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震颤什么表现?


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回答时间:2023-04-17 12:28共济失调是指肢体协调运动的失败、不稳定和不协调,即运动协调障碍、肢体自主运动幅度和协调障碍,以及在肌肉力量不减弱的情况下无法保持身体姿势和平衡。行走时,平衡无法掌握,行走时摇摆不定,两脚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宽,即醉酒步态,肢体震颤,距离无法正确区分。发音器官的肌肉协调功能差,节奏和节奏异常,被称为诗歌般的语言。说话时,如果大声朗读和背诵诗歌,会发生有意震颤,即肢体震颤、头部和躯干震颤,尤其是眼球震颤,可能是由于握持物体时辨别距离差而发生的。受凉后容易中风吗1个回答
60次阅读
2023-09-17 11:05受凉以后有可能会导致中风。因为着凉感冒以后可能会发烧,情绪不稳定,如果影响到了睡眠的质量或者导致血压升高、血糖异常等,就有可能诱发中风,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活动受限、嘴歪眼斜等症状。有类似的症状可以做头部CT、核磁共振等检查。患有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应该及时的应用扩血管、营养脑细胞等药物治疗。如果受凉以后出现一侧面部活动受限、嘴歪眼斜、吃饭掉饭粒的症状,有可能不是中风,可能是面瘫。经过确定诊断以后,要积极的应用药物,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大部分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中风的前兆有什么?1个回答
61次阅读
2023-09-17 10:58在中风前,多数病人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语言障碍、肢体侧移限制等症状。而且易中风的病人通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应及时的识别中风的症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防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期。嘴歪眼斜是中风吗1个回答
77次阅读
2023-09-17 10:46嘴歪眼斜,有可能是脑中风,也可能是面神经麻痹。脑中风引起时,一般称为中枢性的面瘫。患者可以出现嘴眼歪斜,也可能会出现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语言功能障碍,可以出现伸舌偏斜,但是患者额纹是基本对称的。如果考虑是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周围性的面瘫,同时可能会出现病变侧额纹消失或者变浅,可以出现病变切侧眼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也可以出现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减退和消失,但是患者不会出现躯体症状和体征。颈动脉软斑会中风吗1个回答
59次阅读
2023-09-17 10:29动脉软斑病不一定会发生中风的现象。斑块能不能造成中风是和斑块的大小可不可以引起血管的严重狭窄,斑块会不会破裂,斑块的表面是不是非常的光滑,有没有血栓等有关。如果上面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斑块的生长速度就会非常的稳定。如果斑块没有引起明显的血管狭窄,每年去医院复诊一次血管超声就可以了。脑中风主要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小儿中风怎么办呐?1个回答
37次阅读
2023-09-17 10:06只是单纯想要了解这个中风小孩子发生的话,还是考虑这个烟雾病或者是脑血管发育畸形引起的可能性高一些,所以说目前可以配合治疗去进行纠正调理,理论上来说发生的这个症状表现可以配合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几个,第一个就是改善脑血管的脑心通,还有就是看看脑神经血管的病变,必要的时候手术。嘴歪了是不是中风1个回答
52次阅读
2023-09-17 09:36嘴歪一般不是中风,但是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中风。嘴歪可能是脑炎或中耳炎疾病引起的,还有可能是脑梗死或者是脑出血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是面部外伤或者脑膜瘤的原因,可以到医院的神经内科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在检查时需要与面肌痉挛疾病鉴别,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选择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嘴里肿是不是中风1个回答
26次阅读
2023-09-17 08:53嘴里肿可能不是中风。出现嘴里肿的症状,可能与智齿发炎导致冠周炎有关。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炎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罗红霉素胶囊等。如果与上火有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火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金银花颗粒等,从而缓解嘴里发肿的现象。在治疗期间,增加饮水量。要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有中风前兆怎么办1个回答
70次阅读
2023-09-17 08:26在再次出现上述的情况时,就证明可能会是再次出现脑血管疾病,但确认如何再次出现脑血管的疾病,还是需要有及时的实施进一步的仔细检查确认的,主要可以通过实施脑部CT等仔细检查实施确认,在没再次出现脑中风的情况下,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时,就证明可能会是再次出现中风前兆的情况,需要有及时的实施进一步的药物救治,预防工作中风的再次发生。需要强调的是可以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助身体里补充能量。双手发麻会是中风吗1个回答
