大,而10余人的执行法官团队精力有限,查到人、找到物后,还要落实后续执行工作,执行法官分身乏术。  网格员恰恰对人、地、情况都“熟”。近期的一个执行案件就佐证了“三熟”的重要性。案件中,执行法官上传被执行人周某信息,周某在某广场上班,其车停在该广场地下车库。片区网格员迅速上门摸排,帮助执行法官找到案涉车辆,并一同找到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也当即履行部分案款,承诺后续按期履行完毕。  这是融“网”于“执”的一道缩影。梁溪区目前已建成完善的覆盖全域的网格化服务体系,网格管理也有信息化支撑,网格员力量助力法院执行发挥“奇效”。梁溪区和梁溪法院制定出台网格协助执行联动机制工作规程,将协执事项确定为协助查人找物,协助送达法律文书,协助现场执行、见证执行,协助促进执行和解、化解执行矛盾等七类。  数据多跑路  动态追踪分析,打通“最后一米”  打开梁溪区“网格化执行”手机APP,法院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该系统运行方式:法官将执行信息录入待办事项,法院专人审核后该事项推送至街道协执工作站,工作站签收后派发至相应片区网格员,由网格员开展协执任务,待网格员上门后将结果第一时间上传,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下一步执行工作,完成闭环处理。  法院和社区网格存在数据壁垒,“网格+执行”智慧系统的研发恰能畅通法院和基层网格的对接。  数据赋能提升执行效能。在近日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中,网格员通过手机APP接收到协执任务后,仅用15分钟就查找到了被执行人。在执行法官和网格员共同释法明理下,被执行人当场作出书面承诺,达成了执行和解。“该系统集待办事项、业绩统计、案件列表、通讯录等5大模块、12项业务应用功能于一体,通过大数据自动匹配、统计、分析、比对,及时获知协执工作动态。”吴迎春介绍,通过动态追踪,能够对执行工作全过程监管,同步提升执行工作的时效性和规范性,打通执行“最后一米”。自“网格+执行”联动机制运行以来,梁溪法院通过线上智慧系统向网格员发起协执任务200余件,办结率达100%,平均办理时限仅2天。  多面手发力  用好“融”的力量,打造善治无锡  如今,网格员们的“协力”更有显示度。在一起业委会商铺返还案件中,通过基层网格协助法官执行,保障800多户业主的投资收益;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某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协助法院通过以物担保的方式,及时化解劳资纠纷,让80多位职工拿到工资……  虽然网格员是“多面手”,但面对执行工作,专业性也不能马虎。据悉,梁溪区目前有专职网格员805名、4981名联络员、15609名志愿者。如何更好地发挥效率?“网格协助执行是项新课题,我们定期组织资深法官培训指导、带队实战。”梁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邹锋介绍,该区为此项工作还专设激励机制。崇安寺街道政法委员宋颖认为,网格员的工作每天就是与老百姓打交道,对片区人员熟悉,法院提供的协执信息越全面,双方配合的紧密度越高。  打造善治无锡,更好用好“融”的力量。相关人士表示,推动更多职能部门业务融入网格、资源汇聚网格、力量聚合网格,做强现代化治理方式,做优多元化治理形式,做实网格化治理模式,能够不断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张子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管理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