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sip全称园区sip红色管家中怎么更新自己的小区?谢谢

2018-06-11 11:19
来源:
雨细沸点
为进一步提升“红色管家”在社区的知晓率,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东沙湖钟南社区作为园区第二批红色管家试点社区,于6月9日上午,举行钟南社区红色管家启动仪式,钟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斌峰、东沙湖派出所民警刘豫、物业经理王海波、业主委员会代表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与现场近百名居民和志愿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启动仪式上,钟南社区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红色管家项目是由园区工委组织部牵头实施,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协助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主抓,社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负责实施的一个基层党建项目。项目以“红色管家”队伍为主导,通过组织党员、整合资源、宣传引导、培育文化,达到凝心聚力、服务群众的目的,进而促进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融合,实现社区的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随后,物业经理、业委会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表示积极贯彻落实党组织的任务,配合社区党组织做好红色管家项目,通力合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启动仪式后,身着红马甲的“红色管家”队伍集体亮相,签名承诺愿意为红色管家项目、为社区、为邻里奉献一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度。现场,这边红色管家志愿者热心主动地指导居民关注注册微信公众号“SIP红色管家”以及相关疑惑的解答,另一边,红色管家志愿者向居民宣传园区“431”消防安全专项行动,为社区的安全稳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接下来,钟南社区党支部将全面推动“SIP红色管家”项目,发动全体社区居民参与到项目的宣传、推广中来,让项目真正在钟南社区扎根,整合多方资源,切实解决居民诉求,提高社区自治水平,让居民真正通过项目得实惠。(姜卫芬 张静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8-05-18 17:06
来源:
观园不语
5月17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红色管家项目三方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第一批10个试点社区签订三方协议,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提升居民满意度。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林小明等参加活动。
红色管家项目是由园区党工委组织部牵头发起、园区规划建设委会协助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主抓,社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负责实施的一个基层党建项目。项目有监管物业、整合区域资源、培育社区文化三大功能,旨在通过组织党员、整合资源、宣传引导、培育文化,达到凝心聚力、服务群众的目的,进而促进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实现社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玲珑湾等28个社区试点红色管家项目,“SIP红色管家”微信公众号注册居民总数达到3972人,已处理居民诉求近200件。
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项目推进的核心团队。签约后,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将在履行各自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提升居民满意度。社区党组织将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依法开展自治,帮助和支持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处理居民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做好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工作。小区业委会支持和督促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则认真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内容。此外,小区业委会和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还将共同对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流转的诉求进行处理和答复。
“三方协议旨在加强对各小区物业的从严监管,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居民生活。”园区社会事业局副调研员、红色管家项目组田太促介绍,协议以推动红色管家项目在社区落地实施为抓手,对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在项目推进中的权责和义务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并将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处理民意诉求的时效、成效和居民满意度与社工委、社区党组织对其的年度考评分数直接挂钩。
林小明要求,下一步,要突出凝聚共识、注重务实推进,并结合社区实际,创新各具特色的红色管家项目举措。此外,还要扎实推进项目运行,实现“有为”才“有位”,做有生命力的党建项目。
编辑 杨洋 摄影 吴凯凯
2018年5月17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有困难找党员”,这句话几乎人人都会说,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群众不知道哪里找党员,党员也不知道怎么服务群众。如今,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社区里,“红色管家”“江大姐”“人人屋”等新概念纷纷涌现,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了许多更接地气和更加人性化的新实践。“红色管家”全流程跟踪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党建成为城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作为一个开发建设的新城,园区外来就业人口占到总就业人口的85.9%以上。在这种非常现代化的移民新城区中,传统的熟人社会中“有问题找熟人”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集聚,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此,苏州工业园区将“红色管家”理念引入基层党建工作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2018年5月,“红色管家”项目三方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园区管委会举行。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协议,对三方在项目推进中的权责和义务进行了细化和明确。社区“红色管家”专项工作会议社区居民通过“SIP红色管家”微信公众号反映问题,由社区党组织协同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力量协调解决,做到“议题由党组织把关、过程由党组织牵头、落实由党组织督办”。比如,小区居民通过“红色管家”平台反映小区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借助“红色管家”通道与相关部门党组织沟通协调,最终由园区交警大队在小区附近有条件的道路上增划车位53个,一路相隔的园区公交警务中心也拿出了近百个车位实行错时停车,大大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 “红色管家”上岗两年多来,群众反映良好。在社区党组织的协调下,过去关系紧张的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也能够坐下来群策群力共同为居民解决问题,整个社区治理环境也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江大姐”反哺社区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样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江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一句标语。该社区是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的一个老小区。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唤起社区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大家庭。在江新社区,居民遇到困难和纠纷,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江大姐”。其实,“江大姐”并不是某个人,而是该社区的一个服务品牌。社区不仅有“江大姐”志愿服务队,还有“江大姐”调解室、“江大姐”公益课堂…… 近年来,江新社区积极联系市卫健局、市人力资源社保局、暨阳小学等单位成立“党建联盟”,邀请共建单位的专家和领导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被社区选聘的兼职委员可不仅仅是“挂名”,他们还必须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参与商讨社区治理,领办社区事务,解决居民关切的问题。社区还开设了“江大姐”公益课堂,邀请共建单位的专业人士到社区讲课,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促进党建工作的互融互通,资源共享。一些“江大姐”公益课堂的学员还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共同为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居民遇到困难和纠纷,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江大姐”“江大姐”调解室成立于2011年,是一支主要由社区党员和热心群众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队伍。调解室现有志愿服务的调解员三十多人,这些年来,他们义务调解身边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 “小区里面的纠纷大多是一些小事情,通过像我们这样的熟人出面调解,效果比较好,大家当着面把事情说清楚,矛盾也就化解了”,江新社区“江大姐”调解室的一位调解员告诉记者。“人人屋”服务为人人2019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区滨江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样,基层党建与治理工作同样应该以人为本,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上海杨浦区滨江综合开发管理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着眼市民群众关心的出行、健身、游览观光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在5.5公里的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建设了6个开放式党建服务平台——“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木结构的房屋搭成“人”字,取名“人人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另外两个“人人屋”还在建设中,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届时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将拥有8处党群服务站,平均每700米就有一处。“人人屋”党群服务站自2018年7月1日正式运营以来,“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坚持全年无休,为周边居民和滨江游客提供咨询、讲解、导览等服务,还提供血压仪、除颤仪等医疗设备。而且,不同的服务站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巧妙地将党建与历史人文融合在一起。例如秦皇岛码头驿站做得如同一个船舱,在这里可以读到老一辈革命家赴法勤工俭学的历史,了解红色码头的故事。大桥公园驿站展示着老工业基地的“三转一响”等遗存,让人感受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变迁。“红色+文化+服务”成为这些党群服务站的特色。“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内的图书区和照片“爱心墙”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滨江期间,还饶有兴趣地到“人人屋”与市民和游客们交谈。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打卡地之一。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有人到里面坐一坐、看一看。这种将基层党建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做法,将党群服务站点打造成为民服务的载体,提供便利、多样化的项目,把服务做到了游客身边、做到居民心里。无论是“红色管家”,还是“江大姐”“人人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以最人性化、最接地气的方式为人民服务,这样自然就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好感。有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才能落到实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才能最终实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sip全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