47次阅读
2023-09-17 06:29双手发麻有可能是中风。手麻可能是中风,也可能是多发性神经病,如果患者在手麻的同时会出现四肢无力,呕吐,嗜睡等症状,那么这时的手麻就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但是如果患者并没有出现这些症状,那么,这时的手麻就有可能是多发性神经病。所以,患者出现手麻的症状时,就要及时的就医,明确病因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老年痴呆诊断标准1个回答
52次阅读
2023-09-15 14:16国际关于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如下:一,存在痴呆。二,前引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名起病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三,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升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四,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共济失调有什么症状?共济失调是如何引起的?下面一起来看下。
目录
共济失调是如何引起的
共济失调怎么办
共济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共济失调要做哪些检查
共济失调如何护理
1共济失调是如何引起的  【常见病因】  1、年龄的老化,年龄老化是发生共济失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都逐步减退,从而使机体免疫力减退,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2、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多以脑外伤多见,其它还有脑肿瘤性疾病都可以引发共济失调。  3、中毒因素,包括有药物中毒、CO、酒精的中毒等。  4、维生素大量的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E是共济失调患者不可缺少的元素。  5、遗传因素,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病变性病,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  【诱发因素】  1、前庭性前庭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体位、视线调节和空间定位感觉等的平衡反应。病因有:①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特发性双侧前庭病;②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③天幕下肿瘤。  2、小脑性小脑为运动的调节中枢。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病因有:①遗传性;②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③血管性如梗死、出血;④炎症性如急性小脑炎、脓肿;⑤中毒如酒、食物、药物、有害气体等;⑥脱髓鞘性;⑦发育不全或不良;⑧遗传性;⑨外伤;⑩钙化;⑾畸形。  3、感觉性深感觉向中枢神经系统反映躯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病因有:①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病;②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颅底畸形、脊髓病、肿瘤;③脑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④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血管性疾病、肿瘤。  总之,共济失调的发病原因还是是比较多的,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习惯,加强锻炼,一旦患上疾病要立刻上医院就诊。2共济失调怎么办  共济失调西医治疗方法  共济失调目前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可用针刺治疗,体疗及肢体功能锻炼,也可有各种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肌注、口服卵磷脂等。晚期患者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弓形足可行矫形手术或穿矫形鞋等。 本病发展缓慢,如无严重的的心肺并发症,多数不影响寿命。少数患者卧床不起而残废。 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干细胞移植分化的神经元补充减少的脑细胞,分泌的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小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发挥功能,可以从结构及功能上修复、改善神经系统疾病,从而可以改善小脑的控制功能障碍达到治疗共济失调的效果。  中医治疗方法  (1)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8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熟地20克,淮山药10克,牛膝8克,杜仲10克,威灵仙12克,鹿角胶10克,炙草6克。  加减:肢萎无力明显加附子、桂枝;站立无能加补骨脂、巴戟天;肉萎形瘦加黄精、枸杞;肢体颤抖振摇加天麻、钩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振颓汤、附子理中汤、琼玉膏。  (2)处方:熟地20克,萸肉8克,龟版20克,鳖甲2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白芍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牛膝10克,牡蛎20克。  加减:肢萎干枯加黄精、石斛;肢挛僵直加僵蚕、蜈蚣、伸筋草; 肢颤抖动加天麻、钩藤、羚羊角;烦躁难眠加酸枣仁、磁石;掌热颧红加玄参、石斛;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骨萎畸形加补骨脂、地鳖虫;阴阳两虚,加附子、黄芪、淮山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大补阴丸、虎潜丸、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滋生清阳汤、滋荣养液膏。  (3)处方:熟地30克,鹿角胶20克,杜仲12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龟版20克,鳖甲20克,当归10克,阿胶8克,牛膝10克,桂枝8克。加减:若病得自幼年加狗脊、淫羊藿、巴戟天;筋挛艰行,加威灵仙、桑枝、鸡血藤;肢颤风动,加全蝎、蜈蚣、僵蚕;神疲力乏,加黄芪、附子;骨痿畸形,加骨碎补、牛脊髓;筋枯肉萎,加白芍、枸杞、黄精;舌强语蹇,加白附子、全蝎;神志呆愚,加益智仁、首乌、灵芝,或加菖蒲、郁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金刚丸、鹿角胶丸、振颓丸、益髓汤。3共济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1、一个是患病初期会出现的一些的症状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患者是会出现一些的下肢共济失调的症状的,这个时候我们是会发现患者有一些的走路不稳的现象,常常步履蹒跚的样子,肢体还会出现一些的晃动的。反应能力也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差的表现的。  2、接下来患者就是会出现中期的一些的症状了,这个时候患者是会出现说话的一些问题了,我们会发现患者说话是很不清楚的,也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音调的,说话常常的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语速特别的慢。这个时候患者有可能都不会进行写字了,吞咽也是会有一些的影响了。  3、共济失调的患者如果是出现了晚期的症状就是会出现说话都说不清楚,有的时候就是不会说话了,这个时候有一些的患者四肢已经是没有力气了,也不能很好的站立,这个时候就是要坐轮椅了,患者的智商也是会出现一个下降的,然后就是会事情意志,最后就是昏睡不醒了。查看详情>>4共济失调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  (1)指鼻试验 共济失调时则表现为动作轻重、快慢不一,误指或经过调整后才能指准目标。小脑半球病变时则表现为同侧越接近目标时共济失调越明显,因辨距不良可常超越目标。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共济运动无障碍,但闭眼时则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 小脑损害举腿和触膝时因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摆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者的足跟常寻不到膝盖,下移时摇摆不定。  (3)快速轮替试验 小脑损害时动作笨拙,节律不均。  (4)反跳试验 小脑病变时患者常导致动作过度而捶击自己。  (5)过指试验 前庭性共济失调时,上肢下降时偏向迷路有病变的一侧;感觉性共济失调时,闭眼时常寻不到检查者的手指。  (6)趾-指试验 患者仰卧,上举大脚趾来触及伸出的手指。  (7)起坐试验 小脑损害的患者髓部和躯干同时屈曲,双下肢抬起,称联合屈曲征。  2.辅助检查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应检查脑CT或MRI,以排除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及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2)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如定位病变位于周围神经应检查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如考虑在后根病变或后索病变应检查肌电图、诱发电位、病变部位的MRI,脑脊液检查,或脊髓造影检查。考虑在丘脑或顶叶时最好检查脑CT或MRI。  (3)大脑性共济失调 应检查脑CT或MRI、脑电图等。  (4)前庭性共济失调 可检查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查看详情>>5共济失调如何护理  1、患者坐在低的治疗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让他伸展脊柱、前倾骨盆,同时尝试用视固定使头在空间定向。一旦能正确完成,治疗师通过对他的肩、骨盆、膝和踝关键点的分别压缩帮助他了解其身体部位和位置,增加本题感觉的输入。  2、在低的治疗床上,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练习骨盆的运动,进而让他抬起一手并探取物品。但仍要保持躯干稳定、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状态坐位Ⅰ级平衡。  3、一旦患者能不用支持地稳坐片刻,就轻轻地推或拉他,使他的重心轻微地移位,以激发他的自动态平衡反应坐位Ⅱ级平衡。  4、一旦患者能使双上肢游离地进行其他活动,就要让上肢在空间不同的地方定位、控住和交替轻拍,促进他对肩胛带的控制。  5、让患者坐在一个高度与椅子相近,并由治疗师稳定住的体操球上,双上肢支撑在前方小桌上,在保持骨盆前倾和脊柱伸直的情况下,利用球的灵活性练习向各个方向转移体重坐位Ⅲ级平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